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16

哆啦瞄瞄
首页 > 论文问答 > 干燥技术与设备论文选题方向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家装工装

已采纳
干燥机的发展还要重视节能和能量综合利用,如采用各种联合加热方式,移植热泵和热管技术,开发太阳能干燥机等;还要发展干燥机的自动控制技术、以保证最优操作条件的实现;另外,随着人类对环保的重视,改进干燥机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减少粉尘和废气的外泄等,也将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中国干燥机设备市场现状及分析联合国当前的需要,国内市场的常规干燥设备,以及主要的国际市场干燥设备,基本都在中国制造,这表明,在中国干燥设备进口为导向的历史已经结束。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据中国通用机械干燥设备行业协会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的需求,化工行业将干燥设备3000(套)左右;制药干燥设备的年需求量将达到3000(套)左右;农业,林业,粮食,轻工等行业,如干燥设备,年需求量预计将达到5000(套)左右。干燥设备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80%以上。预计“十五”期间,中国干燥设备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将达到90%。性能存在问题的区域重点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方法有两种。分布集中的企业在中国干燥设备行业的大多数生产企业在该行业的基础上逐步产生早期企业,相对集中的地理位置,人员结构存在的严重缺陷。到目前为止,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上海,辽宁,这些企业占整个行业几乎是总数的50%,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一些地区在中国不存在干燥设备制造商。高度竞争性的行业,有些公司专注于眼前的结果,不需要任何系统的发展,提高整体素质,进展缓慢,严重妨碍了正常发展的行业。技术开发是不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最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得到有效释放,短缺经济的供给和需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初步形成了买方市场。压力的买方市场,一些企业在市场上追赶,而不是寻找和开拓新市场,企业专注于市场在不久的将来的需求,更为成熟的产品。因此,在烤箱,振动流化床干燥机和其他产品,制造商们更集中,更具有竞争力。干燥设备行业从事小企业的发展,新产品,以及完善的推出新产品主要是模仿对方。建议开发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在中国干燥设备技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在同一行业内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的市场,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为主。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有更多的进入国内市场的国际同行,与日益严重的国际竞争,我们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世界领先的干燥设备制造商,如丹麦尼鲁集团有限公司大河原日本设立了分支机构中国一个又一个,抓住中国市场。随着加快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更多的公司将针对中国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这要求我们必须通过企业的进步,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的想法,产品开发到大规模的设备,控制的自动化程度,质量,表面处理设备,选择抗腐蚀材料的努力,开发多功能组合机,产品生命周期继续延长。行业协会要多组织企业参与国际技术交流和吸收的结果,最新的技术,以加快整个行业,以提高技术水平。调整的企业,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中国的特点是干燥行业的企业不这样做,不强,不适合,而不是完善,但整体素质不高一些,多数企业管理落后,不符合相应的规模经济,通过行业协会的指导和协调,改变盲目发展的情况。江苏,浙江,上海,以相对集中的3家企业可以考虑使用该合资企业,合作和收购的中部和西部地区迁移到找到一个更广泛的空间,生存和发展的企业。工业企业走强强联合之路的行业,培养了一些技术实力,与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公司,企业集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干燥设备制造企业在中国的相对较低的创新能力,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少数几家公司,这是干燥的重要原因发展缓慢。现有有几十个高校,科研院所从事研究和开发的干燥技术,位于中国东部,西部,南部,大部分知识成果没有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应该是直接关系到这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各种形式的联合,因此,合理的资源分配和使用,有效地培育和发展创新能力的企业。展望未来的竞争力的干燥设备行业的重点将集中在产品质量,技术,服务和价格。类型的设备在干燥,热空气将干大气加热设备,真空干燥设备为基础的,其他设备,如远红外干燥,闪蒸干燥机微波干燥设备和其他特殊领域的用户也将逐步扩大的数目应用。在食品,药品干燥,真空冷冻干燥设备的大型标准设备的需求将会增加,相结合的功能(如制粒干燥,干燥-过滤器)设备的需求将增加,高自动化干燥设备在一些应用将受到欢迎。此外,出现了干燥设备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重视质量,耐腐蚀材料的干燥设备和使用性能可靠,将特别关注的用户。干燥设备行业开始进入较成熟的发展阶段,能够更好地满足各个领域用户的实际需求,价格的国外同类产品,只有1/3,这使干燥设备在中国比在市场竞争中进口设备的价格具有明显的优势;另一方面,较大的干燥设备,大多数还涉及现场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工作,为国内用户,国产设备的进口设备选择更多的选择和更方便。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干燥设备更有利于扩大出口。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是真空干燥设备干燥设备,干燥设备,振动,中小型粮食,农业,林业,食品和本地产品干燥设备,年出口量超过100辆,主要出口地区东南亚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并敞开了大门欧洲和美洲市场。中国的出口占了干燥设备的比例总额的不到5%,专家预测,“十五”期间出口产品的干燥设备干燥设备在国内的总份额将超过10%。国际竞争,干燥设备制造企业在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丹麦,瑞士,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竞争对手相比,优势在中国干燥设备很便宜,这主要是由于不足,控制自动化程度的产品,外观质量,功能集和组合的领域得到进一步改善。因此,国内干燥设备生产企业应充分利用中国加入WTO的机遇,加强技术交流,同外国的国家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的干燥设备,干燥设备,以加速提高中国的自动化程度和控制,外观的质量,功能集和组合,并缩小与国外的产品,来改善我们的产品在用户的信任,因此,干燥设备在中国,不仅在国内市场,而且在国外市场可以进行。我国正越来越多的生产干燥设备品种,扩大规模,水平和质量的产品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中国政府支持出口的有关政策,生产干燥设备为国内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这表明,中国的发展前景良好的干燥设备。干燥机单位热耗和干燥能力折算热耗和生产能力是粮食千燥机试验的重要指标,但是由于试验时环境条件、根食条件和千燥介质条件的多变性,试验结果往往没有可比性,因此必须将干燥机的性能试验数据折算到一个公认的标准条件才能进行比较和标定。本文以粮食千燥机的试验数据为墓础,参考国内外根食干燥机试验标准,时根食千燥单位热耗和生产能力折算系数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总结了四种折算方法,分析了粮食干燥机在不同的环境和谷物条件下折算系数的计算方法和步骤,阐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折算方法的初步的建议,为干燥机试验数据的可比性和完善干燥机试脸标准提供了依据。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粮食年产总量达5亿吨。每年由刊文获季节天气阴雨以及干燥设备不足而造成粮食的霉变损失高达5%。我国的粮食干燥设备和技术,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水平,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我国对干燥设备的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以水稻烘干为例,日本全国水稻干燥机的保有量已达110万台,稻谷干燥机械化水平达90%以上,而我国机械烘干的稻谷还不到l%,稻谷干燥设备不到1万台。造成上述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粮食干燥技术标准的研究工作落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仍采用80年代国家标准(如粮食烘干机试验方法,粮食烘干技术条件),其中的某些条件和指标已不适应当前干燥机发展的需要,例如现有标准中缺乏干燥机生产能力和单位热耗的折算方法,有关干燥品质的指标也还不够完善合理,有些指标未规定统一的测试方法,有些指标比较落后,因而制约了粮食干燥新设备、新工艺的开发、推广和应用。国际上粮食干燥技术标准已经修订了多次,如501巧20一l:1997;农用粮食烘干机烘干性能的测定,如15011520一2:2印l。在这些新的干燥技术标准中都有主要干燥性能参数的折算方法,采用的模型和公式多达数十个〔由于它是一个比较复杂和难解决的问题,在我国粮食干燥技术标准中尚无这方面的规定。粮食干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加工过程,影响因素多,干燥条件多变,其中的影响因素有介质参数(如热风温度、热风风量和热风湿度)、粮食参数(如粮食类别、粮食水分、粮食温度和粮食流量)、环境条件(如大气温度和大气湿度)、干燥工艺(如顺流干燥、逆流干燥、横流干燥、混流干燥)以及干燥机的结构参数。一台粮食干燥机可能在很低的环境温度下(零下20℃)工作,也可能在高达30℃的环境条件下工作,其工作条件完全不同,甚至相差甚远二所以必需将测得的性能指标进行折算,折算到一个统一的公认的干燥条件。该项标准的研究制定,需要针对不同环境条件、粮食条件,女[I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粮食初始水分、终了水分、降水幅度、粮食类别、品质、加热方式、热风温度、热风相对湿度、热风量、干燥方式等一系列参数进行大量的试验验证,要形成正式的国家标准难度比较大。最有可能的成果方式是完成研究报告,给出并非完全准确的折算系数,作为指导性技术文件公布试行,然后再进行比较和评价。因此,干燥机生产能力和单位热耗的折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单位耗热量和烘干能力是粮食烘干设备的关键指标。对于不同类型或同一类型的粮食烘干设备,当其验收工况条件存在差异时,都必须通过有关折算系数将其折算到标准工况条件下,才能进行单位耗热量和烘干能力的判定、比较。我国尚无统一的烘干单位耗热量与烘干能力折算系数规范。本课题将对折算系数进行研究,研究并制定折算系数的统一国家标准。粮食烘干单位热耗和烘干能力折算一直是困扰对粮食干燥机进行性能评价、鉴定的重要问题;多年来由于研究工作量大和科研经费缺乏,此问题一直没有解决。黑龙江农垦科学院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法,但由于不能适用于多种干燥工艺和机型以及标准条件和机型选的不够合理而未能成为国家标准。笔者在深入分析和研究国内外现有干燥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确定了折算的标准烘干条件,给出了各种烘干机型和不同粮食干燥时的折算系数的计算方法和使用条件。1粮食干燥机热耗和生产能力的折算方法1计算机模拟法粮食干燥机使用中的一个常见问题是粮食的初水分经常变化,为了达到要求的终水分,需要经常调整粮食流量(生产能力),为了比较粮食干燥机性能的好坏也需要知道干燥机的生产能力,因此,必须进行折算。我们认为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进行干燥机热耗和生产能力的折算是一种较好而且可行的方法,即建立粮食千燥过程的数学模型,编写干燥模拟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计算,最后得出折算系数。此法的优J点是通用性好,可以i}·算不同机型(顺流,逆流,横流和混流干燥机)和不1司粮食(玉米,小麦,水稻)的干燥性能和折算系数;!万r对任何干燥条件进行折算,计算速度较快;各种一!几燥工艺都可以使用。该方法的缺点是模拟方法还不够普及,掌握该方法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干燥机使用人员一般没有这种软件,此外,干燥过程的数学模型还不够精确。以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模拟方法的计算步骤如下:l)建立干燥过程模型;2)开发各种粮食干燥工艺的计算机模拟程序;3)利用模拟程序计算标准条件下干燥机的热耗和生产能力;4)模拟计算非标准条件下的热耗和生产能力;5)计算热耗和生产能力折算系数;6)对干燥机性能进行折算。2 ISO11520一2国际标准法150(Intemational Standard Oganization)国际干燥机性能试验标准给出了一种折算方法,它利用4个校正系数K1、K2、K3、K4对试验所得水分蒸发率进行折算。各校正系数的意义如下:K1——水分校正系数,K1=(971一05578Td)X+139InTd一652K2——热风温度校正系数,K2=(00565-000061Td)+000915Td+915K3——空气湿度校正系数,K3=0175一01072(l一Φ)K4——风量校正系数,K4=(022Td一445)a/V一271InTd+3黑龙江省级标准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业机械鉴定总站于1989年提出了一种粮食干燥单位热耗和生产能力折算方法,标准条件为降水幅度5%(20%~巧%)、热风温度93℃、环境温度20℃、环境相对湿度为60%,折算方法比较简单易行。它的主要缺点是只适用于横流式粮食干燥机和玉米小麦的烘干,有些系数的选择缺乏依据。此外,它还考虑了热风炉间接加热和油炉直接加热及冷却段的影响。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单位热耗的折算标准条件下谷物干燥机的单位热耗量按下式计算:Qrb=Qr/(K0*K1)式中Qrb一标准条件下的单位热耗,MJ/kg Qr一试验时的实测热耗,MJ八g; K。一大气条件折算系数,可根据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查表求出,见“粮食干燥单位热耗及生产能力折算系数”标准;K1一粮食条件折算系数,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根据粮食的初水分和终水分查表求出。4数据表法通过热力计算,把各种条件下参数变化时的折算系数列成表格,再用插入法折算,标准给出两种表格,一种是大气条件折算表,另一种是粮食条件折算表,从表中查出两个系数后,其乘积即为总折算系数。本文在深入分析和研究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折算的标准条件,给出了各种烘干机型和不同粮食干燥工艺的折算系数的计算方法和使用条件。2干燥参数折算标准条件的确定为了对比粮食干燥机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性能,必须确定一个公认的标准条件;在非标准条件下进行干燥作业或试验时必须将干燥过程测得的数据都换算到标准条件,然后才能进行干燥性能的比较。所谓标准条件,一般包括降水幅度、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热风温度和干燥机类型等。不同国家制定的标准条件是不同的(见表1)。英国小麦干燥时的标准条件定为初水分20%、终水分巧%、环境温度20℃、环境湿度为80%。我国黑龙江省规定干燥玉米的标准条件为降水幅度5%(20%一巧%)、热风温度90℃、环境温度20℃、环境相对湿度为60%。法国对不同季节规定了不同的标准条件。俄罗斯规定降水幅度6%、环境温度ro℃。我国尚无粮食干机性能折算的国家标准。有些单位正在对它进行研究,不久可能会发布并列人国家标准。3粮食条件的折算系数不同的粮食类别如玉米、小麦、稻谷其干燥特性是不同的,例如平衡含水率、薄层干燥方程、比热、汽化潜热、对气流的阻力、体积密度等等,折算时必须考虑各种粮食的干燥能力折算系数。4不同干燥工艺和机型对折算的影响利用数学模拟可以很容易求出各种干燥机在不同条件下(顺流、逆流、横流、混流)的性能,因而也就比较容易计算出折算系数。具体方法可参阅《农产品干燥工艺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一书5热风风量的折算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风速变化,因此还必须同时考虑风速(风量与温度)的折算系数。6对谷物干燥折算标准的几点建议(1)加强国际干燥标准的研学。为了向国际干燥技术标准靠拢,必需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模拟方法,对国际150干燥技术标准已有的一系列计算模型进行干燥条件折算。由于数学模型比较复杂,而且没有任何解释和说明,有许多方程的系数选取还需进行探讨和分析,否则很难推广应用。为此需要对国外有关粮食干燥标准方面的资料进行翻译、整理、分析和应用。(2)获取必要的试验数据。为了验证折算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必需对折算结果进行验证,这就需要一定的试验条件和设备以进行试验验证,同时也需要检索查寻大量文献资料。(3)对四种折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在不同的环境和粮食条件下对上述四种不同的折算方法进行比较和验证,找出折算中的问题,提出折算标准初稿。
104 评论

虎妞1989

《我国干燥机械如何求发展》在谈到市场问题时,三位专家一致认为,中国干燥技术应用领域现在决非局限于化工行业而是遍布各行各业,非常广泛,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干燥技术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宽,潜在市场非常大。曹崇文教授说:'以农产品为例,日本拥有的农产品干燥设备大致在150~170万台,而我国仅有2万台。一方面,说明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还远远不够;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消费理念还有很大差距。农作物的干燥,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品质,比如大米的'爆腰'、裂纹等并非脱粒所致,而是干燥方法和干燥工艺的问题。不同的干燥方法和干燥工艺还将影响农作物的口感和营养成份。相信随着我国全面奔小康的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将发生深刻变化。潘永康教授说:'干燥技术的研究主要是指干燥理论、干燥工艺和干燥设备的研究。如今干燥理论研究的重点不是物料外部的传递现象而是干燥过程物料内部的传递现象。被干燥物料种类繁多,而且在脱水过程中物料的质构和传递特性也在变化。因此虽然国际上对此作了大量工作,但仍不理想,仍然不能解决问题。以致时至今日,仍然主要依靠试验和经验来确定干燥条件。与此同时,国内外学者对干燥工艺和设备作了大量的研究。在杭州举办第十届全国干燥会议。在我国有70余所高等学校、研究所和一大批专家在从事干燥技术研究。我国在谷物干燥、生物物料干燥及蔬菜水果干燥及一些新型干燥设备的开发研究有些已处于国际前沿水平,我国的干燥设备制造企业虽然总的来说,开发研究的力量较弱,投入不多,但也有一些很好的产品开发项目,如自清理回转圆筒、闭循环有机过热蒸气隋性粒子流化床、大型喷雾流化造粒、45吨大型喷雾干燥设备等等,但遗憾的是企业开发的技术大多处于保密状态,通常不公开做学术交流。 根据MUJUMDAR介绍,前苏联至少有200名国际级的干燥专家,干燥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由于国情和语言障碍影响了他们融入国际干燥界,时至今日已较少见到他们发表的精辟论文,这方面我们应引以为戒。 为了使我国的干燥技术全面赶上国际先进国家水平,要做的事很多,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密切结合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我国喷雾干燥设备制造的著名专家、无锡林洲干燥设备厂厂长周才君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从国内干燥设备制造企业来看,不仅存在技术创新的问题,还有一个上档升级的问题,优势竞争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起步比较早,与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林科院等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合开发研究喷雾干燥技术,不仅赢得了国内市场的青睐,结束了我国过去喷雾干燥机械单纯依靠进口的局面,而且还打入了国际市场'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山东天力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史勇春在发言中说:'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干燥会议从交流的情况看,我国干燥技术研究与开发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基础研究方面,因此无论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还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在如何进一步缩小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这个问题上,天力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对此,近几年来,我们在国际国内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并与MUJUMDAR教授通过技术信息交流翻译出版了他的论著《干燥过程原理与设备及新进展》;与加拿大CANMET能源研究中心在有机废弃物的干燥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雷科夫传热传质研究所共同研制开发了中低压喷雾干燥机;与波兰罗兹技术大学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包括技术交流、合作研究等等。其中我们共同研究开发的'喷雾流化床造粒技术'已列入两国政府间的合作项目。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要在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上下功夫。目前,我们从国内国外培养的两名博士已经充实到天力公司,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充实技术力量,加大开发力度。 大家一致认为:我国要从一个干燥大国发展成为一个干燥强国,必须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夯实应用研究与应用开发的基础在技术上要加强自动化程度、测试技术、制造工艺和材料材质外观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在应用开发方面,既要注重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又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既要注重新技术、新的应用领域的开发,又要注重传统工艺和传统应用领域的革新和创新。作为制造企业,必须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上下功夫,在产品的上档升级上下功夫,按照高品质、低能耗、环保型的要求调整产品结构,培植竞争优势,提倡诚信服务,促进企业发展。《干燥设备市场转好 技术含量增加显主导》 2004年以来,受全国化工发展形势持续向好带动,干燥设备市场形势稳中看好,生产企业普遍获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干燥设备的科技含量初显出主导作用。 目前干燥设备服务化工行业的显著特点是技术含量的作用日益突出。这与过去销售产品主要靠价格竞争已有很大不同。其中,一些干燥设备技术含量高,注重发展新品的厂家,效益日渐提升;相反,一些产品技术含量低,新品和新技术开发能力弱的企业,效益开始下滑。 比较典型的是兰州瑞德干燥技术有限公司,其在大型设备方面的生产实力很强,目前在国内基本已无出其右;山东天力背靠山东省科学院能源所,有着强大的技术支持,又十分强调对大型设备的研发,根据行业需求开发的大型专业成套处理设备2004年以来创下了不俗的经济效益;无锡林洲干燥设备厂与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林科院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合研发的喷雾干燥技术,不仅赢得了国内市场青睐,结束了我国过去喷雾干燥机械单纯依靠进口的局面,而且还打入了国际市场。 市场反应显示,化工行业期待干燥设备制造业按照高品质、低能耗、环保型的要求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夯实应用研发的基础。在技术方面,加强自动化、测试、制造工艺和材料材质外观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在应用研发方面,既要注重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又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既要注重新技术、新应用领域的开发,又要注重传统工艺和传统应用领域的革新和创新。应该说,这是我国干燥设备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目前,国内干燥设备科技含量的提高,正在产生令人欣喜的效果。长期以来,国内干燥设备行业一直有今日观察□丛林今日观察这样的特点:生产规模小,入门门槛低,整体技术含量不高,全行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企业约占60%以上,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厂家仅占5%~8%,产品档次普遍偏低、雷同。 但如今,高科技含量产品正在催生干燥设备制造业骨干企业的涌现。这很可能是该领域摆脱恶性价格竞争,改变企业规模小而分散的现状,进行行业自然整合的信号。通过技术竞争,走强强联合、优胜劣汰的道路,培育出业内实力雄厚的领袖型企业,也许指日可待了。 此外,技术进步还将扭转目前国内干燥设备的出口局面。目前我国干燥设备尚未形成出口规模,出口量还不及总量的5%,且主要销往东南亚。但据权威预测,随着技术发展,未来几年内我国出口干燥设备占总产量的比例将由5%提升至10%,外销市场也将由东南亚拓展到欧美。国内大型干燥设备制造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的局面由此可望改善。 《干燥设备行业为何不见“巨无霸”》化工、石化、医药、食品等行业,因某些产品的生产过程必须除掉水分,因而化工干燥设备应运而生。改革开放以前,干燥设备主要从日本、欧美进口。1980年,国内第一家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干燥设备制造企业,在诞生了中国第一家乡镇化工企业的长三角地区开业。按说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长三角,又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干燥设备制造领域怎么也应该有几家规模较大的企业。然而,据记者了解,干燥设备制造企业最集中的常州市,企业总数虽然多达300多家,可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一个都没有,只有一家资历老一些的企业在2002年时曾破天荒地达到过1亿元的销售收入,而且前后只有那一次。其他好一点的企业一年销售5000万~6000万元,一般的企业都在2000万元左右。而在同一时期发展起来的当地民营化工企业,一年销售收入达到几十亿元的不下几十家。 为什么差距如此明显呢?常州一位工学学士出身的干燥企业总经理对记者说,长三角的干燥行业特点是一散二乱三太小。关键是行业准入门槛太低,50万元外加10多亩地就能建个干燥设备厂。有个别已注册的企业,实际上连正式厂址都没有,靠关系和手段揽到一笔业务后,立即搭个草台班子,招来扳金工和电焊工,租个厂地就开始生产干燥机。这种做法在常州并不少见。这一现象被称作散。所谓乱是指一些技术并不高的企业张口闭口什么活都能干,依样画瓢地制造出来的设备,虽然质量很差,但价格较低,也能卖得出去。小则不用多说。依他的看法,常州市的干燥设备行业经过竞争形成七八家规模较大的企业是完全有可能的。 常州地区20多年出不了一家上规模的干燥设备企业,是否因为国内外市场没那么大?业内人士否定了这种看法。干燥设备用途很广,化工、石化、医药、食品等行业不说,电子、军工、轻工、农产品加工、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等都有很大的需求量,只不过国内设备技术含量不高,卖不出好价线,再加上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该行业的利润。一位老总无奈地说,去年钢材涨价,干燥设备本该适当提价,可一些小厂从中乱搅,你10万元能造这个干燥机,他称6万元就行,拿到活后,本应该用3厘米厚的钢板,他却用2厘米,设备的寿命肯定长不了,可是用户并不了解这方面的技术要求。 业内人士认为,要壮大干燥设备企业,就必须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而制定国标是重要一环。据悉,目前国内干燥设备制造行业尚没有国家标准,就是行业标准也只是涉及到了少部分产品,众多产品的质量好坏只有客户说了算,业内称“客标”。一个设备制造型的独立行业,一没有国标,二缺少行业标准,因此无法客观地检验干燥设备的质量。再有,目前仅有一个全国性行业协会是不够的,应当尽快成立地区性的、针对性强的协会组织,比如建立常州干燥设备协会,这样有利于规范行业的发展。在我国台湾地区,某个行业一旦企业达到7家以上时,必须要成立地区行业协会。浙江温州也成立了打火机协会,使该行业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几家有国际竞争力的较大型企业。常州干燥设备企业如此集中,建个行业协会,规范企业发展,对壮大干燥设备企业有益。《干燥装置选型须考虑的因素》物料的理化特性--形态、含水量、含水性质、结晶水、粒度、容重、粘性、热敏性、软化点、相变点、触变性、毒性、腐蚀性、异味、 可燃性、易爆性、静电性、透气性、团聚性、晶体或颗粒的易粉碎性 物料的干燥特性--在拟选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曲线、临界含水率、平衡含水率。 干燥产量要求及远景规划。 物料商品价值及干燥效果对其的影响。如产品水分、污染、温度、磨损、粉化、粉碎、复水性等对商品价值的影响。 对物料回收率的要求。 物料干燥过程的上下序工艺。(涉及给、排料的状态方法) 物料过去的干燥方法或类似产品的干燥方法。 可利用的热源(煤、燃油、电、煤气、液化气、天然气) 安装场地大小,有无特殊要求。 环保要求--对粉尘排放、噪音、振动、异味、挥发物等的限制条件。 可能投入的采购资金量,当地人工、土地、能源价格。 用户的操作人员水平及维修能力。 当地年均气温、湿度。 《干燥设备选择的基本原则》每种干燥装置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而每种物料都可找到若干种能满足基本要求的干燥装置,但最适合的只能有一种。如选型不当,用户除了要承担不必要的一次性高昂采购成本外,还要在整个使用期内付出沉重的代价,诸如效率低、耗能高、运行成本高、产品质量差、甚至装置根本不能正常运行等等。 以下是干燥装置选型的一般原则,很难说哪一项或哪几项是最重要的,理想的选型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有所侧重,有时折中是必要的。 适用性-------干燥装置首先必须能适用于特定物料,且满足物料干燥的基本使用要求,包括能很好的处理物料(给进、输送、流态化、分散、传热、排出等),并能满足处理量、脱水量、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干燥速率高---仅就干燥速率看,对流干燥时物料高度分散在热空气中,临界含水率低,干燥速度快,而且同是对流干燥,干燥方法不同临界含水率也不同,因而干燥速率也不同。 耗能低-------不同干燥方法耗能指标不同,一般传导式干燥的热效率理论上可达100%,对流式干燥只能70%左右。 节省投资-----完成同样功能的干燥装置,有时其造价相差悬殊,应择其低者选用。 运行成本低---设备折旧、耗能、人工费、维修费,备件费等运行费用要尽量低廉。 优先选择结构简单、备品备件供应充足、可靠性高、寿命长的干燥装置。 符合环保要求,工作条件好,安全性高。 选型前最好能做出物料的干燥实验,深入了解类似物料已经使用的干燥装置(优缺点),往往对恰当选型有帮助。 不完全依赖过去的经验,注重吸收新技术,多听专家的意见。 非业内人士,故仅为复制粘贴

277 评论

monica的私人花园

前言本文从喷雾干燥的基本理念入手,指出了喷雾干燥技术在功能性产品制备方面的重要作用。针对目前我国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离心雾化、压力雾化、气流雾化这三种雾化方法及相应喷雾干燥设备的类型特点,讨论和对比各自的优缺点。同时根据目前我国喷雾干燥的应用情况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对比结果,阐述喷雾干燥技术的原理、应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等方面,以及分析我国喷雾干燥技术的发展状况,指出我国喷雾干燥技术新的研究发展方向。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spray drying, points out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spray drying technology in the functionality product preparation Aimed at three atomization methods of---- offcenter atomization、pressure atomization 、air-stream atomization which are commonly used in our industry and corresponding spray drying equipment's type characteristic, discusses and contrasts their good and bad Simultaneously acts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our country spray drying the application situation and the world advanced level contrast result, elaborates that the spray drying technology's principle, applies, aspects and so on existence question and solution, as well as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 of our country spray drying technology, points out our new research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ountry spray drying technolo

261 评论

相关问答

  • 干燥技术与设备论文选题方向

    前言本文从喷雾干燥的基本理念入手,指出了喷雾干燥技术在功能性产品制备方面的重要作用。针对目前我国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离心雾化、压力雾化、气流雾化这三种雾化方法及相应

    大尾巴喵姬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8
  • 干燥技术与设备论文选题方向怎么选

    1 自己擅长的,符合本专业要求的2 自己喜欢没用,所以要确定了几个之后和老师商量以免老师不喜欢重写3 让老师审核之前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选这个,老师问相关问题会问

    zhakuqinglong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8
  • 冷冻干燥技术与设备论文选题方向

    冷冻干燥法制备多孔材料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如下:一、冷冻干燥法制备多孔材料的基本原理:将含水物料冷冻到冰点以下,使水转变为冰,然后在较高真空下将冰转变为蒸气而除去

    俳句之神芭蕉桑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8
  • 干燥技术与设备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写

    回答 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填写就可以了 我的理解是,研究方向,是技术专业背景下,比较具体的研究主题。 1、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阳光365家具 6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干燥技术与设备论文选题方向有哪些

    注重选题的实用价值,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能使自己所学的书本知

    樱桃小胖妞儿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