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81

包子熊二
首页 > 论文问答 > 国际金融研究期刊2017年数据库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就是不高兴

已采纳
截止到2011年12月,学院有教职工78人,其中专任教师6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职称9人,副教授职称24人,博士38人(含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具备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海外留学背景并取得博士或硕士学位的教师6名。学院还聘请了50余位国内外相关专业或行业的知名学者、企业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等作为学院的兼职或客座教授。 曹旭华: 现任经管学院教授、院长,兼任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和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不动产投资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经济学会理事,浙江循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高校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曲昭仲:经管学院教授。1969年参加工作,国家三线企业工人;1978年考入山西财经学院计划统计专业学习,学业优良,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1999年评聘为教授,2002年任浙江科技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管理、公共产品公共财政方向。自1982年至今,在核心期刊、二级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在中央级和地方级出版社出版教材11部、著作3部;承担省级课题4项,厅级课题3项。同时完成横向课题3项。冯军:研究员,现任浙江科技学院副校长。浙江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001年调入我校工作。兼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浙江省高校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多个学术组织的理事或常务理事,同时受聘其他一些高校的学术组织或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委员。多次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省教育厅组织的各类教学检查和评估。曹敏:经管学院教授、副院长,浙江科技学院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987至2000年在浙江科技学院机电系任教。期间,1994年至1995年赴联邦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 Hannover)、贝斯多夫机械制造公司(Berstoff Gmbh)进修学习,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和机械制造系统。2003年至2004年在德国富朗霍夫研究院物流所(Fraunhofer ATL)和爱尔兰根大学(University Erlangen-Nuernberg)在企业供应链管理、标杆管理、中外物流比较等领域进行了合作研究和讲学。任志宇:经管学院教授、现任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馆长,浙江大学机电工程兼职硕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工业工程会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会展研究会筹备会员。王克春:经管学院教授。浙江省经济学会会员,浙江省社会学会会员,浙江省卫生经济学会会员。目前,主要讲授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和外贸实验等课程。科研的领域集中在医疗卫生改革、健康保障理论与实践。在医疗改革的研究中,提出复合型健康保障概念和基本框架,并将该理论应用于浙江省的改革实践。董敏:经管学院副教授,现任体育休闲产业研究所所长。199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MBA学位。先后在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省直房改办、住房基金管理中心、绍兴市建设委员会、市城建投资公司、浙江省机关后勤经济发展中心行政管理和研究工作。主持、承担浙江省科技厅重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若干。主要研究方向为房地产经济学、体育休闲产业。惠丰廷:经管学院副教授。1990年7月-1997年7月,在武汉工业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任教;1995年11月-2002年7月,在企业工作;2002年7月-2003年1月,任武汉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出版《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国际金融》教材二部;发表学术论文、翻译作品若干;主持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一个,主持和参与横向项目以及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若干。还承担主要着全英语授课专业的教学工作。李长安:经管学院副教授,工商管理系系主任。1986年毕业于大连轻工学院,制浆造纸专业本科。1996年杭州电子工学院会计专业研究生班结业。从事教学工作二十多年,主讲过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等多门课程。长期从事环境经济方面和教学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三项,发表论文十余篇。曾主要参与两家造纸厂建设。李於洪,博士、经管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信息产业、信息资源建设。1985年毕业于新疆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分至新疆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技术室工作,任室主任。200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12月至今,任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毛禹忠:经管学院副教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生研究员、全国职业培训与资格认证专家委员会浙江省专家团专家 、北京《发现》杂志副理事长、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管理信息及决策支持系统、管理现代化。 先后在铁道部石家庄铁道学院、云南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冶金部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工业大学、中外合资深圳鸿华纺织印染实业公司,中外合资深圳克瑞特制衣有限公司,香港美加设计(深圳)有限公司、中加合资顶尖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工作过,有多年工作经历。邵雷:经管学院副教授。曾在德国Dresden应用技术大学和德国公司进修、工作。 1990年来一直在浙江科技学院担任教学工作,曾讲授管理信息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和物流技术学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产品信息建模、生产计划与控制、企业信息系统开发和CAD/CAM及集成技术。陈伟民:经管学院副教授、系主任。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1988年-1993年在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工作,任训练部参谋,正营职,少校军衔;1993年从部队转业后在长兴县税务局工作,任信息中心主任;1996年调浙江教育学院任教,先后担任过教研室副主任,系主任,社科部副主任等职。2005年调入浙江科技学院任教,目前任国际经济系主任。研究方向是制度经济学,科研成果主要有:主持省级课题一项,厅级及以下课题三项,在《中国经济问题》、《财经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在教学上,先后为研究生、本科生讲授财政学、货币银行学、运筹学和统计学等课程,讲课形成自己的风格,深受学生的欢迎。闫换新:博士,经管学院副教授。2004年以来主持浙江省教育厅、杭州市哲学规划等科研项目,参加浙江省科技攻关等项目工作,主编《电子商务》教材一部,发表论文若干篇。杭雷鸣:管理学博士、副教授。1988年9月进入东南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于1992年7月毕业并进入中国一汽集团柴油机厂从事机械设计工作。后于2002年9月进入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攻读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研究生,获硕士学位,2005年被评为上海交通大学优秀硕士毕业生;2004年7月提前攻读交大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研究生,于2007年1月毕业并获博士学位。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如Energy policy,《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问题》、《情报科学》、《企业管理》等。所参与课题的课题有:1、上海“十一五”时期若干重要资源供需趋势预测研究(上海社科基金项目系列课题),撰写了总报告,该课题获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三等奖;2、中国城市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王富忠:博士、副教授。2000年7月获湘潭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6月获昆明理工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6月获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同月,进入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敏捷物流、敏捷供应链。已在《中国机械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ISTP国际会议两篇、EI国际会议一篇。曾讲授过《现代物流采购管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课程。袁云峰:博士、经管学院副教授、副院长。,2006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学位及“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近几年来,在《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以及《国际金融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或主持省部级课题多项,获2007年度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目前正在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的关系研究(07CGLJ014YBX)”,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区域经济与金融,统计理论方法及应用,以及体育休闲产业。张纯:博士、副教授。1999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贸易经济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2年7月获浙江大学硕士学位,同年10月获日本文部省国费留学生奖学金赴日留学,2006年3月获日本东京农工大学博士学位。2006年9月开始任教于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和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已在《开発学研究》、《农业市场研究》、《Bee World》、《国际贸易问题》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并出版专著一部。 葛晓巍:男,1974年生,汉族,河北滦县人,讲师。毕业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参加科研项目: 1、6-,市场化进程中的农民阶层分化及其市民化态势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05JJD810004); 2、7-1,浙江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与农作制度创新模式研究,省政府委托项目。发表论文: 1、非农化进程中从事非农职业农民的从业时间浅析《农业技术经济》2,第二作者。 2、我国农民的职业流动及择业期望《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第二作者。 3、我国青年农民的非农职业选择——初职、现职及期望《青年研究》10,第一作者。 4、“入世”后西部特色农业面临的风险及应对策略《农村经济》6,第二作者。 5、非洲农村的养鸡业《世界农业》8,独著。研究方向:农村劳动力流动及社会分层。郭俊辉:男,黑龙江省人氏。1997年至2006年就读与日本大阪府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先后获得该校学士和硕士学位,并获该校博士毕业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为市场科学和消费者行为学。先后为公共关系学和管理心理学以及组织行为学的任课教师。公开发表论文若干篇。
177 评论

小阿殷-

刊名: 国际金融研究  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主办: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周期: 月刊  开本:大16开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国际金融研究创刊时间:1984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238 评论

长虹饮练

刊名: 国际金融研究  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主办: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周期: 月刊  开本:大16开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国际金融研究创刊时间:1984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96 评论

bluebirdtang

希望采纳!这类刊物有很多,其实期刊不在于淏,而在于什么适合自己,你可以根据自己单位要求来选择的希望采纳!

156 评论

有饭无范儿

《跨区域水污染防治机制亟待完善》,《上海法治报:法治论苑》2013年4月3日。《环评文件: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核心》,《上海法治报:法治论苑》2013年2月27日。《环境保护法修订中的限期治理制度探讨》,《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上市公司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探讨》,《法学评论》2012年第6期。《上市公司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披露的制度约束与衔接——以“紫金矿业行政处罚案”为切入点》,载《法学》2012年第7期。《城市规划环评中公众意见的表达途径——以厦门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座谈会为例》,载《城市规划》(CSSCI期刊)2012年第6期。《上市公司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披露的重大性标准研究》,《法治研究》2012年第10期。《地铁安检机环境安全的法律思考》,《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环保法修订应该突出政府环境信息的主动公开》,《环境经济》2012年第11期。《我国海洋溢油突发事件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之检讨》,《中国地质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年第3期。《公众参与环境行政决策的困境及其出路》,《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年第1期。《突发环境事件中企业环境信息通报义务之研究》,《中国环境法学评论》2012年版。《理性对待海洋环境污染事件中的信息通报义务——从蓬莱19-3号油田溢油事件说起》,《法学》2011年第9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1期转载)。《水污染防治法第73条与第74条选择适用问题探讨》,《公民与法》2011年第10期。《架空的环评制度》,《中国改革》2011年第8期。《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环保部门需要公开吗?》,《环境保护》2011年第2期。《水污染防治法第74条法律适用之一:直接排放污染物超标如何进行行政处罚?》,《环境保护》2010年第17期。《水污染防治法第74条法律适用之二:间接排放污染物超标如何进行行政处罚?》,《环境保护》2010年第18期。《对特定企业集团的环评限批应谨慎实施——从华能集团与华电集团的环评限批说起》,《法学》2009年第8期。《环境公共决策中公众个体参与之缺陷及其克服》,《法学》2009年第2期。全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2009年第5期转载。《公众环境公益诉权属性研究》,《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企业环境信息与银行信贷风险之保障》,《东方法学》2009年第1期。《抗争中的环境信息应该公开——厦门PX项目及其城市总体规划环评的法律思考》,《法学》2008年第1期。全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2008年第5期转载。《环评法第31条法律适用之困境分析》,《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全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2008年第7期转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及其例外分析》,《学习论坛》2008年第2期。《透视环境法中的权力与权利基础》,《公法评论》2008年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野生动物致人损害的生态补偿问题探讨》,《动物福利法治:焦点与难点》,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环境民主权利构造之价值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5期。 《环境民主权利构造的路径选择》,载《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中环境信息公开法律问题研究》,《法律科学》2007年第2期, 《环境法的权利基础——以财产权、生命健康权为中心的考察》,载《江海学刊》,2007年第2期。 《反思环境法的权利基础——对主流环境权观点的一种担忧》,载《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清洁发展机制国内立法中的法律问题探讨》,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企业环境信息强制性公开法律问题研究》,《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立法缺陷与执法困境——从法律责任的角度审视》载《中国环境法治》第一卷,2006年版。 《环境知情权的缺失及其补救——重开县井喷事故切入》载《法学》2005年第6期。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及其法律正当性干预》,《中国农村土地》2006年第2期。 《股权分置改革与中小投资者利益自保护》载《21世纪法学评论》2005年第3期,(境外刊物)独著。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海外财政与金融》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 《环境知情权的制度构建》载《环境与资源法论丛》第六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论环境知情权的价值基础》,《政法论丛》2004年第5期。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环境信息公开之价值分析》,《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限期治理决定权中的法律问题研究》,《法律适用》2004年第9期。 《环境权问题:一种新的探讨路径》,《法律科学》2004年第5期。 《公开发行股票核准的撤消法律问题研究》,《法律科学》2003年第5期。 《公开要约收购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之保护》,《法学》2003年第8期。 《环境科学对环境法的影响分析》,《环境保护》2003年第11期。 《环境保护中的权力与权利配置》,《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全文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2年第9期转载。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立法的缺陷及其补救》,《法学》2002年第7期。 《内幕信息接受人法律规制的比较研究》,《东吴法学》2003年号。 《论环境权的法律属性》,《中国法学》2001年第3期。 《公司对外担保无效的法律责任探讨》,《当代法学》2002年第12期。 《我国环境行政程序立法之现状透视》,《东吴法学》2002年号。 《股东会罢免董事法律问题研究》,《比较法研究》2001年第3期。 《短线交易法律问题研究》,《法商研究》2000年第5期。 《虚假陈述的表现形式及其认定》,《政法论丛》2001年第2期。56 《论董事的罢免》,《经济法论丛》,方正出版社,2001年第4卷。 《中美反倾销制度比较》,《比较法在中国》,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1卷。 《对公众环境权私权化的反思》,《中国环境管理》2001年第4期。 《论环境权与环境行政权的关系》,《中国环境管理》2001年第6期。 《我国公司对外担保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民商法论丛》,2002年第23卷。 《公司不能为本公司股东的债务担保——也谈对〈公司法〉第63条第3款的理解》,《法律适用》2003年第11期,独著,并获《法律适用》“南通杯”有奖征文三等奖。 《论对从属公司债权人的法律保护》,《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1999年第5期全文转载。 《美国环境法上的公民诉讼制度及其启示》,《世界环境》1999年第3期。 《守住无形资产——中美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比较》,《国际贸易》1997年第1期。 《中美反倾销法律制度比较》,《国际贸易问题》1997年第12期。 《英国的银行抵销权制度及其启示》,《国际金融》1997年第4期。 《美国银行的抵销权制度及其借鉴》,《国际金融研究》1996年第10期。 《亦谈我国商业银行是否有权直接扣划存款人的存款──兼与凌新同志商榷》,《上海金融》1996年第7期。 《中国内地与香港上市公司收购制度之比较》,《港澳经济》1996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1997年第1期全文转载。 《略谈商业银行的保密义务》,《现代金融》1996年第6期。 《大型基础设施利用外资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法学论坛》1996年第4期。

202 评论

相关问答

  • 国际金融研究期刊2017年数据库

    《跨区域水污染防治机制亟待完善》,《上海法治报:法治论苑》2013年4月3日。《环评文件: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核心》,《上海法治报:法治论苑》2013年2月27日

    先锋之家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国际金融研究期刊2017年数据

    中文学术期刊等级分类目录(试行)  一、A级学术期刊  A1级:(3)  《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科学》  A2级:(11)  《法学研究》、《管

    罗夕夕1976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国际金融研究期刊2017年数据结果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21世纪经济报道、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第一财经日报、东方早报。这些都是数一数二的。其中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号称证券

    夏日风清凉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国际金融研究期刊2017年数据查询

    希望采纳!这类刊物有很多,其实期刊不在于淏,而在于什么适合自己,你可以根据自己单位要求来选择的希望采纳!

    木小蹬蹬民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国际金融研究期刊2017年出版的数据

    《国际金融研究》是月刊,他们是每月的1号就发刊,内容一般是上个月得到的作品,都是当时社会上最有价值的东西。在上海你应该是当月的2,3号就可以买到了。但也要看具体

    可爱小伶伶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