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343

超级能吃的兔兔
首页 > 论文问答 > 关于长江的文献报道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陌茉默墨

已采纳
长江(Changjiang River),亚洲第一长河,全长6397千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总面积1808500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长江(1张)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无论长度还是流量都是亚洲第一大河,是世界第三大河,奔流向东注入东海水能蕴含量占全国的40%。与黄河并称为“母亲河”。长度 2001年,世界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在专家刘少创主持下,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测量计算,测量结果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两位。测出长江长度6300公里。其课题小组利用近40幅覆盖长江干流的卫星影像 ,卫星影像是由美国地球资源卫星拍摄,分辨率达到30米。计算方式以沿河道的中心线,对长江正向量测了三遍,又反向量测了三遍,经计算机多次运算和几何纠正后得出结果。这次研究,以当曲作为长江源头测算的,具体为当曲源头(多朝能)位置:东经94°30′44〃,北纬32°36′14〃,海拔5170米算起。当曲(由源头至囊极巴陇)3公里、沱沱河8公里、通天河7公里、金沙江2公里、宜宾以下6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9600余亿立方米。流域介于北纬24°30′~35°45′,东经90°33′~112°25′。它源远流长,孕育了华夏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是世界三大古文明发祥地之一。名字由来 中国古代文献中,常用“江”特指长江。东晋王羲之和孙绰是较早用此“长江”之名的。王羲之写信给殷浩说:“今军破于外,资竭于内,保淮之志非复所及,莫过还保长江!”(《晋书·王羲之传》);孙绰上疏曰:“天祚未革,中宗龙飞,非惟信顺协于天人而已,实赖万里长江画而守之耳。”(《晋书·孙绰传》) 长江的正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的各拉丹冬雪山长江源冰川其中有216条大小不一的冰川相接,是世界上会和冰川最多的。在南源曲会合后称通天河;通天河与长江北源楚玛尔河汇流后,向东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从此以下至四川省宜宾市间的长江干流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在以前的荆州河段称作荆江,扬州以下旧称扬子江。在上海市注入东海。有雅砻江、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江、汉江、赣江、青弋江、黄浦江等支流以及滇池、草海、洪湖、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等重要湖泊。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运河相交。
182 评论

友好环境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创办于1992年,由“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联合主办,于2009年改为月刊。刊物立足于长江流域,面向国内外,围绕长江流域的资源开发与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河流流域综合管理、湖泊富营养化、湿地恢复与保护、自然灾害等重大问题,报道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相关工作的科研人员、决策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等。《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杂志现有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3种不同的载体形式。编辑部以《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杂志作为文献信息交流平台,自建有相关科学文献数据库和专题信息网站,免费向读者提供服务。此外,编辑部还承接相关学科软课题研究项目、受理读者的信息咨询、接受本领域研究的文献捐赠进而充实相关科学文献的收藏,以期为读者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文献信息服务。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杂志2008年影响因子为032,另外,据“2008年中国科技期刊CSCD影响因子300名排行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排87名。目前《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杂志被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情况如下:俄罗斯文摘杂志(PЖ)、美国化学文摘(CA)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 、日本科学技术文献数据库(JICST) 、英国动物学记录(ZR) 等。同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杂志被国内5家权威检索系统收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此外,中国国土资源文摘、中国地理科学文摘、中国地质文摘、中国林业文摘、中国农业文摘、中国水产文摘、环境科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等都收录了本刊。

359 评论

大坏蛋make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干流全长6397公里(以沱沱河为源),一般称6300公里。流域总面积一百八十余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约九千六百余亿立方米。以干流长度和入海水量论,长江均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的上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与长江南源当曲回合后称通天河;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宾市间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扬州以下旧称扬子江。长江流经西藏、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市区,在上海市注入东海。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和黄浦江等支流。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大运河相交。 长江在湖北省宜昌市以上为上游,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间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鄱阳、洞庭两湖最大);湖口以下为下游,江宽,江口有冲积而成的崇明岛。长江水量和水利资源丰富,盛水期,万吨轮可通武汉,小轮可上溯宜昌。 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繁荣的地区,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长江可供开发的水能总量达二亿千瓦,是中国水能最富集的河流。长江干流通航里程达二千八百多公里,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长江在重庆奉节以下至湖北宜昌为雄伟险峻的三峡江段(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就位于西陵峡中段的三斗坪。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大河之一,干流全长六千三百多公里,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北纬33°28′,东经91°08′)。干流流经青、藏、 川、滇、 鄂、湘、赣、皖、苏、沪10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公里(若以当曲为源头,长江全长应为6403公里),居世界第3位。流域介于北纬24°30′~35°45′,东经90°33′~112°25′,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年均入海水量达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3位。古时简称江,六朝以后才有大江和长江之称。 干流概况 长江干流各段名称不一:源头至当曲口(藏语称河为“曲”)称沱沱河,为长江正源,长358公里;当曲口至青海省玉树县境的巴塘河口,称通天河,长813公里;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岷江口,称金沙江,长2308公里;宜宾岷江口至长江入海口,约2800余公里,通称长江,其中宜宾至湖北省宜昌间称“川江”(奉节至宜昌间的三峡河段又有“峡江”之称),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城陵矶间称荆江,江苏省扬州、镇江以下又称扬子江。 流域内高原、山地占6%;丘陵占24%;平原、低地占4%。 长江支流流域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的有48条;5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有雅砻江、岷江及其支流大渡河、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和赣江等9条。其中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和汉江超过10万平方公里,以嘉陵江流域面积最大,约16万平方公里。 中国大部分的淡水湖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面积较大的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和巢湖。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与唐古拉山脉间,在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西南侧。这里冰川广布,冰雪融水就是长江的源头。从江源到人海口,可分为三大段。四川宜宾以上为上游;宜宾至湖北宜昌为中游;宜昌以下为下游。上游段约长三千五百公里,楚玛尔河是长江的北源;木鲁乌苏河是长江的南源,流程较长,水量也较多,按照「河源唯远」的原则,其最长支流沱沱河应为长江的正源。自当曲河口到青海玉树一段称通天河,长八百一十三公里,河道较宽,水流舒缓。自玉树到宜宾称为金沙江,古称丽水,从北向南流,穿过横断山脉,到云南石鼓附近折向东北入四川盆地,在宜宾与岷江汇合,全长二千三百公里。自宜宾以下才称长江。 中游段约长一千公里,因流经四川盆地,故俗称川江。从宜宾到重庆,河道颇曲折。自奉节白帝山到宜昌南津关一段,江水穿过四川与湖北边境山区的大峡谷地带,自西至东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统称三峡,全长二百零四公里,滩多流急,江水落差甚大,自古称为长江天险。 下游段约长一千八百五十公里,江水落差甚小,水流缓慢,江面宽阔,一般都超过二公里,最窄处也有六百五十公尺。河道非常曲折,尤其是自湖北枝江到湖南城陵矶一段,古称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由于流速缓慢,泥沙淤积多,每当汛期来临,极易造成溃堤泛滥灾害,自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从宜昌到芜湖一段,两岸湖泊极多,其中以洞庭湖和鄱阳湖最大。洞庭湖是长江的天然水库。江水入江苏后,因受山势所阻,向东北绕过宁镇山地。自镇江以下,折向束南,进入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湖泊星罗棋布,水道交织似网,一片水乡泽国景象。江口竟宽达八十公里,呈现江海相连的壮观景色。 长江两岸多名山大泽,风光秀丽,有许多游览胜地。由于流程长,流域广,土地肥沃,灌溉便利,中游有「天府之国」,下游多「鱼米之乡」,物产丰富。中华民族的摇篮虽在黄河流域,但据史载,周武王灭殷后,领域南达长江流域,此后黄河、长江两流域便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重心。沿江有不少名城,如重庆、宜昌、武昌、南京、上海等。上海更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两岸有许多名胜古迹,是了解中国历史的珍贵资料,还有不少神话传说,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 长江干支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南方横贯东西、纵连南北的水上交通大动脉,航道总长八万多公里。万吨级轮船可达南京,三千吨级可抵达汉口,一千吨级可至重庆,五百吨级可通宜宾。

238 评论

北京飞猪

前奏: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键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lie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188 评论

冰河水心

关于长江的资料简介我来答阿沾zLV6 2019-10-19长江,世界第三大河,中国第一大河,与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通称为中国7大河。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上海市崇明岛注入东海。支流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长江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干流长6397公里,仅次于尼罗河和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长江流域,是指长江干流和支流流经的广大区域,横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共计19个省、市、自治区,是世界第三大流域,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的8%,流域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长江全长习惯性地称为6397公里。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公里,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其中直门达至宜宾称金沙江流域,长3464公里。宜宾至宜昌河段均称川江,长1040公里。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公里,流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湖口至长江入海口为下游,长938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扩展资料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97km,比黄河(5464km)长9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在世界大河水流量中,长江也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亚马逊河和刚果河。但尼罗河流域跨非洲9国,亚马逊河流域跨南美洲7国,刚果河流域跨非洲7国,长江则为中国所独有。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延伸至青海、四川、西藏、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20%。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过大运河汇入长江。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公里,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其中直门达至宜宾称金沙江,长3464公里。宜宾至宜昌河段习称川江,长1040公里。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公里,流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长938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水资源总量9616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为黄河的20倍。在世界仅次于赤道雨林地带的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扎伊尔河),居第三位。与长江流域所处纬度带相似的南美洲巴拉那——拉普拉塔河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积虽然都超过长江,水量却远比长江少,前者约为长江的70%,后者约为长江的60%。长江流域位于东经90°33′~122°25′,北纬24°30′~35°45′之间。由江源至河口,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形成三级巨大阶梯。第一阶梯由青海南部和四川西部高原和横断山区组成,一般高程在3500~5000m。

157 评论

哇哇叮咕

长江资料简介:  世界第三大河,中国第一大河,与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通称为中国7大河。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上海市崇明岛注入东海。支流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长江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干流长6397公里,仅次于尼罗河和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水系构成:  长江江源为青海省沱沱河,与南支当曲汇合后为通天河,继与北支楚玛尔河相汇,于玉树县接纳巴塘河后称金沙江,在四川宜宾附近岷江汇入后称长江。长江在宜宾至湖北宜昌间,又称川江;从湖北的枝城到湖南的城陵矶段,又称荆江;江苏镇以下因古代有扬子津和扬子县,故亦名扬子江,国际上对长江普遍使用英文译名Yangtze River。

110 评论

小库2011

长江资料简介:  世界第三大河,中国第一大河,与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通称为中国7大河。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上海市崇明岛注入东海。支流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长江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干流长6397公里,仅次于尼罗河和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水系构成:  长江江源为青海省沱沱河,与南支当曲汇合后为通天河,继与北支楚玛尔河相汇,于玉树县接纳巴塘河后称金沙江,在四川宜宾附近岷江汇入后称长江。长江在宜宾至湖北宜昌间,又称川江;从湖北的枝城到湖南的城陵矶段,又称荆江;江苏镇以下因古代有扬子津和扬子县,故亦名扬子江,国际上对长江普遍使用英文译名Yangtze River。

120 评论

摇滚喵喵

长江(Changjiang River),亚洲第一长河,全长6397千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总面积1808500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284 评论

sjloveyuliqin

长江(英文名称:the Changjiang River/the Yangtze River)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共11个省级行政区(八省二市一区),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87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1][2]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位于东经90°33′~122°25′,北纬24°30′~35°45′之间。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过大运河汇入长江。[2]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公里,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其中直门达至宜宾称金沙江,长3464公里;宜宾至宜昌河段习称川江,长1040公里;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公里,流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湖口以下为下游,长938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2]中文名长江外文名the Changjiang River/the Yangtze River别名扬子江、天堑、九派河流全长6300余公里沿岸重要城市重庆、宜昌、武汉、南京、上海快速导航流域分段水系构成水文特征流域概况治理开发政策历史变迁中国长江古长江形成于远古时代,长江流域的绝大部被海水所淹没。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时,长江流域部仍被古地中海(即特提斯海)所占据,当时西藏、青海部分、云南西部和中部、贵州西部都是茫茫大海。湖北西部,是古地中海向东突出的一片广阔的海湾,海湾一直延伸到今日长江三峡的中部。长江中下游的南半部也浸没在海底,中下游的北部和华北、西北亚欧古陆的东部,地势较高。发生于距今8亿年前三叠纪末期的印支造山运动,那时开始出现了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横断山脉,秦岭突起,长江中游南半部隆起成为陆地,云贵高原开始呈现。在横断山脉、秦岭和云贵高原之间,形成断陷盆地和槽状凹地。同时,云梦泽、西昌湖、滇湖等相互串联,从东向西,经云南西部的南涧海峡,流入地中海,与今长江的流向相反。今长江的形成发在距今4亿年前的侏罗纪时的燕山运动,在长江游形成了唐古拉山脉,青藏高原缓缓抬高,形成许多高山深谷、洼地和裂谷。长江中下游大别山和川鄂间巫山等山脉隆起,四川盆地凹陷,古地中海进一步向西部退缩。距今1亿年前的白垩纪时,四川盆地缓慢上升,夷平作用不断发展,云梦、洞庭盆地继续下沉。距今3000-4000万年前的始新世,发生强烈的喜马拉雅山运动、青藏高原隆起,古地中海消失,长江流域普遍间歇上升。其上升程度,东部和缓,西部急剧。金沙江两岸高山突起,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显著抬升,同时形成了一些断陷盆地。由于河流的强烈下切作用,出现了许多深邃险峻的峡谷,原来自北往南流的水系相互归并顺折向东流。长江中下游上升幅度较小,形成中、低山和丘陵,低凹地带下沉为平原(如两湖平原、南襄平原、都阳平原、苏皖平原等)。到了距今300万年前时,喜马拉雅山强烈隆起,长江流域西部进一步抬高。在地势作用下,向西流的那支古长江开始向东流去,形成了现今的长江。[4]黄陂盘龙城遗址出土文物流域分段沱沱河,长江发源地,山高岸险,终年积雪数十米深,全长374公里。马家滨文化当曲口以下至青海玉树县境内的巴圹河口,称通天河,全长815公里。水势平缓,河谷宽阔,而多沼泽,日照充足,草滩密茂,两岸峰高雪深,景色壮丽、宜人,是长江流域重要畜牧区。巴圹河口至四川宜宾的岷江口,称金沙江,全长2308公里,因产黄金而得名。明末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一书中记载:金沙江,(古名丽水),回环五百余公里,出金有数载,金沙江河段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水面比降大,总落约三千米。险峻的虎跳峡,河段只有16公里长,而水面落差达200米,平均落差为5‰,可见蕴藏的水利资源是何等的丰富。宜宾的岷江至长江的吴淞口全长2803公里,其中宜宾至湖北的宜昌,全长1030公里,又称川江,湖北的枝江至湖南的城陵矶全长340公里,又称荆江,荆江又有上、下荆江之分。上荆江:枝江至藕池口全长160公里。下荆江:藕池口到湖南的城陵矶全长180公里。共9张美丽的长江江苏以下江段又称扬子江。江阴以下河段江面逐步开阔,向入海口呈喇形状开展,江阴附近水面宽仅一公里,而到入海口附近时江面宽达80公里,有些学者认为,距今六千年以前,长江大致是在扬州、镇江一带入海,由于江面宽阔,坡度平缓,江流海潮交会,大量泥砂因流速缓慢和海水盐分凝聚而成集,江口内外悬移质日日向下沉垫,河底推移质年年向外推动,以致发育成了长江三角洲。江口的崇明岛,就是由长江泥砂堆集而成。这个岛的出现,距今只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崇明岛的南端的黄浦江,是长江的最后一条支流。[5]长江流域地势图(来源:《长江志 水系》)水系构成源头长江正源是一个宽阔的地理单元,它包括昆仑山至唐古拉山间的广阔地域,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总面积达10万多平方公里。区内地形起伏和缓,平均海拔4400-4700米,年均气温-4℃以下,气温低,植被稀疏,常年冻土广泛分布,动物种类简单,多为高原特有的种类,包括野驴,白唇鹿、野耗牛、雪豹、藏羚羊、棕熊、狼、岩羊等。长江源由北源楚玛尔河,南河当曲和正源沱沱河组成,楚玛尔河发源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深处的可可西里湖,藏语意为“红水河”,全长约515公里,流量小,夏季经常断源,最后流入长江上游的通天河。[7]长江源头干流上游长江干流宜昌市以上为上游,长4504千米,占长江全长的4%,控制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千米。宜宾市以上称金沙江,长3464千米,落差约5100m,约占全江落差的95%,河床比降大,滩多流急,加入的主要支流有雅砻江;宜宾至宜昌长1040千米,加入的主要支流,北岸有岷江、嘉陵江,南岸有乌江。[8]长江三峡中游宜昌市至湖口县为中游,长955千米,流域面积68万平方千米,本段加入的主要支流,南岸有清江及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等四水和鄱阳湖水系的赣、抚、信、修、饶等五水,北岸有汉江,本段自枝城至城陵矶为著名的荆江,南岸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已堵塞)四口分水和洞庭湖、水道最为复杂。[8]下游湖口县至出海口为下游,长938千米,面积12万平方公里,加入的主要支流有南岸的青弋江、水阳江水系、太湖水系和北岸的巢湖水系。[8]支流长江水系发育,由数以千计的大小支流组成,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437条,1万平方千米以上的有49条,8万平方千米以上的有8条。其中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和汉江4条支流的流域面积都超过了10万平方千米。支流流域面积以嘉陵江最大,年径流量、年平均流量以岷江最大,长度以汉江最长。[8]长江所流经省区雅砻江雅砻江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于攀枝花市注入金沙江。流域面积约13万千米2,干流长1637千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914立方米每秒。全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3372万千瓦,可开发的水力发电装机容量1万千瓦,甘孜以上称上游,长约610千米,落差1330m,平均比降18‰。甘孜至大河湾为中游,长约600千米,落差1790m,平均比降98‰。大河湾以下为下游,长约360千米,落差750m,平均比降08‰。全流域可开发水能资源2494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1525亿千瓦时。[8]长江岷江岷江发源于岷山南麓,流经四川盆地西部,穿越成都平原,至乐山接纳大渡河,于宜宾注入长江。干流全长735千米,灌县以上称上游,长340千米,落差约3000m,平均比降82‰;灌县至乐山称中游,长约232千米,落差372m,平均比降6‰;乐山至宜宾为下游,长约163千米,落差97m,平均比降59‰。流域面积3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850米每秒,总落差3560m。水能蕴藏量为6万千瓦,可开发量为3056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1672亿千瓦时。大渡河是岷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果洛山东南麓,于乐山汇入岷江。流域面积1万平方千米[8],干流全长1062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570米每秒。水能资源主要蕴藏在双江口至铜街子河段,该段河道全长600千米,天然落差约1800m,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748万千瓦。在河口段有青衣江汇入。[8]长江沱江沱江发源于岷山山系九顶山南麓,于泸州市注入川江。流域面积78万平方千米,干流全长702千米,多年平均流量519立方米每秒。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52万千瓦,可开发的为26万千瓦。干流金堂以上称上游,长约200千米,落差210m,平均比降07‰;金堂至内江为中游,长约300千米,落差147m,平均比降49‰;内江以下为下游,长约202千米,落差67m,平均比降33‰。[8]嘉陵江嘉陵江发源于秦岭西段南麓,在合川区接纳涪江、渠江后在重庆市注入长江。流域面积16万平方千米,干流全长1120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120m3/s,总落差2300m。水能理论蕴藏量1522万千瓦,可开发水能资源870万千瓦,干流昭化以上称上游,长约394千米,平均比降约8‰;昭化至合川为中游,长约633千米,天然落差9m,平均比降30‰。合川至重庆为下游,长约93千米,天然落差23m,平均比降25‰。[8]乌江乌江源出乌蒙山东麓,分南、北两源,南源三岔河和北源六冲河汇合后始称乌江,流经贵州省中部和东北部,穿过四川盆地东南边缘,于涪陵汇入长江。流域面积792万平方千米,干流全长1037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650米每秒,总落差2124m。水能理论蕴藏量6万千瓦,可开发的为880万千瓦,干流化屋基以上称上游,化屋基至思南称中游,思南以下为下游。[8]清江清江发源于鄂西利川县齐岳山龙洞沟,于宜都市注入长江。流域面积67万平方千米,干流全长423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14米每秒,总落差1430m。水能理论蕴藏量4万千瓦。恩施以上为上游,恩施至资丘为中游,资丘以下为下游。[8]长江汉江汉江发源于秦岭南麓,于武汉市注入长江。流域面积9万平方千米[8],干流全长1577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710米每秒,总落差639m。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093万千瓦,可开发的为614万千瓦。干流丹江口以上称上游,长约925千米,落差555m,平均比降60‰;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长约270千米,落差50m,平均比降19‰;钟祥以下为下游,长382千米,落差34m,平均比降09‰。水能总的理论蕴藏量1006万千瓦,可开发水能资源60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为9亿千瓦时。[8]湘江湘江为洞庭湖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广西灵川县海洋山,于湖南湘阴县濠河口注入洞庭湖。流域面积466万平方千米[8],干流全长844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370米每秒,总落差756m。零陵老埠头以上为上游,长约240千米,落差110~220m,比降9‰~45‰。老埠头至衡阳为中游,长约284千米,比降29‰~18‰。衡阳至濠河口为下游,长约320千米,比降083‰~045‰。[8]资水资水以夫夷水为源,发源于广西资源县越城岭北麓,于湖南省益阳甘溪港注入洞庭湖。流域面积8142万千米,干流全长713千米,多年平均流量759米每秒,总落差972m。水能理论蕴藏量为224万千瓦,可开发149万千瓦。邵阳市小庙头以上为上游,小庙头至马迹塘为中游,马迹塘以下为下游。上、中、下游河段的长度分别为250、276、187千米。[8]沅江沅江主源马尾河发源于湘黔两省边界的云雾山,于常德市汉寿县注入洞庭湖。流域面积916万平方千米[8],干流全长1022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170米每秒,总落差1462m,水能理论蕴藏量为794万千瓦,可开发8万千瓦。干流洪江市以上为上游,长537千米。洪江市至桃源县上游凌津滩为中游,长389千米。凌津滩到德山为下游,长96千米。[8]澧水澧水发源于湖南桑植县杉木界(南源),于津市小渡口注入洞庭湖。流域面积8496万平方千米,干流全长390千米,多年平均流量574米每秒。水能理论蕴藏量2万千瓦,可开发的为141万千瓦。干流桑植以上为上游,上游河段长约2千米。桑植至石门为中游,中游河段长8千米。石门以下为下游,下游河段长约69千米。赣江赣江是江西省母亲河,江西省最大的河流,鄱阳湖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发源于赣闽交界处武夷山的江西省石城县赣江源镇原洋地乡,在南昌市附近分四支注入鄱阳湖。流域面积35万平方千米,干流全长766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130米每秒。水能理论蕴藏量364万千瓦。赣州以上为上游,长255千米。赣州至新干为中游,长303千米。新干以下为下游,下游河段长约208千米。[8]抚河抚河发源于赣闽二省边界的武夷山脉,经青岚湖注入鄱阳湖。流域面积5811万平方千米[8],干流全长349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80米每秒。干流南城以上为上游,南城至抚州为中游,抚州以下为下游。上、中、下游河段的长度分别为158、77、114千米。[8]信江信江发源于浙赣二省边境的怀玉山,在余干县注入鄱阳湖。流域面积5941万平方千米[8],干流全长329千米,多年平均流量579米每秒。[8]饶河饶河是昌江和乐安河的总称,乐安河为主源,两河在波阳县姚公渡汇合,至龙口注入鄱阳湖。流域面积5428万平方千米,干流全长309千米,多年平均流量为489米每秒。[8]修河修河是九江市最大河流,发源于湘鄂边界的幕阜山,于吴城注入鄱阳湖。流域面积4793万平方千米,干流长357千米,多年平均流量390米每秒。[8]湖泊全流域现有面积大于1千米2的湖泊760个,总面积8千米2。其中江源区湖泊总面积4千米2,云贵高原区湖泊总面积8千米2,最大的湖泊为滇池,面积297千米2。中下游区共有湖泊642个,总面积6千米2。这些湖泊既是灌溉水源,又是排涝、调蓄洪水的天然水库,由于泥沙淤积、垦殖等原因,面积日趋缩小。[8]洞庭湖洞庭湖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是长江中游重要吞吐湖泊。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并沿用至今。[9]鄱阳湖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北纬28°22′至29°45′,东经115°47′至116°45′。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鄱阳湖以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面为入江水道,长40公里,宽3至5公里,最窄处约8公里;南面为主湖体,长133公里,最宽处达74公里。[10]太湖太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今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全部水域在江苏省境内,湖水南部与浙江省相连。系华东最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11]巢湖安徽省江淮丘陵中部的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东西长5公里,南北平均宽1公里,环湖172公里,据巢县、庐江、肥东、肥西和合肥四县一市境地,面积753平方公里,巢湖与纵横交错的江河沟渠相吐纳,其源远至英、霍二山,湖面有丰乐河、杭埠河等来汇,湖南与兆河、白湖相通,湖水由东南出口,经裕溪河下泄长江。长江流域水系图(来源:《长江志 水系》)水文特征水量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水资源总量9616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为黄河的20倍。在世界仅次于赤道雨林地带的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扎伊尔河),居第三位。与长江流域所处纬度带相似的南美洲巴拉那——拉普拉塔河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积虽然都超过长江,水量却远比长江少,前者约为长江的70%,后者约为长江的60%。[2]由于流域人口众多,人均占有水量为276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长江水资源特征,主要反映在河川径流的时空分布上,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占水资源总量的99%;在地表水资源中,河川径流量又占96%以上。汛期的河川径流量一般占全年径流量的70%~75%。径流地区分布也很不均匀,单位面积产水,以金沙江和汉江水系为最少,鄱阳湖和洞庭湖水系为最大。[8]旱涝灾害长江流域各地区发生干旱与洪涝灾害的史料记载悠久,最早的旱灾记述在汉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夏,大旱,江河水少,溪谷绝”(《汉书·五行 志》);高后三年(公元前185年),“夏,江水、汉水溢,流民四千余家”(《汉书·高后纪》)。从大量史料中选择记述详实和可比性较好的历史时期典型旱 灾年份有公元1671、1679、1778和1835年;典型水灾年份有1586、1663、1788、1831、1853、1867和1870年。上述典型旱涝年绝大部分集中在清代,这主要是清代距今最近,历史文献资料保存较好,记述较详,并不能说明清代旱涝灾害最为频繁。清代以前的一些严重旱涝年事件,或记述简略,或文献不全,多数从略未选。近百年来,长江流域也出现过比较严重的旱涝灾害典型年份,有大量的实测资料和分析研究文献,可供参考,此处未列入。选列的11个典型旱涝年,根据历史文献记述的灾情严重程度,各用3级予以区分,即:干旱、大干旱、严重干旱和水灾、大水灾、严重水灾。长江流域旱涝灾害的地域分布特性极强,各地区发生不同程度旱涝灾害的差异甚大。根据中央气象局(现称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主编的《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1470~1979年)资料,旱涝系列采用5级表示:Ⅰ级——涝,Ⅱ级——偏涝,Ⅲ级——正常,Ⅳ级——偏 旱,Ⅴ级——旱。长江流域100E以东地区有37个站点,经整理分析得出长江流域历史干旱(Ⅴ级)和洪涝(Ⅰ级)频率分布图。流 域发生比较严重干旱的频率平均为55%,中下游地区受旱机会高于上游地区,其中长江三角洲、干流中下游和洞庭湖地区干旱频率高达0%以上,为全流 域最高干旱频率区;其次是上游的嘉陵江地区,中心最高干旱频率为0%以上。流域洪涝灾害的平均频率为97%,显著高于干旱频率。洪涝灾害的地区分 布大体上与干旱相同,即中下游地区普遍高于上游地区。在干流中下游和两湖地区有一东西向的洪涝灾害高频地带,其中鄱阳湖北部和洞庭湖沅江、澧水至中游荆江 河段为洪涝灾害的两个高频中心区,中心频率高达0%以上;长江上游的嘉陵江和汉江上游地区为第三个洪涝灾害高频区。上述洪涝高频地带和中心与初夏中 下游的梅雨雨带、盛夏上游集中性降雨雨带以及流域的主要暴雨中心位置基本吻合。长江源:沱沱河长江历史旱涝在时间上的分配也是不均匀的。根据中国科学技术蓝皮书第5号《气候》公布的全国1000余年的“旱涝型年表”资料,经补充分析得出长江流域历史干湿气候和旱涝周期变化规律。一千余年来,长江流域经历了三个大干湿气候周期振动,其湿润期和干旱期最短为120年,最长达220年,其间各包括3~5个小旱涝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进入新的湿润气候期。流域概况地貌由江源至河口,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形成三级巨大阶梯。第一阶梯由青海南部和四川西部高原和横断山区组成,一般高程在3500~5000m。第二阶梯为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和鄂黔山地,一般高程在500~2000m。第三阶梯由淮阳山地、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组成,一般高程在500m以下。流域内的地貌类型众多,有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和平原。江源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许多山峰海拔达6000m以上,终年积雪。金沙江段河流强烈下切,形成约2000千米长的高山峡谷。河床比降大,滩多流急,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著名的虎跳峡全长17千米,落差达210m。金沙江在四川省新市镇以上,只有部分河段可季节性通航。新市镇以下进入四川盆地。两岸为低山和丘陵,河谷展宽,水流平缓,可全年通航。金沙江在攀枝花市左岸有大支流雅砻江汇入。雅砻江,上游海拔在4000m以上,呈高原景观,河谷宽阔,径流以雪水补给为主。中下游高山峡谷,两岸山高达1000~1500m,河宽100~150m。宜宾至重庆的川江河段,接纳岷江、沱江和嘉陵江,这些河流的源流地区,地势高峻,有的海拔达3000~4000m,到四川盆地边缘地形突然下降至200~600m。岷江上游,属高山峡谷,河槽多呈“V”形,宽50~100m。中游江口镇至乐山段进入丘陵区,水流平缓,漫滩发育,个别河段河谷宽达数公里,江面宽155~500m,洲滩密布,水流分汊。下游为低山宽谷河段,河宽400~1000m。岷江支流大渡河,除源头一带为高原宽谷,下游铜街子以下为丘陵宽谷外,均为典型的峡谷河流。大渡河泸定西南的贡嘎山,海拔达7566m,是长江流域最高的山峰。与大渡河谷地,直线距离不到30千米,相对高差竟达6500多m。沱江上游山区河段水浅滩多,流经成都平原时,水网纵横,中、下游丘陵区河道弯曲,滩沱相间,水流平缓。嘉陵江上游深切崇山峻岭,河谷狭窄,水流湍急,多滩险礁石,广元至合川段,河道逐渐开阔,先流经盆地北部深丘,而后过渡为浅丘区,曲流和阶地十分发育,比降变缓。合川至重庆段,河道经过盆地东部平行岭谷区,形成峡谷河段,谷宽约400~600m,水面宽150~400m,其间有横切华蓥山脉所形成的“小三峡”(沥濞峡、温塘峡、观音峡)。川江自宜宾至江津段,流经四川盆地南缘,两岸为由红色砂页岩构成的起伏平缓的丘陵,河谷较宽,一般达2000~5000m。江面宽500~800m,沿河阶地发育。江津以下河段,进入川东平行岭谷区,区内由20余条近东北一西南向的条状背斜山地与向斜宽谷组成。当川江穿过背斜时,形成了猫儿峡、铜锣峡、黄草峡等峡谷。最窄的黄草峡下峡口江面仅宽250m。当川江经过向斜层时,又形成宽谷,江面最宽达1500m。自奉节白帝城至宜昌南津关之间近200千米河段,为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即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峡谷南岸山峰高1000~1500m。重庆以下南岸有乌江汇入。乌江流域地处云贵高原东部,主要为石灰岩地层,山峦起伏,岩溶地貌十分发育,多溶洞、暗河。长江出三峡过宜昌后,右岸有清江汇入。清江流域除利川、恩施、建始三个较大盆地及河口附近有小片丘陵外,其余均为高山区。两岸大部为石灰岩,小部分为石英砂岩,岩溶发育,为高山峡谷河流。长江经过一段丘陵过渡,进入荆江河段北岸为江汉平原,南岸为洞庭湖平原,并有三口(以前为四口,其中一口现已堵塞)与洞庭湖相通。长江洪水通过三口向洞庭湖分流,洞庭湖是调节洪水的天然水库。但由于多年泥沙淤积,洞庭湖日渐缩小,调蓄洪水的作用明显减弱。荆江河道迂回曲折,水流平缓,属蜿蜒型河道,经常发生自然裁弯,留下许多牛轭湖。荆江两岸受洪水威胁严重,两岸均有堤防保护,北岸为著名的荆江大堤。长江在此北岸有汉江汇入,南岸有湘、资、沅、澧四水经洞庭湖汇入长江。汉江上游穿行秦岭、大巴山之间,高山峡谷间有河谷开阔的盆地。中游流经丘陵和盆地,河床宽浅,属游荡性分汊河段,下游蜿蜒在冲积平原上。四水上游一般为高山区,山高1000~2000m,河谷狭窄。中游为丘陵区,间有盆地,下游进入洞庭湖平原,属冲积河流。其中沅水中游峡谷、盆地相间,最长的沅陵一五强溪峡谷,长达90千米。长江过九江市,右岸有鄱阳湖纳赣江、抚河、信江、鄱江、修水“五水”后注入长江。赣江上游为高山峡谷,两岸山高1000~1500m。中游河谷狭窄,形成赣江十八滩。万安以下为山区宽谷,下游为滨湖平原湖沼。长江自城陵矶至江阴的1168千米河段,大部分流经地势平坦的冲积平原,平原上河网湖泊密布。部分河段流经山地和丘陵,河谷宽阔,阶地发育。河道呈藕节状,时束时放,多洲滩分汊。江阴以下为长江河口段,全长约200千米,呈喇叭形。长江口潮汐属非正规浅海半日周期,平均一个周期为12小时25分,平均潮差62m。平均总进潮量洪季大潮53亿m,枯季小潮13亿m。长江的潮流界汛期至江阴,枯季可达镇江;潮区界汛期至大通,枯季可达安庆。长江年输沙总量86亿t。平均含沙量54k8/m3,还有一部分泥沙来自口外,全潮平

107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长江的文献报道

    长江(英文名称:the Changjiang River/the Yangtze River)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

    海天浪涛 8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关于长江的文献

    长江资料简介:  世界第三大河,中国第一大河,与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通称为中国7大河。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

    黄先生Simon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关于长江的文献资料

    答案: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的西南侧。干流自青藏高原蜿蜒东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

    sherry美享家 8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关于长江的文献资料大全

    前奏: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键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

    爱美食的NANA 8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关于棉花的文献报道

    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大约9世纪的时候,摩尔人将棉花种植方法传到了西班牙。15世纪,棉花传入英国,然后传入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而

    蓝莓嘉人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