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90

杜小样丶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动画发展史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魔幻光环

已采纳
以前的中国动画片因为没有同类作品,所以大家觉得那时的中国动画片做的超级棒。但随着许多国外经典动画片的引入,中国动画片因只顾抄袭毫无创新而坠入了低谷:抄袭国外经典动画,剧情和人物动作进展慢,特效制作呆板,没有类似俄罗斯的《开心球》里的带讽刺的语言(对小朋友的语文提高有帮助),要么做成教育片,要么就是内容幼稚或打打杀杀,毫无意义。中国的动画片制作者们开始变得幼稚起来,只顾着吸引低龄儿童,而忘了成年人们的感受。所以家家户户都时常传出这样的话:“儿子,不要看这个幼稚的动画片!”唉!我想这样的动画片如果传入外国会不会影响国家的脸面?鄙视中国动画片!!!
228 评论

κiξs飛揚

1989年以后的中国传统的宣画(中国画)理论创新,对推动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核心内容如下:  宣画历史里程牌及其发展  谢赫六法 谢赫;宣画理论创始人,中国传统的宣画理论思想体系主要的理论基石就是谢赫的《古画品录》——“谢赫六法”,一直延续到1989年《中国画观念更新与技法新探》。  谢赫(公元479—502年)中国南朝齐梁间画家,绘画理论家。事迹不可考。善作风俗画、 人物画著有《古画品录》,为我国最古的绘画论著。评价了3世纪至4世纪的重要画家。提出中国绘画上的“六法”,成为后世画家、 批评家、 鉴赏家们所遵循的原则。《古画品录》首先提出绘画的目的是:“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这就是指出了:通过真实的描写收到教育的效果。这一理论认识的出现是进步的现象。他提出绘画的“六法”是: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或作“传模移写”)。“气韵生动”是指表现的目的,即人物画要以表现出对象的精神状态与性格特征为目的。  1989年《中国画观念更新与技法新探》是对传统宣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新的里程碑 。 宣画(中国画)造型六要素——薛氏六法 1989年薛宣林总结定性 史称中国绘画艺术历史“1989年薛宣林划时代”重要艺术贡献。 出版:《中国画观念更新与技法新探》(史称中国绘画艺术历史划时代 里程碑著作,1989年沈阳出版社出版) 提要: 1989被视为标志着中国艺术历史继魏晋南北朝以来,传统中国绘画理论,即“谢赫六法”和“笔墨”定性的中国传统绘画理论阶段性终结。中国绘画艺术全面科学化、系统化、国际化时代的开始,被称为中国艺术历史里程碑的《中国画观念更新与技法新探》著作的出版。为我们民族绘画(宣画)艺术的发展和超越,为宣画(中国画)的全面科学化、系统化、国际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核心问题是宣画(中国画)造型六要素的界定:  1、线条——笔墨线条与非笔墨线条。  2、造型——准中求质。  3、结构——笔墨线条结构与非笔墨线条结构以及明暗结构。  4、明暗——暗线条(笔墨线条)主体与明线条(非笔墨线条)主体以及明暗造型的对立。 5、空间——平面重叠与主体,客观现实宇宙空间(第一现实宇宙)与心理、想象的“现实”宇宙空间(第二“现实”宇宙)。  6、色彩——重墨色轻颜色与重颜色轻墨色。色彩从单一的墨的国画颜料中走出……见《中国画观念更新与技法新探》32页、《薛宣林艺术论》30页。  从而改变了中国绘画传统的所谓“以形写神”,“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传移模写”等,晦涩、模糊和近似玄学的理论格局和传统教条。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全面创新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事实证明,我们只有建立和寻找属于我们时代艺术新的理论思想体系,才能够推动和促进我们民族绘画艺术全方位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的民族绘画(宣画)艺术,才能够真正走出两千多年以来,超越不了宋代和华人圈等等的历史困境。  中华艺术文明,历史悠久、灿烂辉煌。让我们尊重历史,尊重为人类艺术文明做出重大贡献的伟大的艺术家们。相信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东方的宣画艺术,必将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未来,而屹立与世界,续写东方艺术文明新篇章。

294 评论

后果你在哪儿

万氏兄弟与中国动画的要求是什么有吗、任务呢

146 评论

夏侯将军YY

中国的动画电影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如果说,一部解放前的中国电影史在相当程度上约等于上海电影史。那么也可以说,一部解放前的中国动画电影史也约等于万氏兄弟的动画创业史。万氏兄弟是中国动画片的开拓者、中国动画片之父。从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到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到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这些中国动画电影的里程碑都是由万氏兄弟创造并见证,饱含着他们辛勤的汗水和无尽的心血。中国的动画电影其实比故事片更早跻身于世界影坛,国际舆论曾盛赞中国的动画电影具有独树一帜的民族风格,并将它称为“中国学派”,而这个学派的开创者,正是中国动画电影的鼻祖——万氏四兄弟。中国动画史上的万氏兄弟,作为一个家族创作团体。最初由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和万涤寰四个亲兄弟组成,人称“万氏四弟兄”,1937年以后,由于兄弟四人积极参加抗日战争,委托涤寰在后方照顾兄弟四人的家眷,这也就是“万氏三兄弟”的由来。  万氏兄弟不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短片《大闹画室》、第一部黑自动画长片《铁扇公主》,而且创作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巅峰之作——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他们既是动画艺术的奠基者。也是开创者,在中国动画艺术史上,他们占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位。      一、崎岖探索    由于受到父母的影响,四兄弟从小就爱涂涂画画,迷恋母亲的手影游戏和皮影戏。四人陆续从美专毕业后,任职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的美术部和影戏部。上世纪二十年代。西方动画片传入中国,佛莱西兄弟的《大力水手》引起了四兄弟的兴趣。他们曾写信去美国、法国询问动画的制作过程,却没有得到回音,这反而激起了他们钻研的决心。中国动画的兴起虽然晚于西方国家,但在动画创作的技术方面,万氏弟兄几人却没能站在西方国家这些巨人的肩膀上。因为“动画电影技术垄断在人家手里”,致使他们“所选择的动画艺术道路从一开始就是十分崎岖曲折的”。  万氏兄弟白手起家、节衣缩食,开始试验电影动画。试验是艰苦的。走马灯、皮影戏、活动西洋镜等都成了万氏兄弟们研究的对象,但屡试屡败。万氏兄弟凭着非常有限的电影制作常识以及对洋动画的揣摩,以及一台从旧货摊上买来的经过改装的“安赖蒙”旧摄影机。经过几年的实践以及千百次失败的考验后,终于在一个夜晚。在那间租下来的不足七平米的亭子间狭小的墙壁上映出了动画影像。万籁鸣后来回忆到。“我们兄弟几个分工。又在一本厚簿子的边角上你画老鼠,我画猫,一口气画了几十页猫捉老鼠的图画,猫是猫的动作,老鼠是老鼠的动作,我们故意把猫和老鼠之间的距离越画越近,最后一页画的是老鼠伏在猫的爪下,一动也不敢动。……在迅速下落的画页边角里,我们清楚地看到画稿上的猫和老鼠都活了,只见猫儿飞快地追捕老鼠,老鼠拼命地逃跑。越追越近,最后猫儿一跃而上。老鼠倒在猫儿的爪下。这可真是天大的发现,是个真正的奇迹,那个晚上是我和弟弟们一生中很值得纪念的一个晚上,……我们经过多年探索,终于发现了动画电影的秘密。”  这些制作动画的关键在今天对动画略知一二的学生来说都是十分简单的问题,在20年代初期却成了长期困扰兄弟几人的大问题。随后万氏兄弟们又为拍摄影片的运动镜头而改造了摄影机,为了使单张的画稿能够位置准确以减少画面的晃动而使用了定位钉。万氏兄弟们的积极探索与创新,无疑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开创做了众多细致的准备工作。同时也在影片实验过程中进一步积累了“制作动画影片的原始经验和极为朴素的动画理论”。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理论对今日我们的动画工作者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初露锋芒    1922年万氏兄弟将动画广告片《舒震东式华文打字机》拍摄成功,这部后来被万籁鸣称为“丑陋可笑”的动画广告片,便是中国美术片的雏形。自此,万氏兄弟迈上了他们动画生涯的漫漫长途。1926年,万氏兄弟摄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27年他们又绘制了《一封书信寄回来》。内容是小纸人把画家寄出去的信的地址改了,信又寄了回来,弄得画家哭笑不得;1930年,《纸人捣乱记》诞生了,这是万氏兄弟们创作的我国第一部动画短片。  这三部动画片均是模仿当时欧美动画片真人和动画相结合的方法制作的,这些影片在现在看来,情节简单,质量粗糙,但影片的制作方法既省钱又能快速出片。对处于战乱时期。人力、物力财力严重不足情况下的,萌芽状态中的我国动画电影,是最适合不过的办法了。这几部动画片在上海陆续上映后,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万氏兄弟的动画制作开始从探索阶段推进到试制阶段。  在抗日救亡的热潮中的30年代,万氏兄弟受到左翼电影的影响,创作题材逐渐广阔起来。创作的动画片一类是抗日爱国宣传片,多以“抵制日货、救亡图存”为内容。如《同胞《速醒》、《精诚团结》、《国货年》、《勿忘国耻》、《血钱》等;还有以反帝、反封建为题材的宣传片如《狗侦探》、《民族痛史》、《新潮》、《航空救国》等。其中的《民族痛史》于1934年获国民政府部、教育部奖状,这是我国第一部获政府奖的动画片。另一类是根据寓言故事改编的动画片,如《飞来祸》、《龟兔赛跑》、《蝗虫与蚂蚁》等。这些动画短片的内容大都与时代脉搏比较合拍,艺术上也不断前进,由真人和动画合成转变到了全用动画表情达意。  在“欧美搞动画工作的人继续对我们实行技术封锁,有着有声动画的资料一点都找不到”的情况下,1935年,万氏兄弟成功地解决了动画片的声、光、画合成的难题,拍摄了我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骆驼献舞》的制作成功,标志着我国动画片进入了有声时代,这是一次质的飞跃。由于声音的加入,使动画片在当时外国资本的压榨和欧美电影的冲击中存活下来,它对于今后中国动画的发展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    三、惊人之作    1939年,美国迪斯尼卡通名片《白雪公主》正在上海放映,国人竞相观看,上座历久不衰,创造了空前的票房价值。这件事对万氏兄弟震动很大——难道我们中国就不能拍出这样的作品来?他们决心拍一部高质量的动画长片为国争光。  万籁鸣和万古蟾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根据《西游记》中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片断,绘制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在周观武所著的《民国影坛风云录》中提到,这部动画片先后由100多人参加绘制,完成了近两万张画稿,历时一年半,终于完成了长达7600余尺的成片。可放映80分钟。影片中孙悟空的72变,铁扇公主的种种妖法。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出神入化。此片还将中国的山水画搬上银幕,第一次让静止的山水动起来,并吸收了中国戏曲艺术造型的特点,赋于每个重要角色以鲜明的个性特征,使之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此片也是首次将孙悟空形象搬上银幕,也是首次在黑白胶片中将火焰染成红色,突出“火”的效果。影片在国内和东南亚上映时轰动一时,获得了极大的票房收益。可见,“本土公主”并不逊于“洋公主”,这是继美国的《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艺术片,是中国也是亚洲的第一部动画片长片。  20世纪50年代。《铁扇公主》在日本东京上映时,观众们反响十分热烈,日本动漫界的鼻祖手冢治虫正是在看过中国动画始祖万籁鸣的《铁扇公主》之后,放弃了医生的职业,拿起了画笔,这也才有了后来的《铁臂阿童木》。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中“人民大众起来争取最后胜利”这句鼓舞抗日斗争的话,放映时被当时敌伪的电检机关强行剪去了。但此片后来还是遭到日本军部的禁演,据说日本人也看出了《铁扇公主》的深层寓意,小松次浦刊登于昭和51年(1978年)的文章可证实这一点,文章写道:“……一看就能清楚,地地道道,这是一个体现反抗精神的作品。粗暴地蹂躏中国的日本军遭到了中国人民齐心协力的痛击,这部影片的意图是一清二楚的。”  “从那时上海这个孤岛的险恶形势来看,我们这样的创作意图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如果日本人有所察觉,我很可能是死无葬身之地。”主创者万籁鸣后来回忆到,但毋庸置疑,艺术家的这种爱国主义热情和执著,赢得的是从那时起延续至今的掌声与尊敬。    四、鸿篇巨制    将《西游记》中《大闹天宫》这部分制成动画一直是万籁鸣的梦想,尤其是《铁扇公主》大获成功时,但直到近二十年后,身为上海美术制片厂导演的万籁鸣才实现了夙愿。1964年《大闹天宫》 由几十位画家历时四年绘制画稿十五万四千多帧图画而完成。该片胶片长达3140米,放映时间117分钟。  影片在剧情处理上推翻原著孙悟空的悲剧处置,把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的结尾改成了倒戈天宫大胜。导演万籁鸣在谈剧本改编的时候说:“……我自幼对这一情节愤愤不平。经反复研究,我们决意大胆地将这部分全部删除,改为孙悟空踢翻八卦炉,拿起金箍棒,打上灵霄宝殿,几乎使玉帝坐不成宝座,这样就使孙悟空的形象格外的丰满和完整。”这种大刀阔斧的改动,使得动画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尖锐冲突,突出地表现了孙悟空敢做敢当、机智乐观、大胆反抗天威神权的无畏精神,同时也暴露和讽刺了玉帝、龙王、天神天将们的飞扬跋扈和昏庸无能。  《大闹天宫》从中国古代铜器漆器等出土文物、敦煌壁画、民间年画、庙堂艺术等方面汲取了丰富养料,主题鲜明、深刻,基调明朗、昂扬,大量借鉴了民间绘画和民间木刻的特点。洋溢着一种浓重、华美的民族风格,就像中国民间的喜庆乐曲一样,给人以欢快、活跃、热烈的情绪。  影片问世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轰动。影片荣获第22届英国伦敦国际电影节年度杰出电影,以及第二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在内的多个奖项,可谓是“中国学派”的巅峰之作。当时的法国《世界报》称赞道“《大闹天宫》不但具有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斯尼艺术所做不到的,它完美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著名影评家凯恩·拉斯金评论“这部影片可以和《圣经》中的神话故事以及希腊的民间传说媲美。它们同样是充满了无穷的独创性,迷人的事件、英雄式的行为和卓越的妙趣。影片通过杰出的美术设计,而成为一部拥有强烈感染力的作品。影片的导演万籁鸣在现代动画电影史中的地位,通过该片应该得到国际性的承认。”当时,被尊为“日本漫画之神”的手冢治虫也专程赶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向“中国动画片之父”万籁鸣拜师学艺。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闹天宫》在中国传统艺术的继承和民族化道路的攀登上达到了一个高峰。该片不仅成为“中国学派”的扛鼎之作,至今仍被视为衡量中国美术片的标准。迄今为止,这部由万籁鸣导演的杰作已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放映,创美术片出口的最高纪录。美猴王已成为世界亿万人民喜爱的艺术典型,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巨大荣誉。    五、综论    纵观万氏兄弟的创作历程与作品。我们可总结两点特点:  1、紧跟时代脉搏。发挥社会教益  中国文化自古就有“诗言志”、“文以载道”的传统,中国动画在中国整体文化背景下也相应重视作品思想内涵,形成了自觉追求“寓教于乐”的特征。万籁鸣回顾道:“动画片一在中国出现,题材上就与西方的分道扬镳了。在苦难的中国,我们没有时间开玩笑。要让同胞觉醒起来,我们拍摄了反映受压榨的劳苦人民的生活和激发中国人民抵御日本侵略的20余部短片。因而形成中国美术片与外国动画迥然不同的特色,我们为了明确的教化作用而强调鲜明的创意,在某种程度上忽略应有的含蓄。幽默与娱乐性。这是优势,但客观上对我们后来的发展形成一定局限。”  回顾抗日战争时期,万氏动画片多为抗日爱国宣传片,以“抵制日货、救亡图存”为内容,如《同胞速醒》、《精诚团结》、《国货年》、《勿忘国耻》、《血钱》等,相比今日一些缺乏时代精神、无病呻吟、毫无意义的动画电视片、影片。万氏动画是以民族化为魂魄建立起来的,主旨明确,充满激情,令人振奋,是时代强有力的音符,如40年代的《铁扇公主》就曾以纯真的民族形式弘扬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唤起了万众一心的抗日热情。  但与此同时,我们须明晰“寓教于乐”是动画影片的宗旨。若在这一过程中,教化方式简单粗糙、同类教义一味颠来倒去,或者“教化”意义被过分强调,动画是无论如何让人乐不起来的,而我们的动画艺术便将丧失娱乐性而走向僵化的说教,这也就是万老所提到的发展中的“局限”所在。  2、坚持走民族化道路  从二十年代我国动画艺术的空白期一路走来,尽管在技术手段上十分简陋,也没有任何外来的技术援助,万氏兄弟仅凭着满腔热情和不懈的钻研精神,克服了众多困难。创造了许多经典大作。虽受美国动画的启发,但在人物造型和动作设计上就注重探索民族风格。强调走民族传统道路。  1936年万籁鸣先生写过一篇《闲话卡通》的文章,文中说道,“要使中国动画事业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必须在自己民族传统土壤里生根。”万氏兄弟们深刻认识到,动画这种舶来品只有真正深入到民族精神本体,输入本民族的血液,彻底摆脱西方影响,标新立异地发展自己的风格,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他们以超前的技术意识和东方特有的想像力,将属于中国的神话以动画的方式搬上银幕,以一部《铁扇公主》确立了东西方动画电影的明显分野。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万氏兄弟在20年后,完成了更为宏大的作品《大闹天宫》,其中的民族风格和东方幽默将原著追求自由独立的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成为影响后世多年的不朽经典。从此,中国动画片便在世界动画影视长廊里占据了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中国学派”也为世人所知,并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  的确,自万氏兄弟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到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到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中国动画的确有过无比的辉煌,但成就却只属于遥远的过去。1991年以来,中国动画已经22年与国际奖项无缘,中国动画片发展到现在陷入了一片沉寂。在我们身边充斥的多是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生活用品、印刷品当中流行的更多是加菲猫、史努比、樱桃小丸子等外来卡通形象,国产动画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今日掌握着先进的动画技术手段的我们,该如何重现中国动画昔日的辉煌,如何诠释全球经济一体化下民族化的含义?如何探寻一条适合中国动画发展的道路?  客观而言,当前的动画发展,需要的是与时代性思考相结合并协同风格形式的现代性开拓。这是现在国产动画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此时,我们更应溯本求源。冷静思索前辈艺术家——万氏兄弟的探索历程,并从中获得启发。寻找到答案。

340 评论

clover2011

万氏兄弟早期动画作品 对后世动画作品的影响 以动画片里孙悟空形象来探究它的设计思想等等,你要哪种?

288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动画发展史论文

    万氏兄弟早期动画作品 对后世动画作品的影响 以动画片里孙悟空形象来探究它的设计思想等等,你要哪种?

    angel小芋头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中国动画发展简史论文

    中国动画发展史1926年-1949年的中国动画世界第一部动画诞生的1906年,而中国由万氏兄弟制作的首部国产人画合演影片《大闹画室》诞生于1926年,1935年

    nanami小明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中国动画发展简史论文范文

    三个和尚,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黑猫警长,天书奇谈,葫芦娃,哈哈哈

    一起团购呀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中国动画发展简史论文摘要

    动画这门综合艺术自诞生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动画”的概念经历了无数次分离与融合,但动画始终是融合了技术与艺

    壁虎荡秋千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中国动画发展简史论文题目

    论国外大型动画制作公司的流水线应用 重拾东方帝国的星辉——论中国元素在动画片中 动作表现性格——浅谈中国动画动作设计的方向 美国与日本的恐怖漫画分析

    kami麻麻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