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11

致远……
首页 > 论文问答 > 农村畜牧业发展状况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菁菁super5man

已采纳
建设现代化畜牧业强省必须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  [编者按] 四川省人民政府于2005年12月5日发出通知,对如何保持我省畜牧业稳定发展的势头,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新的要求。其主导思想就是,要把转变畜牧业的生产方式,作为全省各级政府和畜牧主管部门发展我省畜牧业的基本思路,并以此来制定畜牧工作的方针和措施。现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化畜牧业强省的意见》刊登于后供各地畜牧部门学习参考。  我省畜牧业已经连续28年持续稳步增长,多项经济技术指标名列全国前茅,生猪出栏和猪肉产量居于全国首位,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近年来,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物疫病防控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分散养殖和粗放经营越来越制约畜牧业健康发展,彻底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推进畜禽的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确保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畜禽产品,已成为新时期畜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和构建现代化畜牧经济强省的必然途径。为此,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以确保产品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为目的;以推进畜禽规模化饲养和标准化生产为突破口;以实现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发展为重点,以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来建设现代化畜牧业强省。  二、基本原则  1、把动物疫病防治控制与畜牧业投入品监控结合起来,建设无公害畜产品基地,提高畜产品质量,保证消费者安全。  2、把畜牧业生产发展与畜禽养殖环境建设结合起来,促进生态环境与生产条件的同步改善,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  3、把畜牧业科技创新与适用技术普及推广结合起来,着力构筑现代化畜牧业生产体系,建立种、养、加、销一体化的经济结构。  4、把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市场机制要求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养殖户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坚持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实现畜牧业“四改五化”,即通过改良畜禽品种、改善养殖环境、改变饲养管理、改革经营流通,建立一套功能完善、运行良好的畜牧业健康养殖体系,努力达到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产业化、畜禽产品安全化,构建现代化畜牧经济强省。  具体任务:“十一五”期间,无疫区建设充分发挥作用,重大动物疫病有效控制,畜禽养殖环境明显改善,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实现达标排放,畜产品全部实现安全化;推行畜禽的适度规模饲养和标准化生产,商品猪适度规模饲养出栏量占总出栏的比重达60%以上,建立一批畜禽标准化饲养基地;畜禽良种率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将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种畜禽生产基地;推进畜产品精深加工,规范畜禽定点屠宰,严格禁止私屠滥宰,严格对病死畜实行“四不一处理”,生猪的工厂化屠宰加工达60%以上;到2010年,畜牧业产值实现193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60%,农民人均畜产品现金收入每年增加50元以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技术培训,实现从业人员技能化  一是努力提高广大养殖户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开展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力争在2010年前把养殖户普遍培训一次,改变农村的卫生习俗和养殖习惯,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引导农民分工分业,走专业化饲养的路子,逐步实现从业人员专门化和技能化。  二是加快对畜牧兽医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到2010年,使30%以上的养殖户获得绿色证书,畜禽规模化养殖场配备具有大专学历水平的兽医和畜牧专业人员。乡镇兽医人员达到中专学历水平以上。  三是加强对畜禽屠宰加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重点对定点屠宰加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动物疫病知识培训和公共卫生知识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应逐步推行屠宰加工人员上岗许可制度。  (二)规范饲养技术,实现畜禽生产标准化  一是加快畜牧业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应用。严格按照优良畜禽品种标准和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从环境与设施、品种与繁殖、畜禽饲养投入品管理使用等方面实行规范化饲养和标准化生产。“十一五”期间,全省重点建设60个标准化商品猪生产基地(县)、60个标准化商品禽生产基地(县)、20个标准化肉羊生产基地(县)、10个标准化肉牛生产基地(县)、10个标准化奶源生产基地(县)。  二是加大畜牧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推广力度。加快培育优质、高效、抗逆性强,具有知识产权和地方特色的畜禽新品种(系)与配套系。抓紧新饲料开发,研制安全饲料加工配制技术。推广畜禽疫病快速诊断和监测技术,完善兽药残留检测标准的制定。以适度规模养殖场和生态养殖小区为载体,将成熟技术集成配套,组织实施畜牧业“科技入户”工程,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圈,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  三是努力提高畜禽良种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坚持引种、培育、推广相结合,做好良种的扩繁和推广工作。各地应积极研究和制定畜禽良种补贴等优惠政策,发挥畜禽育种科研单位的作用,扶持民营科研机构,继续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投入畜禽良种工程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畜禽种业集团,加快畜禽良种生产的产业化,力争把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种畜禽生产基地。  (三)加大监控力度,实现饲养管理科学化  一是强化对动物疫病监控。在充分发挥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作用的同时,重点抓好种畜禽场、大中型规模养殖场、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动物疫病监测和产品质量监控,建立产品安全的把关、溯源、设限和布控体系。强化适度规模场、生态养殖小区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建设动物防疫屏障体系,做好流通防疫监管。  二是加强畜产品及其投入品的监管。重点落实源头治理,市场监督等措施,继续加大畜牧投入品专项整治力度,对养殖、加工、流通实行全程监测。推行《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加强兽药质量监管和兽药残留监控。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除在养殖环节加大力度外,重点加强对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质量监控。  三是加强对畜禽养殖和生产过程的管理。生态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要建立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生产经营和防疫管理体系。推行统一规划、统一防疫、统一治污、统一服务、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要依托当地资源,积极构建 “果园养猪”、“山地养鸡”、“稻鸭共育”等畜禽生态循环模式,促进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水平的提高。  (四)拓展服务领域,实现体系建设配套化  一是建立多种领域、多种形式、多种功能的畜牧业服务体系。按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依托科研单位、技术推广部门、专业合作组织、加工营销龙头企业等组建畜牧业成果转化中心、创新服务中心、专家大院、专业协会、信息网络等,将良种推广、疫病防控、投入品管理等传统的服务项目与环境治理、投资管理、信息服务和市场拓展等现代服务项目有效地结合起来。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内容、充实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效能。形成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的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是建立规范的养殖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养殖业的规范化管理,提高畜产品质量,探索启动良好农业规范(GAP),良好管理规范(GMP),良好兽医规范(GVP)以及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CCP)等行之有效的受理体系认证。为我省的畜产品特别是猪肉制品的外销和出口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创新组织形式,实现经营流通产业化  一是培育壮大骨干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引导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整合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逐步形成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的产业集团和不同层次的龙头企业群体。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争取上市融资,增加龙头企业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二是大力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围绕我省农业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根据市场需求发展保鲜肉和方便肉制品。扩大加工规模,提高产品档次,打造知名品牌,增加外销出口,提高畜产品附加值和畜牧业综合效益。  三是促进流通领域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坚持统筹安排,合理规划,搞好农产品市场建设。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扶持现有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做强做大。  四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要的联结纽带,把农户、规模养殖场、生态养殖小区及畜产品加工企业有效地联结起来,处理好企业和农户之间、合作社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提升生态养殖小区、适度规模养殖场以及散养农户的技术水平和养殖效益,增强其规避疫病灾害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六)加大扶持力度,实现政策投入制度化  一是解决好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建设用地。凡是生态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用地,一律作为农业用地。不得占有基本农田,不占或少占耕地。各地要在贯彻落实国家土地政策,盘活存量土地资源的基础上,按照种养业协调发展的原则,把发展畜禽适度规模养殖以及建设畜禽养殖小区所需的土地列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支持农民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地和滩涂发展畜禽的适度规模养殖。  二是调整省级财政畜牧专项资金结构。规范引种补助标准,重点支持对畜禽场和生态养殖小区农户的引种补贴,加快良种推广进度。  三是支持养殖户、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的沼气建设。畜禽粪便是很好的有机肥,也是沼气能源的最好原料,在当前耕地肥力下降、能源紧缺的情况下,开展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尤其必要。财政资金和农村能源建设经费应重点支持养殖场户的沼气建设,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四是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各级财政要围绕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重点支持畜禽良种工程建设、生态养殖小区建设、适度规模养殖场的圈舍改造和粪污处理以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等。引导农民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建立畜禽生态养殖小区。  五是加大金融机构对养殖户的信贷支持。坚持和推广小额信贷,农村信用联社要支持规模饲养的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担保体系,龙头企业可根据国家规定成立担保公司为所带动的农户提供担保贷款,扩大基地规模,做大做强企业。  六是在全省推广生猪养殖保险。建立畜禽养殖保险体系,对于防范和降低养殖业风险特别是推进病死家禽“四不一处理”有很好的保障作用,应搞好试点,取得经验后在全省逐步推广。推行初期,可由各市、县政府制定鼓励、支持养殖户参加生猪养殖保险的办法,促进养殖保险顺利开展。
118 评论

魅影幽兰

[1]杨德亮 牧区经济发展中的文化不适及社会环境问题——青海祁连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2]来德珍,朵华本,李进通 青海草地畜牧业自然灾害及防御[J] 青海草业,2007,(2) [3]文香,吴阿迪 试论青海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的意义和措施[J] 青海草业,2002,(1) [4]韩国明,看召本 青海省共和县高原生态畜牧业生产经营专业合作社研究[J] 草业科学,2011,(6) [5]白媛,张兴明,徐品泓 青海省畜牧业雪灾风险评价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 [6]房玉双 青海省有机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1) [7]周华坤,王启基,赵亮,韩发,张玉 青海省泽库县草地现状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J] 草业科学,2007,(3) [8]周华坤,赵新全,王启基,赵亮,周立,张玉 青海省同德县草地现状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J] 草原与草坪,2007,(4) [9]郭映义 加快青海省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 青海草业,2005,(2) [10]周华坤,周立,刘伟,赵新全,来德珍 青海省玛多县草地退化原因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J] 中国草地,2003,(6) [11]袁青杉 青海省草地畜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 青海草业,2005,(1) [12]张海云 青海省畜牧业的灰色预测[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2,(1) [13]徐世晓,赵新全,孙平 青海省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J] 四川草原,2001,(1) [14]李青云,车敦仁,王鸿运,辛有俊,乔安海,宋桂玲 青海省同德县草地畜牧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J] 草业科学,1998,(3) [15]彭立鸣 加强基础建设 全面发展畜牧业经济[J] 经贸世界,1998,(6) [16]文祯中,黄英姿 青海省畜牧业发展战略之研讨(Ⅰ)[J] 农村生态环境,1989,(2) [17]张文英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J] 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学报,1997,(1) [18]梅端智 依托龙头企业推动青海省农牧业产业化经营[J] 青海师专学报,2008,(3) [19]吉生宏,罗晓林,魏雅萍,石德军,洒文君,格日多杰,陈玉文 青海省黄南州泽库、河南两县畜牧生产调查报告[J] 黄牛杂志,2005,(1) [20]陈月辉 青海省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及主要对策[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3) [21]李林,张国胜,时兴合,汪青春,徐维新,董立新 干旱对青海省水资源和农牧业的影响及其防御对策[J] 青海科技,1999,(4) [22]侯学煜,孙世洲,杜庆 从生态学观点论如何扬长避短发展青海省的大农业[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1981,(1) [23]黎雪萍 试论青海省发展“生态—技术”农牧经济的意义与对策[J] 青海草业,2002,(4) [24]杨吉云 浅谈环青海湖地区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J] 青海草业,2007,(1) [25]林桂英 青海民族地区畜牧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3) [26]李旭谦 生态畜牧业是青海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 青海草业,2008,(4) [27]杜铁瑛 青海草地生态环境治理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J] 青海草业,2002,(1) [28]李红梅,李林,邓振镛,黎明 气候变化对青海高原及周边地区畜牧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7) [29]王子录,田玉智 发展耕地种草促进农区畜牧业生产——以青海东部农区民和县为例[J] 草业科学,2010,(8) [30]丁生喜 环青海湖少数民族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22) [31]李红梅,李林,邓振镛,黎明 气候变化对青海高原及周边地区畜牧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2) [32]祁英香 青海湖地区草地载畜量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9,(5) [33]祁英香 青海湖地区草地载畜量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3) [34]李红梅,周秉荣 环青海湖地区物候季节划分及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J] 草业科学,2006,(9) [35]马成库 青海畜牧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J] 青海民族研究,2001,(3) [36]杨国柱,李长慧,张洪军 青海草地畜牧业发展战略[J] 茶叶科学,1994,(1) [37]冯宇诚 青海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38]李智花,麻多杰 青海海东地区饲草料平衡分析及今后畜牧业发展建议[J] 青海草业,2009,(3) [39]郭连云 青海同德近50年气候与草地畜牧业生产的关系[J] 草业科学,2008,(1) [40]杨永隆,潘桂兰 青海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刍议[J] 青海草业,2003,(4) [41]张文英,田玉华 《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学报》引文统计与分析[J] 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学报,1994,(2) [42]张文英 《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学报》论文统计与分析[J] 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学报,1996,(1) [43]时兴合,汪青春,赵燕宁,马占良 青海东部气候变化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J] 青海农林科技,2007,(4) [44]马进福 青海边远贫困山区乡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建设初探[J] 青海农林科技,2008,(2) [45]李英年,王启基 气候变暖对青海农业生产格局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1999,(2) [46]张东杰 青海省农牧业推广体系、服务效率及相关制约因素的研究[D] 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47]丁恒杰,绽永芳 青藏高原牧区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草业与畜牧,2011,(5) [48]丁恒杰,绽永芳 青藏牧区发展现代畜牧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畜牧兽医杂志,2011,(3) [49]若毛吉,羊毛吉 共和县畜牧业经济系统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2009,(9) [50]邓本太 关于加快青海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思考[J] 攀登,2010,(1)

317 评论

jessiemaomao

通过对北京相关机构的调查确定,栀子、白术、牛膝均为临床常用中药。《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收载其饮片包括栀子、炒栀子、焦栀子、白术、炒白术、焦白术、牛膝及酒牛膝。其中定性分析方面多采用薄层色谱鉴别,定量方面多采用色谱法测定部分指标成分的含量。然而,中药具有化学成分复杂,炮制方法多变的作用特点,对于中药而言,这种质量控制模式存在缺陷。基于此现状,本文以这九种药材饮片为研究对象,在现有的质量标准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以期完善和提高质量标准的控制水平。C18反相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的研究首次采用C18反相薄层色谱代替传统的硅胶薄层色谱,对栀子、白术、牛膝等九种饮片进行定性鉴别的研究。相较于原有质量标准中的定性鉴别,本研究中白术及其炮制品的C18反相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法,可以得到更为丰富的信息,提高鉴别的准确性;而各药材饮片的前处理方法更为简便,展开剂更为简单,安全;同时C18反相薄层色谱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所反映信息一致,可用于药材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指纹图谱的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栀子、白术、牛膝等九种饮片的指纹图谱。栀子饮片及炒栀子的指纹图谱中标定了9个特征峰,焦栀子的指纹图谱中标定了5个特征峰,10批不同厂家的栀子饮片相似度在95以上,10批不同厂家的炒栀子饮片相似度在90以上,9批不同厂家的焦栀子饮片相似度仅在70以上;白术、麸炒白术、土炒白术及焦白术指纹图谱中标定了10个特征峰,不同厂家的白术饮片,麸炒白术,土炒白术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在95以上,10批不同厂家的焦白术相似度在70以上;牛膝、酒牛膝指纹图谱中标定了14个特征峰,不同厂家的白术饮片,13批不同厂家牛膝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在90以上,5批不同厂家酒牛膝相似度在70以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对各饮片指纹图谱中的特征峰进行了指认。栀子、炒栀子、焦栀子指纹图谱中的8个特征峰得到了初步指认;白术、麸炒白术、土炒白术及焦白术指纹图谱中共指认了6个特征峰;牛膝、酒牛膝指纹图谱中的7个特征峰得到了初步的指认;通过对各饮片指纹图谱中特征峰的初步指认,能够得到各饮片更加完整的化学成分信息。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栀子、炒栀子及焦栀子中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苷)和二萜色素类化合物(西红花苷Ⅰ)的含量测定方法;建立了白术、麸炒白术、土炒白术及焦白术中内酯类化合物(白术内酯Ⅰ、Ⅱ、Ⅲ)和挥发油类化合物(苍术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建立了牛膝及酒牛膝中植物甾酮类化合物(p-蜕皮甾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所建立的九种饮片的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均小于2%,准确度范围为95%~105%,方法学均符合规定,证明所建立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九种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水煎液的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栀子、白术、牛膝等9味饮片水煎液的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分别测定了栀子、炒栀子及焦栀子水煎液中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苷,西红花苷Ⅰ的含量;白术、麸炒白术、土炒白术及焦白术水煎液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及苍术酮的含量;牛膝及酒牛膝水煎液中p-蜕皮甾酮的含量,并与上述含量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有机试剂提取液及水煎液中各类成份的含量均有较大差异,且具有一定变化规律。

332 评论

tuzhiluobo

2019年我国牧业总产值超过3万亿,全国牧业总产值实现历史新高。我国畜牧业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2019年全国畜牧业增幅最大的省份为湖南省,降幅最大的省市为北京市;牧业总产值最高的为四川省。我国畜牧业产品平均生产价格指数持续增长,2020年全国畜牧业产品平均生产价格指数增长至142,2020年湖南省畜牧业产品平均生产价格指数高,达到9,且增长速度快,进一步推动湖南省畜牧业产值增长。全国牧业总产值实现历史新高中国畜牧养殖业简称牧业,是指牲畜饲养业。2019年我国牧业总产值超过3万亿,较2018年增长95亿元,同比增长22%。近年来我国对牧业发展高度重视,对于未来我国牧业发展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2020年9月14日由国务院印发实施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我国畜牧业发展目标是畜牧业整体竞争力稳步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猪肉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牛羊肉自给率保持在85%左右,奶源自给率保持在70%以上,禽肉和禽蛋实现基本自给。到2025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0%以上和80%以上,到2030年分别达到75%以上和85%以上。综上,初步估计未来我国牧业总产值将继续稳定增长。湖南省牧业总产值增幅最大我国畜牧业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我国养殖业发达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原地区如山东、河南、四川等省份。从区域畜牧业发展看,全国27个省(区)牧业总产值实现增长,4个省(区)下降。2019年全国畜牧业增幅TOP10省市分别为湖南省、山西省、江西省、重庆市等,湖南省增幅最大,达到77%;其次为山西省,增幅达32%。降幅最大的是北京市,下降了47%;其次是贵州省,下降了97%。四川省牧业总产值位居全国首位2019年牧业总产值TOP10的畜牧大省分别是:四川省、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湖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湖北省、辽宁省。与2018相比,四川省超过山东省成为冠军,达到2648亿元;河南河北不变,位列第三、四名,云南省从2018年的第11位前进三位排名第8,内蒙古自治区跌出前10,安徽省前进两位列为第7,黑龙江下降一位列为第6,湖北省、辽宁省退后两位位居第9和第10位。湖南省畜牧业产品生产价格指数高据国家统计局,2017-2020年中国畜牧业产品平均生产价格指数持续增长,2020年为142,高于2019年13个点。具体分省市看,从全国牧业总产值增幅最大的湖南省、降幅最大的北京市以及牧业总产值最高的四川省看,可知2020年湖南省畜牧业产品平均生产价格指数最高,达到9,且其增长速度明显;其次为四川省,为5,最低的为北京市,为5;可知畜牧业总产值与畜牧业产品平均生产价格指数密切相关。养殖产业化发展是所有农业国家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实施养殖产业化经营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各区域应针对各自的区域资源特点,紧跟国家有利政策,结合市场情况,推动区域畜牧业发展。——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畜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60 评论

相关问答

  • 农村畜牧业发展状况论文

    2019年我国牧业总产值超过3万亿,全国牧业总产值实现历史新高。我国畜牧业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2019年全国畜牧业增幅最大的省份为湖南省,降幅最大的省市为北京

    谦谦妈妈2015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农村畜牧业发展状况论文选题

    同时,社会经济生产的不断个体家庭化,使得家庭小饲养业逐渐成为当地畜牧生产的主要方式,故战国时人议论畜牧业的重要性,多据家庭小饲养业而言,并且饲养对象以猪、鸡、犬

    999966开心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农村畜牧业发展状况论文摘要

    2019年我国牧业总产值超过3万亿,全国牧业总产值实现历史新高。我国畜牧业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2019年全国畜牧业增幅最大的省份为湖南省,降幅最大的省市为北京

    小石在青岛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农村畜牧业发展状况论文题目

    知道有几本期刊上的文献是可以免费下载的,你可以看下(农业科学、可持续能源、城镇化与集约用地),或者也直接去他们出版社的官网找吧

    西湖草莓 5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农村金融发展状况论文

    当前,由于大量农民工提前返乡,部分农村地区出现农产品降价和售卖难等问题,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为准确把握金融危机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深度及农

    ID换了又换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