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97

跳蚤的华丽转身
首页 > 论文问答 > 党建政研论文格式要求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紫枫2007

已采纳
论文格式具体要求  题目: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概括论文的文章内容。  字体:黑体小一号,加粗并居中  摘要:字数大概在300字左右就行了,需要用第三人称来简短明确的交代论文的背景以及该论文的所做的研究,或者将研究内容讲清楚即可。  字体:黑体小二号  关键词:关键词主要是针对于读者在搜索的过程中,可以快速的找到相关内容及资料,而且关键词要是论文的中心内容,所以该部分一般为3-8个词。  字体:宋体四号,每个词之间用空格或者分号隔开。  正文:这个是占据整个论文最多,也是最难下手的地方。大部分论文都是分为几个观点展开讨论的,所以格式也复杂一些。  字体:章标题:黑体小二号,加粗并居中;小节标题:黑体小三号,加粗并居中;一级序号标题:黑体四号标题,加粗并顶格;二级序号标题:宋体小四号,不加粗并顶格;剩下的标题都为宋体小四号,不加粗并缩进两字。  参考文献:要如实列举出论文中所参照或者是借用观点的相关文献,也有助于读者可以更方便的找到该文字或语句的出处,从而读者也可以去阅读该文献,并在相关知识上得到更深层的了解。每篇论文一般都要有8-15篇的参考文献。  字体:“参考文献”用黑体五号,加粗;文献名及序号用宋体五号,并序号要求用“[1]、[2]”这种类型的。  总结:在论文的不同部分,所用的字体以及大小也会有相应的变化,所以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具体的格式要求。
245 评论

iamsongsam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方法应该尽快从书斋走向现实 作者:霍宪森 发表时间:2005-1-25 10:50:54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方法要尽快从书斋走向现实一一对当代中国政治学理论研究方法转型问题的思考霍宪森 一、 关于问题的提起我写的《论创立中国特色的两权分立的公共权力结构形式一一论当代中国社会权力结构的改革》一文,于2005年1月12日在燕南学术网中国研究栏目发表之后,随即有两位学友先后对这篇理论文章发表了个人的网上评论意见。其中有一位学友认为,文中提出的观点严重脱离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西方国家民主政治建设规律的一般要求,因而是糟得很,是胡扯淡;而另一位学友则认为,文中提出的观点充分体现出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基本规律的内在要求,因而是好得很,具有重大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政治实践价值。应该如何看待两位学友对我这篇文章中阐述的观点所作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判断和提出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评价意见和看法呢?我认为,如果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前者以完全否定的评价意见给我以激励,还是后者以充分肯定的评价意见给我以鼓励。他们都能对我个人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所以,我对他们两位学友都应该表示衷心地感谢。但是,从两位学友对我文章观点作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判断和根本对立的评价意见中所体现出的两种根本不同的思维方式,同时结合近年来我国政治学界一些专家学者在对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进行理论研究中所反映出的理论研究方法上的一些实际问题来看,我认为,我国政治学界的专家学者其中包括一些政治学爱好者,在对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理论探讨和学术研究上,当前明显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一种是书斋型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一种是现实型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由于书斋型的研究方法明显具有就书本理论研究书本理论,凭个人的主观愿望, 脱离开当代中国现实政治生活自身的内在逻辑发展规律去研究中国政治理论,因而使研究结果及其政治观点有着较多空谈性的特点,而现实型的研究方法明显具有就现实社会 政治生活中存在着的实际问题研究书本理论,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着眼于从当代中国现实政治生活自身的内在逻辑发展规律中去研究中国政治理论,因而使研究结果及其政治观点有着较多实用性的特点,所以,我认为,为了更好地充分发挥中国政治学在新时期对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应有促进作用,当代中国政治学特别是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方法应该尽快从书斋型研究向现实型研究转型。二、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书斋型理论研究方法的主要表现形式这里所说的书斋型理论研究方法,主要是指严重脱离开了当代中国现实政治生活自身内在发展规律的那样一种就书本研究书本、就理论空谈理论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避开党组织特别是党委组织的改革,而去片面地研究和思考当代中国政治领导体制的改革。根据多年的政治生活经验,我们知道,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和中心问题,就是一个对共产党组织特别是党委组织在当代中国国家政权机构系统和社会管理机构系统中的具体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进行改革,并通过改革使党组织特别是党委组织的执政方式在其中能够得以科学定位的问题。所以,如果避开党组织特别是党委组织的改革以及如何对其执政方式给以科学定位的问题,去片面研究和思考当代中国政治领导体制的改革,就难免会使研究结果及其理论观点自然陷入书斋型研究领域,使其与中国社会现实政治生活的实践严重脱节。但是,从近几年来看,在这方面出现的问题还是很多的。例如:在对我国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方面,我们那些所谓主流经济学家,他们作为一般政治学爱好者,在对作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核心内容的国有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研究和设计上,就明显犯了避开党委来设计构建国有企业内部政治领导体制的研究方法上的错误。所以,尽管他们对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设计的如此严密,如此完美,但却又难免会是一种书斋型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因而使他们所设计出的现代企业制度,也必然是一种书斋型的现代企业制度。正因如此,才会导致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工作,或者走了弯路,或者误入歧途。并最终落入书斋陷阱而难以自拔。再例如:在对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建设方面,我们那些政治学界的专家学者,在对村民自治制度的研究设计上,也同样犯了避开党委(或村党支部)来设计构建村级内部政治领导体制的研究方法上的错误。所以,尽管他们对村级自治领导体制设计的如此民主,如此完美,但却又难免是一种书斋型的村民自治制度。正因如此,才会导致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改革和建设工作,同样因落入书斋陷阱多走了弯路,而使我们目前不得不考虑重新研究设计真正符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内在要求的那样一种以农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制度的基本框架结构。。二是脱离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的客观要求,去主观地研究和思考当代中国政治领导体制的改革。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并通过总结分析和学习借鉴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我们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的认识已经逐步趋于清晰。这就是,我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了包括诸如关于要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实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结合与统一起来的规律;关于既要授权于党委,又要限权于党委,使党委严格限定在国家宪法和法律以及《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范内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使党委机构直接作为公共权力主体代表党和人民对当代中国国家和社会实行科学的、民主的依法执政的规律;关于当代中国社会权力结构应该由各级公共权力中的常设最高决策领导权(简称决策权)和常设最高决策监督权(简称监督权)两权分立、使它们二者相互分工制约与合作,从而确保建立起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公共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进而确保使各级公共权力都能够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规律等,都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所应并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律。它们既各自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相互配合补充,相辅相成,从而共同构成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基本规律体系。因此,我们只有严格按照这些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去研究思考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问题,才能确保使研究结果及其理论观点符合中国现实政治生活的实际需要,真正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否则,就难免会使理论研究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书斋研究领域之中而无法自拔,从而导致其无论提出的观点多么好听,设计的方案多么严密和民主,结果都只能是纸上谈兵,成为一种虚功夫、花架子,好看而不会中用。从近几年来的实际情况看,我国政治学界在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理论研究上,一些专家学者所研究设计出的政体改革思路和改革方案,诸如所谓“党政分离”的思路;“党政合一,寓党于政”的思路;“由地方党委书记兼同级人大主任”的思路;“行政三分制”的思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思路;“多党制或一党多派”的思路;还有那种以各种理由总是试图把各级党委机构实际置于我国各级国家政权机构系统和社会管理机构系统之外或之上,从而使各级党委机构在国家政权机构系统外部或上部对国家和社会发挥其所谓间接宏观调控作用的思路,等等。这些各种各样的观点和思路,都是一些严重背离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的本质要求的,因而都是只凭主观愿望,脱离开了当代中国现实政治生活实际情况的书斋型的观点和思路,都是一些虚功夫,貌似有理而不中用。三是脱离开现实中国国情,用或者僵化固守国际共运史上由巴黎公社所创造和由斯大林所发展了的两权合一模式,或者教条式地照搬西方国家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提供出的所谓成熟经验和国际惯例的固定思维方式,来抽象地研究和思考当代中国政治领导体制的改革。在这方面近年来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有些人过于盲目崇拜西方国家的一些资本主义政治学理论,其中有些所谓专家学者,实际上就是一些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理论的翻译专家和翻译学者。他们通过大量出书、写文章等多种途径,把西方各国历史上古今政治学家和思想家的一些形形色色的所谓政治学理论和思想观点,诸如所谓“政府干预市场而导致腐败”的思想观点;“现代化进程导致腐败”的观点;“高薪养廉‘的观点;“强国家弱公民社会导致腐败”的观点,等等,不加任何分析或者以高度赞赏的心理翻译介绍到我们国家中来。但在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剖析,并通过研究剖析去伪存真,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上缺乏真功夫,不愿下真力气。因此,使他们所翻译介绍到我们国家中来的一些政治学思想观点,多数都是一些只限于纸上谈兵的书斋型的政治学理论观点,或者不好用,或者在我们国家内部根本就不能用。三、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方法要尽快从书斋走向现实理论研究的目的和价值全在于实际应用和实践。同时,我们常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所以,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中国政治学对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方法,应该要尽快从书斋走向现实,从而使中国政治学少练虚功,多想实招,使中国政治学的理论研究在有所作为中努力为推进当代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实实在在的重大理论贡献。为此,我认为,当前在政治学理论研究中,应该注意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要在紧密结合共产党组织特别是党委组织执政方式的改革中,来研究探讨和思考当代中国政治领导体制的改革。这里关键是要注意防止理论研究中出现“三个不”的错误思想倾向。一是认为,对党组织特别是党委组织执政方式改革和定位问题的研究,应该是党建理论研究部门和党建工作者所应承担的一个研究内容,因而它不应该同时也是中国政治学理论研究范围内的一个研究内容。二是认为,对党组织特别是党委组织执政方式改革和定位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十分敏感和冒有风险的政治理论问题,因而中国政治学界的各位专家学者不便于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和思考,它只能留待党建理论工作者们去专门进行研究和探讨。三是认为,共产党组织特别是党委组织不应该是当代中国国家政权机构系统和社会管理机构系统中的一个必备专门常设机构,因而当代中国政治学不必要把对党组织特别是党委组织执政方式的改革和定位问题,也同时作为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专门研究。上述三种认识,都是非常错误的。如果不能彻底克服上述不应该、不便于、不必要的错误认识和思维方式,当代中国政治学就将会在推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总是使自己处于那种不应有的被动地位。 2、要在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并充分尊重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客观规律的过程中,来研究探讨和思考当代中国政治领导体制的改革。这里关键是要特别注意克服和防止理论研究中出现两个方面的偏向。一是把既要授权于政府,又要限权于政府,使政府严格限定在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规范内正确行使公共权力的这个西方国家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规律。也同时认作为应该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基本规律。但是,在对应该作为被授权和被限权的所谓政府即公共权力主体的确定范围上却又错误地认为,这里所说的政府即公共权力主体,只是应该包括理论上的那种由所谓立法机关(即各级人大)、行政机关(各级政府)、司法机关(各级公检法)等组成的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而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正在直接掌握和行使我国各级全部政府公共权力,因而实际上是作为一个我国各级第一政府的各级党委机构,却不应该被包括在内。并由此错误的断定,各级党委机构既不应该是一个被各级人民直接授权的公共权力主体,因而它同时也不应该是一个被各级人民直接限权和被各级人民直接监督的公共权力主体。正因如此,才导致我国政治学界的许多专家学者都一直是并且至今仍然是用这种书斋型的思维方式,去研究思考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中国政治领导体制改革中的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二是把经过西方政治实践证明是一种科学权力结构形式的西方国家政权结构体系中关于由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权力机构组成的那种所谓“三权分立”和分权制衡的公共权力结构形式,也同时认作为应该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结构体系中公共权力结构所要采取的一种最佳结构形式。但是,由于这种方式难以或根本无法给各级党委机构在各级国家政权结构体系中的立法、行政、司法这三个必备常设公共权力机构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固定位置,因而又总是错误地试图把各级党委机构实际置于我国各级国家政权机构系统和社会管理机构系统之外或之上,从而使各级党委机构同时在各级国家政权机构系统外部或上部对国家和社会实施所谓间接宏观调控、间接宏观管理、间接宏观执政和间接宏观领导。正因如此,才导致我国政治学界的许多专家学者都一直是并且至今仍然是用这种书斋型的思维方式,去研究思考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领导体制改革中的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由于上述两种思维方式都是不符合当代中国政治生活实际情况,严重脱离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内在要求的思维方式,同时,由于这两种思维方式又一直是在近年来中国政治学理论研究领域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对当代中国政治学理论研究方向起着极大的误导作用。所以,对这两种错误的思维方式都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都必须注意加以彻底克服和防止。否则,就难免会使当代中国政治学的理论研究工作,由于掉入书斋陷阱难以自拔,而结果导致或者多走弯路,或者误入歧途。并由此给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不应有的危害。 3、要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科学总结和学习借鉴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同时努力促进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来研究探讨和思考当代中国政治领导体制的改革。这里关键是要注意做到三个正确理解。一是要正确理解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实践发展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并努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来研究思考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二是要正确理解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并努力用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建设中那些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出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规律的内在要求,而且同时也能够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规律的内在要求的,那些真正具有人类共同性的和普遍适用性的政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来研究思考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问题。三是要正确理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既要敢于正视和承认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上现实存在着的主要缺陷、弊端和问题,又要注意在学习借鉴西方国家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经验的过程中,切实避免因盲目崇拜和照抄照搬西方国家的只能体现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规律本质要求的一些具体模式和做法,而妨害和阻碍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总之,我认为,只有切实做好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才能确保当代中国政治学特别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方法尽快实现从书斋型研究向现实型研究的转变,确保使当代中国政治学特别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工作,更好地适应我国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在推进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大显身手,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积极促进作用,从而使中国政治学也能同当代中国经济学一样,通过自身有所作为同时成为中国社科界的一门显性学科。以上所言,是事关当代中国政治学特别是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研究未来走向和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一个重大问题。同时,这里也只是单纯指出了近年来我国政治学界各位专家学者在从事政治学理论研究中现实存在着的一些缺陷和问题,甚至对有些问题还可能说的过于严重,而只字未提中国政治学界同仁近年来为党和国家的发展进步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和成绩。另外由于本人才疏学浅,眼力受限,对如此重大的学术问题发表个人看法,难免有说的不当之处。因此,希望中国政治学界的各位专家学者和各位学友同仁,都能够多多担待,都能够本着向前看,谋长远发展的原则,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来围绕我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共同思考和研讨。都来评论一下我的以上所言是否真正具有值得人们认真思考和讨论的价值和实际意义。都来评论一下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是否真正应该尽快实现其从书斋型的三权分立模式研究向现实型的党委立宪的两权分立模式研究转型。当然,对我不当之处,也恳请诸位专家学者给以批评指正。附:主要参考文献 2005年1月22日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省直分校通讯地址:济南市经十东路279号邮编:250014 电子信箱: 附:主要参考文献 1、《论建立社会主义的现代企业制度》一书,霍宪森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版。此书内容已由学说连线网以1、2、3、4、5、6《论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六篇论文形式发表。 2、《论创立中国特色的两权分立的公共权力结构形式一一论当代中国社会权力结构的改革》,霍宪森,发表于2004年12月29日学说连线网国家政治栏目。转载于2004年12月30日光明网光明观察周刊学术观点栏目。 3、《论建立中国特色的横向权力监督体制》,霍宪森, 发表于2003年12月4日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频道理论研究栏目。 4、《论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含义及其具体实现形式一一在与时俱进中深化对民主集中制基本问题的认识》,霍宪森,发表于2004年9月10日中国政治学网政治学前沿栏目。 5、《“四三三三”结构是我国基层单位领导体制的最佳形式》,霍宪森,发表于2003年4月1日中国人大新闻网。 6、《“三二二二”结构是我国县级党组织领导体制的最佳形式一一论县级党组织领导体制的改革》,霍宪森,发表于2004年11月21日中国农村研究网。 7、《“四三三二”结构是我国县级领导体制的最佳形式一一论县级领导体制的改革》,霍宪森,发表于2004年7月23日中国农村研究网。 8、《西方国家权力制约论》,叶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9、《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高新民、农华西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 10、《十六大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274 评论

如果蛋蛋愿意

我们可写,头相内留有联系方【】。

345 评论

新艺能门窗公司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以下就是由小编为您提供的标准论文格式要求。(一)标题论文(设计)标题应简短、明白,把毕业论文的内容、专业特性概括出来。标题主标题字数普通不宜超越20个字,能够设副标题。主标题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副标题用宋体小三号字,均在文本居中位置。(二)摘要及关键词(中文在前,英文在后)论文摘要字数要恰当,中文摘要普通以300字左右为宜,“中文摘要”字样为黑体四号字,居中格式。另起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关键词是反映论文(设计)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普通每篇可选3~5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摘要内容和关键词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均为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5倍,但“关键词”三个字字样要加黑,其后要加冒号,左对齐。另起一页打印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符,普通以200个英文单词左右为宜。空一行后打印英文标题,再空一行居中位置打印四号加黑“ABSTRACT”字样,另起一行小四号打英文摘要。运用的英文应该精确、通畅。“Key Words”加黑并加冒号,左对齐,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英文全部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三)正文毕业论文正文中各级标题次第为:一、(一)、1、(1)、①。毕业设计可采用下列标题次第:1、1、1、①。一级标题即“一”用四号黑体打印,每一局部完毕后另起一页开端下一局部。正文内小标题力图简短、明白,题末不用标点符号。。二级标题(一)用黑体小四号字。三级标题1后用点“”,宋体小四号字加黑。四级标题(1),字体字号同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5倍。文中如有插图和照片,应比例恰当,分明美观;插图应标明图序和图题,序号和图题之间空一格;图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图题普通居中位于图的下方。文中如有表格,应构造简约,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序号和表题居中位于表格上方,两者之间空一格。表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假如表格援用别处,要注明表格的出处和相关信息。文中一行不占页,一字不占行。(四)注释毕业论文注释统一采用页下注的方式,在所需援用或注释处用上标①、②、③……表示,注释内容包括作者、出处、出版年份、页码等信息。注释也可是解释性语句。一切注释采用小五号宋体。(五)参考文献按正文参考文献呈现的先后次第用阿拉伯数字在方括号中连续编号。文献中假如有三位以上作者时,只罗列前三位作者,中间以逗号隔开,其他以“等”字表示。在正文后另起一页采用四号黑体打印“参考文献”四字,空一行,采用小四号宋体打印参考文献的内容。“参考文献”字样和内容均采取左对齐格式。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得少于15条,要注重文献的时效性和权威性。(六)页眉论文的页眉内容为论文标题,宋体小五号字,居中。(七)附录(必要时可加,不用要时,无需附录)关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能够编入毕业论文(设计)的附录中。依照文中呈现的次第依次列出附录的内容。(八)页码论文页码一概采用页下居中方式。正文前的目录和摘要局部单独编排页码,页码采用罗马文字“Ⅰ、Ⅱ、Ⅲ”等标示,正文独立编排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3、4、5……”等标志。(九)电子文档请求毕业论文的电子文档,学生应存成以学号和姓名为名字的doc文件,如一个学生学号035272001叫王波的学生,其文件名为035272001王波doc。

258 评论

相关问答

  • 党建政研论文格式要求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以下就是由小编为您提供的标准论文格式要求。(一)标题论文(设计)标题应简短、

    黑糖丸子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党建政研论文格式

    当然需要优美的语言。格式不限,只要能够真实的表现情感就行。有一首歌词可谓典范,“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旧社会,鞭子抽我

    漂飘linn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党建论文格式要求

    论文的书写格式一般包括以下内容:①论文标题;②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邮编;③摘要;④关键词;⑤正文;⑥参考文献。同时,论文中这每一个部分都很重要,写作时都需要有严

    地火燎原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党建政研论文格式标准

    文章题目不超过20个字,不用不常见的英文缩写  (三号、黑体、加粗,居中)  摘 要(黑体、小四、加粗,左对齐):中文摘要要求200字左右。中文摘要用第三人称

    水之语城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党建研究论文范文格式要求

    靠,这题目真大。关于党建这次十七届四中全会都在说这个事,哪是一篇论文能搞定的啊。不过正好前几天一位领导聊天时说过这个,你可以从党建的内容中选取一个方面,这看你对

    wangwei8689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