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5

37856552ah
首页 > 论文问答 >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二期期末试卷答案高一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Phyllis。

已采纳
邵阳学院是二本啦,但是也有专科和三本的,我们这的艺术设计系也还行,可以看看招生计划,对比这几年的分数。欢迎报考啊,虽然邵阳这个城市比较不发达,没什么玩的,比较偏僻,但是我们今年终于要装空调了,学校一年四级都有盛开的花。但是学姐多说一句,这个大学可能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好,但适应了也还行。如果能去好点的城市读书就去吧。祝好
110 评论

西关少爷Billy

1、《德川日本心学运动中的中国因素——兼谈儒学日本化》,载《中华文化论丛》,2013年2月。2、《中国思想史上的“圣人”概念》,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3、《东亚儒学刍议——以普遍性、特殊性为主》,载《中国学术》第31辑,2012年。4、《鬼神以祭祀而言——关于朱子鬼神观的若干问题》,载《哲学分析》,2012年第5期。5、《宋代政治思想史上的“皇极”解释——以朱熹<皇极辨>为中心》,载《复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6期。6、《云起社与17世纪福建乡绅的劝善活动》,载《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5期。7、《德福之道——关于儒学宗教性问题的一项考察》,载《船山学刊》,2012年第4期。8、《论颜茂猷的情善性近说》,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9、《阳明心学与劝善运动》,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1期。10、《中国善书在东亚的多元形态——从区域史的观点看》,载《复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5期。11、《略论朱熹“敬论”》,载《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1期。12、《试说“东亚儒学”何以必要——从子安宣邦、黄俊杰的相关论述说起》,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5期。13、《朱子心论试析》,载《儒家文化研究》(心性论研究专号),第4辑,2011年。14、《明末清初地方儒者的宗教关怀》,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15、《敬只是此心自做主宰处》,载《哲学门》总第22辑,2010年。16、《木主考——到朱子学为止》,吾妻重二著,吴震译,载《云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17、《对“内圣外王”的一种新诠释——就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而谈》,载《国学学刊》2010年第2期。18、《晚明心学与宗教趋向》,载《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3期。19、《证人社与明季江南士绅的思想动向》,载《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1月。20、《明末清初道德劝善思想溯源》,载《复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6期。21、《论王栋的诚意慎独之学》,载《哲学门》第17辑,2008年。22、《王心斋淮南格物说新探》,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1期。23、《罗近溪的经典诠释及其思想史意义——就克己复礼的诠释而谈》,载《复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5期。24、《十六世纪心学家的社会参与——以泰州学派的何心隐为例》,载《云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25、《泰州后学颜山农思想绪论》,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26、《郑齐斗思想绪论》,载《韩国研究论丛》,2005年。27、《泰州学案刍议》,载《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28、《十六世纪中国儒学思想的近代意涵——以日本学者岛田虔次、沟口雄三的相关讨论为中心》,载《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第1卷第2期,2004年。29、《评陈来<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载《中国学术》第18辑,2004年。30、《无善无恶——从阳明学到阳明后学》,载《中国学术》第13辑,2003年第1期。31、《评岛田前次<中国思想史研究>》,载《中国学术》第14辑,2003年。32、《书评:高畑常信:《宋代湖南学研究》,《中国学术》第8辑,2001年。33、《现成良知——简述阳明学及其后学的思想展开》,载《中国学术》,2000年。34、吴震《驳《〈大学问〉来历说考异》》,载《哲学门》,2000年。35、《书评:滨口富士雄:《清代考据学的思想史》,《中国学术》第7辑,2000年。36、《略论儒学的“孔颜乐处”》,载《复旦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3期。37、《试析朱熹哲学中心、性、理的关系》,载《中州学刊》,1986年第4期。38、《殷周宗教观的逻辑进程》,载《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6期,张持平、吴震合著。39、《试说“东亚儒学”何以必要》,载《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第8卷第1期(总第15期),2011年。40、《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看道学工夫论之特色——有关朱熹工夫论思想的一项新了解》,载《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41、《道的“去形上化”——德川日本徂徕学建构政治化儒学的一项尝试》,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42、《德川日本徂徕学的礼仪制度重建》,载《复旦学报》2013年第6期。43、《从四个方面略谈“东亚儒学”的必要性》,载《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院讯》第六卷第二期总第19期,2011年夏。 1、《中国善书在近世日本的流衍及其影响——以中江藤树的宗教观为中心》,载日本《白山中国学》通卷19号。平威25年1月20日。2013年。2、「无善无悪论について―阳明学を中心に」(「中国思想史研究」15、1992年)3、「王竜渓の道教観―「调息法」を中心に」(「大阪产业大学论集」人文科学编83、1994年)4、「耿天台论」(「阪南论集」人文・自然科学编30-2、1994年)5、「銭绪山の思想について―王竜渓・罗念庵を通じて」(「中国思想史研究」19、1996年)6、「杨慈湖をめぐる阳明学の诸相」(「东方学」97、1999年)7、「「泰州学案」の诸问题」(「阳明学」16、 2004年)8、「「宋明」から「明清」への転向―儒学と宗教の関系から见た明清思想の连続性」(「白山中国学」16、2010年)9、「以“讲会”兴起“善人”―17世纪东亜文化交渉与福建郷绅的讲学活働」(「东アジア文化交渉研究」3、2010年)

204 评论

xiaoxiao765

《WTO与中小学素质教育》,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3-9《性别语言文化与语用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英语常用词语辨析》,湖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0《教坛思絮》(骨干教师论教学续集),南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小学环境教育活动范例:像鸟一样飞翔》,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 英语名词短语中前置/后置修饰语选择的认知语义关系解释,《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1期语境移位的定义及其分类,《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第6期湖南省高校独立学院教学计划现状分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 第4期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合一的英语专业本科教育模式探索,《现代大学教育》2008年 第4期将来时标记向认识情态功能的衍生,《外国语言文学》2008年 第2期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独立学院教学管理问题探微,《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 第5期基于网络的英语视听说合作学习策略研究与实践——英语视听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例析,《外语教学》2008年 第3期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英语写作课程开发策略研究,《现代大学教育》2007年 第3期将来时标记向认识情态功能的衍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 第1期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语义和语法的关系,《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 第5期论大学和谐课堂建设,《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 第5期汉英形容词概念化的差别及其句法后果,《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 第6期我国教师教育转型期师范大学办学模式改革略论,《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 第3期师范院校环境教育教学模式探讨, 《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 第2期新书推介:坚持以人为本 提升环境素质——《可持续发展与素质教育》, 《环境教育》2005年 第1期大学环境教育的实施框架体系,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 第1期

145 评论

孙美霞11

有毛病!!!严重符合论文标准格式 这算什么句子,病句!!

357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