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93

liuwenwenlesley
首页 > 论文问答 > 学术论坛论文集前言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o0大鹏0o

已采纳
《四声之目是谁最早提出的》 《中州学刊》1986年4期《朱骏声著目述略》 《清华大学学报》1987年4期《〈箧中集〉与杜甫》 《中州学刊》1987年11期《新发现的一批严羽评李白诗资料摭谈》 《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第1期《通行本曲品校补》 载《文史新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出版《关于水经注校的评价与整理问题》 《南开文学研究》1987年 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出版《关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编撰方面的一些问题》 《清华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从武力强宗到文化士族──吴兴沈氏的衰微与沈约的振起》 《浙江学刊》1990年第4期《南朝五史校点稽疑》 《出版工作》1990年第11期《吴兴沈氏考略》 《浙江方志》1991年第4期《士庶天隔 文心相通──刘勰 、沈约文学思想异同论》 《江淮论坛》1991年第5期《八病四问》 《辽宁大学学报》1991年第6期《周顒卒年新探》 《辽宁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中国古代文人创作态势的形成──从古诗十九首到南朝文学谈起》《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3期《论竟陵八友》 《文学遗产》1992年第3期《永明诗歌平议》 《文学评论》1992年第6期《永明文学集团述论》 《浙江学刊》1992年第6期《昭明太子与梁代中期文学复古思潮》《文选学论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中外学者文选学论集》中华书局1998年版《若无新变 不能代雄──永明诗体辨释》 《中国诗学》第二辑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从沉寂走向活跃──中古文学史料出版与研究展望》 中华书局编《书品》1993年第1期《“六义”与诗教──读毛诗序臆扎》 《杭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极摹世态炎凉 曲尽人情变态──从忧庵集窥探戴名世晚年心境》《江淮论坛》1994年第1期《从洛神赋李善注看尤刻文选的版本系统》《文学遗产》1994年第4期《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4年第9期转载《全唐小说志疑》 《原学》第三辑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95年版韩国《中国小说研究会报》第23号1995年9月《半生心血浇注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年第3期《文选与“文选学”》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6年第3期《玉台新咏杂识》 《中国诗学》第四辑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有关文选“苏李诗”若干问题的考察》 《文学遗产》1996年第2期《有关上古、中古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文学遗产>创刊四四十周年纪念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出版《玉台新咏版本研究》 《中国古籍研究》第1辑 国家古籍整理规划小组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出版《玉台新咏成书年代新证》 北京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国学研究》第五卷。1998年4月版。又刊发在日本中国艺文研究会编《学林》第24号中。《关于金楼子研究的几个问题》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四 辑中华书局《道教在六朝的流传与江南民歌隐语》 《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3期《七言诗渊源辑考》 《河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振奋人心的考古发现——略说郭店楚墓竹简的学术史意义》 《文史知识》1998年第8期《归于平淡后的思考》 《六朝作家年谱辑要前言》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徐陵年谱简编》 《六朝作家年谱辑要》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俞曲园批校〈水经注释〉初读琐记》 《书品》1999年第1期《别求新声于异邦——介绍近年永明声病理论研究的重要进展》 《文学遗产》1999年第4期《〈古今乐录〉辑存》 《文学与文化》第三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关于袁宏道的佚文》 《中华读书报》2000年11月8日《一桩未了的学术公案——钟嵘〈诗品〉“滋味”说理论来源的一个推测》 《许昌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走出散文史研究的困境——-二十世纪中国散文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01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简帛中的文学世界———秦汉文学研究新资料之一》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关于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文献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第二届中国文献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台湾学生书局2002年3月出版《关羽目录》 《关羽、关公和关圣》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1月《蔡邕著述摭录》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4期《<独断>与秦汉文体研究》 《文学遗产》2002年5期《世纪之交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韩国中国语文学会编《中国文学》第38辑2002年11月《班彪与两汉之际的河西文化》 《齐鲁学刊》2003年1期《蔡邕行年考略》 《文史》2003年1期总62期《贾谊<诗>学寻踪》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期《徘徊与突破——二十世纪先唐文学史论著概观》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1期《班固<典引>及其旧注平议》 《<文选>与文选学》学苑出版社2003年出版。《世纪之交的文学史料研究》 《中华读书报》2003年11月19日《秦汉文学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文学遗产》2003年第6期《东观著作的学术活动及其文学影响研究》 《文学遗产》2004年第1期《蔡邕的生平创作与汉末文风的转变》 《文学评论》2004年3期《蔡文姬和她的作品》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期《六朝僧侣文化交流的特殊使者》 《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汉唐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研究》 《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年第1期《<文心雕龙>研究的里程碑——读范文澜<文心雕龙注>》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曹植创作“情兼雅怨”说略》 《光明日报》2006年1月27日“文学遗产”专刊《回归与超越——漫议中国文学研究中的历史感问题》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贾谊的学术背景及其文章风格的形成》 《文史哲》2006年第2期《在继承中创新的中国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4月27日《秦汉区域文化的划分及其意义》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江南的开发及其文学的发轫》 《文学遗产》2007年第3期《近年来中国文学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8月28日《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文史哲》2007年第5期《“鲁学”解》 《齐鲁学刊》2008年第1期《释“齐气”》 《文献》2008年第1期《梁孝王集团的文学想象》 《深圳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西谛书话的启迪》 《文学评论》第3期《秦汉时期的巴蜀文学略论》 《重庆社会科学》第2期《中华古籍在世界的传播及其意义》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第2期《贾谊所见书蠡测》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子虚赋><上林赋>的分篇、创作时间及其意义》 《文史》2008年第2期《黄河以北地区的文学发展》 《人文杂志》2008年第4期《河西四郡的建置与西北文学的繁荣》 《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秦汉时期的“三楚”文学》 《文学遗产》2008年第5期《纸张的广泛应用与汉魏经学的兴衰》 《学术论坛》2008年第9期《多元文化的融汇与三辅文人群体的形成》 《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第3期《<玉海·艺文>的特色及其价值》 《复旦学报》2009年第4期《西方文明与当代中国文学研究》 《风则江大讲堂》第三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段玉裁卷入的两次学术论争及其他》 《文史知识》2010年第7期《刘师培及其汉魏六朝文学研究引论》 《文学遗产》2010年第4期《展现五十年文学研究的整体风貌》 <光明日报>2007年1月2日第4版《敦煌的诗与诗的敦煌》 《中华读书报》2007年4月18日《简评<册府元龟>中的秦汉史料价值》《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7年第10期《寂寥的文化老人和他的书-----读王伯祥<庋榢偶识>随感》 《中华读书报》2008年10月8日<玉海·艺文>的特色及其价值》 《复旦学报》2009年第4期《西方文明与当代中国文学研究》  《风则江大讲堂》第三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咸阳碑序》 三秦出版社2003年出版。《新时期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第6期《姜亮夫先生及其楚辞研究》 与江昌合撰 《文学遗产》1998年第3期《近年来美国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一瞥》《福州大学学报》2001年1期《中古文学领域的开拓者------试述曹道衡先生的学术历程及其成就》 《文学评论》1999年第3期《尔来倏忽五十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半个世纪的学术历程》 《人民政协报》2003年9月30日。《<续修四库全书补编>刍议》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3年4期《古典文献学的“现代生成”》 《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弘扬民族精神 探寻发展规律----古典文学研究六十年感言》 《文史知识》2009年第7期《南朝佛学与文学序》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8月版《清代<春秋左传>学研究序》 人民出版社2010 年5月版《明小宛堂覆宋本<玉台新咏>影印说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2月版《刘向<列女传>研究序》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3月版《在古代文学与语言学之间徜徉──访康乃尔大学东亚系梅祖麟教授》 《文学遗产》1997年第3期《分期·评价及其相关问题——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三人谈》  《文学遗产》1999年第2期《新学问大都由于新发现——考古发现与先秦、秦汉典籍文化》  《文学遗产》2000年第3期《走向通融:汉魏六朝文学史的文献学研究———刘跃进先生学术访谈录》 《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期待中的焦虑——关于古代文学研究几个问题》 《东方丛刊》2007年第2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古典文献学的现代生成及其意义》 《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弘扬民族精神 探寻发展规律——古典文学研究六十年感言》 《文史知识》2009年第7期《敦煌的诗与诗的敦煌》 《中华读书报》2007年4月18日《文学史研究的多种可能性——从木斋〈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说起》 《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2期《文学研究所藏乾隆元年博学鸿词制科一等一名刘纶试卷说明》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2日《楚歌声中的屈原(上)》 《文史知识》2009年第11期《楚歌声中的屈原(下)》 《文史知识》2009年第12期《画坛巨擘的心灵记录——读〈潘天寿诗存〉札记》 《文艺研究》2010年第3期《退潮之后读顾彬》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5月5日第10版《兰亭雅集与魏晋风度》 《安徽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209 评论

慧紫愿吉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国家级教育类期刊,现在征集的是12月份版面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国际刊号:ISSN1673-9795国内刊号:CN11-5599/N邮发代号: 80-616栏目设置:作家作品研究、体育与艺术教育、图书馆论坛、理论前沿、电化教育研究、远程教育研究、师德建设、科研成果、文史研究、语言学研究、职业技术研究、教学管理、教育管理、科教动态、科教论坛、科教创新、科教研究、师生思想建设、教育心里研究

187 评论

你瞅谁啊

论文就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来源:

194 评论

吃撑了别跑

(一)专著 《西夏与周边民族关系史》: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西夏经济史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西夏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天盛律令与西夏法制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西夏社会文书研究》(与史金波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西夏社会文书研究》(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二)编著《20世纪西夏学》:主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藏西夏文献》:常务副总主编,主要完成人,甘肃人民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主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说西夏》:主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中国西夏学百年文库》:主编,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辽金西夏金代通史》:参编(西夏部分20万字),人民出版社2010年《党项西夏文献研究》:主编(主要作者),中华书局2011年《中国藏西夏文献研究》: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西夏学论集》: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试析西夏占据过须弥山》:《宁夏文史》第11期1982年版《试论仁宗年间宋夏战争性质与影响》:《固原师专学报》198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85年第1期《宋夏青白盐问题》:《固原师专学报》198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87年第2期《从太宗燕幽之败到仁宗陕西之战》:《固原师专学报》1988年第1期《宋夏商业贸易初探》:《宁夏社会科学》1988年第3期《宋夏保安军榷场贸易论略》:《固原师专学报》1988年第4期《两年来我国西夏史研究述评》:《固原师专学报》1989年第1期《范仲淹御夏事迹述评》:《固原师专学报》1989年第3期《宋夏保安军榷场位置考辨》:《青海民院学报》1989年第4期《历史上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间的商业贸易联系》:《固原师专学报》1990年第1期《西夏的畜牧业》:《宁夏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宋夏对峙与沿边蕃部》:《固原师专学报》1990年第3期《西夏农业生产述论》:《西北二民院学报》1990年第3期《宋夏对峙与保安军》:《固原师专学报》1991年第1期《潘罗支与河西吐蕃》:《宁夏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师专学报职能及其实现》:《固原师专学报》1991年第1期《抗金名将曲端冤狱始末》:《固原人物集录》,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宋代沿边市马贸易述论》:《固原师专学报》1991年第3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1年第6期《宋代市马钱物考》:《固原师专学报》1992年第1期《宋代属户史论》:《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西夏经济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宁夏史研究》1992年第1期《西夏时期的横山地区》:《固原师专学报》1992年第3期《须弥山敕赐禅林碑载崇宁35年辨析》:《固原师专学报》1992年第4期《试论西夏定都兴庆府》:《宁夏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西夏边防制度初探》:《固原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3年第2期《论宋代民间养马制度》:《固原师专学报》1993年第4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4年第1期《西夏沿边堡寨述论》:《宁夏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须弥山石窟题记研究》:《宁夏文物》1993年总七期《西夏兴起与建都兴庆府》:《中国古都研究》1994年刊《试论早期党项与外界的联系》:《宁夏学刊》1994年第1期《宋夏窟野河西地界问题》:《宁夏史志研究》1994年第1期《试析党项羌内徙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固原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史》1994年第5期《论西夏与统一前蒙古诸部的关系》:《固原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论西夏与北宋的经济文化交流》:《固原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论西夏建国前与北宋的关系》:《宁夏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6年第2期《论西夏与周边民族关系及其特点》:《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6年第3期《西夏农田水利开发与管理制度》:《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4期,又见《首届西夏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论〈长编〉中西夏史料的价值》:《宁夏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须弥山石窟史略》:《固原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王安石御夏方略》:《中州学刊》1996年第4期《西夏官牧制度初探》:《宁夏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西夏的内宿制度》:《固原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论西夏的官牧业》:《宋史研究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西夏的符牌制度》:《河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期《西夏仓库制度研究》:《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8年第3期《西夏军队武器准备及其管理制度》:《河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西夏财政支出初探》:《宁夏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9年第1期《论西夏的赋役制度》:《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4期《西夏阶级结构研究》:《固原师专学报》1998年第4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8年第6期《西夏财政收入初探》:《西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1期《西夏水利法初探》:《青海民院学报》1999年第1期《西夏高利贷初探》:《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论西夏的手工业》:《宁夏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9年第4期《西夏畜牧法初探》:《中国农史》1999年第3期《西夏的地理环境》:《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天盛律令〉所记的西夏手工业》:《固原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论西夏的土地制度》:《中国农史》2000年第3期《论西夏畜牧业的几个问题》:《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论党项宗族制度》:《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西夏池盐的生产与征榷》:《固原师专学报》2001年第5期《西夏农作物考》:《国家图书馆学刊·西夏研究专号》2002年《西夏酒的生产与征榷》:《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再论西夏的农业》:《中国农史》2003年第1期《论西夏的人口》:《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论西夏的司法制度》:《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西夏手工工匠考》:《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西夏的审判制度》:《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西夏历史与文化》:《宁夏历史十五题》,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古代宁夏平原的引黄灌溉》:《宁夏历史十五题》,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西夏的造纸技术》:《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会议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二十世纪西夏官制研究》:《二十世纪西夏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二十世纪西夏经济研究》:《二十世纪西夏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西夏的刑罚制度》:《宋史研究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西夏时期的统万城》:《统万城遗址综合研究》,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天盛律令的历史文献价值》:《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论西夏天盛律令的特点》:《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党项拓跋部大首领李光睿墓志铭考释》:《西夏学》(第一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藏西夏文献碑刻题记卷叙录》:《西夏学》(第一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西夏时期黑水地区农业》:《黑水城人文与生态国际会议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藏西夏文献概论》:《西夏学》(第二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论西夏对河套地区农业的开发》:《西北开发国际会议文集》,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西夏乾祐二年材料文书考释》:《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中国藏西夏文献出版座谈会综述》:《西夏学》(第三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藏西夏文献叙录》:《西夏学》(第三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黑城出土的几件汉文西夏文书考释》:《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4期《网络下西夏文及西夏文献处理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有关夏州拓跋部的几个问题》:《邓广铭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2008年出版《金夏关系的几个问题》:[韩国]《宋辽金元史研究》第13号,2008年《评〈西夏社会〉》:《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西夏文献的发现与整理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4期《黑城出土西夏榷场文书考释》:《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1期《俄藏西夏天庆年间典粮文契考释》:《西夏研究》2010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2010年第3期转载《基于数学形态学等技术的黑水城唐卡图像预处理方法研究》(与史伟合作):《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4期《西夏文四角号码输入法研究》(与柳长青、史伟合作):《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4期《党项与西夏资料研究前言》:《西夏学》第五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黑水城汉文文献的学术价值》:《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一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二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综述》:《西夏学》第七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西夏买扑文书考释》(俄文):《克恰诺夫80诞辰国际会议论文集》,俄罗斯2012年《传统典籍中党项西夏史料整理研究》:《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三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二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论文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12年第2期《敦煌研究院藏0669号西夏文<金刚般诺波罗蜜多经>考释》:《敦煌研究》2012年第6期《夏州拓跋部的几个问题》:《西夏研究》2013年第1期 西夏经济史专题:自治区社科规划青年项目,1996年,主持,结项宋夏关系研究:自治高校科研项目,1997年,主持,结项西夏经济史: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编号:98JAQ770017,1998年,主持,结项天盛律令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1BZS002,2001年,主持,结项国内所藏西夏文献整理出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社政函[2001]5号),2001年,主持,结项二十世纪西夏学回顾与展望: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2002年,主持,结项西夏社会文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05JJD870006),2005年,主持,结项中国藏西夏文献叙录: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编号:0538,2005年,主持,结项中国藏西夏文献研究:国家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编号:06AMZ001,2006年,主持,结项西夏资料索引:全国古籍整理项目(教古字[2007]074号),2007年,主持,结项党项与西夏碑石整理研究:教育部高校古委会项目(教古字[2007]150号),2007年,主持,结项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整理出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08JJD770087),2008年,主持,结项黑水城文献与西夏文化研究: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副总理级)国际合作项目,2009年,主持,在研黑水城汉文文献整理研究:自治区高校科研重点项目,2009年,主持,在研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整理与研究:国际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0AZS001),2010年,主持,在研西夏文献文物研究: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11@ZH001),2011年,第二主持人,在研党项西夏碑文整理研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770006),2012年,主持,在研 (一)海外及港台举行的学术会议日本国“第六回辽金西夏史研究会大会”:2006年3月10日至12日,日本东京市,东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宣读论文:《新发现的夏州拓跋政权碑石研究》内陆中亚史研究新史料的展望国际学术讨论会:2006年4月15日,日本九州市,九州大学主办。宣读论文:《中国西夏文献研究回顾与展望》丝绸之路与西夏文明国际学术会议:2007年4月24日至30日,俄罗斯院圣彼得堡市,大英博物馆、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主办。宣读论文:《中国藏西夏文献概论》韩中宋辽夏金元史国际学术会议:2008年9月23日至30日,韩国首尔市,韩国外国语大学主办。宣读论文:《金夏关系几个问题》敦煌学:第二个百年研究视角与问题:2009年9月3日至5日,俄罗斯院圣彼得堡市,国际敦煌学组委会主办。宣读论文:《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学术价值》“韩中第四届宋辽夏金元史国际学术大会”:2011年11月11日—11月17日在韩国首尔召开,韩国外国语大学历史研究所、中国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韩国中央大学历史系共同主办。与会50多位专家围绕宋辽夏金元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文献等领域展开热烈讨论。杜建录教授发表“党项西夏文献研究”学术报告。“西夏与契丹文献研究”国际学术会议:2012年3月22-26日在东京召开,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邀请和资助,做“中国藏西夏文献整理研究回顾与展望”的报告。会议结束后,作为自由评论员,应邀出席在学习院大学召开的“第十二回辽金西夏史研究会大会”。2012年6月20-23日,应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邀请,出席“庆祝克恰诺夫80诞辰国际西夏学会议”,以“西夏买扑文书研究”为题,做大会发言。2012年10月22-29日,应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古典系邀请,出席“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中加研讨会”,发表“西夏文献收藏与保护”主题报告。(二)大陆举办的学术会议中国蒙元史学术讨论会:1990年8月8日至12日,宁夏银川市,中国蒙古史学会、中国元史研究会、宁夏史学会主办,在大会作《潘罗支与河西吐蕃》报告。中国古都学会第九次年会与学术讨论会:1991年9月24日至27日,宁夏银川市,中国古都学会、银川市政府主办。宣读论文:《西夏兴起与建都兴庆府》。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六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1994年,四川成都市,中国宋史研究会、四川大学主办。宣读论文:《王安石御夏方略》。首届西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1995年8月22日至26日,宁夏银川市,宁夏社会科学院、宁夏大学主办。宣读论文:《西夏农田水利开发与管理》。中国宋史研究会第七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1996年8月,云南昆明市,中国宋史研究会、云南大学主办。宣读论文:《西夏官牧制度》。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史学术研讨会:1996年8月,宁夏银川市,中国民族史学会、宁夏大学主办。宣读论文:《西夏与周边民族关系特点》。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暨西夏建都兴庆府960年学术讨论会:1998年8月,宁夏银川市,中国宋史研究会、宁夏大学主办。宣读论文:《论西夏的符牌》。第六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暨西夏科技史国际会议:2002年8月18至22日,宁夏银川市,中国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学会、宁夏大学主办,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承办。宣读论文:《西夏的造纸技术》。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暨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2002年8月3日至8日,甘肃兰州市,中国宋史研究会、西北师范大学主办。宣读论文:《西夏刑罚制度》。沙漠古都统万城学术研讨会:2003年9月22日至24日,陕西省靖边县,靖边县人民政府、陕西省文物局、陕西师大西北环发中心联合举办,主持了22日下午的大会报告,并作《西夏与统万城》发言。《中国藏西夏文献》首卷出版发行仪式:2005年8月9日,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主办。第二届西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年8月16日至19日,宁夏银川市,宁夏社会科学院主办。提交论文:《中国藏西夏文献》。《中国藏西夏文献》编辑出版座谈会:2005年12月23日,甘肃兰州市。黑水城人文与生态国际学术会议:2006年9月16日至20日,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日本地球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主办。宣读论文:《夏元时期黑水地区的农业》。邓广铭教授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年3月16日至17日,北京市,北京大学主办。提交论文:《有关夏州拓跋政权的几个问题—新出土唐五代宋初夏州拓跋政权墓志铭考释》。成吉思汗与六盘山国际学术会议:2007年7月21日至23日,宁夏固原市。《中国藏西夏文献》全卷出版座谈会:2007年11月6日,北京市。传统文化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学术研讨会——郭子仪与阳曲学术会议:2008年10月23日至26日,山西省阳曲县。辽夏金元历史文献国际研讨会:2008年11月3日至5日,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办。宣读论文:《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整理出版与学术价值》。第三届西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11月8日至10日,宁夏银川市,宁夏社会科学院主办,主持大会历史文献组讨论。宣读论文:《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的学术价值》。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民族语言文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民族文献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2008年11月28日至29日,甘肃兰州市,中国吐鲁番学会、西北民族大学主办,主持民族文献组讨论。宣读论文:《中国藏黑水城民族文字文献的学术价值》。纪念黑水城文献出土100周年学术研讨会:2008年12月16日至17日,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主办,主持会议并宣读论文:《黑水城汉文文献概论》。2010年10月15-18日,主持召开“黑水城文献与西夏研究国际学术论坛”。2011年8月17-22日,主持召开“第二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2011年4月12-5月9日和中国社科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第一届西夏文研修班。2012年7月7-16日,和中国社科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第二届西夏文研修班。(三)海外与港台学术访问和讲学访问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2003年12月20日至25日,访问了上述香港大学,与香港专业师生进行了座谈,会见了何冠环等香港学者。访问日本九州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2006年3月8日,应九州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邀请,赴日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合作研究与学术访问,与日本辽金西夏史、宋史、蒙元史学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演讲:2006年3月10日在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发表“20世纪西夏学回顾与展望”学术演讲,日本著名蒙古史学家,前蒙古研究会会长,早稻田大学蒙古史研究所所长吉田顺一教授主持演讲会。日本西夏学者荒川慎太郎、佐藤贵保、船田善之等出席了演讲会。访问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研究所:2006年3月12日,在日本国“第六回辽金西夏史研究会大会”间隙,访问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研究所,并与相关专家进行了交流。访问日本东京大学:2006年3月13日上午,在船田善之博士陪同下,访问了东京大学,查阅了东京大学图书馆藏西夏文文献。访问东洋文库:2006年3月13日下午,在船田善之博士陪同下访问东洋文库,受到东洋文库特聘研究员梅村坦教授的热情接待,在梅村坦先生的带领下,参观了东洋文库特藏,并浏览了东洋文库收藏的俄藏西夏文献数据库。访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2006年4月5日访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岩井茂树教授陪同参观。访问综合地球环境科学研究所:2006年4月5日访问位于京都的综合地球环境科学研究所,与中尾正义教授为首的中国黑水地区生态研究课题组专家进行座谈。2011年9月19-22日,对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出席俄中西夏学联合研究所揭牌仪式以及相关学术活动。(四)国内(大陆)学术考察和讲学学术考察:每年带领西夏学研究院(研究中心)师生到西夏陵、贺兰山岩画、拜寺口西夏双塔等教学科研基地考察学习。考察丝绸古道:2002年10月1日至7日,带领西夏学研究中心专家赴河西走廊,考察武威西夏碑、张掖卧佛寺、古玉门关、敦煌莫高窟等西夏文物古迹和西夏故地的风土人情。考察统万城:统万城又称白城子,是夏州拓跋政权的发祥地。2003年9月23日,第一次赴白城子进行学术考察。学术报告:2003年至2005年暑期,应自治区教育厅邀请,连续为美国教育访问团做“西夏历史与文化”报告。学术报告:2004年6月2日至5日,参加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做“西夏文献发现收藏与整理研究”讲座。西夏访古:2005年11月21日至28日,与银川贺兰山岩画管理处专家组成联合考察组,赴鄂尔多斯高原、横山山地以及黄河后套平原考察。这里是西夏的故地,考察组先后考察西夏宥州古城、银州古城、夏州古城(白城子)、李自成行宫、李继迁寨、李德明鏊子山离宫、成吉思罕陵、阴山岩画、鸡鹿塞,访问了市、旗、县文物部门,搜集到大量夏州拓跋碑石资料。学术考察:2006年5月28日至6月1日,带领研究生访问内蒙古考古研究所与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阅览内蒙古考古研究所藏黑水城文献,为以后联合整理出版《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中国藏黑水城民族文字文献》奠定了基础。考察黑水古城:2006年9月18日至19日,考察西夏黑水古城和黑河流域的生态情况。学术报告:2008年8月,应中国民族图书馆学会邀请,在宁夏图书馆做“西夏文献发现与整理研究”学术报告。学术考察:2008年10月25日至26日,考察山西五台山,感受西夏供佛道路。五台山是佛教圣地,西夏多次遣使到五台山供佛,并在贺兰山建立西夏五台山寺。学术报告:2009年6月2日至4日,应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邀请,主持敦煌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分别为硕、博士研究生和历史教育基地班作了“黑水城汉文文献概论”、“西夏文献的发现与研究”、“西夏学百年回顾与展望”等学术报告。2010年12月9日-12日,黑水城社会文书研究课题组在院长杜建录教授的带领下,赴西夏故地武威、张掖等地考察。在武威先后访问了西夏博物馆、文庙、武酒集团西夏文化研究所、雷台汉墓、大云寺,并在武威西夏博物馆举行“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教学科研基地”揭牌仪式与西夏学座谈会;在张掖访问了西夏大佛寺、河西学院,并与甘肃省重点学科平台“河西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进行座谈。杜建录院长还为该校历史专业师生作了“西夏文献的发现与整理研究”学术报告。学术报告:2011年11月17—20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举办“宋史高层论坛”,杜建录教授应邀发表“西夏文献与西夏学”。

181 评论

shh小辣椒

对于刚进大学的大学生来说,可能对于发表论文的事情,感觉离他比较遥远,但是你可以再自己在低年级的时候就对论文发表进行一定的了解,这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发表出比较好的学术论文。现在学术型论文还是相对于其他论文比较有优势,对于学术性论文是关于相关的,或者是同一个事物的,这种长远考虑是比较有优势的。想要顺利的发表一篇学术性的论文,就要敢想敢做,如果你连想都不敢想,那么你的同学对于发表论文这件事更加不会讲关于一个自己的思维能力,那么机会来临的时候,你就可以突破思维的局限,解除自己的限制,然后取得最后的成功。俗话说,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所以想要发表论文,第一个就是要做到有思想上的准备,那就是我要发表学术性的论文。做到敢想之后,还有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发现大学生活中写论文的机会,并且牢牢把握住它,关于论文撰写你要了解报告文献综述和初稿等问题,都可以和导师以及任课老师进行一定交流,导师是你对论文的一个关键性了解。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机会,这个方面有三点比较重要,那就是要主动积极的和导师沟通,一定要坚持到底,并且热情地去做每件事情,还要对论文的总体结构有一个现状分析问题,问题分析和相对应的对策分析。当然还要切记在和导师进行沟通的时候,要礼貌和主动做是作为一个学生应该做到的。导师对你的指导和一些问题的纠正要虚心求教,再改完之后发给老师修改之后也要给老师查看,自己要对自己的事情有一定的全局把握及时的进行处理。再进行经验的累积之后,对于学术论文的发表是比较重要的,导师在选择的时候会喜欢那种积极向上主动好学的学生,就算没有机会出现,他们也会主动的去问一些有关于做论文的一些东西

337 评论

相关问答

  • 学术论坛论文集前言

    议论别人的文章

    薄荷点点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青年论坛论文集前言

    引言本质上是摘要的扩充,是使编辑了解这篇文章详细来龙去脉的一个介绍性内容。引言不是“引子”,要有独立的阅读价值。引言除了要简要介绍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背景之外,需

    派飞凯特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论文集前言

    前言就是绪论 看你写什么题目而定

    lisabaobao99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学术论坛论文集

    ?王建平、翟裕生,2000,金成矿系统分析与找矿方法选择–––以山东莱州市北部隐伏区找金为例,地球科学,25(4):384~389。王建平、戚开静,2001,我

    室内设计--阿梅 1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经典的论文集前言

    论文引言是对背景的详细介绍,进而说 明本研究的重要性和创新性,在写作时,要介绍背景,整个领域的宏观背景到研究问题的小背景阐述研究的问题及其重要性简单介绍使用的方

    京京魅力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