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官网投稿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官网投稿

发布时间: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官网投稿

南大核心期刊,是不接受第一作者投稿的,可以挂导师第一作者投稿。核心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产品参数: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单位:浙江大学出版地方:浙江快捷分类:社会国际刊号:1008-942X国内刊号:33-1237/C邮发代号:创刊时间:1955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3个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浙江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

浙江外国语学院【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原名浙江教育学院,,系省属本科院校。学校下设人文、理工、教育科学与管理、艺术、信息、职业教育、外国语、经济与贸易、资源环境、体育等学院及浙江求智专修学院,开设本专科专业50余个。学校还设有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省中小学计算机师资培训中心等教育机构。近年来,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已近2万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比例逐年上升。继续教育全面展开,年培训量达3000人次。2010年2月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2010年新设置高等学校和筹建到期正式设立高等学校的公示》将“浙江教育学院”更名为“浙江第二师范学院”。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全校现有教职工51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44人;教师中高级职称者95人,占教师总数的45%;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教师总数的49%,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学校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环境清幽,教学条件良好。校园总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建有设施一流的图书馆、师训楼、学生公寓。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近三千万元。拥有设施配套先进的多媒体、微格教室。图书馆藏书丰富、功能齐全。 学校公开出版发行《浙江教育学院学报》、《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月刊(小学版)》、《政治课教学》、《小学生世界》等报刊,科研学术气氛浓厚。学校注重对外交流,与国(境)内外的教育交流逐步扩大,已与德、英、美、澳等国以及港台地区的多所知名学府及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 近年来,全校教职员工抓住教育发展的大好时机,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2年,省人民政府下达批文,同意学校创造条件,由现有的成人本科院校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同意学校选择合适地块建设新校区,新校区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近期为6000人,远期为15000人,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学校现承担的全省中小学师训、干训的办学任务及相关的政策不变。省政府的批文为学校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使学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小和山新校区的建设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中。在不久的将来,学校将办成一所有特色、有影响、新型的综合性教育大学,努力为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2010年4月15日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浙江外国语学院" 升格后,浙江教育学院改名为浙江外国语学院,暂定全日制在校生规模7000人。学院计划在2015年前开设20个左右的本科专业。今年首批设置的本科专业有5个,分别是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音乐学。学院负责人表示,今后除了坚持传统特色——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外,将把培养适合浙江经济需求的外语、外贸类人才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据了解,在我省中小学中,存在高水平外语教师不足的问题。同时,作为外贸大省,我省外语、外贸人才不足的问题也较为突出。目前,全省有相当规模的外贸型企业超过30000家,急需大量涉外应用型人才。浙江教育学院改制为浙江外国语学院,加强外语、外贸人才的培养,将进一步促进我省外贸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优化全省高等教育布局结构。 杭州外国语为其附属中学,目前学校正在建设当中,要把08,09的新生搬到文一路去(也就是浙江财经学院文一校区,暂时在2010年新学期不搬校区!),把学校按杭州外国语学校的风格推到重建,重建的校区加上原杭州外国语学校一起为“浙江外国语学院”。升值潜力巨大。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官网

刊名: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主办: 浙江外国语学院周期: 双月出版地:浙江省杭州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1-6574CN: 33-1376/Z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曾用刊名:浙江教育学院学报创刊时间:1983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投稿邮箱:

浙江外国语学院【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原名浙江教育学院,,系省属本科院校。学校下设人文、理工、教育科学与管理、艺术、信息、职业教育、外国语、经济与贸易、资源环境、体育等学院及浙江求智专修学院,开设本专科专业50余个。学校还设有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省中小学计算机师资培训中心等教育机构。近年来,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已近2万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比例逐年上升。继续教育全面展开,年培训量达3000人次。2010年2月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2010年新设置高等学校和筹建到期正式设立高等学校的公示》将“浙江教育学院”更名为“浙江第二师范学院”。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全校现有教职工51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44人;教师中高级职称者95人,占教师总数的45%;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教师总数的49%,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学校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环境清幽,教学条件良好。校园总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建有设施一流的图书馆、师训楼、学生公寓。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近三千万元。拥有设施配套先进的多媒体、微格教室。图书馆藏书丰富、功能齐全。 学校公开出版发行《浙江教育学院学报》、《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月刊(小学版)》、《政治课教学》、《小学生世界》等报刊,科研学术气氛浓厚。学校注重对外交流,与国(境)内外的教育交流逐步扩大,已与德、英、美、澳等国以及港台地区的多所知名学府及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 近年来,全校教职员工抓住教育发展的大好时机,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2年,省人民政府下达批文,同意学校创造条件,由现有的成人本科院校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同意学校选择合适地块建设新校区,新校区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近期为6000人,远期为15000人,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学校现承担的全省中小学师训、干训的办学任务及相关的政策不变。省政府的批文为学校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使学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小和山新校区的建设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中。在不久的将来,学校将办成一所有特色、有影响、新型的综合性教育大学,努力为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2010年4月15日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浙江外国语学院" 升格后,浙江教育学院改名为浙江外国语学院,暂定全日制在校生规模7000人。学院计划在2015年前开设20个左右的本科专业。今年首批设置的本科专业有5个,分别是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音乐学。学院负责人表示,今后除了坚持传统特色——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外,将把培养适合浙江经济需求的外语、外贸类人才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据了解,在我省中小学中,存在高水平外语教师不足的问题。同时,作为外贸大省,我省外语、外贸人才不足的问题也较为突出。目前,全省有相当规模的外贸型企业超过30000家,急需大量涉外应用型人才。浙江教育学院改制为浙江外国语学院,加强外语、外贸人才的培养,将进一步促进我省外贸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优化全省高等教育布局结构。 杭州外国语为其附属中学,目前学校正在建设当中,要把08,09的新生搬到文一路去(也就是浙江财经学院文一校区,暂时在2010年新学期不搬校区!),把学校按杭州外国语学校的风格推到重建,重建的校区加上原杭州外国语学校一起为“浙江外国语学院”。升值潜力巨大。

潘国权曾先后在《数学通报》、《中学数学教学》、《教学与研究》、《中学教研》等刊物上发表数学教学论文10余篇。近几年,又在《高师教育》、《浙江教育学院学报》、《改革内参》等刊物上发表教育论文近20多篇,并参与编写《中学数学学习指导》、《初中数学竞赛》等书,主编《高中会考指导》一书。

参考文献格式与论文的类型有很大关系,如果你投的是国外的期刊或者国际学术会议,参考文献是英文的,其格式是不会按照我国的规范来弄。如果你投的是国内的期刊,你一般期刊官网会提供有参考文献格式详细说明和论文标准范文,如果没有提供,你可以百度搜:普刊学术中心,有很多参考文献格式说明和相关论文提纲等学习资料。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官网投稿邮箱

警辞例说,《中学文科参考资料》1991年第1期。示殁号用法举例,《语文月刊》1991年第8期。示殁号用法举隅,《修辞学习》1992年第2期。释喻例说,《中学语文教学》1992年第4期;《修辞学习》1992年第5期。“超假设”修辞,《中学语文教学》1993年第3期;《修辞学习》1993年第5期。谈古汉语的对动用法,《汉语知识》1994年第2期。特殊假设复句的修辞功能,《营口师专学报》1995年第1期。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正字问题,《语文建设》1995年第5期。掌握节奏规律自觉进行语音修辞,《修辞学习》1996年第5期。非量词“个”的功能补说,《学语文》1997年第6期。论“好不AP”、“好AP”中的“AP”,《汉语学习》1998年第1期。“的”字短语的主要特点与界定,《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论包孕句的语法结构和语音切分,全国第四届语音学术会议论文集,1999年8月。论社会语境对交际语言的影响和制约,《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汉语量词“个”的虚化特点,《语文学刊》2002年第1期。句子的停延和句法结构的关系,《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2年第10期全文转载。论文化语境对交际语言的影响和制约,《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论稳态语境与动态语境的关系,《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论显性语境和隐性语境的关系,《太原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论认知语境在语言表达和理解中的作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论语境意义的理解,《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论语境对修辞作用,《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也谈新词语的特点与规范原则,《语文学刊》2003年第12期。关于语境的功能,《内蒙古师大学报》2003年第6期。21世纪语言文字应用发展之前瞻,《汉语学报》第5期(2002年上卷,2003年10月出版)。歧义、歧解和用歧的认知问题,《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第3期。语言素质的两大表现与语感教学,《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修辞学习》2004年第5期。信息时代报刊语言的语法特点与规范,,《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科技联合出版社2004年10月。《语文课程标准》中值得斟酌的几个句子,《教学月刊(中学版)》2004年第3A期。广告语言文明与守法意识,《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辞格特征与辞格辨识,《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认知在歧义的辨识与消解中的作用,《修辞学习》2006年第5期。语言文字规范的新领域与新对策——也谈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X是X”和“X归X”格式的认知分析,《语言文字学探索》,浙江省语言学会第届年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X是X”和“X归X”格式的比较探析,《汉语学习》2007年第5期。言语社区构成要素的特点与辩证关系,《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谈异体字的形成与规范,《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事迹感动中国,语言撼动人心——“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的认知语用分析,《修辞学习》2008年第5期。言语社区构成要素的特点与辩证关系,《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现代汉语歧义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现代汉语歧义研究的视角与方法,《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词汇歧义消解的认知解析,《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期。汉语歧义句法结构的认知模式,《汉语学习》,2011年第2期。汉语句法歧义认知的几种方式,《浙江学刊》2011年第4期。词汇歧义消解的认知模式,《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汉语句法歧义消解的认知机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疑问性话语标记语疑问梯度的认知探微——以“难道”“莫非”“莫不是”“是不是”为例,《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坦言性话语标记语用功能探析,《当代修辞学》2013年第5期。汉语话语标记语“等于说”的语用功能,《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第二作者)。埋怨性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的认知探析,《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接受美学与审美教育,《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语文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初论,《中学文科参考资料》1991年第2期(收入《全国中教优秀论文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语文课思想教育特点初论,《语文教学论坛》1991年第2期。语文教学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温州教育》1991年第3期。语文课堂教学应重视冗余理论的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2年第6期。如何理解文意,《高考失误与教学对策》1991年4月团结出版社出版。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境策略的运用,《教学月刊(中学版)》2003年第3期。试论语境策略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母语教学系统观刍议,《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汉语人才语用能力的培养研究,《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与颜色有关的新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第二作者)。新词语的特点与对外汉语教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对外汉语视角下的新词语教学,《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1 该刊采用双向匿名审稿制。编辑接来稿后,先查对稿件内容、投稿人信息、联系方式等有无备齐,再对稿件进行初审,经初审认可的稿件即进入专家评审程序,编辑部对初审合格的稿件进行复审,根据稿件质量确认盖章,对基本合格的稿件经匿名处理后,发函给审稿人,一般要求在一个月内审毕。审稿人按审稿单项目进行评审,写出具体审稿意见。编辑收到审回稿后,参照专家意见,实行传统'三审'审稿制,确定稿件采用与否。本刊对审稿人的要求十分严格,审稿人必须是学风严谨、作风正派的校内外知名教授或博导。审稿人应遵守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第19条规定,并做好未发稿件的保密工作。(“评价机构和评审专家应对其评价意见负责,并对评议过程保密,对不当评价、虚假评价、泄密、披露不实信息或恶意中伤等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2 投稿著作所有列名作者皆同意在投稿文章经本刊刊登后,其著作财产权即让与给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但作者仍保有著作人身权与本著作未来自行集结、教学等个人使用之权利。作者于交付稿件时,除相关文件外,另需缴交《著作权让与书》正本。3 凡遇专家仍无法审定或专家对其存有疑义的稿件,则交由本刊编委组(五人以上)采用无计名投票方式来品评稿件,尽量发现有价值的好稿子。4 稿子经编辑与作者修改、整理后,由责任编辑写出书面意见,交执行总编进行审察后再送交本报常务副主编、主编审察,给以最终确定。5 该刊在对作者稿件进行匿名送审的同时,对审稿人也进行匿名处理,进行严格的双向匿名。6 因该刊力量所限,并按通行贯例,不办理退稿,也不奉告评审意见,作者务请自留底稿。投稿后三个月仍未收到编辑处理意见者,可对稿件另行处理。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官网投稿要求

你好,我帮你查了一下,应该没问题,安心的等着你的大作出版吧!

审稿时间需要3-10天,最快的基本3天浙江大学成立于1897年,前身"求是书院",是中国人最早自己创办的新式高等学府之一。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之一。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浙江大学以严谨的求是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执著的创新精神创造出了丰硕成果。浙江大学师资队伍整体力量雄厚。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2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9名,长江特聘(讲座)教授51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7名。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和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为开展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格式与论文的类型有很大关系,如果你投的是国外的期刊或者国际学术会议,参考文献是英文的,其格式是不会按照我国的规范来弄。如果你投的是国内的期刊,你一般期刊官网会提供有参考文献格式详细说明和论文标准范文,如果没有提供,你可以百度搜:普刊学术中心,有很多参考文献格式说明和相关论文提纲等学习资料。

刊名: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主办: 浙江外国语学院周期: 双月出版地:浙江省杭州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1-6574CN: 33-1376/Z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曾用刊名:浙江教育学院学报创刊时间:1983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投稿邮箱: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官网投稿方式

1 该刊采用双向匿名审稿制。编辑接来稿后,先查对稿件内容、投稿人信息、联系方式等有无备齐,再对稿件进行初审,经初审认可的稿件即进入专家评审程序,编辑部对初审合格的稿件进行复审,根据稿件质量确认盖章,对基本合格的稿件经匿名处理后,发函给审稿人,一般要求在一个月内审毕。审稿人按审稿单项目进行评审,写出具体审稿意见。编辑收到审回稿后,参照专家意见,实行传统'三审'审稿制,确定稿件采用与否。本刊对审稿人的要求十分严格,审稿人必须是学风严谨、作风正派的校内外知名教授或博导。审稿人应遵守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第19条规定,并做好未发稿件的保密工作。(“评价机构和评审专家应对其评价意见负责,并对评议过程保密,对不当评价、虚假评价、泄密、披露不实信息或恶意中伤等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2 投稿著作所有列名作者皆同意在投稿文章经本刊刊登后,其著作财产权即让与给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但作者仍保有著作人身权与本著作未来自行集结、教学等个人使用之权利。作者于交付稿件时,除相关文件外,另需缴交《著作权让与书》正本。3 凡遇专家仍无法审定或专家对其存有疑义的稿件,则交由本刊编委组(五人以上)采用无计名投票方式来品评稿件,尽量发现有价值的好稿子。4 稿子经编辑与作者修改、整理后,由责任编辑写出书面意见,交执行总编进行审察后再送交本报常务副主编、主编审察,给以最终确定。5 该刊在对作者稿件进行匿名送审的同时,对审稿人也进行匿名处理,进行严格的双向匿名。6 因该刊力量所限,并按通行贯例,不办理退稿,也不奉告评审意见,作者务请自留底稿。投稿后三个月仍未收到编辑处理意见者,可对稿件另行处理。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欢迎您的投稿!流程:投稿——审稿——通过——汇版面费——收样刊。 没通过——结束

  • 索引序列
  •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官网投稿
  •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官网
  •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官网投稿邮箱
  •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官网投稿要求
  •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官网投稿方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