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71

hanrui2008
首页 > 论文问答 >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Q糖奶爸

已采纳
认知心理学派:研究人的认识过程
168 评论

默灬小米

发表于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的中英文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专利权滥用认定专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主编高等院校法学专业规划教材《仲裁法教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专著《中药保护专利法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等等。其中的代表性专业论文:   知识产权私权社会化的立法价值取向  《知识产权》CSSCI、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3)   中药知识产权国际化保护问题博弈均衡理论应用  《河北法学》CSSCI扩展板、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1)   透视避风港原则合理注意义务的认定问题  第一作者,《黑龙江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国家高职成高学报核心期刊(1)   《传统知识保护立法取向刍议》  《知识产权》CSSCI、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04)   《中药知识产权国际化保护问题解决方法初探》  《河北法学》CSSCI扩展板、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11)   合同中专利权滥用认定范围初探  收录于《知识产权年刊(2011年号)》,北京大学出版社   《透视中国传统技术专利新发展的瓶颈问题》  《知识产权》CSSCI/中国人文社科核心/北大中文核心期刊(4)   《专利保护期滥用解析》  第一作者,《学术交流》 CSSCI/北大中文核心/中国人文社科核心(5 )   《解析美国滥用专利认定的发展原则》  《知识产权》 CSSCI/中国人文社科核心/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8-4)   《透视专利权滥用争议认定的合理原则》  《学术交流》CSSCI/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8-9)   《专利请求权和保护期滥用争议的认定范围》  《河北法学》中文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3)   《专利权滥用争议的法律协调-以专利法与反垄断法的关联为视角》  《河北法学》,北大中文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6)   《评述专利权用尽原则适用范围的发展问题》,  第一作者,《学术交流》中文核心期刊,CSSCI扩展板(10)   《透视我国法学教育与司法职业的脱钩问题》  《黑龙江社会科学》,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12)   《专利药品平行进口的发展问题及相关思考》  第一作者,《北方法学》(2)   《透视规制专利权滥用的强制许可原则----以美欧日司法应用为视角》  第一作者,《中国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刊物(6)   《透视中国传统医药专利的限制性保护问题》  第一作者,《亚太传统医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6)   《透视现代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文社科核心(12)   《滥用专利权认定操作指南的法律考量》  第一作者,《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   《商业软件专利化问题的法律考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 《比较商业软件专利化的认定-以美欧日为视角》  《中国科技信息》,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2008-12)   《我国技术标准构建中的专利权滥用》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8-12)   《欧盟规制专利权滥用问题的法制原则》  被收录入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出版的《欧洲联盟法制50年回顾与展望》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 《论一人公司的规范》  《学习与探讨》CSSCI/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4)   《英美法系对公司人格否认思想的借鉴》  《学术交流》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4)   《委托理财合同的风险责任》  《学术交流》,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6-3)   《美国小企业组织形式的法律问题》  《学术交流》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7-3)   《对公司法出资瑕疵规定问题的法律思考》  (共同第一作者)《黑龙江社会科学》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扩展版(2007-3)   《代理、外贸代理及其他问题的一点思考》  第二作者,《中国法学》CSSCI/中国人文社科核心/北大中文核心期刊(1997-1)  

334 评论

燕子138158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它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单元,而反应则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着。认知心理学家关心的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但是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内部心理过程,只能通过观察输入和输出的东西来加以推测。所以,认知心理学家所用的方法就是从可观察到的现象来推测观察不到的心理过程。有人把这种方法称为会聚性证明法,即把不同性质的数据会聚到一起,而得出结论。认知心理学家往往把信息加工过程分解为一些阶段,这就使他们注意到信息在人体内流动有个过程。他们常用计时研究法。首先要测量出一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并以此来确定这个过程的性质。假定一个人看屏幕上投射的字母 E,如果投射时间很短,比如一毫秒,那么这个人就不会看到什么,这说明知觉不是瞬时的;投射时间长一点,比如五毫秒,那么这个人就会看到某种东西,但不知是什么,这说明知觉产生了,但辨别尚未产生;如果投射时间长度足以使人看出这个字母不是O或Q,但看不出是 E还是 F或 K,那么这个人就产生了部分的辨别。由此人们就可以确定完全辨别、部分辨别或刚刚看出有东西所需的的时间。这一切表明,知觉是累积的,它包括几个特定的阶段。反应时研究法也是一种会聚性证明法。认知心理学家使用较多的是选择反应时,而不是简单反应时。因为选择反应时可以提供更多的有关内部状态的信息。计算机模拟和类比是认知心理学家采用的一种特殊方法。要使计算机像人那样进行思维,计算机的程序就应当符合人类认知活动的机制,即符合某种认知理论或模型。把某种认知理论表现为计算机程序就叫计算机模拟。因此,计算机模拟首先可以用来检验某种理论,发现其缺陷,从而加以改进。计算机模拟所提供的输出可以与人类行为相比较。如果理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输出就应当类似于人类解决同样课题时所给出的输出;如果程序的输出与人的不一样,那么找出差别也就找到了改正理论的依据。计算机模拟还可以预测复杂的行为。虽然我们理解一些概念,并能把它们按步骤变成程序,但是当步骤的系列很长,很复杂,需要大量联系时,我们往往不能预测其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模拟有时可得出惊人的结果。有些认知心理学家常用信息系列的流程图来描述计算机程序的主要特点。但这种流程图并不具备计算机实际运算的细节,只为编制计算机程序提供了轮廓,它可以进一步化为计算机程序,而这部分工作往往是由计算机软件专家实现的。口语记录也是认知心理学家、特别是研究思维的认知心理学家常用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与其他客观方法相结合,可以产生良好的结果。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发展的结果。它与西方传统哲学也有一定联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这个思想至少可以追溯到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家如培根、洛克等人。笛卡尔强调演绎法的作用,认知心理学重视假设演绎法。康德的图式概念已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概念。认知心理学也继承了早期实验心理学的传统。19世纪赫尔姆霍茨和东德斯提出的反应时研究法,今天是认知心理学家广泛采用的方法,并已有了新的发展。冯特是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认知心理学对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的看法与他的观点很接近。他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经验,是意识内容,方法是控制条件下的内省。有些心理学家说,认知心理学又返回到冯特的意识心理学上去了,所不同的是方法更加可靠,更加精巧了。詹姆斯关于两种记忆,即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的提法,今天已成为认知心理学关于记忆研究的基础。格式塔心理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很明显。它以知觉和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著称,强调格式塔的组织、结构等原则,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把人看成是被动的刺激反应器。这些观点对认知心理学有重大影响,如认知心理学把知觉定义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强调信息加工的主动性等。在方法上,格式塔心理学主张研究直接的生活经验,主张把直接的生活经验材料与实验资料结合起来,如重视观察者对自己知觉内容的直接描述,并把这个方法称为现象学方法。这种观点,既不同于冯特和铁钦纳只承认经过严格训练的被试的内省,也不同于行为主义只重视实验室实验的做法,却与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相一致。认知心理学是反对行为主义的,但也受到它的一定影响。认知心理学从行为主义那里接受了严格的实验方法、操作主义等。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已不专注于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也注意了行为的研究。一般认为,人们使用从环境得来的信息,结合记忆内存储的东西,指导未来的行为,并塑造生活环境。认知心理学也是心理学与邻近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首先,语言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乔姆斯基将语言学与心理学相结合所创立的心理语言学,可以说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相结合,产生了一门边缘学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认知心理学关系极为密切,计算机的出现使人们找到了分析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和状态的新途径。早期实验心理学的心理主义方向被行为主义切断了将近半个世纪之久,今天,认知心理学延续了这一方向,同时又保持了新行为主义的严格的假设演绎法,增加了机器模拟法。这就在认识过程的分析方面扩大了研究课题。图灵于30年代发表后来称为“图灵机”的数学系统,对心理学也发生了影响。数量逻辑和图灵机使人们想到,人类的认知系统也可以视为符号运用系统。人类的某些观念可以用符号来代表,而且这些符号可以通过确定的符号运算过程加以变换。这些思想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具体研究上对认知心理学都有重要的作用。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可以用计算机来类比人的内部心理过程。计算机接受符号输入,进行编码,对编码输入加以决策、存储、并给出符号输出。这可以类比于人如何接受信息,如何编码和记忆,如何决策,如何变换内部认知状态,如何把这种状态编译成行为输出。计算机与认知过程的这种类比,只是一种水平上的类比,即在计算机程序水平上描述内部心理过程,它主要涉及的是人和计算机的逻辑能力,而不是计算机硬件和人脑的类比。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是西方心理学发展中的一个巨大变化。有些人说它是一个新学派,有些人说它是一个新方向,更多的人则赞同库恩的观点,说它是一个新“范式”。库恩把科学中新旧范式的更替称为科学革命。一些美国心理学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认为,认知心理学的出现是美国心理学发展中的第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行为主义的兴起)认知心理学的出现表明,美国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这样的基本问题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变化。行为主义统治美国心理学长达四十年之久,其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而认知心理学则反对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在心理学研究对象上,行为主义主张研究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而不管内部的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则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了内部心理过程。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强调严格的实验室方法,排斥一切主观经验的报告;认知心理学则既重视实验室实验,也重视主观经验的报告。对于认知心理学家来说,改变外部条件并不是目的,它只是揭示知识结构的辅助手段。认知心理学企图把全部认知过程统一起来 ,它认为注意、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现象是交织在一起的 ,对于一组现象的了解有助于说明另一组现象。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很可能会发现人类认知过程的统一加工模式。认知心理学不仅要把认识过程统一起来,而且要把普通心理学各个领域统一起来,也就是要用认知观点研究和说明情绪、动机、个性等方面。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还进一步扩展到了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等领域。认知心理学重视心理学研究中的综合的观点,强调各种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认知心理学在具体问题的研究方面,在扩大心理学研究方法方面都有所贡献。

211 评论

相关问答

  •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

    15认知

    cissy521121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1
  • 数学认知的核心经验

    一、关注核心经验,实现有理解的“教” 教师对于学前儿童究竟是如何理解数学概念的,应该如何评价和促进儿童的数学学习,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以至于有不少教师对儿童早期

    hellosnow.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3
  • 数学认知的核心经验是

    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呢?数学基础知识课程标准修订者认为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通俗的说,就是把所学的

    黄小仙128 2人参与回答 2024-05-12
  • 数学认知的核心经验包括

    数学核心经验并不需要一一对应材料。为了促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更好地观察、评价幼儿,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个别化发展。近日,我园开展“数学区区角材料”研讨

    古董的杂货铺 2人参与回答 2024-05-11
  • 认知语言学核心期刊

    语言文字应用

    晓柚崽崽!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