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流体物理学期刊影响因子

流体物理学期刊影响因子

发布时间:

流体物理学期刊影响因子

不会啊,国内顶级经济学期刊,自然是《经济研究》,以CNKI测算,复合影响因子:470 综合影响因子:083 ,非常非常高,是国内期刊的NO1了。影响因子不高,自然是离顶级还有些差距。

研究生和博士学习期间,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期刊论文。工作之后,能力和职称也需要论文来帮你实现。说到论文,捆绑话题就是影响因子了。那么影响因子是什么?

流体力学期刊影响因子

力学研究,不过是个普刊

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介于数学、流体力学和计算机之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内容是通过计算机和数值方法来求解流体力学的控制方程,对流体力学问题进行模拟和分析。流体力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是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两种手段发展起来的。很早就已有理论流体力学和实验液体力学两大分支。理论分析是用数学方法求出问题的定量结果。但能用这种方法求出结果的问题毕竟是少数,计算流体力学正是为弥补分析方法的不足而发展起来的。

一:专业方向如果博士生所在的专业不是热门专业(也有暂时的不热门专业),起码博士生就要嘀咕如何发文章、如何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了,既然读博了,专业似乎没得选择,除非时间倒流,让你本科毕业读硕时就好好选择专业。心态稳的人、素质好的人就安心下来,争取早出成果、早点毕业、早点脱离苦海,心态不好的博士生,读博两年了,还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做什么,前途一片迷茫。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专业很冷门或者了解专业后觉得没出路,那就早点转个专业或专业方向,甚至退学,免得尝受以后读博的无奈和痛苦。我在上海交大读博期间在学校BBS的phd版就有许多博士生同学发牢骚,说要退学的,后来了解还真退学好几个。也许现在在这个不重视培养研究生、人才泛滥的社会大环境下,退学也许还真是好事。专业方向还有一个对于博士生来说致命的影响,就是发表文章的难易,好的方向,每年发10篇SCI也不为过,比如新兴的纳米技术和生物医学,那些SCI文章一堆一堆的发出来,而且期刊影响因子IF还很高。羡慕之余,我们也不要盲目悲观,毕竟,你的研究方向和这些有大的差别,你所要做的,就是多看文献、多创新、做好实验、写好paper,尽量往本研究领域期刊影响因子IF高的期刊投稿,在本领域顶级期刊发表文章才是你的目标。当然,为了博士早点毕业,你也可以先发中低档期刊,凑足了学校文章要求的数目,再去投本领域高档期刊,当然,希望不要将你的客观上十分优秀的文章“往下”投偏了。即使专业方向好,也不能保证你在实验的过程中和科研道路上一帆风顺,更何况有的专业冷门变热门,热门变冷门。

这一领域,排第一位的应该是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不才在上面发过两篇),几乎所有CFD领域的数值离散方法的原创性、实质改进性的文章都发表在这一期刊上,譬如激波捕捉方法中的TVD、ENO、WENO格式,迎风格式通量计算方法中的Roe,van Leer,AUSM系列格式,非结构网格上的高精度算法DG、SV、SD等,以及两相流中VOF(volume of fluid,Hirt与Nicholes的原始文献已经被引8K+次了), level set(Osher的原始文献(JCP,1988)已经被引14K+次了)的方法。两相流上的论文被引用次数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这方面的算法不仅仅可用于CFD计算,也可用于图像处理等其它领域。Osher因为在Level Set,TVD/ENO/WENO等方面开创性的工作,是被国际数学家大会邀请做过一小时报告的人物。此外,采用偏微分方程进行网格生成的开创性工作(Thompson等,1974,JCP)也发表在这上面。还有许多就不一一列举了。2016年之前,中科院分区里面将JCP分为大类物理三区,小类二区,今年已经改为大类二区,小类一区了。此外,还有Computer Method in Applied Machnics and Enginering(CMAME),这一期刊也是计算力学领域的顶级期刊,不过主要发表的计算固体/结构力学领域的工作,也有一部分工作是关于计算流体力学的,比如不可压流计算中经典的QUICK格式于1979年发表于该期刊。另外还有Journal of Scientific Computing,最近这一期刊在算法上的影响力已经接近JCP了。SIAM Journal of Scientific C这一期刊上的许多文章是关于算法在数学方面的深入分析,我因为理论数学功底的欠缺,里面许多文章并不是很懂。次一档次的期刊有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s,以及Computers & F一般被JCP拒搞的改投这两份期刊。如果在算法上做出了一定的改进,如果投JCP希望不大的话,可以考虑投这两份期刊。

天体物理学期刊影响因子

《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中文版)和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张)& Astronomy(英文版)是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学术刊物, 2003年创刊 力求及时报道物理学、力学和天文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和高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 主编:王鼎盛, 2012年SCI影响因子:169, 邮发代号:80-本刊从2010年起,中文刊名由《中国科学G辑: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变更为《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对应的英文名称为: Scientia Sinica Physica, Mechanica & Astronomica);英文版刊名由Science in China Series G: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变更为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中文版ISSN号由ISSN 1672-1780变更为ISSN 1674-7275;CN号由CN 11-5001/N变更为CN 11-5848/N。英文版ISSN号由ISSN 1672-1799变更为ISSN 1674-7348;CN号由CN 11-5000/N变更为CN 11-5849/N

"天体的物质构成,运行轨道,一些常规的物理化学属性以及对地球的影响。黑洞研究,关于登陆火星的研究,霍金的宇宙起源和膨胀理论,以及关于空间维度和暗物质暗能量的专题,UFO和宜居星球的探索。"从这几句话就可以看出,楼主最多是本科低年级的学生,至少是没有系统的接触过学术研究。这些研究“点”都实在太大,每一个点出几百篇博士论文都不是问题。不管哪方面,比较好的学术文章都有一个特点,精致,相比之下楼主的描述也显得非常粗糙了。这类研究成果早已成熟,除非有特别吸引人的因素(例如首次发现某太阳系外类地行星位于宜居带),绝对上不了一流期刊的版面。最后呢,提出楼主几点硬伤,Nature是英国的杂志,其二,它是全国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期刊,绝不是什么科普杂志。科普杂志例如《天文爱好者》,高中生能理解其中的大半,如果是学术期刊,即便只是国内的《天文学报》,说来惭愧,80%的文章,作为一名理学硕士兼天文爱好者,照样看不懂。“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半个多世纪过去,这句话仍旧可以原封不动的送给楼主。站在山脚,却幻想着一览众山小,难免会闹出笑话。应该承认,相比于上世纪处物理学界跨越性的发展,提出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彻底改写了宏观和微观世界的教科书,当前理论物理学界的进展的确不那么瞩目。最重要的原因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观察和实验,观察手段跟不上,发现原有理论的几朵乌云,自然不会孕育产生相应的更高层次的科学理论。如果相对论是在18世纪提出,照样会被尘封几十年,知道人类有能力去监测其效应,证明他是否准确。同样道理,大一统理论、膜理论、弦理论……这些理论模型是否完善合理,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实验数据来说明。最后呢,要说最近物理学界万马齐喑,那非常荒谬,最近有一个课题组通过在南极安设的望远镜发现了类似引力波的痕迹,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和激烈讨论,这一点发现如果被证实,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另外目前在星系形成理论,也有着很大的进展,随着盖亚空间望远镜的投入工作,这方面也可以期待在未来的几年内得到极大的飞跃。

简介编辑《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中文版)和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张)& Astronomy(英文版)是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学术刊物, 2003年创刊 力求及时报道物理学、力学和天文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和高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 主编:王鼎盛, 2012年SCI影响因子:169, 邮发代号:80-本刊从2010年起,中文刊名由《中国科学G辑: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变更为《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对应的英文名称为: Scientia Sinica Physica, Mechanica & Astronomica);英文版刊名由Science in China Series G: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变更为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中文版ISSN号由ISSN 1672-1780变更为ISSN 1674-7275;CN号由CN 11-5001/N变更为CN 11-5848/N。英文版ISSN号由ISSN 1672-1799变更为ISSN 1674-7348;CN号由CN 11-5000/N变更为CN 11-5849/N历史沿革编辑《中国科学》中文版创刊于1950年8月, 刊期为季刊, 次年12月停刊 1952年10月《中国科学》英文版创刊, 刊期为季刊, 至1966年9月停刊 1973年1月, 《中国科学》复刊, 以中、英文两个版本出版, 为季刊;1974年改为双月刊;1979年1月改为月刊 1982年《中国科学》中、英文版同时分成A,B两辑出版, A辑为数学、物理学、天文学、技术科学;B辑为化学、生物学、农学、医学、地球科学, 均为月刊 1996年《中国科学》中、英文版同时分为A,B,C,D,E五辑出版, A辑为数学、物理学、天文学;B辑为化学;C辑为生命科学, 含生物、农学、医学;D辑为地球科学;E辑为技术科学 上述五辑除A辑为月刊外, 其余均为双月刊 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 在2001年创办了《中国科学》F辑信息科学英文版, 为双月刊;同年, 《中国科学》D辑中、英文版均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出版 在2003年将《中国科学》A辑分为A和G两辑, A辑为数学, G辑为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均为双月刊 2005年A辑中、英文版均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出版目前《中国科学》(中文版)和《Science China》(英文版)各有A~G辑,共14辑:A辑为数学;B辑为化学;C辑为生命科学;D辑为地球科学;E辑为技术科学;F辑为信息科学;G辑为物理学、力学和天文学 从2008年起,均为月刊从2006年起, 《中国科学》A~G辑 英文版全部由Springer独家代理海外发行, 并纳入SpringerLink网络平台《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中文版)和《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英文版)是2003年从《中国科学A辑 :数学物理学 天文学》和《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 Mathematics》中分离出来的 主要报道主要报道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光物理和声学, 理论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核技术、等离子体物理、高能物理; 基础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爆炸力学、物理力学; 天体物理学、天体力学、天体测量、射电天文学、星系与宇宙学、空间天文学和交叉学科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2011年开始, 本刊中英文版为分开为独立的两本刊物, 不再支持中英文同文互译, 为鼓励作者向中文版投稿, 经研究决定, 自今年开始(2011), 向发表中文的作者支付稿费, 标准为80元/面

固体物理化学期刊影响因子

针对每种期刊定义了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报道。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因此,JCR以其大量的期刊统计数据及计算的影响因子等指数,而成为一种期刊评价工具。图书馆可根据JCR提供的数据制定期刊引进政策;论文作者可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决定投稿方向。

一般来说,做材料的人心中大概有四个顶刊:nature、Science、ACS Publ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NSAA)。其中nature(IF=07)≈Science(IF=063),nature子刊nature materials(IF=887)和nature nanotechnology(IF=407)认可度也很高。ACS的期刊例如JACS(IF=695)、ACS NANO(IF=903)、NANO LETTERS(IF=279)、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IF=456)等。Advanced Materials(IF=809)>ACS。(还有一些期刊如small等暂时不讨论)。材料是人类可以利用的物质,通常是指固体。而材料学是研究材料的制备或加工工艺、材料结构与材料性能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涉及的理论包括固体物理学,材料化学,与电子工程结合,则衍生出电子材料,与机械结合则衍生出结构材料,与生物学结合则衍生出生物材料等等。综上:nature(IF=07)≈Science(IF=063)>Advanced Materials(IF=809)≈nature materials(IF=887)≈nature nanotechnology(IF=407)。JACS(IF=695)≈ACS NANO(IF=903)>NANO LETTERS(IF=279)。

流体机械期刊影响因子

现用刊名:流体机械曾用刊名:流体工程创刊时间:1972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扩展版)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流体机械》投稿 拿到杂志 需要只是6个月的时间。

《流体机械》期刊的ISSN号是1005-0329。所谓双核心,指的是该期刊既入选了北大核心期刊数据库,同时也入选了南大核心期刊数据库。

  • 索引序列
  • 流体物理学期刊影响因子
  • 流体力学期刊影响因子
  • 天体物理学期刊影响因子
  • 固体物理化学期刊影响因子
  • 流体机械期刊影响因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