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00

Macchiato~0704
首页 > 论文问答 > 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官网首页登录不了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BACCHUS周伯通

已采纳
(一)著作1、《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版。参加编辑。2、《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下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版。参加编辑。3、《教育大词典?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负责宋代人名及明清部分人名词条300余条共计约10万字。4、《现代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合著,主编(3),撰写3万字。5、《中国女子教育通史》,贵州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独立,8万字。1996年获第四届中国西部地区教育图书一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6、《新中国教育改革研究》,重庆出版社1996年第1版。合著,参加撰写近6万字。1999年4月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第一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7、《女童教育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合作,主编(3)。2000年6月获四川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8、《教育大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版。负责宋代人名及明清部分人名词条300余条共计约10万字。9、《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合著,参加撰写3万字。10、《女中学生潜能开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参加撰写约3万字。11、《女童教育实践与研究》,天地出版社1999年第1版。合著,任执行副主编(3),参加撰写5万余字。12、《中国现代文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合著,主编(2),参加撰写约5万字。13、《中国女子教育文萃》,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合著,主编(1)。2001年5月获四川省南充市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14、《人的本质?素质?素质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版,参加撰写约2万字。15、《中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参加撰写近8万字。16、《女中学生现代素质的探索与培育研究》,重庆出版社2001年第1版。副主编(2),参加撰写2万余字。2003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17、《中外女童教育简史》,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独著,7万字。2002年7月获四川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03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18、《当代中国扫盲和农村成人教育的回眸与前瞻》,2003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版。参加撰写2万字。19、《外国女子教育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独著,6万字。2005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同年获得第四届“全国优秀妇女读物”称号。20、《女中学生潜能开发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合著,主编(2),参加撰写5万字。21、《杨贤江年谱长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第1版。合作撰写(1),撰著12万字。该书收入潘懋元、华长慧、宋恩荣主编,喻立森执行主编的《纪念杨贤江诞辰110周年丛书》。22、《戴续威教育论著选》,2005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合作编撰(1),全书21万字。(二)论文◆1986年1、《关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法体系问题》,熊明安、杜学元,《西南教育论丛》1986年第1、2合期◆1989年2、《试论教育与文化变迁的关系》,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5期。第59—65页。◆1991年3、《浅谈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6期,第25—30页。◆1996年4、《浅谈<福翁百话>的教育思想》,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第118—124页。5、《浅谈雷培鸿的女子教育思想》,杜学元,载广西雷培鸿教育思想研究会编《雷培鸿教育思想研究文集(三)》,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1997年6、《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给我们的启示》,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第82—88页。7、《维新运动时期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杜学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第89—91页。8、《加强教育综合改革 促进女童教育发展——川北地区农村女童入学及辍学问题的研究》,川北女童教育研究课题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第51—55页。9、《发展女童教育 提高民族素质——大巴山、米仓山地带女童教育研究》,冉元辉、汤泽生、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第56—59页。◆1998年10、《对川北地区女子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其改革研究报告》,《川北地区女子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其改革研究》课题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56—59页。11、《对川北某重点师范学校女生素质的调查》,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84—90页◆1999年12、《试论中日近现代女子高等教育的主要不同点及其成因》,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第23—29页。13、《近代广西壮族师范教育的发展及其给我们的启示》,杜学元(署名“杜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第56—61页14、《试论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杜学元,载金艳芬主编《教研论丛》,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第1版15、《试论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杜学元,载金艳芬主编《教研论丛》,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第1版16、主持承担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川北地区女子义务教育现状及其改革研究”1999年3月获“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改革课题“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2000年17、《大学素质教育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杜学元,《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第25—26页。◆2001年18、《我国西部边远地区女童失学原因调查与对策》,洪显利、刘电芝、杜学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2003年19、《贫困山区中学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刘伟斌、杜学元、黄魁耀,《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增刊。20、《老年女性教育问题研究——四川省南充市老年大学的调查分析》,范琐哲、杜学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21、Government and University——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ese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enlightenment i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Du Xueyuan,Contemporary Education (HK),2003(16)22、《加强教育科研,促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杜学元、贾贵州,载叶上雄主编《教育强省——科教兴川的必由之路》,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2004年23、《民国之前女子高等教育的回顾与审视: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的比较》,杜学元,《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第3期。第36—39页。24、《浅谈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成因》,杜学元,《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99—102页。25、《论小城镇女童教育生活世界的建构》,吴立保、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4年第 12期第66—69页。26、《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杜学元,《高等教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第4期,90—93页。27、《高校教师聘任制管窥》,孙刚成、杜学元,《教育与职业》2004年10月(中),第75—77页。28、《简论网络教育与教育机会平等》,何岸、杜学元,《教育与职业》2004年11月(下),第7—8页。29、《高校专业设置雷同问题浅析》,何岸、杜学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第93—97页。30、《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刘伟斌、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第146—148页。31、《张澜教育思想评析》,杜学元、龚波,《教育史研究》2004年第4期。第35—39页。32、《新中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曾庆红、杜学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154—156页。33、《福禄倍尔<人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卢长娥、杜学元,《中国西部科技》2004年第4期。34、《略谈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教育》,刘伟斌、杜学元,《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4年第3期,第5—6页。35、《略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王勇、杜学元,《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10—15页。36、《卢作孚的职工教育思想及其启示》,王小红、杜学元,载刘重来主编《卢作孚社会改革实践与中国现代化研究》,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第1版。◆2005年37、《我国小城镇女童教育学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杜学元、沈堰奇,《西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74—78、89页。38、《以人为本的高校人才资源管理探讨》,孙刚成、杜学元,《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39、《外出打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张晓琳、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99—101页。40、《论我国助学贷款的改革与发展展望》,曾庆红、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103—105页。41、《建立在生活平台上的德育模式》,郑利波、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116—118页。42、《从人的主体性谈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化的方式》,吴薇、杜学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125—127页。43、《斯坦福大学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启示》,王勇、杜学元,《教育与现代化》2005年第1期。第24—26页。44、《教育劳动及其生产性投资》,郑海波、杜学元,《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4期。第29—32页。45、《浅谈在外国教育史学科中如何创设富有探究性的教学过程》,范琐哲、杜学元、肖韵,《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58—60页。46、《中学生学习压力源的社会学分析及其对策研究》,合作(2),《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5年第6期。第53—56页。47、《外国教育史教学中如何创设富有探究性的教学过程》,杜学元、范琐哲,载杨孔炽主编、黄仁贤副主编《百年跨越——教育史学科的中国历程》,鹭江出版社2005年第1版。48、《异曲同工——庄子与卢梭人文教育思想的契合》,孙刚成、杜学元,《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78—79页。49、《以人为本的高校人才资源管理探讨》,孙刚成、杜学元,《延安大学学报》(社科)2005年第5期。第118—121页。50、《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代课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安徽省某县为例》,张军、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 2005年第12期。第137—138页。51、《小城镇初中女童的同伴同伴交往观探析》,刘青秀、贾云鹏、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5年第12期。第50—53页。52、《美日两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比较研究》,杜学元、杜永红,《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75—77页53、《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妇女低教育探究》,严敏、杜学元、金珺,《成都中医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95—96页。54、《羌族民俗与羌族教育》,蔡文君、杜学元,《贵州民族研究》(CSSCI收录期刊)2005年第6期。第197—202页。55、《欧阳修教育思想探微》,陈元、杜学元,《西南教育论丛》2005年第4期,第89—92页。◆2006年56、《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教师职业声望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王新兵、杜学元,《教师教育研究》(CSSCI收录期刊)2006年第1期,第66—70页。57、《试论新世纪的教育发展观》,王新兵、杜学元,《教育探索》2006年第1期,第48—50页。58、《教育价值的回归——从功利到人格完善》,张忻、杜学元,《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134—137页。59、《试论我国观念文化变迁对教师专业化的影响》,吴薇、杜学元,《教育现代化》2006年第1期。第30—31页。60、《浅谈民俗对女童教育的影响》,杜学元、吴立保,《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6年第2期。第29—32页61、《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当今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易莉、杜学元,《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2期(上)。第120—121页。62、《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入学机会不均等》,杜永红、杜学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27—132页。63、《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初探》,严敏、杜学元,《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第4期,第155—156页。64、《荀子和亚里斯多德音乐教育观之比较》,张忻、杜学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18—120页。65、《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当今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易莉、杜学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21—123页。66、《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反思当前教育的功利追求》,郑海波、杜学元,《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114—118页。67、《留守儿童初级社会化中家庭功能弱化问题研究》,刘继强、杜学元,《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112—114页。68、《试论农村中学债务问题》,周兰英、杜学元,《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7期(下),第14—15页。69、《中国男女分校与同校之争的历程、主要分歧及启示》,杜学元,《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第85—90页;《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1期,第46—52页。70、《曾国藩教育思想探析》,杜学元、王新兵,《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期,第39—42页。71、《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启示》,张丽、杜学元,《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期,第46—49页。72、《论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我国高校师德建设》,周兰英、杜学元,《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期,第57—60页。73、《试论我国学校应加强学生的个性教育》,曹兆文、杜学元、苏济,《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27—30页。74、《凸现教师魅力型权威,构建和谐教育》,杜学元、张忻,《成都中医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2页。75、《论胡宏的教育哲学思想》,陈小明、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6年第6期,第51—53页。76、《行政导向下的我国大学学术权力》,陈小明、杜学元,《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54—156页。77、《论大学校训》,庹红平、杜学元、李化树,《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134 —136页;《高等教育研究》(西华大学),庹红平、杜学元、李化树,2006年第2期,第16—19页。78、《论高收费背景下高等教育的需求与市场化运作》,赵秋、杜学元,《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7期,第55—57页。79、《高等教育收费制实施中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李敏敏、杜学元、赵秋、李江淘,《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6年第6期,第6—7页。80、《对现行高校生师比要求一致性的质疑》,易莉、杜学元,《煤炭高等教育》2006年第2期,第70—72页。81、《徐特立教师论及其当代价值》,周兰英、杜学元,《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第164—167页。82、《唐君毅教育哲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杜学元、张忻,《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2006年第11期,第13—15页。83、《试论应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周兰英、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2006年第11期,第68—71页。84、《浅谈我国高校应建立学术休假制度》,高建华、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2006年第11期,第30—33页。85、《经济转型时期确定教师合理报酬初探》,刘飞燕、杜学元、徐安兴,《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7期(上),第93—94页。
99 评论

舟舟的食儿

云南普通专升本招生院校名单西南林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曲靖师范学院、昭通学院、云南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云南工商学院、昆明学院、云南财经大学、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大理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楚雄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玉溪师范学院、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红河学院、保山学院、普洱学院、文山学院、云南民族大学等等。云南专升本志愿填报具体流程 考生须按照省招办下发的相关文件,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网站并填报志愿; 登录系统后,首页显示登录考生的基本信息,这些信息将影响考生可填报的志愿,请登录后仔细检查; 每次志愿填报必须在30分钟内完成,如超过30分钟,系统将自动关闭填报页面; 志愿填报完点击“保存志愿”按钮,保存当前填报的志愿,已保存的志愿1小时后方可修改,考生第一次保存志愿后,在该批志愿填报截止时间前有两次修改并保存志愿的机会; 保存完成后,系统会列出考生所填报的学校及专业。真题的了解可以试试上学吧自考题库,移动设备上均可使用。2021年云南专升本志愿填报原则2021年专升本实行平行志愿。根据录取先后顺序志愿设置为免试批次和普通批次。符合免试条件的考生才能填报免试批次志愿,免试批次在报名时填报志愿(1所院校1个专业),原则为专业对口。普通批次志愿相应专业类别考生均可填报,普通批次在考生参加考试后,根据本人成绩、类别最低分数控制线、招生计划填报志愿;共设置20个志愿,每个志愿1所院校1个专业,不同类别不得兼报。

266 评论

kanyuan820

《试述违法性认识在犯罪成立中的地位》:发表于陈明华主编《犯罪构成与犯罪成立基本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死刑存废的思考》:载于杜发权主编:《法学学理初探与构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试析刑事证据的证明能力和体系标准》:载于《法律科学》2003年11月刊;《论价格违法行为的犯罪化》:载于吴明童主编《学术高峰论坛》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5、《和谐社会与刑事政策初论》,载于赵秉志主编:《和谐社会与刑事政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1] 王振 刑事犹豫制度的理性检视——理念、理论与制度[J] 前沿 2011(05) [2] 王振 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逻辑与路径之检视[J] 学园 2011(03) [3] 王振 未成年人犯罪司法解释路径之探寻[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5) [4] 王振 未成年人犯罪司法解释问题之省思[J] 政法学刊 2011(06) [5] 王振 现代大学制度之内生自治系统略论——以软法为视角[J] 职教论坛 2011(17) [6] 王振 走出保护与惩罚之间的迷思——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再检视[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7] 王振 通往权益平衡保护的刑事法之进路[J]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1) [8] 王振 刑事被害人人权保护的三维考量[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1) [9] 王振,武立松 论间接正犯概念的扩张——正犯后正犯[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2) [10] 王振 我国注册会计师犯罪与刑事责任探究[J] 财政监督 2009(12) [11] 王振 社区矫正性质之诘问与反思[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4) [12] 王振 反思与重构——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之外部法律环境论[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13] 王振,唐子艳 权益平衡保护的技术分析与法理思考——以刑民交叉案件为切入点[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9(06) [14] 王振,唐子艳 刑民交叉案件中权益平衡保护的法理反思[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15] 董邦俊,王振 风险社会中刑法人权保障机能之危机[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0(01) [16] 王振 社区矫正制度之省思[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1) [17] 王振 对依法治校与现代大学制度的一种理论追寻[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0(01) [18] 王振 道德的救赎:“见危不救”现象的刑法学检视[J]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2) [19] 王振 坚守与超越:风险社会中的刑法理论之流变[J] 法学论坛 2010(04) [20] 王振 风险刑法中的抽象危险犯之检讨[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4) [21] 王振,董邦俊 刑事司法犹豫制度的理性检讨[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12) [22] 王振 台湾刑法犯罪成立要件初论[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7(01) [23] 王振 刑罚执行法律监督根据简论[J] 法制与社会 2007(06) [24] 王振,张慧 构建和谐社会与刑罚制度改革探微[J]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05) [25] 王振 刑罚目的的新思维:积极一般预防[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26] 王振 目的理性犯罪论体系之检视[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2) [27] 王振 安全刑法:和谐社会中的刑法新面貌[J]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3) [28] 王振,董邦俊 风险社会中的刑法回应[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8(03) [29] 杨光庆,王振 和谐的中国古代刑法[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9) [30] 王振 高校安全事故纠纷解决的法律机制论纲[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09)

338 评论

帅哥啦阿妹

李提摩太与山西大学堂在近代山西发生的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中,由于义和团成员对外国传教士和教民的的极端仇视,加上当时山西巡抚毓贤执行了慈禧太后杀绝洋人的密电,故山西教案特别严重,1901年7月9日,毓贤将以保护教徒为名而集中起来的41名传教士、17名中国教徒和英国教师毕翰道一家七人,押至巡抚衙门署西辕门前处死,此后,全省多处发生了焚烧教堂、杀戮传教士和教徒的事件,毓贤后来被清政府处死。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即兵分四路,杀气腾腾进逼山西。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春,先后攻陷山西龙泉关、平型关、娘子关、固关等地,威胁太原,形成了“联军压境,全省岌岌”的严重局面。此时,在太原的天主教会向新任山西巡抚岑春值提出许多赔偿要求,并抢占了令德堂书院作为教堂和住宅。岑春煊迫于无奈,接受山西洋务局督办沈敦和的建议,电请英国耶稣教浸礼会传教士李提摩太,来太原协商解决山西教案问题。英人李提摩太,在中国山东、山西、上海等地传教达20余年,是有名的“中国通”。英帝国主义以所谓“庚子赔款”,勒索山西人民白银50万两,李提摩太做为英方接受赔款的代表,于光绪二十七年三月二十六日由上海赴京,经与英美等国公使协商,并和耶稣教各会代表叶守真、文阿德共同拟定《上李傅相办理山西教案章程七条》面交李鸿章。其中第三条提出:“共罚山西全省白银五十万两,每年交银五万两,以十年为期。但此款不归西人,亦不归教民,专门开导晋省人民知识,设立学堂,教育有用之学,使官绅庶子学习,不再受惑。选中西有学问者各一人总管其事。”李鸿章照准后电令山西巡抚岑春煊迅速办理。耶稣教会推选出郭崇礼、史密斯、文阿德、叶守真等八位代表,于七月九日到达太原,与岑春煊商谈实施办法。因岑春煊对“罚款”、校内传教等持有异议,故未议妥。李提摩太几次从上海发电催促,岑春煊派洋务局提调周之骧赴沪与李面谈,但仍坚持不称“罚款”,不许在校内传教,学校与教堂不发生关系,外籍教师不得干预学校行政等条件。经过反复的谈判,终于在当年十月议定了创办中西大学堂合同八条。岑春煊作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在创办学堂过程中,坚持民族利益,不向洋人妥协的精神,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在与李提摩太商谈设立中西大学堂的同时,山西遵照清政府各省设大学堂的上谕,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初,奏准在原令德堂的基础上创办了山西大学堂。委派山西候补道姚文栋为山西大学堂首任督办,高燮曾为总教习,谷如墉为副教习,选文瀛湖南贡院为临时校址,接收令德堂和晋阳书院的师生,筹备开学。同年的四月三日,当李提摩太偕同他聘请的山西中西大学堂总教习敦崇礼、分教习新常富等抵达太原后,发现山西大学堂业已创办,便多次建议将山西大学堂与中西大学堂合并办理。若合并后可分两部:一部专教中学,由中方负责;另一部教西学,由李提摩太负责。并把上述建议拟好报岑春煊考虑。岑春煊权衡再三,不敢擅定,后奏请清政府批准,方达成关于中西大学堂并入山西大学堂的协议,并于五月二十五日在《京报》发布学堂成立的消息,以便扩大对外影响。中西大学堂并入山西大学堂后,原山西大学堂改为中学专斋,其经费与西学专斋相当,每年从省库学堂白银五万两中支付。此时,原任督办姚文栋辞职,委任沈效和接替。两斋各设总理一人,中学专斋为谷如墉,西学专斋为李提摩太。两斋总理以下,设总教习、副总教习和分教习,中学专斋另设提调和堂舍监督,总管两斋后勤事务。山西大学堂的校址,校本部、中学专斋及两斋学生食宿均在贡院;西学专斋另借皇华馆学台衙门西院的皇华别墅作为临时校址。光绪二十八年六月二十六日,西学专斋正式开学上课,巡抚岑春煊和省城重要官绅出席了开学典礼,至此山西大学堂正式成立。直到辛亥革命前,山西大学堂与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为全国仅有的三所大学。辛亥革命以后,山西大学堂改为山西大学校,列入国立范围,后称国立第三大学。1903年,山西大学堂在侯家巷购置地皮 200亩。翌年秋,校舍落成,山西大学堂全部迁入(今太原师范专科学校校址)。山西大学堂创始人岑春煊先生 山西大学堂创始人李提摩太先生--------------------------------------------------------------------------------期初学制和办学特色山西大学堂的学科设置,基本上是根据《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新的规定逐步完善和建立起来的。初办时,中、西两斋招收学生各200名,每人每月发给白银四两,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却有较大差别,充分体现了中学和西学的不同。中学专斋所上课程有经、史、政、艺四科。谷如墉讲《战国策》,高燮曾讲《近思录》,贾耕讲《禹贡》,田应璜讲《明史》,成年增讲算学。1904年,中斋又增设了英文,日文、法文、俄文、代数、几何、物理、化学、博物、历史、地理、国文、图画、音乐和体操。西学专斋所上课程有:文学、物理、工学、矿学、格致、法律、西洋史、世界史、体操、数学、英文、图画。中斋教习张友桐编写的《中国通史》,内容充实;傅岳芬编写的《西洋史讲义》简明扼要;西斋格致博士和化学教习新常富编写的《无机化学讲义》译成中文后,颇受欢迎。这些书风行一时,销路很广,对开展中外文化交流,促进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传播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都有较大的作用。毕业考试仍然沿用科举形式,分别给以贡生、举人、进士等出身资格的奖励,这些都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实质。山西大学堂先后毕业学生500人,派遣学生10人出国留学。山西大学堂的教育方法,对比孔孟儒学和封建科举制度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它在中国教育史上首立中西两斋,建立了完整配套的教育体系,在办学中注意向外国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制定新式学堂章程,延聘中西教习。开设中西课程,为青年们探索西方先进科技知识和民主思想创造了条件。早期就学于山西大学堂的学生,不少人追随孙中山先生走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其中知名的有谷思慎、荣炳、南桂馨、温寿泉、续桐溪、景定成,他们在留日回国以后,对山西辛亥革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光复全省作出了重要贡献。山西大学堂期初毕业生合影局部--------------------------------------------------------------------------------几经改组山西大学诞生1902年至1931年,山西大学堂几易校名和隶属关系,经历了山西大学堂、山西大学校等几个阶段。1931年 7月,遵照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颁的章程,山西大学校改称山西大学,校长仍为山西大学校校长王录勋。王录勋是西学专斋留英伦敦皇家学院土木工程科毕业生,从1918年到1937年,连任山西大学校长20年之久。但是,由于他没有认真负责的办学态度,致使学校二十多年死气沉沉,无所建树。他把学校的一切权限都下放,很少亲自过问。而他却和十几个留英同学,在新南门街开设了一个股份有限永和纸烟公司,专门经销英美纸烟,每年盈利十几万元。从1931年起,在教育部督学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之下,王录勋开始整顿学校,学习空气逐渐浓厚。开始实行严格考试,开场聚赌、吸食鸦片之风逐渐消失。然而。就在校风刚刚有所好转,人们正在注目相望之时,1937年10月,日军侵占了太原,省府下令各大中学校停课解散,一切图书仪器档案等物均移交当地县政府保管。1938年春,日军南进,所有的校产均遗失,荡然无存。1939年12月,山西大学在陕西三原复校。条件十分艰苦,师生只有百余人,借到三原女中全部校舍作为校部办公、学生上课与文法学院学生食宿的地方。又租到山西街一个大货栈作为工学院学生食宿的地方。长期以来,阎锡山同国民党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即使在抗日战争时期,也从未停息。其中,山西大学也是他们争夺的一个重要阵地。1943年 4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陈立夫,为了把山大直接置于他的控制之下,教育部通知山西省政府将省立山西大学改为国立山西大学。经费全由部发。但校长之权不肯相让,阎锡山、王怀明先后兼任了校长,并由教务长徐士瑚代校长。--------------------------------------------------------------------------------徐士瑚治校三年1946年三月,山西大学全体师生奉令从陕西韩城陆续回到太原。 四月开学上课。抗战八年的动荡生活暂时安定了。六月,省参议会成立,王怀明担任了省参议会议长,辞去了校长一职,改由徐士瑚任校长主持校政。当月,徐飞往南京向教育部交涉以下几点:增加经常费、设备费、修建费,改医学专修科为医学院,拨给外汇美金一万元,分配出国考察研究教授名额一、二名。上述要求都得到了批准。在徐任职期间,经常邀请学者、专家、教授讲演报告,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当时在学生中成立的各种学术研究和文艺社团20余个。1947年五月创刊了《山大学报》。学校对学生十分严格,重视平时成绩,经常进行考试,但也严格限制学生参与各种进步组织和活动。1948年七月,由于战事影响,全校召开大会,成立迁校委员会,举出主任委员马华,副主任委员高波、黄志伦等人,当月分批陆续飞往北平。九月,徐立瑚离并飞往北平。值得称道的是1949年一月,当蒋介石要求在平的国立大专院校校长和教授离平南下时,竟无一教授报名南下。当时在平的14所国立大专院校校长,只有北平美专校长徐悲鸿和山西大学校长徐立瑚二人没有离平南下随蒋。1949年初,徐世瑚辞职。1949年四月,太原解放,同年五月,邓初民被任命为山西大学校长,在平师生回到太原,很快复课。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山西大学的法律、文科并入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医学、工学、农学独立成立学院,师范学院迁至晋南的临汾。自此,山西大学开始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今日山大山西大学,是山西省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水平很高的综合性大学。目前设有8个学院、19个系、54个本科专业,师生员工一万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00余人,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博士点,39个硕士点,9个省级重点学科,23个研究所,聘请了80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与欧、美、亚17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形成了教学、科研与高新技术开发三位一体的办学格局,取得了一系列世界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经山西省政府批准,“211工程”正式立项,给予重点支持。参考资料:

219 评论

相关问答

  • 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官网首页登录不了

    李提摩太与山西大学堂在近代山西发生的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中,由于义和团成员对外国传教士和教民的的极端仇视,加上当时山西巡抚毓贤执行了慈禧太后杀绝洋人的密电,故山

    缘分百合 3人参与回答 2024-04-28
  • 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官网首页登录

    《试述违法性认识在犯罪成立中的地位》:发表于陈明华主编《犯罪构成与犯罪成立基本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死刑存废的思考》:载于杜发权主编:

    小袅袅09 4人参与回答 2024-04-25
  • 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官网首页登录手机版

    不是核心期刊!刊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Taiyuan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

    快乐的森蝶 2人参与回答 2024-04-26
  • 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官网首页网址

    简介:  太原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本科师范教育为主、非师范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全日制高等师范院校,1999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太原

    元信上成客服1 6人参与回答 2024-04-26
  • 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官网首页网站

    一千多的,很大的新校区,位于榆次大学城内,有空可以自己坐公交去看看

    小笼包不怕胖 4人参与回答 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