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50

闹闹美食家
首页 > 论文问答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1,(5):50殷品之医案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幸福0571

已采纳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咳嗽的产生,是由于当异物、刺激性气体、呼吸道内分泌物等刺激呼吸道粘膜里的感受器时,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纤维传到延髓咳嗽中枢,引起咳嗽。 咳嗽的动作是短促深吸气,声门紧闭,呼吸肌、肋间肌和膈肌快速猛烈收缩,使肺内高压的气体喷射而出,就成为咳嗽。随着急速冲出的气流,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被排出体外。 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除去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胸膜等呼吸器官以外,耳、脑膜、心脏、食管、胃等内脏的迷走神经受到刺激,也会传入咳嗽中枢引起咳嗽。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如咳嗽无痰或痰量很少为干咳,常见于急性咽喉炎、支气管炎的初期;急性骤然发生的咳嗽,多见于支气管内异物;长期慢性咳嗽,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咳嗽的不利作用,是可把气管病变扩散到邻近的小支气管,使病情加重。另外,持久剧烈的咳嗽可影响休息,还易消耗体力,并可引起肺泡壁弹性组织的破坏,诱发肺气肿。 什么是咳嗽晕厥综合征? 咳嗽晕厥综合征是指既往没有癫痫发作史的患者,由于剧烈的连续咳嗽而引起的一过性意识丧失的病证。本综合征最早由charcot于1876年提出,其发生机制考虑为咳嗽引起的喉部迷走神经反射所致,因而称为喉性卒中、烦咳性晕厥、咳后晕厥、烦咳性暴病、支气管暴病、支气管晕厥等。 咳嗽引起一过性意识丧失的原因不明,学说众多,像反射学说、脑震荡学说等等。 咳嗽晕厥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发作性阵咳后,出现数秒钟的一过性意识丧失。典型者,可在咳嗽数秒钟即可引起晕厥发作,有时伴轻度痉挛。晕厥时间多在10秒钟之内,少数人可长达30秒至60秒。应当注意的是,患者处于立位或坐位时容易发生,而且,进食、哄笑等情况下,易于诱发剧烈咳嗽和咳嗽晕厥。意识恢复后不留任何后遗症。 患者以男性居多,约占97%,年龄分布范围广,但以青壮年为多见,尤其是40岁的男性患者,小儿也可见到。该病通常缓慢发生发展,对于较轻的初期症状,往往不引起患者的注意。 根据反复发作的剧烈阵咳伴一过性意识丧失的特点,加上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原发病的发现,诊断一般不难。但需与颈动脉窦过敏症等所致的晕厥和不典型的癫痫发作鉴别,脑电图及诱发试验、治疗反应都可用于鉴别,既往癫痫发作史及慢性肺部疾病史也可作鉴别诊断的参考。 咳嗽的病人为什么要采集痰标本,怎样采集? 痰是病理产物,主要是肺、支气管和气管内的炎性分泌物。咳嗽的病人采集痰标本,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查,进行病原菌的鉴定,并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采集痰标本的方法是:①一般检查或培养标本采集法。具体做法是:留集清晨第一口痰,留痰前,嘱病人先用贝朵尔氏液漱漱口,再以清水漱口,清除口腔内杂菌。然后,深吸气用力咳嗽,咳出气道深部痰液。将痰收集到无菌培养皿或小瓶内送检,如检查癌细胞,应立即送检。②24小时痰标本采集法,为浓缩找结核菌或寄生虫卵,备清洁带盖的留痰容器,贴以标签,注明姓名、留痰日期、起止时间,嘱病人将24小时的痰,全部吐入容器内,并勿将漱口水、唾液、呕吐物、鼻咽分泌物等混入痰内,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以上两种痰标本采集法,适用于年长儿或成年人,小儿咳嗽往往不会吐痰,而将痰液咽下,如需要做痰液的检查,可抽取胃液来进行检查。 怎样用火罐疗法治疗咳嗽? 火罐疗法又称拔罐疗法,具有通其经脉,营其逆顺,调其气血,祛病健身的作用。火罐疗法是通过罐体边缘及负压吸吮,刮熨皮肤,牵拉挤压浅层肌肉,刺激经络、穴位,以达脉道通,虚实调,气血行,阴阳平的目的。适用于年龄较大儿童。 (1)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膏肓、曲垣。 操作法:患者取俯伏坐位或俯卧位,取大小适宜的火罐用闪火法或投火法等,将火罐吸拔在所取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每3~4天治疗1次(根据皮肤反应而定),5次为1疗程。 主治:各种咳嗽。 (2)取穴:背部自第1~12胸椎两侧,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第一侧线上。 操作法:患者取俯卧位,将大小适宜的火罐,在两侧各吸拔�5~6只,至皮肤瘀血为度。隔2~3日拔罐1次。 主治:各种急、慢性支气管炎。 (3)取穴:①穴位:大椎、身柱、大杼、风门、肺俞、膈俞、膏肓、曲池、尺泽、合谷、天突;②部位:颈部、脊柱两侧、肩胛上区。 操作法:取口径为4~6cm的玻璃火罐或陶瓷罐、竹罐,用95%酒精棉球撕松散贴在罐底,点燃棉球后待罐中空气燃烧将尽,立即将罐扣在选用的治疗部位上,使其与皮肤牢固吸住,一般留罐10~15分钟。 主治:各种慢性气管炎。 注意:①不可将罐口烧烤过热;②点燃粘在罐底的酒精棉花时,一定注意避免脱落,引起烫伤。 什么是过敏性咳嗽? 门诊常见到家长带以长期咳嗽为唯一主诉的患儿来就诊。因咳嗽只是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对同一患儿来说,发作时间较为固定。白天通常完全没有症状或极少咳嗽,故有的父母以为是因晚间受凉而引起咳嗽,而更加盖得厚暖,或未被引起重视。而医生常诊断患儿为“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使用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药物,却常常没有效果或收效甚微。其实,这就是过敏性咳嗽,多见于过敏性体质的小儿。其支气管粘膜处于高度敏感状态,对外界任何刺激耐受性低,由于患儿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所以于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升高时尤易发作,属于不典型的哮喘。 这种过敏性咳嗽日久,部分患儿可发展成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因此及时治疗,服用少许平喘药物如喘定、舒喘灵等以及抗过敏的药敏仙特敏、苯海拉明效果明显。 感冒咳嗽有什么特点?� 感冒咳嗽多伴有发热,流鼻涕。咳嗽有风寒、风热的不同,风寒咳嗽即是着凉咳嗽,这种咳嗽较重,痰较清稀,发热往往伴怕冷,不出汗,舌质淡苔白,咽部不红;风热咳嗽,常伴发热汗出,咽痛,吐黄稠痰,鼻流黄浊涕,舌质偏红苔白脉浮数;还有的咳嗽伴不愿吃饭,或饭后恶心,舌苔厚,这是伤食化热影响脾的正常功能引起的,治疗时消化药配合止咳药并用。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风热引起的咳嗽,注意饮食清淡,不要过食荤腥,辛辣刺激性食物,着凉引起的不要过食寒凉食物,以免加重咳嗽。由于风热咳嗽多见,故治疗可采用桑菊饮加减,常用中药:桑叶8g,菊花10g,桔梗10g,杏仁6g,连翘15g,黄芩9g,炙杷叶10g,前胡6g,水煎服,日1剂,连服3~5天。也可口服小儿联邦止咳露、美可糖浆、小儿止嗽丹、急支糖浆等成药,同时多饮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及冷饮等,防止受寒。 什么是扁桃体炎引起的咳嗽?� 扁桃体炎引起的咳嗽,多伴有咽部疼痛,逐渐加重,吞咽或咳嗽时疼痛加重。重者吞咽困难,有堵塞感,声嘶。如果是急性扁桃体炎,多伴有发热、头痛、口渴等症,慢性扁桃体炎,咽部不适,微痒痛,异物感,易引起咳嗽,常有反复发作史,类似慢性咽炎症状。 对于本病的预防和护理,急性期要按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扁桃体炎处理,给一些板蓝根冲剂、喉症丸、六神丸、草珊瑚含片及相应的抗菌素治疗。如果病情较重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对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可以参照慢性喉炎的方法治疗,外用药可以用双料喉风散、锡类散吹喉治疗。多喂水,可用淡盐水嗽口,还可服一些清凉饮料以清热泻火。 什么是咽炎咳嗽?� 咽炎咳嗽是刺激性干咳,无痰或少痰,年长儿可自觉咽中有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咳前咽痒,有明显异物刺激感,接着阵发性咳嗽,以晨起或夜间睡前为重,每遇感冒伤风病情加重,平素咽部经常发出“啃啃”声或呈单咳声。在急性发作时,每因剧烈咳嗽而引起恶心呕吐,这是刺激了咽神经出现反射性呕吐。此时喝口水会暂时缓解。 对于慢性咽炎的治疗尚无特殊疗法,一般可用胖大海、玉竹、麦冬、沙参、青果、玉蝴蝶,适量水浸当茶饮,有一定疗效。在急性期应用抗菌素,加服中药,如草珊瑚含片、西瓜霜含片、金嗓子喉宝、六神丸等含化,或用小儿咽扁冲剂、黄氏响声丸口服,配合一定的止咳西药,可以得到治愈或缓解。注意饮食一定要清淡,勿食辛辣,油腻食物。 长期咳嗽,痰放置数小时可分层是什么病,怎样治疗? 小儿长期咳嗽,所吐之痰放置数小时后可分3层:上层为泡沫,中层为粘液,下层为脓液和坏死组织,此为典型的支气管扩张。痰多为稠厚脓性,量或多或少,与体位改变有关,晨起、晚睡卧床时易引起咳嗽并咯出大量脓痰。病程日久者,可有不同程度的间断咯血。肺部反复发生感染,多在同一部位,迁延不愈。患儿营养发育落后,胸廓可有畸形,约1/3患儿可出现杵状指、趾。 X线胸片示:双中下肺可见大小环状透光阴影,呈卷发影或蜂窝状,常伴肺段或肺叶不张及炎症浸润阴影。断层X片可见到支气管扩张和变形。 支气管扩张内科治疗的一般原则:清除痰液,畅通呼吸道和控制感染。 (1)体位排痰、清除痰液、畅通呼吸道:采取适当体位,使病变部位处于高处,有利于痰液排出,每天2次,每次20分钟。如病变在上方,采取坐位易使痰排出;病变在下方,取斜向下俯卧位,让患儿深呼吸咳痰;病变在前方取仰卧位;病变在后方,取俯卧位。同时,用手轻拍患儿的病变部位,有利于痰液引流。如果痰液太稠,可使用祛痰药物碘化钾1~2g,或吐根糖浆5ml,每日3次,或运用中药桔梗汤、千金苇茎汤加减口服以化痰,或先用雾化吸入法湿化呼吸道后顺位排痰则痰液易于排出。 (2)控制感染:在急性发作期应积极应用抗生素。常用药物有青霉素,每日总量约为100万μ~300万μ肌注或静点,2周为1疗程;也可用青霉素喷雾,用20万μ溶于10ml蒸馏水中,在10分钟内喷毕,每日3~4次,连续1~2周。以后可根据痰菌培养的药物敏感试验,选择相应抗生素。 外科治疗:轻度支气管扩张无需手术治疗,若病变较重者可考虑手术切除病肺。
298 评论

UPSILON宇普西龙

1 李聪甫麻疹专论新化:唤民书局,2 李聪甫中医生理学之研究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 李聪甫麻疹专论修订2版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4 李聪甫,刘炳凡脾胃论注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 李聪甫李聪甫医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6 李聪甫李聪甫医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7 李聪甫,刘炳凡金元四大医家学术思想之研究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8 李聪甫,皮敦厚,吕维善等传统老年医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9 李聪甫中医治疗血吸虫病的杀虫问题新中医药,1956,(10):4-10 李聪甫中医研究工作之我见中医杂志,1957,(5)11 李聪甫中医对麻风病的认识和治疗江西中医药,1959,(8):15-1712 李聪甫关于中医方剂学的体会中医杂志,1959,(6):13 李聪甫中风卒中期治疗管见中医杂志,1964,(10):14 李聪甫李东垣脾胃学说的论述湖南医药杂志,1974,(1):22-29,(2):21-15 李聪甫阴阳学说的理论和应用湖南医药杂志,1974,(5):37-16 李聪甫哮喘湖南医药杂志,1976,(1):47-17 李聪甫痢疾湖南医药杂志,1976,(3):18 李聪甫血证湖南医药杂志,1977,(3):19 李聪甫中西医结合创立我国统一的新医学之我见湖南医药杂志,1978,(5):20 李聪甫虚劳病的辨证论治湖南医药杂志,1978,(2):21 李聪甫祖国医学的形神学说河南中医,1981,(2):22 李聪甫湿温病的证治辨析黑龙江中医药,1982,(1):23 李聪甫摄生延年与老年学浙江中医杂志,1982,(1):24 李聪甫脾胃病病机略论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2,(5):125 李聪甫疳疾的临证经验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3,(4):26 李聪甫试述辨证论治与辨证施治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4,(5)27 李聪甫论濒湖《奇经八脉考》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5,(1)28 李聪甫老年便秘证治中医杂志,1985,(1)29 李聪甫慢性泄泻证治中医杂志,1985,(6-7)连载30 李聪甫评东垣论治伤寒河南中医,1986,(5)31 李聪甫金匮明理论湖南中医杂志,1986(4)-1987(连载)

245 评论

下一个路岔

你这样问是没有意义的,中医本身就是诊脉看病才可,特别是咳嗽这一病证,太复杂,寒热虚实,宣发肃降,看见病人都不一定诊断正确而速效,因此,建议你,对自己认真点,去找老专家看看吧。不要留下病根,咳嗽总不治时间久了转成慢性就不好治了。

170 评论

萌萌panda我最爱

买点止咳糖浆因该是热太重肋

346 评论

宝妮Angela

咳嗽此为肺部疾患的主要证候,可见于多种疾病中。正如《黄帝内经》里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也就是说,咳嗽虽然主要是肺经的病,但与其它脏腑都有关系。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咳嗽的较为有效的偏方、秘方主要如下。 [方一] 紫苏、杏仁、生姜、红糖各lO克。将紫苏与杏仁捣成泥,生姜切片共煎,取汁去渣,调人红糖再稍煮片刻,令其溶化,日分2--3次饮用。 本方散风寒,止咳嗽,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有效。 [方二] 苦杏仁6--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上药打碎后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可加少量白糖调味,每日1剂,分次服完。 本方散寒化痰止咳,适用于外感风寒咳嗽。 [方三] 橘红60克,生姜30克,蜂蜜250克。先将橘红,生姜二味用水煎煮,15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稠粘时,兑人蜂蜜,至沸停火,装瓶备用。每日服3次,每次3汤匙。 本方散寒温肺,化痰止咳,适用于风寒咳嗽 [方四] 生姜10克,饴糖适量。将生姜洗净,切丝,放人瓷杯内,用滚开水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再加人饴糖适量,代茶频频饮服,不拘时间和次数,无须出汗。 本方适用于风寒咳嗽。 [方五] 葱白5—10节,淡豆豉10克,苏梗或陈皮3克,红糖适量。将葱洗净,取葱白,与淡豆豉、陈皮等人砂锅共煎取汁,再调入红糖。日分数次,酌量饮用。 本方适用于风寒咳嗽。 [方六] 鲜橄榄4枚,冰糖15克。将橄榄洗净,劈开加入冰糖和适量的水,煎到出味,一次或分次温服。 本方清热止咳,适用于风热咳嗽。 [方七] 金银花20克,薄荷5克,蜜糖少量。先煎银花,取汁约2小碗,药成前,下薄荷约煎3分钟,贮瓶内,分次与蜜糖冲匀饮用。 本方适用于风热所致咳嗽。 [方八] 洁净丝瓜花10克,蜂蜜适量。将丝瓜花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泡,盖上盖温浸10分钟,再调人蜂蜜,趁热顿服,每日3次。 本方适用于风热咳嗽。 [方九] 蛤蚧数只,蜂蜜30克,鲜萝卜适量。将蛤蚧焙干研末,每次取蛤蚧粉6克,用蜂蜜、萝卜煎水冲服。 本方养阴清肺,适用于火燥伤阴的干咳。 [方十] 百合(鲜良者)、枇杷(去核)、鲜藕(洗净,切片)各30克。 将百合、枇杷和藕片合煮汁,调入适量白糖,若冰糖更好,代茶频频饮。 本方适用于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 [方十一] 黄梨适量,饴糖若干。将黄梨去核,捣汁,与饴糖合并煎膏,每服2汤匙,日3次。 本方清肺化痰,润肺止咳,适用于肺燥咳嗽。 [方十二] 川贝母6--12克(如用川贝母,则用3---6克),蜜糖约15--30克。将川贝母打碎,与蜜糖同置炖盅内,隔水炖服,1次服完。 本方适用于肺燥咳嗽。 [方十三] 橘皮15--20克(鲜者30克),粳米50---100克。 先把橘皮煎取药汁,去渣,然后加人粳米煮粥,或将橘皮晒干,研为细末,每次用3—5克调入已煮沸的稀粥中,再同煮为粥。 本方顺气,化痰,适用于痰湿犯肺之咳嗽。 [方十四] 小排骨500克,白果30克,调料适量。将小排骨洗净,加黄酒、姜片、水适量,文火焖1.5小时。白果去壳及红衣,加入汤内,加盐调味再煮15分钟,加味精调匀,并撒上青葱末。 本方止咳平喘,适用于痰多咳嗽气喘。 [方十五] 广柑、白糖各500克。将广柑去皮核,放小锅中,加白糖250克,腌渍1日,至广柑肉浸透糖,加清水适量,文火蒸至汁稠,停火;再将每瓣广柑肉压成饼,加白糖250克,拌匀倒盘内,通风阴干,瓶装,每服5—8瓣,日3次。 本方理气燥湿化痰,适用于痰多咳嗽之犯肺证。 [方十六] 黄芩、鲜生地各30克,粳米50克。 将二药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捞去药渣,再加淘清的大米适量,煮烂成粥,1日内分顿连续食用。 本方清火补阴,适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十七] 山栀子9克,杏仁10克,桑白皮12克,猪肺200克。先将猪肺切成片状,用挤洗去猪肺气管中的泡沫,与山栀、杏仁、桑白皮一起放入瓦堡内加水堡煮,饮汤食肺。 本方清肝火,补肺阴,可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十八] 法半夏、旋复花、海蛤壳、淡竹茹、陈皮、代赭石、川黄连、桑叶、茯苓、海石粉、炙草各6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 本方取自清代老中医张千里医案,功能泻肝平肺,降气化痰,适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十九] 柴胡、半夏、人参、生姜、鳖甲、橘梗、枳实、槟榔、吴萸各15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出自《浙江中医学院学报》,功能疏肝解郁,下气止咳,适用于肝郁所致之咳喘。 [方二十] 玄参、麦冬各60克,乌梅24克,橘梗30克,甘草15克。上药拣去杂质,干研后共研, 混匀,分装,每代18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服1代,日2次。 本方清肺化痰,适用于燥咳痰少。 [方二十一] 梨、生姜、白蜜各适量。梨、姜分别取汁后混合,加白蜜调服。本方润肺清热,适用于肺燥咳嗽。 [方二十二] 猪肺1具,猪肚1个,肥公鸭1只,北沙参、白术、冬虫草各30克,肉桂3克,生姜60克。将猪肺、猪肚冲洗干净,公鸭去毛及内脏,洗净,诸药调匀,分别塞入猪肚、猪肺管和鸭腹内,三物同时下锅,加水,烧沸,文火炖4个小时,至烂熟将三味分别盛人碗内,慢慢食用。 本方适用于脾肺俱虚之咳嗽。 [方二十三] 红萝卜 200克,红枣12克,加水3碗,煮取1碗,1日,1剂,随意饮用。 本方理脾肺之气而止咳。 [方二十四] 落花生45克(不去红衣),怀山药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花生、山药捣碎,后与粳米相和煮粥,候熟,人冰糖调匀,佐餐食。 本方适用于脾肺皆虚之久咳。 [方二十五] 甜杏仁100粒,核桃肉、猪板油、饴糖、蜂蜜、生姜汁各120克,鲜梨汁250克。 前二味共研细末,猪板油切块,下锅炸油,去渣留油,下杏仁、核桃肉末炸炒,至油被吸尽,放人梨汁、姜汁,炒匀,人饴糖、蜂蜜,炒至水汽末全尽,起糖泡,香气四溢。每服1汤匙,日1次,白开水调下温服。 本方益肾补肺,适用于肺肾双虚之咳。 [方二十六] 杏仁、胡桃肉各15克,粳米50克。先捣杏仁,水磨滤汁,取汁和胡桃肉、粳米同煮粥。 本方补肾舒肺,适用于肺肾不足的咳喘气喘。 [方二十七] 桂枝、附子、熟地黄、山茉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人参、胡桃肉、生姜。水煎眼,每日1剂,分2次服。 本方益肺补肾,纳气止咳,适用于肺肾气虚所致咳嗽。 [方二十八] 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各70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本方为《脾胃论》补中益气汤,功能健脾补肺,理气化痰,适用于脾肺俱虚所致之咳嗽。 [方二十九] 沙参、麦冬、玉竹、桑叶、甘草、天花粉、生扁豆各4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为《温病条辨》中的沙参麦冬汤,功能养阴清肺,化痰止咳,适用于肺阴亏耗所致的咳嗽。 [方三十] 黄芩、山栀、橘梗、麦冬、桑白皮、贝母、知母、瓜蒌仁、橘红、茯苓、甘草各6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清肝泻火,润肺化痰,适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三十一] 清炙麻黄6--9克,生石膏20---30克,杏仁、甘草、黄芩、浙贝各6--9克,鱼腥草20---30克,细辛、玉桂(后人)、紫菀、款冬花、炙把叶各6--9克。先用净水浸湿,水高于药面1寸,1小时后煎药。石膏先煎半小时,后人群药,玉桂最后放人5分钟后即停煎,取药汁1碗,温服。隔6小时再煎,亦取药汁1碗温服。药量可根据患者年龄、体质酌情加减。每日1剂。 本方为上海著名中医顾铭浩验方,功能宜肺化痰止咳。 用于外感初起,邪人肺经,痰阻气道,清肃失灵,咳嗽剧发,痰稠色黄,早晚发作更甚,看似痰热阻肺,实则寒气内伏之证。 [方三十二] 干丝瓜花10克,蜂蜜适量。丝瓜花放入瓷杯中,以沸水冲泡,温浸10分钟,再调入蜂蜜。趁热顿服,每日3次。 适合用治肺热咽痛、咳吐黄痰、喘息、胸痛等症。 丝瓜花甘苦寒,清肺热为长,兼清热解毒。临床适用于急慢性咽炎、鼻窦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症。 [方三十三] 四角蛤500克,火腿肉片、清水笋片各50克,盐、酒、麻油、肉汤。四角蛤洗净后,置面盆内,以开水冲过,剥壳取肉,去杂洗净。将蛤肉、火腿、笋片同时人油锅中煸炒几下,烹入料酒,注人肉汤,加盐,煮至蛤肉熟烂淋上麻油即成。 此汤以咸寒滋阴、利尿、化痰、软坚散结的蛤肉配竹笋调制而成。竹笋,《本草纲目》称之有“消渴、利水、益气、化热、消痰,爽胃”的功效。故此汤常可作为瘰疬(淋巴结核)、瘿瘤、消渴、痰咳以及肺结核等病的食疗菜谱。

345 评论

相关问答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1,(5):50殷品之医案

    咳嗽此为肺部疾患的主要证候,可见于多种疾病中。正如《黄帝内经》里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也就是说,咳嗽虽然主要是肺经的病,但与其它脏腑都有关系。临床

    习习谷风 5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浙江中医药大学考研资料链接:  提取码: a539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爆米花也是花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浙江中医院大学学报

    医学核心期刊是指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审批准后公开发行的医学学术期刊。1、《中国社区医师》: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期刊、中国知网收录期刊、旬刊。2、《医学

    朝天辣椒smile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文章

    [1]魏华,路洁路志正教授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用药经验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年05期[2]魏华,路洁浅谈桑叶止汗功效及应用新中医2004年09期[3]路

    panrongdong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投稿

    难度都是差不多的,主要看你的文章是偏向于哪一方面的

    鄙视投机者 5人参与回答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