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64

月野小兔纸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减灾杂志社记者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淘唯一

已采纳
钱刚:现在是上海大学和平与发展中心研究员。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为《解放军报》记者、《中国减灾报》执行编委、《三联生活周刊》执行主编、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总策划、《南方周末》常务副主编。著有《唐山大地震》、《大清海军与李鸿章》、《留美幼童》等著作。 钱刚:现在是上海大学和平与发展中心研究员。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为《解放军报》记者、《中国减灾报》执行编委、《三联生活周刊》执行主编、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总策划、《南方周末》常务副主编。著有《唐山大地震》、《大清海军与李鸿章》、《留美幼童》等著作。 钱刚:现在是上海大学和平与发展中心研究员。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为《解放军报》记者、《中国减灾报》执行编委、《三联生活周刊》执行主编、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总策划、《南方周末》常务副主编。著有《唐山大地震》、《大清海军与李鸿章》、《留美幼童》等著作。
272 评论

天使之懿727

《中国减灾》杂志社是2014-01-07在北京市西城区注册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7号中民大厦11层。《中国减灾》杂志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2717814917G,企业法人杨洁,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中国减灾》杂志社的经营范围是:出版《中国减灾》杂志(期刊出版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 设计和制作印刷品广告,利用自有《中国减灾》杂志发布广告(广告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企业策划;会议服务;承办展览展示活动。(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在北京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4724611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4274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中国减灾》杂志社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中国减灾》杂志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139 评论

天津家具城

民政部日前发布2007年中国自然灾害与救灾工作情况指出,2007年以来,中国气候异常,降雨严重不均,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多灾并发,点多面广,部分地区重复、连年受灾,局部地区雨情、汛情、旱情、灾情超历史记录,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363亿元。 另据统计,2007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亿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2325人,紧急转移安置1499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7.3亿亩,其中绝收面积8620万亩;倒塌房屋146万间。 据介绍.2007年中国自然灾害主要呈现出5个特点:一是多灾并发,水旱灾害损失重;二是点多面广,重复受灾区域大;三是气候异常,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多;四是登陆台风偏晚偏多,人员伤亡和损失少;五是城市受灾,经济社会影响程度深。 业内人士分析,2007年造成人口死亡的主要灾种是洪涝和滑坡泥石流,约占全国总量的63%,其次是风雹灾害。因灾致死的主要原因分别是被洪水冲走(溺水)、雷击、山体坍塌和泥石流掩埋、建筑物倒塌,其中雷击致死的比重从2006年的14%上升为25%,雷击致死人数明显高于往年。 此外,由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和《中国减灾》杂志社承办的2007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评选结果近日揭晓。“淮河流域发生1954年以来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重庆遭受115年来最强雷暴雨袭击”等入选2007年度“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入选“十大自然灾害事件”的还有:7月18日济南遭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暴雨袭击,8月中旬超强台风“圣帕”肆虐南方七省,6月3日云南普洱发生6.4级地震,3月初历史罕见暴风雪和风暴潮袭击东北和华北地区,7月末晋、陕、豫三省遭受严重洪涝灾害,6月上旬持续强降雨过程袭击南方七省,7月上旬四川连续遭受严重暴雨洪涝灾害,6月至8月东北地区遭受严重夏伏旱。

109 评论

TVB脑残粉

《中国减灾》杂志的宗旨是:弘扬减灾救灾文化,促进减灾救灾事业发展。《中国减灾》杂志坚持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刊宗旨和舆论导向,围绕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紧密结合防灾减灾工作实际,针对各地减灾救灾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有组织、有重点地及时进行宣传报道,努力为防灾减灾工作服务,大力宣传党和国家防灾减灾政策法规,反映国内外各类灾害信息和防灾、减灾、救灾业务发展,面向大众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构建综合防灾减灾业务和信息交流平台。

230 评论

大萌的饰界

灾害监测预警我国灾害监测预警网已“网”遍全国,地震、海洋、气象、水文等监测网每天将各种信息实时传输到后方处理中心。记者近日从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了解到,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水文、气象、海洋、生物、地震及地质灾害的监测、分析、预报系统,形成了遍布各地、相互交织的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基本信息中文名 灾害监测预警运用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各种预警系统在减灾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科技部有关人士介绍,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各种预警系统在我国减灾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气象局、区域气象中心、省气象台等2600个气象台站形成了全国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系统,利用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的实时业务系统、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数字化天气雷达和甚高频电话辅助通信网等先进技术,在全国建起了一个广泛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服务网。900多个综合和单项台站组成的地震检测网以及“各种前兆手段的大震快速响应系统”、“大区域遥测台网联网”等的建立,提高了我国地震重点检测防御区的监测预报和震情信息反应能力。由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四个预报区台、中心海洋站和海洋站组成的检测预报系统,对风暴潮、海浪、海冰等海洋灾害每天进行动态的监测、预报。此外,现有的3500多个水文站、1300个水位站,也建立了水文实时信息采集传输系统和接收处理系统,洪水预报和调度计算系统。这些系统对迅速预测1991年、1998年洪涝灾情都发挥了显著的作用。灾害监测预警灾害监测预警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落实国土资源部谋划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长期发展思路记者范宏喜报道,2006年汛期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刚刚结束,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就提出“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领导重要批示精神,积极改进和提高预报预警技术方法,开展理论研究,谋划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中长期发展思路”的战略构想。11月17~18日,该院组织有关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中心、院)和相关院校、研究所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交流与研讨,探寻全面提升全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的良策妙计。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从2003年6月1日正式运行以来,通过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和群测群防三位一体的防灾减灾措施,各地共成功避让地质灾害2622起,及时转移13万人,避免财产损失5亿元。截至目前,通过国家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的技术引领,全国辖区内有山区丘陵的30个省(区、市)和99个地质灾害多发区的地、市、州及15个县,都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10月25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在《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2006年汛期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情况》上作出“如何不断提高灾害预报预警水平,是主动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环节。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研究。”的重要批示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认真组织学习和深刻领会,并结合4年来开展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的工作实践和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示范区建设、全国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工作进展、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等,提出了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建设总体目标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的中长期发展思路。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院长侯金武在研讨会上说,作为承担全国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的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一是要做好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二是要做好省(区、市)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的技术引领,三是要做好国家重大工程(如三峡工程库区和西气东输工程)中地质灾害的预报预警,四是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示范区的预报预警。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以国家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平台为中心、省级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单位为支撑、市级和县级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单位为基础的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系统。实现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响应的有机结合,提高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工作的精确度和实用性,为防灾减灾提供保障。在建设内容上,完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模型方法一是完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模型方法,建立国家级、省(区、市)级、市(地)级和县级共享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平台。二是建设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业务会商体系,实现国家级、省(区、市)级、市(地)级日常业务的可视化会商。三是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的产品制作、信息发布和质量评估体系,拓展发布内容和增加发布频次。四是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有关制度、标准化和地质灾害防治群专结合的监测体系,为预报预警工作提供基础支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中长期发展思路的主要任务包括,开展区域地质环境评价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建设区域地质灾害分级预警系统、研发单体滑坡地质灾害监测与机理研究的技术方法、研究建立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理论方法、建设地质灾害信息传输与远程会商指挥平台、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研究基地和开展减灾工程应用研究等。来自国家气象中心专业气象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对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提出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建设总体目标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发展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山东、四川、福建、浙江、江西、甘肃、湖南等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院、中心)还介绍了本省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取得的成效、体会及2007年的工作设想。预报和预警手段在预报和预警手段方面,利用省台提供的分县预报得出未来一周逐日的降水量预报,并根据降水量预报制作地质灾害等级。当出现雷雨、大风等短时灾害性天气,可能诱发地质灾害时,则利用省局的雷达资料共享服务器下载的雷达PUB资料进行临近预报分析,在省、市局指导下,为各地质灾害监测点提供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并通过短信平台向责任人发布。在地质灾害信息发布方面,充分利用短信平台、电视天气预报栏目等手段向社会发布地质灾害等级预报。同时,为做好天气预报信息和预警信息的发布地质灾害预警——完成全国700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区划工作,完成省级和地质灾害严重的县(市)地质灾害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在地质灾害严重的县(市)初步建立起群测群防体系。——完成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开展国家重大工程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重点地区缓变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完善汛期地质灾害预报防灾制度,开展对重大地质灾害点的预警预报和防治示范工程,最大限度地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损失。灾害监测预警灾害监测预警总体情况“十五”期间,地质灾害预警部署了10个方面的工作,即:完成700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区划;开展三峡库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评价与监测;全国汛期地质灾害调查与应急治理;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西部(汾渭地区)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典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防治示范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安全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与评价;地质灾害预警、治理技术研究;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重点地区区域环境地质调查;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调查。部署工作项目459个,投入经费52,369万元。一、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根据国土资源大调查“十五”规划的任务要求,以“九五”工作为基础,“十五”期间部署了700个县(市)的地质灾害调查,涉及除上海、香港、澳门、台湾外全国30个省(区、市)(图5-1)。部署工作项目130个,投入经费13,550万元。

81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减灾杂志社记者

    灾害监测预警我国灾害监测预警网已“网”遍全国,地震、海洋、气象、水文等监测网每天将各种信息实时传输到后方处理中心。记者近日从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了解到,目前,我国

    cathy101012 5人参与回答 2024-05-04
  • 中国减灾杂志记者

    叙利亚战地记者徐德智

    天津的明 4人参与回答 2024-05-01
  • 中国减灾杂志记者名单

    灾害监测预警我国灾害监测预警网已“网”遍全国,地震、海洋、气象、水文等监测网每天将各种信息实时传输到后方处理中心。记者近日从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了解到,目前,我国

    smiley0603 3人参与回答 2024-05-03
  • 中国减灾杂志记者待遇

    你好!还不错,土木防灾减灾就业肯定很好的,这些专业本科生就业都非常好,根本不需要考研究生,更何况你读的还是研究生呢。放心好了。头条莱

    爱吃牛蛙的鱼 2人参与回答 2024-05-04
  • 中国减灾杂志记者是谁

    钱刚:现在是上海大学和平与发展中心研究员。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为《解放军报》记者、《中国减灾报》执行编委、《三联生活周刊》执行主编、中央电视台《

    薇枫1988 4人参与回答 2024-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