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0

可爱的giraffe
首页 > 论文问答 > 机械工程学报格式和字体要求是什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mile筱123

已采纳
刊名: 机械工程学报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主办: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周期: 半月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0577-6686CN: 11-2187/TH邮发代号:2-362复合影响因子:730综合影响因子:126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机械工程学报创刊时间:1953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Pж(AJ) 文摘杂志(俄)(2011)EI 工程索引(美)(2013)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扩展版)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期刊荣誉:中科双高期刊第三届(2005)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这个报很牛啊 楼主威武 祝你好运
91 评论

davidzeng168

10.申报者如何填写“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申请表”?   答:申报人可按照下表说明填写申请表,表中不能出现空项,没有内容项填“无”。 填写项目 填写方法 封面 1. 单 位:申报人申报时所在工作单位的全称。 2. 申请类别:机械工程师(或XX“专业”工程师)。 3. 申请时间:申报人向分中心申报的时间。 4.需提交4张2寸白底彩色证件照片,3张贴在申请表(一式三份)上,1张用于制作资格证书。 基本情况 毕业院校、所学专业、毕业时间、学历、学位、证书编号需要与所提交的学历证明一致。 外语考试、计算机应用水平(能力)考试需要与所提交有效的证书一致。 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申请人在某一单位或部门的时间。 工作单位及所在部门:申请人从事工作的具体单位或部门名称。 专业技术工作:申请人所承担的具体工作。 任何职务:申请人在具体工作中所担任的职务。 专业技术工作成绩 工作(项目)名称:具体完成工作(项目)的全称。 起止时间:完成具体工作(项目)的开始和截至时间。 工作(项目)主要内容:简述完成具体工作(项目)的主要内容。 本人起何作用:申请人在完成该具体工作(项目)中起的作用。 应用情况或效果:完成具体工作(项目)的成效(效果)。 证明人:能够证明申请人所完成该具体工作(项目)的人员。 主要技能工作总结 填写内容参照“机械工程师技术能力要求”。要能够真实的反映出机械工程师技术能力要求中所要求的每点内容。表述能力查者可参考《科技论文写作规则与写作技巧100例》进行表述。 获奖情况 成果(项目、专利)名称:获奖项目的全称(要与证书一致)。 授奖单位名称:授奖单位的全称(设奖单位)。 等级:获奖项目的等级。 排名:申请人在获奖项目的排名。 年份:项目获奖的日期。 证书号码:获奖项目证书的编号。 主要合作者:完成获奖项目的主要人员。 发表论文、论(译)著情况 论文、著作名称:所撰写论文的名称。 年份:所撰写论文的发表时间。 排名:论文撰写的排名。 主要合作者:撰写论文的其他人员,若申请人独立完成撰写可填“独著”。 发表刊物或出处:发表论文刊物的名称或会议名称等。 有关情况说明:注明在xx会议上宣读或论文或xx奖。 个人声明 申请人:必须是申请人本人亲自签字。打印和盖名章均无效。 12.获得资格认证后还有什么要求?   答:“认证资格”的有效期为三年,三年后需重新进行注册登记。再注册申请材料应在登记证书上登记日期的前2个月内通过中国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中心各地分中心向中心提交相关材料(除特殊情况外,到期未进行再注册复查换证的,其证书自动失效)。 13.再注册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答: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申请表(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申请表)。工作总结(证明申请人自上次注册至复查换证期间成功完成的专业工作项目),并附必要的说明和客观依据。职业发展和继续教育情况(证明申请人,在上次注册期间,每年满足总计72小时学习情况,其中包括:36小时中国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中心规定的必修课程和各地分中心(培训机构)组织的辅导学习;以及36小时的其他形式学习,如:参加学术会议、技术交流、培训班、实践活动、参观企业、技术展览等等),并附必要的说明和客观证据。已获得的机械工程师资格证书。申请人近期照片。再注册费用。 14.现在哪些地区开展这项工作,如何联系?   答:目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已委托了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械工程学会和其他合作机构(分中心)和4个专业分会的专业资格认证机构,具体联系方式参见“中国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中心(分中心)通讯录”。

247 评论

樱桃啃丸子:)

作者所投稿件应符合以下要求:(1)论文报道的内容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路线, 充分体现科技兴国战略, 促进科技、教育并与经济紧密结合, 为振兴机械工业服务,并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有一定的个人见解和前瞻性,综述性稿件应注意时效性。(2)论文的写作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及专业技术手册。目前我刊参照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① GB 3100-1993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② GB 3101-1993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规则③ GB 1~13-1993 量和单位④ 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⑤ GB/T 15834-1995 标点符号用法⑥ GB/T 15835-199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参照相关专业技术手册包括:《机械工程手册》和《电机工程手册》等。(3)通过《机械工程学报》 工作平台投稿,必要时可打电话或发邮件向编辑部询问有关情况。注意不要一稿多投!(4)作者应提供详细的通信地址及联系方式(电话、E-mail等),并与编辑部密切合作,积极配合编辑部进行论文修改工作,提供与论文发表相关的各类材料。(5) 论文如有资助项目应在首页脚注处明确标出。获省部(局)级以上基金(如“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以及获得奖励者,须提供证明复印件。我编辑部的稿件处理采用“四审四校”制度,即编辑初审、专家评审、编委复审、主编(主任)审定以及作者一次校对和编辑三次校对的审校方法,审稿及制版非常严格,稿件处理需要一定的周期,投稿后作者可通过投稿时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我刊网站上的“作者工作区”,在线查询稿件处理进展。

88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