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更新时间:2016-07-05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起步较晚,传承与保护体系还有待完善,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科学的传承与创新机制,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筝艺术的保护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筝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步入科学、有序、规范、健康的轨道。如何在新形势下抓住新机遇,走一条创新发展之路,成为古筝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筝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探索

(一)高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筝发展的重要平台

高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筝传承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古筝项目传习、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将古筝演奏等非遗项目引进课堂,吸引众多古筝艺术传承人进入学院,为师生传授古筝演奏技艺,同时通过名家驻校确立“古筝艺术大家谈”学术品牌,构筑面向大众、多学科发展的美育艺术沙龙。开创古筝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推动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实现高校学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筝资源的协同发展。

(二)古筝艺术的传播新模式

2017年,中国第一台以古筝乐器为核心的春节晚会成功举办,文化界、艺术界、音乐界多位名家与古筝跨界合作,同时结合全球各地古筝采风作品展播,融合歌曲、舞蹈、曲艺、语言等多类别节目,通过对互联网、新媒体、视频直播等多方面资源的整合及多家权威网络媒体录制播出,立体化展现古筝的最高艺术魅力。古筝文化与艺术体验展是融合当代古筝艺术家、古筝演琴家近年来对古筝艺术的理解,通过筝、书画、茶、花等传统美学元素,运用现代创意设计出具有文化意境的东方美学空间,通过筝型、筝文、筝意、筝音等多种视角诠释当代古筝文化与艺术之美,同时通过筝展示东方美学的魅力,引起社会各界对古筝艺术的关注与热爱。

(三)让观众感受古筝艺术所蕴含的真善美

古筝艺术工作者要下基层、进校园,有责任、有担当、有理想、有梦想,让好的古筝艺术作品唱得响、站得住、留得下。因此,古筝艺术作品的编写应既有筋骨、又有温度、更有正气,不但要紧扣时代主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感受到古筝艺术所蕴含的真、善、美。

(四)让古筝的传承蔚然成风

千人古筝,其声铮铮然;白云山上,其势如中天。2016年8月,千人古筝同奏在洛阳白云山九龙瀑布广场震撼上演。本次活动以千人同奏古筝为主线,穿插茶道、汉服礼仪、中国功夫、古筝艺术等传统文化,兼有小提琴、杂技表演,精彩纷呈,令人称赞。活动旨在弘扬古筝传统艺术,展示洛阳青少年奋发向上,多才多艺的精神面貌。古筝《小苹果》,少儿伴舞,让人感叹古筝与流行音乐的完美结合。古筝雅曲《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为古筝艺术增添了美丽与芬芳。此次活动为古筝艺术的猜成语创新谱写了新的篇章,同时也推动了古筝艺术的传承蔚然成风。

(五)古筝艺术与流行音乐的创新融合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好听的流行歌曲或者自己喜欢的歌曲用古筝来演奏,弹一些“中国风”的曲子,既有流行音乐的魅力,又蕴含了古典音乐的韵味,给观众带来全新的音乐体验。2017年10月,古筝表演艺术家袁莎在上海音乐厅成功举办了她的古筝音乐会。袁莎和岑佳蔚、艾鸿波以独具创意的民族器乐和吉他的合奏曲《长相思》掀起了音乐会的高潮,《长相思》是袁莎运用古代歌曲音调改编的旋律,创新编配上了筝与萧、吉他中西方音调与律动的对话与融合,主题在节奏与旋律的层层递进中扣人心弦,曲中的自由散板,萦怀着俊逸洒脱之气,创新的古筝演奏手法使思念在时空的开阖变换中更加思绪万千。

一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科学保障。要建立古筝艺术传承与创新工作的专业机构,配备专业的人员与编制,引进专业的古筝艺术人才,建立古筝艺术传承与创新工作的人才培养机构,科学提升古筝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古筝艺术传承与创新工作的经费投入,建立切实可行的资金扶持机制。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筝的发展实际,在财政投入与传承人保护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地方性法规与工作方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筝的传承与创新工作能够科学发展。

经分析,本试验选用的5种复合肥对青薯9号产量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但从投入产出综合考虑,应选择处理B所用的偷着乐复合肥进行青薯9号鲜薯生产,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六)强化措施,开创古筝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新局面

此外,油气勘查开采监管与服务也不断加强。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在2017年5月随机抽取了87个油气勘查开采项目,在2017年底之前由各省(区、市)完成实地核查任务。根据核查结果,按照相关规定,将其中32个勘查项目列入异常名单,1个侵权开采项目按民事侵权纠纷案处理。

古筝与不同器乐协奏和鸣,使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惊喜连连。细心的观众们发现,除了吉他、钢琴、打击乐之外,在袁莎手指下的主角乐器古筝也是换了一把又一把。在演奏《出水莲》时,袁莎换上了传统弦钢丝筝演奏,音调古朴,意韵悠长,将这曲中州古调演奏得浑然天成。古筝新作品《大漠行》结合阿拉伯鼓,将丝路音乐与中国传统筝乐相互交融,跌宕起伏、大气磅礴,充满异域情调。随后,袁莎携特邀嘉宾著名演诵艺术家胡乐民登场,古筝弹奏和诗朗诵的结合,让现场观众感受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多元的艺术表达。《钗头凤》以越剧音乐为创作素材,古筝、钢琴与诗词交相辉印,给观众以深刻的震撼与激荡。《满江红》古筝与钢琴刚柔并济,珠玉铿锵,胡乐民以振聋发聩之声情激民族精忠之魂魄。闽南童谣《月亮月光光》和《渔舟唱晚》的旋律完美地融为一体,《渔舟唱晚》代表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其中的音型织体也颇具海潮波涛的意境。伴随纯净悠然的琴音,听众们在古典与现代、美味与音乐、筝与诗的碰撞中,如实感受家国大义、缠绵情爱、壮丽山河,享受了一场身心共享的国乐之旅。袁莎古筝音乐会为申城市民们带来视、听、触多维度的艺术体验。

古筝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要坚持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齐心协力;科学规划、有的放矢、求真务实”的原则,要结合“十九大”关于文化发展的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在对实验教师严格督导、检查、评估、考核的同时,必须认真考虑和落实好实验教师的实际待遇问题。比如,对实验教学学时系数的核定应高于理论教学学时系数的40%~50%;其行政职务与技术职务的晋升应给予重点倾斜;评优、评先应优先考虑等等。

二是协调各部门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工作。古筝艺术作为传统文化形态,其传承与创新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所以,各级政府要科学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努力推动全社会都参与到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之中。要运用丰富多彩的宣传模式,宣传古筝艺术的挖掘、保护、传承与创新工作的重要性,营造全民共同参与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氛围,让古筝艺术走进千家万户,吸引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到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之中。

不过根据美国农业部收集的数据,自1960年代中期,意大利式起司在美国大肆流行,每年生产数千万至数十亿磅。这项转变背后的驱使动力就是雪白的莫札瑞拉起司。这种黏稠的白色起司带动意大利起司在美国的成长,并于2010年超越美国起司的产量。

三是使古筝艺术在保护中传承与创新。古筝艺术的丰富多彩性决定了其传承与创新的模式方式不拘一格。我们可以与专业的文艺团体协作,搭建丰富多彩的古筝演出平台;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模式进行全方位的记录,建立有关古筝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数据库;要调动古筝艺术传承人的传承积极性,激发传承人进行传习活动的兴趣,使古筝艺术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

四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筝的申报工作,要结合当地的民俗节日,科学地组织举办古筝艺术的专题展览、古筝艺术保护节、古筝艺术展演、汇演等保护宣传活动,还可建设专门的古筝艺术展示馆,向广大市民展示古筝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成果,从而实现在创新中发展的目的。

加强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要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在新闻媒体中进行古筝艺术的专题采访与宣传;联合文化宫与博物馆等机构和古筝艺术研究中心、文艺表演团体,共同举办古筝艺术展演、论坛、讲座等活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筝艺术的传播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综上所述,加强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振兴古筝艺术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不但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筝保护、传承与创新的宣传力度,而且要将传承古筝艺术当做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古筝艺术的大舞台才能呈现百花齐放,美不胜收的壮观景象。

包春吟
《北方音乐》 2018年第7期
《北方音乐》2018年第7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