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02

夜未央周
首页 > 论文问答 > 新疆石油地质外审多久结束一次面试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梦不吃土

已采纳
国防生是指根据部队建设需要,由军队(武警部队)依托地方普通高校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含符合保送条件的保送生)招收的提前批次本科生和从在校大学生中选拔培养的后备军(警)官。国防生在校期间享受国防奖学金,完成规定的学业和军政训练任务并达到培养目标,取得毕业资格和相应学位后,按协议办理入伍手续并任命为军队(武警)干部。国防生的权利和义务主要是:1、 热爱祖国,热爱军队,志愿献身国防事业,不参加除中国共产党以外的民主党派和宗教组织。2、 自愿将本人学籍档案及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作为履行义务担保,由学校和军队共同保管。3、 及时向军队驻高校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汇报个人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4、 参加军队组织的军政教育训练活动,达到考核标准;在军政训练期间,接受军队实施的准军事化管理。5、 在学制时间内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课程,学习成绩良好以上,毕业时要求达到军队接收普通高校毕业生入伍的相关规定。6、 不得转学和留学、退学、停学、休学。7、 经军队同意,可改学专业、选修第二专业、提前毕业和报考硕士研究生(含推荐研究生)。转学的专业、选修的第二专业应是军区部队紧缺和急需专业。提前毕业者在校学习时间应不低于三年,并取得学位证书。报考硕士研究生者,学习成绩应达到良好以上,取得国家公共英语四级证书;报考院校应是本校、军队院校或与军区签约的其他地方高校;报考的专业应为本专业或军队认可军区部队紧缺的其他专业;学校确定录取后,拟学专业宜补充技术岗位的,可在办理入伍手续后,以军队干部身份直接攻读,毕业后根据部队需要分配到部队相应岗位;拟学专业宜补充指挥岗位的,在征得学校为其保留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前提下,应到部队工作1至2年补充必要的任职经历后,再继续攻读。8、 毕业时服从军队分配,到师以下部队指挥或技术岗位工作;在部队工作年限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有关规定。9、 享受国防奖学金的同时,可享受其他非义务性奖学金、助学金。(该协议内容由南京军区政治部干部部后备军官选拔培训指导办公室提供)
149 评论

Samantna523

(一)“石油”名称的探源“石油”,顾名思义,就是从石头里流出来的油,它既形象又十分确切。这个矿物名称是九百年前北宋时期的著名科学家沈括(公元1031~1095年)命名的。公元1080年,宋神宗派沈括负责陕北一带军事,在任职期间,对延长一带的石油亲自作了考察。根据观察和实践,他认为石油“生于水际沙石”之中,“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于是沈括就科学地把它称之为“石油”。他在《梦溪笔谈》中写道:“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并认为“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在我国古代历史上,随着人们对石油的认识逐渐深入而不断地变化。最初,把它看成是可以燃烧的水,叫“水肥”;后来,人们对它的性能和作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就称它为“石漆”、“石脂水”;北宋时期开始对石油进行提炼,称提炼后的石油产品为“猛火油”、“火油”、“石脑油”等。自沈括把它称为“石油”以后,一直沿用至今。(二)新疆石油工业的诞生新疆有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大家的共识。在古代,新疆各族人民是通过流出地面的油苗来认识和收集、利用石油的。新疆天山南北的地面油、气苗露头十分丰富,已发现的就有200多处,最早有文字记载新疆石油的是唐朝李延寿编写的《北史》。在《列传八十五》中记载:“龟兹国,在尉犁西北白山之南一百七十里,都延城,汉时旧国也。其国西北大山中有如膏者,流出成川,行数里入地,状如饣弟饣胡,甚臭”(图4-1-1)。新疆早期石油工业(1912年前)清朝末年光绪年间,在推行新政振兴实业的风尚影响下,新疆地方官吏开始重视并力图建立新疆的石油工业。根据王树楠(1909)主编的《新疆图志》记载,新疆官府派员“分道勘察”,共发现“新疆南北石油矿产大小十余处”,有乌苏的独山子、将军沟、旗杆沟、绥来(即现今的玛纳斯)的博罗通古、昌吉的头屯河、塔城的青石峡(即现今的克拉玛依)、库车的老铜厂(即现今的康村)、喀什的库斯浑山、焉耆的额林哈毕尔山等处。并得出结论:唯乌苏独山子地方所产油质较博罗通古、昌吉头屯河、塔城青石峡、南山、库车之老铜厂、北山等处为佳。并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派员将采集到的独山子、博罗通古、头屯河等处的石油送到俄国里海的工厂化验,经俄厂工匠分别熬炼,每百斤可提净油六十余斤,足与美洲之产石油相抗衡。宣统元年(1909年),当时的新疆商务总局,向俄国购买挖油机一座,运置独山子,开掘油井,深至七八丈(21~24米),井内声如波涛,油气蒸腾,直涌而出,以火燃之,焰高数尺。此外,在迪化(即乌鲁木齐)西境四十里之四岔沟前,用土法挖井取油,每日可取油七八斤至十余斤,所产之石油混入牛、羊油用于制作蜡烛,所产之品,光明耐久。在此同时,据清朝光绪末年(1907~1908)编撰的《塔城直隶厅乡土志》记载,“青石狭硖西北八十里,距城东南六百余里,有石油井,产煤油,俗称石油,现溢于外者系油酱。前俄人在哈图山伙开金矿时,用以膏车擦轴,至三四日不干涩。其油酱经晒成块,甚坚结,经火仍化为酱。俄人用以上房顶,甚坚滑,无渗漏雨水之虞。又用以熔铺房地,光洁如漆,易于洒扫。”黑油山石油的土法开采,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比目前能见到的一切文字记载都要早得多。1919年出版的翁文灏论著《中国矿产志略》记载,根据新疆地方官员调查所得“日可取油二百数十斤”,照此推算,一个月的产量在3~4吨。在20世纪初,用土法开采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新疆近代石油工业情况(1912~1949)辛亥革命成功后的民国时期,国内许多有识志士,十分关心新疆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国地质界前辈翁文灏、谢家荣、黄汲清和孙越琦等对新疆的石油地质情况进行了考察和描述。1919年翁文灏在他所著的《中国矿产志略》中指出:“新疆亦以产油著闻”。“今所知者,库车、乌苏、绥来、迪化、塔城诸县确产石油”。1937年谢家荣发表在《地理学报》上的《中国之石油》一文,从生油层的角度对新疆石油资源做了很高的估价:“世界之含油地层之地质时代,最古者有奥陶、石炭、二叠等纪,新者则以第三纪及白垩纪为最重要,唯新疆有此二纪之海相层,复证以该省油苗之多,则中国将来油矿业之中心,其在斯乎?”。1936年,新疆省政府和苏联政府决定联合勘探和开发独山子石油,4月成立独山子石油考察团,在独山子进行石油地质调查,开始钻探。同年10月将从苏联引进的炼油设备,从安集海搬迁至独山子,成立独山子炼油厂。1936年在独山子背斜东高点钻第一口探井,1937年元月14日完钻,井深200多米,初产油10吨/日左右,不久就停喷。该井目前仍存在,并立牌纪念,是新疆第一口机械动力钻探的探井,具有纪念、教育意义。至此,新疆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就已初步形成,从地质调查、钻探、采油、炼油、产品销售及后勤生活供应一整套系统逐渐完善。1936~1942年,共钻井33口,进尺14152米,最深的油井是21号井,井深达1453米。钻成的33口井中,有11口井进行过正式采油。1942年独山子油田一年产油7321吨,是旧中国原油产量最高的年份。1942~1943年,地质学家黄汲清、杨钟健等对独山子矿区进行石油地质调查,后又到库车铜厂油田(现叫康村油苗)和温宿塔拉克油田(实际上是油苗)考察,著有《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和《新疆乌苏县独山子石油及煤气矿床说明书》,记述了独山子一带的地质、钻探和开采情况,这是我国第一部论述新疆石油地质比较完整的专著。1943~1949年,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关系恶化,苏联政府召回在独山子油田工作的专家,搬走各种钻采设备,使独山子油田的勘探和开发陷入低谷,到1949年原油日产量只有2~3吨。从有文字记载可知,从1936年至1949年,独山子油田共计采出原油11497吨,炼油11000吨,产汽油2200吨、柴油2172吨。(三)铸造新疆现代石油工业的辉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新疆石油工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同时,中苏关系重修友好。1950年3月27日,中苏两国政府签订了创办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的协议,其任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省进行寻觅、探测、开采及提炼石油与天然气”,同年9月30日,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宣告成立。成立后的股份公司,首先恢复和发展独山子油田的生产。从1951年5月开始,钻了一批生产井,原油产量迅速上升,原油年产量1952年达到2万吨,1953年原油年产量提高到7万吨。1951年至1954年共生产原油5万吨,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前独山子油田历年原油总产量的2倍。与此同时,先后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库车和喀什—乌恰地区进行大规模的石油地质调查和钻探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石油地质资料,为日后的油气勘探打下良好的基础。自1955年1月1日起,中苏石油股份公司中的苏联股份移交给中国,从此新疆石油工业的各项工作均由我国政府独立自主掌握,随即从我国各地调来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填补苏方专家回国造成的空缺。同年7月6日,克拉玛依1号井开钻,10月29日该井于井深620米处完钻试油,喷出原油和天然气,宣告中国第一个新的大油田诞生。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独立自主进行油、气勘探取得的第一个重大成就,并于1956年底,已控制克拉玛依油田面积55平方千米。1957年年产原油02万吨。同时迅速地向外扩大勘探,又先后找到了白碱滩、百口泉、乌尔禾、红山咀等油田,1958年年产原油增至38万吨。为了使原油能及时安全地向外输送出去,1958年5月开始修建克拉玛依至独山子炼油厂输油管线,全长147千米,这条输油管线是全国第一条长距离输油管线,于1959年元月投产,年输油能力53万吨。1962年,这条输油管线的复线建成投产。1973年,从克拉玛依至乌鲁木齐的第一条输油管线正式投产,全长6千米,年输油能力300万吨。1981年克拉玛依至乌鲁木齐的输油管线复线建成投产,新增年输油能力400万吨。在坚持石油工业的发展以勘探先行的思想指导下,20世纪50年代,在准噶尔盆地除已找到的克拉玛依、白碱滩、百口泉、乌尔禾、红山咀油田外,还找到了齐古油田和车排子油田;在塔里木盆地库车地区找到一个依奇克里克小油田;在吐哈盆地找到了胜金口和七克台两个小油田。20世纪60年代初,在全国各石油企业单位支援大庆石油大会战的号召下,新疆石油管理局的勘探力量所剩无几。在吐哈盆地勘探的玉门石油管理局全部人力、物力都调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新疆三大盆地的油气勘探工作处于低潮期。1975年,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调处在叶城县西南进行石油地质调查时,发现了柯克亚构造(原称西河甫构造)。同年12月4日在柯克亚构造上定了一口参数井——柯参1井。1976年5月1日开钻,1977年5月17日在钻至井深1米时,发生强烈井喷,高压油、气、水携带砂石从井口喷出,高达40多米。初期最高日喷液量9500立方米,其中原油1000吨。日喷天然气350万立方米。其喷势之猛、压力之大、日喷液量之高,在新疆地区石油勘探史上所罕见。现已探明柯克亚是一个凝析油气田,结束了塔里木盆地南缘无油气田的历史,也结束了和田地区要从2000多千米外的吐鲁番大河沿拉运燃油的历史。1978年,地矿部西北石油局开始组织队伍进入塔里木盆地进行石油和天然气勘探。1984年9月22日,在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上的沙参2井钻至18米奥陶系白云岩时,发生强烈井喷,喜获高产油气流,初期日产原油1000立方米、天然气200万立方米,宣告塔河油田已被发现。该井的出油,现实意义重大。沙参2井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第一口古生界海相油气田发现井,是找油新领域的突破。也证明了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揭开了该盆地寻找大油气田的序幕,并为国家制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工业发展战略方针,提供了科学依据。1983年,石油工业部抽出玉门石油管理局及物探局部分勘探力量,对吐哈盆地重新开展全面勘探,并于1987年布置第一口科学探索井——台参1井。该井于1989年元月5日在中侏罗统三间房组地层测试获得工业油流,从而拉开了吐哈盆地石油会战的序幕。目前在吐哈盆地已找到14个油气田和9个含油气构造。20世纪90年代,石油部和地矿部除在塔里木、准噶尔和吐哈盆地开展油气勘探外,还对伊宁盆地、精河盆地、三塘湖盆地、焉耆盆地和大、小尤尔都斯盆地及柴窝堡盆地开展油气勘探工作,并在三塘湖、焉耆盆地各找到3个油气田,柴窝堡盆地找到一个小型气田(图4-1-2)。

353 评论

夜未央周

外审时间一般是一个月,不过大部分外审专家会在半个月内给答复。催稿一般得3个月以后,若是着急可以在录用以后多交版面费加急就可以了。

134 评论

大旺财爱小旺财

他们就是这样,邮箱都满了还没人管,一般不接受直接交流。但是审稿还是比较负责的,都用手写。等2、3个月正常,再等等,会有答复的。

201 评论

yiyi1169681829

国防生是指根据部队建设需要,由军队依托地方普通高校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含符合保送条件的保送生)招收的和从在校大学生中选拔培养的后备军官。国防部发布从2017年5月起,不再从普通高中毕业生中定向招收国防生,也不再从在校大学生中考核选拔国防生,国防生制度画上句号。扩展资料:国防生的产生分两类,一、高考直接招收的一般程序是:1、学生填报国防生志愿(学校对报考国防生分专业设有专门的志愿代码)。2、政审、面试、体格军检与军队院校招收学员有关程序同步进行。3、国防生的录取批次定为提前批次。入校后,一般还要组织复审、复试、复检。二、在校选拔招收国防生(本、硕、博)的一般程序是: 1、 发出选拔通知。2、个人提出申请。3、征求学院意见。4、进行考察考核。5、组织面试、体检。6、办理选拔手续,签订协议书。参考资料:国防生(后备军(警)官) 百度百科

197 评论

后颈伤痕

朱夏,是我国石油地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是国内外享有声誉的著名地质学家。他为发展我国石油地质事业无私奉献了毕生精力。更使人称赞的,他还是位知名的爱国诗人。他的伟岸人格、深厚学养受到领导和地学界的高度赞扬和敬仰。他曾说过:“要是我不搞地质而专心从事诗创作,成就可能不在地质之下,我也很想这样做。”那么怎样称呼他呢?是地质学家兼诗人,或诗人兼地质学家?其实,两种称谓他都当之无愧。论诗作,激越豪放,潇洒飘逸。论地质,理论创新,独树一帜。哪里最艰苦,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有朱夏的诗。准噶尔的克拉玛依、柴达木的冷湖、松辽的大庆、华北的大港、下扬子的苏北,以及东海陆架……,都有他的足迹,都有他的理论指导和亲身实践!朱夏父亲朱大可先生也是位诗人,朱夏夫人爱称夫君为“小可”。朱夏一生的丰功伟业,真称得上非同小可!1955年组建的地质部631队是全国五大石油普查大队中实力最强、人员最多和装备最好的国家队。地质部任命朱夏为大队暨新疆地质局副总工程师,大家尊称他为朱工(公)。我认识朱夏是在1955年北京召开全国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上。当时,他刚从瑞士留学回国不久,年方35岁,仪表堂堂,风度翩翩,潇洒儒雅。其实,朱夏的大名,我在南京大学念书时就早有所闻。地史学老师杨鸿达教授曾讲述过有关他的故事:当时他就读南京中央大学地质系,认识了同系低班同学马以思。后来,两人均到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马以思在贵州山区做地质调查时不幸被当地土匪杀害。这位不爱红装爱野装的我国早期女地质工作者的悲惨遭遇,使得与她相好的朱夏深受刺激,决定以此激励自己,努力攀登科学高峰,以寄哀思。在40年风风雨雨的地质生涯中,我和朱夏常有机会相聚。他既是我的良师益友,又是我南大的校友和学长;既是著名地质学家,又是德高艺深的爱国诗人。1955年春,准噶尔盆地石油普查全面展开,朱夏陪同地质部普查委员会总工程师黄汲清、谢家荣等率领的检查组,从乌鲁木齐经克拉玛依、乌尔禾、和什托洛盖,沿乌伦古河东行,由克拉美丽山越沙漠南返奇台,绕准噶尔盆地一周。他到二分队检查指导工作时,我们随他一起进行野外观察。他理论知识渊博,洞察力强,在野外时走时停,仔细观察,但很少记录。回住地后,他夜半挑灯,独酌壶酒,便对当日的地质现象进行思考、分析,追忆记述。他在乌伦古湖触景生情,诗兴即发,便赋诗一首:沙际遥看翠带浮,滔滔一水独西流。无心来作磻溪叟,盈天肥鱼自上钩。他路过克拉玛依时,调查了黑油山沥青丘,高兴不已,认为是重要的油气显示和标志,诗兴陡增,随作诗篇:黑油山下拭弓刀,和雪春泥满战袍。莫指黑池悉腐鼠,惊雷破地看腾蛟。诗中,黑池是指克拉玛依黑油山。油苗粘稠,野鼠误为水塘,来此索饮,陷身腐死。油苗的出现说明准噶尔盆地北部存有良好的生油层和油气运移,朱夏对此评价颇高,增强了我们的勘探信心。他为发现克拉玛依油田,缚住腾蛟而作出了贡献!是年冬,普查工作结束,队伍集中到乌鲁木齐编写年终地质报告。朱夏为这年普查工作,运筹帷幄,决战千里,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在地质报告中进行了科学论断,并明确指出:“德伦山南隆起带(陆梁)是寻找隐伏油藏的远景区,进行综合物探详查,搞清深部构造情况;乌兰林格构造,应进一步查清其地表特征,并用钻探了解深部含油性能;对发现含油砂岩的沙丘河背斜,进行1:5万地质详查,配合综合物探和钻探进一步了解构造形态,侏罗系及其下伏地层的含油情况;德伦山南隆起带(陆梁)到北天山山前坳陷之间,以及克拉美丽山至博格达山之间的广大地区,开展综合物探工作,以了解准噶尔盆地的地质构造全貌,应特别注意依希布拉克至滴水泉、昌吉至阜康之间的‘地块’边缘,可能存在隐伏构造是找油有利地区。”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在条件恶劣、手段落后的情况下,能提出如此精辟结论和建议,无疑是十分宝贵的,为以后的油气勘探从理论到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重大决策,受到了地质部和同行的高度赞扬,其中包括当时在新疆的苏联专家和中国专家黄汲清、谢家荣等的好评。朱夏,1920年9月10日生于上海,祖籍是浙江嘉兴;1936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地质系,1940年进中央地质调查研究所工作;1946年考取公费留学,偕夫人严重敏女士赴瑞士苏黎世高等工业技术学院深造;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即将诞生,朱夏夫妇毅然中止学业,于是年8月离瑞士回国。我们曾问过朱夏,听说你考的是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为何以后改学地质?他的回答是这样的:“青年时学地质是出于科学救国的幼稚思想和山水之癖的个人爱好。”那么50年代初回国后已给你安排在北京工作,为何又要求去大西北呢?他用几句诗来表达:荷戈负弩请先行,砺面风沙茧足程。担得书生能报国,何妨诗趣杂豪情。这道出了他宽大的胸怀,呕心沥血对祖国地质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为发展石油工业而献身的赤子之心!朱夏先是地质学家还是先是诗人?不了解的人以为他作诗只是业余爱好,其实他先是诗人而后才成名为著名地质学家。朱夏先父朱大可先生便是知名的诗人,著有《耽寂宦诗》。朱夏从小就受家学渊源陶冶,4岁时其母便在枕上课以唐诗,10岁即写出《和父作》4首诗词。尔后步步登高,成就非凡。他的诗笔落惊风雨,雄浑绮丽,情景交融,直入妙境,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强烈感人力量。其最大特点是诗与事业融为一体,他的创作激情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无比热爱,真诚不变,无怨无悔!1956年春,朱夏离开新疆,率领他22名弟子奉命奔赴青海柴达木盆地和西藏伦坡拉盆地,开展石油普查工作。此时,地质部任命朱夏为632队主任地质师。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西北为阿尔金山、东北为祁连山、西南及南面为昆仑山。盆地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其轮廓呈菱形,地势由西北微向东南倾斜,西北起伏,东南平缓,平均海拔为2700~3000米,西部多被沙漠覆盖。盆地形成于印支运动以后,地质结构复杂,在古老变质基底上发育成大型的中新生代叠加断坳盆地。朱夏去柴达木后扩大了队伍,组织了冷湖、柴旦、德令哈等3个中队共14个分队,对20个构造进行了1:5万、1:5万详查细测,并对鄂博梁一号构造,冷湖三号、四号、七号构造,马海、乌兰等构造进行钻探。5月,冷湖四号构造A2井于井深319米的第三系中喷出了原油,油柱高达20多米,成为柴达木盆地第一口自喷井,从而发现了冷湖油田。当时,陈毅同志正率中央代表团在拉萨参加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庆祝活动,闻此佳音,便派慰问团前来慰问。朱夏为柴达木盆地油气突破首立战功。柴达木盆地的工作条件极其困难,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朱夏带领地质分队,循昆仑山北麓经格尔木西行,山头积雪未融,山下风沙怒卷,道路未辟,探索而进,如无止境。此情此景有他的诗为证:沙风直卷昆仑壁,雪岭横拖烂漫霞。比驭飞车追白日,人间不信有天涯。在鄂博梁工作时,缺水严重,水贵如油,须从百余公里外运回,每人日惟杯水供洗漱。诗人乏水成诗,以录实情:黄沙阵阵扑衣襟,一勺蹄涔何处寻。莫笑诸郎都垢面,此间水价贵千金。冷湖四号构造喷油后,相继在冷湖三号构造、鄂博梁一号构造发现了油砂层,马海构造钻遇到油气,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632队派出四个地质分队进入青藏高原的可可西里和伦坡拉盆地,进行1:100万石油地质概查。那里是高山缺氧之地,众视为畏途。朱夏在青藏途中写了六首诗,其中一首描绘了可可西里山的险恶。他含辛茹苦、亲入其境。呼吸岂真判死生,荡胸奇气看云成。仰天一啸浑无恙,惊起崖头巨角羚。耿耿忠心、公而忘私,是朱夏人生的主旋律。他把毕生精力无私奉献给祖国的石油地质事业。这种精神正是鲁迅先生提倡的“傻子精神”。以油(气)为业,业而报国。以苦为乐,乐而弃家。正如他夫人严重敏教授所说:“抛妻别子转战南北,忍受一般人难以忍受的艰难困苦,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辛勤劳动,终于在地质理论研究和油气勘探实践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卓越的贡献”是他终生梦寐以求的理想。他到柴达木后,曾冷静地思考着新疆的教训是什么?如果当时手里有钻机,岂不发现了克拉玛依、乌尔禾和克拉美丽等油气田,甚至现今的吐哈油田或许在50年代就能发现。当年631队就有一支吐鲁番女子石油分队在那里勘查,我南大同学伍詹玉就在该分队。吐鲁番夏季气温最高记录达8℃,火焰山的酷暑非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才能顶住;这里古时称火州,女子队的姑娘们经常脱水晕倒,实在不能坚持便撤下来了。“新疆教训”给朱夏编织成一个“梦”,那就是勘查队一定要配备钻机。这个梦终于在柴达木基本上如愿以偿。1957年初,春风吹进了柴达木。在马海构造上试获天然气,日产气量高达14万立方米,从而发现了马海气田。这样,朱夏领导的632队既发现油田又发现气田,对柴达木的评价无疑是可以下结论了:肯定柴达木盆地是个大型含油气盆地。肯定柴达木盆地将会成为西北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朱夏为柴达木盆地早期油气突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59年,朱夏奉令调至东北松辽盆地,协助地质部指挥松辽石油会战,为发现大庆油田功彪青史,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62年,他奉令调至南京地质部华东地质矿产研究所任副所长,从而转入科学研究工作。岁月悠悠,“文化大革命”开始,大难临头。批斗他,责以“何以归国”?“归来何早”等莫须有罪名,还来势汹汹抄其家,勒令交出“反诗”,他珍爱的诗书尽遭破坏。1968年冬,他被揪到金坛后洋公社搞“斗批改”。同类者集于半舍猪棚中,后被挟持回宁,禁于虎踞关研究所。历经迁徙,衣被尽裂,不解缝补,惟瑟缩而已。时开大会,被揪出“隔离审查”,罚以苦役,扫地拔草,外出运砖搬瓦。作为朱夏弟子,为之遗憾而不平,为之同情而落泪!一位堂堂正正为祖国为人民历经千山万水、日夜操劳的著名科学家竟遭此厄运!而他却泰然处之。坚信党仍然是伟大的党,人民仍然是伟大的人民。在他诗中表白:“双飞不悔归来早,大梦宁嫌悟觉迟”,坚贞不渝、决不后悔!乌云过后出朝霞。1976年,邓小平同志的战友王震副总理召朱夏去山东烟台参议金矿工作,且随行一月。因朱夏1951年曾写过一本《中国的金》小册子,被王震读到后特邀请他指导。此事还有段传闻:朱夏问王震:“你同我老九打交道不顾忌?”王震笑答:“我就喜欢同老九交朋友,毛主席说过老九不能走。”朱夏听了感到极大欣慰!早在1964年,他就着重研究中国盆地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规律,把古生代盆地分为6种原型,把中新生代盆地划分为7种原型,以新的理论观点重新解释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成因以及拉张裂谷型盆地的结构特点。1973年,朱夏将其发表的9篇板块构造论著译文组辑成书作了跋语,书名为《板块构造的岩石记录历史实例》,成为最早向中国介绍板块大地构造理论者之一。他以活动论为基点,首先提出了“两种构造体制”的观点,运用板块理论结合中国地质实际,提出了印支期以前的槽台对立发展体制和印支期以后的板块构造体制;认为不同运动体制的相互叠合配置,以及不同阶段构造形变,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构造条件。70年代后期,全国油气勘查形势严峻,选区难度越来越大,勘探深度越来越深,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而所需资金却越来越困难。在此情况下,需要制定新的战略部署和决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朱夏被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江苏省人大常务委员,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出版了《动力地球学》译著,真是喜事多多!从此他更加关心全国油气勘查工作。1979年10月11日,地质部在长沙召开了石油普查勘探部署座谈会。石油地质局局长塞风特邀朱夏参会作指导。在听取与会代表发言后,朱夏作了长篇讲话。至今我还保存着他的这个讲稿。他首先从油气地学理论出发,分析了中国沉积盆地具有“同堂”特色。有的是“四代同堂”,有些是“两代”、“三代”等盆地叠加,这是与中国处于欧亚、太平洋、印度三个板块之间的特定位置有关,而国外就很少有这样情况。因此,打开新领域、新类型是大有可为的。他从区域展开为导向,对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松辽南、华北、江苏、南方碳酸盐地区和藏北等八大区块作了详细的选区论述。而后这些区块被列为第二轮普查的重点。在会上他还说:“昨天塞局长批评我们,事业心、搞业务、学业务不如50年代,队伍行动也没有50年代敏捷。那时说上新疆,在北京仅准备不到一个月,一支队伍就杀到了乌鲁木齐。”他激励大家把二轮普查当作第二次长征,像杨家将一样苦战一番。而把自己比作焦赞,愿在两厢伺候!并大叫三声,闯!闯!闯!闯出条路来,第二次为中国石油资源勘查开创一个崭新局面!他的讲话博得了全场热烈掌声!十年以后,上述八个地区,除藏北和南方碳酸盐地区外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现了塔北等一批大中型油气田,二次创业取得了辉煌战绩,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嘉奖表彰!1981年,朱夏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兼任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朱夏发表了《试论古全球构造与古生代油气盆地》,强调了避免使用“古板块”或“古板块构造”这类名词术语。他认为,按定义来说,“板块”在从岩石圈的结构到动力学、运动学的涵义方面都有一定条件的约束。地球的许多性质是随着时间而有单向变化的,在约占地球年龄1/4的漫长的10多亿年中,这些条件能否保持不变?运动的方式、性质、规模等能否作完美的比较?朱夏的同行好友刘光鼎院士,将朱夏对中国大地构造研究所作的理论贡献归纳为以下五方面:一个分界:印支期以前为古全球构造阶段,以后为新全球构造阶段。“两个世代,两种体制”的分野。两条锋线:西部锋线为特提斯海启闭和印度次大陆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形迹;东部锋线为广义的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的聚敛边缘。三次变格:中国大陆与海域经受挤压、改造、拉张、聚敛和沉降成盆。①印支—早燕山(J3—K1),金沙江缝合、班公湖—怒江缝合;②晚燕山—早喜马拉雅(K2— ),雅鲁藏布江缝合;③晚喜马拉雅—现代( —Q),印度、青藏碰撞上升,菲律宾板块俯冲。四支转换断层:太平洋板块形成于T3—J1,在四支转换断层控制下作南北扩张,以致使中国大陆在左旋扭动下,形成NE-NNE向的隆起和坳陷。始新世以后,太平洋板块转向西俯冲,以致在中国东部已形成的NE-NNE隆起上,由于左旋扭动形成NE-SW向W挤压而出现滨太平洋区的新生代地堑系。五幕演化:①前寒武纪的陆核形成,并向克拉通发展阶段;②古生代的古陆拼合阶段;③中生代经受挤压、改造阶段;④晚白垩世—中渐新世出现板缘聚敛,板内拉张阶段;⑤晚渐新世以来板缘俯冲,板块沉降阶段。我称此经典总结为:“朱夏地学五步哲学”,堪称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板块构造理论,长期以来一直为油气勘探与研究所应用。朱夏颇识刘院士之才,写有《赠石樵》诗赞许:人天相际在蓬莱,自有仙家降世来。慧眼回波穿地壳,神拳拆矢护灵台。乌纱未浣书生气,花甲重抒旷代才。我愧尘凡沦永谪,甘为旧侣醉新醅。石樵为刘教授之号,诗中蓬莱为他的山东祖籍,回波是指他是地球物理专家,神拳是指他对太极拳颇有研究,乌纱是指当时任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副局长。“七五”期间,刘光鼎主编《中国海区及领域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时,特聘请朱夏院士为高级技术顾问。该图集获地质矿产部科技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当时,我任该图集副主编,有机会聆听朱夏的指导,受益匪浅。在编图过程中,涉及到有关东部下扬子地台与华北地台碰撞的具体界线问题,曾请教过他。朱夏说:自己不想在会上作报告式讨论,那会影响自由交流,欢迎我到他家摆地质沙龙。这就引出一段朱夏“摆棋子”的故事。出于运动学的考虑,编图时将下扬子地台与华北地台的分界线确定在胶东地块的五莲至青岛一线。我介绍在威海、荣成一带见有上地幔物质榴辉岩出露,可否以动力学观点将界线往北划至烟台南—威海—荣成一带,东延过黄海,连接朝鲜中部临津江地槽系。朱夏对此十分重视,说:“我已看过你数篇文章,注意到最近发现了新情况,待我研究考虑后再定。准备将同济大学研究生派出去,下几处“棋子”,在山东、江苏沿着这条线做些区域调查研究工作,把小吴分给你青岛所让他去研究。”后来,吴没呆多久,这个“棋子”便去美国留学了。从最初的新疆到后来执教同济,朱夏非常重视人才,既培养又使用,充分发挥“棋子”作用。言教身传、名师出高徒,成为“车马炮者”的优秀技术骨干不乏其人。可谓:弟子众多、桃李满园。朱夏作为世界著名地质学家,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1979年,他以中国代表团团长身份赴荷兰参加国际沉积学会北海盆地海洋沉积讨论会;以副团长身份赴加拿大参加联合国长远能源会议。1980年,他赴巴黎参加国际地科联第26届大会,并宣读论文。他还是国际地科联沉积学会(IAS)特别委员会委员。晚年,他还主编《中国沉积盆地》,作为世界沉积盆地丛书首卷,由荷兰埃尔寒佛出版社出版。《朱夏论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板块构造基本问题》专著也相继出版。1983年,朱夏回到久别的上海,任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技术顾问,结束了历时28年的野旅生涯。在上海,他仍为东海油气勘探运筹帷幄,出谋划策。早在1980年夏天,在青岛汇泉宾馆召开的地质部海洋地质工作会议上,他以诗人的浪漫情调,建议用杭州西湖名胜地点冠以东海构造名称,如今首先进入开发的平湖油田即是他命名的。他为我国海洋油气事业建立了丰碑!1990年11月25日,朱夏院士因病久治无效,在上海去世,享年71岁。一代地质大师、共和国杰出的科学家和爱国诗人与世长辞了!油踪纪程:油气勘查50年随想

345 评论

相关问答

  • 新疆石油地质外审多久结束一次面试

    朱夏,是我国石油地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是国内外享有声誉的著名地质学家。他为发展我国石油地质事业无私奉献了毕生精力。更使人称赞的,他还是位知名的爱国诗人。他的伟岸

    lingling8826 5人参与回答 2024-05-27
  • 新疆石油地质外审多久结束一次

    1956年在这片戈壁滩上发现了石油,1958年建立了克拉玛依市,2002年原油产量突破1000万吨,有13个民族,在克拉玛依汉族占多数,少数民族的食品也被汉族所

    爱漱口的袜子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新疆石油地质外审多久结束一次啊

    《新疆石油地质》是要交审稿费的,而且交了不一定能录用,但是不交一定不会录用。以前是50元,现在好像是涨了。

    哈韩哈哈规格化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新疆石油地质外审多久结束

    您好,请问下您的稿件最后录用了吗,结果怎么样,我的也是已经投出去快3个月了,电话没人接。特别耽误时间,特别着急。

    Smileの夏天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8
  • 新疆石油地质外审多久一次考试

    回答 亲亲可以考英语四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 提问 武汉地质大学 地质学专业 还必备什么资格证书 回答 亲

    guyanni1987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