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76

果冻爱之梦
首页 > 论文问答 > 湖南新湘评论杂志社谢立言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静静地过

已采纳
梁衡,1946年出生于山西霍州;196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现任中国记协特邀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步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集:《觅渡》、《名山大川》、《人杰鬼雄》、《红色经典》等;学术论文集:《为文之道》、《继承与超越》、《走近政治》;有《梁衡文集》九卷;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有《晋祠》、《夏感》、《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等多篇散文入选中等学校课本。
359 评论

柳絮天涯

“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青年毛泽东1919年在《湘江评论》的创刊号上发出了以上宣言,他主张以平民主义来打倒强权,实行“呼声革命”。刊物寄到北京后,李大钊认为这是全国最有份量、见解最深的刊物。《湘江评论》影响了许多进步青年,如任弼时、郭亮、肖劲光等就是在它的感召下走上革命到道路的。但是毛泽东为什么不愿意将发表在《湘江评论》中的文章选入《毛泽东文选》呢?节目的最后,有请军事史专家、国防大学徐焰少将为您送上历史上的今天:徐焰:今天是7月14日,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这个杂志的创刊号刊登了署名毛泽东的湘江评论创刊宣言,这个创刊号寄到北京之后,李大钊认为这是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令人值得回味的是毛泽东生前一直不允许公开发表自己在《湘江评论》上的文章,也不把这些文章收入毛泽东选集,主要是因为毛泽东认为在1920年的时候他的思想主要还是无政府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1920年那次到了北京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因此《湘江评论》的文章还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作品。1919年五四运动正式爆发的前一个月,毛泽东已经辞职离开北京大学,刚回长沙不久,5月9日长沙的报纸就冲破湖南军阀的新闻封锁,报道了5月4日北大学生的爱国游行。5月中旬北京学生联合会派北大学生邓中夏回湖南联络,邓中夏和毛泽东在北大的时候同他就很熟了,他们见面之后一起商量应该改组现在的湖南学生联合会,说5月28日就是当年在长沙第一师范的时候就很有名气的毛泽东牵头召集起长沙20余名各校学生代表,通过表决成立了新的湖南学生联合会,由擅长写作的毛泽东负责宣传,湖南学生联合会成立之后,就于6月3号组织长沙20所学校统一罢课,五四运动中间的学生示威很快转到思考国家的政治问题。湖南学生联合会成立后不久大家就推举毛泽东出面创办一个本会的机关刊物,经过讨论决定取名为《湘江评论》。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创刊号正式出版,毛泽东写的这个创刊宣言中间提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力量的最强。接着毛泽东又发表了长篇论文“民众的大联合”连载于《湘江评论》第二、第三、第四期,在这些文章中间他一方面称赞了俄国十月革命,也宣传了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湘江评论》还有什么东方大事评述,西方大事评述,引导民众放眼世界以改造中国为宗旨,1919年8月中旬湘江评论第五期刚刚印出,湖南督军军阀张敬尧就以宣传过激主义为名把这个杂志查禁了,湖南学联也被强行解散。《湘江评论》可以说是五四时期进步刊物中间思想性非常突出的一个刊物,许多进步青年像任弼时、郭亮、肖劲光就是在这个刊物的影响下直接走上了革命道路,《湘江评论》对当时的湖南和全国革命运动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客观的讲,五四时期的毛泽东还只是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接受的还是无政府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不过在1919年之内他已经开始了重要的思想转变,这就预示着他很快要走向接收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湘江评论》的创办也为他随后创造的伟业奠定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

297 评论

天骄建材

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梁衡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他历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等职,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他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他的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在散文创作方面,过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行文草本有灵,水石有韵。近年来又致力于人物散文,特别是历史名人的写作,《觅渡,觅渡,渡何处?》《红毛线、蓝毛线》等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有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红色经典》、《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梁衡卷》、《人人皆可为国王》、等学术论文集:《为文之道》、《壶口瀑布》、《梁衡理科文集》、《继承与超越》、《走近政治》、《梁衡文集》九卷;有《晋祠》《夏》《觅渡、觅渡、渡何处?》《武侯祠,一千五百年的沉思》、《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等多篇散文入选中等学校课本,另《梁衡理性散文》中的《壶口瀑布》被选入上海初一第一学期课文。 《青山不老》被选人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跨越百年的美丽》选人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8课。《夏感》被选入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夏》被选入初中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编辑本段主要作品 他的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在散文创作方面,过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深得 梁衡作品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行文草本有灵,水石有韵。近年来又致力于人物散文,特别是历史名人的写作,《觅渡,觅渡,渡何处?》《红毛线、蓝毛线》等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有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红色经典》《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梁衡卷》《人人皆可为国王》等学术论文集:《为文之道》《壶口瀑布》《梁衡理科文集》《继承与超越》《走近政治》。《梁衡文集》九卷;有《晋祠》《夏》《觅渡、觅渡、渡何处?》《武侯祠,一千五百年的沉思》《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等多篇散文入选中等学校课本,另《梁衡理性散文》中的《壶口瀑布》被选入上海初一第一学期课文。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 征文优秀奖。有三篇散文《晋祠》、《觅渡,觅渡,渡河处》和《夏感》入选冀教版中学教材,近年《海思》也被选入鄂教版语文中学教材。他的《青山不老》已被选入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6课,《跨越百年的美丽》被选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18课。《夏感》选自《梁衡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在诗人作家笔下,夏并不是一个受到青睐的季节。也许,春的百卉萌发能给人一种再生的愉悦,春的万象泰和又能使人的情思得到畅快的释放吧;也许,秋的收获能给人一种成熟的满足,秋的寂寥又能使人的心绪得到淋漓的宣泄吧;所以,吟春咏秋,古今舞文弄墨者,几乎趋若过江之鲫。而夏呢?也许它太热太酽太稠密太有点“浓得化不开”了,因此,总不免给人一种失和谐超力度负荷过重之感。如是,怎能得到和普通百姓一样地受着“快乐原则”所支配的骚客文士的心理认同?怎能不被他们付诸阙如!即使有人写写,也难免写成“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干燥炎热的风”,“凶恶的嘶叫着”,“人象快干死的鱼”,“大地在高热度中发抖(引自茅盾、老舍、高尔基、罗曼罗兰诸人的作品)——一种作为艺术的内容中苦闷压抑象征的夏感;或者,写成“日常睡起 梁衡亲笔作品无情思”(杨万里),“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一种轻松闲适中透出无可奈何的失落之情的夏感。写作 可是,梁衡同志却敢于履新涉奇,从人所寡言处言之,“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这间的黄金的夏季。”须知,这种赞美本身就很值得我们赞美。而他在这篇作品中所创造的清隽境界、丰厚含茹和高致的美,他的英华吐纳的娟秀语言,更令人由衷叹服。《夏感》确实够得上是当代散文中一篇难得的精品。 二 夏的热力,却绝没有沉闷的心迹;传达着夏的喧闹,毫无燥乱的踪影。悠悠溢出树间的声声长鸣,映衬着夏景的明快色泽,烘托着一种“蝉噪林逾静”的氛围,也更加表现出夏日大地的充实、厚重和沉稳。于是,在声色互补、虚实交融之中,作者已经为全文定下了昂扬积极的主调。自我反思 接着,作者摆平视角,镜头下移,好象在纵目远眺这广袤的原野似的,望着翻滚的麦浪“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象海浪在涌着一艘艘的舰船。”这里,作者呈现给我们的,已不是现实世界的简单还原,而是一种意化了的风物,是外在客体在作者心灵屏幕上的闪烁;或者说,是折射着作者情感光束的时代投影。然后,一阵浮动着的热风,“飘过田野”,似乎是给远眺的作者、也似乎是给读者吹送来“已熟透了的麦香”。这一笔点染,不仅恰到好处也恰如锦上添花。正如前面蝉鸣的烘托体现为一种声与色的交融一样,这儿的点染则体现为一种色与香的谐和。如果说,前面的烘托是一种氛围的点化,那么这儿的点染则是一种情致的昭示——昭示生活的丰腴和饱满。作者就是在如此详尽地进行了铺垫之后,从容不迫地把他的笔触导向文章意蕴的致力点——“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这才是作者自己的夏感,这才是作者自己所发现、所体认、所慧识的独到的夏感。从这里,作者又仿佛自然而然地引申出一段精妙的议论:“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为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这一段议论,构句独树一帜,用语别开生面,排比对偶驾轻就熟,在古色古香中显现着一种难得的理趣,即一种优美的情趣与深沉的意理相结合而滋生的抒情美感。这一段议论,对前面之意蕴致力点,是发生,是拓进,是引深;实际上,也是作者对自己所发现、体认、慧识的夏的质性的一种哲人式抽象与鞭辟入里的诠释。那么,这种质性意味着什么?作者很快就一语道破了。原来,“那春天的灵透之气”所积蓄所酿成“磅礴之势”,正是一种“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的伟力的奔突,一种由孕育到丰登的“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律动,一种印着人类巨大的钤记的创造之波的流泻。作者热情讴歌的,就是这样一首力、生命与创造的诗。写夏的美 三 梁衡老了,依有活力梁衡同志赞美的夏,是麦浪翻滚、麦香吹送的夏,是“金色主宰了世界上一切”的夏。这是何方之夏?显然,作者的注目点是非常明确的。在那段精妙的议论后,他这样写道:“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这里,作者的视角好象在渐渐拉近,镜头也从宏大转入精微。于是,一个一个机趣盎然的大特写跃入了我们的眼帘。一个“挑”字,让我们几乎感到了棉苗均匀有力的喘息;一个“举”字,让我们差不多感到了高粱玉米摇头晃脑的欢悦;一个“匍匐”中,我们同样感到了瓜秧的腰肢抖动,蜿蜒蛇行。它们仿佛都在紧紧抓住这美好的年华大显身手,不舍昼夜地向着自我的完善和神圣的奉献而奋勇“冲刺”。一句话,出神入化的描绘让我们从这些夏的宠儿身上,感到了人的丰采,人的气度,人的灵秀。福楼拜曾经说过:“不论描写什么事物,唯有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我们必须不断地苦心思索,非找到这个词不可,而绝不能为了逃避困难,用差不多的词句敷衍了事。”梁衡同志的这一段文字,精雕细刻,丰姿绰约,作者之惨淡用心昭然,同时也是对福楼拜的“一词说”的生动实践。这段文字,不仅构成全文意境的有力依托,而且也成为以金色为基调的夏的主体形象的丰满和强化。 梁衡获奖审视作者所描绘的一切,我们恐怕很难想到那稻谷飘香的锦绣江南,也恐怕很难想到那牧草连云的苍茫塞外。我们首先想到的,恐怕应该是那雄浑壮阔的黄河流域了——那八百里秦川,那三晋高原以及那横踞冀鲁豫的一望无际的冲积平原。是的,正是这凝重厚实的黄土地,哺育了我们的民族,润泽了中华数千年的灿烂文明,而作者本人也作为中央报纸的记者并多年驻节于斯。所以,他把黄土地之夏,作为自己纵情礼赞的典型观照物,就不仅有其熟悉生活的意味在,且也具有更深层次的象征和形而上的寓义在。 当然,《夏感》的作者并没有把他的镜头仅仅停留在夏的景观上,而是让自己的视角渐次由表层进入肌里,对准了我们这个星球的真正主宰——人。夏日里生命在交替,夏日里作物向秋的终点最后“冲刺”,这种生机勃勃的运作,固然有大自然永恒代序的机制,但不可不论的是,自从人类参与其间后,它多半已成了作为万物灵长的我们之意志的对象化,成了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体现。人,是夏的色彩的真正涂染者;也正是人,拨响了夏的紧张的旋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这一段文字,作者似乎只是漫不经心,信笔写来,与前面一丝不苟的刻镂简直形成了鲜明的差距,表面看甚至给人一种拙讷浅陋之感。其实,白描的语言形式正契合着质朴的内容,如果把一连串形容词堆在这些普通劳动者身上,也许形成的倒是一种美的造作。所以,作者此处的不施铅华,实在也是合情合理之笔。艺术感染力 无情思”(杨万里),“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一种轻松闲适中透出无可奈何的失落之情的夏感。 可是,梁衡同志却敢于履新涉奇,从人所寡言处言之,“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这间的黄金的夏季。”须知,这种赞美本身就很值得我们赞美。而他在这篇作品中所创造的清隽境界、丰厚含茹和高致的美,他的英华吐纳的娟秀语言,更令人由衷叹服。《夏感》确实够得上是当代散文中一篇难得的精品。 二 夏的热力,却绝没有沉闷的心迹;传达着夏的喧闹,毫无燥乱的踪影。悠悠溢出树间的声声长鸣,映衬着夏景的明快色泽,烘托着一种“蝉噪林逾静”的氛围,也更加表现出夏日大地的充实、厚重和沉稳。于是,在声色互补、虚实交融之中,作者已经为全文定下了昂扬积极的主调。 接着,作者摆平视角,镜头下移,好象在纵目远眺这广袤的原野似的,望着翻滚的麦浪“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象海浪在涌着一艘艘的舰船。”这里,作者呈现给我们的,已不是现实世界的简单还原,而是一种意化了的风物,是外在客体在作者心灵屏幕上的闪烁;或者说,是折射着作者情感光束的时代投影。然后,一阵浮动着的热风,“飘过田野”,似乎是给远眺的作者、也似乎是给读者吹送来“已熟透了的麦香”。这一笔点染,不仅恰到好处也恰如锦上添花。正如前面蝉鸣的烘托体现为一种声与色的交融一样,这儿的点染则体现为一种色与香的谐和。如果说,前面的烘托是一种氛围的点化,那么这儿的点染则是一种情致的昭示——昭示生活的丰腴和饱满。作者就是在如此详尽地进行了铺垫之后,从容不迫地把他的笔触导向文章意蕴的致力点——“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这才是作者自己的夏感,这才是作者自己所发现、所体认、所慧识的独到的夏感。从这里,作者又仿佛自然而然地引申出一段精妙的议论:“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为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这一段议论,构句独树一帜,用语别开生面,排比对偶驾轻就熟,在古色古香中显现着一种难得的理趣,即一种优美的情趣与深沉的意理相结合而滋生的抒情美感。这一段议论,对前面之意蕴致力点,是发生,是拓进,是引深;实际上,也是作者对自己所发现、体认、慧识的夏的质性的一种哲人式抽象与鞭辟入里的诠释。那么,这种质性意味着什么?作者很快就一语道破了。原来,“那春天的灵透之气”所积蓄所酿成“磅礴之势”,正是一种“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的伟力的奔突,一种由孕育到丰登的“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律动,一种印着人类巨大的钤记的创造之波的流泻。作者热情讴歌的,就是这样一首力、生命与创造的诗。 三 梁衡同志赞美的夏,是麦浪翻滚、麦香吹送的夏,是“金色主宰了世界上一切”的夏。这是何方之夏?显然,作者的注目点是非常明确的。在那段精妙的议论后,他这样写道:“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这里,作者的视角好象在渐渐拉近,镜头也从宏大转入精微。于是,一个一个机趣盎然的大特写跃入了我们的眼帘。一个“挑”字,让我们几乎感到了棉苗均匀有力的喘息;一个“举”字,让我们差不多感到了高粱玉米摇头晃脑的欢悦;一个“匍匐”中,我们同样感到了瓜秧的腰肢抖动,蜿蜒蛇行。它们仿佛都在紧紧抓住这美好的年华大显身手,不舍昼夜地向着自我的完善和神圣的奉献而奋勇“冲刺”。一句话,出神入化的描绘让我们从这些夏的宠儿身上,感到了人的丰采,人的气度,人的灵秀。福楼拜曾经说过:“不论描写什么事物,唯有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我们必须不断地苦心思索,非找到这个词不可,而绝不能为了逃避困难,用差不多的词句敷衍了事。”梁衡同志的这一段文字,精雕细刻,丰姿绰约,作者之惨淡用心昭然,同时也是对福楼拜的“一词说”的生动实践。这段文字,不仅构成全文意境的有力依托,而且也成为以金色为基调的夏的主体形象的丰满和强化。 审视作者所描绘的一切,我们恐怕很难想到那稻谷飘香的锦绣江南,也恐怕很难想到那牧草连云的苍茫塞外。我们首先想到的,恐怕应该是那雄浑壮阔的黄河流域了——那八百里秦川,那三晋高原以及那横踞冀鲁豫的一望无际的冲积平原。是的,正是这凝重厚实的黄土地,哺育了我们的民族,润泽了中华数千年的灿烂文明,而作者本人也作为中央报纸的记者并多年驻节于斯。所以,他把黄土地之夏,作为自己纵情礼赞的典型观照物,就不仅有其熟悉生活的意味在,且也具有更深层次的象征和形而上的寓义在。 四 当然,《夏感》的作者并没有把他的镜头仅仅停留在夏的景观上,而是让自己的视角渐次由表层进入肌里,对准了我们这个星球的真正主宰——人。夏日里生命在交替,夏日里作物向秋的终点最后“冲刺”,这种生机勃勃的运作,固然有大自然永恒代序的机制,但不可不论的是,自从人类参与其间后,它多半已成了作为万物灵长的我们之意志的对象化,成了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体现。人,是夏的色彩的真正涂染者;也正是人,拨响了夏的紧张的旋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这一段文字,作者似乎只是漫不经心,信笔写来,与前面一丝不苟的刻镂简直形成了鲜明的差距,表面看甚至给人一种拙讷浅陋之感。其实,白描的语言形式正契合着质朴的内容,如果把一连串形容词堆在这些普通劳动者身上,也许形成的倒是一种美的造作。所以,作者此处的不施铅华,实在也是合情合理之笔。 那么,作品的艺术濡染力如何强化呢?梁衡同志所运用的妙着是——细节。“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这几个细节,与上述快割快打快追肥浇水之类在叙述特色上一脉相承,构成了该段文字恬淡平实的整体风格。这几个细节,乍一看似乎有点司空见惯,品嚼再三,就象使人感到它独有的韵味。“听听窗纸”,“看看窗外”,在夏的紧张旋律的侧写,是夏的快节奏,也是作者运用间接表现手法推出的心理镜头。它,外化了“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的款款心曲,使我们在想象的空间看到了他们急切的目光、企盼丰收的焦灼以及与夏的律动所共鸣的人的感情律动。在几个细节,极其平易而又极易其传神,明丽天然而又活灵活现,用“看似平常最奇崛”来形容它,是一点儿也不过分的。可以说,如果换一个其他细节取而代之,作品的魅力就会大大削弱。 五 他写的《青山不老》被选入了人教版小学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级上册 第16课。 他写的《跨越百年的美丽》被选入了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级下册 第18课。 他写的《夏感》成为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册 第17课。 他写的《夏》被选入了苏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册第十七课,重点的写出夏天的“色彩”和“旋律” 先生在写下《夏感》一文时,用热情洋溢的语言,描绘了夏日里大自然的景象和人们生活、劳作的情状。 他的《壶口瀑布》被选入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册第15课。 散文评价 不论是山水散文,还是人物散文,梁衡的作品中都可见智慧的哲思与感悟,充满大气磅礴的深刻思想。充溢的激情蕴藏在深沉的思考中,别有的那份厚重与沉实,避免了简单的抒情与表白,显示出大散文的气韵。梁衡的人物散文,写的大多是人杰鬼雄,其中大多是名垂宇宙,家喻户晓的伟人,还有文惊当世,传之百代的文人。而这些跨越千年、百年的人物却从作者的笔端一一鲜活起来。梁衡的散文情理并重,以评带传,他写的人物在千年百年中已有定论上又重新给出评价,而这种评价又是不落窠臼的,他从人性的深层重新来诠释一位人物。而在梁衡的人物散文中,其主人公大多带有着某种的悲剧性的色彩,从美学的意义上讲,悲剧能令人崇高,梁衡在他的散文中能神飞八荒、思接千载,思之所至,情之所钟,哲理和现实生活血肉一体地融合起来 作业:(根据需要自拟 可以让同学写仿写句子: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编辑本段梁衡主讲《岳阳楼记》:忧国思想是政治财富 红网长沙11月13日讯(记者 汤红辉)今日上午,首届“三湘读书月”活动第二场读书报告会在湖南省图书馆举行,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梁衡在会上作了《<岳阳楼记>留给我们的文化思考和政治财富》主题演讲,剖析为官做人之道。 “范仲淹对政治文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一个“忧”字上。”梁衡认为。《岳阳楼记》产生于我国封建社会成熟期之宋代,作者生于忧患,成于忧患,倾其一生和一个时代来解读这个“忧”字。而范仲淹的忧国思想,最忧之处有三,即忧民、忧君、忧政。“这是留给我们的政治财富,这是每一个政治家都要面对的问题”。 梁衡进一步阐述说,范仲淹的忧民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为民办事、为民请命和为民除弊。其中为民办实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利为民所谋”;为民请命就是“情为民所系”;为民除弊则是“权为民所用”。 “一个政治家政治行为的背后都有人格精神在支撑。”梁衡在报告会上从三个方面解读了范仲淹的人格思想。他认为,范仲淹具有“无奴气,有志气”的独立精神、“实事求是,按原则办事”的理性精神、“为官不滑,为人不奸”的牺牲精神。 本次报告会由三湘读书月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直机关工委、《新湘评论》杂志社、湖南图书馆联合主办。

137 评论

2013rabbit

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99 评论

猫与老虎

曾国藩的评价%D4%F8%B9%FA%B7%AA%C6%C0%BC%DB&lm=0&fr=search&ct=17&pn=0&tn=ikaslist&rn=10%D4%F8%B9%FA%B7%AA%C6%C0%BC%DB-TW&q=%E6%9B%BE%E5%9B%BD%E8%97%A9%E7%9A%84%E8%AF%84%E4%BB%B7&btnG=%E6%90%9C%E5%B0%8B&meta=&aq=f&oq=

86 评论

Honeychurch

毁誉参半,对于曾个人品德,他是理学名臣,一生严于律己,忠君,异常清廉俭朴,他离职时全部家当只有两箱书,和一床蚊帐,而且清心寡欲,位极人臣,才在迫不得已时纳了一个妾,对于家人也是严格要求,尤其对后代可是他对人过于严厉,坚持"乱世用重典"杀了不少人,因被叫做"曾剃头",他自己虽然不贪,可纵容部下贪 且他扼杀了农民起义,在天津教案中也落的个"买国贼"的名声

183 评论

相关问答

  • 湖南新湘评论杂志社谢立言

    毁誉参半,对于曾个人品德,他是理学名臣,一生严于律己,忠君,异常清廉俭朴,他离职时全部家当只有两箱书,和一床蚊帐,而且清心寡欲,位极人臣,才在迫不得已时纳了一个

    guodong930 6人参与回答 2024-05-13
  • 湖南新湘评论杂志社

    上半月版主要栏目有“卷首”、“要言要论”、“社论”、“主题阅读”、“本刊特稿”、“调查报告”、“湘江论坛”、“田野大地的希望”、 “湘江杂评”、“群众” “芙蓉

    小燕子an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2
  • 新湘评论杂志社

    《青山不老》作者简介有奖励写回答共4个回答吴梓朝1TA获得超过186个赞聊聊关注成为第3位粉丝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飞猪 6人参与回答 2024-05-12
  • 新湘评论杂志社社长

    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

    木易洛洛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0
  • 新湘评论杂志社杨慎

    这是版本问题。比如咱们的翻译家翻译了一本外国的小说,译书的过程中觉得这书写得实在太好了,又不愿意像批注本一样去乱七八糟批注破坏原书的整体性,在没有写前言、后记的

    κiξs飛揚 5人参与回答 2024-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