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矿物加工论文选题

矿物加工论文选题

发布时间:

矿物加工论文选题

不作主观评价。太原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学科简介  一、学科带头人简介  樊民强,男,1964年11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中国煤炭学会选煤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煤炭深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选煤技术》编委等。主持完成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基金及省部级、企业科研项目30多项,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EI和ISTP收录6篇。出版专著、教材4部。开发的选煤技术管理软件和高效旋流分选系统获得广泛工业应用。  王怀法,男,1963年4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山西省矿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煤炭技术委员会资源加工利用与环境保护分会委员,中国颗粒学会颗粒制备与处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煤炭深加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主持完成国家基金及省部级、企业科研项目20多项,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SCI、EI收录8篇,获国家专利2项,出版专著1部。开发的两段充气微泡浮选柱和基于絮凝能耗梯级适配的多功能煤泥水净化系统获得工业应用。  二、学科研究方向  矿物分选的理论、工艺与设备:本研究方向完善和发展了重力选煤过程的统计理论体系,为揭示跳汰过程本质和优化控制奠定了科学基础。离心力场中细颗粒的分级分选理论研究与工业实践,粗粒浮选理论与关键设备的研究与开发是本学科着力发展的新突破点。并有望在粗粒煤和细粒煤浮选的理论、技术和装备方面取得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  矿物分选过程模拟与优化控制:该研究方向提出了基于跳汰过程多参数可视化检测与优化控制的智能模糊控制理论与技术,开发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跳汰机多参数模糊智能可视化测控系统,此外研究范围包括了选煤过程大型设备的状态监测与早期故障诊断、选煤过程模拟与优化、选煤过程计算机应用等,有望在浮选过程多尺度预测、高效旋流分选的数值仿真和智能软测量技术方面取得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  矿物材料与粉体技术:该研究方向提出了煤粉碎-煤基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备-粉煤成型的煤岩学理论方法体系,构成了煤洁净利用的重要基础理论;电子束辐照矿物/煤改性机理研究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煤矸石改性填料基础理论研究,为煤矸石高附加值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形成了煤矿循环经济发展新的技术支撑体系。  矿山废弃物资源化与精细利用:该研究方向系统研究了煤系腐植酸性能,制备工艺与应用基础;在对高铝铁类煤矸石与冶金废料物质组成、性能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碱熔融酸浸聚合制备聚合硅酸铝铁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新工艺。主要特色与优势有:煤矸石制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技术,煤系腐植酸制备多功能液体肥料技术等。  三、学科近几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太原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学科始建于1958年, 1987年恢复招生,2001年挂靠采矿工程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被山西省教育厅命名为山西省品牌专业,是目前山西省高等院校中唯一一个以煤炭、矿物高效分选与洁净利用为主要研究领域的专业教学科研机构。本学科以煤炭资源加工利用与洁净煤技术为特色,已形成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矿物加工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学术地位与影响。  本学科拥有一支以樊民强、王怀法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高水平学术梯队,现有教学科研人员2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博士后4人,教授7人。  多年来围绕煤炭高效分选、型焦型煤理论与技术、煤系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等洁净煤技术领域,承担了包括科技部863项目、国家技术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50多项,多项科学研究成果已应用在工业领域,拥有矿物分选、资源综合利用及型煤型焦等颇具特色的实验室,在山西省内独家拥有系统完整的矿产资源分选与综合利用实验系统。近5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与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56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53篇;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6项,发明专利3项,科研成果转让6项,其中,跳汰机多参数模糊智能可视化测控系统,具有“国际领先水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煤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出版学术专著4部,教材3部。在跳汰分选理论与测控技术、型煤型焦成套技术、细粒煤高效分选与脱水、煤系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矿物加工工程论文选题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从事矿物(金属、非金属、煤炭)分选加工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内的生产、设计、科学研究与开发及技术改造与管理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矿物学、选矿学、机械工程、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实验研究、工程设计方法、生产管理、计算机 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矿物加工方面的研究、设计与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主干学科:矿业工程�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工程流体力学、选矿学、矿物加工厂工艺设计、矿物加工试验研究方法、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实验、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主要专业实验:矿物成分分析、重力选矿、浮游选矿、分体工程、固液固气分离等方面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开设院校:  昆明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河北理工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 黑龙江矿业学院 安徽理工大学 南方冶金学院 淄博学院 焦作工学院 武汉化工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东北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南大学 长安大学等

石油工程的主干学科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主要课程有:技术经济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工程力学、计算机程序设计、流体力学、渗流力学、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油田化学、钻采新技术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普通地质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30周)。相近专业有采矿工程 /石油工/ 矿物加工工程/ 勘察技术与工程/ 资源勘察工程 /地质工程/ 矿物资源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 煤及煤层气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等。下边我详细解释一下石 油 与 天 然 气 工 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是研究石油与天然气勘探、评估、开采、油气分离、输送理论和技术的工程领域。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石油与天然气生成环境、勘探、油气井工程设计、测井数据采集和处理、油气田开采、油气储运以及工程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研修的主要课程有:政治理论课、外语课、工程数学、弹塑性力学、计算机应用技术、高等流体力学、高等渗流力学、油藏数值模拟、油田化学、采收率原理、现代油气勘探技术、现代油气井工程、现代凿井工程、天然气工程、高等油藏工程、高等采油工程、高等输油管道工程、高等输气管工程、油气田采输系统、油气管道运行模拟、天然气液化技术、高等管理学基础、能源经济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是一个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与装备高效地钻探地下油气资源、最大限度并经济有效地将地层中的油气开采到地面,安全地将油气分离、计量与输运的工程技术领域。石油与天然气作为人类社会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不可替代性和自身的不可再生性,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生活与文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石油与天然气存在着储层埋藏深,物性有低渗、超低渗,油品有稠油、超稠油,加之高压高温、地层非均质、井眼形成难等特点,给钻探与开发增加了很大的困难。目前,我国石油与天然气采收率还比较低、地质条件复杂,深井与超深井钻探与开采成本还比较高,因此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但效益明显的产业。在我国,2l世纪将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得以迅速发展的时代。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涉及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油气地质、渗流物理、自控理论、计算机技术等基础和应用学科,需要解决的工程问题有钻井、完井、测试、油气藏开发地质、油气渗流规律、油气田开发方案与开采技术、提高采收率、油气矿场收集处理、长距离输送、储存与联网输配等工程问题。本工程领域与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采矿工程、工程力学、化学工程、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学科相关。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所属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中科技攻关、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规划与管理的高层次人才。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应具有本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及管理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以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领域范围有以下几个方面:油气井工程:油气井工程力学,油气井工作液的化学和力学,油气井工程测量与过程控制,油气井测井数据采集、处理与解释。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藏描述及开发地质建模的理论与方法,渗流理论和油气藏数值模拟,油气田开发理论与方法,采油采气工程理论与技术,提高采收率理论与技术,采油采气化学工程与理论。油气储运工程:油气长距离管输技术,多相管流及油气田集输和油气处理技术,油气储运及营销系统优化,油气管道和储罐的强度研究,油气储运设施施工及安全、防腐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管理。课程设置;基础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自然辩证法、外语、工程数学、应用弹塑性力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技术经济学等。技术基础课:高等流体力学、高等渗流力学、油藏数值模拟、油田化学、提高采收率原理、渗流物理、油气藏经营管理、运筹学等。专业课:现代油气井工程、现代完井工程、天然气工程、高等油藏工程、高等采油工程、高等输油管道工程、高等输气管道工程、油气田集输系统、油气管道运行模拟、项目管理、能源经济学等。上述课程可定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此外,还可以由培养单位与合作企业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其他课程。课程学习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学位论文方面,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或者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或者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或者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也可以是工程管理课题。选题要求有难度、有新意、有足够的工作量。对于技术攻关的成果,应有与国内外同类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对比分析;对于新工具、新工艺设计与开发的技术成果,论文应具有设计方案的比较、评估、参数计算模型与结果、完整的图纸;对于重大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果,必须给出项目的系统组成、目标分析、风险与效益分析、计划与管理方案及措施、收益与创新管理方法。不知道上面这些介绍对这位同学有没有帮助。别人怎么说都只是了解,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老师!既然这位同学对石油工程这么有兴趣,那么我在这里祝你能心想事成!

还行吧,和煤矿有关专业好就业!!!

矿物加工论文选题方向

yifasong

本科生到大二时分方向,一个是采矿方向,一个是矿物加工方向。研究生也有这个课程。北科大挺好的,就业率非常高也很容易。研究生主要就是和导师做项目,写论文,自己多上心一点才能学到更多。

矿物加工论文选题意义

中科院化学所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的成就有:单体插层缩聚制备了尼龙6/粘土纳米复合材料,可大幅度提高其热变形温度,扩大了材料的应用范围,并对插层剂的碳链长度与有机蒙脱土的层间距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PET/粘土、PBT/粘土纳米复合材料,提高了材料的热性能和阻隔性,其中PET/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速度较PET提高了约5倍。此外还通过聚合物溶液插层及熔体插层分别制备出硅橡胶/蒙脱土及PS/粘土纳米复合材料,其中硅橡胶/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得到很大提高,可代替气相白炭黑填充硅橡胶,具有实用前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PLS纳米复合材料将会广泛应用于高分子材料及其它领域。

"黄金有价玉有价"——翡翠质量等级鉴定与市场价格指数研究。

不作主观评价。太原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学科简介  一、学科带头人简介  樊民强,男,1964年11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中国煤炭学会选煤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煤炭深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选煤技术》编委等。主持完成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基金及省部级、企业科研项目30多项,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EI和ISTP收录6篇。出版专著、教材4部。开发的选煤技术管理软件和高效旋流分选系统获得广泛工业应用。  王怀法,男,1963年4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山西省矿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煤炭技术委员会资源加工利用与环境保护分会委员,中国颗粒学会颗粒制备与处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煤炭深加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主持完成国家基金及省部级、企业科研项目20多项,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SCI、EI收录8篇,获国家专利2项,出版专著1部。开发的两段充气微泡浮选柱和基于絮凝能耗梯级适配的多功能煤泥水净化系统获得工业应用。  二、学科研究方向  矿物分选的理论、工艺与设备:本研究方向完善和发展了重力选煤过程的统计理论体系,为揭示跳汰过程本质和优化控制奠定了科学基础。离心力场中细颗粒的分级分选理论研究与工业实践,粗粒浮选理论与关键设备的研究与开发是本学科着力发展的新突破点。并有望在粗粒煤和细粒煤浮选的理论、技术和装备方面取得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  矿物分选过程模拟与优化控制:该研究方向提出了基于跳汰过程多参数可视化检测与优化控制的智能模糊控制理论与技术,开发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跳汰机多参数模糊智能可视化测控系统,此外研究范围包括了选煤过程大型设备的状态监测与早期故障诊断、选煤过程模拟与优化、选煤过程计算机应用等,有望在浮选过程多尺度预测、高效旋流分选的数值仿真和智能软测量技术方面取得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  矿物材料与粉体技术:该研究方向提出了煤粉碎-煤基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备-粉煤成型的煤岩学理论方法体系,构成了煤洁净利用的重要基础理论;电子束辐照矿物/煤改性机理研究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煤矸石改性填料基础理论研究,为煤矸石高附加值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形成了煤矿循环经济发展新的技术支撑体系。  矿山废弃物资源化与精细利用:该研究方向系统研究了煤系腐植酸性能,制备工艺与应用基础;在对高铝铁类煤矸石与冶金废料物质组成、性能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碱熔融酸浸聚合制备聚合硅酸铝铁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新工艺。主要特色与优势有:煤矸石制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技术,煤系腐植酸制备多功能液体肥料技术等。  三、学科近几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太原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学科始建于1958年, 1987年恢复招生,2001年挂靠采矿工程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被山西省教育厅命名为山西省品牌专业,是目前山西省高等院校中唯一一个以煤炭、矿物高效分选与洁净利用为主要研究领域的专业教学科研机构。本学科以煤炭资源加工利用与洁净煤技术为特色,已形成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成为我国矿物加工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学术地位与影响。  本学科拥有一支以樊民强、王怀法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高水平学术梯队,现有教学科研人员2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博士后4人,教授7人。  多年来围绕煤炭高效分选、型焦型煤理论与技术、煤系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等洁净煤技术领域,承担了包括科技部863项目、国家技术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50多项,多项科学研究成果已应用在工业领域,拥有矿物分选、资源综合利用及型煤型焦等颇具特色的实验室,在山西省内独家拥有系统完整的矿产资源分选与综合利用实验系统。近5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与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56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53篇;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6项,发明专利3项,科研成果转让6项,其中,跳汰机多参数模糊智能可视化测控系统,具有“国际领先水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煤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出版学术专著4部,教材3部。在跳汰分选理论与测控技术、型煤型焦成套技术、细粒煤高效分选与脱水、煤系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非常的伟大,它使得我们国家关于矿物加工方面取得了非常重大的进步,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矿物加工论文选题背景

yifasong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一、拟选论文题目:二、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要求: 引用外文文献不少于10篇,写出文献综述与选题书面报告,字数在3000字以上。 书面报告内容应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基本框架,主要参考文献,预期成果和可能的创新点等; 填好“论文选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表,连同书面报告一起交研究生院备案; 书面报告的格式见附件。三、导师对选题报告的评语(就研究生对该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了解情况、研究方法和手段、预期成果予以评价):四、评审小组对选题的意见(是否同意选定该课题、是否同意选题报告通过、以及对下一阶段研究工作的建议;其他建议,如限期重作选题报告、终止培养建议等):五、论 文 工 作 计 划六、附件(一下为附件内容)拟选论文题目一、选题背景和意义二、国内外研究动态三、论文主要研究和基本框架四、预期成果和可能的创新点五、主要参考文献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标题开题摘要目录介绍文献综述研究问题与假设方法论工作安排预期结果和结果的意义暂定论文章节大纲参考文献列表各部分撰写内容标题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开题摘要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问题陈述研究的基本原理假设建议使用的方法预期的结果研究的意义目录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介绍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研究问题与假设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各个学校都有不同的要求,手里有我自己的,也有别的学校的,你要要的话Email: 可以传给你做个参考!

  • 索引序列
  • 矿物加工论文选题
  • 矿物加工工程论文选题
  • 矿物加工论文选题方向
  • 矿物加工论文选题意义
  • 矿物加工论文选题背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