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3

jasmine7927
首页 > 论文问答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格式要求多少字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白色七巧板

已采纳
排版要求:A4页面(左右页边距8cm,上边距5cm,下边距8cm),五号字,单倍行距,双栏排,4-5页。Word请使用2003及以下版本,不要使用2007版本。
220 评论

lin12345610

厦门大学是个好地方,作为一所名校,不仅学术出众,校园风景也是美不胜收,乃是游厦门的必去景点。而来到厦门大学的校门口,会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在厦门大学校门的门头上,写着的“厦门大学”四个大字,然而这四个字却有些怪异。首先这个“厦”这个字里面,似乎少了一横。“门”字则少了一点,至于“学”字,更是没有了宝盖头。似乎这三个字都是错别字。值得一提的是,首先厦门大学门匾上的字,乃是是出自鲁迅先生之手。因为鲁迅曾经在厦大任教,于1926年到1927年间,担任厦门大学国文系的教授。所以为了纪念鲁迅先生,就选用鲁迅先生写的字,来为学校题名。而所谓的错别字,有人说是故意为之,其中另有深意。比如“学”字之所以字没有宝盖头,是为了告诉我们学不封顶、学无止境的意思。而“门”字少一点儿,意思则是做人做事要包容一点,谦虚一点。就以“学”字为例,如果对比常规写法,很明显是少了一个宝盖头。但是,如果把这个字放在草书里面,那他差不多就是这样写的。因为草书的一大特点,那就是把字形简化,留其意而不拘于形。当然草书笔画省简要有根有据,是说即便大草也要遵循简化规律,不可生造,更不可凭自己的所好任意减省,这需要接触书法才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说文解字》再比如“门”字,以常规写法而言,既没有那一点,也没有那一个钩子,绝对的错别字。但是如果放在草书里面,那简直就是规矩得不能再规矩了。在许多的草书作品里面,门这个字,那也就是一笔的事儿,一个横折就能搞定。很明显,厦门大学的这几个字,就是鲁迅先生的书法作品。因为鲁迅先生的那个时代,汉字还没有开始简化。如果不是简化用笔的草书,那应该是写繁体字才对,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类似于简体字的写法。其实鲁迅先生这个人很有才,弃医从文之后,不仅文章写得好,书法也是一绝。绝对是是专业级别的,他的书法学习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同时还参考清代书法家何绍基用笔。鲁迅的字笔力沉稳,自然古雅,结体内敛而不张扬,线条含蓄而有风致,即便是略长篇的书稿尺牍,也照样是首尾一致,形神不散。郭沫若曾评价鲁迅的书法说: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质朴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遂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事实上,这并不是鲁迅先生专门为厦门大学题的字。历史上厦门大学的校名字体有多个版本,最初厦门大学的校名是其创始人陈嘉庚先生给题的,那还是十分传统的繁体书法如今在厦门大学的官网上也还能看得到,也被称为嘉庚体。后来抗战爆发,厦门大学集体搬迁,林森先生也为搬迁后的厦门大学写过校名。而咱们现在看到的厦门大学这几个字,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厦门大学改组新建之后给题上去的。那时候,鲁迅先生早已经去世了,所以根本不可能来给厦门大学题字。这几个字其实是从鲁迅手稿中拼凑出来的,也就是到鲁迅先生流传下来的书法手稿中,去特意将这几个字给摘出来,然后拼成厦门大学。这种方式在书法里叫“集字”,集字就是从名家笔迹中找到我们想要的字,按照一定的审美要求拼起来,是书法学习和创作中惯用的一种方式。比如中学历史课本中曾出现的岳飞的“还我河山”四个字,就并非岳飞亲手所书,而是抗日战争时期,为激励抗日民众,浙江某学者从岳飞所流传下来的墨迹中,集字而成。所以说,这不是鲁迅先生专门要给厦门大学的门楣上写“错别字”,而是当初在鲁迅先生手稿中选字的人选中了这几个所谓的“错别字”。当然,这里的错别字,仅仅是针对我们当下日常使用的汉字标准字体而言。类似于厦门大学这种,从鲁迅先生的书法作品中集字来给自己题名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参考消息》这个报纸,其报头就是从鲁迅的手迹中选出来的。其中那个“考”字,写得很像“政”字,所以经常会有人将其读成了“参政消息”。所以,关于厦门大学门楣上的校名,其实是没问题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从鲁迅先生书法作品中找出的“集字”,也称得上是一部书法作品。这不是错别字,而是一种鲁迅风格的一种草书,咱们姑且叫他鲁迅体吧。

194 评论

天可莲见

是本科学报,没法给你划分几类。

183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