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61

温暖三月5021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专利文献制度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幸福0571

已采纳
专利文献是专利制度的产物。专利制度是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由政府审查和公布发明内容并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保护发明创造所有权的制度。世界上最早建立专利制度的是威尼斯城邦,1416年2月20日它批准了第一件有记载的专利。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西方各国相继颁布了专利法。19世纪下半叶出现了国际性专利组织,缔结了各种国际条约和协定。20世纪80年代初,全世界有130多个国家建立了专利制度(包括发明证书制度),每年公布的专利说明书约100万件(反映约30~35万项新发明),并以每年9万件的速度递增。80年代中期全世界已通报的专利说明书累计总量已达3000万件。大多数国家已采用《国际专利分类法》(IPC) 对专利文献进行分类并标注IPC类号。英国德温特公司出版的 《世界专利文摘》、《世界专利索引》每年用英文报道世界范围的专利60多万件,是专利文献的重要检索工具。中国自1985年4月1日实施专利法以来,也形成了自己的专利文献体系,它主要由《发明专利公报》、《实用新型专利公报》、《外观设计专利公报》以及与前二者相对应的专利说明书组成。
191 评论

蓝水晶朵朵

专利文献是专利制度的产物。专利制度是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由政府审查和公布发明内容并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保护发明创造所有权的制度。世界上最早建立专利制度的是威尼斯城邦,1416年2月20日它批准了第一件有记载的专利。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西方各国相继颁布了专利法。19世纪下半叶出现了国际性专利组织,缔结了各种国际条约和协定。20世纪80年代初,全世界有130多个国家建立了专利制度(包括发明证书制度),每年公布的专利说明书约100万件(反映约30~35万项新发明),并以每年9万件的速度递增。80年代中期全世界已通报的专利说明书累计总量已达3000万件。大多数国家已采用《国际专利分类法》(IPC) 对专利文献进行分类并标注IPC类号。英国德温特公司出版的 《世界专利文摘》、《世界专利索引》每年用英文报道世界范围的专利60多万件,是专利文献的重要检索工具。中国自1985年4月1日实施专利法以来,也形成了自己的专利文献体系,它主要由《发明专利公报》、《实用新型专利公报》、《外观设计专利公报》以及与前二者相对应的专利说明书组成。

278 评论

~*诗情画意*~

1、专利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  发布时间:2004-03-02  专利制度是依照专利法授予发明创造专利权的方式来保护、鼓励发明创造,促使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一种法律制度。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以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为前提。专利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甚至更远的时代。当时欧洲各国还处在封建社会的末期,但手工业作坊已出现,有些国家的君主为了发展经济,便给商人或能工巧匠颁发在一定期间内免税并独家经营或者独家生产某种新产品的权利。但这种独占性权利只不过是封建君王授予发明创造者的一种特权,尚未形成一种正规的法律保护制度。  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是当时的威尼斯。1474年威尼斯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这部专利法虽具有现代专利法的某些特点和因素,但相当简单和粗糙,且带有浓厚的封建特权色彩,保障效能甚低。真正具有现代化特点的专利制度是从17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牢固确立而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1624年英国颁布了“垄断法”,被人们称之为现代专利法之始。它的基本原则和某些具体规定被许多国家制定专利法时仿效和借鉴。进入18世纪以后,欧美各国相继颁布了专利法。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70多个。  随着专利制度在世界各国的普遍实行和国际经济与科技的高度发展,迫切要求专利制度趋于国际一体化,在实质内容和申请审批程度逐步简化一致和统一。因而,国际间签订了一系列多边保护专利或工业产权的国际或地区性条约,如1883年签订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1971年的“国际专利分类斯特拉斯堡协定”、1978年的“欧洲专利公约”和“专利合作条约”以及1991年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包括假冒商品贸易)协议”等,解决了包括国民待遇和专利独立原则的确定,专利性条件的统一,各种保护对象及专利分类办法的制定和统一,各种申请和审批程序的简化和统一,以及保护标准的统一等一系列问题,标志着专利制度走向国际一体化,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我国专利制度的建立与形成,严格地讲是从辛亥革命后开始的。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0年8月颁布了“保障发明权和专利权暂行条例”,但未能认真贯彻执行。  1978年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适应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下,我国开始筹建专利制度。1979年3月我国成立专利法起草小组,着手专利法的起草工作,经过5年的调查研究和多次修改,1984年3月12日,六届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并于1985年4月1日起实施。  与此同时,我国于1980年6月3日参加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5年3月19日加入“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从此,我国专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为进一步适应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发展和我国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加入WTO的需要,实现与国际专利制度接轨,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该决定自1993年1月1日施行。这是专利法第一次修改。2000年8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该决定自2001年7月施行。通过这次修改,使我国专利法的保护标准基本上达到国际水平。与此同时,我国于1994年1月1日起正式成为《专利合作条约》的成员国,使我国专利工作取得与美、日、欧等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同等的地位。所有这些,标志着我国的专利工作达到了一个新的的水平,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2、专利制度的建立,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了。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专利制度的雏型萌芽于中世纪的欧洲。15世纪中期,在商品经济关系初步发展的英国和意大利,最早产生了专利制度的雏型。这就是由封建君主政府以特许的方式,授予一些商人或工匠的某项技术已独家经营的垄断权。例如,1421年,意大利佛洛伦萨共和国授予不论内莱希发明的“壮游吊机的驳船”,以3年垄断权。1474年威尼斯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为了吸引和鼓励发明创造,威尼斯授予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发明的“扬水灌溉机”20年的专利权。《威尼斯专利法》为现代专利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是现代专利的雏型。如果以《威尼斯专利法》为赚了直达的起源,则迄今已欧00年的历史。  近现代专利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兴起,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而从萌芽阶段步入发展时期的。近代意义的世界第一部下工完整的专利法产生于英国,这就是英国1623年颁布的《垄断法》。该法被视为现代资本主义专利法的始祖。这部《垄断法》是世界专利制度发展史上第二个里程碑,已初步具备了现代专利法的基本要素。所以,欧美其他国家在本国工业革命前夕,纷纷效法英国,相继建立了专利制度。美国、法国分别于1790和1791年颁布了本国第一部《专利法》。随之,一些发达的酱主义国家,如荷兰、奥地利、法国、日本等相继颁布了本国的《专利法》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制定和实施《专利法》的过程中,根据现代技术的发和专利制度的实践,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专利法,使专利法从最初的经营特许权脱胎而成为保护发明人利益且促进科技发展的法律制度。国家以专利法确认发明人的创造成果为发明人的产权,用授予一定期限的独占垄断权,以换取发明人将其发明成果向社会公开,从而比较恰当地解决了发明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  为适应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际经济技术贸易的发展,从19世纪末开始,几乎所有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其《专利法》都已经既是国内法,又是涉外法。由于《专利法》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只在本国范围内有效,一个国家的企业或个人向另一个国家申请并取得专利权。否则,该项技术在另一个国家就得不到保护。为了吸引更多的发明创造成果,促进本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了吸引更多的发明创造,促进本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许多国家的《专利法》都突破了地域性的限制,对外国人申请专利的权利不作特殊限制,本国手外国的发明创造受同等的法律保护。1883年缔结的《保护工业权巴黎公约》,是历史上第一个有关工业产权(专利、商标等)保护的国际公约。该公约规定的“国民待遇”原则和“国际优先权”原则,为一个国家的国民在其他国家取得专利权提供了方便。所谓国民待遇原则,就专利而言,就专利而言,就是保证缔约国的国民在其他缔约国境内享有与该国国民同样的权利和利益。所谓国际优先权原则,就是保证缔约国国民在一定期限内其他缔约国提出的专利申请,可被认为是在本国提出第一次申请的日期所提出。这样,就不会因申请人在本国提出第一次申请后发明已公布、利用,或者因有其他人提出申请而丧失权利。《巴黎公约》是专利制度国际化的萌芽阶段。  随后,于1967年成立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并于1970年生效。1970年签署《专利合作条约》,该条约规定,如同一项发明需要在几个国家申请专利的,申请人可以通过单一渠道提出申请,由单一的机构进行检索和审查,而同时可以在几个国家取得专利权。当然,专利申请能否获得批准,还要由各国依据本国的《专利法》决定。这可以说是专利制度国际化的第一步。  此外,一些地区性专利合作组织也相继成立。如1973年签定、1977生效的《欧洲专利公约》;非洲法语国家1962年签定的《利伯维尔协定》;英语非洲国家于1976年签定的《卢萨卡协定》等。  有关专利的国际保护正在形成国际一体化和地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1993年12月16日结束的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也将士民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服务列入谈判议题,并就此达成了《与贸易(包括假冒商品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它标志保护知识产权的新的最高水平的国际标准的已经形成。

102 评论

相关问答

  • 专利文献制度

    1、专利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

    小月半月月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专利文献是专利制度的产物

    与其他科技文献相比,专利文献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数量巨大、内容广博。(2)集技术、法律、经济信息于一体。专利文献记载技术解决方案,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披露专

    活力的维维 1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专利制度论文

    强化商标保护对中药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尤其要解决中药企业的“老字号”问题。长期以来,“老字号”已经成为困扰中药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潜在问题。例如,“同仁堂”

    丹枫在心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专利文献的概念?论述专利制度的作用?

    (1)专利文献是科研人员拟定科研课题、制定科研规划、掌握国外科学技术水平、攻克技术难关的主要参考资料,也是新产品试制、技术更新换代的依据。利用专利文献可以避免重

    海棠花花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专利发明奖励制度

    法律分析:发明专利1000元的奖励。 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后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于第一发明人1000元的奖励。法律依据:《专利法实施细则》

    必须匿名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