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47

灬筱筱筱灬
首页 > 论文问答 > 少年中国刊物是谁创办的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厚德悟远

已采纳
李大钊(1889~1927)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河北乐亭大黑坨村人。字守常,笔名孤松、猎夫。1907年考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在校期间受同盟会会员影响,参加进步活动。1912年冬加入中国社会党,任天津支部干事,撰写文章,揭露军阀窃权卖国罪行。1913年冬去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参加留学生反袁斗争和反对二十一条卖国条约。先后写《国情》、《警告全国父老书》等文,为反对袁世凯称帝的先声。1916年5月,为推动反袁斗争,弃学回国,在上海、北京创办刊物,发表文章抨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及封建文化思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他受到极大鼓舞和启发,逐渐站到马克思主义立场上。1918年1月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后任经济学教授,并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积极传播新文化。1918年7月~1919年1月,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热情歌颂俄国十月革命,成为中国接受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1918年底与陈独秀等创办《每周评论》。1919年,积极领导五四运动。7月,发起成立少年中国学会,创办《少年中国月刊》。8月,与胡适展开“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其后,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1920年3月,在北京会见共产国际代表GN维辛斯基对筹备中国共产党取得一致意见。同月,他发起和组织北京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负责中共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工作,兼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区分部主任。先后发动开滦五矿大罢工、京绥铁路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总同盟罢工。在党的三大、四大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1922年8月受党的委托在上海与孙中山会见,讨论国共合作,帮助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改组国民党。9月,经孙中山主盟,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孙中山指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参与审定大会宣言和国民党章程草案,并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4月,国民党北京执行部成立,任组织部长。5月,遭北洋政府通缉,避居昌黎五峰山。6月,任中共代表团首席代表,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是年底,任中共北方区执行委员会书记,领导冀、鲁、豫、晋、陕、内蒙古和东北等地区的革命斗争;发动北方地区五卅、三一八等群众运动。1924~1925年,李大钊相继与国民军第一军、第二军司令会谈,使他们接受苏联援助,从军事上策应了南方国民革命军的北伐。1926年初多次发表演说,反对日本侵略。1927年4月6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4月28日就义。著作编为《李大钊选集》、《李大钊文集》、《李大钊遗文补编》、《李大钊诗文选集》出版。 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内的李大钊烈士陵园,是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修建的。在墓碑上有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碑文指出: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1913年冬,李大钊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他起草的《警告全国父老书》的通电迅速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他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他又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在李大钊发起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建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在党的二大、三大和四大,他都当选为中央委员。 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北京一片白色恐怖。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
261 评论

小林绿子UUU

《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创刊于2001年,是全国首家以专门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是中国少年科学院院刊。刊物顺应每年举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及中小学生自然、生物、化学、物理等教材改革的变化,以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为宗旨。《少年发明与创造》与中小学新课标教材相结

166 评论

爱家薇薇

应该是,少年中国,吧。

250 评论

刘思韵2522

姓名:李大钊 (1889-1927)字:守常 民族:汉 籍贯:河北乐亭人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职业:北大教授 信仰:共产主义 小学语文教材中描写他的文章有: 十六年前的回忆 李大钊生平 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3年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科,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1914年组织神州学会,进行反袁活动。次年为反对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以留日学生总会名义发出《警告全国父老》通电,号召国人以“破釜沉舟之决心”誓死反抗。1916年5月回国,在北京创办《晨钟报》,任总编辑。旋辞职,任《甲寅日刊》编辑,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1918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号召全国人民走十月革命的道路。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对运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19年参加创建少年中国学会,任《少年中国》月刊编辑主任。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最早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三个组成部分的文章。与提倡实用主义的胡适展开“问题与主义”论战。1920年3月与前来北京的共产国际远东局局长魏金斯基和马迈耶夫等商谈建立中国共产党问题。10月成立北京共产党小组。11月建立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8月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京分部主任,在京奉、京汉、京海等铁路开展工人运动。次年8月中共中央西湖会议后,受党的委托到上海与孙中山商谈“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国之问题”。不久,在孙主盟下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923年6月出席中共“三大”,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0月任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和改组委员。参与筹备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被孙指定为国民党“一大”五人主席团成员之一,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后任国民党北京执行部组织部长。6月率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五大”。11月返回北京,发动群众准备召开国民会议,揭露和抵制段祺瑞的“善后会议”。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与赵世炎等在京组织“沪案雪耻会”,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1926年3月领导北京群众反对日英美等国要求拆除大沽口国防设备的“最后通牒”,18日因组织请愿示威游行被段祺瑞政府通缉。北伐战争期间协助冯玉祥制订军事行动方针。1927年4月6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28日在北京英勇就义。著作编为《李大钊文集》。

336 评论

风吹杨柳千条线

《少年中国》月刊 和《新青年》

159 评论

苦瓜老太婆

1919年7月1日,少年中国学会成立,在五四运动时期青年社团中,是会员最多、历史最长、影响深远的学会。附:少年中国学会是中华民国早年的一个重要的全国性组织。模仿意大利革命家马志尼在西方创造“少年意大利”,故起名为少年中国学会。若从1918年6月30日的岳云别墅会议为始,以1925年7月20日于南京的第五次年会为结束的话,其学会历史一共是七年零十天。创会的元老会员有王光祈、周太玄、陈愚生、张梦九、曾慕韩、雷眉生、李守常七人。他们秉持着一股爱国救国的热情而凝聚在一起,为挽救中国于列强环伺、国力虚弱的危亡处境中。作为一个学会,这群人不止本着纯洁的科学精神做实在的研究,更强调在社会上的实际影响。他们创办少年中国等刊物以传播新思想、推行勤工俭学等社会活动以培养国力。其理想是创造一个永不老大的少年中国。会员虽然不多,却遍及海内外,北京、南京、济南、天津皆是其活动范围,甚至有巴黎分会,而东南亚的华侨也是学会刊物的重要读者。少年中国学会的宗旨:“振作少年精神,研究真实学问,发展社会事业,转移末世风俗”少年中国学会的信条:“奋斗,实践,坚忍,俭朴。”希望能够帮到您!

319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