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仪”字四义考释

更新时间:2009-03-28

“仪”字最常用之处如“礼仪”“仪表”之类,表示合乎行为规范的准则.究其本意可知其为测日影的标杆.如《尔雅·释诂》解:“桢、翰、儀,榦也”,别本儀也做檥.许慎《说文解字》也记有“檥,榦也”.段玉裁注曰:“人儀表曰榦,木所立表亦为榦,其义一也.”《汉书·哀帝纪》,“诏曰:河间王良,丧太后三年,为宗室仪表.”师古曰:“仪表者,言为礼仪之表率.”《中文大辞典》(台湾版)解释仪表者为“立木示人谓之仪,又谓之表.本以校日景之晷,引申为一切事物之法则,凡德行足以率人者亦谓之仪表.檥为本字,儀乃借字,亦曰表仪”.可见“仪”字及其引申出来的各种词汇均与标准、参照、规范等相关联.

李志超先生最早将“仪”字作为射箭类瞄准装置类进行了研究,认为“‘仪’字是射箭的瞄准用具,形为小立柱,有刻度,以校正抛物线偏离直线的落差”[1-3].但笔者根据多年的射箭经验发现这种提法还需要进一步阐释,因为古代射箭时均不会在弓体上安装瞄准器,他们使用着一种独特的瞄准方法,这种方法与弩弓上的“望山”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仪”不仅能表达出具体的实物,也可以用来表达出一种抽象的行为或事物的潜在法则.古代汉语“仪”字虽有多意,但大多能以其本意标准或参照等关联起来,唯有以其作为姓氏者较为少见.

1 作为瞄准工具的“仪”

“三点一线”的瞄准方法是射击射箭中的实践知识,中国古人通过大量的实射经验也总结出了一套可操作的实用方法.这些方法运用得好,射箭或射弩的命中率就会提高.但射箭与射弩是有区别的,很多学者却并不熟悉其中的机理,以至于常常把射箭和射弩的瞄准方法混淆.

《墨子·备高临》里最早记载了弩臂上设置瞄准工具“仪”的情况,“备高临以连弩之车……有距,搏六寸,厚三寸,长如筐,有仪,有诎胜,可上下……”[4].这里的“仪”显然是类似于现代步枪上的一种瞄准装置.在出土的弩机中,这类“仪”是很常见的,有的还设有刻度,刻度的设置也有多种式样,如图1为乳钉式刻度、图2为横线式刻度、图3为矩形式刻度.南子·兵略训》“夫射,仪度不得,则格的不中”.《说林训》“射者仪小而遗大”.《齐俗训》中,“夫一仪不可以百发,一衣不可以出岁.仪必应乎高下,衣必适乎寒暑,是故世异则事变,时移则俗易.”这些史料上记载的“仪”均指射弩之“仪”,因为弩机上的“仪”是一明确的瞄准装具.

  

图1 带乳钉式标识的弩机部件Fig.1 Crossbo w part(i)

  

图2 带横线式刻度的弩机部件Fig.2 Crossbow part(ii)

  

图3 带矩形式刻度的弩机部件Fig.3 Crossbow part(iii)

 

(图片引自:徐占勇著《弩机》,河北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48,49,88页)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夫新砥砺杀矢彀弩……而射,虽冥而妄发,其端末未尝不中秋毫也.然而莫能复其处,不可谓善射,无常仪的也.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非羿、逢蒙不能必全者.有常仪的也,有度难而无度易也.有常仪的,则逢蒙以五寸为巧,无常仪的,则以妄发而中秋毫为拙.[5]”这里前半句是说射弩,后半句又说对于十步之远的靶子,即使是射箭高手羿和逢蒙也不能百发百中.射箭和射弩用的是两种不同的瞄准方法,开弓的姿势和瞄准的体位均不同,现代的民族运动会上射箭运动员和射弩运动员是两种技能选手,一般不兼报这两项.而在中国古代文献里,射弩与射箭一般统称为射,所谓的善射,并没有区别是善于射弩还是善于射箭.故对很多文献的理解,诸多学者并未区别对待,以至于理解上出了偏差.

在考古发掘中经常见到带有刻度的弩机部件,这为我们更直观地理解“仪”作为在射弩时的瞄准器具提供了帮助.这些部件非常类似于现代步枪上的瞄准器.而这种“仪”有时还会被称为机牙者,如《后汉书·陈敬王羡传》中,“宠善弩射,十发十中”.李贤注引《华峤书》,“宠射,其秘法以天覆地载,参连为奇.又有三微三小.三微为经,三小为纬,经纬相将,万胜之方,然要在机牙”.很明显此文机牙者亦为“仪”,但文中所记秘法者“三微三小”似乎是有三纵三横两组刻度或参考线.

民国时期,在清代传统盖碗茶具继续生产的同时,推陈出新制作出的独具特色的官盖,或可视作盖碗茶具的形制上的新品种。这是一类“有盖的茶碗(如图8),……民国10年前较为流行,且多为官府及富贵人家饮茶所用,故有官盖之谓……古今人多称之为盖缸,误以为是盛物之器。[7 ] ”

《淮南子·俶真训》上记载,“今夫善射者有仪表之度,如工匠有规矩之数.此皆所得以至于妙.” 刘安.淮南子·诸子集成,影印版,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本文凡涉及《淮南子》引文未加注释者,均引自本版本.《淮之于堋,以志其高下左右耳.予尝设三经三纬,以镞注之,发矢亦十得七八.设度于机,定加密矣. 沈括.梦溪笔谈,明崇祯四年马元调刊本影印,上海辞书出版社.”由此可知,“望山”之侧的“小矩”是“仪”.但在近代科学传入以后,“炮规”“表尺”“准星”和“照门”等新鲜的词汇也多了起来,但他们都是一个意思.并能够把西学词汇Rear Sight意译为表尺,比直译为后瞄准器要准确并更具内涵,体现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6].

而对于传统射箭而言,因为瞄准方法的不同,明显的“仪”并不多见.但要射得准同样需要掌握好“三点一线”瞄准方法.实践经验可知,调节好眼睛、箭头(或弓把处的标识点)、箭靶上的标识点这三个基准数据才能有效地射中靶子.弓把是指持弓手握弓体这处,这个位置比较关键,也是诸多学者认为古人会在这个地方安置“仪”的位置.但无论是从考古证据还是从史料学上均找不到这个“仪”.实践经验中,为了适应远近不同的箭靶,常用的箭头瞄准方法不能适时地瞄准近距离如10或20米距离的靶位.这时需要在弓把处找到一个合适的标识点.有些射手会习惯于这种瞄准方法,会在弓把处标识不同的刻度线,以适应远近不同的靶位.但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瞄准装置,故不能称之为“仪”.

中国古代善射之人多,总结射准的经验和文书亦多,如明代著名射手李呈芬总结了一套瞄准方法,“故的分远近而前手应之.如把(靶)子八十步,前手与前肩对;把子一百步,则前手与眼对;把子一百三四十步,则前手与眉对.其最远至一百七八十步,则前手必与帽顶对矣.……凡把子五十步近者,前手下前肩二寸,直对把子中射之.把子三十步者,前手与左胯对,正望把子根底射之.[7]”由此可知,这种方法是射手通过眼睛调节前手的位置、靶子的位置来决定瞄准线的.

《淮南子·说山训》言,“越人学远射,参天而发.适在五步之内,不易仪也”.这里的射应是指传统的射箭,因为远射是射箭的强项,射弩一般为杀伤力大的近射.李志超先生认为“这里明确无误,仪是指弹道学概念的表尺.不管《淮南子》作者对抛物线知识更精确的理解水平如何,他肯定知道:要远射,就得把箭的始发方向比瞄准目标的视线抬高;但是抬得过高,落地点反而近了.所以,抬高度与射程之间有个匹配的数量关系.这是从那十九个字中可以推出的信息.既然知道这些,远射技术的教学内容又是什么呢?那就是仪之使用.这个仪只能是一种表尺型的装置,与步枪上的表尺性质相同.大概就是一根小立柱,上有刻度线,对应不同距离[1]105.”显然,李先生在这里把“适”解读成了“到达”之意.笔者认为解读成“等到”似更为恰当.因其他还有“世已变矣,而守其故,譬犹越人之射也”一句.联系上下文笔者给出的解释为“越人学远射要参照天空发射,但等到(射向)五步以内的近距离靶子时,还不知道要调整瞄准位置.意寓世道变了,但因循守旧,就犯了越人学射的错误.”所以,对此处“仪”的理解应该为瞄准线(或瞄点)而非具体的瞄准器.

2 礼仪之“仪”

“仪”和“礼”是最常用合成词语,仪礼和礼仪是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高频词汇.“礼”的起源有很多说法,周公制礼作乐的传说显示了周代礼乐制度的发达.“礼”作为调节各阶层政治秩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释“礼”曰:“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意思是实践约定的事情,用来给神灵看,以求得赐福.“礼”字是会意字,“示”指神从中可以分析出.古时祭祀活动不是随意地进行的,它是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方式进行的.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指出,“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人,更其后而为吉、凶、军、宾、嘉等多种仪制”.王国维通过对甲骨文的考证认为“礼”字最早指以器皿盛两串玉献祭神灵,后来也兼指以酒献祭神灵,又后来则以“礼”指一切祭祀神灵之事.杨宽在《冠礼新探》一文指出,“‘礼’的起源很早,远在原始氏族公社中,人们已经惯于把重要行动加上特殊的礼仪……这些礼仪,不仅长期成为社会生活的传统习惯,而且常被用作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社会组织和加强部落之间联系的手段.进入阶级社会后,许多礼仪还被大家沿用着,其中部分礼仪往往被统治阶级所利用和改变,作为巩固统治阶级内部组织和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8].”王国维的考证说明了后来的“礼”的日常行为方式来自于祭祀时的行为定式,杨宽认为“礼”的形成除了祭祀外,只要是重要的行为,就伴随行为本身附加其上的特殊礼仪,而这些礼仪一般会固化为一系列的象征性动作.这就是说礼仪或者仪式本身具有一种规范性,这种规范性由于其固定性,就作为阶层、权位、身份等的象征,最后则表现在它能使人们各安其分,各守其职.

改革开放初期,北京地区的印刷设备仍停留在铅排铅印、土自动、单色胶印机和少量国产双色胶印机的水平上。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企业不断重视和加大了对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引进,以高端为引领向智能化高精尖方向发展。数字印刷得到了出版和印刷企业的青睐,逐步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截至2017年底,北京印刷业拥有直接制版机378台,单幅和双幅四色商轮49台,单幅和双幅四色报轮68台,对开四色单张胶印机656台(是1979年的82倍),生产型数字印刷机574台,四色以上柔版印刷机76台,四色以上凹版印刷机31台,无线胶订生产线244条,精装书籍生产线46条。

仪姓的迁徙分布主要在中原地区.仪姓最早起源于虞舜时期.舜为今山东诸城市万家庄乡诸冯村人,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因曾任有虞氏首领,故史称虞舜.仪姓的始祖仪狄相传是虞舜之臣.仪姓早期主要发祥于东部沿海地区,此支仪氏主要活动于山东、江苏、浙江地区.后来随着战争、仕宦等原因,逐步向周边地区扩散,并在晋阳(治今山西太原)一带形成郡望.仪姓人口很少,明永乐年间实行移民政策,仪姓在全国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除进入东北内蒙古外,还有迁入南方、西南以及台湾之地者.

公如晋,自郊劳至于赠贿,无失礼.晋侯谓女叔齐曰:“晋侯不亦善于礼乎?”对曰:“鲁侯焉知礼!”公曰:“何为?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无违者,何故不知?”对曰:“是礼也,不可谓礼.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今政令在家,不能取也;有子家羁,弗能用也;奸大国之盟,凌虐小国;利人之难,不知其私.公宝四分,民食于他.思莫在公,不图其终.为国君,得其身,不恤其所,礼之本末,将于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言善于礼,不亦远乎?”

由于塔-线体系中的导线和地线都属于柔性体,它们的固有频率很低,而且振型非常密集.因此,在分析塔-线体系的振动特性时,取其计算的前1 000个结果来进行分析,并选取部分来进行展示说明.

“仪”字作为姓氏并不常见,在近代以来的各百家姓中均未见到.但在笔者的家谱中却记载了上至明代洪武年间的全部谱系.明以前的渊源仅在家谱序言里有简略地记载.家谱里记载了仪氏起源的三种渊源. 仪太名主编的《高密仪氏春秋》(内部刊发),2011年10月.第一种为“相传仪姓源于虞舜之后.起源于夏朝初年,仪狄之后以祖名为氏”.据《潜夫论》载,出自虞姓,夏朝初年,大禹持掌天下,其下有大臣名仪狄,最擅酿造美酒.先秦典籍均记载夏禹时代司掌造酒的官员是仪狄者.如《吕氏春秋》云,“仪狄造酒”.汉代刘向所著《战国策·魏策》上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酒字条》中,也有同样的说法.大致意思是夏禹叫仪狄去酿酒,仪狄经过一番努力后,酿出味道很好的美酒,就进献给夏禹,夏禹喝了,觉得确实美好.关于仪狄造酒的说法,在《太平御览》中也说,“仪狄始作酒醪,变五昧”.另有一种说法叫“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醪”是一种糯米经过发酵而成的“醪糟儿”.性温软,其味甜,多产于江浙一带.醪糟儿洁白细腻,稠状的糟糊可当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颇近于酒.还有一种说法是“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于仪狄”.是说自上古三皇五帝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造酒的方法流行于民间,是仪狄将这些造酒的方法归纳总结出来.使之流传于后世的.在古代文献里,仪狄的名字常作酒的代称,这位酿酒师的后代,便以祖名的仪字为姓,称为仪氏.“百姓源·缘”按,“此支姚姓仪氏的历史非常古老,至今大约四千余年”.

但“凤凰”在这个成语里是指具体的动物还是指代一种仪式呢?江灏先生从舞蹈的起源与表现形式出发认为,《尚书》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记录,是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不是神话寓言故事创作,因此,认为不至于演奏《萧韶》乐曲就会招来凤凰[10].这种观点比较普遍.周秉钧先生在其《尚书易解》释“凤凰来仪”时,则谓“扮演凤凰之舞队又来相见也”.释“百兽率舞,庶尹允谐,谓“扮演百兽之舞队则顺乐声而舞,百官则进而同之,谓共同欢舞也.行礼则群后升让,合乐则庶尹允谐,成礼尽欢,情事如画.” 引自《尚书易解》,岳麓书社1984年11月第1版,44-45页.可见,周先生认为那凤凰是指一队身着凤凰服饰的舞者或专职人员.笔者认为这种解释比较合理.所以凤凰来仪里的“仪”是指听到乐曲后专职人员来展示仪容仪表,此处的“仪”做动词用.故笔者并不赞同丁俊苗先生对此处“仪”的观点:“来仪”是同义连文,“仪”应该做“来、至”解释;与“仪容”无关[11].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文化习俗的变迁,“礼仪”逐渐变成了人们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表示对人、对己、对鬼神或对大自然尊重、敬畏和祈求等思想意识和各种惯用形式和行为规范.这种惯用形式包括礼节和仪式,礼节一般是个人性的,并且不需要借助其他物品就可以完成的形式,譬如磕头、鞠躬、拱手、问候等;而仪式大多是集体性的,并且一般需要借助其他物品来完成,譬如奠基仪式,下水仪式,迎宾仪式,结婚仪式,祭孔大典等等.

时至今日,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在人们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但在“文化大革命”之后,传统文化受到破坏,很多礼仪的形式和内容渐失,而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韩国和日本却在某些方面一直为我们传承着这种文化,好在近年来国家富强了、文化自信了,全面恢复礼仪文明的时代不远了.

“仪”在宋代又被称为“望山”,也许“仪”作为一个抽象意义的瞄准术语不容易被普通民众所接受,“望山”是一个比较容易从字面意思去理解的术语.如沈括在其《梦溪笔谈》里记载,“予顷年在海州,人家穿地得一弩机,其‘望山’甚长,‘望山’之侧为‘小矩’,如尺之有分寸.原其意,以目注镞端,以‘望山’之度拟之,准其高下,正用算家句股法也.《太甲》曰:‘往省括于度则释’,疑此乃度也.汉陈王宠善弩射,十发十中,中皆同处.其法以‘天覆地载,参连为奇,三微三小,三微为经,三小为纬,要在机牙’.其言隐晦难晓.大意天覆地载,前后手势耳;参连为奇,谓以度视镞,以镞视的,参连如衡,此正是句股度高深之术也.三经三纬,则设

3 凤凰来仪之“仪”

“凤凰来仪”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中华成语大辞典》的释义是,“仪:仪容.凤和凰来舞而有仪容.旧时用以比喻吉祥的征兆和祥瑞的感应.”《辞海》的释义是,“谓凤凰来舞而有容仪,相传以为瑞应.”《汉语成语大词典》的释义是,“凤凰来仪,翩翩起舞,仪态优美.古代传说以为祥瑞的象征.”《汉语大词典》的释义是,“凤凰来舞,仪表非凡.指吉祥之兆.”四部辞书的释义基本一致,其中“仪”的释义可分为两类:前两部把“仪”解释成动宾词组“有仪容”.后两部把“仪”解释成主谓词组“仪态优美(仪表非凡)”.这几部辞书共同之处是都认为“仪”的主要意思是“仪容”“仪态”.但这样解释都增加了额外的词语和成分,改变了“仪”的性质和意思,不仅是增字为训,而且与文意、故训等均不相合.

“凤凰来仪”始出《尚书·益稷》中,“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关于上述引文的解释,自汉代以来似成定论,汉代孔安国说:“备乐九奏而致凤凰,则馀鸟兽不待九而率舞.”《史记·夏本纪》,“祖考至,群后相让,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皇来仪,百兽率舞,百官信谐.”晋成公绥《啸赋》曰:“百兽率儛而抃足,凤皇来仪而拊翼.”唐代柳宗元《晋问》记“有百兽率舞,凤凰来仪,于变时雍之美,故其人至于今和而不怒.”唐代孔颖达说:“《箫韶》之乐作之九成,以致凤凰来而有容仪也.”又说:“我大击其石磐,小拊其石磐,百兽相率而舞.鸟兽感德如此,众正官长信皆和谐矣,”宋代蔡沈说:“来仪者,来舞而有容仪也.”又说:“邪百兽舞则物无不和可知矣.”历代都认为凤凰飞来而有容仪,百兽相率起舞,是指帝王修德,时代清平,老天降福的吉祥征兆.孔传曰:“仪,有容仪.备乐九奏而致凤皇,则余鸟兽不待九而率舞.”很明显,凤凰来仪在这些典籍里的意思基本接近,均祥瑞之事将要发生.

这段话的意思是鲁昭公到晋国,从郊外迎接到赠送礼品,一直都很讲究礼节.因此晋侯说他知礼.女叔齐却说他不知礼.其原因是这时鲁国政局不稳,民心涣散,眼看就要亡国,这也是当时礼崩的表现.作为国君对此不但无所作为,有些做法还与“礼”完全背道而驰.却在上述郊劳与赠贿这些琐细的所谓礼仪上下功夫,将礼之本与末完全颠倒.因此女叔齐认为这 “是仪也,不可谓礼”.女叔齐认为礼本而仪末,礼大而仪小;而鲁昭公的行为见仪不见礼,是仪不是礼.表达做事只注重形式却没有内容,善做表面文章.及至当代仪礼或礼仪常作为一个词语连用,普通民众已不细分哪个是内容哪个是表面了.

4 “仪”字姓氏考

付玉进了卫生间,我听到里面水龙头的哗哗声。像细雨打击着竹林,又像雨水冲刷着老城墙上的屋檐,雨中夹杂着风声和奇异的香味,这种香味,变成了欲望的泡沫,在我骨头里翻滚窜动,我穿着短裤,感到一条泥鳅要从裤裆里蹦出来。

当代仪氏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根据公安部系统查询仪姓人口目前5万多人,仪姓的人口虽然不多,但南北方都有.在山东、山西二省为主要分布区,另在安徽、广东、辽宁、内蒙古等省区都有所见.仪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进入前三百位,在《宋代百家姓》中未收录,《百姓源·缘》排序为三百六十一位.其中山东高密仪姓人口较多.

第三种渊源与陈氏有关.认为源于陈姓的一个分支所改.据《潜夫论·志氏姓》载,“陈姓之后有仪氏”.也就是说陈姓的一个分支历史上因某种特殊原因,而改仪氏,具体原因不详,有待进一步考证.

总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螺旋上升与发展的过程.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道,数学教育改革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存在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觉醒和麻木,只要我们面对问题与困难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以实际行动去克服弥补不足,中国的数学教育改革必然迎来美好的明天,笔者也愿为促进数学教育的改革而不懈努力.

“礼”和“仪”是何时开始联用的已经很难推断了,但“仪”与“礼”均有各自重点要表达的内容.春秋时代“仪”与“礼”的分离是当时社会礼崩乐坏的具体体现,或者换句话说,“仪”与“礼”的分离是中国礼文化开始发生蜕变的表现.说到 “仪”与 “礼”的分离,人们常征引《左传》中那段著名的关于“礼”与“仪”的讨论[9].《左传》(昭公五年)女叔齐与晋侯对鲁昭公的评论:

第二种渊源为出自春秋时的卫大夫,以封邑为氏.春秋时卫国大夫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春秋时卫国有大夫受封于仪邑(今河南省开封市),称为大夫仪.大夫仪的后代有的以封邑名仪为姓,称为仪氏.“百姓源·缘”按,“此支春秋卫国大夫仪之仪氏的历史至今大约两千五百年左右”.

“我就给他家人出了个主意,七个子女谁养老太太,商铺就归谁,老太太养老送终全托给他。其他子女有心意的去尽点心意,没有心意的也不强求。”李敬益估算了下,依据市值这商铺值5万,都归抚养者,有理有据,大家也许能接受,接下来就得逐个攻破。

高密仪氏始祖克诚公自宋末由晋阳(太原)迁来高密至今已六百余年.期间因多种缘故,族人散居各地.现分布多个国家和地区,十四个省市、一百多个村庄,约计二千多户,七千多人.主要分布在山东的高密、诸城、五莲、青岛、辽宁的大连、营口市、吉林省、黑龙江的哈尔滨、齐齐哈尔.内蒙古、陕西的渭南市等地.《明史·卷一百五十二·列传第四十》里记载了仪氏后代为官至礼部尚书左侍郎、兵部尚书等职:

本工程拦河坝为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分区坝,设计坝顶高程2982.7m,上游设高出坝顶1.0m的混凝土防浪墙,最大坝高54.7m;坝体上游采用干砌块石护坡,下游采用框格草皮护坡。上、下游坝坡均分三级,上游坡比1∶2.5,1∶2.75,1∶3.0,分别在高程2960.3m和2945.5m处设马道; 下游坝坡坡比1∶2.0,1∶2.25,1∶2.5,分别在高程2962.7m和2942.7m处设马道。

“仪智,字居真,高密人.洪武末,举耆儒,授高密训导,迁莘县教谕.擢知高邮州,课农兴学,吏民爱之.永乐元年迁宝庆知府.土人健悍,独畏智,相戒不敢犯.召为右通政兼右中允.未几,迁湖广右布政使.坐事谪役通州.六年冬,湖广都指挥使龚忠入见.帝问湖湘间老儒,忠以智对.即日召之.既至,拜礼部左侍郎.十一年元旦,日当食,尚书吕震请朝贺如常,智持不可.会左谕德杨士奇亦以为言,乃免贺如智议.

十四年诏吏部、翰林院择耆儒侍太孙.士奇及蹇义首荐智.太子曰:“吾尝举李继鼎,大误,悔无及.智诚端士,然老矣.”士奇顿首言:“智起家学官,明理守正.虽耄,精神未衰.廷臣中老成正大,无逾智者.”是日午朝,帝顾太子曰:“侍太孙讲读得人未?”太子对曰:“举礼部侍郎仪智,议未决.”帝喜曰:“智虽老,能直言,可用也.”遂命辅导皇太孙.每进讲书史,必反复启迪,以正心术为本.十九年,年八十,致仕,卒于家.洪熙元年赠太子少保,谥文简.

7月31日,经过18个小时的紧张施工,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首节底板混凝土成功浇筑,为下阶段太湖隧道主体结构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季子铭,字子新.宣宗即位,以侍郎戴纶荐,授行在礼科给事中.九年秩满,帝念智旧劳,改铭修撰.正统三年预修宣庙《实录》成,迁侍讲,后改郕府长史.郕王监国,视朝午门.廷臣劾王振,叫号莫辨人声.铭独造膝前,免冠敷奏.下令旨族振,众哗始息.景帝即位,力赞征伐诸大事.寻以潜邸恩,授礼部右侍郎.明年兼经筵官.帝每临讲幄,辄命中官掷金钱于地,任讲官遍拾之,号“恩典”.文臣与者,内阁高谷等外,惟铭与俞山、俞纲、萧镃、赵琬数人而已.寻进南京礼部尚书.怀献太子立,加太子太保,召为兵部尚书兼詹事.

通过《明史》的记载可以看出仪智、仪铭父子均为明代高官.仪铭的青少年时代多是在明初永乐朝度过的.其父为高级官员,应该说条件是优越的,仪铭多随父任就学,但也经历了其父谪戍之役.由于仪铭“嗜学,好读书,寒暑不辍”,方壮已负经纶济世之才.宣德帝即位,由其任太子洗马的姐夫戴纶荐举,被授礼科给事中.他在这担当侍从规谏、封驳章奏事宜的任上,事职九年.后期与尚书陈山、张瑛等,日备顾问于文华殿.仪铭能持正论,多有所裨益.宣德帝念其父仪智之旧劳,让仪公改任修撰,英宗朱祁镇即位的第三年上(公元1438年),参与修《宣宗实录》成,迁官侍讲.英宗即位,封其弟朱祁钰为耕王.仪铭以老成刚直被选任耕府左长史,总领府务.他在任事无巨细,均理治之,俱悉有条理.且凡事主持公道,不苟随,大为絣王所眷倚.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瓦剌大举入寇,英宗朱祁镇亲信之太监王振,怂恿英宗御驾亲征,英宗命其弟絣王朱祁钰留京居守,代理朝务.自此,仪铭也随之入朝任职.后英宗被俘,经历了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土木之变”.絣王朱祁钰继皇帝位,仪铭晋礼部右侍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旋后召为兵部尚书.正是这几十年,仪氏族谱得以全面修订.修订从仪氏始祖克诚公为一世,后代排字尚未统一.仅从十六世后以字排辈分如下:光明正直、国策垂名、修德立言、丕起家声、昭显祖训、有恒是程、慎而守之、启我贤英.所此,笔者作为“德”字辈是仪氏家族第二十五世.

[参 考 文 献]

[1]李志超.科学古汉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105-106.

[2]李志超.谈“仪”[J].科技术语研究,2002(2):44.

[3]李志超.天人古义——中国科学史论纲[M].河南:大象出版社,2014:171.

[4]岑仲勉.墨子城守各篇简注·备高临第五十三[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8.

[5]韩非.韩非子·诸子集成(影印版)[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6]杨涤非.望山与表尺——古今瞄准具名称对比[J].中国科技术语,2014(3):51.

[7]李呈芬.射经[M]//陶宗仪.说郛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8]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礼[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262.

[9]代美华.“礼仪”与“礼义”考辨[J].辽东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48.

[10]江灏.“凤凰来仪”与“百兽率舞”[J].益阳师专学报,1991(2).

[11]丁俊苗.“凤凰来仪”之“仪”释义辩证[J].巢湖学院学报,2008(4):64.

 
仪德刚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