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97

艾迪奥特曼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教育发展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风吹散了心

已采纳
论高等学校办学类型及其分类 2009-02-06  摘要:实行分类办学,促进高校多样化发展,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高等教育呈现出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发展趋势,面对新的发展趋势,如何科学合理地对高校进行分类,从而既有利于构建中国高等教育的合理的体系结构,又有利于发挥高等学校的办学积极性,直接关系到大学的科学定位和发展方向,关系到政府管理政策和大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关系到国家对教育资源公平合理的分配,关系到中国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对我国各级各类高校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这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等学校;办学;分类;发展  一、高等学校分类办学的意义  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研究中,高校分类办学既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又是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分类标准不同,对高校划分的结果也就完全不一样。根据专业的总体性质与结构,高校一般可分为综合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单科类(农、医、林、水)院校;根据组织的基本职能与特征,高校一般可分为研究型院校、教学研究型院校、教学型院校和高职高专学校;根据办学质量与社会声誉,高校一般可分为国际一流、国内一流、省内一流、同类一流等院校。高校办学如何能找准自己的位置,科学分类是关键。  自1999年我国高校连续扩招以来,在校学生人数激增,新升格的高校越来越多,盲目追求高层次、追求“综合化”以及新一轮的办学“大而全”的浪潮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热点。因此,如何尽快建立起中国高等学校的类型和层次划分标准,引导我国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学校准确和合理定位,切实做到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并在自己的类型和层次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如何通过政策架构和制度设计,构建起结构优化、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相互衔接的高等教育系统,形成精英型大学和大众型高校合理分工、共同发展的格局,有效扭转目前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特色不显、目标趋同、盲目升格、模式单一的不良局面;如何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结构整体上的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发挥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从而既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又有利于创建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使我国高等教育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丰富多样的人才资源,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也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分类和定位问题越来越受到高等教育理论界与实际工作者密切关注的原因所在。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创建一流大学”、“大学教育国际化”等口号提得越来越响,可谓是耳熟能详,然而何谓一流的大学?在强调大学国际化的同时,如何看待大学的民族化与地方化?我国的大学改革能否照搬欧美国家的大学发展模式?如何正确处理大学与政府、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确立大学科学的治理结构,推动大学制度创新?上述这些问题,分明地凸显出来,成为高教界甚至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因此,对高校进行科学分类,确立高校在整个社会系统和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准确位置,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二、高等学校分类办学的原则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发展多元化、信息技术网络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增强,伴随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得到发展。2005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向前发展。然而,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与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有所不同。欧美等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是一个自发的进程,政府的干预较少,它是通过市场的作用,发展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扩展传统精英大学的路径得以实现的。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是在政府的计划、调控、管理之下推进的,依托的是扩大不同水平大学招生的规模和广泛兴办高职高专、独立学院、民办高校等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因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过程,始终伴随其政策的选择与政策的贯彻执行,诸如规模与速度的调控政策、教育资金的投入政策、资源的开发与配置政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等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如果我国的大学无视自身的职能与条件,统统追求“一流”与“卓越”,谋求“国际化”和“一体化”,不切实际地盲目攀比,既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又可能导致大学丧失自身特色和优势,在盲目追求单一性高层次目标的过程中丧失自我。事实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位、多样化的。我们知道,办学规模与办学特色并非总是呈正相关的,好的大学不止有一种模式,既有牛津、剑桥模式,也有加州理工学院、巴黎师范学院、梨花女子大学模式,唯有实行分类办学,促进多样化发展,高校最终才能办出特色和水平,从而树立自身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高等学校实行分类办学,促进多样化发展,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那么,高校分类办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我们以为,高等学校办学分类,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统领高校发展全局。在高校办学分类过程中,我们应当明确的是,作为类型划分,必须符合划分的逻辑规则;作为事业规划,必须具有可行性并为人们所认同。伴随高等学校内涵的更新和外延的扩展,高等学校的分类既要表现多样性,又要提炼出统一性;既要符合高等学校成长的内在逻辑,又要能反映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动态需要;既要符合高等学校的战略发展要求,又要有适应政府管理、社会评价的可操作性;既不能忽略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高等教育历史,又要满足国际统计数据的可比性。总之,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定位,是一项极其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三、高等学校分类办学的方法  目前,关于高等学校分类的方法,有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标准、日本的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方法、《中国大学评价》大学分类方法和《国际教育评价标准分类法》等,这些分类各有特点,有的突出了学科优势,有的体现了科研水平上的层次差异,由于分类的角度不同,因而分类的标准也就不止一个。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来看,高等学校的分类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自身提出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对高等学校管理者提出的挑战和必须做出的理性选择。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比较明确地提出“制订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1998年通过的《高等教育法》,从法律上建立了包括高等教育类型、学业标准、修业年限、就学条件、实施原则在内的一系列重要制度,规范了高等学校的设立条件与程序,确定了高等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职责和相互关系等。1995年,国家教委开始在高等学校实施“211工程”,1999年教育部制订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从实践上为不同类型大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然而,不论是《高等教育法》,还是其他教育政策法规,都没有明确我国大学的分类,该怎么分类,按什么标准分类,是由实践来自然划分,还是由政策明确规定?甚至是由政府强制制定?建国后院系调整,我国大量增设独立的单科学院,把高等学校分为三大类:综合性大学与多科性大学、单科性独立学院和应用性专科学校。这种方法目前已不能正确反映改革和调整合并后大学和学院的特色及内涵。“211工程”把高等学校分成了重点扶持和非重点对象。实施“985”计划后,又提出了研究型大学的概念。一般来说,进入“211工程”的学校大都是综合性大学,但是它不一定都是研究型大学。除了研究型大学外,其他上百所高等学校还应该有各种不同的类型,比如说教学型、教学研究型、高职高专等。此外,高等学校的类型还应该与它们的层次联系起来,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大都也是按不同类型发展的,他们的类型结构有共同性,也各有其特殊性。如美国大学明确地分为五大类: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综合大学、文理学院、两年制学院、专业学校和其他专门机构。日本的高等学校分四类: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专修学校。一般来说,各国学校类型结构反映了各国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特征。世界各国高等学校的分类可以为我们所借鉴,但我国的大学发展分类,必须反映大学职能的本职特征,遵从高等教育规律。要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入手,适应社会和国民全面发展的需要,依法分类;要依据学校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内部规律,科学分类;要尊重大学的历史传统,发挥自身优势,突出个性特色,自主分类。在大学分类定位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时代性,具有前瞻性,注重现实性。因此,组织研究和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学校分类标准,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一项紧要而迫切的工作。分类办学,科学定位,多样化发展,这是我国高等学校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傅林,胡显章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04 ,(12)  〔2〕曹赛先大学分类中的几对矛盾〔J〕中国高等教育,2004,(02)
107 评论

蝉翼之円

刘尧等著《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0刘尧著《教育评论学》中国文联出版社,4刘尧著《新世纪高等教育评论》西北大学出版社,3刘尧著《现代教育问题评论》作家出版社,5刘尧等著《中学教研组建设论纲》西北大学出版社,5刘尧编译《美国教育问题评论》中国文联出版社,1刘尧副主编《教育测量与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8刘尧著《教育难点:问题与评论》吉林人民出版社,7刘尧等主编《科研兴校的实践与认识》吉林人民出版社,8刘尧著《教育评论:问题与研究》当代中国出版社,12刘尧著《农村现代化与农村高等教育》群言出版社,7刘尧著《今日大学教育评论》群言出版社,10刘尧等著《中学校本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光明日报出版社,11刘尧著《中国县级社区学院发展研究》江苏大学出版社,10刘尧著《中国高等教育热点问题评论》江苏大学出版社,11 刘尧:论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与科学化问题《教育研究》6;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9全文转载。刘尧:中小学科研兴校中的教师校本培训《教育研究》7刘尧: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教育研究》9刘尧:重塑大学的教育理想《光明日报》19刘尧:地方高校发展避免误区《光明日报》25(11)刘尧、梁克荫:议世纪之交高等教育的若干热点《教育发展研究》2;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4全文转载。刘尧:矛盾与协调: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问题探讨《教师教育研究》3;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11全文转载。刘尧:高等教育研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4刘尧: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构想《教育发展研究》3刘尧:应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中国教育报》5(4);《新华文摘》4摘录。刘尧:农村知识贫困与农村高等教育《清华大学教育研究》5刘尧:大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清华大学教育研究》6刘尧:科学发展观:大学应协调的十大关系《教育发展研究》8B刘尧:民办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八大关系《中国教育报》3;《新华文摘》22摘录。刘尧:21世纪我国大学教学应实施发展性评价《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0;《新华文摘》2007-2摘编。刘尧:中国教育评价现状与发展趋势评论《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4;《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全文转载。刘尧: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是”与“非”《高教探索》1刘尧:教育评论的展开与教育文化的构建《教育评论》1刘尧:对教育现代化若干问题的思考《上海教育科研》5刘尧:教育评论论证的方法《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4刘尧:教育现代化研究述评《教育与现代化》2刘尧:论教育评论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社会科学战线》3刘尧:论作为教育评论客体的教育文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3刘尧:突破口: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战略选择《现代大学教育》4刘尧:论教育评论标准的确立及运用《教育与现代化》4刘尧:大众数学·数学文化·数学教育《高等理科教育》5刘尧:21世纪我国高师教育的发展思路《教育与现代化》3刘尧:新世纪:中国大学与大学生的发展方向《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刘尧:教育学革命:从知识教育学到行为教育学《教育科学研究》8刘尧:论“贫困综合症”与西部教育资源开发《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1刘尧:论西部大开发的主体与客体《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1刘尧:建立农村高等教育体系的可能性《江苏高教》5刘尧:求实:教育评论的魅力与威力《教育与现代化》1刘尧:论教育评论的信息容量与质量《教育与现代化》3刘尧:魔鬼之床与教育评论《教育科学研究》1刘尧:倡导健康的教育评论《教育科学研究》4刘尧:现代教育与中小学校长素质《教育科学研究》11刘尧:西部教育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探析《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1刘尧:教育评论学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复旦教育论坛》4刘尧:对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几点认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1刘尧: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教育理论与实践》11刘尧:辨证思考:我国高等教育问题《教育与现代化》4刘尧、王焕轶:大学教师应当回归自由职业者身份《复旦教育论坛》3刘尧:中国大学排名的目的、困惑与出路《教育理论与实践》10刘尧: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宗旨《教育与现代化》4刘尧、傅宝英: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回顾与展望《高等理科教育》5刘尧:西方高等教育质量观及评估综述《开放教育研究》1刘尧:城乡和谐发展中的农村高等教育研究《教育与现代化》2刘尧:大学校长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3刘尧:地方高等学校走向何方《江苏高教》1刘尧:我国大学内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平衡《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刘尧、傅宝英: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县级社区学院发展研究《教育与现代化》2刘尧:浙江省县级社区学院发展背景、现状与趋势《教育与现代化》4刘尧: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复旦教育论坛》2刘尧:农村知识贫困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 公开刘尧:教育要在功利与自由之间追求平衡《教育科学研究》4刘尧、冯洁:县级社区学院与城乡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教育与现代化》2刘尧:我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反思与展望《教育科学研究》10刘尧:大学校长的社会责任《江苏高教》1刘尧、余艳辉:大学教师学术声誉理论与现实问题探究《现代大学教育》1刘尧、刘岩: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教育与现代化》1刘尧、冯洁:雾里看花:谁是大学的主人《教育与现代化》3刘尧:创新人才培养需要转变的教学观念《中国高等教育》1刘尧:构建以研究与创新为主线的研究生培养方式《江苏高教》2刘尧、余艳辉:大学教师学术不端行为的诊断与防治《大学教育科学》1刘尧: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4刘尧:对中国西部高等教育布局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煤炭高等教育》1;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7全文转载。刘尧:中学教研组管理浅论《江西教育科研》4;中国人民大学《中小学管理》4全文转载。刘尧:中国教育科学的回顾与展望:评《迈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科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工作、图书评介》12全文转载。刘尧:教育科学要先在教育界普及《中国教育报》4;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12全文转载。刘尧:中学教研组职能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12;中国人民大学《中小学校管理》2全文转载。 刘尧: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论与模式《教育理论与实践》12;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3全文转载。刘尧:情感在教育评论中的作用与调控《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4;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10转载。刘尧:美国教师教育评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4;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9全文转载;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文摘卡片》3摘录。刘尧:发展农村高等教育:振兴中国农村经济《现代大学教育》6;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2转载。刘尧:教师评价与学校管理《北京教育》7;中国人民大学《中小学校管理》1全文转载。刘尧:中国教育公平现状研究《南阳师院学报》2;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11全文转载。刘尧:父母:您懂得家庭教育的原则吗?《莫愁》9;中国人民大学《家庭教育》1全文转载。刘尧:英语课程小课题研究的组织模式与实施策略《课程·教材·教法》6;中国人民大学《中学外语教与学》10全文转载。刘尧:中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反思与改造述评《当代教育科学》9;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8全文转载;《教育文摘周报》21转摘;《语文教学通讯》32转摘。刘尧:中国大学的十大怪象《当代教育论坛》1;中国人民大学《管理科学》9全文转载。刘尧:中国大学排名的历史、依据与市场《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6;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1全文转载。刘尧: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的问题与发展趋势《高教发展与评估》6;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1转载。刘尧:教育发展要追求公平与效率的和谐《中国教育报》12(3);中国人民大学《体制改革》5全文转载。刘尧:关于教育、教育科学定义争鸣的评论《天津教科院学报》4;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12全文转载。刘尧:教育评论风格:实话实说《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4;人民大学《教育学文摘卡片》1转摘。刘尧:美国职业教育改革特点述评《世界教育信息》9;中国人民大学《职业技术教育》3全文转载。《教育理论与实践》(文摘)2转载。刘尧:台湾社区大学在城乡社区发展中的作用《成人教育》3;中国人民大学《成人教育学刊》6全文转载。刘尧: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职业技术教育》19;中国人民大学《职业技术教育》11全文转载。刘尧:教师评价功能:从奖惩走向发展《教育科学研究》5;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文摘卡片》3转摘。刘尧、傅宝英:我国网络远程教育及其质量保证问题述评《高校教育管理》3;中国人民大学《成人教育学刊》10全文转载。

235 评论

燕园小西

摘要 中国的教育现状,有一个很令人费解的现象:几乎全社会的人都知道现行的教育制度存在很严重的问题,但人们还是义无反顾的服从于他,就像明知前面有一个坑,但还是心甘情愿的往里跳。人们明明知道考上大学,并不意味着就业。然而在残酷的“唯学历论”面前,人们又不得不涌向大学,被那一纸文凭绑架着匍匐前进。中国人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在考试问题上如此清醒而无奈地纠结着,毫无反抗地行走于生活的悖论中。关键词高考、大学、教育、反思正文 二十一世纪悄然翻开行的篇章,中国将如何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党高瞻远瞩地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早在1977年9月,邓小平刚刚复出就深谋远虑地把教育问题突出地提到全国全党人民面前,语重心长地说:“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1 到1985年5月,又提出:“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21世纪大业的生力军”。2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政治,明天的经济。可以这么说,教育乃立国之本。因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投入到国民建设的各行各业中去,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在21世纪这个号称信息,知识的时代,不重视教育民族只能等待的淘汰的命运。然而今天的中国,高考已经俨然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仪式,每年的高考新闻总是饶有趣味地制造着新的舆论场。家长孔庙烧香祈求孩子高分,高三女生喊楼“邀睡”减压,衡水二中“高考誓师大会”激情上演,为让迟到女儿进场考试母亲甘愿下跪……在现实环境下,这些新闻迫使人们去反思些什么,但似乎又有其合理的一部分,因为高考为大,一切逻辑为高考让路。”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3 “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不仅要抓,并且要抓紧、抓好,严格要求,少讲空话,多干实事。”4 通过高考改变命运,这依然是绝大多数中国孩子的必经之路。高考创设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特殊情景,因为那里安放着难以抹去的故事和细节,而且浓缩了“中国式奋斗”的全部精髓和灵魂。  十年磨一剑,只为在这个六月“一考定乾坤”。在由“竞争”二字所诠释的逻辑体系中,高考是举起生命重托的最佳路径,“黑色六月”成为一种恒定而牢固的社会现象。竞争,不单单是高三学生的血酬定律,更是被早早地推向了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由高考卷起的这场竞争注定是深远的,是彻底的,是社会性的。它悄无声息地接管了应试教育的全部逻辑,所有关于素质教育的美丽愿景被狠狠地打入冷宫,动弹不得。  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在中国文化那里,从科举开始,读书更像是一场精心布局的政治安排,而考试是一个人改变命运必须经历的一种仪式性的“程序”。“官本位”、“知识贵族”、“学而优则仕”隐隐地揭示了知识与政治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文化心理一直延续至今,高考被有意无意地赋予了类似的社会功能。从1999年开始,扩招政策圆了更多学生的大学梦,然而在教育振兴、拉动内需、维护稳定、阶层流动等话语编织的复杂逻辑中,大学生面临着极大的就业压力。残酷的现实击溃了人们对高考的美丽想象,以致无法接受“北大毕业生卖猪肉”这样的事实,知识与命运被迫脱离了对方的解释逻辑。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以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5曾经饱含希望的汗水,偏偏埋葬了世人的期许和信心。如果说“高考之门”还相对公平的话,“社会阶层世袭制”、“寒门难出贵子”、“父辈就业时代”等现象则剑指“工作之门”的是是非非。  高考,这个曾经承载着教育良心的选拔方式,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一个极为纠结的符号表象,最终失去了它原本强大的象征交换功能。在为人诟病的“工作之门”面前,扩招某种程度上给了富裕家庭的孩子更多的工作机会。他们轻松地越过高考,而后凭借发达的人脉关系挤占了原本属于优秀孩子的工作岗位。“高考之门”这道关卡在托起“中国式奋斗”的集体期许下步履蹒跚。在极具幻灭感的“工作之门”面前,“高考之门”并没有被历史性地架空,这条路上依旧“人满为患”。这不能不提到我们时代普遍浮躁的“唯学历论”用人机制。如今,保姆、服务员等工作几乎清一色地转向大学生学历。当“人才贬值”成为事实,学历将能力逼向了死角,这进一步激活了大学文凭的“市场需求”。其结果是,有些民办大学、独立院校堂而皇之地兜售文凭,艺术类招生更是遍地开花,艺术热仅仅因为艺术专业“好考”。诸如此类的“泡沫教育”已经泛滥成灾,间接地稀释了大学文凭的“含金量”。 “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或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6 我现在就在大学中学习,说实话,当我亲身经历了大学之后,这与我心目中的那座圣洁的象牙塔真的相差很远。我仅仅是一个学生我没有资格对中国的大学教育数三道四。在这里我就引用耶鲁大学前校长小贝诺•施密德特的几句话来谈谈中国的大学教育吧:他们以为社会对出类拔萃的要求只是多:课程多,老师多,学生多,校舍多。他们的学者退休的意义就是告别糊口的讲台,极少数人对自己的专业还有兴趣,除非有利可图。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真正意义上的事业。他们计划术,更是把教研者当鞋匠。难怪他们喜欢自诩为园丁。我们尊重名副其实的园丁,却鄙视一个没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教师。很多人还以为自己真的在搞教育,他们参加一些我们会议,我们基本是出于礼貌,他们不获礼遇。 这位校长对中国大学教育的评论还有很多。当然这只是一些个人的观点,但也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了。为什么中国可以在那些国际奥数等比赛中获得一次次金牌,而十几亿的中国人却很少有人获得诺贝尔奖这个学术上的最高荣誉呢?难道这就是中国教育? 另外中国的教育现状不仅仅存在这些问题,还有一些问题也是很值得人们去反思的。英语强制化的学习,小学时期创造思维的扼杀等。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学着所谓国际化的语言,却被韩国申请了中国的文化遗产,这也就是所谓的崇洋媚外吧。当然,中国的教育问题,不止这些,但以我的水平只能想到这些了。  也许有人会反驳难道高考真的就一无是处吗?否则为何国家还要持续三十多年实行高考制度呢?我想高考还是有一些优点的: 首先,方便统一实施考试,招生,录取。管理教育的人省事,学校省事,大学也省事。至少大学不用费尽心思的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选拔学生,全国都采用统一的标准,不管跟国外比怎么样,在国内大家都是一样的。 另外,高考还有一个优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平。可以说公平是很难做到的,几乎时间的一切纷争都源于不公平。而高考却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公平。不管那些作弊和暗箱操作,至少大家的起点一样,时间一样,机会平等。我想这一点也是高考能够实行至今的最主要的原因吧。 高考纵然有许多弊端,但在新的选拔制度出现之前,它恐怕还会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存在很长的时间。因为就目前中国的基本国情来看,它真的比其他的制度要合适。

214 评论

小小锅盖子

中国教育制度世纪变革回顾与展望 摘要】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政策的晴雨表。中国自1904年颁行第一个学制来历经百年沧桑,折射出中国教育从封建走向现代、从兴学堂到立学制、从照搬外国到创立有特色的现代学制的历史进程。随着新世纪到来,自1922年沿用至今的“六、三、三、四制”面临历史挑战,推进学制创新将成为关系中国教育世纪发展的重要一环。 感兴趣与我索取全文

215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