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15

夕颜无照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下列文献提到了茶园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吴晗晓美眉

已采纳
人们为什么喜欢喝茶,这就是茶文化的起源,下面就从茶的发现从药开始茶的最早发现与利用,是从药用开始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晋张华《博物志》也同样有“饮真荼,令人少眠”的说法。陶弘景《杂录》中所说“茗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君服之”。其实对丹丘子饮茶的记载还有早于此的汉代的《神异记》: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栖之余,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丹丘子为汉代“仙人”,茶文化中最早的一个道家人物,历史上的余姚瀑布山为产茶名山。因此“大茗”与“仙茗”的记载亦完全一致。这几则记录中的“荼”与“茗”,也就是今天的茶。更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早在晋代郭璞在注解《尔雅》时,即解说:(茶)树小如栀子,冬生叶,一名葬,蜀人名之苦茶。此中所谓“蜀人”之记载,即可视为饮茶习俗在古巴蜀的最早萌芽。还有西汉壶居士在《食忌》中所说:“苦荼,久食羽化。”都说明茶开始时被利用是和药联系起来的。荼与茶通,是唐显庆年间苏恭、长孙无忌等人详注《唐本草》定荼为茶以前茶的异体字。有关荼的最早的正式文献记载是《诗经》,其中共有多处提到荼字,如《邶风。谷风》中的“谁谓荼苦,其甘如荠”,《郑风。出其东门》中的“有女如荼”,《豳风。七月》中的“采荼薪樗”,《豳风。鸱鸮》中的“予所捋荼”,《大雅。绵诗》中的“堇荼如饴”,和《周颂。良耜》中的“以薅荼蓼,荼蓼朽止”,意思分别为苦菜、茅花和陆地秽草,与后来用于饮用的茶并无非常明显的联系。茶之进入饮食的确切事实当在汉代,王褒《僮约》中有“武阳买荼”、“烹荼尽具”语,烹当然是为了食的。此外据《太平御览》卷八六七引,成书于三国魏的字书《广雅》中有这样的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可见茶之最早进入饮食,正如后来陆羽所说是从加入葱、姜、橘皮等物煮而作茗饮或羹饮,形同煮菜饮汤,用来解渴或佐餐,饮食兼具,还不是单纯的饮品。所以唐时尚有“茶之为食物,无异于米盐”的说法。茶成为纯粹的饮品大抵是在唐中期陆羽《茶经》之后,由于陆羽及其《茶经》的提倡和引导,人们在茶中的添加物才逐渐减少,茶也才慢慢地变成单纯的饮品。可见,茶最初进入饮食是食饮兼具或药用的物品,而当茶用作食物时,与礼等庙堂文化毫不相干。
295 评论

kami麻麻

我国古代的茶树管理,是和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的水平相一致的。据《四时纂要》记载,我们现在茶园管理的诸如防除杂草、土壤耕作、间作套种和施肥等几方面的内容,至少在唐代便都已俱全。当然,《四时纂要》记载的内容不免有些原始、简单,但随着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的提高,我国茶园管理水平,也相应地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唐代茶园只是在茶树幼龄期间才间种其他作物,可是宋代《北苑别录》就提到桐茶可以间作。明代茶园管理的记载更多,水平也更高,提到了茶园管理的耕作和施肥,提出了更精细的要求,而且提出茶园不仅可以间植桐树,也可种植桂、梅、玉兰、松、竹和兰草、菊花等清芳之品。可见明代在茶园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较唐宋有了较大的进步。从文献记载看,我国古代茶园管理,到明代即达到了相当精细的程度。所以,到清代只是在除草、施肥的某些方法和间作内容上有所充实。如《时务通考》关于锄地以后,“用干草密遮其地,使不生草莱”;《抚郡农产考略》提到锄草之后,要结合“沃肥一次”;《襄阳县志》中还提到了襄阳茶园还间作山芋和豆类等。

129 评论

会舞蹈的兔子

是的,达康书记陪同沙瑞金到这片万亩茶园中视察就是取自南京的最美茶园。

151 评论

yanjinshujie

回答 您好,这边为您查询到的是,1、神农时代:5000年以前,神农时代利用生叶煮着喝,把茶叶拿来当药用。 2、西周、东周:3000以前,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当菜食。 3、秦代:2300年以前,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 4、汉代:(西汉)2000年以前,开始商业化,成都成为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东汉)1500年左右,开始制作茶饼,以便运输。 5、唐代:1200年以前,受唐代经济、文化的影响;陆羽《茶经》的倡导;僧道生活和茶为教事吸收的影响,气候条件也有得于茶业的发展。 6、宋代:1000年以前泡茶技艺的改进;水质的讲究;斗茶获得。 7、元代:700年以前,制作散茶,重炒略蒸。 8、明代:据今600多年,黄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艺相继形成。 9、清代:300年以前,中国茶风靡世界,独步世界茶市,当时出口茶叶的只有中国,工艺以烘青和炒青为主,制作了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绿茶、白茶。 10、1846-1886年是中国茶叶的兴盛时期(茶园面积不断的扩大,茶叶产量迅速增递,有力的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11、1886-1947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衰落时期(政治、经济方面、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失败)。 12、1950-1988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恢复发展时期,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大力恢复旧茶园,建立新茶园,改进新品种,推行科学种茶,茶叶经济走向稳定发展之路。使得茶叶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ok啊] 更多10条 

301 评论

晓晓小同学

6月12到15日在省科技馆将开幕“省首届茶文化艺术博览会”,将有全国各地的展商参展,你也许在会上能找到相关的资料

171 评论

蓝SE妖蝶

是,当时康书记陪同沙瑞金在茶园中视察,这个茶园就是南京的“淳青茶园”。

114 评论

相关问答

  • 下列文献提到了茶园

    是,当时康书记陪同沙瑞金在茶园中视察,这个茶园就是南京的“淳青茶园”。

    农夫三下乡 5人参与回答 2024-05-27
  • 下列文献提到了茶

    《茶经》在网上

    酒酿圆子珺 6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下列文献提到了茶叶

    据史料记载,我国茶叶最早向海外传播,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当时我国商人在与蒙古毗邻的边境,通过以茶易物的方式,向土耳其输出茶叶。

    淡粉浅蓝 5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下列文献哪部提到了茶

    除了陆羽的茶经之外,还有茶录等关于茶文化的书籍,而这些书籍对于我国在茶文化上面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也对现如今很多年轻人的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我的宝贝叫小啦 5人参与回答 2024-05-27
  • 下列法律文献中起到推动历史

    C

    芬达果味十足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