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05

maodougouzaizi
首页 > 论文问答 > 古籍文献研究对服装的研究对象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木易小青争

已采纳
中国古代服饰以商周时代为例分类:一、男服服饰:1、冕服:礼服中最专贵的一种,冕服均在祭典中穿着,是主要的祭服。其服式主要由冠、衣、裳、蔽膝等要件所组成。冕服的主体是玄衣、衣裳上面绘绣有章纹,而在最隆重的典礼时,穿九章纹冕服。衣裳之下,衬以白纱中单,即白色的衬衣,古代衬衣通常是白色。下身前有蔽膝,天子的蔽膝为朱色,诸侯为黄朱色。鞋是双底的,以皮革和木做底,鞋底较高,周代天子,在隆重典礼时穿赤色的。2、弁服:其隆重性仅次于冕服,衣裳的形式与冕服相似,最大不同是不加章。弁服可分为爵弁,韦弁、冠弁等几种,它们主要的区别在于所戴的冠和衣裳的颜色。3、玄端:为天子的常服,诸侯及其臣的朝服。4、深衣:古代凡是服礼都是上衣下裳不相连,惟此种衣裳是上下相连,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所以称为「深衣」。二、女服服饰:1、禕衣:为王后从王祭先王的俸祭服。2、褕翟:为王后从王祭先公和侯伯夫人助君祭服。是青色衣,画褕翟纹十二章纹,褕翟羽色亦为五采。3、阙翟:为王后助天子祭群小神和子男夫人从君祭宗庙祭服。是赤色衣,刻赤色缯的翟纹。4、鞠衣:为王后率领命妇祭蚕神告桑的礼服,亦为诸侯之妻从夫助君祭宗庙的祭服。5、展衣:又称襢衣为王后礼见王及宴宾客的礼服,亦是卿大夫之妻从夫助君祭宗庙的祭服。6、禄衣:为王后燕居时的常服,亦为士之妻从夫助祭的祭服。7、纯衣:为贵族之女的嫁衣。扩展资料:春秋战国服饰:这时汉服深衣和胡服开始推广。深衣将过去上下不相连的衣裳连属在一起,所以叫深衣。它的下摆不开衩口,而是将衣襟接长,向后拥掩,即所谓“续衽钩边”。深衣在战国时相当流行,周王室及赵、中山、秦、齐等国的遗物中,均曾发现穿深衣的人物形象。楚墓出土木俑的深衣,细部结构表现得更为明确。短袖衣是楚服的一项特征。江陵马山 1号楚墓曾出短袖的“衣”,衣即衣,据《说文》的解释,这是一种短衣。根据曾侯乙编钟之钟金人的服装看,应即短袖之衣。胡服主要指衣裤式的服装,尤以着长裤为特点,是中国北方草原民族的服装。为骑马方便,他们多穿较窄的上衣、长裤和靴。这种服制据《史记·赵世家》说,是赵武灵王首先用来装备赵国军队的。山西长治分水岭所出铜武士像,上身穿矩领直襟上衣,下身着长裤,腰系绦带,佩剑,正是采用胡服的赵国战士的形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服饰 (中国历代服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服装
196 评论

jinyulan1985

第一,高度切合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教学实际。本书的初稿草创于1995年,12年来,编著者每年都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与中国古代文学两个专业的研究生讲授该门课程,并在课堂讲授、师生讨论和课外作业的基础上,对本书的内容进行了反复修订。可以说,本书凝聚着编著者十多年的教学与研究的心得,也凝聚着十多届研究生的学习心得,是师生教学互动的产物。第二,充分体现编著者对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想。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是以古籍整理与研究为基本对象的学科,而古籍整理与研究应该包括文献形态、版本、校勘、目录、注释、考证、编纂、检索等相关的组成部分,由此构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因此古典文献形态学、古籍版本学、古籍校勘学、古籍目录学、古籍注释学、古籍考证学、古籍编纂学和古籍检索学等,便构成本书自成体系的结构内容。本书对上述各个学术板块的内容进行了科学的整合,使全书具有较为严整的逻辑体系和独特的理论色彩。书中将传统的辨伪学并入古籍考证学,辑佚学并人古籍编纂学,也体现出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第三,在“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整体构架中偏重于文学文献学的内容。文献学在现有的学科体制中属于二级学科,设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称为“中国古典文献学”,设在历史学一级学科下称为“历史文献学”。虽然“文史不分家”,但在学科传统中,二者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还是有所区别的,前者侧重于语言文学文献,后者侧重于历史文献。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一直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两个二级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和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生基础课,在研究生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作为研究生学术入门的基础。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需要,本书在讲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前提下,偏重于介绍文学文献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书中列举了大量的文学古籍整理与研究的实例。当然,本书所说的“文学”,不是指20世纪以来界定的“纯文学”,而是指中国古代传统意义上的“大文学”或“泛文学”,而这也是适合古典文献学自身的时代特征的。同时,遵照启功先生制定的基本方针,北京师范大学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也始终坚持以整理为基础,以研究为导引,古籍整理与古籍研究并重、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贯通、学术研究与文化普及结合的学术特色,这一点在本书的撰述中也有所体现。第四,重视传授具体而实用的研究方法,有意识地引导研究生进行科研实践。中国古典文献学既是一门理论课程,也是一门实践课程,正如王欣夫在《文献学讲义》开篇所说的:“既称为‘文献学’,就必须名副其实,至少要掌握怎样来认识、运用、处理、接受文献的方法。”因此研究方法应该在这门课程中占据核心地位,并贯穿于教材的各个章节,成为教材的主干部分。比如版本鉴定、古籍校勘、目录编撰、诗文注释、史实考证等,本书大都加以较为详细的介绍,以期为研究生提供学术研究之梯航。而本书对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相关理论的解析,也格外注重以实践为基础,以实践为对象,以具体而实用的实例作为理论的支撑。本书在每一节后还设计了一些“思考与练习”的题目,可供学生进行学术实践时参考、选择。

298 评论

好吃的小蓝

你是杭州的吗发短线给我我也做这个的

317 评论

hanshiyingxue

我国是个多民族大融合的国家,而 各个民族都有着代表其民族特色的民族服饰,但 对于中华主体的汉族,其民族服饰,我相信为今知之者甚少矣!!! 一 前言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更是缔造了五千年的辉煌,优美动听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决胜千里的兵法谋略,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仁政天下的民本思想······片言难尽其详。 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开我衣冠之国;周公 明制式而后世循,始我礼仪之邦。汉服作为汉族人民的民族服装,从黄帝起,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蒙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 作为日本礼服的和服就是在中国唐代,从吴越地区引入的汉服发展而来。至今日本仍称和服为吴服。 宽衣大袖,洒脱飘逸的汉服是汉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之一,寄托了华夏民族的历史文化情感,是华夏民族精神不灭的象征。 清初的“剔发易服”,“十从十不从”,让汉服仅存于僧侣优伶间,中断达三百六十年之久。 二 特征 汉服的以交领右衽为主,兼有圆领,直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衣裳”制(上衣下裳,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上衣下裳连体)、“襦裙”制(襦,即短衣)、袴褶制(上短衣,下长裤)等。衣裳,深衣为礼服;襦裙为女装。袴褶为常服。 汉服无扣,系带,宽衣大袖,线条柔美流畅。 三 汉服分类图示 1 衣裳 衣裳,上衣下裳,衣一般是交领大袖的,裳的结构类似裙子,衣裳制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服装形式.为了表示尊重传统,衣裳制被作为最高级别的礼服形式。 2 深衣 上衣下裳相连,有曲裾和直裾之分。曲裾深衣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时绕至背后,再用腰带系扎,即"续衽钩边"。深衣被儒家赋予了很多理念与意义,成为文人的基本装. 3 袍服 袍服一直被当作礼服。以大袖为多,袖口有明显的收敛,领、袖都饰有花边。袍服的领子以袒领为主,大多裁成鸡心式,穿时露出内衣。袍服下摆,常打一排密裥,有的还裁制成月牙弯曲状。里面一般还衬有白色的内衣。 4 襦裙 上短衣,下裙,裙以带系扎。有短襦,半臂,大袖衫。 汉服,即中国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主要是指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近4000年中,以华夏(汉后又称汉民族)民族文化为基础,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性格,区别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的装饰体系;或者说:“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是从夏商周时期到明朝,华夏(汉)民族所着的、具有浓郁华夏(汉)民族风格的一系列华夏(汉)民族服饰的总体集合。 汉服的特点和样式(在上面已有略注)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配饰 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 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 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 ------------------------------------- 汉服的历史和发展---------------------------- 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史记》载,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史记》卷一 五帝本纪 第一)约五千年前,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就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后又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黄帝时代冕冠出现,服饰制度逐渐形成。夏商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逐渐完备。周代后期,由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特别是百家学说对服饰的完善有着一定的影响,诸侯国间的衣冠服饰及风俗习惯上都开始有着明显的不同。并创造深衣。冠服制被纳入了“礼治”的范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从此中国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 汉族的这一服饰制度自周代至明代,尽管横跨三千年的时空,尽管这三千年来汉人曾经受过无数次的艰辛困苦,但汉人服装的基本特征是没有变的。一直到三百多年前的清初,这一服饰制度才崩溃。当时孔子的后裔衍圣公孔闻謤上书多尔衮说:“先圣为典礼之宗……定礼之大要莫于冠服……惟臣家衣冠,三千年来未曾变易……” 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在与南明的战争中,清朝统治者为了达到削弱汉人的民族认同感,以便于维护满洲贵族统治的目的,而大力推行满族发型和满族服装,并以残酷的手段禁止人民穿戴汉族服饰,史称“剃发易服”(“剃发”也作“剃发”)。这使得汉服逐渐消亡。今天人们看到的“APEC会议装”和旗袍、长衫、马褂都是以满族为主体的民族服饰的改良和发展,而非汉族传统的民族服饰。 辛亥革命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之后,人们的思想趋于西化,改穿西式服装,没有恢复汉服。但在21世纪初,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人们开始审视自己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一些人又重新倡导恢复传统汉服并身着汉服进行推广。对于这些人的行为,社会上有各种不同的看法 --------------------------------- 汉服对中国周边其他民族服饰的影响--------------------------------- 日本和服 在日本的奈良时代,也即中国的盛唐时期,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艺术、律令制度,这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当时他们还模仿唐制颁布了“衣服令”。至今日本仍把和服称为“吴服”(和服这个词是西方人对日本吴服的称谓,日本人逐渐接受了这个词,但是在日本卖和服的商店,一般称为吴服,少有和服的称谓),意为从中国的吴地(今江浙一带)传来的衣服。初期和服为唐服翻版,之后的盛装十二单的外套华服也被称为“唐衣”(李氏朝鲜礼服外套也称为唐衣,虽然两者已经有了更多的民族特色)。和服虽由汉服发展而来,但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已经发展岀自己的民族特色。如男服的裤子,江户时期之后女服腰带逐渐增宽到比较大的尺度,腰带鼓节移到后背并发展出种种样式,也是区别和服与汉服的主要标志。和服衣料上的纹饰等往往也具有鲜明的日本民族特色。 朝鲜服装韩服 唐代时,新罗与唐朝交往甚密,服饰特点几乎与唐朝无异,李氏朝鲜中期之后韩服特别是女服朝高腰襦裙发展,同汉服区别逐渐增大,但官服,朝服,宫廷重要礼服仍一直保留较多汉服制度,并随汉服变化而变化,如唐朝时官员的乌纱幞头的后系带为下垂带样式,新罗官员幞头同为此样式,而明代之后改为展角样式,李朝也改为短展角;如李朝王后大礼服一直都为中国皇后翟衣样式。而现代韩服和汉服的主要不同之处:汉服一般是交领右衽,也有对襟的(V字领),而朝鲜服装的交领发展为小v领;女服裙子束的特别高,而且下摆十分宽大、蓬松。

101 评论

zhijuan0628

服装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就已出现。古代人把身边能找到的各种材料做成粗陋的“衣服”,用以护身。人类最初的衣服是用兽皮制成的,包裹身体的最早“织物”用麻类纤维和草制成。在原始社会阶段,人类开始有简单的纺织生产,采集野生的纺织纤维,搓绩编织以供服用。随着农、牧业的发展,人工培育的纺织原料渐渐增多,制做服装的工具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服装用料品种也日益增加。织物的原料、组织结构和生产方法决定了服装形式。用粗糙坚硬的织物只能制做结构简单的服装,有了更柔软的细薄织物才有可能制出复杂而有轮廓的服装。最古老的服装是腰带,用以挂上武器等必需物件。装在腰带上的兽皮、树叶以及编织物,就是早期的裙子。古代服装类型古代服装一般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①块料型:由一大块不经缝制的衣料组成,包缠或披在身上,有时用腰带捆住挂在身上。例如古埃及人、古罗马人和古希腊人穿着的服装。②缝制型:用织物或裘革裁切缝制成为小褂和最早的裤子。这种原始服式直到现在还留存在许多民族之中,如爱斯基摩人和中亚一些民族所穿的服装。中国服装的历史中国服装历史悠久,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在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曾发掘出约 8万年前的骨针。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有管状骨针等物出土。可以推断,这些骨针是当时缝制原始衣服用的。中国人的祖先最初穿的衣服,是用树叶或兽皮连在一起制成的围裙。后来,每个朝代的服饰都有其特点,这和当时农、牧业及纺织生产水平密切相关。春秋战国时期,男女衣着通用上衣和下裳相连的“深衣”式。大麻、苎麻和葛织物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大宗衣着用料。统治者和贵族大量使用丝织物。部分地区也用毛、羽和木棉纤维纺织织物。汉代,丝、麻纤维的纺绩、织造和印染工艺技术已很发达,染织品有纱、绡、绢、锦、布、帛等,服装用料大大丰富。出土的西汉素纱禅衣仅重49克,可见当时已能用桑蚕丝制成轻薄透明的长衣。隋唐两代,统治者还对服装作出严格的等级规定,使服装成为权力的一种标志。日常衣料广泛使用麻布,裙料一般采用丝绸。随着中外交往增加,服式也互有影响,如团花的服饰是受波斯的影响;僧人则穿着印度式服装“袈裟”。现今日本的和服仍保留着中国唐代的服装风格。唐宋到明代服式多是宽衣大袖,外衣多为长袍。清代盛行马褂、旗袍等满族服式,体力劳动者则穿短袄长裤。近代,由于纺织工业的发展,可供制做服装的织物品种和数量增加,促进了服装生产。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五四运动后吸收西方服式特点的中山服、学生服等开始出现。1950年以后,中山服几乎已成为全国普遍流行的服装,袍褂几近消失。随着大量优质面料的出现,服装款式也有发展。现代服装设计已成为工艺美术的一个分支,而服装生产已经实现工业化大批量生产。概述人类通常会将衣物(也称为服装、衣服、衣着)穿戴在身体上。最广义的衣物除了躯干与四肢的遮蔽物之外,还包含了手部(手套)、脚部(鞋子、凉鞋、靴子)与头部(帽子)的遮蔽物。衣物的功能有保护身体来抵抗犟烈的日晒、极度的高温与低温、冲撞、蚊虫、有毒化学物、武器、与粗糙物质的接触——总而言之,就是抵抗任何可能会伤害未经保护的人体的东西。人类在设计衣物以解决某些实际的问题上已经展现了高度的创造力。衣物、配件与饰品传达的社会讯息则包含了社会地位、职业、道德与宗教连结、婚姻状态、以及性暗示等等。人类必须知道这些符码以辨认出传递出来的讯息。如果不同的团体对於同一件衣物或装饰解读出不同的涵义,那么穿衣者可能会激发出一些自己所没有预期到的反应。社会阶级:在许多社会中,拥有高地位的人会将某些特别的衣物或饰品保留给自己来使用。只有罗马皇帝可以穿戴染成紫红色的服装;只有高地位的夏威夷酋长可以穿戴羽毛大衣与鲸齿雕刻。在许多情况下,有些抑制浪费的法律体系会精细地管理谁可以穿什么衣物。在其他的一些社会中,没有法律会去禁止低地位者去穿戴高地位者的服装,然而那些服装的高价位很自然就限制了他人的购买与使用。在当代西方社会里,只有富人能够负担得起高级订制服装(haute couture)。担心受到社会排挤也有可能限制了服装的选择。职业:军人、警察、消防队员通常会穿著制服,而许多企业中的员工也可能如此。中小学生经常会穿著学校制服,而大学生则穿著学院服装。宗教成员可能会穿著修道士服或道袍。有时候单是一件衣物或配件就能够传达出一个人的职业与/或阶级。比如说,主厨头上所戴的高顶厨师帽。道德、政治与宗教连结:在世界上许多地区中,民族服装与衣服风格代表了某个人隶属於某个村庄、地位、宗教等等。一个苏格兰人会用格子花纹来宣告他的家世;一个正统犹太人会用侧边发辫来宣告他的信仰;而一个法国乡村妇女会用她的帽子(cap or coif)来宣告她的村庄。衣物也可以用来表现一个人对其文化规范与主流价值观的异议,以及个人的独立性。在十九世纪的欧洲,艺术家与作家会过著波希米亚式的生活,并且刻意穿著某些衣物来震惊他人:乔治·桑穿著男性的服装、女性解放运动者穿著短灯笼裤(bloomers)、男性艺术家穿著丝绒马甲(waistcoat)与俗丽的领巾。波希米亚族、披头族(beatnik)、嬉皮、哥德族、庞克族继续在二十世纪的西方进行这个反文化传统。近年来连高级订制服装都抄袭了街头时尚,这或许让街头时尚丧失了某些震惊他人的力量,然而它仍旧激励无数人试图把自己打扮的酷炫有型。婚姻状态:印度女人一旦结了婚,她们会在发际间点上朱砂痣),一旦守寡,她们就要抛弃朱砂痣与珠宝并且穿著朴素的白衣。西方世界的男女可能会戴上结婚戒指来表示他们的婚姻状态。商周时代衣服的基本形制是上衣下裳。《说文解字》说:"上曰衣,下曰裳。"下身穿的裳实际上是裙,而不是裤。金文中常见有周天子赏赐给臣下"赤芾"的记录。"赤芾"是一块红色的布,系在腰间垂于腹前,是贵族的服饰和身份的标志,又叫韦,后世称为蔽膝。华夏族的习俗是束发的,发髻要用笄别?I檀胖分谐鐾凉矶喙侵实姆Ⅲ恰?先秦时代,华夏族服饰的特点是上衣下裳、宽衣博带。衣服是右衽窄袖、长度在膝盖上下。领、袖、襟、裾都用花边装饰,没有纽扣,以带束腰。而胡人的服饰是短衣窄袖,左衽长裤,革带皮靴。赵武灵王把胡服引进中原,这对战国秦汉时期华夏族服装的变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春秋战国之际,出现了一种新式服装叫做深衣。《礼记·深衣》孔颖达正义说:"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深衣。"战国秦汉之人不论贵贱、男女、文武都穿深衣,贵族以冕服为礼服、深衣为常服,平民以深衣为吉服、短褐为常服。深衣连衽钩边,穿时要束腰带。贵族用丝织的绅带,故称绅士或缙绅。皮带已经流行,皮带的两端分别用带钩和环相连接,叫做钩络带或蹀躞带。皮带上可以悬挂或佩带刀剑、弓箭、印玺、荷包等各种物件。先秦时没有棉花,所谓"布衣"是指用麻布裁制的衣服。夏天穿的细麻布叫葛,冬装有袍和裘。袍是穿在里面的夹衣,内实丝绵,充填新绵的叫襺,充填旧絮的叫袍。穷人填不起丝绵,只能填些碎麻,叫做缊袍。袍因是内衣,所以只能居家穿着,但不能作为礼服,外出时只能衬在正服里面。短袍叫襦,也就是后来所说的袄。质地粗劣的襦叫褐。裘是皮衣,先秦时代也是主要的冬衣。秦汉时代的服饰比先秦要丰富。《礼记》曰:"衣不帛襦袴。"这是因为襦和都是内衣,儒家崇尚俭朴,认为不应该用丝绸来裁制内衣。而到了六朝时,那些世家子弟居然用白色的丝绸来做裤子,所以被称为"纨绔子弟"。古代的裤子通常都没有裤裆,只有两只裤脚管,上端连在一起,用带系在腰间,所以叫做袴。《释名》曰:跨也。两股各跨别也。"袴是内衣,不能外露的,袴的外面一定还要穿裙或深衣。平民劳作时穿短衣,则袴内要系一兜裆布,就像日本大相扑运动员的装束。在宋初的《盘车图》中,还能见到这种穿法。连裆的短裤,叫做裈。裈短如牛鼻,俗称犊鼻裤。司马相如带卓文君回到成都,就穿着犊鼻裤当垆涤器,以羞辱卓王孙。男子的外衣亦统称为袍。袍身长大的下摆叫袂,袖子宽松。紧窄的袖口叫祛。袍有衬里,是夹衣。单衣叫。袍和的衣襟都有曲裾和直裾两种,曲裾就是深衣。深衣穿着时包裹身体行动不便,慢慢地被直裾的 褕所取代了。女子穿连体的深衣或者分体的襦裙,汉代女装的式样与男装差别不大。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出现了两个变化,一个是汉装的定式被突破了,另一个是胡服被大量地吸收融合进汉人的服饰之中。男子的服饰以衫代替了袍。《释名》曰:"衫,衣无袖端也。"就是说衫的袖端没有,因此衫袖比袍袖更加宽大,大到"一袖之大,足断为两;一裙之长,可分为二"的地步,这样走起路来甩手的时候就显得更加潇洒了。秦汉时服色以青、紫为贵,平民布衣只能穿白色的衣服。而六朝一反常态,服色尚白。由于经学的独尊地位受到冲击,儒家的冠服制度也动摇了,不仅服装的式样、颜色都突破了汉代的规矩,而且穿法、打扮也常常标新立异,或科头跣足,或坦胸露背,或袍裙襦裤,或奇装异服,都突破了旧时的礼仪。妇女服饰也崇尚褒衣博带,有的把裙摆放长,裁剪成三角形,叫做;有的在肩臂间搭一帔帛,走起路来大袖翩翩、华带飞,显得格外飘逸。胡人的裤褶和皮靴已经被汉人普遍接受。胡服的裤是作为外衣穿的长裤,裤腿宽松,膝盖处用带束缚,叫作缚裤。褶是与裤相配的紧身齐膝短衣,裤褶和皮靴都适合于骑射。隋唐时代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加上经济繁荣、社会开放,服饰也日趋丰富华丽。开元以前女装以窄袖为时尚,胡服尤其盛行,初唐妇女多喜欢戴胡帽,穿翻领窄袖袍、条纹小口裤,着软靴、系蹀躞带。中唐以后衣衫又趋于宽大。唐代社会上思想比较开放,常有妇女穿着男装,还流行袒胸的低领衣服,喜欢在襦衫外面罩一件对襟短袖衣,叫做半臂或半袖,肩部搭一条披帛。唐代女裙的式样繁多、色彩艳丽,尤其流行像石榴花那样的红裙,诗人称之为石榴裙。男装以圆领窄袖袍衫为主要的服饰,靴已成为士庶通用的鞋了。宋代把单上衣叫做衫,衫的袖口没有祛。有作为内衣的短小的衫,也有作为外衣的长大的衫。下摆加接一幅横襕的襕衫是男子的常服。夹衣和绵衣叫襦和袄,襦袄是平民的常服。宋代还流行在衣衫外面加罩一件不加横襕的宽大外衣,斜领交裾的叫直身,直领对襟的叫鹤氅。女装外衣以襦衫和裙为主,上衣趋向短窄贴身,下裳流行褶裥裙。内衣有抹胸和裹肚,裤子是不露在外面的,只有下等人才单穿裤子。唐代流行的"半臂"是一种短袖外套,而宋代流行的外套叫背子。背子有长有短,有长袖有短袖,其特点是两边的衩一直开到腋下。建立辽、金、元朝的都是少数民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的服饰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契丹族的服装,不论男女,都穿左衽、圆领、窄袖的长袍,袍里面衬衫袄,下身穿套裤,裤腿塞在靴中。妇女在袍里穿裙,也穿皮靴。女真族的服饰和契丹族相似,由于北方气候寒冷,衣服以毛皮为主。元朝时,汉人保持原来的服饰。蒙古族男子以窄袖长袍和套裤为主要服饰,但由于受汉人影响,多改为右衽,而妇女的袍服还是以左衽居多。明代官员的袍服为团领衫,系革带,带上镶有玉片,这就是所谓的玉带。职官的服色和花纹按品级高低而异。前胸和后背各织一块方形的纹饰,叫做补子。文官的补子绣飞禽,武官的补子绣走兽,纹样按品级各不相同。儒生都穿镶黑边的蓝色直身,戴有黑色垂带的软巾,又称儒巾。皂隶穿青色布衣,市井富民商人虽然能穿绫罗绸缎,但是只许用青色或黑色。万历以后禁令松弛,艳衣丽服才遍及黎庶。朝廷命妇的礼服为凤冠、霞帔和大袖衫,常服为袄衫和裙,很少穿裤。背子穿得更加广泛,合领大袖的背子可以作为礼服,直领小袖的背子则为便装。还有一种无领、无袖、长至膝盖对襟的马甲,叫做比甲,深受青年妇女喜爱。满族入关建立清朝后用武力强迫汉人接受了满族的服饰。男子的服饰有袍、衫、褂、裤。清代的长袍以衩来区分贵贱,皇族宗室开四衩,官吏士人开两衩,一般市民不开衩。袍的袖口装有箭袖,平时翻起,行礼时放下,因其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职官朝服的胸背正中也各缝一块补子,称为补服。补子也沿用明制文禽武兽,但是花纹与明朝不同,而且由于清朝的补服是对襟的,所以胸前的一块分成两半。有一种长不及腰、袖仅掩肘的短褂,叫做行褂,又叫马褂。马褂以黄色为贵,非皇帝特赐不能穿。还有马甲,北方称为坎肩或背心,是无袖短衣,男女都能穿。男子下身穿裤,穿裙的已不多见。清初改服易冠规定"男从女不从",所以妇女的服饰有满汉两式。汉族妇女的头饰有簪、钗、冠子、勒子等等,满族妇女则以高如牌楼的"大拉翅"最具特色。满族妇女的服装和男子相似,也是穿袍衫马褂,但一般比较紧窄,不像汉族女装那么宽大。汉族妇女在清初仍然穿明装,以裙衫为主。以后满汉服饰慢慢合流,衣衫渐趋短小,外面罩一件齐膝的背心。女装特别讲究用花边来装饰衣缘,于是花边越滚越多,形成宽宽的衣缘。晚清流行穿裤子,穿裙子的渐渐少见了。

322 评论

|烟、易戒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已知缝衣,周口店山顶洞人的文化遗存中曾发掘出骨针。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在不同地区和族别的人们中间,服饰款式已各不相同。夏商与西周时的汉服衣着无实物存世,据安阳侯家庄墓及妇好墓所出玉、石人像,可知商代贵族上身穿交领衣,腰束绅带,下身着裳,腹前系市(蔽膝)。汉族服装清初清兵入关,迁都北京后,为强使人民臣服,民族压迫严酷,不久就有薙发易服法令,特别对南方人民严厉。从明、清间画迹分析,居官有职的,虽补服翎顶,一切俱备,妇女野老和平民工农普通服装却和明代犹多类同处,并无显著区别。康熙耕织图》是当时宫廷画师,作本画时,生产程序部分受楼瑞《耕织图》影响,但是作农民及农家衣着,实多就江浙富庶区田家现实生活取材。衣着还近似江南明末农家装束,惟男子头上多露顶椎髻,用明式巾裹网巾和瓜皮帽的不多,但并无曳长瓣的。妇女衣着变化更少。男女衣服背间多齐领缀巾一方,晚明作劳动人民形象为常见标志。

274 评论

抢银行的小怪兽

自八十年代初,著名学者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1年)一书问世以来,服饰研究被列入专题研究对象,并且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研究队伍曰益加强,成果不断涌现。自《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以后相继出版的服饰及相关学术专著主要有:李仁溥《中国古代纺织史稿》(岳麓书社,1983年)、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周汛、高春明《中国历代服饰》(学林出版社,1984年)、《中国历代妇女妆饰》(三联书店〈香港〉、学林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吴淑生、田自秉《中国染织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常沙娜《敦煌历代服饰图案》(万里书店有限公司、轻工出版社联合出版,1986年)、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文物出版社,1993年)等。使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呈现出繁荣景象。 随着八十年代后期兴起的各种“文化热”,服饰文化研究更加趋于活跃,各种包含有古代服饰研究专册在内的文化丛书相继出版,并创办了诸如《中国服装》一类的专门刊物。近年来,仅服饰方面的专著就出版了十几种,发表论文百余篇,这当=话 ㄓ姓陆诮樯堋⑸婕暗侥承┓ 文谌莸闹 骱吐畚脑谀凇?br /> 与此同时,服饰研究的范围和内容也越来越广泛深入,其中既有对服饰的起源、发展、变化、沿革等基本问题进行深入考证研究的;又有以服饰为基点,努力从文化理论、史学理论、美学理论、科学技术、文字学、民族学和人类文化学等不同的角度和高度对服饰进行多方面的阐述和论证。大致包括的内容有:服饰与礼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军事、服饰与民族、服饰与妇女、服饰与宗教、服饰与科技、服饰与审美、服饰与心态、服饰与地理环境等。体现出了服饰文化跨学科性的特点。 1995、1996两年可谓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收获之年。仅笔者所见,就有专著9部、论文20余篇,下面简略介绍如下: 一、专著 军戎服饰在古代服饰的研究中,一般按习惯分为戎服和甲胄两部分。七、八十年代以来,对各朝代甲胄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全面系统,成就显著,学术价值也比较高。相比之下,戎服的研究则略显薄弱,成果也相对较少。由刘永华编著的《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一书,针对这一问题,广泛搜集考古方面资料,进行深入考证。作者先后走访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筛选、比较,与文献对照后,分门别类,将它们编入商代、西周、春秋战国、秦代、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的论述之中,完成了一部极具特色的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专著。全书共选用各种服饰图象资料400余幅。此书的特点在于,将考古发掘的原始材料经过整理鉴定之后,进行彩色复原,再对照文献进行研究阐述。该书图文并茂,可使读者对中国古代军戎服饰的发展过程,有一个形象而立体的了解,是一部较具学术价值的专著。 服装史是历史的一部分,它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可向世人展现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特征。中国服装史同样是后人了解中国悠久灿烂文明的一个窗口。迄今为止,关于中国服装史方面的著作已经出现了若干种,其内容繁简不一。由黄能馥、陈娟娟合著的《中国服饰史》(中国旅游出版社,1995年)一书,以中华服饰的起源作为开篇,依次对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服装发展过程,作了较为细致的介绍。内容包括服装制度、服装形式、服装面料、服装纹样、首饰配饰等,全书共用各种插图千余幅,分类详细,图文并茂,是一部较好的高级教科书。同样作为教科书、由孔德明撰著的《中国古代服饰.用具.职官》(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6年)一书,是作者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对古代文化的独好,通过多年的积累、研究、探索,终于完成了这部集知识性、学术性为一体的专著,值得一读。 文化人类学是现代兴起的、对人类活动进行综合研究的新学科。由华梅编撰的《人类服饰文化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一书,从人类文化学的大领域入手,以服饰的历史年代为纵线,广泛联系服饰在人类生活中的影响作用,将古今、中外人类的服饰从起源、发展、沿革逐一进行分析论述,为拓宽服饰研究领域做了尝试。 妇女服饰研究,是古代服饰研究中的重要部分。近年来,随着现实生活的需求,古代妇女服饰研究更加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孟晖《中原女子服饰史稿》(作家出版社,1995年)一书,以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中原汉族妇女服饰为研究对象,将该地区汉族妇女服饰的演变特点,以“锦绣中原”、“胡风入华”、“两宋风流”、“金缕曲”四方面内容做为概括。其中锦绣中原部分介绍了衣裳、深衣、kūn@①、ku@②等中华民族传统服饰,自商代至南朝期间的发展和应用概况;胡风入华部分则着重揭示十六国时期至唐代兴起、流行的窄衣小袖、花钿革靴、幂@③帷帽和罗裙露胸等,以及带有浓郁西北少数民族韵味的服饰对中原地区妇女服饰的影响;两宋风流以抹胸、裙、背子等内容为主,叙述了五代至两宋时期妇女服饰的风格;金缕曲则以左衽袄裙、纽扣立领等服饰特色,阐述了辽金元、明清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妇女服饰的影响,以及妇女服饰逐渐同化的趋势。 对中国古代服饰历史的综合研究,始终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出版的绝大部分专著都是围绕这一重大主题而撰著的。周汛、高春明合著的《中国古代服饰大观》(重庆出版社,1995年)一书,便是此类专著之一。全书共计26万余字,共选用彩色和黑白插图260多幅。全文分为十二编,依次为:首服、发式、化妆、首饰、耳饰、项饰、衣服、裤裳、腰佩、鞋袜、工艺等。作者在书中广泛引用正史、笔记、游记、稗钞、传世佳画、考古发掘资料,内容丰富,并具有史料与出土文物相结合、学术研究与历史文化普及相结合的特点。在内容章节的编排上也打破了传统的以时代分章节的模式,将所介绍的对象按其类属,单独立目,从头至尾,一物一议,给读者以脉络鲜明,内容连贯的感觉。《衣冠灿烂—中国古代服饰巡礼》(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是赵超、熊存瑞的合著。该书作为王仁湘主编的《华夏文明探秘丛书》之一,对古老中国丰富多彩的服饰,做了概括性的描述。由赵联赏撰著的《霓裳.锦衣.礼道——中国古代服饰智道透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一书,是一部古代服饰与历史文化相结合,详细阐述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专著,全书21万多字。作者同样采用文物映证文献的研究方法,对宏富而又千资百态的各类服饰制度进行了剖析,书中认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是以“礼”为核心,以实用性与欣赏性为文化心态,集霓裳、锦衣、礼道于一体,反映着人们的身份地位、等级差别、心理习尚,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也正是在这种政治色彩的熏染下,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各朝各代帝后衣冠考究、威严仪重,文武官员之服典雅华贵,庶民百姓布衣黔首的历史格局。 辞典为人们了解知识、研究问题进供了巨大的帮助。周汛、高春明在多年研究服饰文化、出版了多种服饰专著的基础上,再次合力撰著《中国衣冠服饰大辞书》(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一书。该书是一部系统介绍中国历代衣冠服饰文化的专科辞书,分总类、冠巾、上衣、下裳、鞋袜、发式、化妆、饰物、腰佩、衣料、染采、纹样、工艺、其它及文献等15个门类;所收词类上起先秦,下迄民国,内容包括历代服饰名称、款式、质料、色彩、纹饰、产生年代、沿革变迁、礼议制度、穿着方式、使用场合及相关习俗。书前刊有《中国衣冠服饰史述略》一文;书中收有《中国服饰史年表》、《衣冠服饰等秩表》、《历代服饰禁例》、《历代时世妆》、《古今尺度对照表》及《中国服饰沿革简明图表》等附录。全书共180余万字,另有彩色照片200余幅,黑白插图千余幅。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彩色和黑白照片大多都是各地博物馆收藏的珍贵文物,可供读者鉴赏与研究。 二、专论 1、断代研究 服饰的断代研究,近几年来得到了加强。表明服饰研究已经从以前习惯的纵向研究,转向了比较具体深入的横向研究。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各地出土文物的不断增加,为广大服饰研究者提供了文献以外的直观性材料,使服饰研究成果更加真实可信。 先秦时期的服饰研究是整个服饰研究的重点之一。宋镇豪的《从出土文物看春秋战国时代的服饰》(《文物天地》1996年第1—2期)一文,将中原、齐鲁、北方、秦、吴越、楚、巴蜀滇等文化地区,分为七大区域,根据以上区域考古发掘出现的服饰资料,进行研究考证。文章认为,尽管各地区的服饰形制有相互影响,互有所取之处,但总有其各自的风格品位。从宏观上看,大概可以说,中原周地和三晋服饰比较质朴,东方齐鲁服饰注重舒裕,北方中山和燕地服饰矜夸,西北秦地服饰厚实,东南吴越服饰拙而有式,南方楚地服饰轻丽,西南巴蜀滇服饰宽松,由上述不同地区服饰的不同特点,共同构成了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的时代特征。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不断发掘,为秦代政治、军事、文化等诸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丰富殷实的形象资料。党焕英《秦俑服饰及其礼仪初探》(《文博》1995年第3期)一文,通过对各式秦俑发式和所着不同冠戴、袍服、铠甲、腰带、下裳、护腿、行滕、足履等服饰用品的研究后认为:秦俑的造型源于生活,是秦代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服饰作为礼仪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主要作用在于“别尊卑,分等级”,它们在服饰上的不同类形,实际是当时社会各阶层人群地位和身份的体现。由曾布川宽著、黄雪美译《兵马俑与秦的军队》(《文博》1995年第5期)一文,则着重对秦兵马俑所着冠巾、铠甲的不同,进行了兵种、官阶等级的对照研究。 在汉代400余年的统治时期中,各类文化遗存相当可观,反映服饰内容的各种资料亦十分丰厚,并且在一定区域内得到具体反映。如郎保湘《洛阳汉墓出土的有关服饰文化资料》(《中原文物》1995年第2期)一文,试图从洛阳出土的汉代民间男女服饰上,找出汉代服饰的一些主要特点。即汉代的袍、襦、裙、裤等服饰都“崇尚宽和长”、“男袍、女襦一般都是右衽”,服装颜色崇尚黄色。另外,汉代妇女发式流行倭堕髻和@④髻;首饰的质料以玉饰、珍珠、玛瑙、琥珀、翡翠等为多;鞋履的质地则多以木、麻、葛、棉等材料制做而成。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发达、开放辉煌的时代。这些特征在服饰上的表现更为突出,其中以妇女服饰又最具代表性。党焕英《唐代男女服饰及女妆概述》(《文博》1996年第2期2期)一文,对此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概括。文章认为,唐代男子服饰多以圆领衣、幞头、靴子为主要服饰形式,变化不大;而妇女的服饰、化妆却呈现出奇特华美,繁盛开放的大唐特色。具休表现在服饰上有以下几点:①领式多样,体现封建礼法的松弛。②女着男装,体现唐代妇女的阳刚之美和妇女地位的提高。③胡服盛行,体现国家对外开放程度。这些特点在化妆上也十分突出,首先是各类髻式种类繁多、式样翻新;其次是注重化妆,标新立异。以上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唐代千姿百态服饰的盛况,而且影响深远,直至海外。服装颜色在古代不仅具有浓烈的政治迷信色彩,被统治者们所重视,同时它还是人类审美和不同人群等级标志的体现。纳春英的《官品服色制与唐人的色彩观》(《宁夏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一文,从服饰色彩入手,结合宗教文化,工艺技术分析了唐人对各种服色的取舍标准和审美心态。胡小丽、赵静《唐代妇女的眉式》(《考古与文物》1995年第6期)一文,运用考古资料和唐诗文献记载,从另一个侧面论述了唐代不同时期妇女眉式的变化。作者还试图借此分析、窥视唐代社会不同时期政治、文化的不同。 辽代契丹人髡发习俗,在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中已屡被印证,并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但这一定论,指的是契丹男子的发式,而契丹女子是否也行发髡之俗?这个问题在学术界颇有争议。孙遇安在《宣化辽金墓壁墓画中的服饰》(《文物天地》1996年第1期)一文中,根据对宣化地区辽墓壁画中人物服饰的研究后得出结论认为,契丹女子在少女时实行髡发,成年以后则开始蓄发,而一些在社会上有身份地位的妇女又多用巾帼包头。 中国古代服饰(帝王将相到百姓)殷商时期,甲骨文中有蚕、帛、桑字,在安阳商墓中出土的铜钺上存在有雷纹的绢痕及丝织物的残片。 《商书.太甲中》载,“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正义云:“冕是在首之服”,又云“殷礼不知天子有几种冕”,惟在《王制》中有:“殷人 而祭,缟衣而养老。”缟即古之深衣,所以说殷商已有阶级差别,但具体服饰上还没有完全确切的完备形式。 在周代,分封制确立,这就给予服饰等级差异上的区分较为具体化。 周人从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上否定了“天命论”,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并对头(首)加以重视,首服的式样颜色区分人的尊卑贵*,形成以首服为主要标志的冕服制度和朝服特征,并以象征五行,五方的青、赤、黄、白、黑作为正色,这五种颜色非一般人能穿,这些都由《舆服制》作出详细的规定,就连常服,燕居服也规定有不成文的等级界限。 一、冕服 冕服是皇室、臣子们祭祀天、地、祖先、神灵时所穿的祭服,并成为朝廷特有的祭祀服饰。西周已定型,并有严格的区分,冕服虽各朝形制略有变化,但总体来说,大同小异。 据《周礼》记载,周代凡有祭祀活动,帝王百官皆穿礼服。礼服由冕冠、玄衣、缥裳等组成,其等级依次分为:大裘、衮冕、氅、冕毳(cui)、 冕、元冕等制。总括历史时期,冕服以下表内容为规范而使用。 1.冕冠 冕服是由戴冕冠而得名。冕冠是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最为尊贵的礼冠。 “周之冕以木为体,广八寸,长尺六寸,上以玄,下以 (同朱色少别)”,前后有旒。其中冕木板叫“ ”。 长一尺六,宽八寸(各朝尺寸有不同),成一长方形(也有后方前圆的),前低后高,相差约二寸左右,前后一般垂有若干串珠玉,名叫冕旒,旒的数量和质量是随祭祀的内容和官职身份而定,在一串旒上系十二珠,以玉为料。每玉相隔一寸,则每一旒长度为十二寸(有图)。天子冕冠的旒系五彩玉,排列顺序为朱、白、苍、黄、玄,然后再反复。穿玉的丝为藻,旒是以藻穿玉、以玉饰藻,所以又称“玉藻”。冕冠的两旁各有一孔,又在笄的一端系上一根丝带,从颌下绕过,系于笄的另一端,把冕冠高高的固定在头上。另外,在两耳之处各垂一颗玉珠名为“充耳”,意在提醒戴冠者勿信谗言,而垂旒是让戴冠者目不斜视,断事公道。 旒数有差等,天子衮冕为十二旒,前后二十四旒,每旒十二玉,共用玉二百八十百颗;公戴冕旒,有九旒,每旒用九玉,所用玉色为苍、白、朱三彩;侯伯七旒,旒用七玉;子男毳冕五旒,旒用五玉;卿、大夫玄冕有六旒、四旒、三旒、二旒的区别。 2.冕服 按规定,凡戴冕冠者,都要与冕服配穿。冕服为上衣下裳之制,其衣裳之颜色、纹章之数量都有不同。帝王所用的冕服是上玄衣下 裳,在最高等级的祭祀上有十二纹章,(有图)一般上衣的文章为绘制而成,下裳的纹章是手绣而成。纹饰次序,除曰、月、星外,首以龙,次则山、华虫、火、宗彝,皆画之,又次以藻、粉米、黼黻,皆以绣。 曰、月、星,取其照耀光明,如三光之耀。 龙,能变化而取其神之意,象征人君应机布局而善于变化。 山,取其能云雨或说取其镇重的性格,象征王者镇重安静四方。 华虫,雉属,取其有文章(文彩),也有说雉性有耿介的本质。表示王者有文章之德。 宗彝,谓宗庙之郁鬯樽,虞夏以上取虎彝、 彝,虎取其猛, 取其智或说取其孝。以表示其深浅之知、威猛之德。 藻,水草之有文者,一说取其洁。象征冰清玉洁。 火,取其明,火炎向上有率土群黎向归上狞之意。 粉米,取其洁白且能养人之意,若聚米形象征有济养之德。 黼,即画金斧形,白刃而銎黑,取其能韧断之意,斧与黼音近,或通用。 黻,作两己相背之形,《尔雅.正义》谓黻为弗文,取拂之意,陈用之《考工记》作左青而右黑,清代学者取斧与弓相对,应为二弓。作两己相背,谓群臣可相济,见恶改善,同时有取臣民背恶向善的含义。 冕服采用前高后低的形式,言王者位高权重,未免有骄矜之气,应有向下谦虚之态。冕有垂旒,所以蔽明,表示王者不视邪,以上各物均含有规劝君王不妄自尊大、不信谗言、明辨是非,不计小过等意义。 3.冕服的附件 芾,芾是当股之衣,因在膝前又叫蔽膝,芾的形制,天子用直,色朱,绘龙、火、山三章,公侯前后方(杀其四角使其方,变于天子之直,即去上下各五寸),用黄朱,绘火、山二章;卿、大夫绘山一章。芾是系于革带上垂之于膝前。 革带,博二寸,用以系 ,后面系绶。 大带:天子、诸侯的大带在其四边都加以缘辟。天子素带,朱里;诸侯不用朱里。大带之下垂以绅,宽四寸,用以束腰。 佩绶:天子佩白玉玄组授;诸侯佩山玄玉朱组援,大夫佩水苍玉等。 舄:王之吉服有九,舄有三等,赤舄为上,冕服之舄,是在服冕服时用赤舄,诸侯和王同用赤舄。 秦汉时,当时社会风尚以袍为尊、为贵,秦汉时,袍外穿作礼服之用。汉时袍大袖居多,袖口收缩得紧小,这一部分称祛,袖身宽大的部分称袂。袍还被作朝服,大襟大斜领,衣襟开得很低。 佩绶是汉代服饰的一大特色,它主要是用来区分等级,秦、汉官服色款相同,冠又不十分详细,佩绶以颜色、尺寸、花纹式样来区分等级。“组”是用丝带编成的饰物,可用来系腰“绶”是官印上的绦带,又称印绶。 佩绶方法有二:一为垂,其方法是系于腰间或正或侧;二为盛,是以 囊盛上。 囊有金、银钩挂于带旁,故又称旁囊,作盛绶之用所以又叫绶囊。武将的囊上绣有虎头纹样,所以又称虎头绶囊。 印绶无论尺寸,还是颜色和织法上都不同,据文献载:“汉帝佩黄赤绶,长两丈一尺;公侯、将佩紫绶,长一丈七尺……”地位职位越低,绶的尺寸越短。 隋时天子用赭黄袍,唐规定:黄色只有皇帝和皇室亲臣、贵臣才可服用,他人服用则为犯罪,因此黄色为皇权的特殊象征。当时,官职品级也以色彩区分,三品以上服紫色,五品以上服朱色,六品为绿色,七品为青色,以服装的颜色区分官品,等级的方法从隋开始,到唐成定制。 在唐官服中有时代特色当属章服。章服是唐时佩了鱼符、鱼袋的官服。鱼符、鱼袋均为唐朝官员朝服、礼服的一种。鱼袋是用来装鱼符的,通常系在大带上,武则天时改佩鱼为龟,中宗后又改为鱼,随身佩鱼,其作用一是用以明贵*、辨尊严内外,一是以为臣子上朝面君成应皇帝召见进宫的凭证。鱼符之形为鲤鱼,是以“鲤”喻李,寓意李家天下的一种标志。 鱼符长约三寸,其质为玉、金、银、铜等材料。皇太子佩玉鱼,亲王佩金鱼,诸官佩铜鱼。鱼上刻有官品、姓名。鱼分左右两部分,左向之鱼朝,右向之鱼随身携带。佩带的方法是将符盛于“鱼袋”里,挂在腰间革带上,凡穿朝、礼服必佩鱼袋,鱼袋上的纹饰,三品以上饰金,四五品饰银。 宋时公服沿袭唐的服色,三品以上为紫色,五品以上朱色,七品以上绿色,九品以上服青色,宋时只有鱼袋,没有鱼符,紫服佩金鱼,绯色饰银鱼。 明代,文武官员遇大祀、庆成、冬至等礼节,都戴梁冠,穿赤罗衣,一品冠七梁革带饰玉,绶用云凤四色花锦,下结青丝网玉环,其它品位逐级下减,至八九品一梁之官,革带用乌角,所执笏板也有规定。 案纹样绣于袍上,以别官级品位。公、侯、驸马、伯用麒麟、白泽,其余文官绣禽,武官绣兽。文官一品用仙鹤;武官一品用狮子。补子最早出于武则天,当时以不同的锦纹赐予百官,称为“袄子锦”。明时演变为缀于袍上的补子,成为当时官服的一大特点。 明世宗嘉靖年间,对品官燕居服进行规定,其制为仿古时玄端形制的宽袍大袖,用深青色的纱罗制成,三品以上袍有云纹,四品以下只以青色镶边。又在袍子前后缀以补子,纹一样。 赐服是官品未达到某品级,而皇帝特许而赏赐穿着之服饰。赐服中有一种蟒衣、飞鱼、斗鱼之服,因蟒形似龙纹,只比龙少一爪,所以极其尊贵。 明代官服首服中最具特点的是乌纱帽,其形制前低后高,两旁各插一翅,通体皆圆。帽内另用网巾以束发。乌纱帽翅因戴者官职、身份不同而各异。 清代一改历代冠制,有礼帽和便帽之分。礼帽中暖帽的最高处有顶珠,其材料多以宝石(有图)制成,有红、蓝、白、金等,无顶珠者无官品,再有进士、状元顶金三枝九叶,举人、贡生、监生顶金雀,生员顶银雀。 清代袍与褂为主要的礼服,而袍是否开衩和开叉多少是由穿着者的身份而定,一般官吏开两衩,皇族宗室开四衩。平民无衩,俗称“一裹圆”。开衩之袍又称箭衣,口上有箭袖,以便骑马射箭。袍子以龙袍最尊贵,其次为蟒袍,蟒袍又称“花衣”,是官吏和命妇的专用服饰,袍的颜色和蟒纹中爪的多少取决于官职与品级,而不绣爪的世人可穿。一品至三品绣五爪九蟒,四品至六品绣四爪蟒,七品至九品绣四爪五蟒。长袍是满族服饰的特点,汉族以往都是上衣下裳制,满袍则为以后的旗袍打下基础。 在满服中,褂多穿于之外,所以也叫外褂,依季节有单、夹、棉、皮之分,惟不用亮纱和羊皮。官服中的褂另在胸背的正中引用汉明代补子形式,不过改明补为清绣,直接将图案绣于外褂之上,故又称补服,表示品位等级。 清代文武官补子绣饰 另一种褂不及腰,袖仅掩肘,为是满人常骑射的功能所致,所以又称马褂,马褂无贵*之分,世人皆可穿之。 马甲(或称坎肩、背心),男女皆穿。 还有一种带排扣的马甲,扣有二十三枚之多,四周镶边,为勇士和立有军功的特殊人物穿着,是非凡人物的表征。 满服中朝珠是高级官员区分等级的一种标志,进而形成高级的装饰品。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均佩朝珠,以琥珀、蜜蜡、象牙、奇楠等料为之,共计一百零八颗。旁随小珠三串,佩带时这边带一串,那边带两串。男子两串小珠在右,命妇两串小珠在右。 除冕服,官服外,还有: 弁服,古代仅次于冕服的一种服式,一般在打猎、出征和曰常朝政服用,它是以弁冠为引申配套而穿的服饰,弁由数块皮子合成,下大上小成尖状,形如两手对合,形成的条状处镶有许多五彩珠玉,十分美观,文学上曾有“会弁如星”的形容。弁以彩珠数量区分等级,有12、9、7、5、3、1珠之分。 元端与深衣 这两种是曰常所用最多的礼服,自天子至士皆可穿着,为儒者、贤士的礼服。元端在周时为国家法服。元端,取端正之意,颜色皆为正色,衣袖都是二尺十寸宽的整幅方形,这又是中国传统思想所致。中国历来讲究以规矩行事,要成方圆,万事要有模式、有典范,不可多变,这一点影响了中国服饰几千年。 深衣是一种上衣下裳分裁连制的长衣。它是为官者最低一级的礼服,又是百姓最高一级的礼服。许多衣服的形制都是从深衣发展过来的。《礼记.深衣》:“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袂圆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文中还有:“制有十二幅。以应十有二月。”这样一款古老而应用广泛的衣饰,具有很强、很突出的寓意和象征性。 袍 是上衣下裳分裁连制的形制;并是一种有夹、可絮棉的长衣。单层的长衣古代称其为衫。袍,初为内衣,战国后,袍成了外套,以后形制也没有多大变化。 裘 毛皮制成的衣服,并且皮毛露于外叫裘,先秦穿裘外加罩衣称裼,以保护皮毛。锦衣即指裼。战国后,渐渐演变为裘毛向里而穿。 襦 我国古代把短衣称襦。《急状篇》注曰:“长衣曰袍,下至足跗。短衣曰襦,自膝以上。”襦是单的,无夹里。有夹里或加絮称袄。襦又分长襦、短襦。 裆 无袖短装,一片在前,一片在后。 背子 一种对襟开衩外衣,在宋时极流行,从皇帝到百民,男妇老幼皆穿。 王后之服有袆衣、 翟、阙翟、鞠衣、展衣、鞠衣、 衣之分。随从皇帝祭先王要服玄色袆服,画五色山雉;祭先公要服青色 翟;祭群小祀须服赤色阙翟。以上三服为祭服。亲蚕穿鞠衣,以礼见王及宾客服白色展衣;燕居服黑色阙衣,以上三服为常服。 汉时,皇后、贵妇在重大场合皆穿深衣,妇女们还沿袭战国时襦裙配套穿的习惯。 隋至盛唐时女子以瘦高为美,当时服装有三种风格:(1)窄袖襦衫,长裙,主要流行于隋至初唐这个时期。(2)胡服(3)女穿男装 中晚唐女子以胖为美,衣装加宽加肥,大袖宽裙。 其实很长时间里宽襦大裳一直是我国传统服饰的主流{袖子很大,前面有一条绅带[后来宽襦大裳逐渐只作为礼服,(“绅士”一词由此而来)]},只是后来逐渐作为礼服使用。汉代多以黑色和红色为主色调,到了唐朝色彩变的更丰富。圆领是春秋时期受游牧民族影响开始是作为一种休闲服,唐朝流行穿胡服时开始兴起。到宋朝出现了方型纱帽作为官帽并强化了帽翅(以前都是圆形纱帽且大多作为休闲服饰使用),宋朝常服袖子变窄,宋朝出现了一种方型的文人巾帽;到明朝出现了补服制度,另外纱帽后面多了两个飘带。汉代男子的曲裾深衣 曲裾深衣穿戴展示图(根据陕西咸阳出陶俑复原绘制)。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

154 评论

相关问答

  • 古籍文献研究对服装的研究对象

    自八十年代初,著名学者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1年)一书问世以来,服饰研究被列入专题研究对象,并且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研究队伍曰

    熊猫小胖 6人参与回答 2024-05-27
  • 古籍文献研究对服装的研究

    我也不清楚,毕竟这都是考古学的范畴了,你可以百度搜索古代汉服的资料历史及来源和发展,一般都能大概的知道,希望百度搜索能帮到你的忙。世面上的很多书籍都是考古家或历

    winnie1103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6
  • 古籍文献研究对服装的研究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国学热”的不断升温,作为传统文化主体的汉文化复兴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汉服作为汉文化的载体,是否应该回归也成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有人认为汉服

    小猴小吃货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6
  • 古籍文献研究对服装的研究背景

    由隋入唐,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到全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达,生产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对外交往的频繁等促使服饰空前繁荣,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

    一见卿心711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7
  • 古典文献学研究对象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曾经被称为校雠学。主要研究文献的版本、目录、校勘,同时研究文献的载体、辑佚、辨伪、注释、检索、出土等相关问题

    灵魂尽头z 5人参与回答 2024-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