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95

鄙视投机者
首页 > 论文问答 > 新丝路是学术期刊吗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亲爱的猫猫99

已采纳
徐飞的介绍?徐飞,男,汉族,1964年3月出生,1982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1996年获西南交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博士后流动站系统工程方向博士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正局级)[1]。具有扎实的数学功底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学术视野开阔,兴趣广泛,对战略管理、博弈论、融资租赁和组织行为学及领导力开发等兴趣浓厚且有较深入的研究,在专业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著有战略管理、运筹学原理与方法、二象对偶空间与管理学二象论和盈利胜经等著作。18岁大学毕业,先后获数学学士,运筹学硕士,管理工程博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系统工程方向博士后。[2]现为中国数学学会、中国运筹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中国软科学学会会员。从大学起至博士后,在整个读书期间,因“学业优异、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屡获各种高级别奖项,享有“获奖专业户”的美誉。2001年和2003年7月分别被张江高科技园区党委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著有战略管理、运筹学原理与方法、二象对偶空间与管理学二象论盈利胜经。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3DGQ1B163)“我国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机理和政策激励”和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提升上海民营高科技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研究”。
168 评论

晚点寿司

主管单位:西北师范大学主办单位:甘肃丝绸之路协会 甘肃省文物局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省旅游协会国内刊号:CN 62-1115/K国际刊号:ISSN 1005-3115《丝绸之路》 综合性文化月刊,创刊于1992年9月首届中国丝绸之路节期间,国内外公开发行。该刊以弘扬丝绸之路优秀文化、展示西部开发风采为宗旨,图文并茂,雅俗共赏。2001年入选全国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为适应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形势,加大对外宣传西部、宣传甘肃的力度,英文版《丝绸之路》正在筹办之中。 丝绸之路》杂志1992年9月首届中国丝绸之路节期间创刊于丝路重镇——金城兰州。1993年起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丝绸之路》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和中国报刊订阅指南信息库收录期刊。《丝绸之路》由甘肃丝绸之路协会、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旅游局、西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季成家教授担任总编辑兼社长。初办时为双月刊,以“弘扬丝绸之路优秀文化”为宗旨,知识性、学术性、现实性、趣味性兼及。它集中展示中国西部的壮美山川和悠久历史文化,努力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专家与群众、文化与经济之间铺路架桥。为适应西部大开发形势,促进西部地区文化建设,满足普通读者需求,自2000年起,《丝绸之路》在内容上加大了旅游份量,进一步突出表现西部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强化西部风情和多民族色彩,力求高雅清新、生动活泼,取得了读者和社会的广泛好评。2001年,改为月刊,其宗旨在“弘扬丝绸之路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补充了“服务中国西部现代旅游”内涵。2006年第10期起,又改版为全彩印刷。《丝绸之路》创刊十几年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现已发展成为一本精美的大型旅游文化月刊,采用国际通行大16K本,80页,全彩印刷,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它以“追求高品位和可读性的统一”的风格,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同,发行面覆盖中国各省区及海外华人经济文化团体、西方国家中文研究机构等。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丝绸之路》从2009年起改为半月刊。上半月刊定位于丝绸之路旅游文化;下半月刊以历史文化为主旨,集中刊发学术性文稿。“丝绸之路”作为东方文明中最具魅力的文化资源而久富盛名。“丝绸之路”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品牌,它既蕴含着丰厚的历史内涵,又具有多彩的现实内容。因而作为旅游文化月刊的《丝绸之路》,在内容上的资源优势将是取之不尽的,其对国内外读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也将是无限的。国内以《丝绸之路》命名的刊物独此一份,它在甘肃、西北乃至全国同类刊物中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丝绸之路》的目标是:做读者最忠实的朋友和最亲密的伴侣,成为他们解读古代丝绸之路辉煌历史的钥匙,了解现代新丝绸之路绚烂现实的窗口,游览中国西部奇异景观的向导,体察中国西部民情风俗的指南。

180 评论

jiajia1994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已经没有一本二本的概念了。厦门理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创办时间1981年。厦门理工学院位于“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的海上花园城市——厦门,是福建省属公立本科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秉持“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遵循“明理精工,与时偕行”的校训,积极探索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对外合作三位一体的服务地方发展道路,建设“亲产业、开放式、国际化”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简介厦门理工学院(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福建省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试点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委托培养院校、厦门市陈嘉庚奖学金合作高校,入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   学校前身为1981年创办的鹭江职业大学。1987年厦门职业经济学院并入,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厦门理工学院。2007年5月,通过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及专业评估。201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现有集美、思明、厦软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927亩,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中外文数据库65个。信息化、数字化校园高起点建设。学校现设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光电与通信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峡商贸学院)、文化产业与旅游学院、新丝路时尚学院、应用数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软件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学院等19个院、部。                                    馆藏资源 截至2016年6月,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8万册,电子藏书3万册,拥有“读秀”中文学术搜索平台,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超星名师讲坛等中文数据库以及IDL、Springer、Wiley、EBSCO等外文数据库资源。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2月,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2020年,新增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建筑学、艺术学理论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艺术   、机械、材料与化工、土木水利、能源动力、会计、体育。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9月,我校教职工总数为1500余人,专任教师11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93%;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1%;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52%;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占14%;具有半年以上海外经历专任教师的24%;具有一年以上企业经历的教师占36%;外(台)籍教师的占12%。 学校有双聘院士8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名,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1名,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讲座教授1名,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名,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3名,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24名,全国优秀教师3名,省级教学名师10名,省级教学团队2个。住宿条件公寓均为6人间,每间宿舍设有独立卫生间、阳台、1台空调、6套公寓式家具,6个网络端口。公寓区内食堂、超市、商店等附属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教学理念学校确立了“强工程、厚经管、大文化”的学科专业发展战略布局。紧密对接厦门市“双千亿”工程和重点打造的12条千亿产业链群,布局发展电子信息类、装备制造、软件与信息服务、材料应用技术、城乡建设与环保、文化产业、创意与设计、商贸及金融服务等8个学科专业群。现有机械工程省高原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等4个福建省应用型学科和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2个福建省应用型学科培育学科,建有15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紧紧围绕应用型创新性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积极开展人才“供给侧”改革,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六联合”、“二元制”、“卓越应用人才”等多种培养方式。2012年以来,在福建省本二批高考文理科录取分数线居省内同批次高校首位;自2013年起部分专业在福建省及江西省列入本一批招生;具有篮球(女子)和健美操两个国家大学生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资格;2018年学校开始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学生收获2016年以来,我校学生在国内外各类学生竞赛中成绩突出,已获得各类学生竞赛奖项近2800项,国家级奖项一千多项,学生获奖人次达7000人次,连续三年全省名列前茅。特别是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中国及世界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世界大学生健美操大赛、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光电设计、结构设计、工程算量、物流设计、机器人、英语竞赛等国家级大赛中获冠军、金奖或一等奖近230项。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大赛、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大学生健美操大赛、光电设计、工程算量等部分赛事更是连续多年蝉联冠军。  毕业生以“务实精神好、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足、外语水平高”等特点广受业界欢迎,连续多年被评为“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现有特色专业国家级1个,省级9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1个,省级7个;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国家级5个、省级6个;省级高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9个;省级精品课程57门;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项目9项,省级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0项(含重大项目5项),省级“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6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2项;优秀教材国家级4部,省级3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1个,省级1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5个;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国家级1个,省级5个;省级示范性校企共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235项,省级658个;被评为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2018年智慧教学试点项目”院校。2009年以来,获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17项。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了住建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已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环境工程专业通过台湾IEET认证。 办学特点精心实施“阳光雨露计划”,培育了以“周末文化集市”、“文明班级创建”、“素质养成主题周”为代表的一批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把学生带进舞台中央,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素质养成平台上的主角。积极搭建线上线下良性互动的服务育人平台,“厦理工e起来”微信公众平台获福建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大力倡导“守望相助”的校园亲情理念,激发学生自助互助的热情,引导学生亲情体验,完善阳光健康人格。富有厦门理工特色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效保障了学校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科研平台建设现拥有福建省客车及特种车辆研发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与安全技术研究院、福建省客车先进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光电技术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功能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医疗数据挖掘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软件评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农村污水处理与用水安全工程研究中心、数字福建自然灾害监测大数据研究所、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厦门理工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两岸文创研究院等省级科研平台29个,厦门市科研平台19个。                                      科研水平承担科研项目的级别、数量和经费总额连续十年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2015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50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2项、省部级项目315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和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级科研奖励26项、厦门市科技进步奖和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市级科研奖励32项,授权发明专利240件。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在厦高校中率先启动《服务海西/厦门行动计划(2009-2013年)》;制定并实施《服务闽西南产业发展行动纲要(2015-2018年)》;成立厦门市第二家、集美区首家大学科技园,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及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联合共建全国高校首个国际化离岸孵化器——“中美(厦门)国际离岸孵化器”,吸引了上市公司厦门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厦门美亚中敏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优质企业入园,园区产值超过2个亿。与玉晶光电、宸鸿科技、冠捷集团、联芯电子、麦克奥迪、好慷在家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全球安卓系统研发中心、健康医疗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中心、触控产品检测中心等校企合作研发中心和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获批福建省时尚设计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在龙岩打造了全国首个高校红色孵化器-厦龙筑梦红色孵化器;深度参与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在泉州、龙岩、三明等多地承担并实施了农村环境改善项目。积极参加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福州)、8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厦门)、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惠州)、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进行项目成果交流,每年发布“两岸创意经济研究年度报告”。2018年与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申报“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成功获批工信部2018年邮轮薄板分段模块化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批准立项。2017年与厦门华联电子、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联合申报的“家电智能控制器绿色制造关键工艺系统集成”项目获批工信部2017年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批准立项。参与冠捷显示器和中国航天集团联合申报的工信部绿色制造项目“液晶电视绿色制造关键工艺开发与系统集成”。建设首个福建省高校产学融合系统,实施“先导项目”,2016年以来,共立项 “企业委托型”项目24个,“团队培育型”项目16个,带动350名教师直接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得到政府部门和企业的高度认可。  国际交流与美、英、加、新等20多个国家68所高校开展深度合作交流。与密苏里大学合作,成功获批教育部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二级机构——厦门理工学院密苏里学院。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共建轨道交通研究中心,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联合共建“中美(厦门)国际离岸孵化器”(中国高校首家)等。与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共同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等10所海外名校共同开展师生交流和本硕士生的联合培养。大力实施海外高端外专引智和海外教授聘请计划,年均聘请40名海外专家到校进行教学与科研合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厦门市陈嘉庚奖学金合作高校,招收优质国际学生及台港澳生到校攻读学位。2010年起成为福建省首批“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试点高校,先后以“3+1分段对接”、“4+0”模式联合培养人才;两岸校校企共建海峡商贸学院、微电子学院;两岸高校共建实验室和研究所;与台湾科技大学、台北科技大学、元智大学联合设立福建省师资闽台联合培养中心。  学校的荣誉连续三届获评“省级文明学校”;获评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被誉为“地方经济的人才摇篮”,“福建省最受考生欢迎的高校之一”等。2017年5月及2018年1月,时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裴金佳等市领导两次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我校深化综合改革、推进产教融合的成效。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泰斗潘懋元先生带队到校考察调研,高度肯定了我校“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以及“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指出学校发展紧贴厦门经济社会和产业转型发展需求,办学成效显著。

147 评论

豆大王zz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信息可知,海口经济学院是民办大学。通常来说,公办大学社会认可度高,各专业学费较便宜,民办大学各专业收费较贵。海口经济学院简介:海口经济学院(Haikou College of Economics),简称“海经”,是一所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主,文、理、工、艺术等并存的多科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海南省一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                                    历史沿革学校创办于1974年,历经海口职业大学、海口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等发展阶段,2004年被教育部、建设部确认为国家建设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高校,于2008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2012年5月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专业设置特色专业5个:空中乘务、旅游管理、移动通信技术、工程造价等。精品课程41门:播音与主持、艺术学概论、C++语言程序设计、新闻摄影、大学英语听说、计算机应用基础、导游职业规范、民航乘务服务、工程造价实务、电子综合设计与实训、Maya三维动画制作、3G移动通信技术、旅游学概论、Java语言程序设计、会计信息化实务、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截至2021年4月,学校占地1800亩,建筑面积110余万平方米。教学设备设施齐全。图书馆馆藏丰富,环境优雅,馆藏纸质图书4万余册,电子图书190万余册。                                  学院设置学校下设中广天择传媒学院、南海音乐学院、雅和人居工程学院、华都影视学院、南海电影学院、新丝路时尚•体育学院、德行智华会计学院、聚星数字经济学院、南海美术学院、东方外贸外语学院、腾竞网络学院、旅游与民航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等15个二级学院及公共外语教学部、公共体育教学部等2个教学部。截至2022年4月,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开设53个本科专业和19个专科专业,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艺术学、教育学等6大学科门类。师资力量截止2021年7月,学校有教职工1400名,其中专任教师935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99人。聘请校外教师46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62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其他全国、省级各类优秀教师(专家)18人。聘请了20多名年轻的博士后为兼职教授、30多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截止2021年7月,学校共获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教学团队8个(数码艺术设计教学团队、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团队空中乘务教学团队、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团队、财务会计教学团队、旅游管理教学团队、通信工程教学团队等)、特色专业5个(空中乘务、旅游管理、移动通信技术、工程造价等)、精品课程41门(播音与主持、艺术学概论、C++语言程序设计、新闻摄影、大学英语听说、计算机应用基础、导游职业规范、民航乘务服务、工程造价实务、电子综合设计与实训、Maya三维动画制作、3G移动通信技术、旅游学概论、Java语言程序设计、会计信息化实务、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海口经济学院先后与海南航空、深圳航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三亚喜来登度假酒店、博鳌索菲特大酒店、道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海口港、海南电视台、海口电视台、海南洋浦实业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和有关政府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大学生的实训实习和就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学校连年被评为“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海南省先进社会组织”、“海南省节能减排功勋单位”、“海南省花园式校园”、“海南省2007-2010年度文明单位”。暑期“三下乡”两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先进集体”,2010年-2012年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2011最具综合实力民办高校”。2022年,海口经济学院财务会计学院2019级会计学本科2班团支部被授予2021年度“海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称号。                                    科研条件截至2014年9月,学院建有人文与经济研究院,下设艺术、国学、旅游、砗磲四个研究所,并在海南高校中率先与省社科联共建海南省旅游商品研究基地。刘荆洪教授应全国哲学社科办邀请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通讯鉴定专家。科研成果据2017年4月学校公开资料显示,近年,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获得国家级奖励67人次,省部级奖励302人次,校级奖励353人次。教师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承担省市级课题200余项。公开发表教改、科研论文1357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98篇,被SCI、EI、ISTP收录29篇。获教学科研成果奖101项,体育、文艺作品获奖168项。出版教材、著作293部。期刊学报《海口经济学院学报》是经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批准,由海口经济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2002年7月创刊,季刊,在2008年全国高职高专学报年会上,学院《学报》荣获优秀学报一等奖。学校标识校训海纳百川,经世致用社团文化截至2013年,学校共有包括空岚动漫社、风尚传媒、飞乐社、街舞社、阳光支教、竹根泉文学社、旅游研究学社、书法协会等50个学生社团。2012年12月8日,空岚动漫社代表海南省参加第一届“动漫英雄”华南赛区总决赛并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将代表华南赛区参加在厦门举办的中国“动漫英雄”全国总决赛。2013年12月8日上午,海口经济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功主办了“志愿海南”文艺汇演 。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中,学校193名学生作为志愿者代表学院前往相应酒店承担礼仪接待和餐饮服务工作,至2014年,组委会已连续13年在学校招募志愿者。另外,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创业大赛、社团活动月、“119”杯消防知识竞赛、“音乐盛典”暨“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等活动,创办有《海口经济学院报》、《竹根泉》等报刊公办大学:通常是国家部委或地方政府举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比较高,有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经费支持,学费通常较便宜。民办大学:通常是社会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举办的大学,没有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经费支持,需要自筹资金办学,学费一般比较贵。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主要有性质不同、资金来源不同、举办者不同,具体如下:一、性质不同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民办学校的本科专科学历是受国家认可的,学信网可查。公办大学: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创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较高。二、资金来源不同1、民办学校:资金来源,有个人自筹资金、个人智力投入(无资金投入)、个人和企业的投资、集资或入股以及捐资等。对于一个特定的民办学校来说,资金来源并不完全是单一的,可以是个人、集体、企业资金的混合。同时,非财政性经费并不排除国有资产的注入。2、公办学校:政府财政拨款。三、举办者不同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主要有公民个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集体经济组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2、公办学校:国家政府部门。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都是经过相关部门批准才成立的学校,不管是民办学校还是公办学校,都要靠自己努力学习,成就自己,追逐梦想。

196 评论

你跑这么慢

徐飞,男,汉族,1964年3月出生,1982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1996年获西南交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博士后流动站系统工程方向博士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正局级)[1]。具有扎实的数学功底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学术视野开阔,兴趣广泛,对战略管理、博弈论、融资租赁和组织行为学及领导力开发等兴趣浓厚且有较深入的研究,在专业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著有战略管理、运筹学原理与方法、二象对偶空间与管理学二象论和盈利胜经等著作。18岁大学毕业,先后获数学学士,运筹学硕士,管理工程博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系统工程方向博士后。[2]现为中国数学学会、中国运筹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中国软科学学会会员。从大学起至博士后,在整个读书期间,因“学业优异、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屡获各种高级别奖项,享有“获奖专业户”的美誉。2001年和2003年7月分别被张江高科技园区党委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著有战略管理、运筹学原理与方法、二象对偶空间与管理学二象论盈利胜经。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3DGQ1B163)“我国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机理和政策激励”和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提升上海民营高科技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研究”

249 评论

相关问答

  • 新丝路是学术期刊吗

    徐飞,男,汉族,1964年3月出生,1982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1996年获西南交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博士后流动站系统工程方向博士后,

    悠然1968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新丝路杂志是学术期刊吗

    看名字,看名字够不够学术性质,如果是《故事会》这样的名字,肯定不是学术期刊。看文章的内容,看这个期刊这3-5年的刊期的文章是不是都是论文,如果不是,那么就是临时

    xiaoze2000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新丝路是合格期刊吗

    “西索”是上外英文缩写SISU的音译。上外是“外国语”大学,“语魅”意为“语之魅”,“西索语魅”本是松江大学城一个学生自办网络论坛里上外版块的名称;上外学生自己

    唐伯兔吃小白兔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新丝路是正规期刊吗

    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期刊查询,可以查到的期刊就是正规的网址:网页链接

    刘小刘1234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新丝路是核心期刊吗

    白璧无缝墙布和新丝路白璧无缝墙布是绍兴市新丝路公司旗下的品牌。白璧无缝墙布目前 已经通过十环认证。

    childrenqj126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