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1

北京大妞轩儿
首页 > 论文问答 > 安徽大学收藏战国中期的出土文献竹简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火辣小白羊

已采纳
“清华简壹”所收九篇中,《尹至》等前八篇都属于《尚书》或类似《尚书》的文献。《尚书》是研究先秦历史最重要的典籍,是古代历史文献的汇编,传说孔子选编的《尚书》有百篇之多,但经秦代焚书,大多失传。汉初济南伏生只传28篇,称《今文尚书》。汉景帝末(或说武帝时),曲阜孔壁发现《古文尚书》,比伏生所传多了16篇,后又佚失。又有杜林在西州得到的“漆书”本,也亡失了。从那时到现在的两千多年来,清华简是首次发现《尚书》以及类似的典籍。 《保训》一篇,简文讲述周文王临终前对其子武王的遗言,提到尧舜和商朝祖先上甲微的传说。篇中所包含的中道思想,富有哲学意义。 传世《十三经注疏》中的《尚书》里有说是出自孔壁的《古文尚书》,经过宋代以来许多学者研究,已论定是后人伪本,但仍有争议。清华简中真古文《尚书》的出现,有助于解决这方面的纠纷。清华简还证实了传世《逸周书》中的一些篇是可与《尚书》比肩的重要文献。如《皇门》、《祭公》两篇。《皇门》记载了周公训诫群臣献言荐贤、助己治国的相关内容,《祭公》是周穆王时大臣祭公谋父临终的嘱托。这两篇文字古奥,很多地方可以与金文相对照,将其与传世本对读,可以纠正传世本中的许多问题。 李学勤说:“《程寤》篇此次重现于世意义重大;同时,此次竹简中发现了较完整的《金縢》,亦可对现有《金縢》作重要订正。”同样具有重要订正价值的,是《皇门》与《祭公》两篇。李学勤认为:“《逸周书》在历史上未得到很好重视,20世纪以来学者们将出土的金文与其中不少篇章对读,发现许多应是西周流传下来的文献,但由于流传过程中多处出错,影响了学者们对它的利用。《逸周书》中《皇门》与《祭公》两篇,目前学术界普遍相信为西周文献,但正由于上述原因,始终未能很好整理。”而在这批“清华简”中,《皇门》与《祭公》两篇均相当完整,依据竹简内容,可判定它们一定是西周作品,同时可据竹简修订传世本中大量错误。 “清华简壹”收有《楚居》一篇。体例类似传世古书《世本》中的《居篇》,详细地叙述了历代楚君的世系及居处建都之地,从传说中楚的始祖季连开始,一直讲到战国中期的楚悼王(公元前401-前381年),列举列世建都的地点以及迁徙的原因。其中许多地名可与已发现的楚简联系对照,为楚国的历史地理研究及文物考古工作提供了大量线索,将推动楚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篇中记述楚人的居处迁徙,可以证明《史记·楚世家》所记大部分正确无误。但也有多处不合,结合其它文献记载,可据以勘正。篇首叙及楚国先祖传说,并提到楚祖与商王盘庚的后人有关,以及楚与鄀的关系等。 收入“清华简壹”的九篇竹简,都是以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字书写的,具有特殊的结构风格。其中《金縢》、《皇门》、《祭公》等有传世本可相对照,可以新识出一系列楚文字,对于推进楚文字研究有很大帮助。 “已经公布的材料,出现了一些古文字新字形和新用法,一些词语可以与传世文献或西周金文铭辞相互发明,这些对先秦汉语史和汉字史研究都是非常珍贵的。”安徽大学教授黄德宽评价,清华简数量庞大、内容重要,对战国文字乃至整个古文字的研究必然会产生重要影响。
311 评论

臭豆腐精

是的。清华楚简是古书大发现。2008年,清华大学抢救回一批走私到香港文物市场的珍贵竹简,依惯例命名为“清华简”。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裘锡圭这样评价:“近年出土材料中,清华简最为重要,以后还能不能出这样的资料,还能不能出更重要的资料,这都很难说;清华简出来以前,谁也想不到有这么一批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为了更好地保护这批竹简,2008年9月,清华大学成立了由李学勤先生带领的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十载光阴,倏忽而逝,清华简的整理和研究也在此期间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11月17日,纪念清华简入藏暨中心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本刊简要梳理回顾围绕这批竹简而展开的工作,以纪念“清华简”的第一个十年。2008年,清华大学抢救回来一批珍贵的竹简。7月15日,一批用保鲜膜包裹的竹简,共计2500余枚,运抵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尽管此前已在香港见到过其中几枚,清华大学的专家们依然激动不已。在李均明老师带领下,文物保护专家马上对竹简进行抢救性保护,用了三个月时间,首先对2500余枚竹简逐枚进行清洗、杀菌。根据竹简形制和字体特征,初步判定为战国中晚期的楚简,与以往发现的荆门郭店一号楚墓竹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近似。清华简是战国中晚期即被埋藏地下的竹书,逃过了“焚书坑儒”,也逃过了秦汉战火。因此,清华简就其内容而言,大多为古书佚籍,这就意味着,清华简为了解、研究中国先秦时代新增加了诸多重要的历史文献。在抢救保护清理工作紧锣密鼓进行的同时,当年8月,清华大学决定成立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10月14日,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上海博物馆、荆州博物馆等单位的11位相关专家对这批竹简作了全面鉴定。出具的《清华大学所藏竹简鉴定会鉴定意见》认为:“这批战国竹简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前所罕见的重大发现。”

321 评论

Rabbit公主

这个问题既涉及了跟“文献”有关的几种脆弱文物载体——竹木漆器(竹简、木简)、纺织品(帛书)、纸制品,又涉及了文物出土的诸多环节——埋藏环境、出土时的环境突变、文物病变、文物提取、文物保存等等,真是一言难尽啊。。。下面我尽量长话短说。(一)文物埋藏环境与出土时的环境突变1 埋藏环境任何文物,不论在埋藏前的状况如何,在埋藏之后,都要面对全新的地下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土壤的通气性、含水量、温度、电阻率、可溶性盐含量、酸碱性、微生物、有机质等等都会对文物的腐蚀程度产生影响,其中又以通气性、含水量、酸碱性影响最大。在埋藏初期,文物会与周围环境产生各种快速的反应,如氧化反应、电化学反应、酸碱反应、水解反应、生物侵蚀等等,这是文物埋藏中腐蚀速度最快的时期。一段时间后,随着氧气减少,以及文物表面形成氧化层阻隔其与周围环境的继续接触,文物的腐蚀速度会逐渐减慢,甚至接近停滞。因此,保存较好的地下文物一般要么符合缺氧密闭的保存环境,如马王堆的纺织品;要么符合干燥通风的保存环境,如新疆出土的纺织品及竹木漆器等。相反,如果土壤的通气性极好,难以隔绝氧气,或者土壤含水量随地下水活动大幅变化,那么文物是很难保存下来的。2 出土时的环境突变在文物出土时,将再次迎接全新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首先面对的是氧气,各种氧化反应重新加速进行;然后是温湿度的频繁剧烈变化;还有光线的光分解光氧化作用,这个对文物表面的彩绘影响最大;各种空气中的微生物,如细菌、孢子等等也会对文物带来危害。因此,文物出土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环境控制,应尽量模拟地下环境。但是,在现实中,完全的环境模拟是不可能实现的,文物的病变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考古发掘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破坏。(二)竹木漆器、纺织品、纸制品出土时的病变与控制1 竹木漆器在地下环境中,大多数木制文物由于自身材质孔隙较多,吸水性强,含水量一般都比较高。同时木材本身结构具有各向异性,不同方向吸水率与脱水率各不相同,这样一来,在出土过程中,环境湿度的剧烈变化会导致失水速度过快且在文物的各部分不均衡,木制文物就会变形、起翘、褶皱、开裂(这一点玩笛子、萧等乐器的同学应该深有体会),比如饱水竹简,放置于空气中一小时就会变形。。。因此在出土现场,文保人员会采取一些保湿措施,如喷洒具有杀菌及脱水定性作用的水溶液来补充含水量,或者用容器制作遮光、防虫、防霉、保湿的小环境等。而对于新疆等地区出土的干燥的竹木简则相对简单,可直接用托板法提取。2 纺织品纺织品由植物纤维或动物纤维组成,其中植物纤维中的纤维素易水解,而动物纤维中的蛋白质易酶解和降解,因此出土时纺织品通常已糟朽,这时又遇到含氧量丰富的空气,各种氧化反应飞速进行,甚至还有炭化的现象出现,不啻雪上加霜。因此在出土现场,对于纺织品一般不当场揭取,而是迅速整体转移至室内,在避光、低温的环境中进行湿度控制来恢复一定的机械强度后才进行揭取。而对于西北地区出土的干燥织品文物,则需要注意防湿。3 纸制品纸制品相较于纺织品更加脆弱,在地下环境中保存的难度更高,出土时更易发生毁灭性的病变。其提取与保护的方式与纺织品较为相似,但是要求更加精细,尤其是对湿度的控制上要求更加严格。(三)表面清洗1 湿洗法这种是进行一般性的清理,或者洗掉一些水溶性的污迹的。一般用蒸馏水来洗,但是不是大家想象中的用水猛冲。。。而是用极细极缓的水流,甚至用点滴的方法使水慢慢流过或渗过文物,对于一些非常脆弱的文物,如糟朽的织物或纸张等,则会采用水蒸气流的方法进行清洗。2 干洗法一般用来对付不溶于水的污迹,如各种油脂、胶等。采用各种试剂、如酒精、丙酮、苯等。(四)保存1 竹木漆器采用熏蒸法进行消毒、防虫、防霉等处理后避光保存,湿度控制在45%-55%之间。竹简之类的一般会置入涂有吸收紫外线涂层的玻璃管然后充入惰性气体后保存。2 纺织品熏蒸消毒后,采用托裱法或丝网法等方法加固后,将温度控制在14-24度之间,湿度50%-60%之间,避光保存。3 纸制品熏蒸消毒、去酸处理后,采用粘接、镶嵌、托裱等方法修复加固后,温度控制在14-20度之间,湿度50%-55%之间避光保存。竹简、帛书、纸张等出土文献的物质载体都属于脆弱的有机质文物,对其的保护属于文保工作中的“细活”,是不可能像有的同学想象的那样用刷子一刷,用嘴一吹就万事大吉的,要真是那样做,问题可能就严重了。。。

217 评论

相关问答

  • 安徽大学收藏战国中期的出土文献竹简

    这个问题既涉及了跟“文献”有关的几种脆弱文物载体——竹木漆器(竹简、木简)、纺织品(帛书)、纸制品,又涉及了文物出土的诸多环节——埋藏环境、出土时的环境突变、文

    agnes唯有Momo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网战国竹简《说命》

    第一辑2010年12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出版,2011年1月5日,首批成果正式发布,包括9篇文献,包括《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金縢

    古董的杂货铺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抗战时期文献收藏

    <<国殇>> 张洪涛著 团结出版社 58元 514页 从1931年到1938年《血战》胡兆才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32页,80元

    贪吃的双鱼宝宝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抗战时期文献收藏家

    hgrvdkks ebaksvdkssjvsnzkxbd akdkdjjsbekdkdvdkxksvskzksbs

    青青园中葵me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抗战时期文献收藏网站

    中国国家图书馆

    老太婆心态好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