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44

淘气lulu
首页 > 论文问答 > 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论文选题背景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fiongfiong

已采纳
(一)我国能源资源消费与环境污染状况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能源资源消费和环境污染也发生了相应的阶段性变化。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逐步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经济增长的发展道路,第二产业的比例持续回升,第一产业比例快速下降,第三产业比例迅速上升,2002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为7%,8%,5%(2005年经济普查调整后的结构)。近年来,随着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第二产业比例有较大幅度上升,2005年第一、二、三次产业结构达到4%,3%,3%。这一时期,体制转变本身的效率潜能已基本释放,第二产业比例增大、产业内部结构升级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能源和主要原材料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总量不断增大,原材料消费强度持续上升,单位产值能耗下降趋缓,并呈回升之势。目前我国以重化工业为特点的工业化中期阶段性发展特点逐步形成(尽管有一定程度的过度投资);能源、原材料、电力需求的加速增长近年来十分明显。未来10年,第二产业还将保持适度增长,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趋势使能源消费强度可能缓慢回升,这是符合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规律的[97]。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也开始显现。“七五”末期,大中城市大气污染较重,小城镇大气污染有加重趋势;酸雨仅出现在局部地区,西南和华南地区较为严重;主要城市地下水质较好;平原地区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比较突出。这一时期资源-经济-环境的基本特征是经济规模小、资源消费量低、环境污染尚不突出。到了“八五”末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相当严重,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还在发展,并向农村蔓延。据环保部资料显示:占监测城市数51%的城市大气年日均值超过国家三级标准,酸雨中心向华中地区偏移,范围继续扩大;城市地下水污染普遍严重,呈恶化趋势;绝大多数城市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尤其是经济结构中工业比例的增大、这一时期资源消费开始快速增长、环境问题变得突出。“九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国家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SO2指标比“八五”减少了30%~80%,但整体污染水平仍较严重。在统计的338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超三级的城市比例下降到1%,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北方局部地区出现酸雨。七大重点流域地表水有机污染普遍,各流域干流6%的断面为Ⅳ类水质,9%的断面属Ⅴ类水质,8%的断面属劣Ⅴ类水质。这一时期经济-环境处于相对平衡发展阶段。“十五”期间,由于重化工业的高速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能源资源消费快速增长,致使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上升。2004~2005年监测城市中,空气质量三级及三级以下标准的城市比例达61%和39%,达标城市不足1/3。全国开展酸雨监测的696个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城市占3%;七大水系Ⅳ类及以下水质的比例接近60%;2005年SO2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总量达到2549×104t,超过环境容量11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005年仅比2000年减少2%,但比2004年增加了5%,总量达到1414×104t。从表5-10中可看出,我国经过多年的努力,污染去除率不断提高,但绝对水平还很低。总之,我国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很大,环境生态恶化加剧,部分地区环境破坏程度加重,环境状况还处于总体恶化、局部好转的局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一些地区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表5-10 主要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情况[97](二)我国污染物排放与能源及经济发展的关系能源资源的生产和消费是污染物产生的重要根源,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是污染产生的一个主要来源。从我国“八五”到“十五”三个五年计划来看,“十五”期间的能源重要消耗明显加快,原煤累计消耗比“九五”增加了20×108t,石油增加了近4×108t,粗钢、有色金属、水泥、纸及纸浆等主要工业品的累计产量大多超过“八五”和“九五”之和。这表明,“十五”期间原材料的生产和消耗相当于过去10年的总和,这些对我国环境的负面影响是较大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十一五”期间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加大,由此对环境的冲击也是巨大的。能源消费量与一国经济发展和污染物排放量之间有一致的关系。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增长,能源消费强度、污染排放量也呈上升趋势。按照购买力平价衡量,我国能源消费强度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330t(油当量)/百万美元,SO2排放强度从3t/百万美元,降低到2002年的最低点约200t(油当量)/百万美元和8t/百万美元。2005年两者上升到约228t(油当量)/百万美元和0t/百万美元。COD排放强度下降的趋势变缓。
171 评论

DP某某某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发展意义:生态资源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是不争的事实。

334 评论

柔情似水9999

是的,但能源消耗也可以用于环保处理,也可以为控制污染出力

167 评论

栗子酱89

能源分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在使用或生产过程中或多活少的都会排放有害环境的物质(煤炭、石油等产能过程)。为减少污染,人们致力于节能减排研究,我国取得了突出的效果,保护环境是一个远久的问题,需要逐辈人的努力再努力!可再生能源称洁净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与环境友好且用之不竭,使用过程中一般不会产生有害环境的物质。

194 评论

爱吃牛蛙的鱼

能源的过度消耗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279 评论

相关问答

  • 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论文选题背景

    能源的过度消耗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飞龙在天wxd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论文选题

    我有绑定IP的高校帐号,可以帮你下载相关资料。

    春雨蒙蒙a2015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论文

    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

    梦溪shuer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论文题目

    眼下,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无论厂矿还是家庭,“节能”两个字前所未有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成为影响2005年以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走向的最新热点。一项十分紧迫

    乖乖邓子 1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论文选题意义

    能源分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在使用或生产过程中或多活少的都会排放有害环境的物质(煤炭、石油等产能过程)。为减少污染,人们致力于节能减排研

    爱妃朕累了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