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0

  • 浏览数

    83

暖洋洋的心2006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民族乐器参考文献

10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霸王V风月

已采纳
1,吹奏乐器:木叶, 纸片, 竹膜管(侗族) ,田螺笛(壮族),招军(汉族),吐良(景颇族),斯布斯额(哈萨克族) ,口笛(汉族),树皮拉管(苗族), 竹号(怒族) ,箫(汉族),尺八, 鼻箫(高山族) ,笛(汉族), 排笛(汉族),侗笛(侗族),竹筒哨(汉族),排箫(汉族),多(克木人), 篪(汉族)。埙(汉族), 贝(藏族),展尖(苗族),姊妹箫(苗族),冬冬奎(土家族),荜达(黎族),口利咧(黎族),唢呐(汉族) ,管(汉族),双管(汉族),喉管(汉族),芒筒(苗族),笙(汉族),芦笙(苗, 瑶, 侗族),确索(哈尼族) ,巴乌(哈尼族) ,口哨(鄂伦春族),号角(汉族)。2,弹拨乐器:金属口弦(苗族、柯尔克孜族) ,竹制口弦(彝族) ,乐弓(高山族) ,琵琶(汉族) ,阮(汉族) ,月琴(汉族) ,秦琴(汉族) ,柳琴(汉族) ,三弦(汉族) ,热瓦甫(维吾尔族) ,冬不拉(哈萨克族) ,扎木聂(藏族) ,筝(汉族) ,古琴(汉族) ,伽耶琴(朝鲜族) ,竖箜篌,雁柱箜篌。3,打击乐器:梆子(汉族) ,杵(高山族) ,叮咚(黎族) ,梨花片(汉族) ,腊敢(傣族) ,编磬(汉族) ,木鼓(佤族) ,切克(基诺族) ,钹(汉族) ,锣(汉族) ,云锣(汉族) ,十面锣(汉族) |星(汉族) ,碰钟,钟(汉族) ,编钟(汉族) ,连厢棍(汉族) ,唤头(汉族) ,惊闺(汉族) 。板(汉族) ,木鱼(汉族) ,吾攵(汉族) ,法铃(藏族) ,腰铃(满族) ,花盆鼓(汉族) ,铜鼓(壮,仡佬,布依,侗,水,苗,瑶族) ,象脚鼓(傣族) ,纳格拉鼓(维吾尔族) ,渔鼓(汉族) ,塞吐(基诺族) ,京堂鼓(汉族) ,腰鼓(汉族) ,长鼓(朝鲜族) |达卜(维吾尔族) ,太平鼓(满族) ,额(藏族) ,拨浪鼓(汉族) ,扬琴(汉族) ,竹筒琴(瑶族) ,蹈到(克木人) ,萨巴依(维吾尔族)。4,拉奏乐器乐锯(俄罗斯族) ,拉线口弦(藏族) ,二胡(汉族) ,高胡(汉族) |京胡(汉族) ,三胡(汉族) ,四胡(汉族) ,板胡(汉族) ,坠琴(汉族) ,坠胡(汉族) ,奚琴(汉族) |椰胡(汉族) ,擂琴(汉族) ,二弦(汉族) ,大筒(汉族) ,马头琴(蒙古族) ,马骨胡(壮族) ,艾捷克(维吾尔族) ,萨它尔(维吾尔族) ,牛腿琴(侗族) ,独弦琴(佤族) ,雅筝(朝鲜族) ,轧筝(汉族)。扩展资料:吹奏乐器:中国吹奏乐器的发音体大多为竹制或木制。根据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以气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动的有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第二类,气流通过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动的有唢呐、海笛、管子、双管和喉管等。第三类,气流通过簧片引起管柱振动的有笙、抱笙、排笙、巴乌等。由于发音原理不同,所以乐器的种类和音色极为丰富多彩,个性极强。并且由于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不同以及地区、民族、时代和演奏者的不同,使民族器乐中的吹奏乐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极其丰富的演奏技巧,具有独特的演奏风格与流派。弹拨乐器:中国的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横式,如:筝(古筝和转调筝)、古琴、扬琴和独弦琴等;竖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聂等。弹奏乐器音色明亮、清脆。右手有戴假指甲与拨子两种弹奏方法。右手技巧得到较充分发挥,如弹、挑、滚、轮、勾、抹、扣、划、拂、分、摭、拍、提、摘等。右手技巧的丰富,又促进了左手的按、吟、擞、煞、绞、推、挽、伏、纵、起等技巧的发展。弹奏乐器除独弦琴外,大都节奏性强,但余音短促,须以滚奏或轮奏长音。弹拨乐器一般力度变化不大。在乐队中除古琴音量较弱,其它乐器声音穿透力均较强。弹拨乐器除独弦琴外,多以码(或称柱)划分音高,竖式用相、品划分音高,分为无相、无品两种。除按五声音阶排列的普通筝等外,一般都便于转调。各类弹奏乐器演奏泛音有很好的效果。除独弦琴外,皆可演奏双音、和弦、琵音和音程跳跃。中国弹奏乐器的演奏流派风格繁多,演奏技巧的名称和符号也不尽一致。打击乐器: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品种多,技巧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根据其发音不同可分为:1、响铜,如:大锣、小锣、云锣、大、小钹,碰铃等;2、响木,如:板、梆子、木鱼等;3、皮革,如:大小鼓、板鼓、排鼓、象脚鼓等。中国打击乐器不仅是节奏性乐器,而且每组打击乐群都能独立演奏,对衬托音乐内容、戏剧情节和加重音乐的表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打击乐器在中国西洋管弦乐队中也常使用。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民族乐器
97 评论

Sally-yiner

各个学校,各个专业考的都不一样 ,想考哪个就去那个学校的网站查查,都有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目。列举几个学校: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考研专业主要有: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含当代音乐)、中国传统音乐、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中国音乐美学史、世界民族音乐、音乐心理学、专业音乐教育学、木卡姆研究、音乐文献翻译、音乐教育学、音乐教育、作曲、视唱练耳、配器、复调、和声、作品分析、律学、作曲技术理论英语文献翻译、指挥、双钢琴演奏、钢琴、电子管风琴、手风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巴松、圆号、小号、长号、打击乐、器乐伴奏艺术、竖琴、笛子、管子、唢呐、笙、琵琶、阮、三弦、古筝、古琴、箜篌、扬琴、板胡、二胡、民族打击乐、声乐、声乐伴奏艺术(双导师制)、电子音乐作曲、电子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录音艺术、提琴制作、音乐治疗学、艺术嗓音医学、交响乐、室内乐天津音乐学院,音乐考研专业主要有: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作曲、和声、复调、作品分析、配器音乐学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国当代音乐史、乐律学、音乐美学、音乐考古学、中国传统音乐、西方音乐史、民族音乐学、音乐批评学、演奏艺术理论、声乐表演理论、音乐翻译音乐教育声乐教学、钢琴教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合唱指挥、音乐基本训练与教学、自弹自唱艺术管理音乐表演声乐演唱、中国乐器演奏、管弦乐器演奏、键盘乐器演奏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考研专业主要有:音乐美学与批评、音乐人类学、世界音乐、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理论研究、作曲理论、中国音乐研究、西方音乐研究、音乐戏剧研究。

147 评论

总迷路的熊

古筝:高山流水,渔舟唱晚,林冲夜奔等。现代创作曲目有汉江韵,乡韵等。琵琶:霓裳羽衣曲,十面埋伏。现代创作有琵琶语等。二胡:二泉映月,江河水,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等。现代创作有silent moon。(以上是一般的三重奏标准配置,有时再加个笛子)扬琴:将军令,海燕等。现代创作有改编版野蜂飞舞。中阮:丝路驼铃。以上是民乐五重奏标准配置笛子:姑苏行等。柳琴:剑器,雨后庭院等。笙:晋调,南海渔歌,海南春晓等。(以上是一般民乐团常用配置)然后就是埙,箫,独弦琴,古琴之类的。

138 评论

fanfanwing

回答 您好,亲亲,我国民族乐器有:吹奏乐器包括:笙、芦笙、笛子、管子、巴乌、唢呐、箫、埙、葫芦丝。弹拨乐器包括:箜篌、阮、古琴、古筝、琵琶、柳琴、秦琴、月琴,扬琴。拉奏乐器包括:艾捷克、马头琴、二胡、中胡、高胡、四胡、京胡、板胡、擂琴三弦。打击乐器包括:编钟、云锣、磬、鼓、锣、钹、木鱼。 提问 谢谢你 回答 民族乐器即中国的独特乐器。现一般流行的有琴、筝、箫、笛、二胡、琵琶、丝竹、鼓等,是代表着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乐器。 不客气 更多2条 

230 评论

勿忘我1239

吹奏类笛子箫排箫唢呐笙芦笙管子筚篥巴乌葫芦丝侗笛唎咧埙[编辑]弹奏类古琴筝柳琴琵琶阮咸三弦月琴[编辑]拉奏类京胡高胡板胡二胡中胡大胡革胡坠胡擂琴二弦大筒四胡椰胡南胡[编辑]打击类扬琴(亦有乐团将之归纳为拨弦类)钹(大钹、小钹等等)锣(京锣、大锣、小锣、云锣等等)鼓(小堂鼓、扁鼓、大鼓、缸鼓、战鼓、排鼓、板鼓等等)木鱼、沙的、梆子、板(以木为主的体鸣乐器)铃(碰铃,手铃等等)摇鼓编钟编磬柷渔鼔中国民间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中,发展出一系列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乐器。亦有依照乐器材质而形成的分类,古称“八音”,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详见中国音乐。金 钟 · (编钟 · 特钟) · 方响 · 锣 · 云锣 · 铜鼓 · 铙 · 钹 · 铃 · 铎 · 钲石 磬 · (编磬 · 特磬)丝 拨弦古琴 · 瑟 · 古筝 · 箜篌 · 琵琶 · 阮 · 柳琴 · 月琴 · 秦琴 · 独弦琴 · 口弦拉弦胡琴 · 二胡 · 三胡 · 四胡 · 高胡 · 中胡 · 低胡 · 板胡 · 京胡 · 京二胡 · 马骨胡 · 椰胡 · 三弦 · 坠胡 · 坠琴 · 大筒 · 大筒弦 · 葫芦胡 · 土胡 · 角胡 · 擂琴 · 革胡 · 低音革胡 · 马头琴 · 牛腿琴 · 大广弦 · 二弦子 · 葫芦琴 · 拉阮 · 奚琴 · 轧筝 · 清胡击弦扬琴 · 筑竹 笛子 · 箫 · 排箫 · 籥 · 篪 · 尺八 · 筚篥 · 管子 · 唢呐 · 巴乌 · 芒筒 · 唎咧 · 口笛 · 新笛 · 侗笛 · 口弦匏 笙 · (竽) · 芦笙 · 葫芦丝 · 葫芦笙土 埙 · 缶革 鼓 · 大鼓 · 板鼓 · 排鼓 · 南堂鼓 · 八角鼓 · 羯鼓 · 鼗 · 搏拊木 木鱼 · 柷 · 敔 · 鼓板 · 拍板 · 梆子其他 骨笛 · 木叶

336 评论

西兰花007

可以啊,为什么不能呢,可以写它的起源发展意义,意义要分不同的时期阐述,特别是现代的意义,同时也需要加入你个人的想法看法,还有他人的想法看法,分古人现代人阐述,最好加上一些对比啊,看它是什么类型的东西,要找到相同类型的东西来对比,它不仅仅可以是乐器这一类型的哦,同样也是其他的类型的东西哦,这里当然还得阐述古今在该类型的不同,最好在描述下和它同类型的东西的特性优缺点能干啥起啥作用,要接近生活的作用,这样对比起来才形象啊。当然总结是很有必要的,把你想说的,不管该说不该说的都描述出来,当然反动啊暴力的思想什么的描述的时候还是委婉的一点好。

348 评论

品嵊红木

琵琶:十面埋伏,紫竹调,将军令,凉州曲古琴:归去来兮辞,高山流水,长门怨,广陵散,酒狂,幽兰,凤求凰二胡:赛马曲,胡笳十八拍

118 评论

帅气小王子…

周代,中国已有根据乐器的不同制作材料进行分类的方法,分成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叫做“八音”。在周末至清初的三千多年中,中国一直沿用“八音”分类法。金类:主要是钟,钟盛行于青铜时代。钟在古代不仅是乐器,还是地位和权力象征的礼器。王公贵族在朝聘、祭祀等各种仪典、宴飨与日常燕乐中,广泛使用着钟乐。敲击钟的正鼓部和侧鼓部可发两个频率音,这两个音,一般为大小三度音程。另外还有磬、錞于、勾鑃,基本上都是钟的变形。石类:各种磬,质料主要是石灰石,其次是青石和玉石。均上作倨句形,下作微弧形。大小厚薄各异。磬架用铜铸成,呈单面双层结构,横梁为圆管状。立柱和底座作怪兽状,龙头、鹤颈、鸟身、鳖足。造型奇特,制作精美而牢固。磬分上下两层悬挂,每层又分为两组,一组为六件,以四、五度关系排列;一组为十件,相邻两磬为二、三、四度关系。它们是按不同的律(调)组合的。丝类:各种弦乐器,因为古时候的弦都是用丝作的。有琴、瑟、筑、琵琶、胡琴、箜篌等。竹类:竹制吹奏乐器,笛、箫、箎、排箫、管子等。匏类:匏时葫芦类的植物果实,用匏作的乐器主要是笙。土类:就是陶制乐器,埙、陶笛、陶鼓等。革类:主要是各种鼓,以悬鼓和建鼓为主。木类: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有各种木鼓、敔、柷。敔是古代打击乐器,形制呈伏虎状,虎背上有锯齿形薄木板,用一端劈成数根茎的竹筒,逆刮其锯齿发音,作乐曲的终结。用于历代宫廷雅乐。柷是古代打击乐器,形如方形木箱,上宽下窄,用椎(木棒)撞其内壁发声,表示乐曲即将起始。用于历代宫廷雅乐。 中国吹奏乐器的发音体大多为竹制或木制。根据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以气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动的有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第二类,气流通过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动的有唢呐、海笛、管子、双管和喉管等。第三类,气流通过簧片引起管柱振动的有笙、抱笙、排笙、巴乌等。由于发音原理不同,所以乐器的种类和音色极为丰富多彩,个性极强。并且由于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不同以及地区、民族、时代和演奏者的不同,使民族器乐中的吹奏乐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极其丰富的演奏技巧,具有独特的演奏风格与流派。典型乐器:笙、芦笙、排笙、葫芦丝、笛、管子、巴乌、埙、唢呐、箫。全部乐器:木叶、纸片、竹膜管(侗族) 、田螺笛(壮族) 、招军(汉族) 、吐良(景颇族) 、斯布斯、额(哈萨克族)、口笛(汉族) 、树皮拉管(苗族) 、竹号(怒族) 、箫(汉族) 、尺八 、鼻箫(高山族) 、笛(汉族) 、排笛(汉族)、侗笛(侗族) 、竹筒哨(汉族) 、排箫(汉族) 、多(克木人) 、篪(汉族) 、埙(汉族) 、贝(藏族) 、展尖(苗族)、姊妹箫(苗族) 、冬冬奎(土家族) 、荜达(黎族) 、(口利)咧(黎族) 、唢呐(汉族) 、管(汉族) 、双管(汉族)、喉管(汉族) 、芒筒(苗族) 、笙(汉族) 、芦笙(苗、瑶、侗族) 、确索(哈尼族) 、巴乌(哈尼族) 、口哨(鄂伦春族)。 中国的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横式,如:筝(古筝和转调筝)、古琴、扬琴和独弦琴等;竖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聂等。弹奏乐器音色明亮、清脆。右手有戴假指甲与拨子两种弹奏方法。右手技巧得到较充分发挥,如弹、挑、滚、轮、勾、抹、扣、划、拂、分、摭、拍、提、摘等。右手技巧的丰富,又促进了左手的按、吟、擞、煞、绞、推、挽、伏、纵、起等技巧的发展。弹奏乐器除独弦琴外,大都节奏性强,但余音短促,须以滚奏或轮奏长音。弹拨乐器一般力度变化不大。在乐队中除古琴音量较弱,其它乐器声音穿透力均较强。弹拨乐器除独弦琴外,多以码(或称柱)划分音高,竖式用相、品划分音高,分为无相、无品两种。除按五声音阶排列的普通筝等外,一般都便于转调。各类弹奏乐器演奏泛音有很好的效果。除独弦琴外,皆可演奏双音、和弦、琵音和音程跳跃。中国弹奏乐器的演奏流派风格繁多,演奏技巧的名称和符号也不尽一致。典型乐器:琵琶、筝、扬琴、七弦琴(古琴)、热瓦普、冬不拉、阮、柳琴、三弦、月琴、弹布尔。全部乐器:金属口弦(苗族)(柯尔克孜族) 、竹制口弦(彝族) 、乐弓(高山族) 、琵琶(汉族) 、阮(汉族) 、月琴(汉族) 、秦琴(汉族) 、柳琴(汉族) 、三弦(汉族) 、热瓦甫(维吾尔族) 、冬不拉(哈萨克族) 、扎木聂(藏族) 、筝(汉族) 、古琴(汉族) 、伽耶琴(朝鲜族) 、竖箜篌、雁柱箜篌。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品种多,技巧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根据其发音不同可分为:1、响铜,如:大锣、小锣、云锣、大、小钹,碰铃等;2、响木,如:板、梆子、木鱼等;3、皮革,如:大小鼓、板鼓、排鼓、象脚鼓等。中国打击乐器不仅是节奏性乐器,而且每组打击乐群都能独立演奏,对衬托音乐内容、戏剧情节和加重音乐的表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打击乐器在中国西洋管弦乐队中也常使用。民族打击乐可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无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板、梆、铃等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典型乐器:堂鼓(大鼓)、碰铃、缸鼓、定音缸鼓、铜鼓、朝鲜族长鼓、大锣小锣、小鼓、排鼓、达卜(手鼓)、大钹。全部乐器:梆子(汉族) 、杵(高山族) 、叮咚(黎族) 、梨花片(汉族) 、腊敢(傣族) 、编磬(汉族) 、木鼓(佤族) 、切克(基诺族) 、钹(汉族) 、锣(汉族) 、云锣(汉族) 、十面锣(汉族) 、星(汉族)——碰钟 、钟(汉族) 、编钟(汉族) 、连厢棍(汉族) 、唤头(汉族) 、惊闺(汉族) 、板(汉族) 、木鱼(汉族) 、吾攵(汉族) 、法铃(藏族) 、腰铃(满族) 、花盆鼓(汉族) 、铜鼓(壮、仡佬、布依、侗、水、苗、瑶族) 、象脚鼓(傣族) 、纳格拉鼓(维吾尔族) 、渔鼓(汉族) 、塞吐(基诺族) 、京堂鼓(汉族) 、腰鼓(汉族) 、长鼓(朝鲜族) 、达卜(维吾尔族) 、太平鼓(满族) 、额(藏族) 、拨浪鼓(汉族) 、扬琴(汉族) 、竹筒琴(瑶族) 、蹈到(克木人)、萨巴依(维吾尔族)。 拉弦乐器主要指胡琴类乐器。其历史虽然比其它民族乐器较短,但由于发音优美,有极丰富的表现力,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艺术水平,拉弦乐器被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与伴奏。拉弦乐器大多为两弦少数用四弦如:四胡、革胡、艾捷克等。大多数琴筒蒙的蛇皮、蟒皮、羊皮等;少数用木板如:椰胡、板胡等。少数是扁形或扁圆形如:马头琴、坠胡、板胡等,其音色有的优雅、柔和有的清晰、明亮;有的刚劲、欢快、富于歌唱性。典型乐器:二胡、板胡、革胡、马头琴、艾捷克、京胡、中胡、高胡。全部乐器:乐锯(俄罗斯族) 、拉线口弦(藏族) 、二胡(汉族) 、高胡(汉族) 、京胡(汉族) 、三胡(汉族)、四胡(汉族) 、板胡(汉族) 、坠琴(汉族) 、坠胡(汉族) 、奚琴(汉族) 、椰胡(汉族) 、擂琴(汉族) 、二弦(汉族) 、大筒(汉族) 、马头琴(蒙古族) 、马骨胡(壮族) 、艾捷克(维吾尔族) 、萨它尔(维吾尔族) 、牛腿琴(侗族) 、独弦琴(佤族) 、雅筝(朝鲜族) 、轧筝(汉族)。

137 评论

薰衣草恋人

试论古筝的音色   摘要:古筝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乐器,其音色清悦、高洁、委婉动听并富有神韵。它丰富的表现力细致微妙地刻画人们的内在情感,无论是如泣如诉、还是高歌吟唱它都可以表现的淋漓尽致。古筝的音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它整体的音响效果和乐曲的表现,鉴于此,通过多个角度对古筝音色的研究,使古筝的演奏日臻完美。  关键词:音色;影响因素  音乐,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都是声音的艺术,因此必须讲究声音的美感,也就是良好的音响效果,而这很大程度是由音色的好坏所决定的。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音色是最抽象、最难把握的。音色,即音品,声音的属性之一,是声音的个性特色,有明亮、暗淡、清脆、沉闷、圆润、干涩、浑厚、单薄、柔和、刚劲之分。音色(timbre或tone color)是由发音物体所产生的谐波(harmonic wave)决定的,发音物体的性质、形状不同,所产生的谐波也不同,因而音色也不同。  影响古筝音色的客观因素主要有乐器形制、演奏中手指对触弦的控制;而影响音色的主观因素有作曲家音乐作品的一度创作与表演者的二度创作中的审美认知、内心听觉等。  一、客观因素  (一)乐器形制与义甲的选材对音色的影响  乐器本身的音色对古筝的演奏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先从乐器的选材制作对音色的影响谈起。“不同的乐器,由于材料与结构的不同,发音体的组织条件就不同,在发音时产生的自然泛音列的多少也就不同,音色也不相同,即使在演奏音高、强弱相同的音时,也会有不同的音色效果。而即使同是古筝,但用不同材料做成,也可细分出它们之间的不同音色效果。”专业演奏者对古筝的音色要求主要是:声音很集中,能够立起来,高音亮,有穿透力,声音清脆,余音要长;中音区过渡好,不能发散,音质集中,饱满;低音区浑厚,共鸣好,各个音区对比鲜明,不能像白开水一样。  古筝的选材对音色的影响  古筝的选材非常关键,直接影响到古筝的音色、音质。制作古筝的材料,主要是梧桐木、红木、花梨木、紫檀木、乌木和其它较硬的木料(一般称硬质木)等。梧桐木的材质松软、易于振动,一般用来制作面板。底板、琴首和筝尾多用硬质木制作,它们胶合的琴身,能产生良好共鸣、增大音量。红木等硬质木料,木纹顺直,色泽美观,质地坚实,是制作筝框表板、岳山利弦柱的良材。制作古筝的材料很讲究,木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琴板的弹性和传声性能,古筝的面板是决定古筝音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制作古筝的面板,常用硬度适中、纹理细密均匀、无节疤、无斜纹和扭转纹的桐木板,而琴的镶板则用硬度较大,木质坚实的木料,加上精良的制作工艺技术,这是做音色优良的古筝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就古筝的发声原理而言,面板的传导效果与筝体的振动状态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从而也决定了古筝音色的优劣。  义甲的选材对音色的影响  古筝弹奏出美妙的声音是通过义甲触弦而得到的,弹筝用的义甲和拉弦乐器的弓子一样重要,做义甲的材料、规格、硬度、表面光滑程度等,都会影响古筝弹奏的音响效果,因此,义甲的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都很讲究。  弦的选择对音色的影响  弦的种类也由很多,各种材料制成的弦,振动时都会产生不同的音色效果。  丝弦:音质纯朴,但音色较沉闷,不够清脆明亮,音量较小,余音较短。五十年代以前的筝常用丝弦,以后已被钢弦所取代。  钢弦:音色清脆明亮,音量较大,余音较长,适用于弹奏韵味细腻的乐曲,但由于其余音长,杂音较多,弹奏《战台风》之类的乐曲,音响较嘈杂,没有金属尼龙合成弦的效果好。  金属尼龙合成弦:低音浑厚、中音柔和、高音清脆明亮,音质比钢弦纯净,适合弹奏和声效果丰富,音响强烈的乐曲,但余音较短,弹奏韵味细腻的乐曲,效果不如钢弦佳。  (二)演奏方法对音色的影响  古筝属弹拨乐器类,它的基本的音色是手指在最好的触弦点弹奏,使筝弦达到最佳的振动状态,从而发出清晰、圆润、结实、富有弹性的声音。古筝的演奏,在同一根弦上,用不同的指法、不同的弦段、不同的触弦角度和速度,也会产生不同的音色。触弦时的力度,速度和弦段的选择,要根据乐曲的需要而定,不能一概而论,恰当的触弦方式是正确表现乐曲音色的关键环节。  触弦方式变化对音色的影响  音色亦称音品,是发声体在振动时,由于声波的波形及泛音数量的结构,相对强度不同而形成的音的一种特质,它主要是由基音和音的比例关系来决定的。我们在演奏时,选择不同的激发点,不仅可以因泛音数量的不同而改变音色,而且也可以因对各泛音振幅人小的影响来改变音色。需要强烈的音响效果时触弦的力度要大,触弦的速度要快,弹奏的位置在距前岳山2厘米左右的弦段上;需要柔和而丰满的音响时,用中强的力度和中等速度触弦,弹奏的位置在距前岳上3厘米至4厘米的弦段上;需要轻柔、空旷、朦胧的音响效果时,用中弱的力度,较慢的触弦速度,在中、低音区弹奏的位置在距琴码约3厘米左右的弦段上。义甲触弦深浅变化对音色的影响  A基木触弦点是甲尖至胶布的三分之一处,音色柔和、饱满。  B触弦较深,义甲与琴弦接触的面积人,音色较为深沉、厚重。  C 触弦较浅,义甲与琴弦接触面积小,音色轻快,颗粒性强,适用于快速轻盈的快板。  实际演奏中,音色的产生与变化所需要的条件是多元素的,演奏者获取理想音色的手法也是综合的,而非单一的一种。只有当触弦角度、而积与触弦位置、过弦速度、力度等相结合,才能有效地获得我们所想要的音色。  3、手指用力部位的变化  古筝演奏的基本发力点在于手指尖,但由于乐曲风格不同,情绪不同,演奏时就相应的需要变化用力部位。例如演奏河南筝曲,要求音色刚健、硬朗,就应把手指用力部位放在手指的根部关节,以增加力度,这样发出的音便刚劲有力:演奏浙江筝曲,要求音色柔和、委婉、灵巧。这时就不能把发力部位放在手指根部关节,而应放在手指第一关节。力度相应减小,发出的音则柔和,轻巧。  二、主观因素  对音色感知的经验基础上联想成像的音色标准与内心听觉一样,是鉴别客观实践音色的无形尺度。在长期的音乐时间活动中,人对某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频率、幅度、波形、高低、强弱及明亮、暗淡、净润等方面获得的感性认识到,这种感性认识不是一次或几次就能获得的,而是经过无数次地重复,是在音响对感官的一再刺激,经过数个感受器官联合工作,并使接收到的音色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的信息库加以分析、综合、编码、形成固定的音色感知表象,古筝作为一门音乐艺术,归根到底是审美的艺术。  任何一首古筝作品都会表达自身独特的思想与情感,这就需要演奏者灵活运用各种技巧去进行表演的二度创作来再现作品。因此在表演的二度创作中,就要根据作品的内容、情绪、风格等需要,性地设计不同的触弦方式,以求获得不同的音色来表现作品的内涵与意境。内心听觉存在于演奏者心灵之中,无影无形,但却能主宰演奏者按照一定的目的支创造相应的音色。它对音色的选择是积极主动并且有创造性的,是实践音色美的先导,只有具备了美的内心听觉才会有优美的实际演奏音色。所以演奏者不但要在演奏技巧上下功夫,更应在艺术修养上下功夫。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内涵体验越深越细腻,就越能调动诸如音色、节奏、力度等因素,塑造出栩栩如生的音乐形象;越能通过美的音色去感染人。总之,要想使演奏水平日臻完善,在提高演奏技巧水平的同时也应在音色的把握上不间断地、细致入微地去体会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军:《古筝演奏与心理音色》,《中国戏曲学院学报》,07年2月第28卷第一期  [2]林玲:《论筝演奏中的音乐表现》,《怎样提高古筝的演奏水品》华乐出版社  [3]佘艳:《如何把握古筝演奏的音色》,《襄樊艺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9年5月第3期  [4]邱大成:《古筝基础训练中的几个问题》  [5]焦力:《论古筝的演奏音色》  [6]葛雪婷:《古筝演奏音色的“色彩性布局”》,《音乐时空》  [7]陈去非:《古筝演奏,音色是灵魂》,《福建艺术

216 评论

cat20121028

有依照乐器材质而形成的分类,古称“八音”,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详见中国音乐。  乐器种类:  吹奏类:  笛子  箫  排箫  唢呐  笙  芦笙  管子  筚篥  巴乌  葫芦丝  侗笛  唎咧  埙  弹奏类:  古琴  筝  柳琴  琵琶  阮咸  三弦  月琴  拉奏类:  京胡  高胡  板胡  二胡  中胡  大胡  革胡  坠胡  擂琴  二弦  大筒  四胡  椰胡  南胡  打击类:  扬琴(亦有乐团将之归纳为拨弦类)  钹(大钹、小钹等等)  锣(京锣、大锣、小锣、云锣等等)  鼓(小堂鼓、扁鼓、大鼓、缸鼓、战鼓、排鼓、板鼓等等)  木鱼、沙的、梆子、板(以木为主的体鸣乐器)  铃(碰铃,手铃等等)  摇鼓  编钟  编磬  柷  渔鼔  中国民族乐器  金 钟 · (编钟 · 特钟) · 方响 · 锣 · 云锣 · 铜鼓 · 铙 · 钹 · 铃 · 铎 · 钲  石 磬 · (编磬 · 特磬)  丝 拨弦 古琴 · 瑟 · 古筝 · 箜篌 · 琵琶 · 三弦 · 阮 · 柳琴 · 月琴 · 秦琴 · 独弦琴 · 口弦  拉弦 胡琴 · 二胡 · 三胡 · 四胡 · 高胡 · 中胡 · 低胡 · 板胡 · 京胡 · 京二胡 · 马骨胡 · 椰胡 · 坠胡 · 坠琴 · 大筒 · 大筒弦 · 葫芦胡 · 土胡 · 角胡 · 擂琴 · 革胡 · 低音革胡 · 马头琴 · 牛腿琴 · 大广弦 · 二弦子 · 葫芦琴 · 拉阮 · 奚琴 · 轧筝 · 清胡  击弦 扬琴 · 筑  竹 笛子 · 箫 · 排箫 · 籥 · 篪 · 尺八 · 筚篥 · 管子 · 唢呐 · 巴乌 · 芒筒 · 唎咧 · 口笛 · 新笛 · 侗笛 · 口弦  匏 笙 · (竽) · 芦笙 · 葫芦丝 · 葫芦笙  土 埙 · 缶  革 鼓 · 大鼓 · 板鼓 · 排鼓 · 南堂鼓 · 八角鼓 · 羯鼓 · 鼗 · 搏拊  木 木鱼 · 柷 · 敔 · 鼓板 · 拍板 · 梆子  其他 骨笛 · 木叶

156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民族乐器参考文献

    有依照乐器材质而形成的分类,古称“八音”,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详见中国音乐。  乐器种类:  吹奏类:  笛子  箫  排箫  唢呐  笙  芦

    枫月絮影 9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中国民族音乐参考文献

    这是我曾经的    音乐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是把音乐当做商品,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音乐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我国,它主要是指音像业

    尹才宝贝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中国民族音乐论文参考文献

    摘要: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近代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上海具有重要的地位。首先,由于“海派”的文化传统,上海成为中国新式音乐教育的

    小花肚子饿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民族声乐参考文献

    《唱论》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声乐理论著作,元燕南芝庵(生平不详)著。有元至正年间刻本,附刊于元人杨朝英编《乐府新编阳春白雪》卷首。近人周贻白《戏曲演唱论著辑释》

    浦江海鸥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民族音乐参考文献

    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

    钱小小小疯纸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