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68

中暑山庄产橘子
首页 > 论文问答 > 美国公共卫生期刊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爱鸡爪啊

已采纳
Medical Science Monitor期刊很不错。美国医学期刊 Medical Science Monitor (1643-3750)是一本国际性的,经过同行评审的科学期刊,其发表的文章涉及基础,临床和相关生物医学学科,例如流行病学,公共卫生和医学技术。由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Literature I出版,现任主编 Richard M Kream 是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塔夫茨医学中心麻醉学系研究主任。刊载范围:基础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及相关学科领域都可以,实验室和体外研究,分子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的基本方面,动物研究,药物研究,生物技术,临床研究,流行病学或人群研究,产品研究,实验室技术,诊断学和医学技术。刊文种类:Article、Review、Editorial Material等年度发文量:可以看到,近三年期刊的发文量呈上升趋势,扩刊强度还可以接受,这种程度的扩刊,会更加有利于文章的接收。2020年截止现在已发表677篇,预计2020年发表1000篇左右。主要发文国家和地区:从2019年的统计结果来看,国人在 Medical Science Monitor 期刊的发文比例占523 %,排名第一,对国人超级友好,其次是波兰和土耳其,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其中,国内发表数量较多的单位有:南京医科大学(44)、吉林大学(32)、河北医科大学(31)、苏州大学(31)、山东大学(30)等。总起来说,Medical Science Monitor 影响因子稳定,发文量增加,审稿不慢,对国人超级友好。总起来说,Medical Science Monitor 影响因子稳定,发文量增加,审稿不慢,对国人超级友好。回答参考资料有翻译和润色需求可以到国际科学编辑咨询。20几年来,国际科学编辑不但为科学家提供一对一的语言润色服务,而且与全球知名的出版公司有长期的合作关系,为稿件提供编辑校对服务。目前我们已经编辑了超过一百万页的稿件,其中一些稿件在全球最知名的有同行评议的刊物上发表。
111 评论

苏州大高中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为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已进入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B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美国EBSCO学术数据库:自然科学(CSA:NS)、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国际重要检索系统。主要刊载科研、医疗等领域的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本刊设有基础医学、公共卫生学、法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心理学、临床医学、护理医学、研究快报、技术方法、短篇、病理报告等栏目。

355 评论

早秋2013

上这个网站,上面有很详细的介绍!!还有部分:国外健康网站积极健康杂志:健康:男性健康:健康杂志:(封面漂亮)精神与健康_html完美健康杂志健康新境界生活营养学健康杂志设计方面——BR杂志设计-htm视觉同盟:优秀杂志封面:杂志设计 设计网站东方视觉杂志封面_htmlID:

244 评论

刘二蛋蛋蛋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新冠肺炎在全球呈加速蔓延趋势,连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多个国家也出现了确诊病例。意大利成为中国之外确诊人数最多的国家,死亡率达到了惊人的7%。全球多国升级防疫措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开始边境管控,实施封城封国,限制人员流动 特约撰稿 赵灵敏 编辑 孙凌宇 头图:3月8日,意大利罗马斗兽场附近,被人丢弃的口罩 两种做法到目前为止,全球防疫显示出两种不同的思路和逻辑:一种是中国的做法,打歼灭战,切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把患病和疑似患病的人找出来集中隔离收治,把健康的人和染上病毒的人断然分开,等到疫情平息之后再恢复经济,迎头赶上。这种做法目前效果很明显,中国多地已经连日不再出现新的确诊病例,有些地方已经可以有条件摘下口罩,经济和社会生活也一天天在恢复。但中国的做法是有严格的前提的,那就是政府超强的动员能力,以及民众的积极配合,缺一不可。而这些条件在其他国家通常并不具备,比如意大利,自3月初就暂停集会、体育和其他各类竞赛活动,禁止出入伦巴第大区及分布在威尼托、艾米利亚-罗马涅、皮埃蒙特和马尔凯大区的14个省,其中包括伦巴第大区首府米兰及著名旅游城市威尼斯,希望能就此阻隔疫情的传播,但依然没能阻止其蔓延,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意大利自由散漫的个性,尽管政府三令五申,擅闯“红区”封锁线不仅会被拘留3个月,而且还有罚款,但仍有许多人罔顾禁令擅闯,甚至将自己巧妙通过检查站的照片和视频上载到社交媒体,居然也得到了不少点赞。另外,中国国内的疫情虽然已经缓解,但中国和外部世界的联系并没有切断,近期大量海外华人回国,境外输入疫情的风险在增加。而且,在未来的一年里,特效药和疫苗出现的可能性都不大,随着社会生活的逐步恢复,疫情会不会反复也不确定。另一种是以英国和德国为代表的“佛系”抗疫,也就是把新冠肺炎看成是和流感类似的常规疫情,准备打持久战,承认现阶段已经没法完全阻止疫情蔓延,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也做不到把所有感染和疑似的患者都集中收治,因为这样会导致医疗系统瘫痪。由于到目前为止,新冠虽然传染性很强,但致死率相对低,而且死亡的主要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青壮年相对安全,因此将医疗资源集中给危重病人,70岁以上的老人在家里待四个月,轻症的中青年在家自我隔离,不再对轻症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检测。英德的防疫措施最遭到诟病的就是没有做到应收应治,被指责冷血,让部分人自生自灭,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不过他们的措施毕竟有一套科学逻辑作支撑,是可以自圆其说的。而且目前的防御措施并不是最终的,未来也不排除进行更加严厉的社会管控措施,包括封闭学校,关闭商店,关闭公共场所、博物馆、景点,公司停摆,等等。显然,各国的疫情应对措施,其实是其制度、文化、经济实力、民众情感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谁都无法照搬别人的做法。保持社会正常运转,依据疫情的变化灵活调整应对措施,不过分超前,这是英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目前的现实选择。中外防疫的另一个重要差别是要不要戴口罩。在中国,口罩是防疫的必备,人手一只。而在海外,大部分民众还是坚持不戴,戴口罩的华人有些还遭到殴打和围攻。这里面有文化和习惯的因素,也因为世界卫生组织迄今为止仍认为“很少有证据表明佩戴口罩对公众有广泛的益处”。英国的很多医生认为,普通的外科口罩太松,没有空气过滤器,而且让眼睛暴露在外,所以并不能有效隔绝空气中的病毒。英国卫生部甚至认为佩戴口罩反而会增加病毒的传播,理由是口罩会让人们更多地触摸自己的脸,增加感染病毒的几率。而且人们佩戴口罩的时间也很可能超出设计允许的时长,这样口罩反而会滋生细菌。另外,不戴口罩也是表明一种生活态度,比如英国人一直崇尚处变不惊,任何情况下都要泰然自若,尽量一切如常,把日子过下去,不能自乱阵脚。 医疗资源不足意大利是一个医疗水平较高的国家,在《柳叶刀》全球医疗质量与可及性排行榜上,意大利排名第9,但仍难以应对疫情的大规模暴发,医务人员防护不够,北部地区医院已超负荷运转。意大利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显示,58%因新冠肺炎死亡的患者年龄超过80岁。尽管意大利为全球老龄化程度第二高的国家,但比起老龄化程度相近的德国和日本,意大利7%的死亡率相对于德国的2%和日本的8%,实在是太高了。高死亡率凸显出意大利医疗体系濒临崩溃的现实处境。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卫生政策与专业研究中心主任Aaron Carroll在一篇发表于《纽约时报》的文章中描述道:“医生被迫采取不可思议的方式分配护理资源,必须选择治疗谁、放弃谁。”意大利医疗体系的窘境,和其近10年来应对债务危机的紧缩政策密切相关。2010年欧债危机爆发后,意大利政府连续八年收紧财政支出,除了取消承保公民、外国居民和移民的政策外,还削减了47亿欧元的公共卫生预算,关闭了758间病房,裁撤了6万名医生和5万名护士,意大利民众看诊的自付额度因此大涨7%,截至2015年,有5%的贫户得不到医疗照护。和意大利一样实行财政紧缩的希腊、西班牙,当地民众支付的医疗费用都高于欧盟平均水准。而拥有国民保健系统 (NHS,National Health System)的英国,由于1980年代撒切尔政府的私有化和自2010年开始的财政预算缩减,NHS越来越不堪重负,在此次疫情之前,对NHS照顾病人不周的投诉就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根据英国卫生部下属的护理质量委员会(CQC,The Care Quality Commission) 2017年的报告,NHS的人员短缺率在两年时间内上升了16%,同一时期英国的医院床位减少了4000张,而自2012年4月以来,医院的床位短缺情况一直处于建议水平以上。人均医疗开支位居世界首位的美国,同样面临疫情全面暴发的风险。此前总统特朗普宣布保险公司会豁免新冠病毒治疗的部分费用,但保险公司随即澄清只是豁免病毒检测的费用。这意味着没有优质医保的病人可能动辄花费数千美元的治疗费用,对于许多美国普通工薪家庭来说,这可能是无法承受之重。在美国,医疗费本来就是导致破产的最主要原因。根据《美国公共卫生杂志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的调查,5%的破产申请人表示破产主因是医药花费,3%表示是疾病导致的工作损失。同时,自2002年以来,美国的公共卫生开支逐年递减,自2008年起,其卫生部门已经减少了约8万名工作人员,这导致该国在应对疫情时人力严重不足。 全球经济前景不乐观纽约股市自1987年的股灾之后,推出熔断机制,市场跌幅超过7%的时候就会自动停止交易15分钟。该机制设立以来,总共触发过四次,其中三次都是在最近的一周发生,连巴菲特都认为活久见,说明了形势的严峻。为什么美股会在短时间里经历三次暴跌?其中有诱发因素,也有实质性因素。暴跌的诱发因素是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新冠肺炎的传染性特别强,最根本的防控方法就是进行物理性隔离,即人为切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这意味着期间经济活跃度会急剧下降,供给面和需求面都将面临非常大的压力,经济基本处于停顿状态。未来会有多少国家采取此类措施、持续多久、造成多大的损失?谁也说不准,于是就产生了巨大的不确定性。要缓解当前局面,最根本的方法不是降息,而是控制疫情,让企业能够开工,个人能够复工,让经济动起来。而眼下各国整体上还处于疫情防控的状态,恢复正常经济活动的前景完全不明朗,这种不确定性容易造成恐慌,这是美股暴跌的诱发性因素。暴跌的根本因素是美股本身被高估,以及美国经济本身存在的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席勒此前曾发出警告,他认为美股至少被高估了40%,修正是迟早的事情。按照巴菲特的算法,把美股总市值除以当下的GDP,目前的数值为5,远远高于2007年次贷危机时的05。美国被高估是怎么发生的?这需要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说起,当时为了应对危机,美联储出台多轮量化宽松政策,即拼命印钞来增加流动性,原本只是权宜之计,但后来美国政府发现用这个方法来刺激经济简单快捷,由此便产生了路径依赖。量化宽松产生的廉价货币,并没有跑到实体经济中,很大的一部分被企业用来回购自身股票:一方面,回购能够产生大量的买盘,彰显股票稀缺,以此推高股价;另一方面,股票回购后不再流通,降低了参与分红的流通股的数量,使得股票对应的收益率增加,又能进一步抬高股价。可以说,过去11年美股的持续上涨,是由廉价货币推动的,直接的诱发因素就是企业的股票回购行为,而这些做法并没有实体经济和公司业绩方面的支撑,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的利润率其实是在下降的,与此同时股票却持续上涨,其中便产生巨大的泡沫。当股市泡沫遇到新冠疫情的突发情况,自然就被刺破了。目前来看,美联储下一步可能还会回到降息、用廉价货币来刺激经济的老路上。当前美国的基准利率已经是零,下一步就会是负利率,而欧洲和日本已经是负利率,可用的货币政策已经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全球经济的前景无疑笼罩在巨大的阴影当中。

242 评论

ddungmickey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48℃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大气层遭到破坏,严重的污染以及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影响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导致 植物生长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面影响相比,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今年8月份CCTV报道,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下降了3米。 祁连山冰川缩减危及河西走廊:近年来,祁连山冰川融化比上个世纪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6米的速度上升。专家分析,冰川退缩,雪线上升除自然气候因素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口膨胀,超载超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滥采地下水有关。《中国环境报》2004-9-16 1、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过去的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国上升了11.5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热膨胀,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低地被淹: 英国加高堤坝应对气候变暖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暴风雨频率增加,这使英国人不得政治面目 加高防洪堤坝。据英国官方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泰晤士河的水位随全球变暖而升高,当地政府机构不得不先后88次加高防洪堤坝,以保障伦敦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据悉,人们现在平均每年4次加高其堤坝。据估计,在2030年以前,其加高堤坝的频率会达到每年30次。钟和 中国环境报2004-10-19 (2) 海岸被冲蚀 (3) 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 (4)地下水位升高。 (5) 旅游业受到危害(海平面上升50米,大连、秦皇岛、青岛、北海、三亚滨海旅游区向后31-366料,沙滩损失24%,北戴河沙滩损失60%。200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报道,沿海旅游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其产值为2503亿元,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6%。 (6) 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占世界1/3的人口),使之受到威胁。如果极地冰冠融化,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会被海水吞没,马尔代夫、塞舌尔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兰、埃及等国也将难逃厄运。 2、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竟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失,而人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天敌也可能减少。比如说桔子,过去20世纪70年代,它的最北的边界线是在黄山一线,宣城市也曾经试种过,但到冬天的一场大雪,树木就冻死了。但现在我们校园里的桔子树都长得很好。又如,扬子鳄只生活在宣城、泾县和南陵这样狭 小的地带,如果北界线北移,扬子鳄可能会自然绝种。这是从我省的局部地区来 讲。从全国来讲,我国把冬季1月0度等温线作为副热带北界,目前这一界线处 于我国秦岭-淮河一带。研究发现,气温升高会使这一界线北移至黄河以北,徐 州、郑州一带冬季气温将与现在的杭州、武汉相似。 3、对农业的影响 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使玉米在挪威种植成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也只比现在低1-2℃,就造成了挪威一半农场弃耕,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除此之外,全球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因此,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变暖将成为下个世纪人类健康的一个 主要因素。极端高温将成为下世纪人类健康困扰变得更加频繁、更加普遍,主要 体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钩虫病、 霍乱、脑膜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将危及热带地区和国家,某些目前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

300 评论

相关问答

  • 美国公共卫生期刊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

    非你莫属88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公共卫生期刊

    还可以,核心期刊里比较受关注的期刊,版面比较多,包括的内容很全面,所以受众很广。但是文章质量总体来说还是比不上权威的中华流行病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咂咂咂1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7
  • 美国公共卫生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是核心期刊,至于国际的就不清楚了。

    哈皮小暖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公共卫生期刊SC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月刊 ISSN:0366-6999 影响因子393 CELL RESEARCH《细胞研

    Leo不是处女座 5人参与回答 2024-05-27
  • 公共卫生类期刊

    医学cscd核心期刊有:《中国中药》、《中国公共卫生》、《中华医院感染学》、《临床检验》、《药学学报》、《法医学》、《中草药》、《临床放射学》等,《实用放射学杂

    北极星爱吃鱼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8