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84

小坦克秋
首页 > 论文问答 > 公共外交期刊第2期什么时候出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秋天)Amy

已采纳
《公共外交季刊》《察哈尔快讯》《察哈尔报告》《察哈尔公共外交丛书》《察哈尔外交与国际关系丛书》等。
218 评论

修普诺斯0907

在其他各类杂志上发表了100多篇书评、专栏文章、时评及考察报告等各类文章,以下为部分。《希拉里访华谈“绿色”奠定战略关系新基础》,载《法制日报》,2009年2月20日,第9页。《美国贸易政策将发生变化吗?》,载《国际贸易论坛》,2009年春季号,第41-44页。《危机正在改变美国的经济地理》,载《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5月6日,第A13页。《中国外交改变了中国的国际形象》,载《外交评论》,2009年第期,第13-17页。5000字《亨廷顿与福山的分歧:文化与国际政治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8月13日。5000字《中美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面临历史新机遇》,载《中国石油经济》,2009年第7期。3500字《萨缪尔·亨廷顿的去世》,载《财经》杂志,2009年1月25日。2000字“New Approach Expected to Benefit Everybody,” China Daily, May 11-17, 2009, 《气候变化 奥巴马要玩儿真的》,载《环球时报》,2009年4月20日。3000字。《新泽西敲响警钟》,载《人民日报》2009年8月6日13版。2000字。《危机正在改变美国的经济地理》,载《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5月6日。3500字《奥巴马的能源政策》,载《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6月23日,第A13页。3500字《从历史中概括中的新观点——评<美国革命的激进主义>》,(书评)载《美国研究》1998年第3期,6000字。《观察美国中期选举有感》,载《世界知识》1995年第1期,4500字。《“拯救加州”还是“毁灭加州”――围绕美国加州187法案展开对争论》,载《世界知识》1995年第3期,3500字。《冷战后的中美关系现状――共同利益与争执》,载《东方》1995年第6期,8000字。《移民与反移民:当今世界新的冲突热点》,载《东方》1996年第1期,8000字。《美国移民:老话题,新争论》,载《世界知识》1996年第22期(11月16日),4500字。《中美关系走势预测》,载《大地》1997年第3期,6000字。“China and the Global Powers,” China Currents, Volume 8 Number 1, January-March 1997 (A Philippine Quarterly on China Concerns)《走向21世纪对中美关系》,载《中外管理导报》1997年第3期,4500字。《王侯将相宁有“种”――美国的家族现象》,载《世界知识》1998年第5期(3月1日),4500字。《两代布什有多像?》,载《中国新闻周刊》2001年第1期,4500字。《里根的政治遗产》,载《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21期(6月14日),4500字。《布什第二任期能否带来美国保护主义新政》,载《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5期(1月31日),4500字。《福山对“布什主义”及其“新保守主义”理念的抨击》,载《院报》2006年3月,3500字。《意识形态与美国的外交政策》,载《中国社科院院报》,2006年8月22日,3500字。《西方政治腐败理论提供的一些启示》,载《民主与科学》杂志2006年2期,5500字。《“新保”衰落,“布什主义”落困》,载《世界知识》,2007年第2期(1月16日),5500字。《全球化下的中美关系》,载《观察与思考》,2007年第10期,2200字。《美国贸易政策中的政治》,载《世界知识》2008年第17期,4500字。《美国经济的近期演变》,载《华夏时报》,2008年5月17-23日,4000字。《美国新总统的外交及对华政策展望》,载《中国评论》,2008年 12月号,6000字。《美国的对日政策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载中共中央党校《学习与思考》,2008年第12期,5000字。《中国人为什么对主权如此敏感》,载《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40期(11月1日)。《亨廷顿VS福山,民主化是否是西方化》,载《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15期(4月25日)。《从美国的历史来解读“先发制人”》,载《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26期(7月18日)。《布什坚持单边主义的背后信念》,载《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29期(8月8日)。《美国会放弃意识形态的斗争吗?》,载《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36期(9月26日)。《如何解读美国“矛盾”的对华政策》,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1期(1月2日)。《美国外交的内部制衡》,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10期(3月20日)。《福山对“布什主义”的深刻反思》,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13期(4月10日)。《美国人怎样反腐败》,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17期(5月15日)。《从解决“利益冲突”着手反腐败》,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20期(6月5日)。《美向朝、伊兜售“利比亚模式”》,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22期(6月19日)。《美学者研究中国的方法正在改变》,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26期(7月17日)。《美国的困惑:对外援助有效吗?》,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31期(8月21日)。《美国军援的与时俱进》,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34期(9月11日)。《美国在黎以战争中得到了什么?》,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35期(9月18日)。《美国的“公民宗教”与自由精神》,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37期(10月18日)。《中期选举后布什还能做什么》,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40期(11月16日)。《美国内外政策重大变化在所难免》,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43期(11月20日)。《走向衰落的新保守主义》,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47期(12月18日)。《正被能源改变的世界格局》,载《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10期(3月26日)。《美学界精英提出美国新战略》,载《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12期(4月9日)。《中国改变国际形象从亚洲金融危机开始》,载《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19期(6月20日)。《中国负责任大国之路》,载《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39期(10月29日)。《美国“失算”伊朗问题》,载《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27期(7月30日)。《哈佛草坪的与人为本》,载《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第3期(1月21日)。《中国为什么要负起国际责任》,载《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第12期(4月7日)。《美国人情愿为民主付出的代价》,载《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24期(6月26日)。《未来美国外交政策的变与不变》,载《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43期(11月24日)。《奥巴马气候变化政策的含义》,载《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第4期(2月9日)。《美国将重提人权外交》,载《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第8期(3月9日)。《住房与幸福指数》,载《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18期。《美国高校如何防止抄袭》,载《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25期。《金融危机殃及民主》,载《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32期。(以上《中国新闻周刊》专栏文章均为2000字)《萨缪尔·亨廷顿的去世》,载《财经》,2009年1月25日,2000字《中美和解30周年看中美关系》,载《财经》,2002年第4期,6000字。《美国大选结果不会改变对华“接触”战略》,载《财经》,2000年11月号,3500字。《大选僵局会改变美国吗?》,载《财经》,2001年12月号,4500字。《2004年美国大选的进程》,载《财经》,2004年11月,6000字。《第二次海湾战争带来什么?》,载《财经》,2003年第7期,8000字。《9·11惊变 世界新秩序》,载《财经》第45期,2001年10月20日,8000字。《美国:新敌人和新世界观》,载《财经》第46期,2001年10月号,8000字。《战争!然后呢?》,载《财经》第47期,2001年11月5日,8000字。《俄罗斯对西方的新接近》,载《财经》第48期,2001年25日,8000字。《阿富汗战争还没有结束》,载《财经》第49期,2001年12月5日,8000字。《商业利益奏响修复关系主旋――析美国大选后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因素》,载《中国经营报》,1996年12月10日,4500字。《前景看好,矛盾犹在――谈美国大选后的中美经贸关系》,载《福建日报》,1997 年1月22日,3000字。《一场势均力敌对较量――英国大选竞争激烈、胜负难料》,载《解放日报》1992年4月8日,3000字。《英国大选程序及政府组成》,载《解放日报》1992年4月8日,1500字。《布什当政后对美中关系》,载《香港大公报》2000年1月18日,3500字。《美国的选举制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载《晨报》2000年11月28日,6000字。《从美舆论主流变化看中美关系》,载《解放军报》1998年6月24日,3000字。《1994年美国中期选举巡视》,载《美国研究》,1995年第2期,8万字。《西欧人对文明》,载《工人日报》,1989年7月19日,2000字。《共产主义在意大利的吸引力》,载《工人日报》,1989年3月22日,2000字。《柏林墙两边》,载《工人日报》,1989年4月15日,2000字。《钟表王国对瑞士人――严谨、守时、讲求效率》,载《世界经济导报》,1989年3月13日,2000字。《世俗化与非世俗化,意大利与波兰对对比》(上),载《世界经济导报》1988年6月20日,2000字。《在西方国家意大利衰落的宗教文化为何在社会主义波兰延续下来?――世俗化与非世俗化》(下),《世界经济导报》,1988年6月27日,2000字。《中国移民在西欧的形象》,载《世界经济导报》,1988年11月28日,2000字。《现代意大利民族特性的启示》,载《世界经济导报》,1988年8月29日,2000字。《欧洲人的欧洲意识与民族感》,载《世界经济导报》,1988年7月18日,2000字。目前主持的研究课题:《中美对外决策比较》,福特基金会项目,已完成一半初稿。《美国的能源政策及其全球战略》,中国社科院重大科研项目,进行中。《美国的对外援助政策》,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国家教育部重点科研基地项目,进行中。

310 评论

周大侠go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一名在读学子,我非常自豪的来回答一下。社科院有40个研究所,每个研究所都有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学术大师,社科院大学成立于2017年,我们每个所的老师都会去社科大(研究生院)上课,现在重点介绍部分名师。一、法学研究所1、王家福 王家福,男,1931年2月生,四川南充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曾任八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评审组成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法经济法研究会会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顾问。王家福,人称“中国法学界的一面旗帜”,50多年的治学生涯中,他驰骋于民法学、法理学、人权理论等领域,亲身参与并推动了新中国的法治事业。现为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法学所研究员、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王家福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推动依法治国的理论创新者”。(改革开放100人唯一入选的法学家)李步云李步云,男,1933年生,湖南娄底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博士生导师,被誉为中国“法治三老”。兼任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会委员,中共中央党校、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荣誉委员、行为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比较法研究会顾问。曾任《法学研究》主编。梁慧星著名的民法学家,每年会来校讲课几次,也可以考他的博士。孙宪忠著名的民法学家,物权法专家,带研究生和博士,给研究生上课。其他名师还有学部委员李林、陈甦、刘海年、王叔文、杨一凡,十大中青年法学家有莫纪宏、熊秋红、张生、谢鸿飞、林维、信春鹰等人,法学界有影响力的还有王晓晔、崔勤之、刘仁文、陈泽宪,邓子滨,朱广新、张广新,张军、周汉华等等老师。二、历史所史学界很有名的学术大师有朴宪群、杨奎松、汪晖、杨生茂、刘邦义许檀、虞和平、马勇、赵现海、万明、于沛、黄道炫、史金波、杨振红、徐秀丽、蒋大椿、左玉河、杨天石、汪朝光、陈启能、王建朗、崔志海、李细珠、朱荫贵、张海鹏等等我这里列举的是目前还在上课的大师,很多大师退休了就没与列举出来。历史所大师云集,刚成立了中国历史研究院,对中国历史学研究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三、考古所考古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8月1日,是中国科学院建院伊始组建的研究所之一,后属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1977年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基本任务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以田野考古为基础,应用包括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在内的各种方法,并结合古代文献,揭示史前及各历史时期不同类型文化遗存的内涵、特征、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进而对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进行全方位的考古学研究,探讨古代社会发展演变的进程和规律。同时,开展对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历任所长为郑振铎(1950年)、尹达(1959年)、夏鼐(1962年)、王仲殊(1982年)、徐苹芳(1988年)、任式楠(1992年)、刘庆柱(1998年)、王巍(2006年)。目前考古界大师有陈星灿 王  巍 冯 时  白云翔  朱岩石  许  宏  李裕群  杜金鹏  施劲松  赵志军  袁  靖  傅宪国  王震中 齐东方 赵   辉 任式楠  张显清  陈星灿  吴耀利  安家瑶  李健民  白云翔  乌  恩  殷玮璋  孟凡人  李伯谦   朱凤瀚等大师。四、经济学部经济学部也是有众多的经济学家,比如樊纲、蔡昉、张卓元,李扬,汪同三,程恩富、张宇燕、王一鸣、余永定、刘世锦、张晓晶等著名经济学家。我目前听过以上大部分经济学家的课或者讲座,老师们是真的厉害。以上就是四个研究所的名师,当然这只是众多大师中很小的部分,比如还有大家熟悉的王小波妻子李银河是我们社会学所老师,如果大家有兴趣,欢迎多来蹭课噢~谢谢~

279 评论

阿富汗小海参

作为社科大的一名本科生,看到这个题目忍不住要来回答一波了!!!社科大确实有很多名师,在这里我作为人文学院一个小透明来介绍一些我身边的名师~首先想介绍一下张伯江老师!张伯江老师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曾经担任社科院语言所副所长,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点眼熟,他是汉字听写大会的专家评委。老师为人特别亲和,会给我们本科生上《现代汉语》课程。张老师的现汉课的确是很享受的,他不仅知识渊博,而且讲话声音真的非常好听,有一种播音范儿。然后,想说说历史方面的王震中老师!王震中老师现任社科院历史所副所长,学部委员,也亲自给本科生上中国古代史的课程,我听过王老师的一次关于古史辩派的讲座,个人认为是很有收获的。然后,哲学方面的赵汀阳老师赵老师出版的专著非常多,如《天下体系》、《论可能生活》等等,是一位非常有思想的学者,是社科院学部委员。他也给本科生上一门课程,有时候也会开讲座。赵老师的讲座是很富有启发性的,印象最深的是,他给我们现场作画(简笔画)试图解决“理发师悖论”。然后,介绍一下我非常喜欢的刘源老师(放一张男神老师背影)刘源老师现在是社科院先秦史研究室副主任,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甲骨文、金文和商周史。老师是个知识很渊博,对待学生很耐心很随和的人了。我们有时候问的问题很low(我自认为),但他还是会认真回答。他给本科生开了一门《古文字学》的选修课,刘老师备课很认真,讲课质量也很高,是我发自内心主动去学的一门课了。对了当然不能忘记政文校长——张政文我们人文学院也算是校长亲自授课过的学院了嘻嘻嘻他给我们上《外国文化概论》这门课,不得不说张老师可能对我们这些学生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有可能是因为他上课确实很有激情,也很乐意与学生交流看法,是个很亲民的校长了。这张图应该是他参加政协会议接受采访的图。对了社科大的很多老师不是政协委员就是人大代表,两会期间票圈都是各位同学为自己导师的提议打call的情景。以上几位也都在社科大本科生学业导师的名单中,社科大的导师制让你拥有与大佬接触的机会,但最重要的我们作为学生还是要多主动跟导师们联系。另外学校每周五各个学院都会有自己特色的讲座,讲座的各位老师也有很多本校的名师,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而且社科大的形势与政策课也都设在每周五,由社科院的学部委员以讲座的形式开展,已经来过的有蔡昉(社科院副院长)等等。其实还有李红岩老师、魏道儒老师、谭德贵老师、谷振诣老师、党圣元老师、井玉贵老师、徐钺老师等等,而这些也只是我所接触的一些,其他学院也有很多名师,真心为能在这里遇见好老师以及学到一些东西感到开心~

272 评论

珊珊来了

赵可金著:《把握未来:美国总统政治形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赵可金著:《治理美国:国会的角色与模式》,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赵可金主编:《中国特色的民间外交》,红旗出版社2012年版;赵可金著:《当代中国外交制度的转型与定位》,时事出版社2012年版;赵可金著:《外交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赵可金著:《软战时代的中美公共外交》,时事出版社2011年版。韩方明主编、赵可金、柯银斌副主编:《公共外交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赵可金著:《美国学:政治维度与中国意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陈志敏、肖佳灵、赵可金著:《当代外交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赵可金、孙鸿著:《政治营销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年 5 月版。赵可金著:《全球公民社会与民族国家》,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7 年版;赵可金著:《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 年版;赵可金、倪世雄著:《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赵可金著:《营造未来:美国国会游说的制度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孙哲主编、赵可金副主编,《美国国会研究》(第二辑),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8 月版孙哲主编、赵可金副主编,《美国国会研究》(第一辑),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6 月版;参著:《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黄仁伟),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6 、 7 章);参著:《 21 世纪全球政治范式研究》, 2005 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第 3 章)合著:《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案例与分析》,时事出版社 2004 年版;(撰写第 5 、 9 章)。参著,《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述评》,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撰写第 12 章)。合译:《全国人大制度研究》(与何俊志合译),法律出版社 2004 年出版,合译:《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与任晓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翻译 13 - 14 章) 2008 年,“美国总统竞选传播对中国政治宣传的启示”。2007 年,“美国对香港选举的介入及其对策”。2007 年,“美国国会对华经贸政策采取立法行动及其对策”。2007 年,“美国对北京奥运会的抵制阴谋及其对策”。2007 年,“中国能源外交战略及其对策建议”。2006 年,“台湾政局的变化及其政策建议”,2005 年,“以色列对美外交工作及其对中国启示”。 Kejin Zhao, China`s Internal Debates on Strategic Choic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Korea Oberserver, V 43, N2, (SSCI期刊)赵可金,“中国崛起方略中的公共外交”,《当代世界》2012年第5期;赵可金,“中国崛起与周边战略依托”,《当代世界》2012年第10期;赵可金,“立体外交:中国和平发展的外交供给”,《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6期;赵可金,“非传统外交:当代外交理论的新维度”,《国际观察》2012年第5期;赵可金,“建设性领导与中国外交转型”,《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5期;赵可金/彭萍萍,“中国文化软实力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3期;赵可金:“人文外交:全球化时代外交的新形态”,《外交评论》2011年第6期;赵可金,“统筹外交:对中国外交能力的一项研究”,《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第3期;赵可金,“网络外交的兴起:机制与趋势”,《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5期;赵可金:“经济外交的兴起:机制与趋势”,《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期;赵可金:“美国学界对美国总统政治的研究:历史与理论”,载《国际政治研究》,2010年第2期;赵可金:“美国学界对美国政治的研究”,载《美国研究》,2010年第1期,第93—115页。赵可金,刘明智:“结构刚性与制度约束——试论美国社会主义的“生命力”问题”,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3期,第47—51页。赵可金:“东北亚合作中的中国公共外交 ”,载《当代世界》,2010年第7期。涂怡超,赵可金:“宗教外交及其运行机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2期。赵可金:“西方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偏见”载《红旗文稿》,2009年第9期,第18—21页。赵可金:“奥巴马新政府的东亚战略及其对朝核问题的影响”,载《和平与发展》,2009年第3期。倪世雄,赵可金:“美国政治的逻辑:一项研究议程”,载《美国研究》,2009年第3期。赵可金、曾庆峰:“政治营销:后工业社会的政党政治”,《美国问题研究》 2009 年季刊;孙哲、赵可金著:“美国国会对腐败问题的治理研究”,《清华大学学报》 2009 年第 2 期;赵可金著:“美国大选与美国政治的走向”,《国际政治研究》 2009 年第 1 期;赵可金著:“美国学界对国会政治研究的范式变迁”,《国际政治研究》 2008 年第 4 期;赵可金著:“美国政治营销的兴起”,《美国研究》 2008 年第 2 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摘要转载;赵可金著:“全球化时代的新地缘理论”,《清华大学学报》, 2008 年第 5 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要转载;赵可金著:“试论现代外交制度的民主化趋势”,《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8 年第 1 期;赵可金著:“印度围绕《美印核协议》对美国的游说”,《南亚研究》 2007 年第 4 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转载》;赵可金著:“首脑外交及其未来趋势”,《教学与研究》, 2007 年第 12 期;赵可金著:“论世界反美主义现象及其走向”,《国际政治研究》 2007 年第 1 期;赵可金著:“中国大陆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四十年”,《东亚研究》(台北) 2007 年第 1 期;赵可金著:“全球化时代外交制度的挑战与转型”,《外交评论》 2006 年第 6 期;赵可金著: “ 从旧多边主义到新多边主义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6 年第 7 期;赵可金、倪世雄著: “ 自由主义与美国外交政策 ” ,《复旦学报》 2006 年第 2 期;赵可金、倪世雄著: “ 主权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其未来重构 ” 《教学与研究》 2005 年第 10 期;人大复印资料《国 际政治》 2006 年第 1 期;赵可金著: “ 硬外交、软着陆:中国外交新思维形成与影响论文 ” 《国际观察》 2005 年第 5 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 2006 年第 1 期赵可金著: “ 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理论逻辑及其批判 ” ,《复旦学报》 2004 第 5 期;赵可金著: “ 美国军工集团与中美关系 ” ,《和平与发展》 2004 年第 3 期;赵可金著: “ 媒体外交及其运作机制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4 年第 4 期,人大复印资料 《国际政治》 2004 年第 7 期转载;赵可金著: “ 美国公共外交的兴起 ” ,《复旦学报》 2003 年第 3 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 2003 年第 9 期转载;赵可金著: “ 美国国会委员会与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 ” ,《国际观察》 2003 年第 5 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 2004 年第 3 期转载;赵可金、朱锦屏: “ 美国竞选财政中的软钱革命 ” ,《美国研究》, 2003 年第 1 期;任晓、赵可金等: “ 意识形态与外交政策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3 年第 1 期;孙哲、王义桅、赵可金: “ 美国国会:美国研究的新支点 ” ,《复旦学报》 2002 年第 5 期。赵可金著: “ 美国宪政民主与国会游说 ” ,《国际观察》 2002 年第 5 期章伟、赵可金: “ 全球化及其政治后果 ” ,《国际观察》 2002 年第 4 期;王义桅、赵可金: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际问题及台港澳问题片)主任会议综述 ” ,发表于《教学与研究》, 2002 年第 4 期; 赵可金著:“美国中期选举与美国政治的走向”,《美国问题研究》(第六辑,倪世雄,刘永涛主编),时事出版社 2007 年版;赵可金著:“ 21 世纪的中美关系如何发展 ”,《学术月刊》 2007 年第 11 期;赵可金著:“台湾政局的变化及对两岸关 系的影响”,《学习月刊》 2007 年第 19 期;赵可金著:“论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全球化与和谐世界》(梁守德等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7 年版;赵可金著:“媒体外交背离美国精神”《世界知识》, 2007 年第 7 期;赵可金著:“为台湾作嫁女的卡西迪公司”,《社会观察》 2007 年第 1 期;赵可金著:“中期选举后美国的政治走向”,《学习月刊》, 2007 年第 1 期;赵可金著:“当前美国对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智库”,《社会观察》 2006 年第 8 期;赵可金著:“当前美国对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智库”,《社会观察》 2006 年第 8 期;赵可金著:“布什政府对台政策的新变化”,《学习月刊》, 2006 年第 13 期;赵可金著:“美国转型外交走向何方”,《学习月刊》, 2006 年第 7 期;赵可金著:“理性解读中国威胁论”,《学习月刊》, 2006 年第 5 期;赵可金著:“美日同盟还能走多远”,《学习月刊》, 2006 年第 3 期;赵可金著:“解析美国的伊朗棋局”,《学习月刊》, 2006 年第 1 期;倪世雄、赵可金 :“和谐世界:一种新的国际政治文明观”,《全球化与和谐世界》(梁守德等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7 年版;赵可金著:“从老多边主义到新多边主义”,《多边主义与全球治理》(潘忠岐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赵可金著:“试论台湾当局对美国国会的游说活动”,《美国国会与台湾问题》(孙哲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赵可金著:“新时期中国对美国国会外交工作的思考”,《美国国会与台湾问题》(孙哲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赵可金著:“中国外交新思维的形成及其影响”,《全球化与中国和平发展》(程伟主编),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赵可金著: “ 新帝国主义与全球共和秩序 ” ,发表于《超越威斯特伐利亚》(陈玉刚主编)时事出版社;赵可金著: “ 一种人文视野的全球化理论 ” ,发表于《国际关系理论新视野》,文汇出版社 2002 年版; 2001 年以来,先后在《经济观察报》、《联合早报》、《科学时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周刊》、《厦门日报》、《先驱论坛报》、《了望东方周刊》、《东方早报》、《浦江同舟》、《广交镜》、《 21 世纪经济报道》、《世界知识》、《环球》等报纸和杂志发表国际时事评论 300 多篇,详细篇目从略。

204 评论

相关问答

  • 公共外交期刊第2期什么时候出

    赵可金著:《把握未来:美国总统政治形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赵可金著:《治理美国:国会的角色与模式》,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赵可金主编:《中

    暴脾气媛媛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公共外交季刊第二期投稿时间怎么查

    显示“自由投稿”表示考生的档案在某一批次第一次投档时,如未投出(考生成绩未达到高校的调档线),考生状态会显示为“自由可投”;或者考生档案被投进高校后,因为“不服

    adamjackjason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sci2021第四期第十卷什么时候出

    具体如下:在2021年所新发布的影响因子的形式总体来看是一片大好,比较热门的知名杂志都是普遍上涨的形式,这体现出来的就是影响因子,在今年开始了全新的算法所体现出

    奔跑的鱼肝油 1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公共外交季刊第二期投稿时间要求

    就是你投稿后到审稿通过这段时间。

    cathryn0603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公共外交期刊

    根据世博会的主题:沟通,交流,合作,欢聚世博会可以增进中国人民对外国的了解,增进人民之间的友谊促进文化经济交流,技术合作可以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分析~

    静香陈陈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