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木刻版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木刻版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木刻版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首先在引用地方的句末,用上标标注序号,然后再文章最后的参考文献中具体说明是什么文章

这种论文还是自己写比较好,请别人写体现不出自己的特色!

看懂意思,在编故事

400 我可以给你写。

版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七、参考文献[1]张国雄.测控电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26-[2]孟立凡,蓝金辉.传感器原理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30-[3]熊诗波,黄长艺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54-[5]吴成东,孙秋野,盛科labview虚拟仪器程序设计及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怎么写

参考文献,就是毕业论文中涉及到的主要内容的出处,比如,三聚氰胺的测定,内容中用到的检测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那要参考的文献是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操作出自于某一本书籍等等,比如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某某作者等等

参考文献就看你论文中引用了什么然后把他的文章的出处位置标明,格式可以参考一下百度,

关于木刻版画的论文

庆市梁平县的梁平木版年画属于民间美术梁平"三绝"(竹帘、年画、灯戏)之一,是梁平县境内人民群众为庆贺年节而绘制的一种绘画艺术,至今约有三百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目录[隐藏]  基本信息  简介  溯源  起源  发展  鼎盛时期  品种以及内容  艺术特色  传承意义  梁平年画工艺传承人基本情况  基本信息  简介  溯源  起源  发展  鼎盛时期  品种以及内容  艺术特色  传承意义  梁平年画工艺传承人基本情况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文化遗产名称:梁平木版年画   所属地区: 重庆 · 梁平县 梁平木版年画  遗产编号:Ⅶ—10   遗产类别:民间美术   申报日期: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重庆市梁平县   遗产级别: 国家 [编辑本段]简介  重庆市梁平县的梁平木版年画属于民间美术梁平"三绝"(竹帘、年画、灯戏)之一,是梁平县境内人民群众为庆贺年节而绘制的一种绘画艺术,至今约有三百年的历史,具有深厚 梁平木版年画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梁平年画用浪漫主义手法,大胆的艺术提炼,以驱邪纳福、喜庆吉祥、历史故事等为题材,画面饱满简洁,造型古朴粗犷,神态生动,构图完整,对比强烈,作为套色木刻版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西南地区,梁平木版年画与川西北的绵竹年画、川南的夹江年画齐名,是四川历史上著名的三大年画之一。   与梁平竹帘、梁山灯戏并称"梁平三绝",曾被誉为川东奇葩,2000年被评为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一。然而,久负盛名的梁平木版年画却濒临灭绝失传的尴尬。 [编辑本段]溯源起源  梁平木版年画据传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到清朝康熙、雍正时已相当发达,民国时达到鼎盛。据《梁山县志》(十卷·清光绪二十年刻本)礼仪民俗中对梁平门神画有以下表述:“腊月二十三、四两日,扫舍宇,夜‘祀社’。”相传灶神是日上天奏人间善恶事,故祷之。“除夕”,易门神,作春贴。用猪首、鸡、鱼祀祖先,迎灶神。放爆竹,少长团聚酌酒,谓之“守岁”。梁平木版年画随着社会风俗的演变而产生,随着印刷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当时,梁山屏锦铺(今梁平屏锦镇)发展到作坊百家,画种过千,家家雕木刻版,户户描绘丹青。 发展  梁平屏锦镇1536年最初出现印刷红纸的刷房,当时,刷房在红纸上用墨印单图案和神灵,以满足百姓婚丧嫁娶的需要,后来开始生产年画。清乾隆年间,年画业成立了行会,作坊主与工人都可以参加,名为“梅葛会”,由染纸、年画作坊主捐资修建“梅葛庙”。每年农历6月16日办会,祭祀梅葛先师,并讨论决定行会一切事务,选举总值、值年,协调行内一切事宜。   清代,梁平木版年画"驰名京省处",畅销东南亚。据《梁平县志》记载:在清康熙年间就已在宜昌、沙市、汉口均设有分庄,产品销往陕西、西南各地及长江流域,盛极一时。据调查,当时的年画作坊在屏锦铺就有“元兴号”、“信立号”、“正兴号”、“恒泰正”、“德和泰”、“凤祥云”、“王幺门神“等。"闲披屏市诸先生,官绿榜黄色色新,更有驰名京省处,钩金水甲土门神。" 这首竹枝词,说的就是梁平年画在清朝盛极一时的盛况。 鼎盛时期  1913年到1934年,梁平年画进入鼎盛时期,每年生产数百万幅,除满足当地农民的年货需求外,还远销沙市、宜昌、武汉、汉中、贵阳等地。民国初年,一王姓者把年画印刷业传到袁坝驿(今梁平袁驿镇),其字号叫“锟发号”。由于年画手工业作坊林立,屏锦、袁驿两地逐渐形成了繁华的“刷坊街”。梁平县有30余家作坊,众多的年画手工作坊,小者有艺人二三十人,大者四五十人不等,从业人员数百人。年画由单色发展到多版彩色套印,并在此基础上施以手工彩绘,工艺由简单到复杂,品种不断丰富,成为全国著名的年画产地之一。镇上当年半边是作坊店铺,半边是客栈、茶楼、酒肆,每逢年画定货、销售旺季,全国各地商贾云集,有“小重庆”之称。典型的刷房前铺后坊,分上下两层。底楼多间楼梯通达楼上,供各工序所需材料的搬运;二楼连通作为作坊,工匠们按年画制作工序一字排开,流水作业。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又被苏联、美国和法国等地的博物馆收藏,由此蜚声中外。20世纪末,《中国美术全集》、《中国民间美术全集》、《三峡民间艺术》和《民间年画》等大型画册中都收录了传统的梁平木版年画。   随着历史的变革,梁平年画逐渐衰落,手工作坊也在1958年就先后停产了。 [编辑本段]品种以及内容  梁平年画的品种有水货、托货、清章、花笺四大类,钩金描银,画印结 梁平木版年画合,色彩艳而不俗,华美富丽,形势活泼,内容多是门神、戏曲故事、神话传说、各种吉祥图案等。   梁平木版年画的内容大体可分三类,一是门神,主要有《将帅图》、《立刀顿斧》、《加官晋爵》、《扬鞭》、《五子登科》等作品;二是神话传说,主要有《老鼠嫁女》、《麒麟送子》等作品;三是戏曲故事,主要有《四郎探母》、《踏伞》、《钟馗嫁妹》等作品。梁平县也生产各种类型的花笺、花纸和门画。 [编辑本段]艺术特色  梁平木版年画所用的纸张为产自本地百里竹海生产的白夹竹手工纸。又名二元纸。由画师描绘出画稿后,刻版工匠用糯米饭捣碾成的浆状物,将画稿完全粘贴在光滑的梨木板上,根据画稿精雕细刻出主要的轮廓线,再根据线版,再刻成各种套色版,一色一版,线条粗细匀齐,清晰、挺拔有张力味。 在绘制技法上,梁平木版年画不仅继承了传统水印木板年画的工艺流程和川派雕刻技术,也吸取了徽派、金陵派的雕版套色技术,还运用西洋绘画中的焦点透视,巧施阴阳(明暗画法),区分远近;其构图饱满简洁,人物夸张变形,色彩对比强烈,动静处理得当,造型古朴粗犷,使人过目难忘。   梁平木版年画有别于四川绵竹木版年画以彩绘为主的艺术处理手法,而是采用以木版套印为主,局部略施彩绘的表现手法。   梁平木板年画   比如画师在给人物开像时,五官的造型就别具一格;将两个黑眼珠的中距离拉得很近,似“对对眼”,但两目对视却炯炯有神,使人物形象格外威武;再者,在人物的五官,如眉或眼的上缘,鬓发的内侧部位,均以手绘大笔触墨黑色块,同时又在二者的下缘或外侧,勾出数根平行墨线。这种粗细、疏密错落有致的线、面组合,形成了一种具有立体感的中间色调,对比强烈,富有鲜明的节奏韵律。民间匠师在处理鼻子时,多以一特制的上小下大有如木杵的鼻子轮廓线板,印墨线于面部中央,然后以此为准,逐一画出五官来,之后,在两颊下部抹上两道红色。这是梁平木版年画独具的艺术特色。通常,民间艺人在面部套印肉色或白粉后,于将干未干之际,用笔涂抹两道红色,或干脆以指代笔,蘸以赭红再蘸少许白酒,迅速抹之。这样,脸部的整个画面色彩在强烈对比中仍然能鲜明地跳出来。特别是门神画中,神灵的威严形象被很好的逗趣化、生活化了,喜庆祥和气氛顿增。梁平年画脸部的细致描绘和椭圆腮红处理的生动活泼,与木版印刷的规整形成对比,机智幽默、妙趣横生,在中国民间年画中独树一帜。   在色彩运用上,梁平年画工艺考究,原料上乘,色彩鲜艳夺目,凝重沉着,保存多年色彩不退。线条运用手绘与套色水印相结合,粗细匀齐,清晰挺拔,细而不弱,遒劲有力。匠人有“红配绿,嫩笃笃;红配黄,喜洋洋”的配色口诀。为达到这种浓艳厚重、对比强烈的色彩效果,软色(取自各种染色植物,加粉后浅淡柔和)、硬色(由各类有色矿物质研磨而成,色泽厚重浓郁)兼用,色调分阴阳(冷暖色),主色块与疏密色块适当搭配,在多次套版印制时的叠加和错版下,画面色彩丰富和谐,正符合民间年画“色多不乱,色少不单”的说法。   梁平年画构图饱满简洁,疏与密、虚与实、静与动对称呼应。有的门神画,在两侧下角通常任意增加一至五个小孩,整个画面显得稳重均衡。“英雄无项,美女无肩,文人如钉,武夫如弓”,梁平年画人物造型古雅雍容,神态生动。尤其是门神画人物,尽量夸大头部突出五官、缩短下肢,全身仅三四个头长,显得粗壮结实,稳健剽悍。   在题材上,无论是描绘风俗人情,还是民间故事、戏曲神话,都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编辑本段]传承意义  梁平木板年画   作为重庆市惟一的年画产地,梁平年画以其特有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独树一帜的艺术魅力,蜚声海内外。作品具有节令性、地域性、集体性、民族性、传承性、变异性,不少传统年画与神话、戏曲故事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多数品种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并在发展过程中融会了正统(官方)的和外来的文化影响,逐渐成为观赏性很强的艺术商品。抗日战争时期,不少画作被带往苏、美、法等国家博物馆或被东方艺术爱好收藏。   但随着现代社会环境的转变,民间习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梁平木版年画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部分年画和雕版珍品散落民间,一些传承人先后去世,年画技艺后继乏人,濒临灭绝,急需进行抢救和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经历了“四清”、“文革”冲击和现代化冲击的梁平木版年画,目前仍健在的工艺传承人有涂国发、徐家辉、全昌明和刘勇。

我写了几句,看能否对你有所启发。  版画是“造型艺术:之一。其特点是作者运用刀和笔等工具,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进行刻画,可以直接印出多份原作。  因此我认为,判断一幅作品是否属于版画这一艺术门类,一看其是否通过刻制成版,二看其是否能直接印出多份原作。注意,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印出的每一张都应该是“原作”,而不是复制品。不错,版画是复数的艺术,但它与印刷品有着本质的区别。版画集多种艺术手法于一身,其情感丰富的刀法、变幻莫测的拓印技巧和独特的艺术语言,组成了版画特有的艺术内涵。版画的艺术价值丝毫不逊于其它艺术种类。  版画是一个画种的总称谓,其中又可作如下区分:  根据版材,可分为木版画(其中包括利用木材纵断面的木口木刻和利用木材横断面的木面木刻)、铜版画、胶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等。也有在石膏板、纸版及玻璃板上制作版画的实例。  根据拓印材料,通常分为油印版画、水印版画等。  根据拓印方法,通常有凸版(如木版、麻胶版画)、凹版(如铜版画)、孔版(如丝网版画)、平版(如石版画)以及交叉运用多种材料及技巧的综合版画等。  另外,版画还有多色(套色)和单色(黑白)之分。  版画的是以刀代笔,在不同性质的板材上创造出形象后,最终将其完美地体现于纸上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创作过程包括画、刻、印三个环节。由于版画起源于印刷术,因此,最初画、刻、印是分而治之的。其中,“画”是根本, “刻”和 “印”要力求体现原 “画”的精髓。这个阶段的作品称之为“复制版画”或“传统版画“,其功能是“模仿”及“还原”名家或画匠的作品。  随着时代的进步,原本为印刷而生的这项“技术”,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颇具装饰风味的艺术形式,并跻身于六大画种之列,即“国、版、油、连、年、宣”(国画、版画、油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被称之为“创作版画”或“现代版画”。  现代版画将画、刻、印溶为一体,且 “刻”和 “印”上升为创作的主要手段,“画”反而退至辅助的地位。也就是说,最后体现在纸上的作品,与作为草稿的“画”已不可同日而语。 今天的“刻”和“印”所追求的目标,已不再是昔日的为了“复制”而所为,而是利用“刻”和“印”的艺术手法,进一步丰满形象及创造机理,以便更加有效地体现版画所特有的韵味和魅力。这是用其他工具和材料无法实现的,也是有别于“复制版画”乃至于印刷品之关键所在。因此,它拓印出的每一幅作品当然都应该是原作了。  在中国,木版画也就是大众所说的木刻比较盛行。可以说,木版画是版画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之一。江苏的水印套色木刻滋润柔美,把江南水乡的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黑龙江的油印套色木刻响亮豪放,洋溢着广袤黑土地和五谷丰收的气息;四川的肖像式且近似于单色水印或油印木刻抒情和刚毅并存,充分表达了西部人民的生活情怀。可以说,现代木版画占据了中国版画大半壁江山。不难看出,木版画其在刀味、板味、纸味和印味方面,也就是在选材、刀法和拓印技巧方面,既能做到趣味盎然,又能完美地体现主题的内涵,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极具观赏价值。

油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多少字的啊,哥们

1]刘正平论写实绘画的抽象性[D]西北民族大学,[2]王旭二战后英国写实艺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3]吴昊写实与夸张—中国写实油画造型语言研究[D]郑州大学,[4]高鹏写实油画色彩的微差[D]中央美术学院,[5]周振强论写实油画表现之趣味[D]赣南师范学院,[6]刘剑利论油画写实艺术之美[J]美术大观,2006,(08):71-[7]莫也油画写实语言的对话语境与独语行为[J]美术观察,1997,(06):14-[8]王美钦中国第二代写实油画家对油画写实技法的改造[J]美术观察,2002,(09):27-[9]周家敏浅析油画写实肖像画画面形式语言的表现[J]现代交际:下半月,2014,(2):121-笔杆网简单的搜索就OK,希望能帮到你!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国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山水画,中国画的一种。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传统分法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 系中国画,特有的画种之一。以下是整理好的关于山水画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山水画论文题目(导师拟定标题124个)    山水画论文题目一:    1、 河北山水画发展史  2、 王蒙山水画中的繁密感探析  3、 胸中丘壑是吾乡——我的山水画创作  4、 山水画中的渔父形象  5、 李可染现代山水画变革的学理启示  6、 新疆山水画创作与“西北宗”实践的可行性  7、 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的比较研究  8、 山水画纵横谈  9、 从“贵有古意”到“逸笔草草”——元代文人山水画的审美理想嬗变  10、 分流与失道:从后结构符号学论清代山水画的衰落  11、 从平面构成的角度解析黄秋园后期山水画:兼谈其平面化  12、 从平面构成的角度看黄秋园后期山水画  13、 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齐白石山水画独特性辨析  14、 画吾自画——齐白石山水画的创作历程及特点  15、 传统山水画大数据分析下的长三角地区山水资源的特色研究  16、 生态美学观照下的六朝山水画论  17、 略论文徵明青绿山水画的风格  18、 董其昌对晚明青绿山水画发展大转变的作用  19、 唐代青绿山水画点景研究——以“阎氏父子”“大小李将军”山水画为例  20、 李圣峰山水画作品 为了心中的圣峰——李圣峰山水画漫谈  21、 傅抱石山水画探微  22、 山水画艺术在茶叶包装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23、 在宋代山水画的意境里找寻当代建筑之路——以董豫赣、王澍的思考与实践为例  24、 茶馆结合城市题材山水画元素的艺术风格探析  25、 张正恒山水画的特色与成就探源    山水画论文题目二:    26、 为溪山写真——中国山水画写生中的人文情怀  27、 论山水画写生中的笔墨造型  28、 道释思想对山水画影响刍议  29、 划时代的丰碑——李可染的山水画  30、 浅析仇英青绿山水画风及形成的影响因素  31、 临界与超越 许钦松山水画的创造特征  32、 沈阳故宫藏明清山水画  33、 写生:回归与重彰山水画学真义  34、 文人意趣在山水画中的渗透——米芾、米友仁父子的水墨山水  35、 生成意境与构成境域——黄宾虹山水画与塞尚风景画的比较  36、 “对象化思维”与“非对象化思维”——基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讨论  37、 山水画图案在现代旗袍创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38、 中国山水画审美意识与现代建筑设计  39、 探寻山水画“象思维”之源流——“永嘉论道”综述  40、 齐长城遗迹的山水画呈现  41、 “一带一路”下之当代中国海洋山水画创作探析——以广西北部湾海洋景观为例  42、 从顿悟到渐修——张捷的山水画  43、 从择吉到气势——“龙脉”观念的社会民俗学内涵及其向山水画创作的递变  44、 吞吐自然 意笔纵横——岳黔山山水画、花鸟画之语言特征  45、 “《千里江山图》暨青绿山水画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46、 墨非蒙养不灵 笔非生活不神——颜景龙山水画流向蠡测  47、 符号延异与图像缺失:明代山水画中的寻道者意象与艺术主流的终结  48、 听唱新翻杨柳枝——尤建清和他的山水画  49、 以色写意 以彩畅神——张跃华山水画解读  50、 孙宽山水画作品 赏心乐事谁家院    山水画论文题目三:    51、 石涛山水画点景人物研究  52、 堪舆学在传统山水画中的运用探略  53、 读汤江云的山水画  54、 厌恶与洁癖——读肖培金的山水画  55、 从环境美学的角度看唐代山水画论  56、 马远、夏圭山水画中的“留白”理念与当代平面设计  57、 略论晚唐五代山水画屏与仕隐心态  58、 朴拙清新的世界——读董雷山水画  59、 黄宾虹、李可染山水画写生观比较  60、 《千里江山图》与宋代青绿山水画的复兴  61、 展子虔《游春图》对中国青绿山水画的范式化意义  62、 “文人山水画”文化建构功能摭论  63、 从魏晋到南宋山水画概说  64、 笔底刚柔任所之 千山奇秀墨华滋——记顾坤伯的山水画艺术  65、 清代冷枚《避暑山庄图》皇苑实景山水画的新风尚  66、 理学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山水画  67、 中国山水画的阴阳关系研究  68、 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联性发展研究  69、 青绿山水画与边疆民族高校美术专业教学  70、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兴起的原因  71、 黄秋园山水画作品中树木山石云水及点景笔法特征  72、 由“似”而“真”——晋唐山水画流变的内在趋向性考察  73、 新中国山水画时空表现中的速效填充现象  74、 建构新图式——满维起山水画谈

论文的写作要求、流程与写作技巧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论文写作的要求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宗白华《美学散步》

我是06年的国画毕业,毕业5年了只记得大概了,你全当参考吧!  当年的论文要求是: 请结合自己的国画专业(因为国画里还可以细分很多如山水、花鸟、人物),选一幅古代名画详细分析其优劣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从正反几方面去论述,字数3000。请注明参考文献和关键词。  1、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装订顺序:目录--内容提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过程情况  表--指导教师评议表  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  纸张型号:A4纸。A4 210×297毫米  论文份数:一式三份。  其他(调查报告、学习心得):一律要求打印。  2、论文的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或听老师的安排)  3、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  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  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  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4、字体要求:  (1)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居中。  (2)论文副标题小2号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  破折号。  (3)填写姓名、专业、学号等项目时用3号楷体。  4)内容提要3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为小4号  楷体。  (5)关键词4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黑体。  (6)目录另起页,3号黑体,内容为小4号仿宋,并列出页  码。  (7)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正文文字一  般用小4 号宋体,每段首起空两个格,单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 4号黑体,独占行,末  尾不加标点符号。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独占  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 ① ”与正文字号、字体相同。  (9)注释: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0)附录: 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1)参考文献:另起页,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12)页眉用小五号字体打印“大学XX学院  级XX专业学年论文”字样,并左对齐。  5、 纸型及页边距:A4纸(297mm×210mm)。  6、页边距:天头(上)20mm,地角(下)15mm,订口(左)  25mm,翻口(右)20mm。  7、装订要求:先将目录、内容摘要、正文、参考文献、写作  过程情况表、指导教师评议表等装订好,然后套装在学校统一  印制的论文封面之内(用胶水粘贴,订书钉不能露在封面外)  。  纸张与页面设置  (1)A4,纵向;  (2)页边距:上0cm,下2cm,左侧5cm,右侧2cm  页眉  (1)设置:4cm  (2)字体:统一使用汉语:小五号宋体。  (3)分割线:3磅双线;  (4)内容:××学院本科期末论文,居中。  页脚  内容:页码,居中。  论文基本内容与要求  (1)论文题目:单独成行,居中,

  • 索引序列
  • 木刻版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 版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 关于木刻版画的论文
  • 油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 国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