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86

以哩哇啦
首页 > 论文问答 > 湿地公园设计文献参考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夏侯将军YY

已采纳
在网上找!主要分析湿地旅游的优点和缺点,应提出在发展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保护好湿地资源,避免短视和短期行为对湿地的破坏。
306 评论

Huanglingying

湿地公园:龙门“大唐山水”的核心部分 小桥流水、山水园林、洛苑古道、文人游踪……翻开《洛阳龙门国家湿地公园概念规划设计》,我们不禁被设计人员极富创意的思路吸引,陶醉在其描绘的一幅幅美丽图景中。即将来到我们身边的这座湿地公园到底是一幅怎样的场景呢?负责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规划工作的同志用了一句话来概括:湿地公园项目是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构建21世纪具有大唐风格的自然山水园林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该同志介绍说,未来的龙门石窟园区将按照“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牡丹为媒、唐风古韵、山水文化园区”的总体思路,努力建设国内唯一全方位再现大唐自然山水与人文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园区。在这一整体思路中,湿地公园项目将是大唐自然山水与人文历史景观完美融合的最精彩呈现。据介绍,这座正在规划中的湿地公园位于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的阙南上水口位置,紧邻龙门石窟核心保护区。按照规划思路,湿地公园的规划范围北至漫水桥,南至草店伊河大桥,总面积9公顷。“林泽芳洲”:自然山水与人文历史的完美融合 设计人员为整个湿地公园起了个特别好听的名字——“林泽芳洲”。何为“林泽芳洲”?负责规划的同志介绍说,湿地是龙门园区的上水口,伊河在这里舍直取弯,水流放缓,向北拐进伊阙往黄河而去,由此形成了伊阙南部一大片水草丰美的滩涂湿地,也形成了一片“藏风聚气”的吉祥之处。因此,设计人员将整个湿地公园取名为“林泽芳洲”,是对湿地现有自然景观的美妙总结,同时也会使大家对湿地公园的未来充满憧憬。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一河(伊河)两带(河东、河西)三区(临伊堂服务区、西南旅游服务区、东南旅游服务区)十景,实现集生态保护、湿地休闲、文化体验为一体,构建一座体现龙门独特的湿地特色与唐代人文精神的文化型生态湿地公园。根据这一思路,未来的湿地公园整体规划框架由洛宛古道和文人游踪两部分组成,突出体现自然生态脉络和历史人文脉络两大主题。负责规划的同志介绍说,伊河滨水湿地草肥水美,自然生态脉络主要以伊河以及伊阙(龙门山、香山)自然景观风貌作为自然生态线索,挖掘历史自然景观要素,进行恢复。人文历史脉络指的是,阙南湿地自古以来就是历代文人墨客感怀抒情、游历交友、醉饮狂歌、探讨禅心之所。为突出这一特点,未来的湿地公园将以唐代歌咏龙门及南部湿地的诗歌、园林文献等历史资料和山水绘画等为线索,从意境与场景两个层面,挖掘历史自然与人文景观要素,进行恢复与再现。春夏秋冬:十大景观再现大唐山水园林 浏览整个设计方案,其中最吸引我们的莫过于贯穿于整个湿地公园的十大景观。负责规划的同志介绍说,十大景观虽然散落在整个湿地公园的多个角落,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跨越春夏秋冬各个季节 ,再现大唐山水园林美景。我们了解到,十大景观分别为:槐香古道、柳荫西涧、伊沼荷香、纤鳞鹭影、烟雨望阙、东篱白荻、魏湾朝晖、芳洲晚渡、竹溪月色、晓雪冰河。单听这一个个动听而富有诗意的名字,大家就会对它们将带来的胜景充满期待。设计人员所取的这些名字,其实正是从历代文人墨客吟诵龙门的诗句中获得灵感。在将来工程具体建设中,设计人员也将通过多种方式使这些诗词中的美景或复原、或再现。

231 评论

clover2011

我个人接触到的一些:《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王浩 东南大学出版社《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 中国标准出版社《湿地与景观》(美)克雷格·S·坎贝尔/(美)迈克尔·H·奥格登 中国林业出版社

322 评论

重庆渝祥居

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330 评论

相关问答

  • 湿地公园设计文献参考

    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狂狼行天下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湿地公园参考文献

    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胖达最高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7
  • 湿地公园设计论文题目

    湿地用处 湿地定义 湿地环保措施 湿地功能 结尾

    shuixinggege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7
  • 湿地公园毕业设计论文

    哈哈。论文我没有。毕业设计我倒是有

    沁水冰心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8
  •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论文

    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湿地效益,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目的,可供开展湿地保护、恢复、科研监测、休闲旅游等活动的特定

    大懒虫杰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