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78

毕筱倩mm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住宅设施杂志影响因子查询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欧欧里里

已采纳
LANDSCAPE ECOL (影响因子29)LANDSCAPE URBAN PLAN (影响因子17)
220 评论

识饮识吃识享受

中医药临床杂志复合影响因子:454,综合影响因子:242。刊物影响因子查询方式可以到中国知网查询。

114 评论

Johnhockson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一本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省属重点大学、湖南省“双一流”建设项目高校。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湖南省2011计划,是湖南省属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六所高校之一。学校规模:学校占地面积1388亩,校舍建筑总面积5万平方米,拥有一个占地7万多亩的实验林场(湖南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设有研究生院和24个教学单位,79个本科专业,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133 评论

糯米团子05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一本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省属重点大学、湖南省“双一流”建设项目高校。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湖南省2011计划,是湖南省属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六所高校之一。学校规模:学校占地面积1388亩,校舍建筑总面积5万平方米,拥有一个占地7万多亩的实验林场(湖南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设有研究生院和24个教学单位,79个本科专业,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308 评论

I小蘑菇I

一本。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生批次是本科一批,通常认为是一本院校。

183 评论

迷茫的前途

作者:胡冬香 1840 年鸦片战争后,我国园林历史进入一个以公园为标志的新阶段。首先,在沿海开埠城市出现租界公园,以满足侨居中国的洋人生活所需。其次,少量私家园林的部分开放,西化的活动形式融入传统的园林文化之中,适应了社会环境变化的需求。最后,中华民国的成立为城市公园在中国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国政府将公园建设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子,为公众集会提供场所,满足国民对民主新生活方式的需求。任何一种文化的流变、文化新质的出现,总是与特定的社会制度、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近代转型,城市公园的形成过程同样如此。  一、租界园林的出现,公园文化的兴起  租界的产生与公园文化的引入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殖民者在部分城市,尤其是沿海开埠城市划出租界,出现了城中之城。西方人将欧美的物质文明、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市政管理及审美情趣等都带入租界,使之成为东方文化世界中的一块西化拼图。西方侨民为闲暇生活所需,带来了西方的公共性活动场所形式,城市公园就是其中之一。在城市公园文化的原初理念中,公园是为所有阶层的人们进行健身休闲的场所,这也是西方城市公园发展的最终目标。然而,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这个目标不过是一种空想。因为建成后的公园,同时也被看成是社会提升与社会控制的工具和一种社会推动力,于是,最初的平等性目标失衡了。公园成为中产阶级与上流阶层向社会推行他们的生活方式与道德准则的空间,尤其是强迫工人阶级接受这种标准,否则就采用监督与强制措施,甚至以犯罪行为论处,进而产生了事实上的不平等。这种公园文化一旦输入到殖民地国家,则深深地烙上了国与国之间歧视的印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园,更不可能实现为所有人服务的初衷,租界范围内的公园只不过是殖民者文化入侵的一个手段,是少数殖民者的乐园。  公园文化与传统园林文化的碰撞中国传统园林在相对安宁的环境下,凝结了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以自然的艺术性为主要特征,较少有直接表现社会建构的一面。喜龙(Dsvald Siren)在《中国园林》一书中写道:“中国园林作为一种典型的风景园,比其他公园式园林(指西方)更具有作为艺术品的特点,或者说更符合一个艺术品的要求。它不是对自然的直接模仿,也不是对自然景物抽象和变形的结果,而是对大自然的感情所引起的艺术构思和概念的表达??最精彩的是它具备了出自天然的艺术杰作的韵律。”然而,19 世纪中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殖民者在中国租界内建造公园,不只是在建园风格上完全西化,而且在园内活动方式及人们的价值观念上具有极大的不同,甚至以能否进园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这种新型园林形式的出现,与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发生了强烈碰撞:一方面,公园的开放性(尽管当初只是对殖民者开放)及所谓民主意识的表达与传统园林的私有性发生了冲突;另一方面,政治干预造成国与国之间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对抗。从较早出现的租界公园的发展可窥见一二。  我国最早的租界公园建于1868 年,今黄浦公园,上海人称之为“公家花园”或“公花园”,当年称外白渡公园。此园按照英国的园景风格设计,园中布置,仅有音乐台,西式亭子、草地,并在路边安置了供游人休憩的座椅。光绪年间,增添两个喷水泉,在其一假山前,有两个相倚拥抱撑伞的童子雕像,伞顶上喷水,当时也算新奇。此外,园内还引入了时人不多见的欧洲洋花卉品种。园景虽不多,但也算得上是新鲜事物,人们都有入内一游之兴,帝国主义者却在入园须知中,写上“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侮辱性语句,由此激起中国市民的强烈愤慨,这也是中西园林文化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后来经过四十多年的交涉和抗议,才向中国人开放。  对于没有特定精神依恋的殖民者而言,所占据的租界是一个未知的领域,是一个有待用异国梦想与意识形态着色的开放区域。而这些梦想——抑或是妄想,在这片土地上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些入侵者抢夺土地、使用土地,但不会考虑太多的长期影响,于是无序出现了。殖民者对中国城市空间的肆意分割,广大人民群众受到强势文化的欺凌,殖民者与中国人民之间的矛盾加深,同时也加强了国人的斗志。传统文化要自强,同时也要“师夷制夷”,而且国家朝民主化方向发展,都为公园文化的拓展提供了契机。  二、私家园林公园化,公园文化的拓展  私家园林产生的社会环境及其变迁  一般认为,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在魏晋时期已经形成,当时黑暗的政治形势加上频繁的战乱,造成隐逸之风在缙绅、文人与官僚中广为流行,从而纷纷营造出一方属于自己的独立的园林空间,以求“乐放逸”、“好林薮”、“避暑烦”、“寄情赏”。因此,古典私园从诞生之日起,就拥有封闭之特性,清幽之意境。尽管宋以后,私家园林曾有过“洛下园池不闭门”、“遍入何尝问主人”的开放式园林空间的痕迹,但那只是“春秋佳日”等特定时段与特定人群的短暂聚会,丝毫没有影响到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制度下累积、承袭而成的园林封闭、清幽性格的连贯性。然而,到了19 世纪下半叶,中国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尤其是在19 世纪末的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环境的变化营造出了古典园林转型的“沃土”,公园与私园之界线在逐渐模糊。  19 世纪60 年代到90 年代产生的“洋务文化”促使中国传统文化的新陈代谢加剧,中西文化的嫁接几乎遍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私家园林公园化就是中西文化不和谐对接的结果,中国传统园林的近代转型也由此初露端倪。一方面,上流阶层、代表中国文化前进主流的文人、士绅,对自己所属的私家园林开始实行洋化处理; 另一方面,从本国现实出发,向列强学习,引进西方文化是国人自强自立之必须。1904 年天津《大公报》在报道南京修建公园时说“金陵下关商埠将兴,兹有某显宦在彼购买荒地多亩,依照上海张氏味莼园形式,建造公园一座,供人游览。刻已兴工赶造,落成之期当在明春桃月”。这篇报道从标题到行文,使用的都是公园这个名词。这表明当时在少数大城市中,已有私人开始修建公园,以尽公益之责。  私家园林公园化的特点  19 世纪末期,受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私家园林的洋化与商业化不可避免,上海张园是当时较早开放的私家园林之一,园内的经营与活动具有典型性。张园地处现今南京西路之南、石门一路之西,旧址在今泰兴路南端。这里原先为一片农耕地,1872 年至1878 年,英商格农在此租得土地20 余亩,建成花园住宅。1882 年,这块园地由寓沪富商张叔和购得。张氏取晋代张翰不恋官位,退隐山林的著名典故,将园林命名为“味莼园”,时人称之为张园。   张叔和接手该园后,将整个园区面积拓展到60余亩,一跃而成为当时私家园林之首。园内风格西洋化,种树莳花,设表演各种戏曲和歌舞节目的专业戏台,布置各种新潮的游艺设施(图1),并构筑有“海天胜处”等楼房,电影院,照相馆(图2),商场,中西餐馆及各种零食小吃摊一应俱全。清末名人孙宝王宣在《忘山庐日记》中写道:张园之茶和四马路之酒,是外地人到上海后一定要吃的,因为当时上海夜晚时分最有名的地方是四马路,而白天最热闹的场所则非张园莫属,“凡天下四方人过上海者,莫不游宴其间。故其地非但为上海阖邑人之聚点,实为我国全国人之聚点也”。1892年建成的“安垲第” (ArcadiaHall)大洋房(图3),以英文名其楼,意为世外桃源,表达了对国内动荡局势的回避。整幢高楼宏伟气派,可容纳上千人集会宴客的大厅,使张园成为上海最大也最有特色的私家园林和公共场所。   1 9 世纪末的上海城市商业经济繁荣发展,市民生活方式产生了新的要求。徐园、愚园等一批新颖私家园林的相继兴起,可谓是对西洋文明的一种借鉴和模仿,也是传统的园林文化随着时代发展而出现的一种转型,张园正是顺应时代潮流而成为当时新型娱乐场所的领头羊。直到1915年和1917年新世界和大世界等更专业的大型游乐场建成,张园的领军位置才被替换,1918 年后渐衰,有记载为据:“张、愚二园,今已湮没不存。”  三、政府建公园,公园文化的成型  政府建公园的实践与发展  公园出现的初衷是建设为全体人民服务的、不分种族、民族、阶层及职业的全民共有的园林。民国时期,公园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成为这一时期园林发展的主要形式。在实践上,不但开放了一些皇家宫苑、坛、庙作为公园,还兴建了公园、墓园等,风格大多为中西混合型,全国新建的公园达数百座。同时,将代表旧势力的传统私家园林及洋人的花园、公园收归国有,开放成为全民共享的公园。在学术上, 1928 年曾成立“中国造园学会”;30年代,金陵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开设造园和观赏园艺课程。在制度机构上,1933 年,广州市政府成立园林委员会,同年通过了“规划新建公园12 处”决议案。通过学习西方城市规划方法,引导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居住与休闲分开,从而接纳了公园这一新的园林类型。  1890 年,工部局在靠近外滩的苏州河边辟建了—个“华人公园”,以应对由于上海“公花园”对国人的侮辱及霸王行为而引起的民愤。设施虽然简陋,但也可以称得上是国人自建最早的公园之一。民国政府成立后,各城市开始兴建公园。广州在1918年成立市政公所,以旧巡抚衙署地基及征用附近一带民房地基,开辟了“第一公园”(即“中央公园”)。该公园由留法工程师杨锡宗设计,采用意大利图案式庭园布局,呈方形对称形式、十字交叉的道路系统。以后又建成汉民、观音山(今越秀山)和东山等公园。在厦门,1926 年堤工处选择魁星河边土地,又并入了原道尹公署的园地,筹划辟建公园。园内除林木绿地外,还设计了运动场、戏园、游艺场、动物园。1931 年,此园建成,取名为“中山公园”。这一公园“为厦门市容增光不少”,并有“华南第一“之誉。在福州与宁波,1927 年也均开辟了以孙中山先生之名命名的“中山公园”,向社会大众开放,公园文化在中国基本形成。在这之后公园建设虽然有所发展,但是由于战争的原因而在建国前有所缓和。  公园文化的中国特色  概括起来,近代中国公园文化的特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表现。(1)继承传统。中国近代城市公园的产生除了政府建造外,最大多数是由传统的私家园林、历史风景名胜区改扩建而成。总体而言,受民族性格、民族文化、及历史传承支配的传统理念仍然占主导地位,公园布局极少有照搬西方规则式创作的,大多仍以自然山水为模板,局部撷取西方园林构景要素,如开敞的草坪、规整式花坛及雕塑等。(2)融合西学。公园的出现一反传统园林封闭雅致的性格,向开敞、大众化及世俗化方向迈进。吸收资本主义园林思想的合理内核,在公园内增加游艺、健身、教育等公共设施,如公共图书馆、讲演厅、博物馆、游戏场等,形成集休闲、娱乐、教育于一体的新式园林,充分表达了社会各阶层的愿望和要求,与时代精神相吻合。(3)社会转型的表达。随着市政建设的出现,公园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民国9 年(1920年)前后,汕头市政当局对汕头小公园地区作了规划,并据以进行建设。1918年,广州市政公所成立,主持市政时务者在制定城市规划时,考虑了公园的建设,只是由于某些原因未能实施。另外,在公园的建设风格与内容上没有阶级或阶层的差别,公园内人人平等,真正成为人们休闲、聚会之所。有资料记载为据;“在现在的中国里面若要找一个较自由及平等的地方,请你到广州去,第一公园(中央公园)不要买票,谁都可以进去观赏,哪里有什么贵族与平民之分?”  四、结语  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中西园林文化的相互融合、影响园林发展的内外因子的相互作用,共同促成了近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园文化的成型,并最终形成以公园为主要形式的园林发展模式。深刻理解园林发展的时代性与民族性,探索园林发展自身的客观规律,对我国当前及今后园林发展中国特色的探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这是全篇的~~

171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