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关于眼科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关于眼科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发布时间:

关于眼科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楼主你好。咱们是同行啊,我都是从医学好网上面拿到的,这个地方是我们一个非常有用的。我建议你去了解一下,内容还很全,你要是喜欢你可以给其它人介绍下的。百度试试吧。

近视眼激光手术成功率一般都在90%以上,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术前检查充分,手术设计合理,一般都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近视激光手术包括准分子激光和飞秒激光手术。飞秒激光基质透镜切除术以及微小切口的透镜切除术是全飞秒激光手术的代表,可以保留很好的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减少角膜扩张的风险。最新一代的飞秒激光会更加安全稳定,而且扫描速度更快,从而使手术效率更加完善。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性化切削目前多用于外伤、炎症或其他角膜手术后遗留的角膜瘢痕等不规则性角膜的手术治疗,使角膜具有更平滑的前表面。波前像差引导个体化切削是在波前像差仪测量分析术眼像差的基础上,术中进行激光个体化切削,减轻或消除像差,使激光术后的视力和视觉质量更理想。

最简单的说法——把你的角膜切薄一层手术刀太大,只能用激光至于原理,就像凸透镜一样,当像的焦点离投影面太远的时候,就需要把凸透镜变薄,而角膜就好比这个凸透镜最最简单的说法了,如果你想知道具体的,可以发消息给我,不过我可能要很久之后才能给你回复。

7000,不是开刀,是用激光对眼着睛。笼统地讲就是照一下。科学地说就是用激光校正,只有技术高的人才能办到。我做过,做前要10分钟的消毒(消毒液在1升左右)。做的时候要全身裹住(防止辐射),剩下眼睛露出。几分钟搞定,不用眼(最好什么也不看)一周就差不多可以了。

关于眼科的参考文献

你好!首先祝你身体健康!以下我来给你谈谈关于“视神经萎缩”的问题。 视神经萎缩是各种视神经病变的结局,其临床表现是,视乳头变为苍白色,自觉视力缓退,视野缩小,久之可以不辨明暗。 1)发病原因 青光眼。 视网膜神经纤维或神经节细胞病。 炎症。 视神经病变和视盘水肿。 某些药物中毒。 神经胶质瘤。 遗传性疾病。 …… 3)一般治疗 病因治疗。 早期采用大量B族维生素,血管扩张剂、能量合剂等药物以加强神经营养。硝酸士的宁1毫克球后注射,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有提高视觉兴奋作用。 中药可用消遥散加减和补中益气汤等。 新针疗法,主穴为风池、睛明和球后,配穴为瞳子髎,丝竹空,光明、失明、合谷、肾俞和肝俞等。理疗可用碘离子透入等。 4)中医辩证 常用验方 ① 滋补肝肾方 取生地、茯苓各15克,枸杞、白菊、淮山药、山萸肉、泽泻、丹皮、当归、五味子各9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② 疏肝养血方 用茯苓12克,丹皮、栀子、柴胡、白芍、菊花、枸杞各9克,薄荷、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中药成药 ① 石斛夜光丸:每日2次,每次1丸。 ② 石斛明目丸:每日2次,每次1丸。 5)针灸疗法 针刺法 用穴:睛明、风池、合谷、球后、承泣。取睛明、承泣、球后穴应沿眼眶壁徐徐刺入,深度约1寸,如遇阻力不要强行刺入,可留针15--30分钟,承泣、球后二穴交替使用。 治疗时如伴恶心、呕吐可加内关、足三里穴,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为1个疗程。 推拿按摩法 在针灸过程中可配合眼保健操,在风池、睛明、太阳、承泣、阳白等穴处用手指按摩,每次取2--3穴,每穴按摩3--5分钟,每日可按摩2--3次,以提高疗效。 6)饮食疗法 中医认为本病与抵抗力下降,肝肾不足,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导致营养不良有一定关系,建议适当使用食疗膳方。 药粥 取粳米、胡萝卜各100克,蜂蜜15--20毫升,鸡肝1具。鸡肝、胡萝卜切碎备用,先将粳米煮20分钟,再加鸡肝、胡萝卜同煮10分钟后加蜂蜜,趋热食用。 菜谱 用熟猪油10克,使君子肉6克,白糖5克,香丸4克,鸡蛋1个,鲜鸡肝1具。将使君子肉、香丸加工成粉末;鲜鸡肝洗净,剁成细茸,将鸡蛋打入蒸碗内搅散,加白糖、使君子粉、肝茸拌匀,放入蒸笼内,旺火开水蒸约15分钟,取出撒入雷丸粉调匀即成。 注:制作时白糖改用酱油、味精,鸡肝改用鸭肝也可。 7)养身保健 祖国医学认为,视神经萎缩多因肝肾不足,精气耗损;或久病体虚,运化失调等引起气血不足、肝失条达而致。 起居调养 应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切勿过度疲劳,加强身体抵抗力,以防身体中的其他炎症导致病情加剧,周围环境光线要柔和,避免强光对眼睛的刺激。 心理调养 视神经萎缩是由于各种视神经病变导致,而视神经病变又与人的精神和情绪有较大关系,常常在精神受到刺激,情绪发生波动时发病,甚至突然双目失明。 因此,生活愉快、心情舒畅的人可以少得或不得眼病。已患视神经病变或轻度视神经萎缩的病人,更应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对保护眼睛、控制病情发展尤为重要。 8)爱心提示 注意加强营养,注意调理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平时多食蔬菜、水果、蛋类、奶制品、动物肝脏等。 禁止吸烟及饮烈性酒,增强机体体质,做保健操、气功等在某些病例均有一定效果。 以上介绍用(方)药,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

视神经萎缩是各种视神经病变的结局,而以视乳头变为苍白和视力障碍为其共有表现。根据它的伴随体征,可进一步推测不同的病因;视乳头苍白而边缘清楚的,往往为视神经炎,视神经外伤,药物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原因引起,称为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苍白而边缘模糊不清的,常为视神经乳头水肿或视神经乳头炎的后果,称为继发性现神经萎缩;苍白而伴有凹陷者,提示与眼内压力长期升高有关,是晚期青光眼的典型表现。治疗应首先去除病因。针刺疗法可使部分病例改善视力。B族维生素和烟酸等几乎被列为常规药物,但疗效并不可靠。【治疗】 头针 (一)取穴 主穴:视区。 (二)治法 用28号2寸针,快速刺入并推进至所需深度。两侧均刺,然后接通电针仪,连续波,频率为240次/分,强度以可耐受为度,通电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3~4天,再进行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治疗87例共136只眼,包括原发性、继发性及外伤性视神经萎缩。显效20只(4%),有效56只(6%),无效62只(0%),总有效率为0%。其中以外伤性视神经萎缩效果最差。多在第一、二疗程见效,于第三、四疗程效果最佳。本法有一定远期疗效[9]。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新明Ⅰ、球后、风池。 配穴:新明Ⅱ、内睛明、瞳子髎、翳明、攒竹、光明、百会、肝俞。 内睛明位置:目内眦之泪阜上。 (二)治法 主穴,每次仅取1穴。可始终用1穴,亦可交替轮用。配穴每次取1~2穴,其中新明Ⅱ,一般与新明Ⅰ相配。 操作方法为:新明Ⅰ进针时,应先将耳垂向前上推拉,针尖向前上方呈45度角,快速刺入,缓慢送针至下颌骨髁突后侧面,深度约1~5寸左右,耐心寻找满意针感。当针感出现后,即应用热补手法,紧插慢提结合捻转,诱导针感至眼区,以眼球出现热胀闪电感者为佳,施手法1~2分钟,出针,不留针。球后穴选30号2~5寸长毫针,速破皮刺入皮下,针尖沿眶下缘略右后上方刺入5~2寸左右,待患者觉眼部有酸胀感或有眼球突出感,不加捻转提插,留针10分钟。风池穴以左手按准穴位,右手将针速刺或捻转进穴,针尖宜朝同侧瞳孔直视方向,进针1~5寸左右,用提插捻转手法,使针感逐步向眼区或前额放射,然后向下插针1~2分深,拇指向前捻转3~9次,即可产生热感,如无热感向眼区放射,可反复进行3~5遍。留针15分钟。新明Ⅱ针尖向额部垂直刺入深度约5~8分深,当出现酸、麻、沉胀感后,应用快速捻转结合提插手法,先以紧插慢提结合捻转之补法运针1分钟,再以均匀提插结合捻转之平补平泻法运针半分钟,最后用紧提慢插结合捻转之泻法运针半分钟,即予出针。内睛明穴用30号毫针沿眶内侧壁直刺,用压针法,轻刺缓压,徐徐进针,至出现针感留针。其余眼区穴,用类似手法。肢体穴进针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上述穴位,除已标明的,均留针15~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停针5天,再继续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基本治愈:视力恢复0以上,或在原视力基础上提高5行以上,或者01以下,提高到2以上,视野扩大25度以上;显效:视力提高3行以上,或由原视力提高10倍以上,视野扩大15度以上;有效:视力稍有提高,但不及显效;无效:治疗前后未见变化。 以上法治936例,共1 680只眼。其总有效率在0~8%之间[4,5,6,7]。其中698例共1 252只眼按上述标准评定,基本痊愈103只(2%),显效112只(9,0%),有效586只(98%),无效451只(0%),总有效率为0%[4]。发现采用热补手法促进气至病所者,疗效较为满意。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球后、翳明。 配穴:内睛明、瞳子Liao、足光明、三阴交。 (二)治法 每次取1主穴,1~2个配穴。用氦氖激光针灸仪行刺入式照射,将输出功率为2毫瓦的光针和针尖调整至红光集中一点,放入75%酒精内消毒10分钟,再刺入所选穴位,得气后照射10分钟。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日。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25例共39只眼,结果:显效11眼,有效19眼,无效9眼,总有效率为9%[10]。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眶上穴、接力穴、前额中点透印堂。 配穴:太阳、率谷、风池、外关。 眶上穴位置:眶上内1/3和外2/3交点处。 接力穴位置:枕骨粗隆与耳尖联线中点。 (二)治法 主穴均取,据症配配穴。眶上穴用2寸针,针弯30度左右沿眶上壁向视神经孔方向刺入5寸或7寸深,不作手法;接力穴以5~3寸毫针向风池方向刺入,进针5寸左右,用捻转法,20分钟后再捻转1次;前额中点透印堂用2寸针,进针5寸左右,手法同接力穴。配穴常规针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110例164只眼,结果,痊愈12只眼,显效71只眼,有效39只眼,无效42只眼,总有效率4%。并发现年龄小,病程短者疗效好[11]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承泣、球后。 配穴:风池、大椎、哑门。 (二)治法: 药液:维生素B12(100毫克/毫升),乙酰谷酰胺(100毫克/2毫升)。 每次选主穴和配穴各1穴。穴位可轮流应用。主穴每穴注入维生素B12 5毫升,配穴注入乙酰谷酰胺1~2毫升。注射方法:均用5号齿科针头承泣或球后穴,应先用左手食指将眼球推向上方固定,然后沿眼眶下缘慢慢刺入7~5寸深,有得气感后,缓缓推入药液。风池穴直刺,略斜向下,深1~5寸;大椎直刺,针尖微斜向上;哑门,患者头部微向前倾,针尖对准下颌骨方向,均徐徐刺入1~5寸,推入药液。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7~10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48例,均为5~7岁儿童,结果基本痊愈18例(5%),有效24例(0%),无效6例(5%),总有效率为5%。其中以脑炎后遗本病者疗效较差[8]。

作 者: 惠延年 主编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6-6-1字 数: 407000页 数: 280开 本: 16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所属分类: 图书 >> 医学 >> 医药卫生教材定价:¥00 《眼科学》将作为眼科住院医师三年的规范化培训之用,它有别于医学院校本科生的教科书和专著,重点是培养临床思维和提高诊治疾病的能力,其内容紧扣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编写的“眼科医师培训细则”的要求,按“基本要求”、“较高要求”的病种和技能,突出“基本”和“规范”内容,以便与学员的出科考核和考试相结合。《眼科学》第五版自2001年出版,已历时3年余,期间印刷发行了25万余册,受到医学院校广大师生和临床眼科医师的肯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出版形势的需要,在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的组织指导下,部署了新一版教材的修订工作。同时,本版教材也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版仍然遵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材修订的原则和要求,努力使教材体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特”(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要求、特定的限制)和“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的要求。一方面要充分更新内容,另一方面又要遵循少而业的原则,力求概念清楚,便于教学应用和临床医生参考。由于距第五版修订的时间不算长,本版基本上沿用了前一版的格局。但增加了近年的一些新内容,如以视角为基础的视力LogMAR、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国际临床分类法、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新观点:一些疾病采用更恰当的病名,如单纯性表层巩膜炎、Fuchs综合征;在泪器病、眼表疾病、角膜病、青光眼等章节,较多地增加一些疾病和实用性强的内容。 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睛科学基础第三章 眼科检查第四章 眼睑病第五章 泪器病第六章 眼表疾病第七章 结膜病第八章 角膜病第九章 巩膜病第十章 晶状体病第十一章 青光眼第十二章 葡萄膜病疾第十三章 玻璃体病第十四章 视网膜病第十五章 视神经及视路疾病第十六章 眼视光学第十七章 眼外股病和弱视第十八章 眼眶病第十九章 眼外伤第二十章 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第二十一章 防盲治盲参考文献英中文对照索引中英文对照索引附录 眼科测量的正常值

关于科学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参考文献格式:[1]高性能碱矿渣混凝土制备关键技术研究[z]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2]水下及地下混凝土裂缝自动愈合机理研究[z]东北林业大学万方包库可以直接导出科技成果的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格式:[1]高性能碱矿渣混凝土制备关键技术研究[Z]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2]水下及地下混凝土裂缝自动愈合机理研究[Z]东北林业大学万方包库可以直接导出科技成果的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格式:[1] 高性能碱矿渣混凝土制备关键技术研究[Z]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2] 水下及地下混凝土裂缝自动愈合机理研究[Z]东北林业大学万方包库可以直接导出科技成果的文献格式文献标识类型01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如图所示。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02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如图。03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 (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 文献类型标识如图。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关于眼镜的参考文献

7000,不是开刀,是用激光对眼着睛。笼统地讲就是照一下。科学地说就是用激光校正,只有技术高的人才能办到。我做过,做前要10分钟的消毒(消毒液在1升左右)。做的时候要全身裹住(防止辐射),剩下眼睛露出。几分钟搞定,不用眼(最好什么也不看)一周就差不多可以了。

眼视光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的必要性调查报告  【摘要】目的 调查不同人群对眼视光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的必要性的看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人群共3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目前眼视光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还未完全规范。结论 眼视光学在维护视觉健康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视光从业人员应进行专业规范化培训及职业资格认证,持证上岗,依法从业势在必行。  【关键词】眼视光从业人员 资格认证 必要性  人类对外界信息的获取主要依靠于视觉,眼睛收集到的信息占80%,然而,我们的视觉健康正在受到极大的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有盲人4000万~5000万,低视力是盲人的3倍,为35亿~4亿,其中75%即约1亿多患者可通过手术及屈光矫正得以恢复或提高视力。我国盲人有500万,低视力有750万,在我国,老年低视力和儿童低视力二种人群不应忽视。我国000个儿童中有87个为视力残疾,而在60—69岁的老年人中000个人有400人为视力残疾,70—79岁为800人,80—89岁为200人,而90岁或以上视力残疾可高达300人,我国老年人视力残疾已是我们必须面临的十分严峻的挑战。我国每年出现新盲人45万,低视力135万。鉴于此1999年WHO提出“视觉2020,全球行动消灭可避免盲,享有看见的权利”的活动,我国是成员国之一。五种可避免盲分别为白内障、沙眼、河盲(只存在于某些非洲及少数拉美国家)儿童盲及低视力与屈光不正。按生活视力<5~1为标准,低视力的患病率为57%,从病因上看屈光不正占其中的16%,白内障占19%[1],屈光不正主要依靠于屈光矫正康复或提高视力,白内障患者术后很多也需要验光和屈光矫正来弥补手术未能解决的问题。可见眼视光学在低视力的康复和眼保健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眼视光学在美国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医疗保健学科,眼视光从业人员有光学师,视光医师和眼科医师,光学师以眼测量和制作为主,无需医疗背景,视光医师、眼科工程师需经过8年的医科或视光专业教育,分别获得MD(医学博士)或OD(视光学博士),两者均需获得工程师资格和执照,视光工程师侧重眼保健工作,类似眼内科,眼科医师主要以手术为主,类似眼外科,在欧州,也大致如此[2]。我国是近视大国,近视占总人数的30%,其中青少年近视率在30—70%,但是由于历史等原因,传统的眼镜行业成为一个垄断,市场混乱,影响国民视觉健康。眼视光行业是否应持证上岗、依法从业成了热点,焦点问题。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自2005年开始,率先在眼视光专业大力推行“双证培养”模式,特色、服务培训了初、中、高级验光员、磨镜工10批,在校的眼视光专业学生双证率达99%,使大批学生在实习时就持证顶岗、带薪实习,由于动手能力强基础扎实,毕业生供不应求,分布在上海、南京、广州等地,实现100%就业,营造出了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两件证书”制度并建的氛围。同时,用职业资格证书这个有力的手段,规范视光行业为培训质量提高了职业培训的影响力。目前,我们有深圳博士、天明、750、大全等多家视光行业多年与我们合作成为我们的实习基地,并招聘眼视光专业的毕业生,这与我们的“双证培养”是分不开的,眼视光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已成为就业的真正“通行证”。  云南省有眼视光相关企业200余家,我们从各视光中心、眼科、眼镜店,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得出眼视光行业相关人员对眼视光执业资格认证的必要性及专业培训的需求:从眼视光从业人员的学历构成:硕士及以上学历7%,本科17%,专科80%,高中及同等学历3%;7%认为现在的眼视光职业培训及认证较规范,6%认为一般,7%认为不规范;60%认为对眼视光从业人员进行规范的职业培训及认证非常有必要,7%认为有必要,3%认为可培训也可不培训;50%认为规范的职业培训及认证对眼视光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45%认为重要,5%认为一般;65%认为眼视光从业人员进行规范的职业培训及认证对更好的为诊疗对象服务有很大帮助,3%认为有帮助,7%认为可能有;3认为规范的职业培训及认证对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40%认为重要,7%认为一般;3%对规范的职业培训及认证的发展趋势非常有信心,60%有信心,7%持怀疑态度。  云南省目前有两家高等医学院校开设了眼视光专业,有专科、本科二个层次。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得出眼视光专业学生对规范的职业培训及认证的认识:15%的学生认为规范的职业培训及认证规范,35%认为一般,50%认为不规范;60%认为对眼视光从业人员进行规范的职业培训及认证非常有必要,40%认为有必要;55%认为规范的职业培训及认证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35%认为重要,10%认为一般;70%认为眼视光从业人员进行规范的职业培训及认证对更好的为诊疗对象服务有很大帮助,30%认为有帮助;65%表示一定会选择规范的职业培训及认证,35%表示应该会。  同时,我们还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层次的人群进行了调查。综上所述,眼视光学维护视觉健康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眼视光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还未完全规范,视光从业人员应进行专业规范化培训及职业资格认证,持证上岗,依法从业势在必行。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在我国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种证书并建的制度。这是关系到我国劳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我国经济方式转变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大举措。2003年3月,劳动保障部颁布了6号部令,要求对技术复杂、量大面广、涉及人身安全、重大财产安全及广大消费者利益的职业,求职者未经培训、未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不得就业[3]。眼视光行业从业人员执业资格的认证制度是引导和规范职业培训的主要手段,要把培训引导到促进就业的方向上来。职业资格认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实际操作为主要依据,以第三方认证原则为基础。它的建立是以国家法律为依据,实行的是靠政府权威力推行的管理模式,是我国劳动人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行眼视光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可全面提高眼视光行业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视光行业就业上岗是有一定的职业能力水平。可以说职业资格证书就是眼视光行业就业的“通行证”。  参考文献  [1] 孙葆忱低视力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 王光霁视光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编写 全国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与考评人员培训教材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程[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  \

做近视手术,或戴隐形眼镜

关于人参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气味」  甘,微寒,无毒。《别录》曰∶微温。普曰∶神农∶小寒;桐君、雷公∶苦; 黄帝、岐伯∶甘,无毒。  元素曰∶性温,味甘、微苦,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中之阳也。又曰∶阳中微阴。  之才曰∶茯苓、马蔺为之使,恶溲疏、卤碱,反藜芦。一云∶畏五灵脂,恶皂荚、黑豆, 动紫石英。  元素曰∶人参得升麻引用,补上焦之元气,泻肺中之火;得茯苓引用,补下焦之元气, 泻肾中之火。得麦门冬则生脉;得干姜,则补气。  杲曰∶得黄 、甘草,乃甘温除大热,泻阴火,补元气,又为疮家圣药。  震亨曰∶人参入手太阴。与藜芦相反,服参一两,入黎芦一钱,其功尽废也。  言闻曰∶东垣李氏理脾胃,泻阴火,交泰丸内用人参、皂荚,是恶而不恶也。古方疗月 闭四物汤加人参、五灵脂,是畏而不畏也。又疗痰在胸膈,以人参、黎芦同用而取涌越,是 激其怒性也。此皆精微妙奥,非达权衡者不能知。  「主治」  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本 经》)。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胁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 令人不忘(《别录》)。主五劳七伤,虚损痰弱,止呕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 治肺痿及痫疾,冷气逆上,伤寒不下食,凡虚而多梦纷纭者加之(甄权)。止烦躁,变酸水 (李 )。消食开胃,调中治气,杀金石药毒(大明)。治肺胃阳气不足,肺气虚促,短气少气, 补中缓中,泻心、肺、脾、胃中火邪,止渴生津液(元素)。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 眩晕头痛,反胃吐食, 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 、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时珍)。

人参,首载于汉朝《神农本草经》,被列为温补上品。西晋末年开始栽培,迄今1660多年历史,我国系世界最早引种。祖国医学认为,其性温味甘微苦,入脾、肺二经,大补元气,固脱生律,保脾养胃,安神益智,治多种疾患。诸如《本经》载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药性论》谓之“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脓及痫疾,冷气逆上,伤寒下不食,患人虚而多梦纷纭”。《名医别录》称其“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肋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本草纲目》记述人参“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出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痃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疠,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人参亦为与他药配伍的主品,单说东汉医圣张仲景应用人参的方剂达41条,明朝大医家李时珍介绍含人参的处方计62条。

人参性平,味甘,微苦。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能。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人参主要含10多种人参皂甙,以及人参快醇、β-榄香烯、糖类、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有抗心律失常,抗衰老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人参的有效成分还具有抗肿瘤作用。人参为东北特产之一,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之一,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在中国医药史上,使用人参的历史十分久远。早在战国时代,良医扁鹊对人参药性和疗效已有了解;秦汉时代的《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药中上品。人参分为山参和园参两大类, 野生的称为“山参”,多生长于东北阔叶林与针叶林混生的人际罕至的原始森林中,是中国一类保护植物。其生长非常缓慢,一两重的山参要长四五十年甚至上百年,由于人们对其需求日益增加,因此,野生人参日趋减少,愈为罕见。园参,即人工栽培的人参,也称“家参”。它与山参在颜色、形体等方面均很相似,但味苦并带有辣气,山参虽味亦苦却有清香之气味。【药理学作用】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含多种皂甙和多糖类成分。  治疗量人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改善思维功能,提高分析能力和工作能力,但较大剂量时有镇静作用;人参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及调节功能;还有类似强心甙的作用,加强心肌收缩力等。人参的应用范围较广,主要用于神经衰弱,消耗性慢性疾病,以及一般体弱或病后虚弱者。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人参能治男女一切虚症,自汗眩晕、头痛反胃,阂症、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痹瘘、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近代中医常用人参补气救脱,益血复脉、养心安神、生津止渴、补肺定喘健脾止泻、托毒合疮等。

人参研究

  • 索引序列
  • 关于眼科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 关于眼科的参考文献
  • 关于科学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 关于眼镜的参考文献
  • 关于人参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