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45

hanshiyingxue
首页 > 论文问答 > 西南民兵杂志编辑部主任是谁呀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璇璇APPLE

已采纳
1、万盛桥战斗  1947年底,盘踞在海门的国民党反动派垂死挣扎,全县人民向敌人展开全面斗争。  1947年12月12日,盘踞在县境内的国民党省保六纵队,为了挽回败局,开展“冬季驻剿”,敌人常到凤凰桥附近一带骚扰。东南警卫团三营及海中区队,在副团长程鹏生带领下,来到凤凰桥东北张家园休整。团部和三营宿张家园,海中区队宿岑家园。张家园正南是万盛桥,岑家园西南是施家桥,三星河自东北向西南方向绕过。  当天晚上,我部队的情况被敌坐探发觉,密报驻在麒麟镇据点里的国民党省保六纵队。敌人误以为是一个营,于第二天清晨,由副纵队长叶逢春率领千余兵力,以10多个土顽和警察一个排为先导,向我驻地扑来。敌人行到凤凰桥后,兵分两路:西路一个营的兵力向施家桥奔来;东路两个营的兵力加纵队部朝万盛桥方向扑来。他们妄想用分进合击的办法,把我地方武装吃掉,当西路敌人的先遣部队行至离施家桥不远处,被海中区队阻击。区队与敌人一接上火,很快被敌人火力压住。此时,万盛桥方向也发现了敌人,得到情报称:敌人有数百人。三营八连迅速向万盛桥方向出击,七连大部增援区队。当八连到达万盛桥时,敌人已占了岑学礼豆腐店,哨兵登上房屋,架起了机枪和掷弹筒,居高临下,火力凶猛,八连一时暴露在开阔地带,但富有战斗经验的八连指战员,迅速占领有利地形,阻击敌人,形势十分紧张。三营长邰曼伯带领九连绕道敌后袭击,形成南北夹击态势。前几天从分区返回的二营,夜宿卞家埭,听到枪声,火速赶来增援。轻重机枪一齐射向敌阵,叶逢春当场毙命,其余敌人见此,四处乱跑;加上这一带地形复杂,人称“脚盆圩”,在我全线出击下,经过两个小时激战,战斗结束。  此次战斗,毙死叶逢春以下敌军70余名,俘营长以下240余人,缴轻重机枪14挺,八二炮2门,步枪200余支,子弹万余发及其他战利品。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有力地粉碎了敌人“冬季驻剿”的阴谋,保卫了土改复查的胜利果实,逼退了三阳、悦来两镇敌据点,创县团单独歼敌众多的范例。受到华中军区的表扬,分区司令部、政治部的嘉奖。  2、木行头战斗  1944年11月9日,日本宪兵队长屯元率领11名日军,在翻译兼伪区长黄春申和警察局长周福春带领下,来到坝头镇拆我方干部刘怀仁的房子。这个情报被我区队在前一天获悉,于是通海自卫总队六个排和区队三个排连夜集合,进行战前动员。战士们听到要打日本宪兵,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大家摩拳擦掌,齐声回答:“定叫敌人有来无回。”  这一天上午8时许,敌人将坝头镇包围起来,进出百姓都要查《良民证》,抄腰包,强迫附近群众拆除房子。一会儿,好好的几间房子竟成一片废墟。  我们的部队几乎也在这时已进入了阵地,区队埋伏在河东的薛家宅沟沿,总队潜伏在河西浆水明沟沿。为严密隐蔽,战士们紧贴在沟沿上,怒目圆睁,警惕地监视着南来北往的行人车辆。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战士们虽然瘪着肚子,又饥又寒,但他们为了杀敌报仇、为民除害,忘掉了一切。  下午3点多钟,敌人背着枪,大摇大摆地“得胜”回窠。伪军居前,日军在中间。当敌人进入我伏击圈时,东边的区队一阵排枪,打得敌人如惊弓之鸟,吓得卧倒在大河边上,这时河西的部队战士在崔德耀的指挥下,机枪、步枪,一齐向敌人猛烈开火,敌人腹背受敌,连忙架起机枪,准备顽抗。可机枪还没打响,机枪手就已丧命。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刽子手屯元,刚举起马刀,还未开口就中弹见了阎王。前后不到5分钟,战斗胜利结束。  这次伏击战,共打死日军11名、伪军政人员10余人,缴获机枪1挺、长短枪20余支、马刀1把。捷报飞速传开,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3、朱家饭店战斗  1944年8月间,东南警卫团在富余区东兴乡朱家饭店(今包场镇境内)打了一个漂亮仗。歼灭日本鬼子11名,击毙击伤伪军各一名,俘虏伪军7名,缴获九六式机枪1挺,掷弹筒1个,长短枪14支,打击了日伪对这一地区的“清乡”部署。  8月的一天清晨,大雾弥漫,日伪军20余人,在日寇豁嘴队长渡边的带领下,从包场据点出发,沿着老皇岸向东,再从十甲东边向北,对我抗日根据地实行“扫荡”。途中遭到我民兵的狙击,敌伪见是民兵,便放胆向北追来,一直追到朱家饭店西边鲜圩港附近时,又遭到东兴乡民兵的袭击。敌人误认为西边有新四军的正规部队,随即沿新岸向东,企图窜回六甲据点,但遭到我六甲乡游击队的狙击,游击队因弹药不足,打了一阵后便向东撤走。  此时,太阳已升得很高了,浓雾被阳光驱散。驻扎在朱家饭店东边的东南警卫团二连获悉敌情后,团长王澄、政委鲍志椿当机立断,迅速作出战斗部署:一排向南;三排向西南截断敌人退路;二排正面出击;区队、乡小队及民兵等配合行动。各部迂回包抄,形成弧形包围圈,钳制敌人。10时许,一排战士还未进入阵地,就与敌人干了起来,敌人边射击边向前冲,在进入三排火力网内时,排长一声令下:“打!”3挺机枪喷射出火舌,几十支步枪一齐怒吼,打得敌人喊爹叫娘,慌忙调头朝西南逃窜。不料,又遭到我三排战士的迎头痛击。在此同时,西北面的区队和乡小队又给敌人一阵阵排枪,敌人顿时乱了阵脚,知道已被我包围,于是弧注一掷,凭借东西间向的堤岸,隐蔽在岸北脚下,负隅顽抗,向我阵地疯狂扫射。此时我军集中火力,猛烈射击敌人的机枪发射点。不一会儿,敌人的机枪哑了,我军立即发起冲锋,占领了高岸,居高临下,继续向顽抗的残敌开火。这时,11个日军已被我击毙了7个,剩下4个弹药已尽,端着带刺刀的三八枪,在岸北的坟墩上嗷嗷直叫。二连的8个战士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与鬼子展开了白刃战,不到一刻钟,鬼子被我全歼,一个伪军拖了三八步枪想逃走,被我民兵用铁锹铡死。  战斗至下午2时结束,指战员们怀着胜利的喜悦,撤离了朱家饭店。
203 评论

拉菲兔兔

梁琴,女,少数民族,1954年出生,安徽怀宁人。中共党员。1990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作家班1969年参加工作,历任江西生产建设兵团三十团检验员,南昌无线电厂检验员,共青团南昌市委宣传部长,江西省志编辑室主任科员,《星火》杂志编辑,江西省文联办公室副主任,《创作评谭》副主编、主编,副编审。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叶影》,长篇报告文学《馨香》等。散文集《回眸》获全国第五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散文诗《树下》获江西省首届庐山杯新诗大赛三等奖,诗歌《雨中》获中国女子首届诗歌大赛优秀作品奖,报告文学《火》、散文《回眸》分别获第一、二届《谷雨》文学奖。没找到萤的具体作品

224 评论

小小荷尖

刘伯承、张学良、杨虎城也能扯上十大将军,你学过历史吗?

172 评论

品尝滋味real

二环路西三段 电话: 82987412

262 评论

naerman163

朱德 1886-1976 朱德字玉阶。四川省仪陇县人。一九0 九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一九一三年后在滇军任营长、副团长、团长、旅长。曾参加护国、护法战争。一九二二年赴德国留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五年到苏联学习军事,次年回国。一九二七年在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一九二八年参与领导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总指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兼红一方面军总司令。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指挥(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任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八届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贺龙 1896-1969 原名贺文常,字云卿。湖南省桑植县人。一九一四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曾任县讨袁护国民军总指挥,湘西护国军营长,靖国军团长,四川警备旅旅长,混成旅旅长,建国川军师长。一九二六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一九二七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中共湘鄂西前敌委员会书记,红二军团总指挥兼红二军军长,红三军军长,红二、六军团总指挥兼红二军军长,红三军军长,红二、六军团总指挥兼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主席和湘鄂川黔军区司令员,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 师师长,冀中军政委员会书记,晋西北军区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司令员兼晋绥野战军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西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林彪 1906-1971 原名林育蓉。湖北省黄冈县人。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五年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七年在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连长。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营长、团长,第一纵队司令员,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红军大学校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司令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衩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七、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副主席 “文化大革命”中与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结成反革命集团,同江青反革命集团互相勾结,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阴谋败露后,于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坠机身亡。一九七三年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一九八一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 刘伯承 1892-1986 刘伯承。四川省开县人。一九一二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一九一四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护国、护法战争中,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暂编第十五军军长。一九二七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长。后留学苏联。一九三0 年回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中革军委总参谋长,红军大学副校长,中央援西军司令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南京市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陈毅 1901-1972 陈毅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一九一九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一九二一年回国。一九二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七年在南昌起义部队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参加领导湘南起义。土革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二师党代表、师长,红四军军委书记、军政治部主任,红六军、红三军政治委员,中共赣西南特委书记,红二十二军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西方军总指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领导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指挥,新四军代军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届中央委员彭德怀 1898-1974 原名彭德华。湖南省湘潭县人。一九一六年入湘军。一九二二年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后在湘军任营长、团长。参加了北伐战争。一九二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领导平江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军长,红三军团总指挥及军团前委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东方军司令员,陕甘支队司令员,红一方面军司令员,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司令员,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总指挥(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任副总司令员),中共北方局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共西北局第一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北军区司令员,中共西北局第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第六、七、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徐向前 1901-1991 原名徐象谦,字子敬。山西省五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在国民军第二军第六混成旅任教导营教官、参谋、团副。一九二七年在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任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广州起义中任工人赤卫队第十六联队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师第十团党代表、师参谋长、师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一师副师长,红一军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红四军参谋长、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红军右路军总指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代校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后改为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聂荣臻 1899-1992 聂荣臻。四川省江津县人。一九一九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一九二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四年赴苏联学习。一九二五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中共广东区委军委特派员,中共湖北省委军委书记。一九二七年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南昌起义军第十一军党代表,同年参与领导广州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一军团政治委员,中央红军先遣队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平津卫戍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市市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代总参谋长,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央科学小组组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罗荣桓 1902-1963 罗荣桓。湖南省衡山(今衡东)县人。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特务连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营党代表,第二纵队党代表,红四军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巡视员、动员部部长,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红军大学一科政治委员,中国工农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一一五师代师长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二书记,华中军区、中南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管理部部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务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叶剑英 1897-1986 叶剑英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一九一七年入云南讲武堂。参与筹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一九二六年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后任四军参谋长。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一九二八年赴莫斯科学习。一九三0 年回国,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部部长和红军学校校长、瑞金卫戍司令员,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福建军区司令员,军委四局局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和军委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参谋长,后在南京、汉口、长沙、桂林、重庆等地做统一战线工作。一九四一年任中央军委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长,北平市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兼广市长,广东军区司令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南军区代司令员,人州市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训练总监部代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中共中内军委副主席兼秘书长,国防部部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共中央副主席,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十大元帅排名 一九五五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十大元帅原来是这样排名的。授衔时多种因素都在起着作用,既不是纯粹的“论资排辈”,也不是简单的“论功行赏”,而是党内军内多年来战争历程和人事变迁的综合平衡。 1、朱德元帅1955年授十大元帅时为第一名。由于在党史军史上的地位极为特殊。 毛泽东曾称他是“红司令”,并说,“朱毛,朱毛,我是你身上的毛啊!” 2、彭德怀元帅授衔时是军委工作的主持人,又是第一野战军的代表。在军史上的地位仅次于朱德。但从平江暴动到朝鲜停战,一直在第一线从事战斗指挥,这一点全军无人可比。 3、林彪元帅是第四野战军的代表,位列第三是由于当时他是十人中除朱德外唯一的政治局常委。战绩和指挥能力都堪高。 4、刘伯承元帅是第二野战军的代表,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他在军事指挥和学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位列第四的原因是因他的资历,在军中人望甚高, 5、贺龙元帅是南昌起义总指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授衔时他在军委中位置仅次于彭德怀和林彪。 6、陈毅元帅在军中的资历和地位高以及他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的历史渊源。曾任新四军军长。 7、罗荣桓元帅众所周知是政工元帅,代表着政工在军中的地位(同时是十元帅中学历最高的,上过大学)。 8、徐向前元帅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资历仅高于林彪和罗荣桓,红四方面军代表人物。 9、聂荣臻元帅是华北野战军的代表。他一生的军事业绩中,凡辉煌之处往往与林彪有关。 10、叶剑英元帅在于他的特殊地位和资历,在资历方面,他的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和刘伯承。在重大历史事件中,他两度扮演了微妙的角色:二七年七月他向贺龙、叶挺通报朱培德的动态,而直接引发了南昌暴动;三五年过草地时他的作为又导致了红军的公开分裂。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元帅 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将 粟裕 、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196 评论

甜蜜到腻

百度查查看,兄弟,应该里面有

271 评论

wangwei8689

面对父母能看到你是男人 的

242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