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中国报刊发展的历程_报刊企业的运行历程_媒体报刊的发现历程

发布时间:2020-06-17

简述小说发展的历程

小说发展的历程
1、先秦两汉萌芽: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与史传文学等。2、魏晋南北朝的雏形:志怪与志人,实录。干宝《搜神记》为志怪小说代表,“发明神道之不巫”;刘义庆《世说新语》为志人小说代表作,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名士风流轶事。均缺乏自觉的小说创作意识。短小,语言精炼,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注意人物言行的描写。为后来的小说发展打下重要基础,但它们还不是成熟的小说作品,只是粗陈梗概的小说雏形,是从“丛残小语”到成熟小说的过渡。3、唐代的成熟:轶事小说、志怪小说、传奇小说三类。1)古典小说在唐代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作者有了自觉的小说创作意识及由此而决定3238636665的小说新的审美特征。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六:“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也讲到唐人“始有意为小说”。2)唐代传奇与六朝志怪之间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现实性大大增强,描写社会人事,关注现实人生,由神怪走向现实。题材扩大,大致而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A、爱情婚姻:元稹《莺莺传》、白行简《李娃传》、李朝威《柳毅传》、蒋防《霍小玉传》、陈玄佑《离魂记》等;B、侠义英雄:杜光庭《虬髯客传》、袁郊《红线传》、裴铏《昆仑奴传》《聂隐娘》等;C、历史题材:陈鸿《长恨歌传》;D、梦幻题材:沈既济《枕中记》、李公佐《南柯太守传》等,实际上是借梦的形式来反映现实生活。3)唐代传奇的创作艺术成就也远远高于六朝小说。A、故事情节完整、曲折、生动;B、人物形象的描写,以各种手法表现人物的性格。C、语言方面,文辞华艳,很有文采。人物对话生动传神。4、宋元的开拓:话本小说。1)话本小说来自民间的“说话”艺术,属于通俗白话小说,它萌芽于唐代,繁荣于宋元,从此以后,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就出现了文言与白话两条道路。2)“说话”艺术的产生与城市经济的发展直接相关,市民阶层的壮大,文化娱乐的需求。于是“说话”艺术便随之出现。当时的“说话”分为四家:A、小说(银字儿),特指短篇故事,内容多现实故事。B、说经,又分为“说参请”(讲宾主参禅悟道等事)和“说浑经”(多包含滑稽、诙谐内容)。C、讲史,指讲长篇历史故事,以说为主,有说有评,又称平话。D、合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大概是两人表演,对答指物咏题,没有什么故事,可能跟小说的发展关系不大。四家中,...


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

据考证,“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
汉语“中国”一词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场合是不一样的。在古代基本上是一地域和文化的概念。春秋时期的中国,只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其他地区不算中国。以后中国的概念逐步扩大,到了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并且包括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例如匈奴等民族建立的十六国,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到唐朝时已经被认为是中国的一部分了。汉朝以及汉朝以前,可考证的“中国”一词的用法有如下几种:
指京师,如《诗经·民劳》注:“中国,京师也。“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指汉民族所能够直接统治的地区,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又如《论语集解》:“诸夏,中国也。指地理上的中原地区,如《三国志》:“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又如《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徙中国”。中原地区和中原王朝被称为“中国”,不仅由于地域亦源于文化传统,因为中原王朝建立之时间较早,经济与文化具有较高水平,是所谓礼义之邦的华夏文化。一直居于四夷之上。此时,“中国”一词拥有地域、文化和民族的多重意义,民族的意义要强于地域、文化的意义,且该词的政治意味比较小。自汉朝以后,“中国”一词的语义发生变化,民族的意义削弱,地理和政治意义加强。所以,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便以中国自居,比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称中国,将南朝叫作岛夷;同时汉族建立的南朝虽然迁离了中原,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北魏为魏虏。如:《晋书》苻坚对其弟苻融言“刘禅可非汉之遗祚;然终为中国之所并”。“中国”一词的政治意义突出这一现象在辽宋和金宋对峙时期更加明显:辽与北宋、金与南宋都曾自称中国,且一度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这里的中国,政治意义明显占强势。由于“中国”主要是地理、文化和政治概念,所以和民族的关系甚小。历史上夏商周三代无不出自“蛮夷戎狄”,华夏族便是夷夏不断融和的产物。五代时吴越王钱镠临终时要子孙“善事中国”,此“中国”是指沙陀族在中原建立的后唐。五代有三代(后唐、后晋、后汉)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新旧《五代史》都把他们视为正统,而把南方汉人政权放在次要地位,只称梁、唐、晋、汉、周为中国,却不称南方立国的各汉族政权为中国,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十国世家年谱》言“十国非中国之有也”。南宋时,女真控制中原地区,陈亮在上孝宗书中说,不能“置中国于度外”要经营荆襄“争衡于中国”(其中的“中国...


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969935359
摘要:中国文化经历了漫长的萌芽和发展期,对它的认识应该从宏观和全局上进行把握。结合中国文化在各个阶段的特征和主要成就,把中国文化发展分为七个阶段:前文明期(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雏形期(夏商周时期)、形成期(春秋战国时期)、定型期(秦汉时期)、发展期(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成熟期(元明到鸦片战争前的清朝、转型期(从鸦片战争开始,延续到今)。关键词:中国文化;文化;发展历程;中国文化起源甚早,在发展进程中虽历经磨难,但却总是一脉相承的得以传承下来。中国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虽然时常面临周边少数民族的侵扰和威胁,不断受到来自异域文化的挑战,有些时候甚至濒临灭亡的境地,但都因为中国文化顽强的生命力而得以保存。中国历史上虽数度出现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情况,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竞争结果都是先进的中原文明战胜了落后的游牧文明。所以,中国历史上虽出现过如五胡乱华、元蒙、契丹、女真入主中原等文明的插曲,但都没有使中国文化陷入根本性的危机,结果往往是即使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统治中原,乃至出现极端的民族歧视和压迫,但在文化上都以“进入中国则中国之”而结束。不管主动与否,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一旦入主中原,无论他们原本是多么保守和落后,都会立刻学习中原先进的文明,有时甚至因此而出现很激进的情况,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实行全面封建化和汉化的措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竞争是中国文化发


报纸的发展历史

1、来历公元前60年,古罗马政治家恺撒把罗马市以及国家发生的事件书写在白色的木板上,告示市民。这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汉代的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但目前争论很大...


中国报刊业是如何发展的?爱问知识人

近年来,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多项指标增势强劲,报纸出版能力不断提高,世界报业大国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中国报刊业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中国出版的...


求中国民营商业报刊的发展历程,兴起、发展、繁荣、消亡这四个阶段具体对应...

近现代的中国报纸,除去被称为“蚁报”的小报,其主流范式大概有三种:民营商业报纸(商人办报)、专业报纸(文人办报)和党报系统(政党办报),三种范式相互重叠、长期并存。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历经政权更迭,民营商业报刊的生存发展呈现出独特的状态和历史规律。近代民营商业报刊的发展轨迹
中国近代民营报刊诞生于清朝末期的19世纪70年代,兴盛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衰微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历史时期:
1.初创期(1873~1894)
中国早期的商业报刊是由外人在华最先创办的,19世纪70年代以后,国人开始了自办民营商业报刊的艰难探索实践。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创办的《昭文新报》是第一份国人自办的商业报刊;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的《循环日报》,则是早期国人自办商业报刊中出版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一份。从19世纪70年代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前,国人自办民营报刊约20种。诞生于洋务运动中的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具有明显的商业性质,多是私人集资合股而办,属私营性质的民办报刊。这一时期民营商业报刊的出现主要源于内外两大因素。从外因来看,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门户洞开,西方殖民者在华贸易活动导致了商业报刊的产生;内因方面,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也为民营商业报刊提供了生存的必要土壤。内外因的相互作用下,近代民营商业报刊于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应运而生。2.发展期(1914~1921)
1914年“一战”爆发后,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暂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并带动了以广告为主要利润来源的民营商业报刊在民国初期迅速崛起。这一时期的民营商业报刊普遍注重经营管理和发行业务,并进行技术革新和扩大再生产,因此规模有了很大发展。以《申报》为例,不仅增加了广告的数量,在发行方面也努力拓展外埠读者订阅,以提高《申报》在全国的影响力,此外,印刷机、铸字机等设备也无不更新。到1922年,《申报》的发行量从1912年史量才接手时的7000份增长至接近5万份。《新闻报》等其他商业报刊的发展情况也大致如此。借助于有利的国际环境,上海地区的民营商业报刊在这几年间都获得了较快发展。在以京津为中心的北方地区,由于袁世凯独裁统治对新闻事业的摧残,直至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民营报业才有所复苏和发展。1918年《京报》、《晨报》相继在北京创刊,并逐渐发展为北方较有影响的民营商业报刊。3.繁荣期(1925~193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简述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我急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
辞源
资产阶级的英文“Bourgeoisie”来自法文,源自于意大利文的“borghesia”,而后者又是源自于从希腊文“pyrgos”演化而来的“borgo”,意思是村庄.因此“borghese”就是指在村庄中心拥有房子的自由人.
资产阶级出现在中古时期的意大利,那时住在村庄中的居民开始变得比住在附近乡间的人还要富有.因此他们可以获得相对上较多的权力和影响力,越来越接近统治阶级和神职人员,同时逐渐远离平民阶级.这种中古时期的资产阶级原型就是磨坊拥有者,他们能够快速地对当地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力,以至于可以对统治者表达否决权.
在接下来的世纪里,资产阶级这个名词则较适合用来指称最初的银行家,以及那些从事新兴活动如贸易和金融的人.19世纪之前,这个词大部分情况下指的就是低于贵族、高于农奴和无产阶级的广大人群.
马克思主义中的资产阶级
在马克思主义里,资产阶级被定义为在生产商品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拥有生产工具的阶级,和「资本家」实际上是相同的意思.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赚取薪资者)与资产阶级在本质上是互相敌对的,比如说,劳工自然都希望薪资能够越高越好,然而资本家却希望薪资(即成本)能够越低越好.换句话说,资本家会剥削劳工.
在最激进的共产党的话语中,「资产阶级」是一种侮辱;那些被认为与资产阶级合作的人通常被称作资产阶级的走狗.
如果将「拥有生产工具」定义为一个人对某个特定的生产工具拥有完全的控制,那么在21世纪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已经剩下非常少的资产阶级者了.在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用语中,资产阶级是指那些控制了公司机构的人,控制的方法有透过对公司大多数股份的掌握、选择权、信托、基金、中介或关于市场业务的公开发言.因此「资本家」是指财富主要透过投资得来的人,而他们不须要工作以求生.
在现代非马克思主义的中文用法里,资产阶级(或布尔乔亚)和普罗大众(普罗是从无产阶级Proletarian的头音而来)时常被用来指称富人与穷人,而不一定是指拥有或不拥有生产工具的人.
阶级并非一个同质的完整实体,许多分析家会对资产阶级进行更细腻的划分.这些划分有:
上层资产阶级(highbourgeoisie):由最富有的人所组成,包括了企业家、贸易家等等.
中层资产阶级(middlebourgeoisie):那些拥有固定继承财产或收入的人,他们比起上层资产阶级较不富有.
小资产阶级或小布尔乔亚、小资阶级(littlebourgeoisie.):以小笔资金独立创业的人,他们可能雇佣少许的员工.
对某些人来说,小资产阶级还包括了马克思主义中的无产阶级,而「...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安全可靠 品质保证
支付宝特约商家
7x18小时在线咨询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