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9

寻找梦想之旅
首页 > 论文问答 > 金融发展评论文章开头怎么说的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叫歪歪

已采纳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提出-论点;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结论。  论文提纲也可以用最简单的格式和分类,简单明了地说明论文的目的、依据和意义,甚至是两句话。这种提纲往往是用于科学论文,而且在对于各种概念有相互联系而不是孤立的出来讨论的情况下。如果总要分出1、2、点来写的话,往往会变成“八股文”的模式,这样的论文往往是应付式的论文,其真正的科学价值会大打折扣。
205 评论

妞妞们要健康

转轨经济中的银行监管代理关系与监管者自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7期。混业经营与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基于银行危机的全球实证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3期。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中的开放保护与国家控制,《财贸经济》2008年3期(封面文章,《中国经济学年鉴(2009)》收录)。社会信用文化、金融体系结构与金融业组织形式,《经济研究》2008年3期。重新解读现代金融体系:理论诠释及基于中国国家禀赋的现实选择,《货币金融评论》2008年4期。金融业组织形式变迁与金融监管体系选择:全球视角与比较分析,《货币金融评论》2008年6期。关于农户信用和风险偏好的几个注释,《财贸经济》2009年1期。金融自由化、国家控制力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3期(封面文章)。农户信用与收入的基本框架及其差异化解释,《改革》2009年4期。中国农贷市场的利率决定:一个经济解释,《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6期。农户类型变迁中的资本机制:假说与实证,《金融研究》2009年4期。农村金融中的政府角色:理论诠释与中国的选择,《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4期(封面文章)。信贷扩张、监管错配与金融危机:跨国实证,《经济研究》2009年12期(封面文章)。金融体系结构与金融危机,《金融评论》2009年创刊号(封面文章&刊首文)。作为“边际增量”的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几个基本问题,《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1期(封面文章)。金融结构、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财经科学》2010年2期(封面文章)。金融危机中的信息机制:一个新的视角,《金融研究》2010年3期(封面文章&刊首文)。地方政府的介入与农信社信贷资源错配,《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4期(封面文章)。第五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论文提名奖资本账户开放与系统性金融危机,《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4期(封面文章&刊首文)。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一国银行业的发展,《财经研究》2010年8期(封面文章)。监管独立性、金融稳定与金融效率,《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11期(封面文章)。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11年4期。现代金融危机的基本机制:文献述评,《金融评论》2010年6期(封面文章)。金融危机应对政策的有效性:基于40起事件的实证研究,《财贸经济》2011年1期(封面文章)。中国农村金融:核心问题与发展的选择,载于《中国金融服务理论前沿(6)》,裴长洪主编,2011。The Chinese Financial System atthe Dawn of the 21st Century: An Overview, The IEB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inance, 2: 2-41(刊首文)系统性金融风险:一个经典注释,《金融评论》2011年4期(封面文章,刊首文)。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12年2期。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一国的金融体系结构,《财经研究》2012年1期。银行效率的决定因素:跨国实证,《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1期(封面文章)。泡沫、实体经济与金融危机:一个周期分析框架,《金融监管研究》2012年1期(封面文章,刊首文)。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12年5期。最优银行集中度之谜,《金融论坛》2012年3期(刊首文)。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12年8期。宏观审慎监管:目标、工具与相关制度安排,《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3期(封面文章,刊首文)。2012年14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宏观经济理论中的金融因素:若干认识误区,《金融评论》2012年3期(封面文章,刊首文)。中央银行的宏观监管职能:经济效果与影响因素分析,《财经研究》2012年5期(封面文章,刊首文)。货币与财政政策后续效应评估:40次银行危机样本,《改革》2012年5期(封面文章)。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2012年第9期。中国逆周期资本缓冲的“挂钩变量”选择:一个实证评估,《教学与研究》2012年12期(封面文章,刊首文)。构建中国的“金融失衡指数”:方法及在宏观审慎中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1期(封面文章)。社会自律文化、银行发展与金融监管,《当代经济科学》2013年4期(封面文章,刊首文)。金融体系结构、金融效率与金融稳定,《金融监管研究》2013年5期(封面文章,刊首文)。植入金融因素的DSGE模型与宏观审慎政策规则,《世界经济》2013年8期。植入金融因素的DSGE模型:最新研究进展,《经济学动态》2013年8期。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与搭配:基于中国的模拟分析, 《金融研究》2013年8期。

95 评论

创艺麦香包

一个小故事看透经济危机 ★ 看下面一个小故事,3分钟彻底明白经济危机是怎么来的: 从前有两个国家:纺织国和飞机国。纺织国有一亿人口,会织布做衣服,年产二亿条裤子。飞机国也有一亿人口,不仅会纺织,他们还会造飞机,年产二亿条裤子,造十架飞机。 纺织国要卖给飞机国一亿条裤子,才能买回一架飞机。两国贸易之后,社会财富分配如下:纺织国拥有一亿条裤子和一架飞机,飞机国拥有三亿条裤子和九架飞机。纺织国一个人一年只有一条裤子穿,一亿人只能挤一架飞机。而飞机国呢,一个人一年能穿三条裤子,九架飞机随便坐,比纺织国的老百姓坐火车还便宜!两国人民付出了同样的劳动和汗水,飞机国的人均财富竟然是纺织国的3-5倍。 第2年,飞机国改变策略,决定不生产裤子了,因为他们发现只要多卖几架飞机,就能换回几亿条裤子,足够全国老百姓的穿用。从此以后,飞机国的老百姓都解放了,每天泡吧、出国度假旅游、喝咖啡、到纺织国投资。。。。。。而纺织国的老百姓们呢,为了赚更多的钱,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生产更多的裤子:三亿条裤子,四亿条裤子,卖给飞机国赚取可怜巴巴一点生活费。 飞机国的老百姓生活越来越滋润,工作时间越来越短,工人越来越少,喝咖啡的时间越来越长,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发达。而纺织国的老百姓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几乎没有喝咖啡的时间,娱乐业和服务业都是为少数有钱人服务。 几年过去了,飞机国越来越发富了,连穷人,甚至流浪汉都能随便买得起豪宅了,钱多得不得了,可是纺织国还在不断的生产裤子,都快年产10亿条裤子了,飞机国面临危机了,面临钱太多的危机,钱再多也不能都买裤子啊,钱太多花不出去。 看官可能糊涂了,钱太多也有危机啊?当然啊,银行里存了几十万亿美金的钱,对银行家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他得想办法放贷出去才能赚钱啊,不然还要支付利息。没办法,银行家拼命鼓励企业和民众贷款,鼓励穷人和流浪汉也贷款买房子,没办法,钱多也难受啊。结果房地产先涨后跌,一些穷人还不起贷款,干脆一元钱卖掉豪宅,继续搬回豪华出租屋。 纺织国越出口越穷,看官更不明白了吧?纺织国并没有因为出口而富裕,却让飞机国越来越富,因为把自己国家生产的50%以上的商品卖到别的国家,换来别人国家5%-10%的商品,结果是飞机国富得流油,纺织国依然活在最下层,最吃亏的是以多换少的纺织国。 纺织国面临更大的危机,本来出口裤子就没赚多少钱,一条裤子才赚1-2元,飞机国一旦减少进口,直接导致纺织国无数人下岗失业。 这个小故事道出了经济危机的最高机密:没有高科技产业,依靠以多换少的出口经济,只能越出口越穷,是制造国家之间贫富分化的危机之源! 一个国家,只有掌握别人没有的高科技产品,才能真正变成一个强国富国,让别国为自己打工,而不是为别国做嫁衣。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31511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此主题共分: 1 2 第1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炎炎烈日 于 2008-12-29 09:51: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 唐朝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秘密:丝绸 ★ 中国的唐朝为什么富强?百国朝拜?因为唐朝有丝绸! 为了得到中国丝绸,在没有飞机、火车、汽车的时代,当年全世界的商人们骑着骆驼不远万里,把几万里的沙漠戈壁,硬生生踏出一条丝绸之路,用他们国家最珍贵的黄金、珠宝、玉器,换几匹丝绸,带回国就能发大财。唐朝不仅繁荣富强,而且在全世界声名远播。 中国卖给各国商人丝绸、茶叶、瓷器,换来的却是大把大把的黄金和白银,造成古代全球经济的巨大贸易顺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经济中心,欧洲和日本虚心学习的楷模。 丝绸织品技术曾被中国垄断数百年,中国古代各朝一直严密控制着丝绸织造业和养蚕业的技术流传,并禁止其流向外国。唐朝是丝绸生产的鼎盛时期,无论产量、质量和品种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丝绸的生产组织分为宫廷手工业、农村副业和独立手工业三种,规模较前代大大扩充了。同时,丝绸的对外贸易也得到巨大的发展,不但"丝绸之路"的通道增加到了三条,而且贸易的频繁程度也空前高涨。丝绸的生产和贸易为唐代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看看美国中学历史书是怎么写中国与西方的贸易问题:书中说,早在中国汉代,东西通商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逐渐形成,汉朝把大量昂贵的丝绸输出到西亚。为了保护丝绸贸易,中国人一直保守丝绸制作过程的秘密。中国的统治者历来严格限制外国商人,只允许他们在广州活动。中国卖给他们丝绸、茶叶、瓷器,换来的却是大把大把的黄金和白银,造成巨大贸易顺差。1793年,英国人要求增加贸易权利,被乾隆皇帝拒绝,他说:“西方的东西找不出一件中国用得着的。” 汉朝和唐朝从丝绸贸易获得的经济的空前繁荣,由丝绸之路,国外的葡萄、无花果、黄瓜、核桃从西亚传入中国,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1271年来到中国再到郑和下西洋从非洲带回长颈鹿,书中颇下笔墨。书中摘录了《马可波罗游记》中关于忽必烈皇宫的描写:“宫殿屋顶很高,大厅都由金银镶嵌,墙壁上雕刻着龙、鸟、牧马人和各种野兽以及战斗的场面。天花板上也是如此,满眼都是黄金和图画。厅很宽很长,可以容纳6000人的宴席。” 足见当时的中国是多么的繁华,远远超越当时世界各国的经济水平 正因为唐朝、宋朝始终领先全世界的高科技产品销售全世界:丝绸、瓷器,在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整个欧洲甚至包括俄国,掀起过一场“中国热”。 当时的中国被全世界推举为“模范文明”。 当时中国对西方的影响,远远大于西方对中国的影响。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只有垄断别国没有的高科技,才能实现经济真正繁荣富强,自然会变成全世界羡慕的“模范文明” 假如张无常、历以宁这样的“经济学家”回到唐朝,向朝廷献策,主张丝绸做“世界工厂,引进外资”,唐朝的发展会如何?用不了几年,就发现丝绸技术外泄,越南、泰国、印尼都开始大规模生产丝绸,唐朝拼命提高丝绸产量,但丝绸国际价格却越来越低,原本一斤丝绸能卖一斤黄金,最后跌到一斤白银、一斤铜、一斤铁。 原本只有欧洲皇家、贵族、富商才能穿得起的丝绸衣服,到最后变成非洲难民都能买得起的地摊货。唐朝发动全国人民疯狂大生产丝绸,却发现越来越穷,丝绸的利润压到几乎不赚钱,不消10-20年,泛滥的丝绸造成世界发生经济危机,全世界不再需要那么多丝绸,唐朝大批丝绸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但富裕的是全世界人民,全世界人民都有丝绸衣服穿,连路边要饭的都穿丝绸裤子,失业的唐朝人民自己却不一定能穿得起丝绸了。 这就是真正的经济学。。。。。。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31511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2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炎炎烈日 于 2008-12-29 09:51: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 日本的强国之路 ★ 日本二战之前是世界的纺织工业大国,二战之后转型制造业大国,60-70年代转型高科技大国。换言之,中国还停留在日本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思路! 有人说日本是外向型经济,这显然是一个无知的谎言。人们可以看到这样鲜明的对比:日本外贸小小的(占GDP15%),中国外贸大大的(占GDP60%); 日本出口是高价出低价进,以少换多。中国出口是低价出高价进,以多换少; 日本外资法第一条,“只准许有利于日本经济的自立和健全发展以及可改善国际收支的外国资本进行投资。”外资只占1%。中国则门户洞开,来者不拒,外资超过30%,国内28个产业有21个被外资控制; 日本有“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从不依赖外国消费,始终国民优先国货优先。中国则没有类似计划和政策,对外依存度高达70%,本国国民是二等公民。 由此可见,中国和日本的经济政策毫无共同之处,而且完全是相反的。 世界上只有中国,拿国家有限的资源,人民的血汗,用来为世界服务。 美国用飞机换中国的裤子,日本用照相机和汽车换中国的裤子,中国最后的结局就如同上面故事中的那个纺织国一样,一旦飞机国的消费下降,受伤最深的反而是纺织国。 历史的内容在不断变化,但历史的规律永远没有变过,一个民族如果不能制造别国没有的高科技产品,不能制造别国没有的飞机和丝绸,我们就永远无法真正走向繁荣富强,生产别国都能生产的东西,拼价格,卖血汗,这个国家永远富强不了。 美国、日本、德国为什么富强?单单比较GDP总量,中国可能会在10-20年后超过美国,但是人均财富可能永远也超不过这些国家!因为美国、日本、德国能造现代的“丝绸”:大飞机、高科技设备、电子、超导、液晶、汽车。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31511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3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炎炎烈日 于 2008-12-29 09:52: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 重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 当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何等高瞻远瞩! 几十年过去了,为什么我们的科技水平还是赶不上去?今天的我们还停留在10万个工人姐妹们辛辛苦苦一年做一亿条裤子才能换回一架飞机的科技水平?心甘情愿的变成了一个二流国家? 世界上任何一个强国,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都牢牢控制着核心科技机密绝不外泄,中国的卖国经济学家们“市场换技术”理论,不仅没换到什么技术,市场也丢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这两年,美国的前GE总裁杰克韦尔奇很火,带领美国通用电气重新走向辉煌云云,被誉为世界企业管理大师。其实他的核心秘密只有一条:让通用电气放弃做别人一样的产品,做GE独家能做到最好的高科技产品!生产别人不会造的“飞机”和“丝绸”。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是爱迪生发明电灯泡之后,为了大规模生产电灯而创办,后来逐步退出照明产业,转型生产电冰箱和电视机,后来GE又放弃了这些夕阳产业。在杰克韦尔奇时代,全面转型生产大宗高科技产品:医疗设备、飞机引擎、发电设备等。GE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追求高科技产品,放弃低科技产品的历史。至于他鼓吹的什么管理理论其实大多都是成功之后的吹牛灌水,千万别当真。所谓“真传一句多,假传万言少”,正是此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个成功的企业尚且如此,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 欧美国家的科技研发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最高比例在5%至6%之间。而中国1950-1979的最高年份是32%,平均28%。那时候中国自己能造卫星、火箭、高产水稻、大飞机,现在却忙着生产裤子、鞋子、玩具。 我们中国到了80年代90年代,中国的科技投入连年减少,降低到了6%。汽车和电脑只能组装和造外壳,贴个牌冒充国产货。到了1999年,美国轰炸了中国的大使馆。我们终于明白了:“历史告诉我们,有些东西是花钱买不来的”。同年,国家召开两弹一星有功人员的庆功大会,持续20年的“造船不如买船”的科技政策才开始慢慢扭转

305 评论

相关问答

  • 金融发展评论文章开头怎么说的

    一个小故事看透经济危机 ★ 看下面一个小故事,3分钟彻底明白经济危机是怎么来的: 从前有两个国家:纺织国和飞机国。纺织国有一亿人口,会织布做衣服,年产二亿条

    朵朵陌上花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金融发展评论文章开头怎么说

    服务与管理的重要。没有范文。以下供参考,主要写一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何努力工作,取得的成绩,最后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工作总结就是让

    迷茫老男人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金融发展评论文章开头怎么写

    您的金融学专业论文具体是什么题目呢有什么要求呢论文是需要多少字呢开题报告 任务书 都搞定了不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1、论

    冷月无痕MNG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金融发展评论文章开头怎么写好

    万物都是由盛至衰,再转而盛的,正如太级一般。而金融市场的规则也无外乎于此。

    水果西瓜太郎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金融发展评论文章开头怎么写啊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

    代号为喵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