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8

春暖花开cai
首页 > 论文问答 > 岩石学报有英文版吗多少页啊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丸子粉丝

已采纳
《岩土工程学报》是ei检索,但不属于sci检索。两种学报各有所长,关键是根据自己需要。
288 评论

睿智杭州

研究表明,我国裂谷盆地烃源层中火山岩、火山碎屑有4种分布形式:主力烃源层内基性火山岩、灰质泥页岩同层共生;煤系烃源层内中性火山岩与烃源岩互层共生;含膏盐烃源层内火山碎屑与有机质富集层共生;烃源层内火山岩墙、岩床等。前3种火山岩、火山碎屑是与烃源岩同期或准同期喷溢和沉积形成的,第4种是在烃源层埋藏过程中岩浆侵入的结果。玄武岩-暗色泥页岩组合富含有机质的泥岩、油页岩夹数量不等的玄武质熔岩及其凝灰岩,并含白云岩化生物灰岩透镜体、凝灰质泥岩和基碱性蚀变矿物。如松辽盆地的青山口组暗色泥岩、油页岩中有玄武岩和凝灰岩夹层。东营利津洼陷的杨集-林樊家和惠民凹陷的魏家集-玉皇庙等地区的泥岩、油页岩中夹有近百层总厚达500m的熔岩和碎屑凝灰岩,同时沙一段泥岩中也夹有较多的火山岩及凝灰岩。沾化凹陷孤岛-桩西地区沙一段富含颗石藻的泥岩、油页岩中玄武岩及火山碎屑也很发育。阳信洼陷沙三-沙二下火山喷发,持续时间长达5Ma,喷发次数多,主要为玄武质凝灰岩和辉绿岩,岩浆或以湖底火山喷发或以顺层侵入的形式侵入到湖相泥岩中与泥岩或钙质泥岩互层,如沙 4 井火山岩段沉积夹层达 11 层。东濮凹陷南部的沙三段、沙四段烃源岩中也夹有大量薄层玄武岩及凝灰岩或绿辉岩。滨南地区沙三段中下部厚层烃源岩中也发育玄武岩体,其具体特征将在下章中讨论。 玄武岩-膏盐岩-暗色泥页岩组合富含有机质泥页岩与膏盐岩不等厚互层,在其底部或顶部夹少量玄武质熔岩,除富含白云岩化生物灰岩透镜体外,还有较多的方沸石、钠沸石和重碳酸钠盐蚀变矿物。如东濮北部在前期形成的火山闭塞湖基础上,沿断裂破碎带在沙二、沙一段中发育有多旋回深源喷溢火山岩体,形成了厚达2 ~3 km 的烃源岩与膏盐岩互层。从地震反射剖面、钻井和测井及取心资料看,暗色泥页岩与膏盐岩互层均为连续过渡关系,属水下火山喷溢沉积。泌阳凹陷的核二段烃源岩 ( 暗色泥页岩与膏盐韵律层) 与重碳酸钠盐岩互层,并在其底部和中部均夹有玄武质熔岩流,富含重碳酸钠盐和含碱白云石、方沸石、钠沸石及碳氢钠石等,具有深源热液喷流标志的含沸石盐卤化矿物 ( 图1-53) 。此外,江汉地区的荆河镇组与潜江组也属于该种组合类型。参考文献[1]谯汉生,于兴河 裂谷盆地石油地质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376 ~[2]陆克政,朱筱敏,漆家福 东营: 石油大学出版社 55 ~[3]Einsele G,Sedimentary basins: Evolution,faces,and sediment Springer Verlag,B [4]周永胜,王绳祖 裂陷盆地成因研究现状综述与讨论 地球物理学进展, 14 ( 3) : 29 ~[5]王涛 中国东部裂谷盆地油气藏地质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 ~[6]周玉琦,周荔青,郭念发 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油气地质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1 ~52[7]朱夏 中新生代油气盆地,构造地质学进展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02 ~[8]迟元林,云金表,蒙启安 松辽盆地深部结构及成盆动力学与油气聚集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9 ~ [9]陶奎元 中国东南大陆火山带在环太平洋火山带中的独特地位,见: 火山岩火山作用及有关矿产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21 ~[10]刘德来,陈发景,关德范 松辽盆地形成、发展与岩石圈动力学 地质科学, 31 ( 4) : 397 ~[11]陈全茂,李中飞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构造及其含油气性分析 北京: 地质出版社 55 ~[12]杨宝俊,张梅生,王璞珺 中国油气区地质-地球物理解析 ( 上卷) 北京: 科学出版社 78 ~[13]谯汉生,纪有亮,姜在兴 中国东部大陆裂谷与油气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6 ~[14]郭令智,马瑞士,施央申 论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中-新生代弧后盆地的分类和演化程度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5 ( 2) : 134 ~ [15]黄镇国,张伟强,陈俊鸿 我国第四纪火山活动的板块构造背景 地理科学, 15 ( 2) : 109 ~[16]刘翠荣,陈发景 裂谷盆地的理论模拟———以松辽盆地为例 石油实验地质, 18 ( 3) : 274 ~[17]蒙启安,门广田,赵洪文 松辽盆地中生界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对气藏的控制作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3( 3) : 285 ~[18]张坤,刘峰,程秀芹 松辽盆地南部火山岩及其在成藏过程中的作用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1 ( 3) :16 ~ [19]刘和甫,梁慧社,李晓清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陷盆地与伸展山岭耦合机制 地学前缘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7 ( 4) : 477 ~[20]初宝杰 渤海湾盆地第三系火成岩油藏研究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广州地化研究所 24 ~ [21]陈振岩,李军生,张戈 辽河坳陷火山岩与油气关系 石油勘探与开发, 23 ( 3) : 1 ~[22]肖敦清,王桂芝,韦阿娟 黄骅坳陷火成岩成藏特征研究 特种油气藏, 10 ( 1) : 59 ~[23]杜旭东,张一伟,漆家福 黄骅坳陷中生代隐伏火山岩系的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 地球学报, 20( 1) : 30 ~[24]谷俐,戴塔根,范蔚茗 黄骅盆地中新生代火山岩岩相及岩石化学特征 地球学报, 21 ( 4) : 365 ~[25]沈渭洲,赵连泽,赵明 山东济阳坳陷第三纪玄武岩的铅同位素研究 地质学报, 76 ( 1) : 33 ~[26]郭占谦 火山活动与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3 ( 1) : 59 ~[27]路波,赵萍 火山岩的分布及其对油气藏的作用 特种油气藏, 11 ( 2) : 17 ~[28]郭栋,邱隆伟,姜在兴 济阳坳陷火成岩发育特征及其与二氧化碳成藏的关系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11( 2) : 21 ~[29]陈利 济阳坳陷火成岩岩相分布模式研究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 16 ( 3) : 13 ~[30]赫英,王定一,廖永胜 胜利油田火山岩类、盆地演化及其 CO2-Au 成藏成矿效应 地质科学, 36 ( 4) :454 ~ [31]吴江山,张保银,刘瑞红 惠民凹陷东部火成岩披覆油藏特征及构造描述 特种油气藏, 10 ( 1) : 43 ~[32]郭华,夏斌,陈根文 惠民凹陷渐新世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9 ( 3) :303 ~ [33]刘惠民,谢忠怀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第三系火成岩岩石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石油实验地质, 25 ( 4) :385 ~ [34]吴向阳,牟荣,石胜群 苏北盆地火成岩发育与构造演化的关系 勘探家, 4 ( 1) : 44 ~[35]钱勤,李坤英 苏北盆地玄武岩地质年龄及地层时代 火山地质与矿产, 17 ( 1 ~2) : 86 ~[36]毛凤鸣 高邮凹陷北斜坡辉绿岩形成时期的确定及其与油气关系 石油勘探与开发, 27 ( 6) : 19 ~[37]聂逢君,姜美珠,吴克强 珠江口盆地构造岩浆活动与热流体的形成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8 ( 2) :107 ~ [38]邹和平,李平鲁,饶春涛 珠江口盆地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地球化学, 24,增刊: 33 ~[39]宋维海 中国东部陆缘中区新生代构造-火山事件及其对含油气盆地的控制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56 ~[40]杨巍然,纪克诚,孙继源 大陆裂谷研究中的几个前沿课题 地学前缘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2( 1 ~2) : 93 ~[41]金强,熊寿生,卢培德 中国断陷盆地主要生油岩中的火山活动及其意义 地质论评, 44 ( 2) : 136 ~[42]宋维海,张兴洲,王璞 中国东部陆缘中区第三纪构造火山事件及其对含油气盆地的控制 吉林大学学报 ( 地球科学版) , 33 ( 4) : 399 ~[43]Brooks G ,Hart S R ,Hofmann A and James D E Rb-Sr mantle isochrons from oceanic Earth and PlanetaryScience Letters, 32 ( 1) : 51 ~ [44]Mitsunobu T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lead in oceanic basalt and its implication to mantle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38 ( 1) : 63 ~ [45]郭军,陈守田,王维林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30 ( 3) : 243 ~ [46]侯贵廷,钱祥麟,蔡东升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 北京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37 ( 6) :845 ~ [47]陈建文,王德发,张晓东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相和火山机构分析 地学前缘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7 ( 4) : 371 ~[48]刘中云,肖尚斌,姜在兴 渤海湾盆地第三系火山岩及其成因 石油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5 ( 1) :22 ~ [49]魏喜,宋伯荣,李学万 辽河断陷盆地火山岩储层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特征油气藏, 10 ( 1) : 13 ~[50]闫全人 晚中生代松辽盆地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及成因机制 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80 ~[51]曹跃,邵贵增,门吉华 松辽盆地南部火成岩分布预测及成藏条件浅析 特种油气藏, 10 ( 1) : 90 ~[52]高知云,章濂澄 辽河裂谷玄武岩成因机理与盆地演化 西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4 ( 4) : 365 ~[53]杨祝良,陶奎元,沈渭洲,杨献忠 苏北盆地隐伏早第三纪玄武岩地球化学及源区特征 岩石学报,1998,14( 3) : 332-[54]韩广玲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带青山口组玄武岩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石油实验地质, 10 ( 3) : 392 ~[55]李继山,金贤镐 阳信洼陷沙三段火山岩地层的层序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9 ( 2) : 4 ~[56]周建民 河南泌阳凹陷含碱段浅水蒸发环境 沉积学报, 7 ( 4) : 386 ~

360 评论

linyuzhu313

2014年全院发表学术论文1117篇,同比增长6%,其中第一作者SCI检索论文371篇(同比增长89%)、EI检索论文114篇。出版专著25部。中国地质科学院(院属单位)和中国地质学会(办事机构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10种学术期刊,包括《地质学报(英文版)》(SCI检索刊物)、《地球学报》(E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地质论评》、《中国岩溶》、《岩矿测试》(CA收录刊物),《岩石矿物学报》、《地质力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2014年,中国地学期刊网()使用效果显著。目前是国内地学界唯一的容纳期刊最多的网站。同时,该网站还吸引了大批的海外读者,网站统计显示海外访客来自于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蒙古等十余个国家,网站海外显示度日益增加,突破了新语障。《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现为双月刊,刊物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自2006~2014年连续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近年来,刊物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连续被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索引》(SCI、CA)等十多家著名文摘或数据库选为源期刊。2010~2011年本刊继续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2012年荣获中国科协、财政部“优秀国际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百强报刊”称号。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2013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在JCR中,影响因子为406,引文频次为2358次。登载的论文水平,基本上与国际刊物的论文水平接轨。2014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共出版6期,1936页;收稿总数413篇,刊发论文总数132篇,NEWS12篇;刊发各类基金论文比92%,海外论文比31%。全年共发表国外论文41篇,这些论文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扩大了刊物的国际影响。本刊还登载一批在国际地学界处于前缘领域的我国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地质科研的重大突破,其中追踪学科热点组稿22篇。2014年地质学报(英文版)荣获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顺利结题。2014年被北京市印刷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评为优等印刷品。这些是刊物长期以来重视科技期刊国际化建设的结果,也标志着刊物质量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网址:国内:国外:-5/issuetoc《地质学报(中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地质学报(中文版)》现为月刊。该刊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称号。2006~2014年连续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14年发表论文160篇,共2600页,基金论文比达98%,其中超过半数为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973”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的成果,为展示国家科技成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出版两期专辑,为“深部探测专辑”与“陈毓川院士80华诞暨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纪念文集”,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动力。2013年核心影响因子为770,总被引频次为4430次,综合评价总分3,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及综合评价总分在地质科学类排名分别为第4位、第2位和第2位。《地质学报(中文版)》一直常年吸引着众多作者投稿,投稿量居高不下,退稿率颇高,表明本刊有良好的论文来源,吸引了广大的读者。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以论、评、述、报为特色。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地质论评》是中文核心期刊,曾获得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协的国家期刊奖、优秀科技期刊奖、双奖期刊称号,被国内外众多检索系统收录。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分析”中,其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多年来均位居前列;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工程;2009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称号。2014年发表论文130余篇,通讯资料和消息报道10多篇。据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统计,2013年《地质论评》的影响因子为112,总被引频次2407,综合评价总分9,综合评价总分在地质学类期刊中排名第4。网址:《地球学报》(ACTA GEOSCIENTICA SINICA):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双月学术期刊。《地球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首批“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进入SCI总被引频次100以上中国期刊排行榜。2013年成为EI来源期刊。2012年起连续三年荣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地球学报》核心总被引频次1740次;核心影响因子263,在全国1989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87位。《地球学报》作为中国地质科学院树立其学术形象的重要窗口,力图充分展示院综合学术水平和科研竞争实力,2014年刊载“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全文10篇,同时刊载以“十大科技进展”为主线的封面照片和封面故事。全年共出版正刊6期,刊载论文95篇,报道各类信息快报25篇,共782页。《地球学报》同时发布网络电子版,在编辑部网站上实时提供免费全文浏览下载。网址:《矿床地质》(MINERAL DEPOSITS):创刊于1982年,双月刊,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Abstracts》、《CSATechnologyResearchDatabase》、《 》(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2014年《矿床地质》刊出96篇,并始终保持基金项目的较高比例。2013年影响因子为551,位居地学类期刊第5名,全国1989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43位,总被引频次2423次。《矿床地质》再次荣获“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编辑部参与了“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项目,根据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CSTPCD)单篇文章定量评估与同行评议或期刊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有2篇发表在《矿床地质》2013年的论文获得提名。2014年《矿床地质》编辑部网站点击率近六百万次。网址:《岩石矿物学杂志》(ACTA PETROLOGICA ET MINERALOGICA):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被国内的《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自然科学技术版)、《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中国地质文摘》、《中国地质文摘》(英文版)、《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思博网和国际的AJ、BIG、CA、GEOREF、CSA等收录。2014年共发表论文98篇,1170页。网站点击率已过253万次,在地学类学术期刊中受关注程度较高。2013年影响因子995,总被引频次1157,他引率达92,在同专业领域期刊中排名较前。再次入选“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并且各项指标较2013年均有所提升。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岩矿测试》(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1982年创刊,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是中国唯一的地质分析测试专业杂志,所载内容反映了中国地质物料分析测试的水平。凡是正在进行的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地调项目等均在发表之列。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论文的内容质量是提高刊物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主编和专家的支持是提升刊物学术质量的要素,编辑的专业能力是提高刊物内容质量的关键。2014年本刊文章选题有导向性和启发性,内容充满质感,富含思辨性、论述性、借鉴性。刊物的学术参考价值、整体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有所提升。“国际SCI期刊导航”针对重点国际地学和化学SCI期刊的发展方向、学术标准,为青年作者提供了最新的、实用的投稿指导。针对我国作者的薄弱点和本刊报道的主题,2014年举办了两期作者培训班。调整办刊工作思路,聚焦现代各类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成果和重要创新,进一步凸显办刊定位,增长在文献领域的学术地位。2014年发表论文135篇,共908页。网站访问量超过42万次。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661,总被引频次为1215次。网址:/ykcs/ch/aspx《中国岩溶》(CARSOLOGICA SINICA):创办于1982年,季刊,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2,2004年版),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Ref)、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IPD)、及美国汤姆森Gale数据库、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及国内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与索引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收录。2014年《中国岩溶》共出版4期,刊出论文64篇(514页),内容多为当前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所关注或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学术性强,应用价值大。2013年的核心总被引频次671次,核心影响因子570。网址:《地质力学学报》(JOURNAL OF GEOMECHANICS):由中国地质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95年,以“弘扬李四光学术思想,求实、创新、发展”为办刊宗旨,是反映地质力学领域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地质力学学报》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2014年发表论文46篇,共474页。《地质力学学报》同时发布网络电子版,在编辑部网站上实时提供全文浏览下载。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788,总被引频次为451次。网址:《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是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于2013年4月创刊,英文季刊。刊登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下水资源、农业与地下水、地下水资源与生态、地下水与地质环境、地下水循环、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开发利用、水文地质标准方法、地下水信息科学、气候变化与地下水等学科领域的优质稿件。2014年发表论文48篇,共404页,并入选世界著名地学数据库《GeoRef数据库》,这标志着我国水文地质科学的研究水平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网址:。(注:期刊影响因子根据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SCI数据库等)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99 评论

相关问答

  • 岩石学报有英文版吗多少页啊

    2014年全院发表学术论文1117篇,同比增长6%,其中第一作者SCI检索论文371篇(同比增长89%)、EI检索论文114篇。出版专著25部。中国地质科学院(

    吃货称霸999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岩石学报有英文版吗多少页

    地球物理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岩石学报 Acta Petrologica SinicaScience Ch

    0.0哆啦A梦0.0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7
  • 岩石学报有英文版吗

    这些都是检索系统,一个收录很多论文的数据库。 SCI主要偏重理论性研究。 SSCI是社会科学期刊数据库。 EI偏工程应用。 CSCD和核心期刊都是中国的数据库。

    咚董董动 1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岩石学报有英文版吗吗

    《岩土工程学报》是ei检索,但不属于sci检索。两种学报各有所长,关键是根据自己需要。

    saiber赛八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岩石学报英文版官网主页

    《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是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学术季刊,创办于1922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 该刊创办时

    shenli83浪漫满屋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