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06

叶伟2050
首页 > 论文问答 > 大众摄影杂志社总编辑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husun1989

已采纳
1953年 生于河南开封1969年 至1978年在东北辽宁做过“知青”、电工、小提琴演奏员1978年 考入沈阳音乐学院管弦系深造1980年 任河南省歌舞团管弦乐队首席中提琴1984年 调入河南省艺术研究所从事专业摄影1993年 北京当代美术馆首次举办个人专题摄影展 《场景》1995年 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摄影集《场景》1996年 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摄影家》 杂志社主办,在北京召开《场景》——姜健摄影艺术研讨会1997年 美国旧金山、洛杉矶——《场景》摄影展1998年 法国巴黎、阿哈斯——《场景》摄影展2000年 丹麦奥胡斯国际艺术节——《场景》摄影展2000年 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摄影集《主人》2000年《主人》系列作品荣获“柯达杯”《中国摄影》2000年度专业反转片优秀摄影师奖2001年 北京大众影廊举办《主人》摄影展并由《大众摄影》杂志社、中国摄影出版社联合举办姜健摄影艺术研讨会2001年 荷兰那顿国际摄影节——《主人》《场景》摄影展2001年 法国尼斯国际摄影节——《主人》摄影展2001年《主人》系列摄影作品荣获第三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 ”人物服饰类一等奖2002年《主人》摄影画册荣获2002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阿尔卡特”中国优秀画册二等奖2003年《纱阁戏人》系列作品于法国蓬皮杜中心展出 并为法国 《国家摄影中心》收藏2004年 法国阿尔勒——《中国在法国》摄影联展2004年 法国巴黎——《平遥在巴黎》摄影联展2004年 美国缅因洲贝茨学院美术馆——《中国掠影》摄影联展2004年 北京 〈 紫禁城国际摄影大展〉〈主人〉影像之路姜健在他的影像之路上独行,他用最直截了当的肖像手段去记录人、记录时代,而他做的事不止于写实。姜健对在旁人看来没有意义的农村生活景观——《场景》中注入了自己的温情与思索,并以极大的耐心细细刻画;在《主人》中,他以环境肖像摄影的形式辅以大景深的环境细节描写,为生活在中原大地上的农民造像,展示了农民生活空间中的现实景观。2004年8月开始,姜健继续致力于挖掘历史和记忆的领域,历时一年,他完成了新纪实摄影——《孤儿档案》。姜健一直为自己的图像能成为公共记忆而工作着。他的一系列肖像作品建立了中国的民间社会和传统文化的珍贵档案,是一份可以据此解读中国某个地区的农民生存状态的视觉文献。
151 评论

zenghuo721

1979年 就读于厦门大学中文系1983年 中国摄影家协会《大众摄影》编辑部1988年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93年3月中国摄影出版社副社长1993年10月兼《大众摄影》杂志主编1994年主编《我要上学》(画册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999年 获编审资格2000年《大众摄影》被“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评为最受欢迎的期刊之一2002年《大众摄影》获新闻出版署“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称号。2003年 任《大众摄影》杂志社主编2005年 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 新闻出版总署2007年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05,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

293 评论

xiaotian0001

赵巷先生,1929年出生于天津。从小对摄影艺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是中国较早涉足摄影技艺的老前辈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后,赵巷先生便凭借自己在摄影领域的一技之长,于1950年进入政务院新闻总署摄影局工作,长期从事黑白摄影暗室工作。1990年光荣退休。在黑白摄影暗室数十年的工作中,赵巷先生始终做一个有心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探索,刻苦钻研,善于总结,成功地创造出了一系列具有个人特色工作经验的暗室方法和技巧,不仅填补了我国暗室技术的多项空白,而且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中国暗室技术的革新和进步。长期以来,赵巷先生还担任了许多社会工作。他开拓创新,用自己的学识,服务祖国,回报社会。多次受聘应邀以教授、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等身份在北京电影学院等全国8所院校从事教学工作,辛勤耕耘,毫无保留地传授独到的“黑白暗室技术”。不仅如此,赵巷先生还长期担任《中国摄影报》的月赛评委,多次应邀出任国内重大摄影比赛的评委。由于赵巷先生对中国摄影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他屡获殊荣,在摄影界久负盛名,享有“黑白王”之美誉。2006年,他还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特殊贡献摄影工作者”荣誉称号。黑白王”赵巷老先生喜收高徒2009年2月22日,著名黑白照片暗室大师、国内摄影界享誉盛名的“黑白王”赵巷老先生在北京第六俱乐部,隆重举行收徒仪式,收纳在冶金工业从事摄影工作近三十年的刘俊杰先生为徒。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张桐胜、中国摄协顾问陈勃、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电视艺术家陈铎、摄影与摄像杂志社社长温宁、大众摄影前总编佟树珩、中国照相机专家钱元凯、中国摄影杂志副主编梁文川等摄影界著名人士以及新闻、文艺等各界人士70余人参加了收徒仪式。中国摄协副秘书长解海龙主持了拜师仪式。收徒仪式会场简素而隆重,中国摄影界元老吴印咸赠给赵巷先生题字“黑白世界”手迹高挂在主席台正中;徒弟刘俊杰以宣读“崇尚师德、勤功师艺、谨遵师训、弘扬师业”为内容的《拜师帖》开始了拜师礼仪。师父赵巷先生,引师张卫东,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张桐胜及陈勃、李光羲、陈铎、温宁、佟树珩、钱元凯、解海龙、李立山、李小可等人作为证师先后在《拜师帖》上签字见证。徒弟向师父赵巷、师母迟慧昌行三鞠躬拜师礼,师父回赠《多师造化、艺海求真》条幅以及摄影服、摄影包为拜师纪念。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张桐胜、中国摄协第一届秘书长中国摄协顾问陈勃、全国政协委员李光羲、中国摄协副秘书长解海龙、引师、著名昆曲演员张卫东、特地从青岛赶来的赵巷先生的徒弟、摄影师陈俊豪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张桐胜副主席在讲话中首先对赵巷先生喜收高徒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通过师承传授的拜师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尊师敬教的优秀传统。张主席回顾了70年代相识赵巷先生的经历,赞扬了赵巷先生致力于黑白暗房事业六十年,在北京电影学院等多所院校从事教学工作、辛勤耕耘培养了一代代的摄影人才的杰出业绩。并期待徒弟真正把老师的黑白暗室艺术学到手,长江后浪推前浪,为我国摄影事业争光添彩。新徒刘俊杰先生先向来宾简要表述了十年前通过拍摄《京津地区鼓曲艺术名家名票自然光黑白肖像集》与赵老先生相识、求教、敬慕到拜师的全部过程,和拜师敬师、不负众望的决心。“黑白王”赵巷先生最后发言。他说,之所以年高80还要收徒,就是期盼黑白暗房技艺后继有人。要把学生在书本上学不到的、自己在六十年工作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徒弟们。他认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码摄影技术虽显强势,但是黑白胶片摄影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人们对黑白暗房理解认识已经从简单技能提高到艺术层次,这是现代文明和人民文化修养水平提高的必然反映。赵巷先生要求自己的徒弟不仅要掌握黑白暗室的技艺,还要学习数码摄影知识和图像处理软件,把黑白暗房手工操作和计算机图像处理融会贯通。还要触通旁类,从古典文学、诗词歌赋汲取内涵修养;从国际摄影发展的趋势不断调整追求目标,做到“吾贤过吾”。师徒二人对各位嘉宾前来参加收徒拜师仪式表示衷心感谢。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解海龙作为这次活动的总策划、证师和主持人,时而庄重严肃,时而幽默诙谐,启承转合,妙语连珠,为拜师仪式掀起一个个热烈高潮。刘俊杰《拜师帖》(全文)拜师帖晚生从事摄影近卅年,然终未得黑白暗房之精要。十年前,偶识赵老先生。虽仰慕先生“黑白王”之盛名,然不敢造次高攀。今得先生垂青,收晚生为徒,不胜荣幸之至。徒立誓崇尚师德,勤工师艺,谨遵师训,弘扬师业。拜师敬师,永不反悔。言不足凭 立帖为证徒 刘俊杰 敬立师傅:赵巷 (签字) 引师: 张卫东 (签字)证师: 张桐胜、陈勃、李光羲、陈铎、温宁、佟树珩、钱元凯、解海龙、李立山、李小可(签字)二〇〇九年二月二十二日

245 评论

相关问答

  • 大众摄影杂志社总编辑

    赵巷先生,1929年出生于天津。从小对摄影艺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是中国较早涉足摄影技艺的老前辈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后,赵巷先生便凭借自己在摄影领域的一技之长,于1

    爱林公主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大众摄影》杂志社

    嘿嘿~~如果你可以到大书店的话直接在那看算了毕竟花20块钱买一本杂志能学到的东西是很少的看完了也不知道怎么处理以我为例以前有买但是后来发现摄影论坛也差不多而且大

    爱啃狼的木头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大众摄影杂志社

    摄影之友 比较好的一本摄影杂志 里面有好照片欣赏,大师介绍,器材测评,后期教材,摄影方法大众摄影 与摄影之友差不多,内容也差不多 ,个人感觉 印刷 还有

    水中央1985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大众摄影杂志社人员

    一、《大众摄影》《中国摄影》: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摄影月刊。内容很丰富,覆盖面广,但针对性不强。二、《摄影世界》:新华通讯社主办。很专业,偏重介绍国内外名家作

    天凄微凉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大众摄影杂志社电话

    首先要注册大众摄影杂志社或大众摄影网络版;然后按照投稿要求进行投稿;

    小群angela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