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穗花杉简易设施扦插育苗技术初探

更新时间:2009-03-28

穗花杉[Amentotaxus argotaenia (Hance) Pilger]因雄花序为很长的穗状花序而得名,系红豆杉科穗花杉属,是我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也是古老的孑遗植物。穗花杉由于树形秀丽,种子成熟时假种皮鲜红色,十分美观,同时它还是优质的用材树种,该树种在浙江省范围内仅龙泉市岩樟乡和宝溪乡呈零星分布,保护和重点研究穗花杉是十分必要的工作。由于穗花杉雌雄异株,雌少雄多,结实量少且不稳定[1],种子有后熟作用[2],因此采用无性繁殖是快速扩大其种群的理想选择。以往对穗花杉的研究多见于对其生物学特性、遗传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演替等方面[3-10],无性繁育仅见喻晓雁、陈兆凤、秦玉川等报道[11-13],相关试验条件要求较高,技术推广易受客观条件限制。为掌握投资成本更低、更易于推广应用的扦插繁育技术,进行穗花杉的简易设施扦插育苗技术探索很有必要。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浙江省龙泉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珍贵树种繁育苗圃,圃地位于东经119° 05′,北纬28° 01′;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季风明显,雨水充沛,光热较优;年平均气温17.6 ℃,极端最高气温40.7 ℃,极端最低气温-8.5 ℃;年平均无霜期263 d,日照1 823.8 h;年平均降雨量为1 645.4 mm。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设计

7月中旬,剪取穗花杉树冠中上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作为穗条。扦插各因素及水平见表1(表中分数为体积分数)。全部穗条长度8 cm,用有效成分含量20%的萘乙酸生根粉800倍液,即有效成分质量分数2.5×10-4溶液浸泡穗条基部3 h。采用3因素3水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每个处理组合小区扦插45株,重复3次。

 

1 试验各因素水平设计

  

扦插基质(A)穗条年龄(B)穗条留叶情况(C)10%泥炭+10%珍珠岩+80%黄心土(a1)1年生(b1)叶片全部去除(c1)25%泥炭+25%珍珠岩+50%黄心土(a2)2年生(b2)保留1/3叶长(c2)50%泥炭+50%珍珠岩(a3)3年生(b3)保留全部叶片(c3)

2.2 扦插试验方法及前后期相关工作

(1) 苗床准备:在地势平坦、阴凉且不易积水处平整土地,开设排水沟,用青砖围砌苗床,床宽1.5 m,高度30 cm,长度依地形而定。在苗床底部铺设厚度5 cm碎石并覆盖一层易于透水的底布,然后根据试验设计分别加入各种基质,试验设计的不同基质间用木板隔开,基质厚度20 cm。(2) 围护设施:扦插前在苗床上方2.5 m处搭建外层遮阳网,扦插后在苗床上搭建塑料薄膜小拱棚,高度1 m左右,同时在小拱棚上方50 cm处搭建内层遮阳网。(3)消毒:在扦插24 h前用多菌灵溶液喷洒苗床,确保基质全部浇透水。(4)扦插:扦插深度3—4 cm,株行距为10 cm×10 cm,叶片朝南方向整齐一致,插后稍压实,随后立即密封小拱棚,拉上内层遮阳网,双层遮阳网遮光率75%。(5)日常管理:每隔15 d打开小拱棚浇透水,并喷洒多菌灵消毒,同时拔除杂草。根据光照强度不同开关遮阳网,气温高于30 ℃时在小拱棚外部喷水降温,确保小拱棚内温度在25 ℃左右。小拱棚除浇水施肥外处于密闭状态,3个月后每周喷洒1次质量浓度为0.5 g/L的复合叶面肥,连喷3次。

2.3 扦插生根率调查

次年5月初,选择阴雨天气开展生根情况调查:用竹签轻轻拨开基质,取出穗条,登记生根情况,枯死或已形成愈伤组织、但未分化出根的植株,不计入生根数量。登记后随即移栽到美植袋中,进行大苗培育。

3 结果与分析

在本试验条件下,穗花杉扦插后,用塑料膜小拱棚密闭,拱棚内部湿度较大,穗条受叶片水分蒸发影响不大,而保留较多的叶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形成更多的营养物质,促进穗条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根系的生长。试验结果显示,全部保留叶片穗条生根率极显著地优于留1/3叶长穗条,留1/3叶长穗条生根率极显著地优于全部去叶穗条(见表4)。

对表2区组间生根率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因素间、同因素不同水平间以及同处理不同区组间(重复间)差异情况,数据经反正弦平方根转换后分析结果见表3。

由表4可知,在扦插基质处理中,各水平间差异极显著,a1基质极显著地优于a2基质,a2基质极显著地优于a3基质。在缺乏温湿智能控制的简易设施条件下,a1基质进行扦插比较理想。本试验扦插深度较浅(3—4 cm),基质通气条件基本都能满足,所以在环境温度和光照又相同的情况下,基质保水能力就成为影响穗花杉生根的主要因素。为减少外界侵染,在扦插后管理中浇水次数较少,所以保水能力较强的a1基质成了理想选择,保水能力较差的a3基质最不适宜。

对表2中各处理组合的平均生根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并作出柱状图即可直观地显示各试验处理的平均生根率情况,见图1。由图1可知,3号处理a1b1c3平均生根率最高,达73.3%,其次为6号处理a1b2c3,达71.1%,25号处理a3b3c1平均生根率最低,仅为15.6%。试验结果说明在简易设施条件下,采用a1基质、1年生半木质化枝条或2年生枝条、保留全部穗条叶片进行扦插效果较理想,而采用a3基质、3年生枝条、全部去叶效果最差。考虑到生产成本和取材便利性,采用a1基质为扦插基质、选用1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保留全部叶片方式进行穗花杉扦插为最佳方案。由于穗花杉新根多、脆而长,移栽时极易折断,所以也可选择12号处理组合进行扦插,即采用a2基质、1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全部保留叶片,此方案平均扦插生根率为68.9%。

穗花杉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生根率显著高于2年生枝条,2年生枝条生根率显著高于3年生枝条(见表4)。可能是由于随着枝条年龄的增加,生根抑制物含量升高所致,不过曾有报道显示穗花杉穗条年龄对生根率无显著影响[13],但本试验与其扦插时间不同,枝条所含生根抑制物是否存在年度变化,尚需进一步研究。穗花杉资源稀少,为减小对野外植株的破坏,宜采用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进行扦插繁殖。

 

2 各因素水平试验的扦插生根率 %

  

序号处理水平各区组生根率ⅠⅡⅢ平均值序号处理水平各区组生根率ⅠⅡⅢ平均值1a1b1c164.466.760063.715a2b2c362.253.371.162.22a1b1c271.160075.668.916a2b3c124.422.233.326.63a1b1c373.380066.773.317a2b3c233.328.924.428.94a1b2c131.135.626.731.118a2b3c351.142.246.746.75a1b2c266.760075.667.419a3b1c126.720015.620.86a1b2c371.177.864.471.120a3b1c255.660051.155.67a1b3c115.622.213.317.021a3b1c360073.353.362.28a1b3c244.440053.345.922a3b2c122.213.317.817.89a1b3c366.760068.965.223a3b2c253.340026.740010a2b1c131.122.240031.124a3b2c373.368.962.268.111a2b1c273.366.760066.725a3b3c115.611.120015.612a2b1c368.975.662.268.926a3b3c217.826.722.222.213a2b2c120022.213.318.527a3b3c340026.753.340014a2b2c255.660048.954.8

 

3 试验结果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

  

变异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值F005F001区组间32.56216.280.873.185.04A(扦插基质)1640.752820.3843.64∗∗B(穗条年龄)2548.6921274.3467.78∗∗C(留叶情况)6421.8823210.94170.80∗∗A×B77.18419.301.032.553.70A×C86.16421.541.15B×C440.884110.225.86∗∗A×B×C859.208107.405.71∗∗2.122.87机误977.595218.80总计13084.9080

**表示在0.01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4 扦插因子各水平间多重比较结果

  

因子水平均值5%显著水平1%显著水平扦插基质(A)a148.42aAa241.84bBa337.46cC穗条年龄(B)b148.92aAb243.51bBb335.28cC留叶情况(C)c352.09aAc244.95bBc130.68cC

不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0.01检验水平和0.05检验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3.1 扦插基质对生根的影响

“你一个呀!我一个!我一个呀!我一个!我一个呀我一个!……”他嘴里念念有词地舞动起筷子来,夹着虾在易非和他的碗之间穿梭着,忙活得可带劲了,看到他碗里的虾都漫出来了,易非准备动筷子吃了,可低头一看,自己碗里还是只有一个。

3.2 穗条年龄对生根的影响

例如,在学习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和疾病的预防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空气状况为依据,比如,相对于北方而言,在冬季雾霾的情况会相对严重,教师可以以此为例,加强学生对于呼吸道系统的安全保护意识。

本设计是一种新型电动车防盗装置,以STC12C5A60S2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利用震动传感器采集外界信号,并将信号反馈给单片机,单片机依据接收到的有效信号,控制蜂鸣器与发光二极管的开启,从而实现声光报警;利用红外遥控可对防盗装置进行布控或解控,当开启布控时,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解除布控则使装置处于休眠状态;此外,设计巧妙地将GPS与GSM功能融入到系统中,可以通过短信通讯实现对车辆的实时定位。系统结构设计图如图1所示。

3.3 穗条留叶情况对生根的影响

穗花杉简易设施扦插育苗试验生根情况调查结果见表2。

3.4 扦插方案的筛选

由表3可以看出,试验各区组间生根率差异不显著。扦插基质、穗条年龄、留叶情况间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说明试验设置各因素均对穗花杉扦插生根有着显著性的影响。各因素交互作用对扦插生根的影响方面,扦插基质与穗条年龄、留叶情况间交互作用影响并不显著,但3者的交互作用以及穗条年龄与留叶情况间的交互作用影响则极显著,说明扦插基质相比穗条年龄和留叶情况更具独立性,穗条年龄与留叶情况两因素间交互作用更强。根据方差分析结果,需要对各因素进行多重比较,检验不同水平间差异情况。本文采用最小显著性差数法(LSD)对各因素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见表4。

  

图1 各试验处理的平均生根率

4 小结

(1)在对穗花杉扦插生根影响方面,扦插基质、穗条年龄、留叶情况不同处理水平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保水性较好的“10%泥炭+10%珍珠岩+80%黄心土”混合基质扦插整体效果优于“25%泥炭+25%珍珠岩+50%黄心土”混合基质,“25%泥炭+25%珍珠岩+50%黄心土”混合基质扦插整体效果优于“50%泥炭+50%珍珠岩”混合基质。1年生半木质化穗条整体扦插效果优于2年生、3年生穗条。全部留叶穗条整体扦插效果优于留1/3叶长穗条和全部去叶穗条。

(2)“10%泥炭+10%珍珠岩+80%黄心土”混合基质、1年生半木质化穗条、保留全部叶片试验处理为最佳试验组合。综合生产成本、取材便利性、树木资源保护等因素考虑,采用a1基质、1年生半木质化穗条、保留全部叶片试验处理为最佳试验组合。若为方便移栽,也可选用a2b1c3处理组合,即“25%泥炭+25%珍珠岩+50%黄心土”混合基质、1年生半木质化穗条、保留全部叶片,但扦插生根率略低。

制定MEWS触发值和四项参数值,分别为:意识、血氧饱和度、出血和脏器衰竭,制作专门的入院评估单以便于护士随时参考、评估、观察和记录。见表1。

(3)为避免扦插成活后移栽对苗木的影响,有必要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将穗花杉直接扦插入容器袋的育苗试验,实现扦插苗种植不受移栽活动的影响,从而提高苗木栽植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克旺,肖乾德,薛生国.穗花杉种群结种规律探讨[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2,22(3):68-70.

[2] 刘宗林,陈庆潮,杨天平,等.穗花杉种子繁殖试验初报[J].湖南林业科技,2002,29(2):87-88.

[3] 周 敏,李碧清,刘克旺.濒危植物穗花杉生物学、生物普特性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7,32(3):136-139.

[4] 孙同兴,林金星,胡玉熹,等.中国特有植物穗花杉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保护[J].广西植物,1996,16(4):353-358.

[5] 李 艳,朱柏芳,江玉梅,等.江西穗花杉自然居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8,32(4):405-408.

[6] 王德莲,李忠超,葛学军.云南穗花杉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5,13(2):143-148.

[7] 郭 微,景慧娟,凡 强,等.江西井冈山穗花杉群落及其物种多样性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7):71-76.

[8] 何 飞,郑庆衍,刘克旺.江西宜丰县官山穗花杉群落特征初步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1,21(1):74-77.

[9] 贺利中,龙相斌,王小峰,等.七溪岭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穗花杉群落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J].自然保护区,2009(7):59-61.

[10] 刘克旺,薛生国,肖乾德.穗花杉群落演替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1,21(4):23-27.

[11] 喻晓雁,刘克旺,梁文斌.穗花杉组织培养初探[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5,25(2):55-58.

[12] 陈兆凤.ABT1号生根粉在穗花杉扦插生根试验中的应用[J].福建林业科技,2006,33(1):228-231.

[13] 秦玉川,胡伯智,王丽玲,等.穗花杉扦插繁殖育苗技术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13(1):26-27.

 
肖纪军,陈焕伟,沈斌,何必庭,徐肇友
《江苏林业科技》 2018年第01期
《江苏林业科技》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