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9

超越经典65
首页 > 论文问答 > 现代职业教育期刊是哪个出版社出版的的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战斗鸭鸭

已采纳
都是属于新课程杂志社,新课程学习更已更名为《现代职业教育》,《新课程》 杂志创刊于2005年,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主管,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主办的,系山西省一级、国家二级期刊。本刊主要围绕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是一份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的指导刊物,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刊物,已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等全文收录。中文名称:新课程外文名称:New Course语    言:中文类    别:教育类学术期刊主管单位: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单位: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编辑单位:《新课程》杂志社创刊时间:2005年出版周期:旬刊国内刊号:CN14-1324/G4国际刊号:ISSN1673-2162《新课程》杂志投稿邮箱:     邮发代号:22-149定    价:80元出版地点:山西省太原市级    别:省 级
189 评论

Nicole800328

一、学术著作:(一)专著1、《借鉴与融合:留美学生抗战前教育活动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版。2、《中国留学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版。3、《中国职业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版。4、《黄炎培画传》,四川教育出版社2013年5月版。(二)主编1、《简明中外教育史教程》,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2、《中国中学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版。3、“中国教育史专题研究丛书”(含九部著作),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至2011年版。4、《中国教育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版。(三)参撰1、《中外教育比较史纲》(近代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版。2、《中外教育交流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版。3、《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革》,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版。4、《中国古代教化史》(统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版。二、学术论文:(一)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研究1、《清末的女子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96年第10期。2、《民国初年女子职业学校的发展》,《教育与职业》98年第3期。3、《清末农业科技的引进》,《琼州大学学报》98年第3期。4、《晚清女子教育与女子职业的发展》,《教育与职业》2000年第7期。   5、《实业教育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萌芽》,《教育与职业》2001年第10期。6、《晚清实业教育的发展》,《教育与职业》2001年第12期。7、《民国初期的职业指导》,《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28期。8、《实业教育的改革与职业教育的兴起》,《教育与职业》2002年第2期。9、《抗战前的职业教育》,《教育与职业》2002年第4期。10、《中华职业教育社与近代中国的职业教育》,《教育与职业》2002年第5期。11、《抗战时期与战后职业教育的演进》,《教育与职业》2002年第7期。12、《近代中国职业指导的历史进程》,《教育与职业》2002年第10期。13、《江苏省教育会与近代中国职业教育》,《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12期。14、《孟禄的来华教育调查与近代中国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28期。15、《穆藕初与职业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32期。16、《<教育世界>与晚清实业教育》,《职教论坛》2009年4月(上)旬刊。17、《蒋维乔与职业教育》,《职教论坛》2009年7月(上)旬刊。18、《黄炎培的教育考察与职业教育在中国的萌生》,《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11期。19、《中华职业教育社与职业指导的近代化》,《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27期。20、《舒新城与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第10期21、《顾树森与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第19期。   22、《民国初期的女子职业学校述论》,《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第25期。23、《“新政”时期的女子职业学校述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24、《职业教育的渊源:实业教育的引入与倡导》,《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第9期。25、《抗战后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第16期。26、《郭秉文与职业教育》,《职教论坛》2010年第25期。27、《职业指导在近代中国的引入》,《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4期。28、《民国时期职业指导理论著作考述》,《职教论坛》2011年第7期。29、《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早期职业教育理论探讨》,《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11期。30、《基督教青年会与职业指导的推展》(第二作者),《教育学术月刊》2013年第8期。31、《抗战时期高校就业政策及其管理》,《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32、《民国时期的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职教论坛》2014年第16期。33、《近代中国职业补习教育研究述评》(第二作者),《职教论坛》2014年第34期。(二)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研究1、《唐才常的维新教育思想与实践》,《教育史研究》93年第3期。2、《陈子褒的教育观简述》,《教育评论》94年第4期。3、《杨杏佛的实业改造活动与实业教育思想》,《教育与职业》99年第7期。4、《任鸿隽的实业教育思想》,《教育与职业》99年第8期。5、《清末教育改革家罗振玉》,《历史月刊》(台北)99年第12期。6、《蒋梦麟的职业教育思想》,《教育与职业》2000年第8期。7、《庄泽宣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教育与职业》2001年第8期。8、《廖世承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教育与职业》2003年第5期。9、《廖世承的职业指导思想》,《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第25期。10、《罗振玉:晚清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4期。11、《王艮的教育思想》,《孔孟月刊》(台北)第42卷第12期(2004年8月)。12、《试析黄炎培与蔡元培的生死道义之交》,《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年第1期。13、《余家菊的师范教育思想》,《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2007年第5期。14、《任鸿隽:中国近代科学和教育事业的推进者》,《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19期。15、《蒋维乔: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弄潮儿》,《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13期。16、《顾毓琇:一位科学巨擘的教育追求》,《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19期。17、《黄炎培与民初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23期。18、《刘湛恩与近代职业指导运动》,《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第16期。19、《庄泽宣与近代职业指导运动》,《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第28期。20、《任鸿隽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现代大学教育》2009年第4期。21、《刘湛恩的职业指导思想》,《职教论坛》2010年1月(上)旬刊。22、《黄炎培与穆藕初——中国近代教育家和实业家携手合作奋斗的典范》,《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第28期。23、《潘文安的职业指导思想》,《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7期。24、《舒新城与近代中国教育史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年第4期。25、《民国职教知识分子的救国理想及历史境遇》(第二作者),《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26、《何清儒的职业补习教育理论探析》(第二作者),《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25期。27、《陈选善职业指导思想探析》(第二作者),《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4期。28、《杨卫玉的女子职业教育思想》(第二作者),《职教论坛》2014年第25期。(三)中国近现代留学教育研究1、《清末女子留日与师范教育》,《高等师范教育研究》94年第2期。2、《清末的留日女学生》,《近代史研究》95年第2期。3、《清末留日运动中的师范留学潮》,《教育史研究》95年第3期4、《清末的留日女学生及其活动与影响》,《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台北)第4期(96年8月)5、《晚清的实业留学潮》,《教育与职业》2000年第6期。6、《留美学生与孟禄的中国教育调查》,《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2000年第2期。7、《留美学生与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徐州师大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8、《留美学生与杜威来华》,《教育史研究》2004年第3期。9、《民国时期的留学生与高等教育近代化》,《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4期。10、《民国初期的留美女学生》,收入《近代中国留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2006年3月。11、《留美学生顾毓琇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徐州师大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6期。(四)中国古代社会教化研究1、《祠堂及其社会教化》,《孔孟月刊》(台北)34卷第11期(96年7月)。2、《清代中前期的尊孔崇儒策略》,《孔孟月刊》(台北)34卷第12期(96年8月)3、《乡约及其社会教化》,《史学集刊》96年第3期。4、《清代地方官学与社会教化》,《孔孟月刊》(台北)35卷第6期(97年2月)5、《明清时期族谱的教化功能刍议》,《湖南师大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第2期。6、《孟子的教化思想》,《孔孟月刊》(台北)第43卷第7、8期(2005年4月)。7、《朱元璋以儒治国的策略》,《孔孟月刊》(台北)第44卷第9、10期(2006年6月)。8、《宋元时期书院的教化功能刍议》,《山西师大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1期。9、《魏晋时期的家庭教育与社会教化》,《河北师大学报》(教科版)2009年第9期。10、《隋唐时期的社会教化政策》,《孔孟月刊》(台北)49卷第9、10期(2011年6月)(五)中国学校教育制度变迁研究1、《清末学制近代化的历程》,《教育史研究》97年第1期。2、《中国近代普通中学职业科施设的历史考察》,《教育与职业》2000年第10期。3、《清末民初中学的发展及其师资培养》,《焦作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1年第2期。4、《“五四”时期的中学“男女同学”述论》,《衡水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5、《中国大学男女同校之始考论》(第二作者),《教育学报》2013年第5期。

287 评论

loversea2005

您好。是的。您可以参照以下方法进行查询登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在“便民查询”中选择‘新闻出版机构查询’,再选期刊/期刊社查询,查到就是真的,查不到多半就是假的,九品论文很高兴为您解答,希望您能采纳

113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