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8

尛小尛111
首页 > 论文问答 >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官网订阅号邮箱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hinaltl333

已采纳
赵鹏大赵鹏大,1931年生,辽宁清源人。1980年任教授,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地质勘探学家、数学地质学家。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58年在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研究生毕业并获副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矿产普查与勘探、数学地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历任武汉地质学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中国地质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委员及地质勘探、矿业、石油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会长、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定量地层委员会表决委员,IAMG杂志《不可再生资源(NonrenewableResources)》编委及IAMG杂志《计算机与地学(Computers and Geosciences)》通讯编委,《中国地质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编委会主任,国际地质数据委员会亚洲地区代表、国际数学地质协会专门委员。赵鹏大院士建立了中国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理论及方法体系,开创了“矿床统计预测”新学科,提出了“地质异常”、“地质体数学特征”、“三联式”定量成矿预测、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新概念、新内容及研究方法,并在这些学科的发展前沿上培养了100余名博士生和数十名硕士生。他主持完成的“宁芜地区铁铜矿床统计预测”,作为“宁芜盆地铁铜矿床成矿规律研究”组成部分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20万图幅矿产资源总量预测方法研究”、“新疆喀拉通克成矿带铜镍金资源量预测研究”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地质勘探中的统计分析”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矿产统计预测》获地质矿产部优秀教材二等奖;以他为首的科研集体近年应用地质异常理论和矿产统计预测方法,在新疆北山地区发现铜镍硫化物远景成矿带2条,在东准噶尔发现金矿带1条。1992年获国际数学地质协会最高奖——克伦宾奖章,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亚洲人。殷鸿福殷鸿福,1935年生,浙江舟山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层古生物学家,教授,博士导师。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勘探系煤田地质专业,1961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层古生物学专业。曾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教委地质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地质矿产部古生物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以及《古生物学报》、《地质科学译丛》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古生物学分册)》副主编。国际地层委员会三叠纪分会委员、国际二叠-三叠系界线工作委员会主席、国际地质对比规划359项主席。已发表专著13种,论文74篇,其中外文论著21篇(种)。由他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多项奖励,其中,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此外,获“武汉科技新秀”称号,中国古生物学会首届尹赞勋奖、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先进工作者,湖北省特等劳动模范。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殷鸿福教授就在贵州开始从事三叠纪地层学和古生物双壳类和腹足类化石的研究,并取得了高水平的成果,建立了贵州省三叠纪生物地层框架,修改了原定为中三叠世拉丁期雷口坡(巴东)组时代为安尼期,并把嘉陵江组的时代定为早三叠世。该方面的研究成果相继在《中国科学》、《地质学报》等刊物上连续刊载,迄今仍作为该地区重要的地层古生物文献被广泛引用。此后,他以此为基点逐步形成了古生物学与地质学紧密结合的生物地质学研究体系,在门类古生物学(双壳类、腹足类)、理论古生物学、生物古地理学、古生态学、生态地层学、层序地层学、事件地层学、生物成矿学及历史构造学等研究领域均有深入研究并取得突出成果。於崇文於崇文,1924年生于上海,浙江宁波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地球化学动力学家、矿床地球化学家、地质教育家。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50年至今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历任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高级顾问,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顾问,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顾问,中国地质学会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委员、顾问、元素地球化学与区域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一生潜心于地学基础理论研究,长期致力于将基础自然科学和非线性科学及复杂性理论与地球科学相结合,先后开辟和发展了5个创新的学术领域——地质-地球化学中的多元分析、区域地球化学、成矿作用动力学、地质系统的复杂性以及成矿系统的复杂性,促进了地球科学从唯象科学向精确科学跨越。筹建了地球化学与地球化学探矿专业,培养了大批科研人才和技术骨干。於崇文是地质科学学科发展与建设的一个勤奋探索者和开拓者,他为祖国的地质找矿、地质科学和地质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张本仁张本仁,1929年生,安徽怀远人。1983年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化学家。1952年南京大学地质系本科毕业,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地球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任地质矿产部壳幔体系组成、物质交换及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地质矿产部“地球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现任中国岩石圈委员会委员。在“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期间,他主持完成的国家和部委系统重大攻关、重要基础和基金项目共10余项,获得多项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以他为首出版了《豫西卢氏-灵宝地区区域地球化学研究》、《陕西柞水-山阳成矿带区域地球化学研究》、《秦巴岩石圈、构造及成矿规律地球化学研究》和《秦岭造山带地球化学》等专著4部,主编《地球化学论文集》3部,主编《地球化学》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三等奖各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他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生25名,硕士生21名,获得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于1989年被授予首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和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翟裕生翟裕生,1930年生,河北文安人,著名矿床学与区域成矿学家。1952年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毕业后分配至北京地质学院任教,1957年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曾任北京地质学院讲师、副教授、系主任,武汉地质学院教授、副院长,地质矿产部北京地质教育中心主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矿田构造组主席。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在矿田构造、金属成矿和区域成矿等领域有系统创新成果。他较早开展矿田构造研究,提出成矿接触带构造体系和多种矿床的构造矿化模式,主笔中国第一部矿田构造学专著,率先讲授矿田构造学课程。再造了河北大庙斜长岩和铁矿的成岩成矿过程,共同阐明鄂东富铁矿床成因并发现新的铁矿类型。深入解剖陆相火山-次火山岩型铁矿特征,共同建立了宁芜玢岩铁矿模式。他将系统论和历史观引入矿床研究,以成矿物质的源—运—储—变—保的动力学演化过程为核心,创立了成矿系统及演化论,著有《成矿系统论》,推动了矿床学进步。提出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勘查系统三结合的研究理念,引领了当代矿床学的发展方向。在长期研究长江中下游等成矿区带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成矿学的学科框架,出版的确中国首部《区域成矿学》和《区域成矿研究法》,全面指导了中国的区域成矿研究并有多处找矿发现。李曙光李曙光,地球化学家,1941年出生于陕西咸阳,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地球化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3~198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球与行星科学系进修访问师从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球化学家SRHart教授,系统研习了同位素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回国后在中国科技大学继续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任副教授,教授,主要从事痕量元素地球化学教学及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1994~2003年曾4次赴德国马普化学所宇宙化学研究室和地球化学研究室,1次赴香港大学地质系做访问学者,进行合作研究。2003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教育部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副主任。2012年9月调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工作,并兼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曙光早年曾从事富铁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寻找富铁矿曾是中国当时(1976~1980年)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李曙光当时任中国科学院鞍(山)-本(溪)队黑富矿研究组长。弓长岭矿床是中国最大的富磁铁矿床,矿山急需要在该区寻找深部矿体扩大储量。李曙光应用“趋势面分析”多元统计方法成功预测出鞍本弓长岭矿床的深部富矿体,并被钻探验证成功,在预定深度打到厚层富矿。此外,李曙光等应用C同位素证明弓长岭富磁铁矿石中的石墨为菱铁矿变质分解成因,据此提出该富铁矿床成因的新模型。由于该工作为查明黑富矿成因及扩大富矿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因而获得1978年科技大会重大成果奖和1982年中国科学院科技二等奖。刘光鼎刘光鼎,1929年生,山东蓬莱人。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员,中国著名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家。他长期领导中国沿海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工作,完成“中国海地质构造及含油气性研究”,主编《中国海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1∶200万)及专著《中国海地质地球物理特征》,运用岩石圈板块大地构造理论,分析中国海地球物理场、地质构造及其演化历史,指导油气勘探。作为中国第一个讲授地震勘探和海洋地球物理勘探的学者,他积极倡导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推动油储地球物理与浅层地球物理工程,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近年来,在总结中国大地构造宏观格架的基础上,提出前新生代具有海相残留盆地,为中国油气资源二次创业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金振民金振民,1941年生,浙江温州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振民院士是中国著名构造地质学家,长期以来致力于上地幔动力学、岩石流变学和高温高压实验学研究,并取得突出学术成就。上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玄武岩浆过程是板块运动和地壳增生动力学主因之一,他发现上地幔动态部分熔融产生的初始玄武质熔体(3%~5%)在应力驱动下大量沿橄榄石矿物颗粒边界呈熔体薄膜(melt film)形成分布,这种分布引起矿物边界湿润,连接力减弱,加速物质扩散和流动。这一发现对阐明上地幔低速高导层(软流层)成因和大陆造山带物质不均匀流动具有广泛的意义,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Nature(《自然》)杂志(1994),并获该杂志的封面。他新建立了超高压榴辉岩流变本构方程,为揭示大陆碰撞造山带深俯冲榴辉岩质岩石圈板块断开(或拆沉)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对了解天然榴辉岩塑性变形和研究上地幔岩石圈拆沉作用有直接的重要意义。他通过对中国东部11个地区地幔橄榄岩位错显微构造研究,提出了呈对数正态分布的橄榄石位错稳态亚颗粒是估算上地幔流变应力的最佳显微构造参数。他和合作者在大别-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岩石和中国大陆科学钻孔岩心系统物性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高密度榴辉岩与低密度片麻岩之间高反射系数是引起地震强反射体的主因,不同尺度韧性剪切带糜棱岩和透入性应变面理组构是增强地震波各向异性的反射载体。他还成功地模拟了铬铁矿形成的机理,证实地幔岩中铬透辉石和铬尖晶石通过上地幔部分熔融作用析出铬元素,并富集呈工业品级的铬铁矿石。莫宣学莫宣学,1938年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并留校任教。1981~1983年在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做访问学者。1986~1990年任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1990年至今,任中国地质大学教授。1993~2000年任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在学术机构任职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六、七、十届学科评审专家组成员(1996~2006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学术委员会副主席(1996年)。中国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学会地球内部化学与火山学委员会副主任(2000年至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97~2005年)、《高校地质学报》副主编(1995年至今)、《岩石学报》副主编(1999~2001年)及编委(2002年至今)、Himalaya Geology编委(1999年至今)、IGCP430 Steering Committee Executive Member。高山高山,地球化学家。1962年6月生于青海西宁,籍贯云南省石屏县。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1985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学位,1989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地球化学的研究,以中国东部为研究基地,结合全球对比,在大陆地壳结构和组成、壳幔交换作用以及微区分析研究方面取得了有国际影响的系统创新成果。首次获得了中国东部地壳63种元素的丰度值,揭示了中国东部下地壳独特的双层结构和中性的总体成分,明显不同于全球单层基性下地壳模型。发现与提出下地壳拆沉再循环这一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关键证据。揭示了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演化的时空不均一性。他的研究团队开拓了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微区分析新方法并取得国际公认的成果和高水平数据。曾多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181 评论

shishan786

报刊名称: 河北法制报 负 责 人: 刘茂魁 英文名称: 主 编: 刘茂魁 主管单位: 中共河北省委政法委员会 报刊刊期: 日报 主办单位: 中共河北省委政法委员会 报刊版面: 对开4版 编辑出版: 河北法制报社 发行方式: 自办发行 通讯地址: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西路518号 订阅方式: 本报刊社自办 邮政编码: 050051 国内定价: 15 /月 180 /年 联系电话: 0311-3027456 创刊日期: 图文传真: 0311-3027456 国内统一刊号: CN13-0033 73499> 73499 互联网址: 国内邮发代号: 17-77 电子邮箱: 国际标准刊号: 期发行量: 国外发行代号: 《河北法制报》 [河北] 所在类别: 报纸媒体 -> 法制/军事类 网站地址: _asp?Men 联系地址: 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法制报》 电子邮箱: - 联 系 人: 《河北法制报》 联系电话: 021-51502685

83 评论

123456789小姐

严良,男,1961年10月出生,湖北省大悟人。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7月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地质经济管理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年9月至1985年7月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进修学习; 1996年7月于华中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学习,获管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赴加拿大多所著名大学访问交流; 2002年12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院学位委员会主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人文社会学科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中国地质大学资源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武汉市社科院兼职研究员,中国地矿经济研究会青年分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技术经济现代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武汉市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工业工程与管理》理事。主要从事管理科学、市场营销、资源管理工程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他已独立和合作出版教材、著作、译著7部,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曾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湖北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指导的研究生已有20余人毕业,目前正指导的在读博士生、硕士生17人(含留学生1人)。严良教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且行之有效的“严+良”式风格,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分学位委员会主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位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会会员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湖北省技术经济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人文社会学科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理事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中国地质大学资源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武汉市社科院兼职研究员中国地矿经济研究会青年分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技术经济现代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武汉市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工业工程与管理》理事 担任课程:本科生:《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地质经济管理概论》《市场营销学》研究生:《市场营销学》教学效果及获奖情况:1、由于教学态度严谨,教学效果良好,曾获得“校级优秀教师” 、“校十大最受欢迎的老师”、“优秀指导教师”、“五好青年教(职)工”等称号。2、在教学中锐意改革与创新, 《市场营销学 》教学中采用案例法教学,1/2英语授课,反映良好。 1、主持教学研究项目《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类学科与文管学科交叉协进模式研究》,已按时完成,并获得“优秀奖”。2、主持教学研究项目《地学类硕士点与管理工程硕士点交叉协进模式》(研究生院立)。3、参加地矿部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理工科院校实施艺术教育的作用及途径研究 》。4、参加全国95规划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关于对民办学校行政和师资队伍管理过程理论和实践的研究》。5、负责校211重点学科 《工商管理》的建设项目,为负责人。6、参与校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工商管理专业系列课程体系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人文与管理学科同地质学科交叉协进的必要性、可行性探讨 《人文与管理》(1997年第6期,第一作者)中国地质大学人文与管理学科地质学科交叉协进的途径 《人文与管理》(1998年第8期,第一作者)   人文与管理学科同地质学科交叉协进若干问题的思考 《现代高等教育》(1998年第1期,第一作者)   案例教学法及其在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高等教育》(1999年第2-3期,第二作者)   文管学科科研在地学类院校发展中的思考 《中国科教论文选(一) 》(第二作者)   新制二级学院是我校管理学科发展国际化的突破口 《21世纪学科建设论文集》中地大出版社2000年5月   创新与实践——高校教学与行政管理改革论丛 副主编,中地大出版社1999年10月   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之我见 第二作者 现代高教研究 3   我校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第一作者《走近21世纪》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2 公开出版:1、《现代企业管理基础》 (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2、《地勘单位经营管理学》 (第二作者,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年)3、《管理学案例》 (副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4、《商务营销学》 (主译 中信出版社)校内出版:1、《地质经济管理概论》( 1990年)2、《现代企业经济管理》( 1995年)3、《管理专业英语》( 1998年)4、《管理学原理案例》( 1998年)5、《现代企业制度概论》( 1997年) 企业营销管理(译著)中信出版社现代企业管理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现代市场营销策划——原理、理论与应用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第二)现代市场营销策划——案例及点评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第二)西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路径选择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11(中文核心期刊)西部大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初探 《科技进步与对策》9(中文核心期刊)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路径选择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12(中文核心期刊)   国内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对比 《国土资源》2   论企业产权及其明晰标准 《科技进步与对策》 7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西部概念及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浅议 《2002资源环境经济论坛》个性---品牌的生命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1999年6月22日,理论探索版)论品牌经理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年第7期)(全国科技期刊一等奖中文核心期刊)  品牌延伸的风险及其对策 《海南经济报》( 30)  我国网络营销的限制因素及可行性分析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年第10期)(中文核心期刊)  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明晰模式初探 《广东金融》(1997年第4期)   抓大放小企业改革战略浅议 《跨世纪的探索》(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刘少奇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观及其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面向21世纪中国思想政治建设研究》(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高科技产业与风险投资(上)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1999年5月18日 )(理论探索版)高科技产业与风险投资(下)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1999年5月25日)(理论探索版)  国有企业产权明晰若干问题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年第7期)  谈增殖税纳税申报中非正常零申报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人文与管理》(1999年10月) 27、开征遗产税为期不远 《湖北财税》(2000年第1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探索及启示 《社会主义研究》(2000年第6期)(中文核心期刊)   关于我国环保产业建设与发展的思索 《长江建设》(2000年第3期)(建设部优秀期刊)   论矿产资源产权及其明晰的意义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第4期)(中文核心期刊)   我国高新区管理模式现状与对策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第6期)(中文核心期刊)  高校兴办产业的意义及作用探讨——中国地质大学校办产业现状分析《人文与管理 》(2000年第1期)  试论企业形象与企业家形象的配合 《经济论坛》( 2000年第22期) (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浅析西部大开发中的若干问题 《2000年资源环境经济论坛》浅析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高科技与产业化》1我国资源型企业资源效率管理行为分析及政策建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谢雄标,严良,程胜 2008,(1)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统计与决策 严良 2008 20-186  西部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浅析 管理学报 严良 2008 5-692   经济发展与西部资源开发科技合作研究 统计与决策 严良 2008 1-111   西部矿产资源不合理开发的博弈分析 煤炭经济研究 严良 2008 1-51  论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中观管理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严良 2008 6-10

263 评论

相关问答

  •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官网订阅号邮箱

    严良,男,1961年10月出生,湖北省大悟人。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7月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地质经济管理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年9月至1985

    我想文文静静 2人参与回答 2024-04-27
  •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官网订阅号查询

    中国的核心主要七大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

    夜月叶耶也 2人参与回答 2024-04-26
  •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官网订阅电话号

    会计学专业 ( 本科,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审计实务以

    宇宙无敌的猫 3人参与回答 2024-04-29
  • 地质学报官网订阅号邮箱

    1、《工程地质学报》杂志社要求来稿请注明以下信息:作者姓名、职称/职务、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政编码。来稿文章字数以6000-8000为宜,摘要字数控

    angelwhere? 2人参与回答 2024-04-29
  •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官网订阅电话号码

    会计学专业 ( 本科,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审计实务以

    Macchiato~0704 3人参与回答 202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