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35

地火燎原
首页 > 论文问答 > 遗产保护期刊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永琳欧雅

已采纳
不好投。《中国文化遗产》于2004年创办,全刊信息多却有条有理,坚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国内刊号为:11-5191/G2,创刊多年来受到许多读者的支持和喜爱。《中国文化遗产》长期以来关注文物行业发展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探讨文化遗产前沿理论与实践应用、挖掘阐释文化遗产价值,旨在为文化遗产学科构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发挥学术引领作用。
155 评论

ZJ张某某

1 、《从歌谣看近代社会风尚的演变》 《民间文艺季刊》 1990 年第三期2 、《日韩铜铎文化源出中国东南沿海考》《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1992 年第二期3 、《朝鲜半岛“婿留妇家”婚与百越“入赘”习俗的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论坛》 1996 年第三期4 、《韩半岛与中国百越地区发酵型饮食文化比较研究》 《中国民间文化》 1997 年第二期5 、《从皮衣卉服到灿烂衣裳 中国传统服饰的功能》 《天人之际 古今之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8 年 12 月6 、《千里姻缘一线牵中国传统婚俗》 《天人之际 古今之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8 年 12 月7 、《中国传统民居研究》 《亚细亚民俗研究》第二集,民族出版社 1999 年 10 月8 、《图腾的功能与图腾崇拜》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1999 年第一期9 、《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 《神州民俗》 2000 年第四期10 、《北京文化特征小议》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01 年第一期11 、《 A Study of Concep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arriage 》2001 年东亚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韩国翰林大学)12 、《中国传统婚俗中的观念研究》 《丰盛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1 年13 、《中国民俗学应如何走出自己的学术困境》 《西北民族研究》 2001 年第 2 期14 、《试论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色》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02 年第 1 期15 、《中国民俗学:步入新世纪的学术思考》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2 年第六期16 、《从龙王信仰看研究民间信仰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4 年第一期17 、《法国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历史与今天》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暨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4 年版18 、《老北京与旧上海的服饰风格差异及形成原因》 《亚细亚民俗研究》第五辑,学苑出版社, 2005 年 1 月19 、《法国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 《江西社会科学》 2005 年第三期20 、《法国文化遗产大普查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光明日报, 2005 年 6 月 12 日21 、《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与经验》 《史林》第六期增刊22 、《美国文化及自然遗产保护的历史与经验》 《西北民族研究》, 2005 年第三期23 、《北京胡同游开发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 年24 、《英国城乡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与经验》 《农业考古》,月刊, 2005 年第五期25 、《节日文化遗产保护与我们所应秉承的原则》 《民族文学研究》 2005 年第六期26 、从 〈保护名录〉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维 《江西社会科学》, 2006 年 3 月27 、道教岳镇海渎神及其独具特色的神庙 《历史党案学研究》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6 年 6 月2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十项基本原则 《学习与实践》 2006 年 11 月29 、《名流北京文化名城的灵魂与荣光》 《北京日报》 2006 年 2 月 1 日理论周刊30 、《北京四合院的基本类型和文化象征》 《文史知识》 2007 年 5 月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官、民、学》 《三峡文化研究》武汉出版社 2008 年 8 月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申报工作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09 年 3 月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中国国粹》第一期, 2009 年 12 月 《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应遵循传承规律》 《中国知识产权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和商业化经营》 《河南社会科学》 2009 年第四期 《关于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几点看法》 《亚细亚民俗研究》第七集,学院出版社 2009 年 5 月

196 评论

moncherisii

介绍:  中国第一份全面关注自然、文化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权威杂志  刊宗旨:透析文明遗存,彰显人文关怀。  地球是个巨大的生命体,它并不完全属于人类,而人类只是整个地球的一部分。在21世纪,人类的关注重点也许会转向自然和环境,因为我们在地球上所生存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环境越来越坏。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华遗产》杂志愿与同道一起,以关注遗产为起点,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将来。  《中华遗产》杂志是由中华书局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协办,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基金会、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支持的中国第一份全面、系统、深入的遗产行业类杂志。《中华遗产》杂志将成为中国遗产地和将要申请成为世界遗产的地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沟通的重要通道。  ●权威出版社中华书局主办:  中华书局成立于1912年,1958年被指定为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办事机构,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陈云等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在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方面成绩卓著,出版了数以千计的研究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遗产方面的最基本的典籍和文献。  ●权威组织协办和支持: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协办,并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的支持。  ●权威人士出任顾问和学术委员:  全国人大许嘉璐、彭佩云、费孝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陈奎元副主席、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同志、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章新胜同志、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同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代表青岛泰之先生等出任顾问;王蒙、启功、冯其庸、罗哲文、傅熹年、谢辰生、谢凝高、郑孝燮、冯骥才、郭旃等著名专家学者出任学术委员。  ●权威专家学者撰文供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章新胜同志撰写了发刊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班德林先生为创刊号题写了贺辞;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同志、国家文物局巡视员兼世界遗产处处长郭旃同志、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等都发表了相关文章,确保了杂志内容的权威性。  还不错的,这是它的网站,    你说的背景是不是指的是它的发展历程?

311 评论

墨小客s

以双月刊周期发行的《文化遗产》杂志在刊发非物质文化方面的文章,可以检索一下名称了解一下基本介绍。有一些文化类的期刊同样可以刊发,可以到平台进行线上沟通,看看能投稿的是不是也符合你的要求。

175 评论

相关问答

  • 遗产保护期刊

    以双月刊周期发行的《文化遗产》杂志在刊发非物质文化方面的文章,可以检索一下名称了解一下基本介绍。有一些文化类的期刊同样可以刊发,可以到平台进行线上沟通,看看能投

    小牛芸芸*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遗产保护与研究期刊

    简介: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众出版)是一个拥有十八刊一报四网的出版单位,以出版发行科技类、行业类报刊为主,涉及汽车、工程机械、农业工程、机电、IT等多

    Nicole20041414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建筑遗产保护论文

    悠悠中华五千年,散落在各地的古村落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中国农耕文明的结晶,是镌刻着人类智慧光芒的“活化石”。中国的村落遍布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江南水乡之

    蓝梦与信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世界遗产保护论文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  以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为研究对象,对其特色旅游资源的构成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利于今后本地旅游资  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  关键词 武当

    yirendian10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文化遗产保护论文

    毕业论文,泛指专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等,即需要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

    dragontattoo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