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液压技术会被取代吗?

更新时间:2009-03-28

这也许是所有与液压相关的人都应该关心的问题。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有人说,液压技术会被取代。于是,许多大学的液压专业改称为机电研究所。如今,中国的液压工业落后世界水平30年,成为国民经济的锁喉之痛,两者恐怕也并非不无联系吧。

为何这里又要旧话重提呢?

1 新能源带来的影响

为了减少废气和污染颗粒PM10的排放,保护人民的健康,采用新能源取代内燃机的呼声越来越高。世界多国已经制定了禁售燃油汽车的时间表。例如,荷兰、挪威2025年,印度2030年,德国2030年后,法国、英国2040年。我国也在2017年10月26日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为移动设备提供新能源,目前正在试验的主要有两种模式:纯蓄电池和燃料电池+蓄电池。

蓄电池目前还嫌笨重,小轿车想充一次电就能走几百km,蓄电池要占一半的重量。液态氢的能量密度较汽油高得多,燃料电池可以直接把燃料(氢气或天然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可以大大减少所携带的蓄电池数量,是目前最有可能在较大功率需求场合取代内燃机的。目前国际上已有多个公司推出了采用燃料电池与蓄电池结合,提供能源的公共汽车和卡车的原型车。

柳红的魂儿让白玉儿勾走了,她只觉得天昏地转,人一直飘在云里雾里,她胡乱地在街上踏了一圈,才发觉自己想要做什么,就驮着半车西瓜匆匆地回家了。但她没有回自己的家,而是直接去了苏秋琴家。那天早晨,柳红在银行取钱时,她看到白天明也从银行取了四千块钱,就觉得蹊跷;现在想来,就应该是那么回事了,但柳红不甘心。

与汽车相比,许多移动液压设备的功率大得多,能量消耗大得多,因此,采用新能源的技术难度也高得多。但相信,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肯定会催生出新技术,降低成本。所以,新能源在移动液压设备上逐步取代内燃机也是迟早的事。这就会给移动液压带来大洗牌。

展望未来,滨河路小学会引领越来越多的孩子去探索,去实践,去创新,让科技活动深入到每个孩子心中,让他们享受到科技创新的幸福和快乐!

因为,在以内燃机作为能量来源时,虽然内燃机产生的机械能需要经过液压泵,转化为液压能,才能驱动液压缸,但驱动电驱动器,也一样需要通过发电机发电,都有一次能量转化,电驱动并无特别优势(见图1)。而在蓄电池成为能量来源后,电能就是现成的。所以,主机设计师会优先考虑电驱动,竞争的格局就会对液压传动不利一些。

广佛线,是国内第一条跨越两个城市的全地下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路,横跨广州的海珠区、荔湾区和佛山的禅城区、南海区,呈东西走向。线路规划西起佛山市魁奇路,东达广州市沥滘,全长32.16公里,全线共设车站21座,共有9座换乘站。

图1移动设备上的能量转化模式

2 传动技术的竞争

这里的性能应该是广义的,包括了持久性、环保性等等。

传递机械能,除了液压以外,还有机械传动(杠杆、齿轮、皮带、链条等等)、气压传动和电力传动(电动机,电磁铁)。液压传动比机械传动灵活,比气压传动和电力传动的力密度大得多,因此而成为一些应用中的首选。这也像各种运输工具:飞机、轮船、火车、卡车,都是搞运输的,但各有各的特点。虽说在某些应用中有竞争,此消彼长,但任何一种都不会被完全淘汰。

3 一些例证

1)在实际应用中比较不同传动模式,代价不小。因为,不仅要纸上演练,做出相应的方案,还必须实际制造。正所谓“妖魔躲在细节里”,许多设想要等到真正实际制造,才能接触到细节,才能真正确定方案的可行性。因此,在很多应用领域,限于设计制造成本,往往沿用现有模式,不太敢伤筋动骨地去尝试不同的传动模式。

(2)技术取代的条件

  

图2 飞机上大量采用液压驱动

1)超导体,电阻几乎为零,理论上可以通过极大的电流,从而减小电磁执行器的体积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功率密度。自“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在1987年获诺贝尔奖之后,世界各国科学家投入大量精力财力在研究。

2)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近年来正在研发的机器人Atlas(见图3所示)的驱动也采用了液压驱动。Atlas身背蓄电池,为什么不直接采用电驱动,而是要先用电驱动液压泵,再把液压油输送到四肢去作为驱动源,绕一个大圈子呢?这也说明,液压技术有其不可替代的长处。

  

图3 Atlas机器人(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

3)对固定设备而言,电能一般都可直接获得。所以,液压驱动并非首选,是不得已时才会采用的。但液压技术还是被相当多地应用,也说明了液压技术不会单纯因为电能易得而被取代。

根本原因在于液压驱动的力密度高。为获得直线运动,液压缸结构简单,可以达到的推力,电驱动望尘莫及。小推力的,几十几百公斤力,电驱动还可以。但大推力,不要说几万吨,就是几千吨,电驱动都很难做到,这是因为,电磁力被电流限制。目前所有可用的材料都有电阻:电流越大,发热越严重。

4 地平线后面的乌云

历史表明,在驱动技术上,引领潮流,第一个吃螃蟹,采用新技术的往往是航空工业。如果,在飞机上,液压技术被取代了,那么若干年之后,工程机械上也可能会相应改变。

据说,德国科学家在2015年发现,有0.01%的石墨颗粒在–70℃时可能超导(维基百科),这对科学界是一个轰动,但对工程机械来说却还不实用。

金属氢的超导温度据说可达20°C。2017年年初,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宣称,通过加压50万MPa制得了金属氢。50万MPa,这可超过了地心压力,也已逼近合成钻石強度崩溃的边缘啊。

所以,超导体什么时候能进入工业生产还很难说。

生物质颗粒燃料通常是指由经过粉碎的固体生物质原料通过成型机的压缩成为圆柱形的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直径≤25mm,长径比≤4,常见直径尺寸有6,8,10mm。成型颗粒燃料密度明显增大,体积明显缩小,便于运输和贮存;同时,体积小,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利于燃烧;规格一致,便于实现自动化输送和燃烧;可作为工业锅炉、住宅区供暖及户用炊事、取暖的燃料[7]。

在常温超导体技术或其他什么新技术进入实用阶段之前,液压传动还可继续以自己的力密度高而洋洋得意。

(1)实例

特别是现在,有些人喜欢用做娱乐广告的方式来宣传技术,什么名词时髦就挂什么,炒作的概念甚多,例如,什么“空气驱动大巴”、“水驱动自行车”,全然不顾科学技术的严谨性[3]

在当前中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英语主要依靠课堂,教师在课堂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培养高职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还要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引导。

功率是力×速度。电流强度限制了电磁力,但并没有限制电驱动的速度。因此,高速电机的功率密度可以超过液压马达。

2009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佩恩特 (Richard W.Painter)所著的《打造一个美国应得的政府》(Getting the Government America Deserves:How Ethics Reform Can Make a Difference)一书。作者是法学教授,又曾在白宫担任过法律顾问。他以局内人的身份,指出美国联邦政府的不少道德法律已经不合时宜,美国现存的行政道德体制必须改弦易辙,并揭示了小布什总统任内如何应对政府道德的详尽内幕,让读者得以一窥自由民主的面纱下大小官僚贪赃枉法的庐山真面目。

在采用新能源,电能唾手可得以后,移动液压中首先会受到挑战的可能就是液压马达。但由于电驱动的惯量较大,灵活性较差,因此,只有在转速不那么多变的应用场合,才可能胜出。

中国石油与23家国际知名供应商签署了合作协议。现场签约协议总金额约292亿美元。签约企业包括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梅赛尼斯亚太有限公司、GS 加德士、卡塔尔天然气运营有限公司。

5 关于技术取代

总体来看,中外学者们已经注意到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也进行了相关研究。不过,相对而言,大家对思维导图在学习者个体差异方面的作用探究仍然不足。因此,笔者拟对思维导图在英语学习者学习风格方面的作用作一阐述。[9]具体而言,笔者认为若能善加利用,思维导图不仅是一项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也是拓展学生学习风格,解决与教学风格相匹配问题的最佳策略。

历史表明,新技术不一定能取代老技术。以下一些实例,可以提供借鉴。

1)磁悬浮列车靠磁力悬浮在空中,行进時不接触地面,没有与地面的摩擦力。理论上来说,它是极其美好的。其原理早在1922年就由德国工程师提出了。然而,实际动手制造,则发现造价昂贵。因为磁力与间隙成反比,因此,对轨道的平直度有极高的要求。世界上首条磁悬浮列车线路于1984年在英国伯明翰开始商业运营,已于2003年拆除,更换为轮式系统。上海的磁悬浮示范运营线目前是世界上唯一一条商业运营的高速线路。

2)火车牵引机车,最早被应用的是蒸汽机车(1825年),后来出现的是电力机车(约1840年),七、八十年后才出现内燃机车(约1920年)。现在,蒸汽机车基本退出了使用,内燃机车与电力机车同时并用已近一个世纪。尽管现在高速列车普遍使用的是电力驱动,但内燃机车还在大量地使用。

3)汽油发动机是1883年发明的,而柴油发动机是9年后才发明的。多年来柴油机由于出力大,备受青睐,在船舶、卡车、移动工程机械上几乎是唯一的动力源,在轿车上也与汽油机平分天下。然而,现在,柴油机又因为是细微颗粒PM10和NOX的主要排放源而前途岌岌可危了。

综上所述,静脉窦血栓的特点是病因复杂,发病形式多种多样,临床表现也没有特异性,诊断困难,容易漏诊。因此临床上对于此病的早于诊断至关重要,DSA检测对患者具有创伤性及一些副作用,而三维磁共振静脉成像则没有DSA的一些限制,在检查患者方面,两者差别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DSA,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而如所周知,对航空航天工业而言,设计制造成本不是首位的考虑因素,安全可靠重量轻才是最重要的。所以,飞机设计师在确定方案时,肯定会同时比较各种可能的传动模式。最终,飞机的前襟翼、后襟翼、扰流板、尾翼、起落架等等,还是采用液压来驱动(见图2所示),说明液压有其不可替代的长处。

1)功能、应用领域环境必须基本相同。拿牛头与马腿来谈取代,是无稽之谈。

2)性价比更优:或性能优,而价格增加不多;或性能不差,但价格明显低。

左室心肌肥厚程度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LVS-BW 比和 LVS-RV比显著增加 (P<0.05)。与模型组比较,Rut低、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LVS-BW比和LVS-RV比均显著降低 (P<0.05),见表2。

去年8月,因为我的后知后觉,没能在吕杨侍酒师大师光环加身时第一时间报道。于是约了一年后再写,本想在他摘取侍酒师大师头衔一周年时推送,以作纪念,结果最终诸多因由未能如期完成。时隔不到一个月,同是长居香港的耶鲁女学霸Sarah Heller也赢得了葡萄酒大师的头衔,而且还是亚洲最年轻的葡萄酒大师,更一人摘取了IMW葡萄酒大师学院2017-2018年度4项奖学金,真可谓是当年无人出其左右,尽管不知道历史上有没有前者,至少未来要刷新这个记录肯定不易!

虽然液压技术只是传递机械能而非产生机械能的技术,就像运输业,只是转运货物而非制造货物一样。但就像运输业不会被淘汰一样,传递机械能的技术也始终会需要。

推进人民生活高质量,重点和难点是提高低收入群众“两不愁三保障”水平,特别是改善低收入群众居住条件。我们坚持把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标志性工程,提升政治站位,加大推进力度,全力突破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以改善低收入群众居住条件来提升脱贫质量。

这里的价格,则不仅要考虑到研发、设计、制造费用,还要考虑到更换、替代费用。

因此,要说一项技术先进,可以取代另一项,就需要实事求是地全面比较通过测试获得的性能数据,比较各种成本,光比较某一点是不够的。例如,电液伺服阀,尽管其重复性、线性等明显优于电液比例阀,但其应用数量、范围还是远不如电液比例阀。不仅是由于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降不下来的缘故,还有污染敏感性等等问题。

另外,对于性能,不同应用的关注重点不同。例如,液压元件的工作持久性,远洋船希望能20年,而导弹则只需要几分钟。在一种应用中是优秀的性能,完全可能在另一种应用中不被重视。

所以,说什么发明了一种神器即可以取代全部现有液压技术的,那不是幼稚,是不了解液压技术的博大精深和应用广泛,就是有意忽悠。

2)力≠功率,力密度高≠功率密度高!

所以,作为液压技术人员,现在特别需要有警觉与识别忽悠的能力与习惯,多剖析现象,思考本质。

(3)技术取代的过程

技术取代总是有一个过程的:

1)发现技术可能性;

2)找到成本价格可接受,可以批量生产的工艺;

3)开始获得应用,成本、价格进一步下降;

是早春栽培主要的育苗方法,冬季温室内的温度较高,易于培育出适龄壮苗,是低温期主要的育苗方式。主要用来培育番茄、茄子、辣椒等苗龄期长又提早生产的蔬菜。它的主要缺点是投资较大,育苗的成本比较高。

4)主机厂开始在新生产的主机上采用。即便如此,已在流通工作的设备的拥有者也不会像是对手机那样,说换就换,随手抛弃现有的设备。

所以,这个过程,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像液压技术这样一种经过几百年发展,由几十万人研发,被几百万乃至几千万人使用,应用面极广的技术,即使出现什么能取代的新技术,被取代的过程至少会持续10年~20年。在这10年~20年中,液压技术本身又会出现多少创新?!

6 做好自己的工作

物理定律,难以抗拒,大趋势也很难改变。望着大趋势哀鸣,无济于事。但是,现实生活是极其复杂的:炎炎烈日之下,总能找到遮阳避暑的地方;冰封千里之时,也总有办法避风保暖,开个冰下旅馆,还能挣钱。

其实,“天眼”的反射镜面的调节促动器最初选用的是电驱动,碰到一些问题,未能解决。之后,国内一批液压专家,克服了很多技术困难,用液压传动满足了要求[2]。如果液压传动的困难没有被克服,而电驱动解决了那些技术问题,液压技术不就在这个应用上被排挤取代了吗?

所以,技术取代问题需要具体分析,而非笼统地一言概之。在认清大趋势的同时,更要关注的是:自己公司的产品是否有发展前途;市场份额是否在减少。液压技术是否会被取代,也取决于各人各企业自己的努力。

液压技术不会被完全取代,但液压产品会被淘汰。

移动液压现在已经对能耗十分敏感,采用新能源后,对节能的要求肯定会更高。能效低的元件和回路被淘汰是必然趋势。

所以,搞液压技术的人们必须不断学习。企业领导应该关注,挑选对自己有利的战场,不断探索,改进,创新,与时俱进,调整适应顾客需求的变化。如果想学一次管用一辈子,相同的产品一造几十年的话,那么,被淘汰是不可避免的。

已故世界流体技术泰斗巴克教授根据自己从事、推动、引领世界流体技术发展50年的亲身体会,指出,“创新意味着,识别出新的未被意识到的应用,发现新的联系,这是一种才能,需要绞尽脑汁与横向思维。流体技术在这方面看上去特别有潜力,因此我对流体技术的未来毫不担心。它将继续发展。也许不像我们能够想象的那样,但它会找到新的路。从这个意义上我祝愿我们这个专业领域继续蓬勃发展。”[1]

两院院士,前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教授,中国液压领域中出现的最杰出者,在通观全局后高瞻远瞩地做出了如下断言:“由于流体特性及其应用领域的多样化及复杂性,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在未来有着无穷无尽的研究领域和无止境的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张海平.流体技术的过去和将来[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0,(5):1-2.

[2]王建中.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用液压促动器的研制[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7,(2):1-3.

[3]张海平.“数字液压”之我思[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7,(11):1-5.

 
张海平
《流体传动与控制》 2017年第06期
《流体传动与控制》2017年第06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