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中国与日、韩产业内贸易比较分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目前,中国与日、韩两国作为东北亚的三个大型经济体,由于地缘等原因,在产业内贸易领域有着密不开分的重要联系,中国与日、韩两国的产业内贸易主要体现在工业制成品上,且其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中国的要素比较优势仍集中在劳动力方面,且在逐渐向资本和技术方面转移,而这对于中日、中韩之间产业内贸易类型也有着重要的影响[1,3]。本文将以工业制成品为主,通过分类产业内贸易指数及相关统计数据,对中日、中韩产业内贸易所属类型及变动模式进行分析。

“变”背后的辩证思维促使阿契贝用动态的、全面的观点看待非洲文化和思想的发展。阿契贝不能用静止的和孤立的方法让非洲文化一直自产自销,而是改变原有的风格,结合英语的特点,创造出一种新的英语并用其书写出独特的非洲思想,让边缘化的非洲文化重回世界舞台,让全世界的读者重新认识真实和真正的非洲文化与哲学思想。

1 中国与日韩产业内贸易整体类型和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类型分析

1.1 中国与日、韩产业内贸易的整体类型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正在实现快速升级,要素禀赋优势正逐渐向技术、资本方面转移,然而中国与日、韩相比仍然有明显差距,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等诸多方面[2]。在中国与日、韩之间发生的产业内贸易中,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水平与之前相比有所提升,但仍会以因要素禀赋差异而导致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要类型。为验证这一推论,本文分类计算了中日、中韩整体产业内贸易指数,计算结果如下:

 

表1 中日HGLVGL指数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HGL0.050.050.060.060.040.040.060.030.030.030.040.03VGL0.260.240.260.270.320.320.310.350.330.330.350.35

 

表2 中韩HGLVGL指数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HGL0.080.100.080.060.060.130.130.130.110.130.150.15VGL0.270.240.230.270.290.240.260.270.270.260.260.25

注:HGL: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VGL: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

数据来源:根据UN Comtrade 数据库统计数据计算得出。

从整体分析结果来看,中国与日、韩之间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要明显高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水平,说明目前垂直型依然是中国与日、韩之间主要产业内贸易类型。中国与日、韩在要素禀赋、技术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仍存在着一定差距,日、韩对华投资也多依赖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因而中国多处于跨国生产加工链的底端。

结合具体分析,中日两国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于2011年达到峰值0.06,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于2012年达到峰值0.35,且整体表现出上升趋势。因此中日两国之间产业内贸易仍以垂直型为主,中日两国间需求结构、技术水平、要素禀赋等方面都有着较大差距,这都致使中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发展呈现出不明显的态势。而中韩两国间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从最初的0.08上升到2016年的0.15,提高了90%,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呈现略有下降的趋势,且数值要低于日本,这是由于相比日本,中韩两国间的要素禀赋更加相似、人民的收入水平、需求结构也更加重合,相同要素禀赋有利于规模经济和同质产品差异化[4],因此基于相似要素密集度下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水平得到发展,整体趋势正在逐渐由垂直型向水平型过渡。

(6)分析聚类结果:分了多少类、类特征、各类所占比例、影响聚类的各种属性的重要程度、各类聚类结果与领域的关系。

与中、日对比结果不同的是,中、韩两国各大类贸易商品产业内贸易体现出了不同的类型(见表4)。SITC5+7类,即技术与资本密集型制成品,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是从2005年的0.31上升到了2016年的0.34。另外,以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代表的SITC6+8类,其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已经从2005年的0.26下降到了2016年的0.19,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则是从0.09上升到了0.18。其中,SITC6类商品提升幅度最大,由2005年的0.12提高到了2016年的0.33,特征是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从大局观之,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仍然是中、韩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类型[4]

1.2 分析中国与日、韩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类型

由表3可知,中日各大类制成品表现出了更为明显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的特征,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在2016年各大类商品的表现,均高于其在2005年的水平,且以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为代表的SITC5+7类商品,其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特征最为显著,而主要体现,则在SITC7类商品上。另外,同期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数值较低,呈现平稳略波动状态,并无明显的趋势特征。

 

表3 中日SITC5-8类商品HGLVGL指数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SITCHGL0.000.010.020.010.050.030.020.000.000.000.000.005VGL0.310.280.260.280.290.330.330.440.380.380.350.35SITCHGL0.080.060.060.060.060.060.050.070.030.050.050.066VGL0.210.220.250.290.300.310.300.290.320.310.310.30TIGCHGL0.070.050.060.060.030.030.090.030.030.050.030.057VGL0.360.340.320.340.400.400.370.440.410.410.420.44SITCHGL0.020.060.050.070.020.040.010.010.020.020.020.028VGL0.190.150.190.170.260.210.240.240.200.210.240.22SITCHGL0.020.060.050.050.030.030.080.020.020.020.030.025+7VGL0.350.330.310.330.380.390.360.440.410.420.440.44SITCHGL0.040.060.050.070.040.040.030.040.030.030.030.036+8VGL0.200.180.210.220.280.250.270.260.250.250.280.26

根据UN-Comtrade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可将商品贸易分为十大产业,具体类别分别为,SITC5:化学及其相关制品;SITC6:产品主要材料分类;SITC7:机械及运输设备;SITC8:杂项制品;SITC5+7:技术与资本密集型制成品;SITC6+8:劳动力密集型制品。目前,SITC5-8类工业制成品,是中国与日、韩两国的产业内贸易的主要体现。选取SITC5-8工业类制成品作为研究目标,对中日、中韩GL指数进行分类计算,分析中日、中韩工业制成品各大类商品在双边产业内贸易中的类型及变动趋势,计算结果见表3。

第二,教育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将优秀健康的价值观及思想观念的良好引导作用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学习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以文化人。

 

表4 中韩SITC5-8类商品HGLVGL指数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SITCHGL0.030.010.010.040.030.010.120.090.090.070.090.075VGL0.180.190.160.140.190.140.170.220.200.200.200.11SITCHGL0.120.180.060.140.140.240.140.270.370.350.350.336VGL0.280.270.360.380.460.370.420.230.210.220.200.18TIGCHGL0.130.090.110.020.040.150.160.120.090.100.090.117VGL0.380.350.280.380.350.260.310.370.360.350.370.38SITCHGL0.020.080.100.070.070.020.030.020.010.000.010.018VGL0.230.130.090.080.100.160.160.190.220.220.190.20SITCHGL0.090.070.100.030.030.140.150.110.090.100.110.095+7VGL0.310.300.250.320.310.230.270.340.320.320.350.34SITCHGL0.090.150.080.110.110.140.090.170.180.160.180.186+8VGL0.260.230.250.240.300.270.300.210.220.220.230.19

注:HGL: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VGL: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

数据来源:根据UN Comtrade 数据库统计数据计算得出。

②“互联网+”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了使语文课堂重新换发生机,每一名语文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而且要学会用互联网技术对知识内容与结构进行灵活的组织,这对我们当今时代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专业教学能力与素质水平。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目前产业内贸易方式在中日、中韩双边贸易中所占比重已明显提升,并逐渐成为中与日、韩双边贸易中的重要贸易方式。这一贸易模式的转变反映出,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中国在东亚区域乃至国际分工的地位都有所提升,中国对外贸易的分工模式也逐渐由产业间梯度分工向产业内分工转变。以下是中国与日、韩产业内贸易会涉及的几个影响因素。

2 中国与日韩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

从表3、表4中我们可以得到,在工业制成品范畴内的中日、中韩双边贸易中,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水平要绝对低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因此,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仍然占了中国和日、韩各大工业制成品产业内双边贸易中的大头。在这中间,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为代表的SITC5+7类,尤其是SITC7类商品,将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特征呈现得一览无遗。这表明中国与日、韩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发展主要依靠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主要商品依赖SITC5+7类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商品[6]

安东尼奥·庞-巴尔迪(以下简称“安”):我出生于意大利福贾地区,我的家庭并不是音乐世家,但在我3岁时的一天,我的父母在看电视,电视上播放了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的一场音乐会,那是我第一次聆听古典音乐。据我父母说,我当时“完全目瞪口呆”,甚至以大声哭泣来阻止父母换台,而当音乐会结束时,我哭得更伤心了。

2.1 人均收入水平和需求结构

研究表明,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差异会影响两国间的需求结构,从而引发不同类型的产业内贸易发生。人均收入水平越相似的国家,往往需求结构也越相似,这对于两国间发生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具有促进作用;除此之外,人均收入水平差异往往还能够反映出两国要素禀赋的差异,从而也有可能出现因要素禀赋差异引起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5]

结合中日、中韩产业内贸易实际情况分析,由于中、日、韩三国所处的工业化发展阶段不尽相同,导致各国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水平上都存在显著差异。以要素禀赋这一点为例,日本属于发达国家,韩国属于新型化工业国家,而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虽然中国的分工结构正在逐渐转型,但要素禀赋仍以劳动力优势为主,而日、韩两国均以资本和技术优势为主。根据新H-O模型理论,劳动力-资源比例高的产品是低质量产品,而劳动力-资源比例低的产品是高质量产品。也就是说,对于同类产品中、日、韩三国出现了质量差异,而这给三国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从而导致该类产品在中日、中韩双边贸易之间出现了垂直型产业内贸易,SITC5-8类制成品就体现了这一点。而这种同类产品的差异化越多,为消费者提供的选择也就越多,同类产品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也就越高[7]

2.2 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的存在能够促进两国企业大规模生成差异性产品,此时即使两国之间不存在要素禀赋差异,两国企业仍可以通过贸易不同质量、不同属性的同类产品获得出口优势,从而促进该类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除此之外,对消费者而言,贸易伙伴国的差异性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从而为贸易伙伴国之间进行差异化产业内贸易提供了条件。

中国与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韩国具有相似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消费者偏好与需求偏好接近,加之地理区位优势使中日、中韩贸易之间具有较低的运输成本,为中国与日、韩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3 对华直接投资规模

据相关研究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日、韩各国加大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规模。这种直接投资不仅显示了日、韩两国的产业转移,更带动了东亚各国及地区间的产业结构升级,而此时中国依靠自身的要素禀赋模式适时承接,并使得中日、中韩贸易分工模式由产业间梯度分工转向产业内分工,产业内贸易模式以垂直型为主,由此扩大了中日、中韩的产业内贸易规模,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日、韩两国大型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来实现的。

 

表5 韩对华直接投资流量及比重(单位亿美元、%)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日中43.2041.9050.5454.5263.3045.9835.8936.5241.0540.8463.3073.52比重6.347.949.458.9910.827.304.803.954.563.875.456.58韩中20.7827.2144.8962.4851.6838.9536.7831.3527.0026.9225.5130.38比重3.595.168.3910.308.576.184.923.393.002.552.202.72

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由表5可以看出,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流量与比重一直处于波动状态,自2009年后呈下降趋势,在2014年后又出现上升,在2016年达到最高73.5亿美元。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在2008年前呈逐年上升趋势,在2008年后却出现大幅度下降趋势。纵向比较,2016年日本对华投资流量为73.52亿美元,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量的6.58%,远高于韩国30.3亿美元的投资流量和2.72%的占比。这说明日本在中国吸引外资中的地位要高于韩国。

除整体规模外,日、韩对华投资表现出相似的产业分布特征,都集中在工业制造业领域。两国对华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均为机械电子通讯设备、电器、运输设备及纺织业等产业,且其中对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业的投资比重呈现大幅度上升而对纺织业的投资比重逐年下降。2012年日本对华制造业直接投资占其对华直接投资总额的13.4%,而韩国对华制造业直接投资占其对华投资总额的7.76%。这说明日、韩对华直接投资的重点已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发展至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人均收入和需求结构、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对华直接投资水平这三点都取决于要素禀赋的差异。中、韩两国产业内贸易得以发展的原因在消费者需求结构、要素禀赋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且随着中国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两国之间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特征得以显现。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减弱、韩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也成了导致两国产业内贸易水平变动的原因 [7]

3 政策建议

首先,从企业角度来说,应加大技术创造与革新力度,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从而促进高质量水平化差异产品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中的发展,以提高中国在日、韩产业内贸易分工体系中的位次。

其次,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手段,颁布便利措施鼓励企业追求规模经济效益,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同时利用法治化和市场化的手段来协调区域关系,打破行政性垄断与地域壁垒,以实现国内市场上生产要素和产品的自由流通,推动企业实行跨地区经营,加强企业的集聚效应,以促进企业实现规模效应,从而实现产品的多样化。

虽然脂肪酸较为稳定,但脂肪酸中的羧基或脂肪酸盐可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热失去二氧化碳发生脱羧反应[16,17],其中饱和的脂肪酸生成烷烃,不饱和脂肪酸则裂解为烯烃,反应是如下:

就产业结构的方面而言,政府可以在原有力度的基础上,加大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力度,带动国内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升级,将中国的要素禀赋优势从劳动力方面逐渐向技术方面转移,缩小与日、韩在技术要素方面的差距,从而反过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提高中国在日、韩产业内贸易中的地位,从而提升水平型产业内双边贸易中高新技术产品的占比。

4 结语

中国与日、韩两国的产业内贸易一直都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论题。为验证在中国与日、韩之间发生的产业内贸易中,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水平与之前相比有所提升,但仍会以以要素禀赋差异为由而导致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要类型,本文以工业制成品为主,通过分类产业内贸易指数及统计数据,对中国与日、韩产业内贸易所属类型及变动模式进行了分析。未来,应更多着力于促进日、韩环保型、高新技术企业对华投资,鼓励高新科技企业的创新交流与发展,将日韩对华直接投资的重点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将中国的要素禀赋优势从劳动力方面逐渐向技术方面转移,推动中国与日、韩两国产业内贸易水平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更快向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冰冰,单瑜.中日产业内贸易结构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学院学报,2009,24(3):33-35.

[2]赵放,李季.中日双边产业内贸易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0(10):35-40.

[3]厉江.中日韩三国之间产业内贸易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08.

[4]苗子喻.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1.

[5]蓝庆新,郑学党.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与促进策略[J].国际经贸探索,2011(2):87-90.

[6]傅钧文,李梁.从中日电机电器产业内贸易看两国分工的趋势[J].世界经济研究,2003(4):30-33.

[7]周松兰.中日韩三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2004(4):76-77.

 
杨定豪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