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22

rachelliu1
首页 > 论文问答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网址是什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水墲月心时

已采纳
本人已在师院呆了两年,在这两年里面,体会到了各种不同的感受。 在这里,学习方面,风气非常好,尤其是我们学英语的,整天早晚自习,学习在上课出勤这方面卡的也很严,为的是督促学生在大学里不要荒废了学业。图书馆很好,不过在考试前夕里面的座位很紧张。学风很好,考研的风气相当好,考研率也很高。 生活方面,8人间的宿舍,如果你是11届的女生的话,住的应该是没有阳台的那栋楼,学校因为女生多,所以保安、楼管阿姨都很负责,晚上11点熄灯,有网线,每一楼层有公共卫生间和洗漱间。 如果不是艺术类,学费算是很便宜的了 学校在各方面都还行,关键是自己的心态,保持好的心态,在学校什么事情都会遇到,毕竟也是半个社会了。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件事情,自然也就好了。 希望你可以在师院好好成长!
350 评论

陈达文文

截至2015年4月,白城师范学院共有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特色文化研究基地2个,省级高等师范教育研究基地1个,省级高校创新团队1个。 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白城盐碱地治理工程技术中心省级特色文化研究基地:吉林创业文化研究基地、吉林西部草原文化研究基地省级高等师范教育研究基地:高等师范教育研究中心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省创业教育与草原文化研究中心 省级高校创新团队:“盐碱地治理及生态修复研究”创新团队(2012年) 学术期刊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白城师范学院主办有《白城师范学院学报》等刊物。《白城师范学院学报》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白城师范学院主办,《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以反映白城师范学院及高等院校较为前沿的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双月刊,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数据库来源刊。 馆藏资源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124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84万册,电子图书45万册;纸质期刊1064种,电子期刊9225种,中外文报纸60种;拥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资源数据库、读秀中文学术搜索等电子数据库,自建有吉林西部草原文化网数据库和教师成果库。

286 评论

鑫宝贝66

二本,太原师范学院是二本A类院校,有两三个一本专业。太原师范学院是太原市唯一的本科师范院校,前身是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山西大学师范学院。

234 评论

hanhan0124

以诗为词与以赋为词——论东坡词之“破体” 仲冬梅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期刊】文学前沿 2004-08-15 0 144 2 词为诗裔与以诗为词——苏轼词体观念新论 陈广学 扬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副教授 【期刊】江苏社会科学 2002-05-25 2 292 3 从“以文为诗”到“以诗为词”——试析两种文体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其发展特点 范修华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云南昆明 【期刊】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7-08-30 0 274 4 “以诗为词”与词体文学的雅化——论苏轼词与“雅词”的关系 田耕宇 西南民族学院 四川成都 【期刊】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3-28 6 475 5 苏轼“词如诗”的原因探析——由宋人的“以诗为词”论谈起 张泽伟 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 山西太原 【期刊】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8-30 0 380 6 从苏词苏诗之异同看苏轼“以诗为词” 莫砺锋 南京大学中文系 【期刊】中国文化研究 2002-05-28 13 954 7 从化诗入词看苏轼的“以诗为词” 李笑野 复旦大学 【期刊】蒲峪学刊 1994-01-10 0 225 8 以诗为词的理论演进与东坡词的创获 周玉梅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济南 【期刊】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6-15 0 160 9 “以诗为词”亦“檃括”创作词调歌曲 杨晓霭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甘肃兰州 【期刊】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05 2 184 10 陆游词“以诗为词”说 房日晰 西北大学文学院 【期刊】古典文学知识 2008-03-05 1 169 11 规摹秦柳与以诗为词——论吴梅村的词学思想及其创作转型 江合友; 胡宪丽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期刊】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10-26 0 79 12 论“以诗为词”的词学意义 余意 东莞理工学院中文系 广东 东莞 【期刊】阴山学刊 2005-10-20 0 235 13 “以诗为词”与“别是一家”——论苏轼、李清照词论的殊途同归 高峰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南京 【期刊】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7-26 0

273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