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58

小小亦儿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与党和人民有关的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燕若雪0211

已采纳
祖国是我们的母亲,也是万物的伟大母亲,是她抚育了我们成长,还给赋予了我们生命与希望。您还送给我们一片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大地,以及美好的生活环境,让我们可以无忧无虑,健康快乐的学习知识和成长!祖国啊,你是这么的伟大。让我们拥有现在的和平、幸福和快乐的同时还离不开党,为了今天,勇敢的中华人民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和汗水,又付出了多少至高无尚生命的代价……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宁死不屈的刘胡兰为了保护人民和伟大党的事业,从容的走向敌人的铡刀……可恶的日本人,他们的手上沾了我们这么多中华同胞的鲜血!直到解放,我们才开创出新的文明与和平。为了今天的幸福,我们伟大的祖国和党曾经付出了如此的代价。钦水思源,我们要感激伟大的祖国给我们创造今天的幸福条件,同时并好好守护着她。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便是我们的使命。为了珍惜今日的来之不易,守护好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一定要快乐成长,发奋图强,好好学习知识,将来成为有用之才以报效祖国。
334 评论

不说客套话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左静春 文献来自:吉林日报 2003年依法治国就失去 了领导核心;人民当家做主是根本,离开了人民和人民民主,依 法治国就没有主体和政治基础 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傅小随(中共深圳市委党校行政管理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文献来自:深圳商报 2003年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 治国三者必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很 好的统一。 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 被引次数:4次 蒋秋明 文献来自:学海 2000年 第05期这两项制度才能真正得到确立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蒋秋明$江苏社会科学院!南京 210013政党领导权;;德治意识;;形态改善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是辩证统一体 王梅枝 文献来自:党政干部论坛 2003年 第03期人民当家做主是依法治国的目标取向,依法治国是人民民主的可靠保障。依法治国是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顺利实施的重要载体,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大力培育依法治国这一政治载体。第三,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也是有机结合和辩证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性的三层结构 兰喜阳 文献来自: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3年 第04期而在客观上要求党的领导实现从非依法治国方式或从较低水平的依法治国方式,向依法治国或较高水平的依法治国方式转变而采取的治理途径而已,而中国的依法治国,也只有在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客观要求基础上,由党和人民自觉地寻找到适合中国国情 论依法治国和坚持党的领导的有机统一 被引次数:1次 陈纯仁 文献来自:兰州学刊 2004年 第03期湖南湘潭411105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在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而在新的历史时期 ,党的领导要通过依法治国来实现 ,二者统一于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依法治国的关键:坚持与改善党的领导 被引次数:1次 李永清 文献来自: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1年 第01期坚持与改善党的领导@李永清$山东省委党校政法部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坚持并改善党的领导。目前依法治国思想障碍是“以党治国”,体制障碍是“权力过分集中”,方式障碍是“运动治国”、“政策治国”。这就要求:在立 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 侯英明 文献来自:山东社会科学 1999年 第05期依法治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江泽 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 张先明 傅思明 文献来自:人民法院报 2002年我们党是依法治国的倡导者,另一方面,实施依法治国是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走向成熟的标志。在法治与党的领导方式问题上,必须关注并着重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决定了必须解决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依法治国这 对依法治国条件下党的执政方式实现形式的探讨 被引次数:5次 张星炜 文献来自:社会科学研究 2001年 第05期最本质的内容就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2〕并说 :“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党的领导 ,是依法治国条件下党的执政方式的基本实现形式。对依法治国条件下党的执政方式实现形式的探讨@张星炜$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科社部依法治国

315 评论

可可京99

党建设的必要性中共中央官员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决定,详细科学的论述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历史责任的必然性: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创举,是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命运、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世界形势的风云变幻的必然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总的来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同时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党的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 三、党的个别现状令人担忧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对中央决策部署执行不认真,有的对党员民主权利保障落实不到位,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屡禁不止;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软弱涣散,有的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广,部分党员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 所以当前一个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基础是加强,关键是改进,要言必行,行笔果,避免走过程,要出实效,保长效,争就效。

134 评论

快乐的森蝶

我们都知道,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执政地位,首先形成于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长期革命斗争中。在艰苦卓绝的民族民主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达28年的英勇斗争,仅牺牲的有名可查的共产党员烈士就有370万人。这一数字超过新中国成立时的共产党员总数。这意味着,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像《红岩》里的烈士一样,多数共产党党员并没有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牺牲感天动地,证明了自己是当之无愧的民族先锋队。  1949年1月22日,新中国诞生前夕,在有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参加的共商国家大计的新政治协商会议上,李济深、沈钧儒等55位民主党派领导人及无党派民主人士发表了对时局的联合声明,他们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新政协会议之后,各民主党派相继召开了各自的代表大会,一致明确表示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在未来国家中的领导地位。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合法性,即使是不带偏见的外国人,也都给予了肯定。  然而,问题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经50多年过去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这就是说,共产党执政还有个现实合法性的问题。我想这是一些人思想上还不同程度存在疑问的关键所在。  这里我想讲个小故事。去年,印度外交部长辛格来华访问,50年前他曾去过山东青岛,变化巨大的青岛令故地重游的辛格感慨不已。当有人问到他中国为什么出现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时,辛格说了三个词:竞争、开放、专心。他把中国和印度作对比说,印度有太多的政治争议、太多的选举,把许多事情都耽误了。他还特意指出,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下,共产党和领导人具有社会威信是中国成功的一个关键。  我认为,从现实性上看,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长期执政的合法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是提高政权稳定性和政策连续性的需要。如辛格所说,共产党领导的一个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保持国家长期稳定发展。这就是辛格说的“专心”。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要在经济、文化上追赶发达国家,就必须制定科学周详的发展战略,并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才有可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使得新中国自1949年成立即确定的国家建设发展目标,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得以一以贯之地实行;使得中国能够集中一切资源、力量和智慧,用于建设和发展,将内部的纷争和内耗减少到最低程度;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得以长期实施。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是提高决策效率,进行有效治理的需要。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曾使偌大的中国软弱无力。新中国建立,结束了一盘散沙的破败局面,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国家治理的任务极其繁重,而中国所处的历史环境和国情又要求中国必须具有行之有效的政治决策和社会管理,决不可以是一种低效率的、制约过多的体制。邓小平曾经概括地指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有个最大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作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是中国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的需要。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中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处于现代化进程关键时期的中国也正值社会关系大变动、社会结构大调整时期,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增多。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各民族人民总体利益的惟一的政治代表,其执政党的理念以及制定的各项方针、路线、政策综合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的利益要求,协调各方利益与矛盾,有利于缓解、平衡和消除各种社会矛盾,有利于最广大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有利于保持国家的统一稳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需要,是中国人民的百年追求与梦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使中国和中国人民摆脱了深受帝国主义压迫欺凌、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庄严使命。  正是基于这些现实的原因,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共产党的领导,而这也正是中国民主制度所具备的优势。

170 评论

佐鉺三鉺洞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的,因为从党监国建党以来到现在,许多的事实都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福的根本保证啊!

284 评论

相关问答

  • 与党和人民有关的论文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的,因为从党监国建党以来到现在,许多的事实都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福的根本保证啊!

    蜜儿桃子1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有关党和人民的论文

    车水马龙的黑色的基金购股破坏性你听你一名字而引起你一年快乐每一天接纳托斯卡你也没有招你惹你与刘备土匪一个个失而复得Re Re Re Re Re Re而瑟瑟热热三

    奈奈小妖精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关于党与人民的论文

    信仰的力量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内核,是支撑人坚定走下去的动力源泉。《人间正道是沧桑》就是这样一部关于信仰的电视剧,它如一宏伟博大的历史长诗,向我们呈现那峥嵘岁月里

    深田和美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党与人民的论文

    党建设的必要性中共中央官员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决定,详细科学的论述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历史责任的必然性:

    jason19203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党与人民论文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对党成立以来的经验,尤其是党在大革命时期的经验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

    天天要开心哦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