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1

TATA木门韩林
首页 > 论文问答 >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格式不对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sa艳艳

已采纳
关于公布广西大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的通知(西大学位字〔2012〕54号)校属各单位:为提高我校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我校学科建设与发展,各博士点学科重新修订了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并经校第十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九次工作会议(2012年6月15日)审议通过。现将《广西大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2012年6月15日修订)》予以公布。附件:广西大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2012年6月15日修订)广 西 大 学 二○一二年七月十二日广西大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2012年6月15日修订)1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从就读到提出申请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需与学位论文有关,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第一),且以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国外权威经济类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篇:要求在国外高级别经济学类期刊(影响因子居前10位、影响因子均大于1)发表论文1篇,这些刊物包括: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影响因子3);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影响因子8);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MIT Press,影响因子5);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Elsevier,影响因子0);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Blackwell Publishing,影响因子8);American Economic Review(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影响因子7);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Elsevier,影响因子4);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Academic Press for the Society for Economic Dynamics,影响因子3);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影响因子2)。国内相关权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篇:要求在国内经济学权威刊物《经济研究》或人文社科类权威刊物《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学术论文1篇。国内外较高级别经济类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篇:可在国内CSSCI目录中经济类期刊前20%(除权威期刊《经济研究》外)的期刊,包括《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经济科学》、《中国农村经济》、《国际经济评论》、《中国农村观察》、《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经研究》、《农业经济问题》、《国际金融研究》、《财贸经济》、《南开经济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在列入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学位申请人每篇论文发表当年最新版SSCI目录为准)。按以下规定发表学术论文3篇:在列入C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前20%(除权威期刊《经济研究》外)的期刊,包括《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经济科学》、《中国农村经济》、《国际经济评论》、《中国农村观察》、《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经研究》、《农业经济问题》、《国际金融研究》、《财贸经济》、《南开经济研究》或在列入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加上其他列入C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学位申请人每篇论文发表当年最新版SSCI或CSSCI目录为准)。按以下规定发表学术论文4篇:在列入C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加上列入CSSCI目录的其它相关期刊(含CSSCI目录分类中的管理学,统计学,综合性社会科学,人文、经济地理,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学位申请人每篇论文发表当年最新版CSSCI目录为准)。所列5项要求须满足其中1项。在国内外出版的各种增刊(或专刊)和论文集发表的论文不予认定; 与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发表的科研成果,若以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作为第一署名单位,广西大学作为第二署名单位的,可视同于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论文的研究写作要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杜绝学术不端行为;论文发表必须与导师共同署名,但学位申请人至少要有1篇论文是第一作者(申请人不是第一作者的论文,导师必须是第一作者、申请人必须是第二作者)。学位申请人只有达到了本学科科研成果的要求后,方可申请博士毕业及进入博士论文答辩阶段。所列第5点中的“其它相关期刊”包含《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但发表多篇时只认定1篇。从公布之日开始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2生物学(一级学科)以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在本领域国际权威刊物(期刊最新SCI影响因子等于或大于0)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 论文1篇; 以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在本领域SCI收录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2篇; 以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在本领域SCI收录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1篇,并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以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在国内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1篇;2)署名第一(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或部门审定的植物(作物、经济林)新品种权1项;3)获省部级科技奖项1项(一等奖排名前3,二等奖排名前2,导师必须是核心成员,内容与博士学位论文有关)。以上条件须满足其中1项,且科研成果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 “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或“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如是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 “广西大学”为第一或第二署名单位;从2012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3生态学(一级学科)在本领域国际权威刊物(SCI影响因子等于或大于0)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 论文1篇。在本领域SCI收录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2篇。在本领域SCI收录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1篇,及在国内本领域一级学报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1篇。4.在国内本领域一级学报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2篇,并至少获得1项发明专利授权或获得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含省部级)或获得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以上(含二等奖)。以上条件须满足其中1项,论文、科研成果、授权专利和获奖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且要以“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从公布之日开始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4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基本条件:(1)至少在与本一级学科相关的SCI 1区及2区(以投稿当年为准)的专业期刊上或重点认定SCI收录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见附录A)。(2)获得一项与研究方向相关并投入工业应用的发明专利。(3)在国内顶级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见附录B,不含增刊)。(4)在SCI收录期刊发表一篇论文(见附录C)。(5)在指定EI收录期刊发表一篇论文(见附录D)。(6)至少发表一篇被三大索引收录的英文论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方可申请学位:满足上述基本条件(1)或(2);满足上述基本条件(3),并满足基本条件(5)和(6);满足上述基本条件(4),并满足基本条件(5)。论文必须以广西大学(业务关系及科研项目、成果管理关系均在广西大学,如“广西大学”、“广西电力系统最优化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名义、研究生为第一(或第二)作者署名发表。研究生以广西大学的名义以第一作者或者以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必须是其指导教师)发表的论文或获得的发明专利予以确认,第三作者及以后者不计。博士生在攻读硕士期间正式发表的论文或发明专利不计入其博士生学习阶段的论文或专利。所有博士生(包括在职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联合培养)在读期间所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其署名单位必须是广西大学。在职培养博士生在读期间,如有与广西大学合作的科研项目,并且该项目的主要内容将作为其学位论文的组成部分,对博士生本人,在获奖、鉴定或发明专利成果的署名单位时可不作硬性要求,但广西大学作为合作方必须在科研成果中有所体现,也应当作为署名单位之一。凡不符合上述要求体现的成果,在学位申请时将一律不予考虑,仅作为参考。 博士生学术论文统计,一律以正式发表或收到录用通知为准。从公布之日开始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5土木工程(一级学科)1.在本学科领域SCI收录的期刊发表论文1篇,同时在国内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篇。2.在本学科指定国内顶级杂志发表论文1篇,同时在国内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篇。3.在本学科领域EI收录的期刊发表论文2篇。4.获得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同时在国内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篇。说明:以上各项只需符合1项,其中:[1]SCI收录的期刊论文、EI收录的期刊论文不含增刊、国际会议、学校学报发表的论文;[2]核心期刊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最新发布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为准;[3]学科指定国内顶级杂志目录: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力学学报、岩土工程学报、水利学报、中国公路学报、建筑学报、机械工程学报;[4]除满足以上条件之一外,另要求发表1篇外文论文(可为国际会议发表的论文);[5]所有论文均是已发表或已被正式录用的论文; [6]论文、科研成果、授权专利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必须有导师署名,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或协助导师为第一),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广西大学”。从2012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6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1、指标要求:在本一级学科及相关领域SCI或EI源期刊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3篇,其中必须有1篇SCI源期刊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 的论文。未达到要求者,原则上不准申请学位论文答辩。2、成果折算:(1)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或协助导师为第一)的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等同于1篇EI论文。(2)高水平论文,即SCI二区以上的期刊论文1篇等同于3篇被S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论文,SCI三区期刊论文1篇等同于2篇被S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论文。从2012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7作物学(一级学科)1.申请人在影响因子5以上(含5)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2.申请人在影响因子5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或申请人分别在影响因子5以下的SCI刊物和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各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3.申请人在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以及至少获1项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4.申请人在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以及至少有1个与学位论文有关的通过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审定的作物品种或获1项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水稻科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分子植物、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林业科学、生物工程学报、生物多样性、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水土保持学报、作物学报、遗传学报、棉花学报、园艺学报、果树学报、中草药、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微生物学报、病毒学报、菌物学报、昆虫学报、应用昆虫学报、农药学学报。1.以上4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授权专利、科研成果和获奖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广西大学” 第一署名单位。凡学位论文未达到以上要求者,一律不准举行学位论文答辩。2.本规定从2012级开始执行。2008-2011级按照“西大学位字[2008]16号”文执行。2007级之前(含2007级)按照“西大学位字[2007]71号”文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8兽医学(一级学科)在影响因子0以上(含0)或本学科SCI二区以上(含二区)的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含录用)。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在影响因子0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在影响因子0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的,还需在国内本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含录用)论文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以上3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广西大学” 为第一署名单位。从2012年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9制糖工程(二级学科) SCI或EI收录≥2篇(英文,含已被正式录用的论文,非会议论文); SCI或EI收录≥1篇(含录用),科研成果、专利和获奖等≥1篇(项); SCI或EI收录≥0篇,科研成果、专利和获奖等≥2篇(项)。(说明:科研成果、专利和获奖等分别为经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或经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主持鉴定、验收的科研成果或授权专利或获得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排序:前二名)1.以上3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科研成果、授权专利和获奖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必须有导师署名,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或协助导师为第一),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广西大学”。2.从2012级开始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10植物病理学(二级学科)1.申请人在影响因子5以上(含5)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2.申请人在影响因子5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或申请人分别在影响因子5以下的SCI刊物和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各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3.申请人在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以及至少获1项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4.申请人在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以及至少有1个与学位论文有关的通过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审定的作物品种或获1项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水稻科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分子植物、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林业科学、生物工程学报、生物多样性、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作物学报、遗传学报、园艺学报、果树学报、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微生物学报、病毒学报、菌物学报、昆虫学报、应用昆虫学报、农药学学报。以上4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授权专利、科研成果和获奖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广西大学” 第一署名单位。凡学位论文未达到以上要求者,一律不准举行学位论文答辩。本规定从2012级开始执行。2008-2011级按照“西大学位字[2008]16号”文执行。2007级之前(含2007级)按照“西大学位字[2007]71号”文执行。11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二级学科)在影响因子0以上(含0)或本学科SCI二区以上(含二区)的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含录用)。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在影响因子0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在影响因子0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的,还需在国内本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含录用)论文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以上3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从2012年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说明:发表的科研成果(包括论文、专著、获奖、发明专利等)需与学位论文有关,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第一),且以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与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发表的科研成果,若以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作为第一署名单位,广西大学作为第二署名单位的,可视同于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申请学位时予以认定;在《广西大学学报》发表的论文,可作为国内核心期刊在申请学位时予以认定,但发表多篇时只认定1篇;在各增刊发表的论文不予认定。附: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发表论文期刊目录附录A 与本一级学科相关的SCI 1区及2区(以当年认定为准)的专业期刊或重点认定SCI期刊:(一)电气工程类 Proceedings of the IEEE(SCI:1区,IF=151)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SCI:2区,IF=355)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SCI:3区,IF=425) 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 (SCI:3区,IF=722) 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 (3区,IF=152) IEEE Transactions on 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SCI:3区,IF=872)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SCI:3区,IF=816)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SCI:3区,IF=202) Applied Energy(2区,IF=915) Solar Energy(2区,IF=172) 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1区,IF=07)(二)应用数学类Mathematical Programming(SCI:1区,IF=970)SIAM Journal on Optimization (SCI:2区,IF=091)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SCI:2区,IF=159)附录B 国内顶级期刊:中国电机工程学报、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计算机学报、数学学报、机械工程学报附录C SCI收录期刊:(一) 电气工程类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3区,IF=235) 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3区,IF=562) 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3区,IF=328)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3区,IF=212) European Transactions on Electrical Power(4区,IF=450) Electric Power Components and Systems(4区,IF=577) Journal of Power Electronics(4区,IF=779) Power(4区,IF=133)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3区,IF=07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 Energy(4区,IF=744)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3区,IF=902) Electrical Engineering(4区,IF=368)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Japan(4区,IF=165) Electromagnetics(4区,IF=844) Advanced Powder Technology(4区,IF=840)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Fundamental Theory And Application(3区,IF=580)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Analog And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3区,IF=334) Energy Exploration & Exploitation(4区,IF=712) Energy S Energy Journal(3区,IF=402)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3区,IF=767) Powder Technology(3区,IF=887) IET Circuits Devices & Systems (4区,IF=495) IET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3区,IF=283) IET Electric Power Applications (3区,IF=11) IEEE Electrical Insulation M
237 评论

心之愿c

《中国古代铜鼓科学研究》,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10月《北流型铜鼓探秘》,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月《探索原子世界的奥秘》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月《技术进步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2005年5月《后发展高校“参与式实验室评估”理论与实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铜鼓》,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3月《人类学视野下的传统工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中国科技史研究方法》,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 《弘扬民族科技——促进西部开发——第五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8月《历史深处的民族之光》,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9年10月 (1)天文学史上科学与宗教的斗争 《物理教师》(广西)1981年第1期(2)中国古代共鸣史话 《物理教师》(广西)1981年第1期(3)充分发挥物理学史对物理教学的作用──重温钱三强给《物理教学》的一封信 《物理教学》 (江苏)1985年第4期(4)波尔、原子科学、哥本哈根精神 《广西物理》1985年第4期(5)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6)试谈物理学前沿与基础物理教学 《物理通报》1985年第8期(7)关于推导输运系数的讨论《广西物理》1987年第3期(8)阿佛伽德罗的分子假说和阿佛伽德罗常数 《物理》1988年第7期(9)广西北流型古代铜鼓的铅同位素考证(第二作者) 《科学通报》1988年第5期(10)俚人铸造铜鼓考 《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第二辑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本文 的英文稿在英国剑桥第6届中国科技史国际会议上宣读)(11)广西冷水冲型铜鼓的矿料来源研究 《文物》1989年第1期(合作)(12)广西崇左归龙斜塔考察《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89年第2期(13)古代铜鼓调音问题初探(第二作者)《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9年第4期(14)译文:关于边远地区的物理研究──澳大利亚的早期物理学史,《物理学史》1989年第 2期(15)古代铜鼓矿料来源的铅同素考证《物理》1990年第3期(16)麻江型铜鼓的铅同位素考证《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年第2期(17)云南早期铜鼓矿料来源研究──兼论铜鼓起源问题 《考古》1991年第1期(合作)(18)论灵山型铜鼓《考古》1991年第3期(合作)(19)如何编好民族地区科技史志之管见《云南科技志通讯》1992年第1期(20)婴啼频谱分析与初步研究(第三作者)《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第2期(21)现代物理技术在铜鼓研究中的应用《广西物理》1995年第3期(22)中国与西方金丹术比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第1期(合作)(23)试论田东出土的万家坝型铜鼓《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24)论冷水冲型铜鼓的三个地方类型(第二作者)《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25)文理交叉的科研道路无限宽广──我的科研之路 《广西物理》1997年第4期(26)在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中脱贫致富──恭城瑶族自治县科技兴农纪实(在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第四届国际会议上宣读)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4期(27)夜郎国铜釜的铅同位素考证《在第四次国际金属史会议(日本岛根上发表)》1998年5月(28)高等院校科研工作与科技创新《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3期(29)驳“超常哲学”和“超常科学”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1999年第3期(30)科协应大有作为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2期(31)龙胆村访古散记,《民族艺术》,2001年第3期(32)古代南方少数民族铜鼓铸造技术的发展传播及文化多样性 第九届中国科技史国际会议(香港)2001年10月(33)唐代以前广西冶铜铸铜成就概览 第五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会议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2期(34)从少数民族科技史到科技人类学,《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三期(35)铜鼎与铜鼓的社会文化多样性的比较研究——兼议技术发展中的文化多样性,第六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会议,2002年8月(36)从少数民族科技史到科技人类学,《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37)铜鼎与铜鼓的社会文化多样性的比较研究——兼议技术发展中的文化多样性,第六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会议,2002年8月(38)铜鼓与铜鼓社会文化功能比较,《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39)越南东山铜鼓再认识与铜鼓分类新说,《广西民族学院》(哲社版),2003年第6 期(40)第六届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论文集序三,历史深处的民族之光,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41)铜鼓科学研究方法,历史深处的民族之光,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42)科学史家席泽宗院士,《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1期(43)院士慧眼观天文——科技史学家访谈录之一,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1期(44)科学史家柯俊院士,《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2期(45)“钢铁大师”的冶金情缘——科技史学家访谈录之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2期(46)科技应用:科技人类学本土化的新走向,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2期,(47)科学史家李迪院士,《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3期(48)走进少数民族科技史——科技史学家访谈录之三,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3期,(49)建立参与式实验室评估互动机制的基本原则,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3期,(50)在互动中评估 在评估中建设——高等学校“参与式”实验室评估研究与实践,南宁:《学术论坛》(51)独立设实验课带动实验教学改革(第二作者),上海:《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年第7期,(52)广西高校实验室评估工作特点和基本经验,南宁:《高教论坛》,2004年第2期(53)著名数学家家吴文俊院士,《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4期,(54)著名科技史学家朱清时院士,《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1期(55)中华传统科技文化必将复兴,《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1期(56)中国科技史建制化与走向世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2期(57)疑似之迹 不可不察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58)科技史学家刘广定教授,《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59)铜鼓起源、发展、传播与文化多样性,《科学与艺术》,2005年第二期(60)技术工具理性与道德价值理性的时空追问,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第1期(第2作者)(61)用技术预见整合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改革与战略,2005年第8期(第2作者)(62)越南铜鼓及相关器物金相分析,桂林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3作者)(63)听从内心的呼唤,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5年第4期,(第2作者)(64)“席泽宗星”永远照耀着我们,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9年第2期(65)与科技史家对话,向学者睿智问津,《中国科技史杂志》,2011年第32卷,第一期(总130期) (1)(万辅彬/问,席泽宗/答)院士慧眼观天文,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4年第1期(2)(万辅彬/问,柯俊/答)“钢铁大师”的冶金史情缘,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4年第2期(3)(万辅彬/问,李迪/答)走进少数民族科技史,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4年第3期(4)(万辅彬/问,朱清时/答)中国科学文化必将复兴,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4年第3期(5)(万辅彬问,刘钝答)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5年第2期(6)(万辅彬/问,刘广定/答)疑似之迹,不可不察,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5年第3期(7)(万辅彬/问,江晓原/答)听从内心的呼唤,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5年第4期(8)(万辅彬问,张秉伦答)科技史研究应文献与实证并重,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6年第1期(9)(万辅彬问,何丙郁答)乐为中西文化架桥铺路,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6年第2期(10)(万辅彬/问,陈美东/答)观时顺变 应势有为,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6年第4期(11)(万辅彬/问,华觉明/答)“铜心”未泯,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7年第1期(12)(万辅彬问,李志超答)传承国学薪火,阐发天人古义,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7年第2期(13)(万辅彬/问,黄一农/答) 从天文到人文,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7年第4期(14)(万辅彬/问,陈久金/答)探索·创新·解码,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8年第1期(15)(万辅彬/问;吴国盛/答)走向西方科学史 走向科学通史,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9年第2期(16)(万辅彬/问;王渝生/答)从科学史家到科普名家——中国科技馆研究员王渝生访谈录,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9年第3期(17)(万辅彬/问;干福熹/答)让中国古玻璃研究走向世界——干福熹院士访谈录,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09年第4期(18)(万辅彬/问;李家冶/答)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的心路历程,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10年第1期(19)(万辅彬/问;赵匡华/答)文献钩沉炼金术 实验求证化学源,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10年第2期(20)(万辅彬/问;席龙飞/答)席龙飞教授的古船情结,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10年第4期(21)(万辅彬/问;廖育群/答)终尝之约——口述史会议中的“访谈”与“口述”,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11年第1期(22)(万辅彬/问;陆敬严/答)研究中国机械—广索博求 复原古代兵器—锲而不舍——科技史家陆敬严研,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11年第2期(23)(万辅彬/问;陆敬严/答)研究中国机械—广索博求 复原古代兵器—锲而不舍——科技史家陆敬严研,广西民族学学报(自然版),2011年第2期

205 评论

大嘴小鲨鱼

全国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广西优秀科技期刊 主管单位:广西大学主办单位:广西大学主编:戴牧民ISSN:1001-7445CN:45-1071/N地址:广西南宁市秀灵路75号邮政编码:530005

265 评论

相关问答

  •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格式不对

    全国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广西优秀科技期刊 主管单位:广西大学主办单位:广西大学主编:戴牧民ISSN:1001-7445CN:45-1071/N地址:广西南宁市秀

    吃货kumiko 2人参与回答 2024-04-29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格式不对

    查了一下,在CSCD(2015-2016年)目录中查不到 这个期刊。倒 是在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和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这2类核心中 都可以查到 西南师范大学学

    zizzandwzy 2人参与回答 2024-04-28
  •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格式不对

    哲学社会科学版《长恨歌》文体异说鲁迅小说的人物与音乐——鲁迅小说的跨艺术研究误读鲁迅:赞者的缺失——鲁迅《青年必读书》阅读札记亲族关系与近代企业组织形式——交易

    titilovesanny 2人参与回答 2024-04-26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格式不对

    表示独家,。。

    赵13先生 3人参与回答 2024-04-29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格式不对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创刊)不是核心期刊;《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是核心 曾用刊名: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创刊时间:1954

    DD大小姐 2人参与回答 2024-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